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

  邮友聚高邮
——九七中国邮文化节印象
本报记者龚永泉
“航空信”,这是一则打一城市的谜语,谜底是:高邮。
为纪念第二十八届世界邮政日,迎接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年在北京召开,邮电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于今年10月9日在江苏高邮市举办了’97中国邮文化节,这在我国是第一次。
在全国2000多个市、县中,高邮是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更为高邮人引以为骄傲的是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盂城驿,它是迄今我国保存得最完好的邮驿。盂城为高邮的别称之一,缘于高邮籍著名词人秦少游赞美家乡的诗句:“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高邮与邮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后为了尽快统一中国,就沿邗沟通邮路,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供飞报军情、传递文书之用,故又称秦邮。盂城驿为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所建,当时有厅房200多间,驿马130匹,驿船18条,水马夫200多人,后大部分毁于战火。1985年文物普查时,驿站被发现并得到修复。修复后的盂城驿有门厅、正厅、后厅、库房各5间,廊房14间,驿丞宅6间,礼宾轩3间及鼓楼、牌楼、影楼、马神庙各一座。相毗邻的南门大街也恢复了明清商业街风貌,并建有邮票交易中心、集邮爱好者活动中心等仿古建筑群,再现了昔日辉煌。1995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邮票以示纪念。
盂城驿内辟有邮驿博物馆,以翔实的文字史料,大量的照片、图片和文物,反映了古老中国发达的邮驿文明史。博物馆内的最新展品为邮文化节节旗。10月4日,邮电部领导在邮电部门口举行了授旗仪式,两面邮文化节节旗从北京出发,途经天津、沧州、济南、徐州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10月9日世界邮政日即本次邮文化节开幕当日抵达高邮。其中一面节旗存北京中国邮电博物馆,一面存放于此。
邮文化节期间,还召开了邮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近百人,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论文涉及集邮与精神文明、邮驿与中国古代诗词、驿站的兴衰、邮驿制度、邮文化的特点诸多方面,是近年来我国邮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
高邮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2年,这在全国各县(市)中是较早的。目前,共有集邮分会13个,注册会员800多人。市邮协每年举办一次新春邮展,还创办了会刊“盂城邮花”。协会曾有6人8次参加省级以上邮展,2人2次获省级邮展铜奖,还有多人在省级以上邮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记者参观了邮文化节期间高邮举办的“真伪邮票辨”、“回归前的香港”邮票展,其中有不少精品。市邮协负责人感叹:集邮是一项持之以恒的文化活动,集邮者要耐得住时光的流逝,耐得住搜寻的艰辛。搞一个专集,必须一枚枚、一套套地收集,寻觅资料,编排整理,是用邮票讲述一个故事,需要集邮者用汗水去编织。难怪有人称集邮也是一种创作。
白居易诗云:“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据市委宣传部部长刘金鳌介绍:古人有“诗情强半在邮亭”的说法。一本《中国古代邮亭诗钞》,以一驿一首编选,共编入780首,涉及历史邮亭、驿、站、馆、台、铺780处!明代诗人邵宝《盂城驿即事》一诗写道:“盂城驿前吟夕阳,高邮湖上好秋光;红纷菡萏初经雨,绿满蒹葭未爱霜。远浦有波皆浴鹭,近堤无路不重杨;南来时见吴江棹,却倚船窗问故乡。”好一派斑斓绚丽的江南风光!
以“邮”会友,以“邮”为媒。邮文化节期间,各地来高邮的集邮爱好者超过万人,使得旅馆和出租车司机应接不暇,有的只好住到邻县。来自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和国内众多企业的代表1200多人出席了该市同时举行的经贸和科技成果转让洽谈活动,成交金额逾12亿元,共签定合资合作项目20多个,总投资2亿多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迎接邮文化节,高邮市大力改善城市环境,重点抓了一批沿街高层和较大规模的楼宇建设,实施了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市中心广场新建了大型青铜雕塑《邮驿之路》,由曾成功地创作《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的中央工艺美院雕塑系主任赵萌领衔制作。造型为3匹骏马飞驰驿道,两位信使急令传书,正从拱门穿越而过,气韵酣然。市委书记徐赴前用4个字点明了雕塑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特质:“继往开来”。


第10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流坑村:中国古代农村博物馆
翦新民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散落在民间的瑰宝不计其数。新近发现的满载着千年文明的古村——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就是一颗布满历史尘埃的明珠。如今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物局和地方院校有关专家的深入调研基础上,一本由30多万字、346张照片组成的《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已将明珠上的尘埃拭去,其华美的色彩展现于世人。
《千古一村》编著者运用典型解剖的研究方式和纪实写真的编撰形式,系统地展示了流坑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人物、宗教乃至民俗风情等。流坑村始建于五代,兴起于宋代,衰微于元代,繁荣于明清,败落于晚清、民国之际。《千古一村》共分6篇。第一篇以“五百年耕读,五百年农商”为题,追溯了这个以董姓聚族而居的古老村落一千多年的春华秋月、风雨沧桑;第二篇以“千门万户,聚只一家”为题,描述了历代流坑村民和各地的能工巧匠建造出的众多艺术精品(至今仍保存明代建筑19处,清代建筑250余处);第三篇以“摛藻飞翰,镂金溢彩”为题,介绍了古建筑室内的匾额楹联、雕刻绘画,如著名学者朱熹所书的“状元楼”匾、罗洪先的“高明广大”真迹、刘绎撰行楷长联、五仁图砖雕壁画群等;第四篇以“科甲联芳,簪缨世美”为题,从流坑历史上出过的1名状元、32名进士、100名举人中,挑出了11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列传介绍;第五篇以“积厚遗远,古韵犹存”为题,展示了流坑人在婚丧嫁娶、饮食服饰以及节庆娱乐等方面的独特风俗民情;第六篇以“江以右称,文献世家”为题,详细记载了流坑现存的珍贵典籍碑铭。
《千古一村》的照片使人仿佛走进了时间的隧道,走进一座古代农村博物馆:古色古香的明代民居,华彩突现的清代住宅,美轮美奂的民国厅堂,气势恢宏的文馆、公祠,飘逸俊丽又古拙大气的匾额楹联,熠熠生辉的木雕、石雕、砖雕……该书的封面设计也别具一格:村中一条略显残破斑驳的小巷,一只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的明代石狮端坐其中,使人一眼就可以感受到流坑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岁月沧桑。
近年来,各地陆续在交通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现了一些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群和遗迹。但像流坑村这样历史悠久而保存完好、文物丰富、记载周详的极为罕见。流坑这个远离县城、山抱水绕的村子,巷前壁后、房内屋外、转身之处都是古匾和砖木石雕,宋朝遗址、明清建筑连片成群。世世代代生活在流坑的老表,对家中随处可见的文物难以作出文化价值上的判断,只是认定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能随便丢失。正是靠这种纯朴的价值观,这些珍贵的遗产得以保存至今。(附图片)
(图为被毁宗祠石柱。钱进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读完《欧洲文化思旅》,你会觉得那是一个错误命题
  西上游观远胸中度量开
江岸
地理上的隔绝,使古代中国人认识欧洲时常常要凭借不少主观想象;文化的差异、“先生老是侵略学生”的事实,使近代中国人认识欧洲时要打上一些情绪的印记;解放初,西方对我们的封锁以及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敌对,又曾使新中国的人民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讳莫如深。只有到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才能真正以“平常心”去看那些发达的欧洲国家。陈特安的《欧洲文化思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以“平常心”去认识欧洲的创获之一。
该书以流畅的文笔记录了作者多年来在欧洲诸国采访的生动见闻。从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到一个时期的服装潮流,都在作者观察的视野之内;从首相到普通大学生,都曾是作者精心采访的对象;从股票交易所、高科技实验室,到莎士比亚故乡、滑铁卢古战场,都印上了作者深深浅浅的屐痕。
《欧洲文化思旅》有几篇是表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题的。《滑铁卢随想》在对现实的描写、对历史的追溯中,旁征博引,以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昭示世人:“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类似(拿破仑)这样的称霸计划,已不止一次被历史粉碎,而且将来也会被粉碎。”文章巧妙地借古论今,立意高远。
当然,停留在一般性议论层面的主题揭示,并不是陈特安常用的手法,他更喜欢在客观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褒贬。《在丹麦同行家里作客》似乎颇不经意地写上女主人拉斯姆森夫人的一个误会:“把美中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误认为是核武器合作”,而后又在对误会的解释中,表现了欧洲人民对战争的憎恶,鞭挞了当时超级大国不断升级的核军备竞赛。真可谓得“春秋笔法”之精髓。
或许是作者曾专门从事过发达国家经济研究的缘故,对西欧经济报道不仅驾轻就熟,而且有个性、有深度。例如,关于1990年第三季度开始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他不单先于国内各报,而且在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进入衰退之前,就作出了预测。他跟踪西方经济走势的一组分析文章,使国内读者、甚至从事经济工作的专业人员可以比较及时、准确地获得那次世界性经济衰退的缘起、发展、复苏的轮廓。《世界金价在这里产生》、《英国中等家庭的“苦斗经”》等从独特的视角展示欧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曾为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对国外的教育、科技以及社会公德状况,陈特安更是不惜笔墨。《思旅》中有关科教的有16篇之多。《漫步剑桥》等一组文章介绍剑桥的历史、图书、科研及其管理,特别是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剑桥现象”,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陈特安的确是一位思考型的记者,套用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的说法,他是登山则思满于山,临水则思及于水:他游布达佩斯,却能不泥着于其作为多瑙河玫瑰的外在迷人,而是着眼于“她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具体事实、详细准确的数据证明“知识是民族真正的伟力”。他逛伦敦汉普斯特德希思林园,在追溯围绕林园毁与留的历史纷争的同时,突现眼前一对老年夫妇对林园一草一木视若至宝的情愫,以及一对情侣野餐后将草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周围没有丢弃一张废纸”的画面。“伦敦人保护绿色的精神”令人感佩。
孔子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该书写莎士比亚故乡的游记《文豪不泯的光辉》等皆可当作美文来读。他的语言或绮丽、或真纯、或睿辩,往往随物赋形,毫不造作。即使是千字短文,他也能写得大开大阖,笔势纵横,舒卷自如,滚滚而来,逶迤而去。此外,作者还特别注意捕捉最有表现力的话语作为文眼:写英国女首相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用“陪衬丈夫”表现他“行为给人以光泽”的品德;写当时美、苏首脑会晤,有效地抓住采访对象所用的“大象打架,草地遭殃”的比喻。只要记住了这些话语,人们就不会忘记这些文章。
有人说,新闻作品只有24小时的生命,是易碎品,读完该书你会觉得那是一个错误命题。


第10版(文化)
专栏:

  路史是国史的一个缩影
——浏览《中国铁路史画》
1825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十几年后,在中国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就介绍说:外国在不通河道的地方,用火车陆运货物,一点钟可行二三十里,火车路皆穿凿山岭,砌成坦途。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中也主张“先于21省,通21大路”,造“如外邦火轮车”,“可朝发夕至”。洪秀全批曰:“此策是也。”1912年,全国铁道协会成立,孙中山亲自担任会长。他告诫国人:“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在《实业计划》一书中,中山先生勾勒出中国工业化的宏伟蓝图,其中关于交通建设,首列铁路10万英里(16万公里),并亲手绘制了未来的铁路网系图。新近出版的《中国铁路史画》告诉读者,对铁路这一与现代工业息息相关的基本建设,中国的有识之士高瞻远瞩洞察世界潮流,为民族的长远利益深谋远虑。
浏览这部画册,不难得出结论:一部近现代铁路史,就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画册用九成以上的篇幅展示了解放前中国铁路建设的曲折艰辛。国运艰,路运艰。从1876年建成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吴淞路算起,到1948年,73个年头仅修筑铁路2万公里,能勉强通车的1万余公里而已。甲午战争后在东北修筑的铁路名为“中俄合办”,实际上成了俄国铁路的延长线,连轨距也与俄国一般宽窄。俄国的铁路公司还明目张胆地在哈尔滨设立警察局,铁路沿线有俄国军队驻扎。日本为觊觎我国东北,早在1905年就提出了以经营铁路为核心的“满洲经营策”。在东北境内的“满铁”不是一般商业性质的铁路公司,而是日本侵略活动的指挥中心,其首任委员长就是日俄战争时的满洲日军总参谋长。一个曾在“满铁”工作20年的日本战犯承认:“满铁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动中,实起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满铁也就不会有九一八事变。”1911年,四川人激烈反对把铁路由商办收归国有,清政府尽遣鄂军入川镇压,武昌兵力空虚。革命党人趁机起义,一举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孙中山事后曾经说过:“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推迟一年半载。”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而近年建成通车的京九铁路把首都北京和国际商埠香港连接在一起,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稳定和进一步繁荣将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铁道出版社把该书作为爱国主义辅助教材呈现给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工人,定位非常准确,面世后销售踊跃。(潇菲)


第10版(文化)
专栏:

  “睁眼看世界”的历史遗存
——中国最早的汉文期刊影印出版
李解民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创刊于广州,是我国境内第一种用汉文出版的期刊,在中国报刊史、新闻史和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历经160余年的风雨沧桑,该刊保存至今的已属凤毛麟角。前不久,中华书局推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一书,首次将该刊各期结集影印出版,弥补了这个缺憾。
书中共收录该刊39期,时间上起1833年迄于1838年,采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藏本作为底本,按先后顺序统一编排,使用影印工艺,完整、准确地公布原件真迹,向中外学术界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该刊为西方传教士编纂的世俗刊物,继承欧洲新闻传统和期刊模式,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引进了一种新的文化传播载体,领风气之先,具有开创意义。它采用开设专栏、分类编纂的方法,每期卷首刊登目录,经常援引名言警句来点明主题,有时稿末还加附编者评论。在形式上,已经具备现代期刊的基本特征,对后来汉文报刊的编辑出版产生了直接而久远的影响。
刊物辟设《序》、《论》、《史记》、《地理》、《天文》、《贸易》、《新闻》等栏目,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中外思想、宗教、历史、地理、天文、生物、政治、经济、贸易、文学、艺术、诗词、名人、风俗、时事等各个门类。它一方面是西方教士传教布道、维护在华洋人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成为中国人了解西方的窗口,大量外部世界的信息由此进入中国。如蒸汽机、火车、轮船等科技发明,华盛顿、拿破仑、荷马、弥尔顿、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国际名人,欧美民选议会制度、法国大革命等政治事件,通过刊物向中国读者披露、介绍,其中许多内容属首次用中文形式传布。尤其是介绍世界地理的大量文章,有助于中国人开拓视野、认识世界,掀起了西人在华普及世界地理知识的第二次浪潮。它对当时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像魏源、徐继等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便从中汲取新知,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综合性的时事月刊,该刊报道中国国内新闻,登载讨论当时社会热点的文章。例如针对鸦片吸食问题,连续三期开辟《奏为鸦片》专栏,先后引录清廷大臣许乃济、许球等人的奏折,同时加发编者评论。又有5期特设《市价篇》,报道“省城洋商与各国远商相交买卖各货现时市价”,分为“入口的货”和“出口的货”,堪称最早的中文对外贸易行情表。对西方教士在华各种形式的传教活动,也有记载。新教传教士伯驾(PeterPirker)是西医传华的先驱者,该刊保存了有关他在广州行医的稀见中文史料。这无疑是一份值得重视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文献资料。
该刊在中外语言翻译史上,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价值。以德国传教士郭实猎(原名KarlFriedrichAugustGutzlaff,笔名爱汉者)为代表的刊物编撰者,均为西人。他们用中文撰文编刊,传播西方宗教文化,本身就是一项沟通中西语言文字的翻译实践。刊物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涌现大量外来新词汇。它对以后英译汉的推动、规范,对中外语言的交流沟通,产生了积极影响。
该书的整理工作由杭州大学黄时鉴教授承担。整理者撰写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从刊物的出版情况、编纂者及其编纂宗旨、编纂方法及其内容、社会影响、资料价值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澄清了不少模糊认识和错误论断;并编制《总目》和《索引》,方便读者翻检查阅。
本书是中外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在整理过程中,国外方面,曾获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学术机构和学者的协助;国内方面,得到杭州大学的赞同支持、中华书局的通力合作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立项资助。


第10版(文化)
专栏:

  火辣味中的“阳刚之美”
——从《逆旅》看散文审美趣味的转向
武俊瑶写作真是勤奋,摆在我面前的是他继《海韵》之后又一部新的散文集《逆旅》。读完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那从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真情实感,是湖南人那种兼具豪爽和率真特征的火辣味。正如他在《逆旅》的自序中所说:“我用心的触角蘸着血泪和爱来写”,“尽是‘热血’之作”。
在武俊瑶五岁时,一次父亲带他冒雨去离家二十里的江镇看戏,“踮着脚尖把我举起来,让我骑在他肩上,两腿紧夹着他的脖子”。父亲自己不看戏,一直让儿子看戏。等到散戏,父亲的脖子已给汗水浸得“湿淋淋的”,“连我的裤子都(氵因)湿了”。以致一想到父亲因积劳成疾过早去世,他就黯然神伤。重要的不止是父亲深厚的舐犊之情,还有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在我还在被窝里”的清晨屡屡吆喝:“起床了,外面落金子!”正是这样养成了武俊瑶几十年如一日早起做事读书的习惯和自强不息的生活信念(《金子的呼唤》)。
与火辣味的语言表达方式相适应,他的散文是不事雕琢的奔放和畅达,犹如一泻无余的瀑布和激流。这些浸淫着作者对人生和事业热烈追求的文字,是对当前一些纤巧、柔美、精致的游戏文字的反拨。事实上,正像人们开始厌烦流行歌坛的靡靡之音,转而呼唤浑厚大气的劲歌一样,在人类走向充满挑战意味的新世纪时,散文的审美趣味亦已开始转向,大家都在期待着“黄钟大吕”式的阳刚文章大批涌现。(洪桦)


第10版(文化)
专栏:

中日少儿书画作品联展一瞥
中国徐洁(13岁)
日本宫田爱子(11岁)


第10版(文化)
专栏:

景德镇新生代陶瓷艺术
左:“山月” 邱含
中:“枫叶情趣” 陈敏
右:“思秋” 张建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