199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想博大一些好
——关于思想的漫谈之四思想纵横
江峰
邓小平同志曾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正是对思想博大的最好注解。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博大,一种包容,包容历史,包容世界,包容共产党人特有的积极进取精神的博大思想和襟怀。
博大和狭小是相对立的。思想博大,就是以开阔的眼界和宏大的精神,自觉主动地吸取和包容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永远发展前进的现代文明,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生动丰富、活跃多彩。无产阶级的思想应该是博大的。《国际歌》唱响一百多年了,我们是不是细细体会过,那里面就有一个伟大的号召:“让思想冲破牢笼”!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史使命要求它必须以其他阶级所没有的气度和胸怀,去更广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无产阶级的思想也一定要随之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也应该是博大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批判继承人类文化知识的优秀成果。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发展真理开辟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当然要把它不断地推向前进,赋予它新的生命。应该承认,思想是有惰性的,束缚人思想的牢笼也很多。情感、经验、本本,祖宗的成就、既得的利益、小农经济的限制,等等,都能把人们的思想变得很狭隘。思想一狭隘,问题就多起来了。最可怕的是对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的新事物、新观点、新实践无动于衷,拒之千里,消极地品头论足,甚至无任何道理地排斥反对。如此狭隘,是与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相去千里的。
思想要博大起来,就要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观察和思考问题,也就是要面向世界。对人的认识而言,眼界很重要。人是从猿转变而来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首先实现的转变是什么?是越来越以直立的姿势行走。直立起来,眼界大大地开阔,有力地促进了脑的发育。个中的意义,恩格斯评价说,由此就迈出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人眼界越开阔,思想就越博大。囿于一域,夜郎自大,就要被一日千里的现代文明无情地淘汰。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交流,使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只有面向世界,在一个更宽广的领域里思考和认识问题,才能既看到自己的长处,更看到短处,由此而奋发起来,勇敢地加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想要博大起来,就要在一个更广延的时间中观察和认识问题。这不仅指面向历史,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活进程以前人不能想象的速度向前推进。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以根本性的影响。只有面向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我们的思想才会更博大一些,才能主动地思考和预见,从而自觉地加入世界现代化的行列,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思想要博大起来,还要有一个积极的思想方法。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思想方法,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翻开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材,都会看见一张“视觉双关图”。面对这张图,你从一个角度切入,会认定它是一个人脸;换一个角度切入,你又会认定它是一个花瓶。用不同的思想方法看问题也会有类似的效果。世纪之交,悲观主义者会唱世纪末的挽歌;乐观主义者却欢呼世纪初那辉煌万丈的曙光。对新事物,特别是对人民群众活生生实践的态度,更是检验人思想方法是否正确的标尺。传统中没有的,祖宗没说过的,而人民群众的实践却创造了。对此,是站在积极的立场上,以热情的态度支持,帮助克服缺点,使其逐渐完善起来,还是简单地否定和排斥,用本本、框框,横挑鼻子竖挑眼。这里确实有一个思想方法是否积极、思想意识是否博大的问题。
让我们的思想博大起来吧!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贯彻十五大

  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工程
何毅亭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任务,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根据十五大报告精神,根据我们党多年的经验特别是近20年的新鲜经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跨世纪伟大工程,在工作中把握好以下指导原则是重要的。
  紧紧围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服务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胜利开展武装斗争和壮大统一战线服务,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服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党的整个事业中,党的理论和路线关系全局、指导全局、决定全局,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前途。党的理论和路线正确,党的建设就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党就会壮大、进步和巩固,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相反,党的理论和路线发生错误,党就会受到削弱甚至遭受严重挫败。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妥协退让,导致党的组织、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说明了这一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照搬别国经验,把一个本来好端端的革命局面葬送掉,导致党、红军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也说明了这一点。刘少奇同志在总结这方面教训时曾说:“中国党的组织能力并不弱。中国党的英勇牺牲精神亦是很好的。数十万党员被人割去头颅的白色恐怖,亦不能威胁我们的党员放弃自己马列主义的旗帜。”中国党过去的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这是“过去历史上我们最吃亏的地方”。这里说的“指导上的失败”,就是针对党的理论和路线上发生的错误而言的。
另一方面,党的理论和路线正确与否,又同党的建设状况密切相联,党要保证自己的理论和路线正确并得到长期坚持,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党的建设搞好了,党更加发展和巩固了,有利于确立和更加有力地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也有利于纠正不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如果党的建设搞不好,即使正确的理论和路线,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这些年,我们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有些地方之所以收效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在新时期,我们党有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邓小平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整个事业的主心骨,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建设沿着正确道路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十五大进一步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造了最重要的前提,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全面体现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要求,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为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就要把人民公认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设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进伟大事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推进伟大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等。总之,要把党的建设摆在党领导的整个事业之中,摆在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位置上,使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成为保证全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的过程。这样,党的建设就抓住了根本,就会富有活力,更有成效。
  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党面临的环境、任务和党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历史大转折,最根本的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20年的历史转变已经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也有利于广大党员和干部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焕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历史大转折带来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也带来了党的建设的新进步,这些都是人们实实在在看得到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而且在于它开辟了我们党和国家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同时也要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历史上没有先例,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同样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适应新要求,学习新知识,锻炼新本领,防止外来的和内部复萌滋生的各种腐朽思想对党的侵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如何在实行改革开放、利益关系的调整带来许多复杂矛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防止和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的现象;如何在党的队伍空前扩大、构成发生新的变化、组织和管理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和繁重的情况下,把广大党员和干部教育好、训练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使我们党同革命战争年代一样坚强巩固;等等。这些都是党的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
这些年的实践表明,解决党的建设中遇到的大量新矛盾、新问题,要善于坚持和运用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要善于运用改革的精神在新的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如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样,用改革的精神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我们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决不是要改变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改变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地位和优良传统,这些根本的东西不仅丝毫不能改变,而且必须在新的实践中更好地坚持。但是,具体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则应该适应新的情况加以改革、改进、改善。这里说的改革精神,就是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包括党的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改善党的领导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各级党组织也有许多创造,这些不仅没有削弱党的建设,而且使党的建设在改进中得到加强。
  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的现象
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保证,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和一贯方针。在新时期,我们党肩负着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在中国,只要共产党坚强,内部不出大的问题,国家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即使出点问题也有力量解决。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他告诫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清醒”。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这些都是警世之言,值得我们深思。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存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消极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的状况,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治党不严、失之于宽。这一切都说明,在今日中国,治国必先治党,治党惟当从严。严,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气,搞好党风、遏制腐败;才能整齐队伍、统一意志,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才能使我们党以新的面貌领导人民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带入21世纪。如果治党不严,软弱涣散,发展下去只会误党误国误民。十五大再次强调必须从严治党,反映了党心民心,是非常正确的。
从严治党,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必须贯彻和体现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报告明确提出了从严治党五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五条,涵盖了党内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这里的关键,是要从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江泽民同志指出:“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有许多规定和要求,现在最重要的是抓好落实。从一些地方和部门近年来反映出的问题看,当前有必要研究和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要防止和纠正对干部重提拔轻日常管理的倾向。上级党组织和主管部门应定期同下级干部谈话,发现不好的苗头和问题及时提醒本人,防患于未然。二是要改变对主要负责人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健全对领导干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党内而党外的监督制度。三是要纠正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间相互包着让着的庸俗习气和有了问题捂着盖着的不正常现象。四是要进一步严肃党的纪律。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认真查处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任何违法违纪案件,从而使广大党员和干部从事实中看到:党的纪律是必须执行的,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是确实不行的。
  按照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要求,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各方面建设相互配套、相互促进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党经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改革开放以来又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如何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如何持之以恒,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之制度化,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制度。这在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拿贯彻民主集中制来说,过去我们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这对于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起过重大作用,今后还应当坚持这样做。但是,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常常随着领导干部的更替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变化而变化,难以长期稳定。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他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个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注意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我们党的一个创造和特色。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都需要组织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构成了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内容。只有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来抓,才能真正抓好。我们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的建设配套进行,跨世纪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我们党就能以更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带领人民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黄宏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作出的重要论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精华,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时代的内容和性质为依据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突破空想社会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既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更在于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如果说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正是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成熟的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的实践问题。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列宁提出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形成了列宁主义。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更蕴含着发展的巨大机遇。邓小平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从实践中吸取营养。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敢于突破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不正确或已不适合变化了的情况的传统认识和判断,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毫无疑问,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又一次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它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认为它的发展必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恩格斯有一段名言,他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恩格斯在他的晚年,仍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十分敏锐地揭示了这场革命对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和斗争策略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他看到新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从而改变了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条件,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新源泉。恩格斯还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资本主义注入了生机,改变原来认为资本主义会迅速崩溃的观点,提出以往的某些斗争策略和方式已经不适用,需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下进行合法斗争的策略问题。当今世界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这场新的科技革命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必将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新的自然科学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充分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从而用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一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第9版(理论)
专栏:调查归来

  品牌与质量
——雅戈尔集团成功之路的启示
黄美来郝振省
靠2万元知青安置费起家的宁波雅戈尔集团股份公司,经过16年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8亿元、年销售额10亿元、利税超亿元的大型企业。该公司主导产品“雅戈尔衬衫”,历年被内贸部评为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国家服装质量检测中心授予该公司为质量免检单位。为探究“雅戈尔”的成功之谜,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中得到两点启示。
  品牌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效益好坏、规模大小、生存与发展都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品牌。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应有自己享誉国内外市场的名牌产品。“雅戈尔”成功之谜就是该公司创业者具有自觉的品牌意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懂得“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而不是产量的竞争”。因此,他们在十多年前就制定了创名牌的发展战略,并始终围绕着创名牌做文章。
创名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走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雅戈尔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宁波青春服装厂。该厂创办后的头四年,因产品滞销,企业濒临倒闭。挫折使他们懂得,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牌产品。但由于当时企业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限制,要创立受消费者欢迎的自己的品牌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走的是一条借牌子——立牌子——创牌子的曲折发展道路。他们先是借上海“开开”衬衫厂的名牌,按照“开开”衬衫厂的技术工艺和质量要求,生产、销售“开开”牌衬衫。在为“开开”厂生产名牌产品过程中,消化吸收先进工艺,培养人才,获取市场,为企业以后迈上名牌之路奠定扎实基础。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就立牌子。他们利用宁波的北仑港日益扩大的知名度,推出自己的品牌——“北仑港”衬衫。由于有借牌子的基础,故“北仑港”衬衫一推向市场,便走红大江南北,当年被评为省优,翌年被商业部通报为“全国最畅销商品”,年销量达300万件以上。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从市场调查中发现,一方面,中低档衬衫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仅库存衬衫全国人均就有3件;另一方面,青年消费者追求高档新潮的势头越来越强,而国内缺少高档衬衫,外国货正长驱直入。是继续以更多的中低档产品、更低廉的价格保住“北仑港”衬衫的地位,还是适应新的消费层次需求,开发高档衬衫,与外国货一争高下?面对这一形势,他们选择了后者,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的属于自己的“北仑港”品牌,走上创立国际新名牌——“雅戈尔”的道路。
  产品质量是名牌的生命
雅戈尔集团创业者懂得,要创享誉国内外市场的新名牌,绝非一件容易的事。要创国际名牌,必须有国际一流的质量。要达到国际一流的质量,首先要有国际一流的设备。为此,他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引进300多套设备,使企业的硬件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在生产力构成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先进的设备要靠人去掌握。没有高素质的人,没有科学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仍然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因此,他们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并订立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例如,对影响衬衫质量的面料,他们规定:不论是纯棉、涤棉还是羊绒,都必须经电脑验布机检测,强力度、染色牢度、缩水率等指标都要优于国家检测中心的要求。在雅戈尔,仅标准化管理条例就制定了88项,质量检查细则1160个,规范操作重点有180个,形成四级质量监督网络和标准化管理体系。产品每月有6次按国际名牌衬衫标准进行评分,达不到99.9分的产品不准出厂。
雅戈尔集团重质量,也重营销。他们认为,高质量是产品成为名牌的内在根据,但优质产品并不等同于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要真正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名牌产品,还需要有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为此,他们成立了营销部,建立市场营销网络。他们在国内许多大商场建立“雅戈尔”精品屋、专柜,努力提高知名度;根据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生产不同档次的系列产品;根据产品的价值、消费者的心理及购买能力、品牌的无形资产及同类产品的价位等因素,科学地制定了产品价位系列。他们认为,高价不一定就是名牌,名牌产品也并非一定要高价。名牌的真正含义是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持久的市场占有时间。
创名牌难,保持名牌更难。雅戈尔集团的创业者深知此理。他们认为,可以适当地借用名牌的无形资产,扩大经营内容、规模(如从单纯生产衬衫拓展到西服、童装乃至整个服装系列),壮大实力,但绝不能滥用,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品牌的信誉。为此,他们在产品紧俏的情况下,主动限制数量,主攻质量;不搞加工点,不廉价租销商标品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