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专访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美利益
——访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专访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周德武文汇报驻联合国记者夏晓阳
近日在哈佛大学,记者分别采访了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沃格尔及该中心研究员罗伯特·罗斯。这三位东亚及中国问题专家对中美关系有许多相似的观点。
人们记得,1995年7月,当时的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在美国会作证时说:“如果你把中国当敌人来对待,那末中国就会成为敌人。”此话引起世界的广泛注意。克林顿政府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究竟是要在冷战后再造一个“敌人”,还是在冷战后世界格局重构过程中,寻求大国间的合作和对话?这个问题引起了一场美国对华政策的大辩论。约瑟夫·奈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美中关系在经过1995年的低潮后,现在可以用“雨过天晴”来形容。美政府给李登辉访美签证而引发的美中关系危机给美国政府和人民以极大震动,促使他们思考只有改善美中关系,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说,江泽民主席即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双边关系走向好转的象征,为双方清除发展关系的障碍、避免误解提供了机会,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约瑟夫·奈强调,助理国务卿斯坦利·罗斯不久前明确表示要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词的使用使世界看到,中国和美国是在准备建立一种长期、积极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消极和冲突的关系。
目前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的沃格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美中之间在人权、贸易及武器扩散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点,但是双方在稳定亚洲地区形势、朝鲜半岛和平及促进贸易发展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共同利益大于不同利益。该中心研究员罗伯特·罗斯认为,中美是两个大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出现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冲突及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沃格尔说,用“战略伙伴”这个概念来表述美中关系,就是要强调双方在各自保留不同意见的同时,找到双方存在的共同利益,并以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罗伯特·罗斯还认为,美中战略关系的建立,还有助于增加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度。
沃格尔强调,在如何发展美中关系的问题上,虽然美国社会还有杂音,但是美国的主流,如白宫、国务院、国防部都希望改善美中关系,美国的大企业集团,以及美国学术界的中国通们也是如此。罗斯认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中国政治献金案”调查已经表明,中国政府与此事无关,这对两国关系是十分有益的,也有利于克林顿政府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作出一些至关重要的决定。约瑟夫·奈强调,像伯恩斯坦和芒罗等人宣扬“与中国的未来冲突”,是建立在对事实缺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错误的导向。他说,“伯恩斯坦宣扬中国要不了20年将把美国赶出亚洲,这种‘警钟’是很危险的,它会给双方带来压力,造成彼此敌视,并为之作相应的准备,这很具破坏性。”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中旬在新加坡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专门对此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认为20年之后中国不可能比美国强大,不具备把美国从亚洲驱除出去的实力。
记者问三位学者如何看待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三位学者均表示,美国政府通过1995年的台湾海峡危机,进一步认清了中国政府的立场,现在以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处理台湾问题。约瑟夫·奈表示,美国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他主张海峡两岸加强对话,相互投资,加强人员联系,也许经过10年至15年,海峡两岸的分歧点将会大大减少,台湾也将会采取现实的做法。沃格尔和罗伯特·罗斯认为,美国支持海峡两岸进行政治对话,希望通过自身的政治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三位学者一致表示,江泽民主席是在邓小平访美18年之后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意义十分重大。他们希望通过此次首脑会晤,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使中美长期关系变得更好。(本报纽约电)


第3版(国际)
专栏:专访

  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机遇
——访美国和平研究所所长所罗门
本报驻美国记者李云飞
美国和平研究所所长所罗门先生曾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他今天上午刚主持完一场大型的有关江泽民主席访美和美中关系的讨论会,下午就在办公室里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所罗门先生认为,这是发展美中关系的一次重要机遇,因为两国的高层领导人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着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对话。从时机来说也很关键,不久前结束的中共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江泽民主席的领导地位,克林顿总统则正在努力把握亚洲地区的发展方向。同时,这次访问还应该与克林顿总统明年对中国的访问联系起来看,是美中两国恢复高层对话的过程。他认为,从美国国内的情况来说,尽管有一些来自左的和右的方面的人不支持发展美中关系,但是更多的人是支持和欢迎的。克林顿总统将在24日专门就美中关系发表广播讲话,这也是近年来没有的。江泽民主席在访问期间与各界人士的接触,无疑会增进美国人民对中国的正确了解。这次访问将会取得积极的成果。
所罗门说,美国关注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美中两国也毋庸讳言在人权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对这些问题的正确态度是进行坦诚对话,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的,努力寻求共同点和合作的领域。
由于工作的关系,所罗门先生已经访问中国25次,每年至少一次。他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比西方晚了100年,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他认为最大的变化是,现在中国人的视野比过去大大地开阔了。这首先是因为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其次是中国人民相对来说比较勤劳智慧并受到良好教育;再则东亚地区近年来政治上较为稳定,而这也与美国的利益攸关。所罗门先生坦率地说,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不过从中共十五大来看,中国领导人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决心认真对待。
所罗门先生与东亚似乎有着不解之缘。他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的是化学和政治,后在哈佛和耶鲁大学学习中国语文和历史。他在国务院任职时主管东亚事务,后又出任驻菲律宾大使。从1993年开始,他担任美国和平研究所所长。这是一个成立于1984年的独立的联邦机构。它的任务是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冲突,资助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和培训等。它每年出版大量研究报告和专著。
(本报华盛顿10月2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伯杰与黑格发表谈话认为
江主席访美是美中关系里程碑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3日电(记者李红旗、袁炳忠)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23日在这里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是美中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许多领域的合作。
伯杰在记者吹风会上指出,中国的发展对亚洲、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中国在安全、经贸、防止核扩散、人权、环保和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十分重要。
他说,美中两国有着许多的共同利益,美中领导人将讨论如何确立两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他表示,美国想通过同中国进行接触,扩大同中国的合作领域。
他指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是件好事。他希望通过美中首脑会晤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歧,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伯杰希望,美中首脑会晤将会使部分美国人改变对中国的偏见,并清楚地认识到同中国进行接触是“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3日电(记者李红旗、袁炳忠)美国前国务卿黑格日前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江泽民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意义重大”,一定会取得成功。
从1972年至今,黑格共访华30次,为中美建交和两国关系的发展出过大力。他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始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其间虽有过曲折和波动,但发展和改善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如今大多数美国人和政治家都认识到同中国发展关系的重要性,克林顿总统已多次重申要同中国进行全面接触和合作,这是江泽民主席访美成功的保障。
黑格指出,美中两国在许多领域有共同的战略利益,看不到这一点,就是“政治短视或无知”。他说,两国之间也存在分歧和问题,这是正常现象,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心平气和地通过外交途径妥善处理,不能大吵大闹。
他表示相信,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将成为美中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两国首脑会晤很可能在许多领域有助于减少分歧,扩大共识,从而构筑两国长期合作的战略框架。
黑格说,美中关系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改善。在对外关系上,不能动辄就对别人进行孤立或制裁,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更不能盛气凌人。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从施压转向对话
——克林顿南美三国行初析
本报驻巴西记者吴志华
10月12日至1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了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三国。这是他对南美地区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克林顿与上述国家领导人就贸易、教育、缉毒、环保、航天、和平利用核能等领域的合作以及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分别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协定。特别是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美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受到了拉美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地舆论认为,克林顿的访问有助于美国改善与这些拉美国家的关系。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筹建是当前美国同拉美国家关系的核心问题。1994年底,34个美洲国家首脑聚会迈阿密,确立了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然而,3年过去了,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因美国国内牵制和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分歧而进展不大。年初,克林顿总统连任后,决心推动和加快谈判步伐,甚至希望在2000年前就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克林顿这次亲赴南美,主要目的就是做南方共同市场的工作,争取在明年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前打破僵局,实现美国的初衷。
克林顿到访前夕,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舆论几乎一致认为,美国将对两国采取施压促变或又拉又打的政策。然而,克林顿在访问期间却对东道国近年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赞不绝口,并允诺讨论两国向美国的贸易出口问题。这与美国以往对拉美国家盛气凌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照。
在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美国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姿态:第一,明确表示支持南方共同市场的发展。克林顿在巴西和阿根廷发表演讲时认为,南方共同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成员国,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也有利于美国的利益,它的发展与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并不矛盾,美国不要求拉美国家在两者中选择其一。第二,美国首次表示同意与南方共同市场进行“集团”间的对话。在此之前,美国一直强调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通过签署双边协定的方式,逐一谈判,最终形成美洲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则主张以集团对集团谈判方式组成美洲自由贸易区。10月17日,随访的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阿根廷表示,美国准备与南方共同市场进行“对话”,表明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立场的松动。
美国对南方共同市场态度的转变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3年来,南美大陆已经从连年不断的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成为世界上新的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和新兴的市场。其次,南方共同市场迅速和健康的发展加强了成员国的经济往来,智利、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靠近或者有意加盟南方共同市场。欧盟和亚洲诸国也在积极发展同南方共同市场的关系。美国对南方共同市场的出口也从1990年66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56亿美元。可以说,没有南方市场的参加,就形不成美洲自由贸易区。
为了对美国新姿态做出积极的反应,巴、阿两国同意在明年4月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开始就美洲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克林顿的南美之行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实效,还要看明年4月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本报巴西利亚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江主席访美途经城市简介
华盛顿美国首都,位于美国东部波托马克河畔,面积256平方公里,人口约57万。是美国的政治中心。总统府白宫和国会大厦等都坐落在这里。华盛顿市有190多年的历史,它是为纪念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命名的。华盛顿市建筑的特点是不拘一格,融合了多种风格和流派的建筑艺术,显示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广泛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特点。
纽约美国第一大城市。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哈得孙河口,由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皇后)、里士满5个行政区组成。曼哈顿区坐落在同名的曼哈顿岛上,这里的摩天大楼成为纽约的象征。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纽约华尔街上汇集了美国最主要的大银行和著名的纽约股票交易所。
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波士顿美国东部海滨城市,马萨诸塞州首府。该城已有360多年历史。现有60多万人口。波士顿在美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为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独立战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波士顿也被认为是美国的工业发源地,最早的纺织厂就建在波士顿以西9英里的地方。著名的哈佛大学坐落在波士顿郊外。
费城费城是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历史名城,独立战争前后美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美国独立宣言就是在费城起草的。每逢美国国庆日(7月4日),这里都要敲响象征美国独立的钟声。费城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故乡。费城交响乐团在世界上有较高的声誉。
洛杉矶洛杉矶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是美国西海岸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该市由若干个中等城市组合而成,总人口700多万。洛杉矶是西班牙语的译音,意为“天使之城”。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使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文化娱乐中心,美国90%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威廉斯堡威廉斯堡是弗吉尼亚州的一座小城,在约克河与詹姆斯河之间,华盛顿特区以南240公里。威廉斯堡为北美洲殖民地时期的重要市镇,至今保留着18世纪殖民地时代的风貌。威廉斯堡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乔治·华盛顿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1776年在这里通过的民权宣言后来成为美国宪法的蓝本。
夏威夷夏威夷州地处碧波万顷的太平洋中部,由大小132个岛屿、礁石和浅滩组成,人口90多万,1959年8月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州首府檀香山位于瓦胡岛上,因该地盛产檀香木而得名,英文名为火奴鲁鲁,在夏威夷本地语言中是避风港的意思。檀香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二次大战中,日军偷袭了设在檀香山附近的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檀香山还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青年时代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张静宇文孙伟图)(附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首相会见我新闻代表团
本报东京10月23日电记者孙东民、张国成报道: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今天在首相官邸亲切会见了正在日本访问的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桥本向中国客人回忆了不久前他对中国的访问。他再次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访华所给予的热情接待。他说,下月,李鹏总理将访问日本,他将受到日本政府和国民的热烈欢迎。会见时,桥本再次表示了日本政府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立场。
中国新闻代表团是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的记者组成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越南领导人会见吴邦国
据新华社河内10月24日电(记者凌德权、侯鹤祥)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今天上午在河内会见了正在越南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
吴邦国首先转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对杜梅总书记的问候。吴邦国说,自1991年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高层往来频繁,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同越南的合作关系,愿同越方一起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吴邦国说,中越两国国情相近,有许多经验可以相互借鉴,也有必要继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杜梅总书记请吴邦国转达他对江泽民总书记的问候。他说,在越南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党、政府和人民给予了巨大的支持。这次阮晋勇副总理与吴邦国副总理就两国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这是越中友好关系的新进展。越中两国有许多共同点,进行合作有很多便利条件。杜梅相信,越中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将会取得新的成果。
越南新任国家主席陈德良今天在主席府会见了吴邦国副总理。吴邦国首先对陈德良就任国家主席表示祝贺,并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他的问候。他说,中越关系正常化近6年来,各方面往来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吴邦国强调,中越两国是近邻,国情相似,经济互补性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希望并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经贸合作定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也一定会向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陈德良表示完全赞同吴邦国副总理对两国关系的评价。陈德良说,越中两国高层领导每年的会晤对两国关系顺利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工作,使两国人民永远保持友好,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全面深入发展。陈德良请吴邦国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
吴邦国副总理一行是在结束对孟加拉国的访问后于23日中午抵达河内的。当天下午,吴邦国与越南副总理阮晋勇举行了会谈。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参院议长会见贾庆林
本报巴黎10月23日电记者果永毅报道:正在法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北京市市长贾庆林今天上午同法国参议院议长莫诺里在巴黎卢森堡宫举行了会见,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贾庆林说,今年5月,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共同签署《中法联合声明》,确立了两国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为北京与法国各大城市间的友好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庆祝北京市与巴黎大区建立友好城市关系10周年之际,北京市政府代表团又前来巴黎签订北京市与巴黎市的友好合作协议。莫诺里议长对贾庆林市长访法表示欢迎。随后,贾庆林市长与巴黎市长蒂贝里在巴黎市府大厅举行隆重仪式,正式签署了两市友好合作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通过决议发警告要对伊拉克进行新制裁
据新华社联合国10月23日电(记者谢美华)联合国安理会23日以10票赞成、5票弃权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伊拉克严格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否则将对其实施新的制裁措施。中国、法国、俄罗斯、埃及和肯尼亚5国对这项决议案投了弃权票。
决议要求伊拉克允许联合国特别委员会武器检查小组立即、无条件和无限制地视察伊拉克的任何地区、设施、设备,并允许特委会立即、无条件地访谈伊拉克政府任何官员和其他人员,否则,将对伊拉克有关政府官员和军警人员实施制裁措施。


第3版(国际)
专栏:

  秦华孙访问中非共和国
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于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访问了中非共和国。访问期间,秦华孙大使会见了中非共和国总统帕塔塞、总理布里亚、外交部长亚彭德、议长多博藏迪及其他多位部长。


第3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阿问题特使辞职
联合国阿富汗问题特使罗伯特·霍尔于二十三日递交辞呈,要求辞去“阿富汗问题特使”之职。联合国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宣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此表示遗憾,并接受了霍尔的辞职要求。霍尔的辞职将于十二月三十一日生效。这位发言人还说,安南特使拉赫达尔·卜拉希米将接替霍尔继续其使命,直至新的人选确定。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总参谋长访问北约
俄罗斯总参谋长克瓦什宁二十三日访问了北约总部,并与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北约成员国代表举行了会谈。北约发言人说,双方同意于下个月正式建立一个常设联合军事委员会,以确定双边军事合作交流的日程表。他还说,会谈的气氛是坦诚与友好的,双方“都不再把对方视为敌人”,愿意在巴黎协议的基础上扩大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

曼德拉访问突尼斯
南非总统曼德拉二十三日对突尼斯进行了短暂的工作访问,并同突尼斯总统就非洲和中东问题进行了会谈。突尼斯总统府发言人发表谈话说,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并希望进一步加强相互合作,提高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双方强调,两国各级领导人应对所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连续和定期的政治协商。曼德拉发表谈话说,这次会晤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他对巴以双方目前就解决争端、实现和平而进行的谈判未能取得进展表示遗憾。


第3版(国际)
专栏:

泰国宣布内阁改组名单
泰国国王普密蓬二十四日晚发布谕令,批准泰国内阁改组名单。泰国新希望党主席差瓦立·永猜裕仍任总理兼国防部长。盘谷银行原董事总经理柯实·班边叻任财政部长,京都银行原总裁颂·查杜诗必达任商业部长。泰国新希望党秘书长沙诺·天通仍任内政部长,国家发展党副主席巴蜀·猜亚讪仍任外交部长。(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10月22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中国跃进汽车集团在纽约签署关于在南京生产15万台轻型车发动机的合同草案,项目涉及金额2.5亿美元。图为签字后双方交换文本。
新华社记者 毛众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