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四库禁毁书丛刊》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四库禁毁书丛刊》首发学术研讨会10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出席了会议。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教委、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协助下,由中央民族大学清史学家王钟翰教授领衔,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工作者、文学史家为主体的编纂委员会,经数年努力,现已编印出版了首批《四库禁毁书丛刊》30本,并计划于3年内出齐10期,共1500种左右。(范占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地县级重点规划投资项目信息总汇出版
本报讯由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等单位组编,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九五”期间地县级重点规划投资项目信息总汇(第一卷)》,已出版发行。“总汇”刊载了近500个地市县的约2000个重点规划的投资项目、投资环境简介、招商引资机构及联系办法。它是我国第一本以中英文对照出版、集中刊载地县级重点投资项目信息的招商引资工具书。第二卷也将出版。(吴俊生贺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日本留学说明会在京举办
本报讯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日本国际教育协会近日在京举办一九九七年日本留学说明会。自一九九一年以来,这两个机构已是第四次联合举办这项活动。
(戴争鸣)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政法大学成人法学教育成效显著
本报讯金秋十月,中国政法大学迎来了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开办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十五年来,这个学校的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共培养出一点二万多名高等法律人才,其中大部分人已成为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骨干。(江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周宏龙研制出中药新提取法
本报讯综合医药企业福康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宏龙成功地研制出中药现代提取法。在低温下,利用生物的作用,提取中药全部成分,制成液剂。他发现了真菌生成、发育、成熟的规律,通过原生环境模拟,成功地培育出新一代性能优良的“周氏真菌”。其产品“泰一液”对治疗多种疑难病有明显的辅助效果。(于虹)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马锦明眼科中心在京落成
本报讯由香港爱国人士马锦明先生捐建的“马锦明眼科中心”日前在北京顺义县医院落成。一批经验丰富的眼科界专家、一级教授应聘。(明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在日前结束的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科技研讨会及展览会上,中外医学工作者交流经验,回答参观者的提问。图为会场的一角。  金 中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未来一周天气趋势
本报北京10月30日讯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信息:近期,我国大部地区冷暖变化较大。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降温幅度达8—12℃。25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及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出现了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
预计未来一周,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暖湿空气也不够活跃,大部地区气温升降幅度不大,雨水较少。
预计10月31日至11月1日,西北、华北、东北、黄淮、江淮地区将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继续回升。同时,南方大部地区基本无雨。
11月2日至4日,将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及黄淮地区,部分地区将有小雨雪,淮河以北大部地区有4—5级偏北风,随之气温也将有所下降;渤海、黄海海面有5—7级大风。在此期间,青藏高原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雪,西南地区东部有小雨,江淮、江南以及华南大部地区将以多云间阴天气为主。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本报评论员
到今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已实施整整十年了。回顾十年的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制定这部法律是顺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一步。它为我国技术市场的繁荣,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技术合同法》的实施,首次从法律上肯定了一个观念的转变,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技术成果是有价值的商品,其持有者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技术合同法》规定,作为特殊商品,技术成果可以进入市场,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四种合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技术商品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真正得到社会的承认,有助于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技术合同法》的实施,保护了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使技术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作为生产要素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市场,是技术资源统一开放的调配场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这种调配不是按计划进行的,而是投入了有序的竞争。有《技术合同法》作依据,这类竞争就会“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那些不正当的竞争将被无情地抛弃。它保障着技术市场繁荣健康地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技术合同法》的实施,加快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技术市场的建立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合同法》的指导下,科技研究机构从技术市场上获得信息,了解社会对技术的新需求,改变了“需要的无人研究,研究的不是所需”的状态;企业依据《技术合同法》找到了真实可靠的技术依托,依靠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
十年来,《技术合同法》对技术市场的繁荣起到了保障作用。尽管如此,我国的技术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向农村发展,一是向国际发展,扩大技术市场的空间。技术市场发展的新态势要求我们更加坚定地实施《技术合同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与此同时,《技术合同法》需要根据新的态势,加以完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技术合同法》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地执行《技术合同法》,开拓技术市场,把更多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两个战略,为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纪念《技术合同法》实施十周年报告会举行
本报北京10月30日讯新华社记者黄威、本报记者陈祖甲报道: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今天举行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10周年报告会上指出,《技术合同法》目前已成为运用法律手段引导、规范和保障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宏伟目标,当前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技术合同法》,大力发展多种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加强流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和完善工程技术中心、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组织,积极培育农村技术市场。
宋健说,经过各部门、各地区的丰富实践,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技术合同法》的立法是成功的,它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技术合同法》的实施是有力度的,10年来我国各地大多建立了技术市场管理机关、技术合同认定机构及一支数十万人的行政管理、执法队伍;《技术合同法》的司法审判工作是严明的,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技术合同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社会化工作也是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
据介绍,《技术合同法》实施10年来,我国技术市场蓬勃发展,技术合同交易迅猛增长。去年全国技术合同达到22.69万份,技术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在实行技术商品转化中,科研机构已成为最大的卖方。近5年我国科研机构通过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和服务等活动,向社会出让技术31.2万项,成交金额462.2亿元,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改善了科研条件和科技人员待遇。
报告会上,国家科委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还向10年来全国为实施《技术合同法》作出贡献的209个先进集体和152名先进个人颁了奖。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绪鄂在会上讲了话。雷洁琼、卢嘉锡、钱伟长、朱光亚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报告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创维杯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

  “心中有话向党说”
湖南省浏阳市委办公室曾昭辉
“心中有话向党说”,这是我们湖南1977年的高考作文题。当时,面对着这说到我们心坎上的作文题,我无需绞尽脑汁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压抑多年的心里话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发出来。
当时,我高中毕业6年了,由于正常的秩序被打破,没存半点考大学的奢望,为了生活,县内县外到处打零工。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那一份惊喜自不待言,同学朋友聚首,庆幸人生之路的曙光就在前头,更庆幸党拨正了航向,国家迈上了正轨。惊喜之余又不免惶惑:凭那些年所学的浅薄知识能参加高考吗?但又不愿白白错过盼望了多年的机会。于是,白天照常工作,夜晚挤时间复习,忐忑不安地迎候考试的到来。当那一天如期而至,积压了10余年、年纪相差10余岁的考生汇聚在考场内,没有谁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我相信,和自己一样,面对“心中有话向党说”这个题目,任何一个考生都会文思泉涌,把对极左路线的愤慨,把对党的感激,尽情地倾泻在答卷上。
我终于荣幸地被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还记得我是1978年3月18日入学的。虽然来自三湘四水的同学大都是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才踏进大学校门,但仍压抑不住交织在一起的兴奋感和新鲜感。因为,文革给我们造成的不幸几乎是相同的,现在走在了一起,心情也是相同的。
入校后,我们就像饥饿者扑向面包一样,一头扎进书籍的大海中,拼命吮吸着知识的琼浆。说来惭愧,许多属于今天的中学的知识,我们还得在大学里补课。阶梯大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晚饭后又急急寻觅教室去自习,去得稍迟,这系那系的教室转几遭,可能还找不着座位。我们都明白,“心中有话向党说”,不能仍停留在答卷上,而应该把对党的感激化为刻苦学习的切实行动。因为我们再不能耽误时间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落后者“黄牌警告”众学子勤学竞先
北二外:60分万岁行不通
本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每到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教室和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校园里很少看到闲逛聊天者,这是该校实行“黄牌警告”制度后出现的喜人变化。院长常殿元说:“如今,学生人人有压力,勤学竞先已成为校园主旋律,‘60分万岁’在这里行不通了。”由于良好的育人环境,日前该校通过了北京高校文明校园建设专家组的验收,被评为“文明校园”。
近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坚持为旅游业培养高级人才的办学方向,不断探索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之路,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从而促进了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该校从1993年起对学生学习成绩差劣者实行“黄牌警告”制度。每学期末,学校按学生的总平均成绩排队。学生数在30人以下的班级的最后一名,学生数在30人至70人之间的班级的最后两名,学生数在70人以上的班级的最后3名,均列入“黄牌警告”之列。受到“黄牌警告”的学生,由学校向其家长发出“黄牌警告”通知书。凡连续两次受到“黄牌警告”的学生,按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凡连续4次受到“黄牌警告”的学生,予以退学;本科生三、四年级中连续两次受到“黄牌警告”者,取消撰写毕业论文资格,不授予学士学位。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挥学科优势献计改革实践
西南财大:投身经济主战场
本报成都10月30日电记者梁小琴报道:西南财经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的金融专业和人才优势,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走出书斋,投身改革实际,从经济建设主战场找课题,为经济体制改革献计献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重点大学,建校45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专业人才。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提出,面向21世纪,与国际接轨。及时调整学科发展研究方向。以金融类学科建设和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为重点,办出金融特色。还大胆借鉴国外高等财经教育的先进经验,新设了工商管理,注册会计师等一批国际通行的经济类专业,与英国保众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首家“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等,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目前,学校拥有博士点8个,硕士点19个,居于全国财经院校前列。
十几年来,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银行、企业、农村和经济部门找课题,先后参加了中心城市的综合改革和企业改革,为重庆,武汉,沈阳,成都等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县级市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学校还承担了10项“九五”国家重点课题。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直面急剧变化的生活
——访中国人民大学
本报记者毕全忠
“怎样办好一所大学?”记者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这位历史学家回答:“我们面对着深刻、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我们的大学要适应、研究这种变化,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如果不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不能生存。”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的特殊性,使它直接面对社会变化的挑战。它原来的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发展起来的。加上“文革”中停办8年,教师队伍年龄、知识老化,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校党委书记马绍孟说,“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为我们创造了好的发展环境,我们抓住机遇,通过全面、深入的改革,使学校有了很大发展。”
李文海校长、马绍孟书记和党委副书记石亚军分别向我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这几年来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学科设置、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全面更新。
学科设置的格局,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所在。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后,人民大学进行了该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学科调整,同时伴之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大幅度更新,实现了从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从传统的教学内容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教学内容的转变。最为典型的学科是经济类学科。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系就是为计划经济体制培养人才的,1993年,这个系改为国民经济管理系,主要培养从事高层次经济管理和政策分析人才。原开设的11门计划学课程,只保留“国民经济计划学”和“外国宏观经济管理与计划”这两门。该系原来的价格专业,是培养统一价格管理人才的,现被取消,只保留一门“价格学”课程。调整后,设立了不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学科、新专业,如投资经济系、保险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等。
政治理论类专业也有很大变动。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17个专业暂停招收本科生,但仍开设这类课程和培养研究生。
调整后增设了不少反映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新学科,如社会学系、人口系、环境经济与资源管理专业等等。目前,人民大学已设26个系、13个学院和研究生院,12个校级科研机构,基本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需要。现在全校有14个全国重点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达39个,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该校的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三个学科,还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由于学科设置的特殊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对于人民大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在学科建设中这一优势得到了发挥和加强。自80年代中期起,人民大学就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撰写和出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丛书。学校还注意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各学科的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就设在人民大学。
教师队伍的更新是个关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大学的教师队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全校1320名专职教师中,45岁以下的已占70%,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为42岁。高级职称的教师已达65%。除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老教授仍在第一线工作外,中青年教师中已成长起一批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与此同时,培养模式也开始转变。主要表现是:扩大专业口径,打通学科专业界限,培养基础知识宽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与理工科大学联合培养,文、理、工渗透培养,实行案例教学。
现在,人民大学又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人口、环境、资源、管理等最重要的问题,已反映到教学与研究之中,在很多学科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它培养的学生理论根底好,适应能力强,受到普遍欢迎。它的发展目标是:再经过15年的努力,争取成为有鲜明中国特色、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大学。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西安制药厂跨入药业五十强
本报讯西安制药厂创办于延安革命根据地,经过近6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型重点综合性制药企业,是西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国有医药生产企业。近几年他们加强科研开发,使老厂发新枝,跨入医药行业五十强。
西安制药厂从企业发展的中远期目标出发,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速新产品的开发。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用于科研开发的资金达200万元左右,今年1—8月已投入200万元用于科研开发。今年他们投放市场的利迈先、利君舒络、利君风痛宁等三个新产品,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国家一类新药阿托氟啶已通过稳定性试验,现正在作临床验证。西安制药厂拥有设施齐全的百人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另外,他们还加强了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合作。该厂拥有科研人员900多人,形成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为开发新药注入力量,现已有数百个品种。
(纪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研讨东亚传染病控制
本报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艾笑报道:旨在探讨各成员国共同关心的边境地区传染病控制问题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与东南亚区传染病控制双边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
来自中国、朝鲜、韩国、印度等38个成员国代表,带着忧虑和希望重点讨论了性病和艾滋病、疟疾、霍乱的控制及相关问题,以及消灭脊髓灰质炎免疫活动等重要事宜。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主任韩相泰博士及东南亚区主任乌通·拉菲博士一致表示,这样的会议在中国召开,主要因为中国在许多传染病控制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功,有非常宝贵的经验,能借此机会为其它友邻国家提供直接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代表中国政府讲话。他说,尽管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消灭了天花及真性霍乱,并通过计划免疫使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下降了95%,也使乙脑、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当前一些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死灰复燃和某些细菌、病毒的抗药性的产生,使我们正面临新的挑战。传染病的传播从来没有国界限制,它的跨国传播已成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焦点。我国政府将和各兄弟国家共同努力控制、消除以至消灭危害人类的传染病。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海军总医院激光矫正近视
本报讯海军总医院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治疗中心,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矫正近视治疗方法,使大批近视患者告别了眼镜。据统计,该院已先后为500多名近视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矫正术。
海军总医院引进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开展手术,并大量采用LASIK方式,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该院还率先引进了国外最新研制的“激光非球面矫正治疗软件”,从而避免了其他治疗环境中易出现的阶梯边缘不光滑、回退率较高等缺点,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矫正效果。(君宝)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精诚文化学校学生逾七千
本报讯北京少儿业余文化学校——精诚文化学校日前度过她的5岁生日。该校以“开发智能、培养特长、提高素质、造就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英语为带头学科,多学科并进的办学体系,目前在校生达7000余人。(肖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官一任,兴教一方”
——琼山市委书记王富玉的教育情结
本报记者鲍洪俊
十五大代表、海南省琼山市委书记、市长王富玉以关心教育远近闻名。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北京归来,他部署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的具体措施,便率先垂范行动起来了。
26日上午7时许,王富玉兴冲冲地打来电话,邀请记者参加该市灵山中学一栋教学楼的落成典礼。他说:这栋教学楼是一位青年企业家捐资130万元兴建的,他要到场向这位企业家的义举致敬,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肩负培养跨世纪人才重任的教育事业。
我多次采访过王富玉,我知道他先后当过县长、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无论岗位如何变化,重视教育痴心不改。1994年担任琼山市党政一把手后,带头向学校捐款捐书,发动政府、社会投资教育累计达2亿多元。他下乡检查工作,第一件事是看校舍。“哪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住房比小学校舍好,就说明这个书记不合格”,他这句口头禅已成为流传很广的名言。
8时40分,我冒着淅沥秋雨,迈进灵山中学大门。王富玉已经先期来到,正在和捐资建楼的企业家许振发等来宾亲切交谈着。他说:今天的主角是捐资的许总经理和为建楼作出奉献的学校师生,他和市里的领导是来捧场的,不准备讲话了。说话间,典礼仪式已经开始。我注意到,在台上讲话的,第一个是中学校长胡志福,第二位是捐资企业家许振发,第三位是海南大学的老校长林教授……王富玉真的没有发言。仪式结束,他对我说:“身教重于言教,老百姓现在要的是行动。”他把忙前跑后的灵山镇委书记吴九丰招到面前说:“要多往学校跑,学校有困难要尽量帮助解决。”
离开灵山中学时,王富玉建议我去看一看“目前全省硬件数一数二”的振发学校。他说,这所学校由琼山的青年企业家梁振发捐资5000万元兴建。我将信将疑地上了他的吉普车,大约走了10分钟的路程,一所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出现在我的眼前。只是因为下雨积水,距离学校200来米的马路一片汪洋,行人通行困难。王富玉马上拿起电话要通了建设局长,要求他立即派人疏导路面积水。汽车驶入振发学校10来分钟,建设局长已经率队来到现场。参观振发学校教学楼、科学楼、语音室、电脑室、体育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过程中,得知学校操场与一条公用道路发生冲突,王富玉当场表示协商解决。学校的投资者梁振发董事长说,他下这么大决心捐资兴学,一是在业务拓展中深切感到人才的重要;二是市领导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他说,王书记六下学校检查工作,三次带县里四套班子的领导到学校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建设难题。他被多次感动过。对捐资兴教,他义无反顾。
随王富玉返回途中,他侃侃而谈: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希望。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不从抓教育入手,经济工作很难抓好,即使一时抓上去了,也会掉下来。他说,琼山市在三四年内财政由1亿元,增加到几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5亿元,增至近50亿元,关键是教育发挥了作用。下一步,琼山的教育发展主抓三条:第一,在去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的基础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第二,调整教育结构,在精办高中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第三,实现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每季度研究一次教育问题,每年为教育办一两件实事。真正实现“为官一任,兴教一方”,做到“政以教为本,民以教为荣”。他的介绍令我异常激动。从他的谈话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新琼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纳米硅基陶瓷粉投产
本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由东北超微粉制造有限公司承接的纳米硅基陶瓷粉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筹建,日前在齐齐哈尔市正式投产。
这个国家“863”计划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
东北超微粉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硅基陶瓷系列粉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平均粒径8—30纳米(1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粉体为球体,无烧结性团聚,分散性极好。该生产线的正式投产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两国之后世界上能生产纳米粉的国家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