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脚踏实地的“馒头工程”
邱安东
如果有两份免费早餐供您选择,一份是面包配麦片,一份是馒头加稀饭,您取哪份?我是肯定吃面包麦片的。如要自己掏腰包呢?我想,吃几次可以,一个月、半年一年的,恐怕就只好选馒头加稀饭了。因为,一是经济上承担不起,二是这种馒头稀饭,没有任何色素而保持原汁原味,配点咸菜,吃起来舒坦地道。
上面这段假设的灵感来源,是近日电视中的一则报道: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调查中发现居民每天食用的馒头,大多不符合卫生标准,直接影响了市民的身体健康,故而搞了个“馒头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群众高兴地称之为“放心馍”。其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初听这则新闻时,我的第一感觉是“不以为然”。当然,是有点好奇,因为这“工程”那“工程”听得多了,就是没听过有“馒头工程”。这种几辈子都没有什么变化,显得极为普通的馒头,也配上个“工程”?继而自然地感到,郑州市的官员,也太小家子气了,你看现今什么不追求高档、气派?“引导消费”之声不绝于耳,搞个面包工程、麦片工程,让市民们天天早上吃上牛奶面包、营养麦片,既卫生有营养,又体现了领导者的超前胆魄,何乐不为?使老头老太们健康长寿、少男少女们壮实漂亮,那该是多大的功德
然而,感慨归感慨,事实依然是事实。就在我于灯下“浮想联翩”时,老太婆又唠叨开了,说是这个月的工资剩不下几块钱了,要从下个月起,把每人三元多的早点去掉,恢复吃水泡饭(这原为我家传统),每人花不了几毛钱,一个月可省下近四百元的数,还说了通“勤俭犹如针挑土,奢侈恰似水推沙”这些老掉牙的闲话,把我的“浮想”变成了沉思,沉重得再也“联翩”不起来了。
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全党全国人民致力于经济建设,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全面改善。但是,由于我们的底子薄,加之发展的不平衡,还有几千万同胞尚未彻底解决温饱,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下岗职工”这么个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和有关的职能部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时,是不顾实际情况“超前创新”,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这是首先要解决好的认识问题。郑州市的领导选择了后者,虽说少了一次给自己镀金的机会,却多了几百万人有钱买不到的口碑。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时,一要艰苦奋斗,二要节俭持“家”,三要切切实实让群众高兴满意。“馒头工程”之所以受到欢迎,就因为它符合了实际情况、尊重了群众的迫切愿望、解决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倘若当初不是搞“馒头工程”而是搞“面包工程”,看起来也应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存在的卫生问题也能得到解决,但恐怕不会受到如此普遍的欢迎,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还吃不起(或不习惯)。脚踏实地和好大喜功,我们将不断在生活中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作风。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的足迹

  擎天向海的风景
梅洁
在连云港的日子,每天都经受着千年的历史与沸腾的现实、旷古的文化与当代精神相碰撞相交融相呼应的情绪涡卷。在这擎天向海的地方,处处都是风景。
在长臂吊旋转、机笛嘹亮、集装箱伟屹的连云港码头,耸立着用乳褐色花岗岩雕凿的硕大的“锚”——这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标志。两道黑色锃亮的钢轨,从“锚”下出发,义无反顾地伸向无边的远方……
港口的“锚”是时代的记录——公元1990年9月12日,中苏边境的新疆阿拉山口奏出了一支动人的凯歌:中国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土西铁路在这里接轨,举世瞩目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宣告全线贯通。至此,一条横跨欧亚两大洲的“现代丝绸之路”诞生了。
从此,这条从中国东部连云港起飞的钢铁巨龙,横穿中国境内的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自治区后,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波兰、法国,直达大西洋东海岸的世界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全长一万余公里。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使世界贸易中心从大西洋沿岸东移到太平洋沿岸成为可能,而位于大陆桥东端起点的连云港也历史地迎来了文明起飞的新机遇。于是,关注中国发展的人士断言:“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将借机成为东方鹿特丹。”
这是连云港人的幸运!
使我震惊的仿佛不仅仅是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这一新机遇历史的降临,而是一种“历史的重演”——
连云港市府所在地新浦的南面临海的半岛上有一座孔望山。只因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从这里三次登山望海而久负盛名。
在孔望山这座古老的山体上,有一片依山岩自然形势凿成的东汉佛教摩崖造像石刻群。这是一片裸露的没有脱离山体的造像石刻,两千年的风霜雨雪,并没有全部剥蚀这批汉画遗存,稍加注目,造像依然清晰可鉴。特别是其中的“释迦涅槃图”,是中国石窟寺艺术中时代最早、人数最多、场面最大的一组涅槃图。洛阳龙门、大同云冈、敦煌莫高窟中的涅槃图皆比之不及。除此之外,孔望山还刻有众多立佛像、坐佛像、王母像、石蟾蜍、宴饮图、杂技表演图、叠罗汉图……在东西长十七米、宽八米的山岩上,刻有造像一百零五尊。
佛教图像本身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根据史籍的记载和古文化遗迹的研究,一向以为这种起源于印度的艺术品在我国的产生要到公元三世纪以后,而开凿于这个时期的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塑像,早已湮灭于消逝的岁月。因此,公元366年开始筑造的敦煌莫高窟就算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古老的“母窟”了。无论是“五万尊”雕佛的大同云冈,还是十万躯造像的洛阳龙门,都被认为是敦煌的“子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开始,也即连云港将军崖中国岩画母体被发现不久,历史的长河突然从敦煌“母窟”的头上冲越过去,“中华母窟”的桂冠被移到了孔望山造像的头上。这地处黄海岸边崇山草岭中静默了一千八百多年的佛教摩崖石刻,它雕凿的时代要早于敦煌二百年。自此,孔望山佛教造像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九州崖佛第一尊”。
这出人意料的发现引起世人巨大的震惊:佛教是通过传统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为什么在遥距西域、长安且一向以为丝绸之路通达不到的东海岸边的孔望山,会有早期的佛教传播?会出现我国最早的佛教造像?
答案极可能是:汉代中国还存在着一条古人以孔望山为起点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孔望山所在的汉代朐县是当时的一个国际港口!从孔望山到彭城铜山、到中州洛阳、到古都长安,自古就有一条宽阔的陆上通道,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羲仲从中原到东方的旸谷祭日,可以联想到秦始皇两次东巡到达朐县设立“东门阙”。而这条驰道通过洛阳南下经南阳、长沙、广州、日南(今越南),即可接海上航行进入西域地区。佐证这一史迹的还有连云港地区有中国最早出家的第一位佛教徒王远;连云港宿城山间有史载的中国最早的第一尊鹫峰石塔;还有西域康居国和尚死于云台山的“罗汉墓”……难怪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赴朴初在看到孔望山摩崖造像拓片后即兴题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我想,连云港作为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的最东端,作为海上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已具备了中华文明的故乡的含义,寻找故乡最终会成为人类精神中永远的牵念。两千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从连云港出发,两千年后的一条横贯欧亚的现代丝绸之路又是从这里出发,中华文明经历了两千年的开拓演进,在回过头来的瞬间,居然再次选定自己最初的出发地,这是命定还是连云港这块土地深藏的千年玄机?
但无论怎样,这一文明的选址决不会是简单平庸的周而复始,历史也不会是简单平庸的重演。既然千年的出发已经演绎了人类辉煌的文明,那么,新的出发将决定着新的定位,决定着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命运更新和灿烂的全部可能。
擎天向海的连云港,生命无限,风景无限。
(作者单位:河北省作协)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云南云雨
李耕
  滇池云雨
越五百里滇池雨云飘来大观楼
拭净长联一百八十字刻我心中
问其味
比滇红浓酽
问其色
比滇水灵动
以暮雨朝云洗风尘
留髯翁澹泊
  谒聂耳墓
二十四级石阶攀登年年月月
未有一朵云到达聂耳高度
筑起的血肉长城
不可摧毁
最危险的时候
创一瞬间的永恒
世上不会有一朵相同的云
聂耳空前绝后
  昆明的云
无冻裂之痕无燥烈之迹
温温熙熙平平和和自由自在
邀去北国做客
曰太冷
约去南方邂逅
曰太热
飘泊在春之疆域
有四季芳菲相伴
  观音山庙会
  满山仙人掌
  香火间有红的云绿的云走过芒刺
  喧哗的小街
  挤满了四乡的口音
  一路路花伞
  是飘动的蘑菇
  观音山上观音庙
  菩萨在看人间微笑


第12版(副刊)
专栏:

  西窑屯村
彭景约
拉林河也过于吝啬了,还没等流到这里竟一调头绕过去了,留下一片荒芜的土地,这片土地把贫困带给了西窑屯的庄稼汉们。
突然,这块黑土地变了
西窑屯人第一次住上了砖瓦房;西窑屯第一次出现了楼房;西窑屯的孩子们第一次走进属于自己的学校;西窑屯的庄稼汉第一次坐在自己的文化俱乐部里……这诸多的第一,与一个人分不开,他叫张军。
只几年时间,张军神奇般地让西窑屯变得让人陌生了。他在西窑屯建了:占地十五点三万平方米的粮库,库内耸起了二十个共储两万吨粮的大粮仓;占地五点八万平方米的万头猪场;占地二百亩水面的养鱼池;两千亩水稻、大豆的农场。如今,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红旗乡西窑屯生活的农民,感受着一种全新的生活。
张军把几千万元的资金投到家乡西窑屯,对于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个谜。
四十年前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张军出生在西窑屯。1976年,他迈出了人生关键的一步,参军在石家庄陆军学校的营建指挥部当了采购员。
军队大学校的生活,使他成长起来,给了他人生的信念和勇气。改革开放的大潮,给了张军极好的机遇。从部队转业,他回到地方开办油坊、搞运输、办修配厂、上木器厂,尔后把挣的钱拿到沿海特区搞开发。
几年前,当他回到家乡时,见到父老乡亲们那一张张苦脸伴着一间间破泥草房。富裕,不能让家乡人永远是个梦。他决意把资金撤回来,带回到家乡搞开发。
当时,乡里的领导找到张军,提出要划给他乡上的一块苗圃地。占用这块地只需二十万元费用就够了。张军摇头,还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西窑屯旁征了地。他把征地辟为西窑屯村新址,出资建起一座座住宅新房,让乡亲们迁入新居,把他们的草房买下拆掉建粮库、建猪场……
“没有张军,我这辈子也甭想住进砖房。”六十二岁的孔祥斌老人对每个来人都是这番话。他原住的土坯房摇摇欲坠,有六十三年历史了,还是他父亲盖的。为房子愁坏了老孔,他怕旧房倒了,没处安身。张军回来了,给他建了砖房,老孔怎能不感激张军?瘦小单细的康国彬家境一贫如洗,住的那座草房,多说值三千元。住砖房对老康来说是个梦。张军买下了他的草房,用二点六万元给他建了新砖瓦房。圆了他的梦。
几年来,西窑屯新址建起了一片新村,一百多栋砖瓦房拔地而起,呈现出一派农村新貌。
张军还把屯上的十一户无依无靠的五保户的衣食生活都承担了起来;谁有病了,他就去请医生,为老人跑前跑后。他说,老人一生不易,让他们也体味一下人间的温暖。那年,六十七岁的广树荣老人去世了,张军冒着严寒到城里为老人买来了寿衣,又忙着去安排火化的事。为满足老人生前的心愿,张军特地为老人买来了一套西服。老人家里远道赶来的亲属,一个劲地夸:“你真是个大善人,大好人!”
张军的故事在西窑屯村越来越多。屯上党员一串联,全屯乡亲一致响应,给省委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为了西窑屯的经济发展,为了造福于西窑屯,张军回乡投资,为乡亲们办了一件件大好事。我们鼓足勇气,给您写这封信,为的是夸说一下张军,表表我们的心意……(作者单位:黑龙江日报)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井冈槲树根深叶茂
张聿温
井冈山上有个著名的黄洋界,黄洋界上有两棵著名的槲树。
五百里井冈,是中国革命的怀抱。黄洋界,是怀抱里的丰碑。槲树,是丰碑上的明珠。
汽车驶上黄洋界,司机刚说声“到了”,我就急急推开车门,去寻找那两棵令人魂牵梦绕的槲树,去瞻仰它们那历经沧桑的风采。
我几乎一眼便寻到了它们。在新修的盘山公路的里侧,在条石砌成的小道上,两棵槲树高大挺拔地屹立在那里。粗大的树干表明它们的根深蒂固,繁茂的枝叶显示出它们的勃勃生机,宽阔厚重的树冠不经意间透出了它们独有的威猛和气势。我飞步向前,要不是四周围有栏杆,我真想亲吻它们,和它们紧紧拥抱。
“槲树啊槲树,你好啊!”我心里喃喃道,“十八年前,我曾前来看过你,那时你就这么安详,这么健朗,这么充满生机与活力。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革命树也永远是年轻……”我简直要说出口来了。然而,槲树无言,我却心潮难平。
槲树是历史的见证人。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亲自带领井冈山军民到宁冈等地挑粮上山,每天一百多里,就在这两棵槲树下休息。我上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小孩子不懂事,那时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课文,更多记住的是故事和词句。而今在井冈山大课堂实地上课,温故而知新,更多的就应当是记住精神,汲取力量,弘扬传统了。
就在头天,我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看到了两首红色歌谣:“一根扁担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米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一挑挑上井冈山。”“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同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朱德的扁担和一对箩筐,也静静地陈列在橱窗内,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我凝视着那根著名的扁担,思索着上面墨写的“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清晰可辨的大字,久久挪不开脚步。眼前,槲树旁边有碑纪事,又介绍了朱德的扁担,写有那两首红色歌谣。我一读再读,慢慢读,细细品,竟依然感到新鲜无比,以至留连忘返,不肯离去了。平凡孕育伟大,平凡承载伟大。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朱德的扁担”挑出来的,是老区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槲树,你看我说得对吗?
站在大槲树下极目四望,巍巍井冈山峦起伏,层次分明,郁郁葱葱,苍苍茫茫。右前方不远,就是黄洋界哨口。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打响了。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毛泽东在率红军大队回井冈山的途中,得知这一胜利的消息,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棵大槲树,真是有幸,它们不仅目睹了当年毛泽东、朱德的英姿风采,聆听了领袖在休息间隙给军民们所讲的革命道理,还经受了炮火的洗礼,体验了红军打败敌人后的胜利喜悦。当然,它们更饱览了革命胜利后井冈山“旧貌换新颜”的伟大变迁,尤其是尽情欣赏、品尝了改革开放以来井冈山绽开的烂漫鲜花、结出的累累硕果。
黄洋界上的这两棵大槲树,是受人尊敬的老师。它们以独特的感情、语言和形式,年年岁岁讲述着子孙后代百听不厌的动人故事。
黄洋界上的这两棵大槲树,是革命的象征。它们纳山川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受万人之朝拜,将永远挺拔,永远年轻,永远生机勃勃!(附图片)
(题图:罗雪村)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承诺”与“践诺”
杨继国
我国是个传统的礼义之邦。在很早以前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当然,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文明建设,比较起过去来,有着更广阔、更丰富的内容,有着更深刻的内涵。但今天的文明建设,也要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使这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为今天的现实服务。这样,既能够更深入地进行对群众的文明素质教育,又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言而有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不少地方、不少单位,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和单位,都搞了“承诺”制,这些承诺的内容依行业的特点、服务的对象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其承诺的条款也详略不一,有的八条,有的十条,但其出发点和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因而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在少数地方、单位,也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承诺虽然作出来了,但并没有践诺。这种承诺成了写在纸头,挂在墙头,说在嘴头,跟跟风头,使群众吃了苦头。说话要算数,在这方面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格言。“忠信所以进德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易》)。“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轻诺必寡信”(《老子》)。承诺而不践诺,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而是涉及你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信义问题,涉及你对人民的态度问题。在这方面做得不当,不仅会严重地损害了你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形象和信誉,而且还严重地损害了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因而我们要抛弃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一定要重视抓好落实。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中华读书报明年扩为十二版
在爱书人中颇有盛名的中华读书报,继今年扩为八版后,明年又扩为十二版。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一份高品位的文化类报纸,在报刊林立的今天能有相当发行量并连续扩版,足以证明今日人们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不断提升。
由新闻出版署和光明日报社等主办的中华读书报,扩版后除保持文化新闻、书里书外、名家副刊、中外书屋、热点瞭望等版面外,并增加世界图书、科技视野、好书俱乐部等专刊。该报创刊三年多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信息获得广泛好评,读者群不断扩大,广告客户也相应增加,因而该报有实力连续扩版并保持低价位。(必胜)


第12版(副刊)
专栏:

  长篇小说《抉择》研讨会举行
继引起社会关注的《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之后,作家张平创作的又一部热切关注时代和社会问题的小说《抉择》日前由群众出版社推出,并经《小说选刊(长篇小说)增刊》向广大读者推荐。
《抉择》所描述的故事,起因于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工人闹事,捅出了公司领导的腐败问题,市长李高成着手调查,结果却发现他的老上级、老部下甚至他的妻子都卷入了集体腐败的浊流之中,在人民利益与亲戚朋友、个人荣辱之间,他必须作出抉择。他最终选择了人民,而人民也选择了他。
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小说选刊》杂志社、《啄木鸟》杂志社、群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抉择》作品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文学作品只有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的命运,才能真正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才能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小卓)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法吴丽元


第12版(副刊)
专栏:

岭南秋色(中国画)苏起龙


第12版(副刊)
专栏:

国色春艳(中国画)何水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