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十月邮坛花满枝
孟春
今年十月,中国邮坛可谓热闹非凡。十八日,九七全国邮展在重庆举行;而邮电部在本月内连续发行五套邮票,其密度之大,实属罕见。
十月九日,中国与新西兰联合发行《花卉》特种邮票一套,共两枚,图案分别为“中国玫瑰”和“新西兰月季”(见图)。玫瑰和月季均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世界著名的花卉,深受中新两国人民喜爱。我国是玫瑰的原产地,古代广为栽培,以花大、重瓣、香气浓郁而著称于世。在欧洲,玫瑰是高贵的观赏花卉。月季是低矮的落叶灌木,夏季开花,花为深红、粉红或近白色。新西兰种植月季的历史虽不长,但全国各地广为栽培,因而被定为国花。《花卉》邮票所选用的“新西兰月季”,是新西兰著名蔷薇育种专家萨姆·麦格雷迪应新西兰政府约请,于一九九○年培育出的一种新的月季品种,以此纪念新西兰建国一百五十周年。这个新月季品种名为“白云之乡”,体态丰腴,枝叶繁茂;花较大,数朵聚生,由粉红色过渡至白色,属双色瓣品种。
十月十二日,本世纪末我国最后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邮电部为此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共两枚,图案分别为“会徽、运动员”和“吉祥物、场馆”。另发行小全张一枚。
十月十六日发行的《天坛》特种邮票,以天坛为题材。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一四二○年),占地二百七十三万平方米。在南北纵轴线上,分布着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主要建筑;大道两旁遍植柏树,气象森严肃穆。《天坛》邮票共四枚,依次为“祈年殿”、“皇穹宇”、“圜丘”、“斋宫”。
一九六三年十月发行的全套十六枚的《黄山风景》特种邮票,是我国风景邮票设计的一个典范,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时隔十四年之后,又一套《黄山》于本月二十日发行。此套邮票运用“新徽派”版画精雕细镂的线刻和婉约秀丽的风格,对黄山的八个代表性景点作了精心的描绘。八枚邮票的画面分别为:“黄山朝晖”、“西海群峰”、“云涌飞石”、“云漫北海”、“秀吞玉屏”、“梦笔生花”、“云上天都”、“蓬莱仙岛”。值得一提的是,这八枚邮票是以小版张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比较新颖。
十月二十四日,发行一套《西安城墙》特种邮票。西安城墙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修建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和城市建筑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西安城墙四个城门的门楼各有三重,即阙楼、箭楼、正楼。城楼与箭楼之间的围墙是瓮城。沿城墙的外侧,每隔一百二十米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台,称为敌台。《西安城墙》的四枚邮票,分别选取“瓮城”、“箭楼”、“敌台”和“角楼”为画面。
(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商海军魂·厦门卷》举办发行会
一部反映复退转业军人在厦门经济特区搏击商海、再造辉煌的报告文学作品近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由军内外十余位作家联手,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再现了一批复退转业在厦门的军人,怎样以不屈不挠的军人本色,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从艰苦创业到走向成功的非凡经历。从军营到商海,军人决战岂止在战场!同时,也展示出了特区厦门经济飞速发展的缩影。厦门复转军人搏击商海的成功之路,无疑能给广大的现役军人和复转军人鼓舞和启示。厦门市委书记石兆彬同志为本书题词:“昔日军旅建功立业,今朝商海再造辉煌。”
(李光印)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生命不败》董月玲纪实作品集出版
东北森林中最后的狩猎族是如何生活的;洪水滔天时曾发生过怎样的离奇故事;青藏高原上世界最深的峡谷里有些啥;中国第一支女子沙漠探险队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都遭遇了什么?一个没手没脚,没有左眼的老军人,如何写就四十六年不败的人生;一群赤贫的西北穷汉为啥死抱着浪漫的文学之梦;北京城里一个拣破烂的老人干吗非要捐出一万块钱;一位省委书记和老百姓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走笔万水千山,探幽鲜为人知的世界;搜寻茫茫人海,聚焦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独特的体验和亲历的现场感,使作品朴实自然,真实可读。虽说近年来纪实作品屡见不鲜,但由于采访扎实,写作精心,风格新颖,《生命不败》仍不失为一部纪实作品的佳作。《生命不败》今年八月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江华)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由“岳母刺字”所想到的
邓忠强
民间传说中有“岳母刺字”的佳话,至今脍炙人口。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姑且撇开这一教子方法不谈,单就其教育的目的和动机而论,的确值得现在做父母的深思。
当然,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不同于古人,沧海桑田星移斗转,情形已大不一样,但是要我们的后代从小就立志报国则是一脉相承的。可惜的是,面对当今形形色色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不少人迷惘而不知所以,价值观念的错位,重利轻义的盛行,以至渗入到教育这块圣洁的领地中,于是把教育这一“人类文明的传递工具”搞得面目全非。有的人不再去看重教育的本质了,不再去追寻教育的终极目标了,也无暇去顾及教育的方法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使我们离教育的真正目标越来越远。在一些人看来,我们寄莫大的希望于孩子的成才,给予孩子一切我们所能给予的,不就是指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拥有最大的实力,从而获得最大的实利吗?不就是上大学,出国,挣大钱吗?至于教育还负有塑造人的灵魂的重要任务,则被放到了十分次要的位置。这种状况令人不得不担忧。
事实上,现实物质利益的种种诱惑及其影响已经浸淫到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身上。如果要问他们“长大了做什么”,答案会使我们十分吃惊。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一万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这样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当一位大老板,身着皮尔·卡丹西装,坐上奔驰600型轿车,从郊外别墅来到国际贸易中心大楼上班。”这个孩子的描述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而长大了愿意当教师、工人、农民的比例,三者相加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六。还有不少小学生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我的理想就是挣大钱,哪个挣钱多就当哪个”,“这个世界没有钱怎么行?有很多钱才能享受,才能买房子,才能买汽车,才能周游世界”……面对孩子们的回答,我们是作简单的肯定、否定还是不置可否呢?
教育始于父母膝下,继而成于学校和社会。父母、教师或其他成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品格。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我们做出了率直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就会诚实”;“我们的行为像个英雄,他们就会像个勇士”;“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他们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所以我们除了要净化社会空气之外,还要担负起“灵魂工程师”的责任,因为教育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要塑造人的性格和精神,也就是说,它既要装备一个人的心智,也要锻炼一个人的心智。而在人的心智中,摆在首位的则是一个人究竟要有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当整个社会的物化倾向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痛感我们的社会“信仰迷失、价值错位、自我膨胀、非理性泛滥、心境浮躁、道义沉沦、人格分裂”等品性危机的严重吗?怎么一旦面对教育就忘记了要去做理想、道德的维护者呢?
不妨回过头来再看看岳母教子的苦心,我想总可以从中悟出一点什么吧。其实,岳母的“刺字”,不过是要儿子刻骨铭心地立下“精忠报国”之志罢了,其方法虽然不一定值得效仿,但她的这一良苦用心,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一个有理想的,同时又是求实勤奋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今天的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对于最有朝气、最富于梦想的年轻一代来说,是否能够继承前辈的社会主义理想,并在实践中代代相传,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广大青少年注重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真是一点也马虎不得。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

  灿烂的人生
王建国陈君
几乎是一夜之间,华侨友谊公司成了新乡市人民注目的焦点。
1994年10月23日,当新乡市华侨友谊商厦扩建竣工开业庆典的锣鼓敲响时,身为华侨友谊公司总经理的张洪信当时的心情却五味俱全。他想起了商厦扩建过程的艰辛岁月,也想起了自己半辈子的人生征程。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他刚满17岁的时候,来到了心仪已久的部队。张洪信从1960年秋穿上绿军装,在解放军这个革命大熔炉里一干就是十一年。1971年转业时他被分配到了新乡市商业局,先后任过交电站书记、针织站书记。这两个单位当时在新乡市商业系统都是难摆弄的地方。局党委之所以信任他,一是看他政治素质好,二是发现这位年轻的军转干部身上有着一股冲劲、韧劲和信心。果然,他不负众望,接连理顺了这两个令领导头疼的单位。1990年下半年,局领导又调他到新乡市华侨公司任职。
新乡市华侨友谊公司,现叫华侨友谊商厦,当时叫华侨友谊商店,是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时期成立的国有单位。说起来华侨友谊商店也有过“皇帝女儿”的惬意时光,面积虽说不大,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是河南省内的四家涉外商店之一,有过令其他商家垂涎的供货渠道,什么进口家用电器、进口交通器材等商品统一从省商管委调拨。再被那些持有外汇券侨汇券的特殊顾客买走,然后再凭收回的票券到省里提货。整个经营过程不仅无忧无虑,而且独领风骚。可这种好日子张洪信没赶上,他上任的时候正遇上华侨商店“走麦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靠计划经济养尊处优的大多数商家先后换牌易帜,短短几年里,各家新型商场纷纷建立。当地处新乡市区黄金宝地的华侨友谊商店还没醒过味儿来,左邻右舍的同行转眼间都变了模样。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剩下个华侨友谊商店的两层小楼那么刺眼地留在了市中心。人们说它是都市里的“乡村供销社”。
残酷的市场竞争,似乎有意要给张洪信一个下马威。他1990年8月28日接到调令,办完移交到新岗位板凳还没坐热,到年底商店已经亏损了80万。华侨商店不仅风光不再,而且简直成了市场经济的弃儿。
1991年,对张洪信是个严峻的考验,面对危机,他要团结好领导班子、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全心全意地依靠自己的员工,张洪信坚定了信念。这一年张洪信和他的领导班子群策群力,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动员全体职工“献一条好信息,出一个好主意,提一条好建议,当一名好职工”。张洪信说,当时顾不了别的,唯一的念头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别让这个国有老商业单位垮了。要稳住当时的一百多号人,让他们有饭吃,就像当兵打仗一样,只要有人在,士气不垮,丢了阵地还会夺回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职工群众,依靠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这个“信”字是无价之宝。张洪信就是这样理解的,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华侨友谊公司当年扭亏为盈。不仅保证了他的一支基本队伍,而且为打大仗作好了准备。
又经过将近一年的力量积蓄,张洪信和他的一班人终于在1992年底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大规模地扩建商厦,再难也要把这个国有企业搞出个样子来,彻底摆脱被动局面。
扩建需要征地,征地需要拆迁居民。地处闹市中心的拆迁麻烦谁都可以想见,可这还远远比不上扩建资金短缺的困难。按当时预算,扩建工程最少需要六百万元。华侨友谊公司像个刚刚复元的病人,六百万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尽管华侨友谊公司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选择持怀疑态度,但全公司近二百号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隐约感到这位身材不高的总经理身上,有着一股常人所不具备的东西,一种逼人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不进则退,全体员工和张洪信一起迎接了挑战。
刚刚进入1993年,扩建工程开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人们还记得那个光辉灿烂的夜晚,华侨商厦的扩建工程动员大会是在这个晚上召开的。那一天,张洪信情绪激昂,洪亮的声音在夜空回荡: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维持原状,慢慢等死,一条是拼搏扩建,寻找活路。大家说怎么办?……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被“煽动”起来了。大家集思广益,人人献计献策。张洪信听取了职工们的建议,采用了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除了银行贷款之外,动员以内部集资等各种形式筹集资金。真是好事多磨,由于物价和其他因素,原来的预算渐渐不够了,先是追加后翻番,到工程尾声已接近两千万元。他们在各方的支持下,硬是没让工程停一天。张洪信打了场漂亮的硬仗,又一次实现了他“人应有信”的人生格言。
整个扩建工程在边营业边施工的状态下进行着。张洪信一手抓日常工作,一手抓扩建进度。从工程一开始,他就几乎没有回过家。这期间究竟遇到了多少挫折又解决了多次难题,恐怕谁也记不清了。人们只记得,1993年底,由于连续的疲劳,张洪信从两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锋利的玻璃碴把他的胳膊划开了三寸多长的口子,血流如注,他用手巾一扎,又投入了战斗……大型商场的扩建的确不易,在架电梯的那几天,由于设备白天不能进市,只有趁夜里干。他和协作单位设计方案,疏通关系,三天三夜没合眼,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将上百吨的设备安全搬运到位……
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苦战,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商场魔术般地出现在新乡人民面前,成了新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的华侨商厦,已成为新乡人的购物中心,成为豫北地区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商业大厦。张洪信还别出心裁,与新乡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商厦直播室,令参观者赞不绝口……
开业后的华侨商厦,不断加快软件建设的步伐,每天早晨的升国旗、升店旗仪式和礼仪迎宾活动,吸引着一批批顾客早早来到了商厦门前,在“集世界名牌产品,汇国内精品之最,效商界服务楷模,报万众爱我之心”的企业格言激励下,华侨商厦迅速成为一座令人注目的综合型营业大厦。营业面积由一千二百平方米增加到六千八百平方米,经营品种由五千多种增加到三万多种;固定资产由一百零三点四万元增加到三千四百三十八万元,销售额和利润连年翻番。
几年来,华侨商厦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优秀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民主评议先进单位;张洪信也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新乡市劳动模范,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面对灿烂的人生,张洪信深知是党和人民军队造就了他的才干,是他的同事和员工给了他力量。
(作者单位:新乡日报、新乡电台)


第12版(副刊)
专栏:

  追寻多梦的年华
王艾生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十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孩子们》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把我们带回到孩提时代,带回到那纯真、稚气、好奇、幻想的多梦年华。它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孩子们的生活、情趣、爱好、欢乐等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全新的儿童世界。
《中国孩子们》以真挚的情感真实地展示了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的孩子们犹如一片绿地,一泓碧水,又像一阵清风,一群雏莺。他们是那样天真无邪,那样纤尘不染,透明而纯净。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的孩子们,生活在山村,他们爱鸟,爱大自然。他们用稚拙的小手做好一个个鸟窝,又爬到高高的树上把它们挂起来,鸟儿住下了,孩子们欢笑了。南京市江宁县的孩子们,把父母给的买文具剩余的以及奖赏的钱攒起来建立了“少儿小银行”。无论是福建省漳州巷口小学木偶剧团演出的“拔萝卜”,还是安徽省金寨县河口小学孩子们放学后打猪草、采茶叶,放牛在原野上;无论是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五小学孩子们冰天雪地“打爬犁”,还是江苏省淮阴市水上小学的朗朗读书声,它们无比生动地展示出:中国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天赋都得以充分的施展。
《中国孩子们》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父母的抚爱和教师的教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海南省通什市的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李老师苦心教育着三个村民组十九个不同年龄的学生。李老师在这儿已工作二十多年,破旧的茅屋、破旧的桌凳,李老师以苦为饴,穷而弥坚。当福建省漳州市巷口小学蓝幼菁夫妇教孩子们木偶表演时;当北京市东城区“单亲之家”刘昕宇的父亲送他到少年宫活动,并且静静地蹲在门口等候时;当太原市七十岁的著名书法家王留鳌教并东小学孩子们写字时;当身有残疾的安徽省金寨县鲜花岭要武小学的林先宏老师,在一个不大的教室里同时给三个年级上不同的课程时;当海军军官教孩子们驾驶军舰与风浪搏击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的心灵企盼,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我们还清晰地看到当今中国父母、教师为托起明天的太阳,为祖国的今天和明天,为美好的21世纪,把一腔热血,把全部心身,奉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新的时代,谱写最美好的篇章。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后继有人的生动体现。
《中国孩子们》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孩子成长的关怀和帮助。“希望工程”、“手拉手”、“一对一救助”、“献爱心”等活动是全国性的有组织地关怀孩子们的行动,而且都获得很大成功,受到全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普遍欢迎和支持。我们很难忘怀北京市广安门东街王萍一家。他们救助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素昧平生的海南深山里贫困的黎族小姑娘王瑞兰(八岁)上小学,却一再谢绝记者的采访。当王萍一家看见录像带上王瑞兰小朋友说:“王萍阿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你对我的关心”时,王萍和她的丈夫眼里都涌出了泪花。这种遍及全国城市的献爱心救助活动,感情色彩是那样的鲜明和浓烈,已远远超出“几百元钱”本身的价值。北京市安苑北里小学与怀柔县碾子乡小学“手拉手”活动,代表了全国千千万万个小朋友“手拉手”。从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五小学“冬令营”中教师带孩子打爬犁到海南省海口市第九小学教师指导学生炊事比赛,到上海市《小主人报》编辑部,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关心,学校的爱护,还看到了更为广远的社会背景,看到了一双双温暖的援助之手和充满爱意的目光。上海《小主人报》办得很好,已发行一百多万份。副社长王秀红介绍:《小主人报》的骨干是孩子,编委班子是孩子,报纸出版终审权在孩子手里。当问她“这靠得住吗”?王秀红干脆地回答:“靠得住!”她说,当大人与孩子一比一的时候,我们可能超过他们。当两个或三个孩子聚集起来,他们的聪明与智慧远远超过我们大人。中国孩子们就是这样地受到长辈、领导、亲朋、教师、父母等一切真诚的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他们的创造受到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保护,这就是中国孩子们成长的雨露与阳光。
《中国孩子们》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它直观地展示出孩子们生活的生动、活泼、有趣,使小观众在忘情开怀的笑声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激发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而成年观众在感受愉悦的同时,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增强对儿童及儿童事业的热爱,增强对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这部电视片拍摄的初衷,也是要送给外国朋友看的,以便让外国的小朋友和成年人了解中国孩子们。现在看来目的是达到了,外国的电视台买了播映权,说以后这样的片子有多少要多少,就是明证。
因为该片的成功,它的编导卢元隆又接受了拍一部十集电视片《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的新任务,我们祝愿他取得新的成功。


第12版(副刊)
专栏:

  漫话名画复制
田淼
中国古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抛开诗作的原意,在过去,贵族殿堂中的信物进入百姓家,是不敢想象的。但在今天,高雅艺术进入百姓家庭,已成为现实。
首先梦想成真的是将舞台上的表演艺术请进百姓家——这就是电视。接着,是把音乐会办到家庭中,这要感谢唱片机、录音机,还有激光唱片、影碟等等。接下来冲击文化市场的即是:名画复制。
在当今世界,名画复制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在美国,旅美画家丁绍光每画一幅画,他的画廊经纪人就和他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画被复制后,可以同时在近五百家连锁店中销售。西方的名画复制大体上分为提高版与普及版两种。
就提高版而言,西方各国调动了现代科技一切先进的手段,竞争仿真性的高精度。在法国,采用激光扫描、电脑制作以及喷墨印刷的三维立体的油画复制品,一件可以卖到三千美元左右。在日本,利用红外线分析、电脑制作的日本名画,一件作品卖到十八万日元。这些上乘的复制品都可达到乱真的程度,画面表层凸凹不平,油光闪闪,模拟了原作的一切细微的肌理效果。只是造价昂贵,仅被少数人收藏。
在普及版方面,现代化国家中更比比皆是。在博物馆、美术馆,伴随着原作的展览,总会同时出售复制品,以便观众可以买回家去,细细玩味其个中三昧。在高中生的居室中布满了五颜六色的复制印刷品。其中有他们追逐的球星、歌星的影照,也有世界名画的复制。在法国普通人的居室中还可以看到中国农民画的复制印刷品。去年8月,中央美院与北京圆梦艺术公司首次推出了中国名画的限量印刷品。大陆画廊也推出了自己的系列产品,在北京艺术博览会上,获得了轰动效应。中央美院与圆梦公司在推出中央美院的56名画家的优秀作品之外,还直接从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地区进口油画名作的原版,再引进美国八十年代的卫星遥感技术,便产生出真实、立体的效果。一幅作品配上外框,价值三四百元人民币,相当于发达国家中等档次的消费水准。三百多种精美的世界名画复制品如同插上双翅,真的飞入中国百姓家。
(附图片)
女孩与桔子(油画局部) 活特豪斯(英国)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非常快乐”和西双版纳少年
“五千!”“一万!”“两万!”“十万!”一声声报价,一阵阵掌声,一片片惊呼,使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里不断掀起热浪。最后,主持人喊出了倒计时,拍卖槌落下,台湾同胞谢先生和他在北京的公司以二十一万元人民币买下了谢晋导演的倒书书法“龙魂”。
其实,黄阿原导演和“非常快乐”栏目组清楚,谢晋明白,谢董事长更知晓,这不是买卖书法作品,不是本来意义的竞拍,也不是演什么节目,而是把一笔善款捐助西双版纳的失学少年儿童,盖一所像样的学校,为“希望工程”再做一件实事。
千里迢迢赶到北京的三位失学少年哭了,只有“谢谢”的声音隐约可以听见,多少言语,多少思绪都被一种希望凝结在这一刻:又能上学了。
在拍卖书法作品的前后,黄阿原和“非常快乐”栏目组还举办了几项活动,在小品、唱歌、演奏、采访中,拍卖了音乐作品、演员的纪念品,用这样一种形式,募集好几笔善款,向贫困地区的失学孩子援之以手。据说,黄阿原用心于“希望工程”,用心于扶贫济困,已坚持很长时间。他不但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里热心这项事业,在平日的工作之余,也经常留意贫穷人家的困境。他曾在西双版纳拍摄一部风光片,偶然看到了“白云深处”的一些少年面临失学的境地,便向当地乡亲表示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于是,引出了今天众人出力捐款建一所希望小学的感人景象。(文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