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阿拉山口“顶风石”
本报记者杨振武
阿拉山口,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在中国西部的出口。作为国家一类铁路、公路并举的口岸,近几年,它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宾客“走西口”,到处充盈着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
阿拉山口也是新疆著名的风口之一。人们说这里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每年仅八级以上的风就能刮一百六十天以上。解放军某部边防站就长年驻守在这山顶风口的恶劣环境之中。
九月十七日中午,我们驱车登上了阿拉山口哨所。带班哨长张晓军少尉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介绍说,这里的风沙曾把边防站水泥砖块结构的烟囱刮倒,也曾把哨所旁的篮球架柱子刮断。夏天最高气温达四十五摄氏度,冬天最低气温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特别是在严冬上哨时,战士们都是“全副武装”:棉衣、棉裤、皮帽子、大头鞋全穿戴上,再穿上皮大衣,就这样,风也能刮透。
登上山顶哨所,借助高倍望远镜,我们看到了山脚下的边境线,看到了对方的军车、农场和牧场,张晓军说,虽然战士们担负的使命未改,但当年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已不复存在了。今年八月,哈萨克斯坦边防军还派员到这里进行了联谊活动。
在哨所四周光秃秃的山包上,到处都可看到战士们用白灰浆浇筑的杰作,刻写在山头上的“祖国在我心中”、“保卫西北大门”、“戍边卫国风口为家”等白色大字,抒发着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虽说哨所离口岸只有数公里,但山上山下却是两个天地。由于风沙太大,哨所四周寸草不长,战士们吃粮吃菜、用水全靠山下供给,一星期送一次。去年,哨所通了电,战士们看上了电视。今年夏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驻口岸办事处为哨所送了一个冰柜,蔬菜可以保鲜了。
这天在岗上执勤的战士叫夏军,十九岁,是新疆库尔勒人,已经当兵三年,今年就该退伍了。问他苦不苦,他笑笑说:“很苦,但我们当兵就是来吃苦的。”他指指哨所旁一块水泥浇筑的“风云坪”,又补充一句:“老兵们为我们做了榜样。”这块“风云坪”是一九九五年复员的老战士们立的,上边写道:“天下虽安,忘战必亡,身回家乡,心系边防”。
我们要下山时,突然发现哨所的山顶上,矗立着一块数吨重的花岗岩。这块深灰色的巨石是战士们从山下采集来的,它迎风挺立,与执勤战士长年为伴,送走一个个寒夜,迎来一轮轮朝阳。战士们亲切地称它为“顶风石”。我在想,这阿拉山口的“顶风石”,不也是边防战士们的写照吗!


第4版(要闻)
专栏:

  珍视双边合作,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
今秋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首脑会晤,共商发展中美关系大计。这次历史性访问,将进一步增进双方的沟通和相互了解,促进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必将为中美贸易与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时此刻,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抓住这一新的机遇,面向未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1972年中美恢复高层接触、打开两国关系的大门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两国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增长势头喜人。据中国海关统计,1996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428.4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中美建交之初的近18倍;1979至1996年的18年间双边贸易额累计达2606亿美元;1979年至1995年,美国一直保持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1996年更一跃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美国海关统计,1979年双边贸易额仅为23.7亿美元,1996年则达到635亿美元,18年累计3760亿美元;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中国的排名已由1980年的第24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4位。两国统计数据虽不尽相同,但都表明,在过去18年中,两国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8%。与此同时,双方相互投资也迅速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已经批准的美国在华投资项目累计达23250项,合同外资金额达368.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6.7亿美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中国对美投资也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加广泛。双边经贸的快速发展,是两国政府和企业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发展中美贸易和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广阔的前景。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对广大美国消费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许多美国产品也以其技术实力和适应中国建设之需而广受欢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许多美国公司将中国视为扩展业务的首选之地,许多美国公司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有效的管理经验而成为中国公司理想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是美国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之一,同时也是美国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器件、通讯设备、化肥,及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有资料表明,过去3年中,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每十架飞机中就有一架销往中国。到去年底,仅波音对华出口的客机就已达222架之多。中国还成为美国农产品的第六大出口市场。在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200多家与中国有经贸合作关系。绝大多数美国在华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完善、效益可观。
中美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国的经济繁荣。双边贸易为美国提供了30多万个直接的高薪就业机会和上百万个间接就业机会,也给中国沿海地区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中美相互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了两国经济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激发了各自的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繁荣。不断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也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沟通、信任和友谊,推动了两国关系在其它领域的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在二十多年不平凡的发展过程中,虽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它已成为中美整个双边关系中重要且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稳定因素和推动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美关系在经历了暂时困难后重新得到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双方政府官员互访频繁,两国关系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美国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国务卿等高级官员相继访华,中国副总理、国防部长等也先后访问了美国。继中美经济联委会之后,中美商贸联委会又将在北京举行会议,中国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将同美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进行探讨。江泽民主席月内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无疑将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面对新的机遇,积极运筹,妥善处理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有关问题,对促进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最惠国待遇问题曾长期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最惠国待遇是贸易伙伴间相互给予的基本待遇,中美相互给予这种待遇是《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核心条款和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根本保证。目前,美国国会根据其“冷战”时期的法律对对华最惠国待遇进行年度审议的做法给双方企业界造成了不稳定感,不利于发展双边的经贸合作。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只有永久性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将中美经贸关系建立在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美国有关方面能从当前现实出发,尊重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取消年度审议的做法,永久解决最惠国待遇问题,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一个长期、稳定的基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建立在广为接受的国际规则之上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长期把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排除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不仅不利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也不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巩固和加强。中国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有助于把中美经贸关系纳入一个更为稳定的环境,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美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缔约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问题上,应该明事理、晓大义,信守诺言,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双边贸易平衡状况是两国经济结构、发展阶段、产品结构、贸易方式、统计方法和国际分工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从市场准入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的贸易体制较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开放得多,因此,目前中美贸易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不能简单地诿过于其中一方。加工贸易的特殊性、亚洲“四小龙”加工贸易向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经香港转口贸易在中美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双方贸易统计方法的差异,以及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等因素都对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说,中美贸易中现阶段中方的贸易顺差和以前美方的贸易顺差一样,都有其历史必然性,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纠缠于数字差异,无视贸易扩大使双方获益的事实,甚至刻意夸大其词,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处理双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与促进国与国之间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当双方都能够以客观、理性、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并妥善处理面临的问题时,双边经贸关系就能得到较为顺利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坎坷。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将经贸问题作为一国国内政治的筹码,或采取非理性态度、动辄以贸易报复相威胁,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导致影响全局的不良后果。双方只有排除非贸易因素的影响,在前进与发展中解决问题、扩大合作,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才能走向成熟,才得以稳步健康发展。
扩大中美贸易和经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同时也要求两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做发展中美经贸合作的坚强后盾。中国政府为发展中美贸易和经济合作做出了极大努力,包括为改善双边贸易平衡而多次派出赴美采购团等等。我们希望,美国有关方面能够尽快采取行动,恢复或扩大有关贸易促进项目的实施,为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应该看到,当前,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很多,诸如:中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是发展合作的良好基础;两国的工商界对发展合作都是热情高涨;两国政府对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双方业已存在的经贸合作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亚太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为均处太平洋沿岸的中美两国发展合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蓝图: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这将为中国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双方能够本着增加信任、摒弃成见、减少分歧、共创未来的精神,珍视来之不易的成果,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一定能够使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陈宜贵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北京军区后勤部原政委陈宜贵同志,因病于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陈宜贵同志是安徽霍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指导员,团部书记,师政治部秘书长,红九军政治部保卫局长、保卫部长,西路军干部游击大队政委,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司令员,旅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他主要在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经常亲临教学一线,注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保北、冀东、平张、太原和新保安战役以及解放大西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宁夏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他在长期担任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后勤部队政治工作经验,为后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文革”期间,他受迫害仍抱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应有气节。他拥护改革开放,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陈宜贵同志在67年的革命生涯中,培养和造就了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始终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勤奋学习、公道正派、联系群众、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将军的本色和高风亮节。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记协举行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
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
本报北京10月5日讯记者张建玲报道:中国记协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今天上午在中国记协举行。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郑梦熊作了中国记协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定》。
邵华泽同志就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讲了话。他希望新闻媒体首先要组织好学习,全面、准确领会十五大精神。同时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中宣部的部署,热情、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十五大精神。要通过我们生动、实际的宣传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他还希望新闻单位要把十五大精神全面贯彻到内部建设中,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新闻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把我们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郑梦熊同志在记协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记协五届一次理事会换届以来所做的十个方面的工作,并报告了今年第四季度记协工作安排。十几位记协常务理事就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及记协工作报告发了言,大家对换届以来记协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这次会议指出,中国记协作为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是党联系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各级记协都要认清形势,认清责任,开拓进取,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组织作用,生机勃勃地开创记协工作的新局面。
这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定》中号召,各级记协组织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高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出版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组织部、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一书,近日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分14个专题,对十五大报告中加强党的建设部分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包括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建设在不平凡的五年中全面推进;学习邓小平党建理论,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党;伟大革命和伟大工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坚决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傅全有会见哈萨克斯坦国防部长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刘云非)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今天在这里会见哈萨克斯坦国防部长穆赫塔尔·阿尔腾巴耶夫上将时表示相信,阿尔腾巴耶夫的访问不仅有助于增进中哈两国军队友好合作关系,而且将有力地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傅全有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友好近邻,两国军队有着传统友谊。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哈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发展。维护和发展中哈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发展同哈萨克斯坦军队的关系持积极态度,愿为中哈两国军队友好关系的发展继续作出努力。傅全有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共十五大和中国军队建设情况。
阿尔腾巴耶夫说,哈萨克斯坦愿意发展哈中两国军队之间的友好关系。哈中两国已签订的协议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和两军关系的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闻战线》突出报道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
本报讯以突出的位置、较大的篇幅报道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是即将出版的第十期《新闻战线》的显著特色。
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笔谈》专栏中,发表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的文章。邵华泽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五大精神》的文章中,从认真学好十五大文件,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集中精力宣传十五大精神,宣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宣传十五大精神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按照十五大精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新闻界的重要、迫切而光荣的任务。徐光春的文章题目是《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五大精神》。他在文章中说,“要做好十五大精神的宣传报道工作,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新闻舆论的导向要正确”。要正确导向,就要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十五大精神。他还谈到,十五大精神的宣传必须讲求实效。要讲求实效,就要说实话、干实事、鼓实劲。
在《来自十五大的报道》专栏中,发表了人民日报十五大报道组撰写的《让党中央和广大读者满意》的文章,全面总结了人民日报的十五大报道的经验。萧斐撰写的《继往开来任重道远》,生动地介绍了党的十五大中直机关新闻界代表参加会议的情景。(侯兵)


第4版(要闻)
专栏:

  “她就是让英”
孟兰云
北京展览馆,“辉煌的五年”成就展四川展厅里,有一位文静、灵秀的“礼仪小姐”。她看上去最多十六七岁,一身雅致的藏族服饰,一脸纯真的微笑,热情而彬彬有礼地向观众介绍着四川展厅的情况……
她身后的展览图片上,有一位高举奥运圣火的小女孩,图片说明写着:“全国‘希望之星’希望工程资助的藏族小女孩让英高举奥运火炬从北京走向亚特兰大奥运会。”参观展览的人们好奇地仔细端详着,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她就是让英。”可不,眼前的这位中学生模样的“礼仪小姐”正是图片上的小女孩让英。顿时,让英被众多热情的观众围了起来,大家关切地问这问那。
展馆的袁先生向大家介绍,小让英出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她三岁丧父,上学后曾两度失学。是希望工程两次向小让英伸出了援助之手,小让英不但可以无忧无虑地读书,去年还非常幸运地被选为中国走向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火炬姑娘。现在,16岁的让英由希望工程资助就读于成都的一所中学,读高中二年级。让英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当有人问及她的生活情况时,让英含着热泪说,是希望工程的叔叔、阿姨给了她新生,现在她的学杂费及生活费全部免交。她的最大心愿就是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学,早日报答希望工程给予她的爱。
让英对这次作为“礼仪小姐”来北京介绍家乡的成就,感到非常高兴。她说,通过这次展览,她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长了很多见识。她要珍惜祖国给她的机会,好好学习,将来为使家乡、祖国变得更加辉煌灿烂贡献一份力量。(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光英、阿沛·阿旺晋美会见香港青少年
据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方瑾、李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今天在京会见了“香港青少年祖国历史文化教育团”的800多名成员。
王光英称赞“香港青少年祖国历史文化教育团”千里迢迢来北京参观访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说,董建华先生提倡“认识中国文化历史,关怀祖国未来”,这次活动,就是认识中国文化历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他说,今天,香港已经回到祖国怀抱,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香港同胞与内地人民的心贴得更近、更紧了。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加强对祖国的全面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内地与香港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作贡献。
他指出,“一国两制”的实施,需要内地与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中央政府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实践“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最终还要靠全体香港同胞的积极参与。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双休日下乡探“穷亲”
林心伟叶文新
9月28日,星期天,广东廉江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许多干部一早便出了门,像往常一样利用双休日下乡探望他们的“穷亲”。
这些探“亲”的队伍,有的是由单位组织的,有的则是三五结伴,车上或装着鸡苗、鸭苗,或装着饲料、肥料。这是该市今年3月开展“一帮一”挂钩扶贫活动以来出现的新气象。
廉江市农委主任莫志军今年已是六探“穷亲”了,有两次他还带上妻子和女儿。他说:“带上女儿,主要是想培养她乐于助人的爱心。现在,我们和‘穷亲’就像一家人一样。”
青平镇委书记黄理兴的“穷亲”是该镇黄坝村的一户姓吴的人家,一家5口生活十分贫穷,今年2月,吴家8岁的小儿子不慎跌断手骨,因没钱治疗落下残疾。黄理兴知道后,马上拿出1400元给“穷亲”买了一头耕牛,又亲自将孩子送到镇医院重新做手术,仅医药费和住院伙食费就花了3600多元。经过医院精心治疗,孩子的手终于治好。
廉江市参加“一帮一”挂钩扶贫的有数千名干部,他们在经过初次上门“认亲”之后,又利用双休日到乡下,帮助“穷亲”订出扶贫措施。许多贫困户激动地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会和城里的干部攀上“亲”。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安徽省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组织出版了《中华三德歌》普及性读物,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四字句诗歌形式,配以平实鲜明的图画,广为宣传,现已发行500多万册。最近,合肥市委宣传部联合中策、大西洋等5家广告公司,制作了100多块精美的公益广告路牌和灯箱等,将《中华三德歌》高扬于合肥街头。
本报记者 刘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