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安居》:情暖人心的电影散文
倪震
《安居》是胡柄榴导演的一部新作。
胡柄榴导演是一位深沉而严肃的电影作者。在八十年代前期,他的农村三部曲《乡情》、《乡音》和《乡民》饮誉海内外,受到评论界反复的研讨。近八年来,他沉寂影坛,审时度势,《安居》是他长期思考之后精心制作的一部电影。
《安居》是一部关怀老人、爱护老人、两代亲情、心灵沟通的影片。它触及了我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实:我国正在迈入“老年型”社会,养老、护老成为全社会都应关注的焦点之一。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三点三二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一点一八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点三六。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至一点三二亿,达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点五。到204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增至三点七四亿,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点四八。那时,我国每四个人中间就有一个老年人。可见,这既是一个当前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未来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文艺作品里反映老年问题,透过此中的伦理、情感和心灵状态,探讨如何关怀一个巨大的老年人群,就成为一个新的题材领域。
然而,文艺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把握,从来都是诉诸审美和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影片《安居》也是这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准确而深入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冲突。描写人物从心理失衡到重归平衡的精神历程。女主人公阿喜婆不是孤寡老人,她有一对孝顺的儿子媳妇。尤其是儿子阿东对母亲的关切和爱心更是与众不同。但是阿东毕竟不能放下忙碌的生意和激烈的竞争,侍奉高堂,绕膝左右。阿喜婆在孤独、焦虑中变得怪僻和不近人情。辞退了两任钟点工之后,她遇到了江西打工妹珊妹。珊妹不但用自己的勤劳、耐心和爱心温暖了阿喜婆孤寂的心,更用自己的经历、自尊和抗争,唤起了老人对青春的追忆和渴望。珊妹成了阿喜婆重温旧梦、咀嚼人生往事的伴侣,珊妹陪伴她返回故里,祭奠亡夫,平息了心灵的躁动。珊妹以农村妹子的青春、向往、渴望新生活的热情,激起了阿喜婆回顾沧桑经历,重估人生价值的深思。阿喜婆决心倾囊相助,将全部积蓄赠给珊妹,帮助她实现进城攒钱、回家创业的人生理想,也通过助人为乐而获得自慰自尊的道德满足。
影片《安居》提出了物质富足了之后心灵如何富足,物质安居之后如何实现心灵安居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经济环境导致的优胜劣汰和人尽其才,使得人们处在积极的竞争之中,却也引发出物欲横流和身不由己的负面效果。《安居》中的儿子阿东,就是这种典型的写照。为了生计的奔忙和商务劳碌,使他不但无暇慰藉老母,连自身的情感交流和夫妻之爱也无从说起。在商店楼上装修一新的粉红色阁楼,只能成为倦极打盹、忙中小憩的一个场所。《安居》表现了儿子不是不想照顾母亲,不是不想爱护母亲,但是身心相隔,爱莫能助。母亲不是不满足于物质的舒适,不是挑剔饭菜的粗疏,也不是怪罪打工妹的失职,而是由于爱的失落、心的孤独。而烦躁、怪僻甚至厌世、绝望。所以,心灵的安居,情感的渴望,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精神矛盾和心理问题,在老人群体中更为突出。就这一点而言,《安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影。
在影片《安居》中,珊妹成为青春、生命的化身,成为社会主义人情美的象征。她年轻、秀美、勤劳、自尊。在挫折面前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任劳任怨。深通事理,善解人意,特别是对渴望亲情的阿喜婆,她倾注了全部的挚爱和温情,体谅和宽容。她身上闪耀出一种自然的人性美和灿烂的生命之光,融贯着我们民族尊老爱幼、伦理亲情的仁爱传统,焕发着社会主义人情美的道德光彩。透过珊妹形象的塑造,导演寄托了他的美学理想。
深邃的思想离不开精美的艺术形式。影片《安居》在演员表演、构图处理、光色造型方面,处处精心,一丝不苟。阿喜婆的扮演者潘予,出色地刻画了一位因孤独而常常处在等待和盼望当中的固执的老人,分寸适度地表现主人公怪罪环境、迁怒他人又渴求爱心的善良本性。年轻的演员白雪云饰演的珊妹,略带本色、朴素自然地刻画出一个单纯、真诚、聪明贤惠的农村姑娘,她身上的乡土气息和置身大城市的拘谨,处处要努力适应又不卑不亢的心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精品工程的实施中,艺术家遵循着自身的特点,发挥着各自的长处,对广大观众奉献自己的才能和真诚。精品工程的实施既是对电影整体水平提高的一种努力,也是对电影艺术家才智和潜力的激发。精品工程的深入实施,是对电影工业系统机制、对电影市场机制的进一步优化,也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和把握。胡柄榴导演在影片《安居》的创作中,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出发,从自己熟悉的人物出发,发挥抒情散文的风格特色,沿着原有的创作轨迹前进,拍出了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均属上乘的好作品,使自己的作者个性也进一步得到伸展。可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个朴素的真理,深涵在一切成功作品的孕育制作过程当中。
在我们的银幕上,既要有《大转折》、《红河谷》这样视野广阔、色彩瑰丽的史诗样式,也要有《安居》这样的轻声细语、情暖人心的电影散文。我们期待着更多艺术精细、风格独特的电影作品接踵而来,给观众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为青春喝彩
——电视连续剧《红十字方队》观感
李洋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军校生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未知领域。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十四集电视剧《红十字方队》(以下简称《红十字》),为我们揭开了罩在军医大学这一“迷彩圣土”上的神秘面纱。
人物一一出场,而全新的生活既等待着片中的人物,同时也向我们这些局外人徐徐展开。
人在和平年代,无法指望通过战地的硝烟和隆隆的炮声,特别是最揪人心的赴汤蹈火、血洒疆场,来为军旅生活着上浓墨重彩,创造出惊天动地的效果。那么,军人戏靠什么吸引人感动人呢?《红十字》做了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作品自始至终以一种平常心态,将镜头对准了新入校的军校学员和他们的教官,没有人为地渲染和营造戏剧化的情境。但它并没有回避这个“情”字。相反,以情出彩、以情动人是本剧的一大特色。如何写出军校生活中的情感层面,创作者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作品没有流连于一般化的谈情说爱,而是牢牢把握住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展示了由中学生转化为合格的革命军人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真善美。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翻云覆雨,但却在平和的叙事中灌注了一种积极向上、向善的力量。
稍加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此剧中除了对留洋归来的博士单恋罗芸略加表现外,对其他人物采取了“不谈爱情”的策略。不谈爱情,不等于不讲感情。《红十字》将感情的支点定位于师生情、同学情、战友情、祖孙情、父子情,显然回避和淡化了最为戏所乐道的“爱情”。军校校规的客观制约,留给“爱情”的天地是有限的。《红十字》循着可能的轨道,预设了赵志伟——肖虹之间的兄妹情。随着情节的发展,又设计了赵志伟——罗芸之间朦胧的好感,以及赵志伟——司琪之间的师生情。江男同情和保护司琪,及司琪对奶奶的牵挂,飞宇父亲对儿子的忏悔等,均构成了《红十字》情节中以情动人的要素。江男之死,将剧情推向了高潮,随即在巨大的情感冲击中,肖虹的内心独白成为这些学员们已经走向成熟的标志。
就人物塑造而言,《红十字》并没有将笔墨集中在某一个主人公身上,着力塑造某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而是以散墨点睛、强化比照的方式,塑造出一批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既未让教官一枝独秀,也未让某一学员脱颖而出。如此这般控制平衡,旨在通过“群戏”揭示这支红十字圣旗下的方队的魅力。主人公可以是赵教官、罗芸,也可以是司琪、江男、肖虹,这个人物群体甚至可以扩而大之为整个学员八队。所谓“红十字方队”的命题,其要旨也许正在于此。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戏与其他军人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十分生动而精炼的情节,点化出不同人物的个性气质,加上全新面孔演员的表演,塑造出了风度各异的人物群像。编剧对人物性格的成功设计,导演对人物塑造的准确把握,主要演员不瘟不火、感觉到位的表演,确保了《红十字》的质量。看过全剧,剧中人物鲜活生动的面孔不时会浮现眼前,让人久久回味和咀嚼军旅校园中青春迷彩的韵味。一股久违了的清新、昂扬、健康的气息如春风扑面,让人忍不住要为这精彩的青春击节叫好。
以情出彩、以情感人的《红十字》,在我的心中已经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亮丽的青春风景线。让人牵肠挂肚的故事,让人同情关爱的人物,让人流连忘返的音乐,已足可以让《红十字》十分自信地伫立风中,接受观众的检验。因为好戏是不愁没有观众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杨柳新枝再唱沂蒙颂
“红嫂”走向银幕
刘红
一部根据知名作家刘知侠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红嫂》,最近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红嫂的故事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曾先后上演过现代京剧《红嫂》和芭蕾舞剧《沂蒙颂》。舞剧《沂蒙颂》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上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的唱词,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至今仍流传于华夏大地。
建军七十周年庆典时,有过同样经历的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同志,曾致函山东省政府,邀请当年的红嫂来京,不料一下子就来了六位。望着六位当年都曾以自己的乳汁救过解放军、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妈妈们,将军已分辨不出谁是当年救自己的那位“红嫂”,一种对人民群众无私支持中国革命的崇敬与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将军告诉大家,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努力奋斗,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家刘知侠的遗孀、编剧之一的刘真骅女士,在影片拍摄期间,曾亲临摄制组,向剧组的工作人员讲述了刘知侠创作这部小说时的采访与写作过程,讲述了山东妇女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诸多感人事迹,讲述了山东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电影《红嫂》的创作者们相信,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电影工作者,应该拍出更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电影。
电影《红嫂》的创作队伍由广西电影制片厂和北京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工作者组成,女主角红嫂由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金莉莉担任,红嫂的丈夫吴二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仇晓光扮演,解放军伤员由北京电影学院三年级学生向能扮演,著名“反角”刘江在片中友情出演还乡团李老爷。编剧:刘真骅、田金夫;导演:田金夫。(附图片)
图为金莉莉饰演的红嫂。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公安干警写公安干警
《警察故事》让你认识公安卫士
位于保定市郊的保定市公安局大院好久没这样热闹过了。9月下旬的这天,公安部宣传局、河北省公安厅以及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的负责人专程赶来,他们和一身戎装放弃星期日聚集在这里的数百名保定公安干警一道,为一部名为《警察故事》的电视剧,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
近些年来,电视上警察的故事越来越多。但像《警察故事》这样,由公安部组织创作,剧作原著和改编均出自公安干警之手的却不多见。出自杨斌等人笔下的这部电视剧将镜头伸向公安局大院,透过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公安局干警,侦破一起投资商人被劫案八天八夜的经历,在对基层公安干警工作、生活常态的展示中,塑造出经济大潮中有血有肉的公安卫士形象。“全国每年有成百上千名公安干警牺牲在他们的岗位上。他们是英雄,但他们的事迹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们希望多拍点儿像《警察故事》的作品,让人们了解公安干警们的生活。”公安部宣传局领导如是说。曾因将一部《赢家》拍得明快且优美而蜚声影坛的青年导演霍建起和已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公安干部的王奎荣认定,“这部戏追求质朴、自然。功夫主要下在叙事上,用好看的故事吸引观众了解、进而喜爱我们的公安干警。”巫刚、赵小锐和王志文也加盟这部由中国电影合拍公司和北京四宇广告公司合拍的八集电视剧的演出。如此阵容,该剧的策划兼制片人杨海波,这位曾创作出《凤凰琴》剧本的优秀编剧,并不担心该剧的质量,他们压缩剧集不拍长戏也正是为了保证质量。但他却不得不为该剧的投资回报担忧,因此他呼吁有关部门应为讲究质量的短剧提供一个较好的投资回报环境。(西央)(附图片)
题图为导演霍建起与主演王奎荣在拍摄现场。张恂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给爱情抹笔理想主义亮色
吴天明执导《至爱呼唤》
金秋十月,北大校园走来一群七十年代末的大学生。这群已显得陌生的青年男女,带着那个时代质朴的激情和那个时代稚嫩的骄傲,在校园洒满阳光的绿草坪上,和电影导演吴天明一道演绎着一段始自那个年代的爱情传奇——《至爱呼唤》。
田力和舒心作为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七十年代末高校恢复招生制度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分别考上了北京和南京的大学虽然相距迢迢,但鸿雁传书感情深笃。毕业后他们正欲走进新房,田力却在野外考察时坠下悬崖成了植物人。面对田力苏醒无望,医学院毕业的舒心拒绝他人的追求,用自己的真情开始了救活田力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田力终于从无知觉的世界中醒来,然而却丧失了记忆,一切都恍若隔世。田力忍受着巨大痛苦,想尽办法帮他重新“活人”。从而舒心成了救治植物人的专家,田力也在重返正常的家庭生活后,又回到了他热爱的生态学研究中。
“现实社会充满物欲,但人的生活包括感情世界却不能没有理想。”导演吴天明表示,《至爱呼唤》就是要找回那种寄蕴着人生信念的理想主义的爱情。这部由北影出品的影片,由程彤编剧,袁莉、柳云龙主演。
(向文)(附图片)
图为吴天明在拍摄现场。孟宪励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剧《危情时刻》等待观众评判
继《北京深秋故事》之后,北京创世纪影业公司投资拍摄的另一部二十集电视故事片《危情时刻》即将与观众见面。
这部由张策、许建海、彭湛晖、齐星编剧,滕华执导的电视新作,围绕一起重大抢劫案侦破始末,通过公安干警与劫匪、境外走私犯罪团伙的较量,最终制服歹徒的故事,讴歌了机智勇敢的公安卫士。该剧在保持《北京深秋故事》构图讲究、制作细致的基础上,大大加快了叙事节奏。同时,《危情时刻》有意走一条反纪实创作路数,在不违背生活真实的原则下,发掘该剧的观赏性。大量虚构的情节使整个故事扑朔迷离,冲突迭起,扣人心弦。
该片耗资四百多万元,动用数百辆警车,两百多名警察,运用先进的摄制器材拍成;并且演员阵容强大,主要演员张国立、胡军、滕汝俊、刘孜、赵奎娥、夏力心、迟蓬;冯小刚、陈宝国、马羚以及青年导演何平等友情出演。总制片滕文骥称,如此下功夫为的是在电视剧领域树立起当代题材的品牌意识,以质量为制作单位和制作者创出名牌效应。当然最终效果如何,尚要观众评判。(杭航)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群星荟萃竞风流
——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述评
李延年
由文化部、广电部共同主办,潮海服装有限公司协办的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十五日晚在京落下帷幕。经过三场比赛演出,评出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十个、三等奖十七个,同时还评出创作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九个、三等奖八个,表演奖二十五个。
这次比赛是对近年相声创作演出的一次展示。相声是一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近些年来由于受创作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相声的创作和演出质量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相声的艺术品位,使其在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上相得益彰,增强相声的观赏性,已成为文化主管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相声作者、演员共同研究的课题和主攻的方向。
为了促进相声艺术的发展繁荣,适应广大群众对相声艺术的欣赏需求,文化部、广电部共同举办了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全国各地文化厅(局)和有关宣传部门积极响应大力支持,一些省市专门组织了省级选拔赛。评委从各地选送的六十多个作品选出三十二个参加决赛。
这届参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上届比赛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题材涉及面也比较宽。获得一等奖的《百听不厌》是通过分析、学唱京剧的不同流派、唱法而达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目的。这个段子虽是以唱为主,但绝非为唱而唱,每唱都和所表现的主题有关,唱段的设置巧妙、自然、水到渠成,在“捧”“逗”结合上也很有特色,“捧”者步步把“逗”者引导“上路”,通过提出的“问题”而起到揭示主题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演员功底深厚,传声入耳,演唱时无论是板眼还是韵味都十分到位。《希望》以一个农村男青年寻大学生对象为切入点,反映了新一代农民渴求知识和新时期以来农民由贫变富的生活变化、心理变化。《结穷亲》反映的则是城里干部通过下乡助贫,和农民结成的新的干群关系。这两个作品的共同点是没有令人厌烦的那种说教的色彩。《为了明天》是反映解放军为驻地办希望小学的内容,这个段子充满了生活气息,十分清新。题材广泛是这届相声比赛的一大特点,从新时期的新人物新风貌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工业题材到部队生活;从反映人间真情到舍己救人;从勤俭精神到希望工程;从传统戏曲到通俗歌曲;说、噱、逗、唱无所不有,讽刺幽默令人捧腹,发挥了相声的艺术魅力。歌颂型的相声在这届比赛里占有较大的数量,也写出了新的水平,但缺少响脆的“包袱”而显得不够出色。讽刺本来就是相声的拿手好戏,但参赛作品中这类作品很少。《换包装》、《说广告》别出心裁,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用改名字换包装来欺瞒群众和电视台乱插广告的可笑行为。
观摩了三十二个参赛作品,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选材固然重要但不能只重思想性而忽略艺术性,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值得倡导的。我认为要尊重相声的创作规律,只有思想主题没有“包袱”,那不是相声,充其量是“对口词”。单纯为唱而唱,“包袱”不够,“贯口”来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蓝天,我飞翔的摇篮
——记男高音歌唱家多吉次仁
李刚陈鹏
1997年初秋,位于地中海利翁湾的法国马赛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中——第六届国际歌剧演唱大赛即将在这座风光秀丽的港口城市举行。
此次大赛是国际音乐界重大的赛事之一,比赛规则极其严格,要求选手分别用法、德、意三国语言演唱八首不同风格的曲目。十三个国家的八十五名声乐高手参赛。8月27日,中国四名选手飞抵马赛。来自空政歌舞团的多吉次仁是唯一的一位军队选手。行前,他在北京国际音苑举办了音乐会,演唱的二十多首歌剧咏叹调,赢得同行们的好评。
经过长途飞行,多吉次仁到达马赛的第二天来不及调整时差便参加了初赛。能容纳二千余人的马赛歌剧院座无虚席。舒缓、悦耳的钢琴伴奏声在剧院里响起,由评委指定,多吉次仁用法语演唱《花之歌》。一曲终了,他那音质纯美的男高音,那对欧洲古典歌剧意境的领悟力和表现力,以及临战不惊的心理素质,使他虽然最后一个登台,却赢得观众最长时间的掌声。
复赛中,他再一次面对挑剔的评委和台下二千多名外国观众,自信地亮开了歌喉。当他用意大利语唱完咏叹调《向小屋致敬》后,偌大的歌剧院掌声经久不息,评委的计分牌上他列首位。最后的决赛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多吉次仁和韩国选手金圣镇并列第一名。中国驻马赛总领事参加颁奖仪式时握着多吉次仁的手连声说:“你为祖国争了光,谢谢你!”
面对掌声和鲜花,多吉次仁没有陶醉。当法国国家歌剧院和马赛歌剧院的经纪人以优厚的条件挽留他定居法国时,多吉次仁告诉他们:“我的事业在祖国。”
多吉次仁是1995年从西藏入伍的。他原是西藏大学的一名声乐讲师。空政歌舞团和北京几个文艺团体都从全国电视声乐大赛上看中了他。也许是他身处世界屋脊,离蓝天最近,他最终选择了空军。军营为这位藏族青年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歌舞团的领导对笔者说,多吉次仁是一位艺德高尚、演技俱佳的优秀青年演员。入伍后,每年都要为部队慰问演出,许多基层官兵都喜爱他的演唱。
多吉次仁进入空政歌舞团后,脚下的路越走越宽阔。他有了许多宝贵的舞台实践机会,团里的晚会和演出,他成为主力演员。同时,团领导还组织词曲家为他创作歌曲,在生活上关心他。对此,多吉次仁深情地说:我是一名空军文艺战士,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部队的培养;我是从军营走向世界的,我永远忘不了跨入军营后唱的第一首歌——《蓝天,我飞翔的摇篮》。
他专心致志地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蒋英求学。他的虔诚和刻苦感动了老师,他的智慧之门被老师妙手启动,他的才华渐渐展露出来。他在准备着,等待着。机会终于来了。当他得知法国马赛举办歌剧大赛的消息后,就悄悄地寄去了演唱录音带。他如愿以偿收到了大赛组委会主席亲笔签发的参赛邀请书。也许是准备得太久,或许是渴望过于强烈,他第一次出国比赛,就获得了第一名。(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挪威电影回顾展在京举办
为促进中挪两国电影文化的交流,中国电影资料馆将于1997年10月24日—29日在京举办“挪威电影回顾展”。
本次回顾展以九十年代挪威电影的新作为主。在所放映的故事片中,有著名挪威女导演贝利特导演、获得199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星期天的天使》;有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妻子、主演过多部著名影片的丽芙·乌尔曼导演的古装爱情史诗片《克里斯汀·拉夫兰斯达特》,以及惊险动作片的《危险水域》等六部影片。
挪威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对极地边缘大自然风光的描绘、人物命运的深刻刻画和独特的挪威文化的结合为特征,在欧洲电影中一直独树一帜。在当代影坛上,挪威涌现出许多国际知名的导演和演员,并有多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要奖项。
这次电影回顾展是在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挪威电影的展映活动。展映的这些影片,将展示出当代挪威电影多姿多彩的面貌。
(刘诗)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年底可见“人祖伏羲”
伏羲和女娲,在中国人的传说中不亚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在有典可考的历史记载中,伏羲是人类始祖,被尊为“三皇五帝之首”。由河南电视台、郑州上街铝厂和淮阳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的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人祖伏羲》,将传说和史籍相结合,讲述了一个八千年前神奇而又厚重的故事。
蛮荒时代,各部落为抢夺生存环境和生活资料而相互争斗。被雷神强暴的华胥,在激流中生下孩子,一条鳄鱼把婴儿驮至岸边。正在祭祀的鹿部落救起这个孩子,起名“伏羲”。伏羲在鹿部落里长大成人后,在部落混战中以仁爱之心博得各部落拥戴,建立了强大的龙部落,并娶女娲为妻。随后,伏羲又发明织网捕鱼,创制“八卦”,制定婚娶制度……
杨东明编剧,曾执导《包公》、《常香玉》等剧的老导演顾琴芳再挂帅印;伏羲和女娲分别由黄志忠、荣容扮演。
(弓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