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7-10-05

1997-10-05新闻联播 文字版

十月,天安门广场遐想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十月,天安门广场遐想<br/> 王玉芳<br/> 十月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彩旗猎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相拥伫立在晨风中,含着激动的泪光,挚切地目迎着五星红旗映着东方的霞光,乘着黎明之翼舒展在碧空中。这是一个最壮美的场面,这是一个让人心潮如涌的时刻。风展红旗,人们仿佛听到了共和国生命的晨钟,它振奋着民族的豪情,也启示我们的生命之舟,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此刻,红旗与白云融成一道最迷人的风景。它将是定格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一幅最精美的图画。<br/> 在人群中,我看见一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亦是中国心”的海外华侨老人。他目不转睛地仰望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激动地喃喃自语:“到家了,到家了,这才是真正的家啊!”<br/> 是啊!每一次五星红旗的升起,都把华夏子孙的心弦拨响。当五星红旗伴着国歌无论是在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在世界各地升起的时候,也不论是生活在祖国内陆还是海岛以至海外侨胞都为之振奋。它是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灵所系;在它身上人们看到了民族的尊严,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腾飞的希望。<br/> 国旗啊,国旗,在国际歌那沉雄的旋律里,流淌着你那雄浑的气势,激荡着你那恢宏的精神。在你那缓缓而坚定的行进中,我似乎在重温共和国诞生前后的不平凡的历史,也看到了共和国新世纪的曙光……<br/> 透过缕缕晨曦,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我的视线中渐渐映出,它如一座擎天拄地的巨擘,在鲜花的呵护中与大地成直角垂直地挺立着。那绚丽的花团在秋风中虔诚地摇曳着,纪念碑那伟岸的身躯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一组组浮雕使人感受着历史的沉重;走近那不屈的雕像,便能倾听到海潮般的呐喊和进军的鼓声……<br/> 放眼望去,这五谷丰登的时节,这鲜花铺满的土地,多少先贤付出了智勇与热血,多少后来者为之奋斗了无私的一生!<br/> 我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视中穿过,使我看到祖国在志士谱写的国歌里壮大。<br/> 金灿灿的秋阳洒满我的怀抱,也为广场上的花坛披上一层金色盛装。在绚丽多姿的花圃里,迎风舞动的紫荆树分外引人注目,周围已聚满了欢笑的人们。看着那娇艳的紫荆花,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倒计时的足音,这足音是镌刻在中国人民心灵上的辙印,是近代史脚步的回响。在7月1日那星月交辉的夜空,光芒四射的五颗金星比启明星更早地闪烁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一双双激动的泪眼里。五星红旗托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神圣,就是从这时升上了香港的蓝天。<br/> 遥望维多利亚海湾那飘泊的航轮,人们怎能忘记那位世纪老人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似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了尘封百年的锈锁,历史便以更加轻快的步伐跨过那道艰难的门槛。我们的笑声冲洗着百年历史的耻辱,而祖国与香港新的腾飞就从这零点开始。<br/> 十月,是金色的,金色的光辉化为一股股暖流荡漾着人们的肺腑。人们的心境比任何时候都开阔和崇高。<br/> 人民大会堂那伟壮的身姿,在天高气爽的秋日里更显出辉煌的气度。在跨世纪的盛会,一个庄严、沉毅的声音回响在那星光灿烂的大厅里,“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到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br/> 这声音遏行云,飞越三山五岳;这声音布甘霖,涌入九江八河;这声音引清风,抚遍神州大地。这是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昭示世人的政治宣言,这是世界东方大国的一个时代的最强音!<br/> 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四十八个金色的十月,但这十月是不会衰老的。人们坚信未来的第五十个、第一百个十月也会永远年轻而更加成熟的。因为我们有一个永远前进的党,有永远鲜亮的旗帜指引,有满怀信心阔步前进的伟大人民。<br/> 极目西望,红叶已染遍香山……

莫高窟那枚绿叶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莫高窟那枚绿叶<br/> 萧重声<br/> 就像漠风吹来的一枚绿叶,孤零零地落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随时都有可能被滚滚流沙吞没,不会留下一点曾经辉煌的痕迹。<br/> 然而,一千余年的烈日烘烤,飞沙扑打,这枚绿叶非但没有灰飞烟灭,反倒衍化成一片人类艺术的巨大绿洲,岂不让人惊讶迷惘!<br/> 从遥远的雪山那儿赶来的大泉河,早在这片戈壁滩上冲刷出一道谷地,看去颇像一只不知放大了多少倍的农家簸箕。是不是要像农人颠簸谷物那样,向人间簸扬茫茫戈壁的飞沙走石?不,这只簸箕扬起清泠泠的雪水,浇灌着这道荒凉死寂的谷地,滋润着这枚小小的绿叶。<br/> 盛夏七月,大泉河骨骼毕露筋肉嶙峋,赫然满布大大小小的石头。然而,仍有一股潺潺淙淙的河水,缥缥缈缈,流过粗犷密集的红柳林,流过萋迷芬芳的绿草地,流向远处茫茫的戈壁滩。那清幽脆嫩的声响,拌和着林中飘飞的云丝雾缕,轻拂着游人的脸面,那样清凉可人。<br/> 岸边黄褐青灰的鸣沙山,其实是一堵长长的断崖绝壁。那崖面齐刷刷垂直而下,如同刀劈斧削,不留半点多余的坡度。崖面上露出清晰分明的纹理,层层沙砾,相叠相压,毫无紊乱之感。这是鸣沙山不断生长的年轮啊!它默默无语地告诉人们,正是打从这儿流过的大泉河水,以持久的耐性和刀斧般的锐气,年复一年地不断下切,将它斩削成一堵断崖绝壁,为这枚绿叶捧出一块能够孕育萌发的土壤。<br/> 自打前秦乐尊和尚在绝壁上凿出第一簇火星,其后千余年间,多少虔诚辛勤的人们,不顾凄风苦雨,干渴饥饿,将心血汗水洒向这块绿洲。他们总是在这里掏凿一眼眼石窟,并在石窟中雕塑一尊尊佛像,绘制一幅幅光彩艳丽的壁画,遂使这堵断崖绝壁上满布密密麻麻的窟窿,成为一座沙砾结构的巨大蜂巢,一张岩石垒砌的庞大无朋的板报。想来,那时候还没有公开发行的报刊,这块沙石板报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追求信仰、寄托精神和对社会、人生发表见解的园地,只不过所有这些采用的都是高超绝妙的艺术语言而已。<br/> 毋庸讳言,凭我有限的宗教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以及民俗风物方面的知识,仓促之间怎么可能读通读懂这部丰富多彩的艺术大典?眼下,我只想化解心中那个似乎明晰又似乎朦胧的疑团——人类这块弥足珍贵的艺术绿洲,何以能在这茫茫戈壁中生存下来?<br/> 莫非冥冥之中的神佛大慈大悲,潜心着意予以保佑?还是这灰褐冷清的大漠也厌倦了干涸和单调,不肯轻易摧毁这一抹奇异的绿色?抑或是这枚飘零的绿叶顽强坚韧,矢志要在这黄沙漫漫的地方展示生命的锐气和伟岸?<br/> 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本性,驱使我翻过断崖绝壁尽头的栅栏,艰难地攀上了鸣沙山之巅。简直难以想象,山巅之上原来竟是一马平川,不,原来也是茫茫大漠!缓缓起伏的沙丘翻卷着涌动着,延伸到天地相接的地方。这是司空见惯的山么?再高的山顶也是平地,本属常识,不足为奇。但是,鸣沙山山巅原来竟是广袤戈壁的一部分,仔细看去和别处戈壁的平坦浩荡毫无不同之处,却使我惊讶不已。假若把鸣沙山视作一片黄土高原,那么,莫高窟的断崖绝壁便是原畔的一道陡坡,长久地屹立在茫茫戈壁之上,又毫不显眼地和茫茫戈壁融为一体,使人从远处丝毫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就像看不到天上飞鸟的影子,也看不到地上野兽的足迹那样。<br/> 大漠,沉默寡言而又大智若愚的大漠啊!正是由于它不动声色地掩护和遮蔽,把这枚绿叶深深地藏匿在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戈壁,才使它能够躲避人间野蛮的兵火和盗掘,以及大自然无情的摧残和袭击,最终没有被岁月那只胡乱挥舞的巨掌轻易地抹去。<br/> 这是莫高窟的幸运?人类艺术的幸运?

红枫·伞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红枫·伞<br/> 萧韶光 <br/> 历史老人告诉我<br/> 三湾枫树坪那棵红枫<br/> 像毛泽东当年那把红油纸伞<br/> 秋风秋雨<br/> 龙吟虎啸<br/> 那年,镰刀与斧头铿锵作响<br/> 一队闹秋收暴动的血性汉子<br/> 带着放弃攻城的疑虑<br/> 跟随一位撑红油纸伞的书生<br/> 从文家市出发<br/> 向罗霄山脉中段走来<br/> 别无选择<br/> 当“山大王”去<br/> 毛泽东认准了这条路<br/> 屈指十日<br/> 直抵三湾<br/> 红枫如火形似伞<br/> 伞下,毛泽东用独特的方式<br/> 清点脊梁与灵魂<br/> 整编理想与信念<br/> 将镰刀与斧头<br/> 组成一个图案<br/> 连同一个阶级的命运<br/> 高高举过头顶<br/> 于是,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br/> 开始整齐地呼吸<br/> 毛泽东手掂枫叶<br/> 在一张草图上牵出一道彩虹<br/> 他用五指朝图上一扣<br/> 恰好扣成黄洋界、朱砂冲、<br/> 双马石、八面山、桐木岭<br/> 五大哨口<br/> 走,上山<br/> 雷鸣中,红油纸伞一挥<br/> 令大小城市打了个寒战<br/> 他踏出的第一个脚印<br/> 成了中国历史崭新的起点<br/> 毛泽东与朱德<br/> 终于在这里握手<br/> 握得地动山颠<br/> 握出星火霹雳<br/> 毛泽东用绑腿丈量五百里井冈<br/> 丈量中华民族的前途<br/> 丈量反动派的末日<br/> 蘸着火与血<br/> 奋笔如风<br/> 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r/> 那把红油纸伞<br/> 为华夏故园遮风挡雨<br/> 伞上,滚滴民族的泪珠<br/> 滑落历史痛苦的呻吟<br/> 矢志不移<br/> 要将艳阳天高高撑起<br/> 直到西柏坡<br/> 他掸了掸征尘<br/> 依旧像位书生<br/> 依旧挟着红油纸伞<br/> 轻松地说了句<br/> 进京赶考去<br/> 哦!以农村包围城市<br/>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br/>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br/> 终于给历史亮出标准答案<br/> 五百里井冈山<br/> 一座宏大的革命博物馆<br/> 红枫,仍像当年那把红油纸伞<br/> 在红土地上陈列<br/> 故事很多很多<br/> 解说词只四个字<br/> “三湾改编”

关于我的译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关于我的译文<br/> 冰心<br/> 译林出版社李景端教授要出版我的译文全集,我十分感谢。这本《译文集》的编选工作,我请我的二女婿陈恕来做。<br/> 1923年我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时候,我硕士论文的题目是《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论文中李易安(李清照)的二十五首词就是我最早的中译英习作。我从英文译成中文的第一本著作是纪伯伦的诗集《先知》。这本书是我在1927年冬在一位美国朋友处读到的,那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流丽的文词,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又把它重读了一遍,觉得实在有翻译价值,于是我着手翻译了。这本译著从1930年4月18日起,陆续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上连载,后来因副刊半途停办而中断。该书于1931年9月由上海《新月社》出版。我翻译的纪伯伦的另一部诗集是《沙与沫》,部分译文先刊载在1961年1月号《世界文学》上,1982年7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我以前译的《先知》和《沙与沫》合集出版。1950年我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还翻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献歌》和《园丁集》。这些著作都是作者用英文写的,而不是经过别人翻译成英语的,这样我才有把握了解作者的原意,从而译起来在“信”字上,我自己可以负责,我从来不敢重译。我翻译的作品大部分是我喜欢的,我最喜欢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这本诗和《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诗情画意。泰戈尔的《飞鸟集》对我早期的诗歌创作就产生过影响。除了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外,我还翻译了一些其他的诗文,也有是重译的,那是给我的任务。我只好从英文中译过来,但我也尽了努力。<br/> 我翻译的其他作品有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的诗抄,马耳他总统布蒂吉格的诗集《燃灯者》等。我想这些翻译作品都起到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好的作用。我希望青少年们,好好地学习本国语言,再好好地学习一两种外国语言,把促进中外交流的翻译工作担负起来。

小书可做大文章

第12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小书可做大文章<br/> 李宗桂<br/> 近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一书,虽然只有十万字,与时下洋洋数十万言甚至数百万言的大书相比,只能算作“小儿科”,但我认真读完后,却为它的结构紧凑、论述精当而叹服,可以说这本小书做了大文章。<br/> 按说,像人生观这样一个大题目,涵盖面很广,写上三四十万字也不算多,但该书只用了十万字,就从人生观与世界观、人生信念、人生宗旨、人生价值、人生态度、荣辱观、公私观、道德观、纪律观、苦乐观、生死观等十二个方面,对共产党人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和特质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在做到通俗易懂的同时,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纵观眼下的一些通俗读物,要么通俗不够,要么流于肤浅,像《共产党人的人生观》这样能在有限的字数内把通俗性和理论性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确不容易。<br/> 由此,我不禁深为感慨:出版界应如何确定“精品”的标准?检阅近些年我国出版界的成果,我感到像《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一类的小书越来越少,一些出版者在对“规模效应”、“精品工程”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误以为大书、套书、丛书、豪华本才有分量,才上档次,而出通俗性的小册子,只能算作“时令小菜”,难登大雅之堂。因而,一时间,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竞相效仿,推出的“拳头产品”,字数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种数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甚至上百种;定价动辄数百元、数千元。我以为,一本书能不能成为精品,恐怕不在于它的厚薄,它的种数,而在于内在的质量。大书可能成为精品,也可能成为废纸一堆,浪费钱财。<br/> 且看一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大书、套书,人们往往会发现,其包装着实气派,但其内容重复,文字拖沓,水分很大。有的套书看似规模宏伟,实际上东拼西凑,根本不成套。还有的工具书,面孔似曾相识,稍一对照,便发现东搬西挪,剽窃抄袭,而且错漏百出,不堪卒读。还有的书,本意是给中小学生看的,却非要搞成“礼品书”、豪华本,这除了要提高定价,掏孩子及其家长的腰包,还能作何解释呢?<br/> 我这样讲,并不是一概反对出大书,而是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需大则大,宜小则小。有些书,十多万字就可说明问题,无须拉成三四十万字。在全社会和出版界大力呼吁提高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好书的今天,作为读书人,我希望每一位作者和编辑,都能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对书稿质量精益求精,把书尽量地出得精些,本子尽量搞得薄些,使读者感到读有所得,物有所值。同时也希望各种评奖,别把眼睛都盯在“大”上,以免造成误导。

深秋话菊乡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深秋话菊乡<br/> 葛磊<br/> 深秋时节,我专程去河南内乡参加“中国——内乡菊花节”。<br/> 整个县城成了菊的海洋。但见大街小巷,机关内外,那一盆盆、一丛丛、一架架、一片片秋菊花团锦簇,布列有序;那红、黄、白、绿、墨、紫各色菊花艳丽芳菲,争妍斗奇,形成一幅缤纷斑斓的立体画卷;那飞、卷、垂、叠的各种花型,有的端庄典雅,有的飘逸大方,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像玉龙闹海,有的犹猛虎下山,有的似孔雀开屏,有的如杏花春雨、十丈竹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给人以美的享受。<br/>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中国纵横数万里,佳菊的故乡具体在哪里?它是由何人从何地引种栽培而广传到各地的呢?<br/> 在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范晔(公元398年—445年,河南淅川县人)所著《后汉书·郡国志》注引《荆州记》一书中说: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为早夭……太尉胡广父患疯羸,南阳恒汲饮此水,疾遂瘳。此菊茎短花大,食之甘美,异于余菊。广又收其食,种之京师,遂处处传植之。”<br/>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菊花的故乡是在南阳郦县的菊水(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峡县的交界处),由汉太尉胡广采集菊水良种,种植到当时的京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然后又广传到各地的。<br/> 胡广(公元91年—172年),字伯始,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北)人,东汉安帝时举孝廉,后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封淯阳安乐侯(封地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胡广为人谦和,熟知典章制度,爱花草、喜园艺。他从南阳郦县菊水引种菊花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42年—146年左右,胡广把野生的菊花引种栽培,应该说这是胡广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菊花后经历代精心培育,品种不断发展,并由单一的黄色变异为白、蓝、墨、紫等色,由陆地栽培过渡到整形盆栽。历代艺菊名人辈出,给菊花分门别类,写出了各种菊谱,积累了大量育菊经验,使菊花成为一个蔚然可观的大家族。十世纪前后中国的菊花经朝鲜传入日本,十六世纪末传入欧洲,今天菊花已开遍全球,共有三千多个品种,成为世界上人人喜爱的名花。菊花在日本几乎享有国花的地位,日本天皇在每年秋天都要举行菊花会,招待外交使节和政府官员。而11月3日是日本国定的三大文化日之一,日本人把它叫作“菊花日”。中国的菊花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br/> 南阳郦县即现在的河南省内乡县。内乡,秦汉时称郦县,隋时称菊潭。《隋书·地理志》在“菊潭”条下注释道:“旧曰郦,开皇初改焉”,隋时迁菊潭于今河南省西峡县境内。内乡、西峡一直属南阳郡管辖,故书中曰南阳郦县。菊水在今天内乡、西峡交界处的菊花山下,古称鞠水,又名甘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寿之乡。除了上面提到的《后汉书》、《荆州记》以外,在晋人郦道元著《水经注》、葛洪著《抱朴子》以及《风俗通义》、《明一统志》、《古今图书集成》、《南阳嘉靖府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在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特别提到南阳菊水的甘菊:“菊花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为佳。”<br/> 古代不少文人墨客诸如李白、孟浩然、贾岛、苏东坡、司马光、郑板桥等人都游览过菊花的故乡,留下不少优美的赞颂菊花和菊花故乡的诗篇:<br/>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br/> 泛此金黄花,颓然清歌发。<br/> 唐·李白《忆崔郎中》<br/> 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br/> 叶似蕃蒿茎似棘,末宜放入酒杯中。<br/> 宋·苏东坡《九月园夫献白菊》<br/> 甘菊之下潭水清,上有菊花无数生;<br/> 谷中人家饮此水,能令上寿皆百龄。<br/> 明·李裴《菊潭诗》<br/> 南阳甘菊家家有,万古延年一种花;<br/> 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br/> 清·郑板桥《南阳甘菊》<br/> 参加了菊花节,我又乘兴去到菊花山菊潭探胜。但见山上山下开满金黄色和银白色菊花,微风吹来,清香扑鼻。掬一捧菊潭水放入口中,清冽甘甜,沁人肺腑,引人神思遐想,使人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祖国万岁(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祖国万岁(中国画)<br/> 梁树年白雪石李春海程振国合作

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书法欧阳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