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专访

  积极稳妥推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访公安部户政局局长王景山
本报记者张毅
今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方案规定,试点镇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有权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至此,建国以来40多年严格的传统户籍体制产生了松动,我国户籍管理向前迈出了变革性的一步。一石激起千重浪,这次户改试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酝酿这次户改的背景是什么?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发挥什么作用?户改试点与农村人口有哪些实际联系?带着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公安部户政管理局局长王景山。
记者:在理论界,关于改革我国传统户籍制度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来自基层的户改呼声也越来越大。这次小城镇户改试点有何背景?通过试点,期望解决哪些问题?
王景山: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特别是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户籍改革指明了方向。按照这样的方向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也有利于减缓大中城市的压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市化道路;二是允许已在小城镇居住、就业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迁入小城镇落户,可以解决这些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三是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城乡户籍改革,逐步实现户籍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经验。总之,积极稳妥地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要素合理、有序流动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记者: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在哪些地区进行?试点镇应具备哪些条件?
王景山: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县(县级市)城区的建成区和建制镇的建成区。县(县级市)城区的建成区的具体范围,是指县(市)人民政府在编制总体规划中规定,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市管辖的县或县级市,由市人民政府批准),且现已建成或者基本建成的区域。建制镇的建成区的具体范围,是指镇人民政府在编制规划中划定,并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且现已建成或者基本建成的区域。
试点小城镇应当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第二,财政有盈余;第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一定基础;第四,在当地具有一定代表性。未设立预算的建制镇或者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贫困县的建制镇,在具备设立预算条件或者取消国家财政补贴前,暂不进行此项改革;已经进行的,要一律停止。
记者:农村人口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小城镇办理常住户口?
王景山: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在小城镇具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第二,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固定住所原则上应理解为经批准购买、自建或者单位分配的住房,且申请人拥有房屋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对违章搭建或者临时租借的住房不得视为合法固定住所。第三,在现居住地居住连续二年以上。时间以申请人办理暂住登记或申领暂住证的期限为准。
同时,在小城镇户改试点过程中,各地方、各部门均不得对申请办理小城镇落户手续的人员收取城镇增容费或者类似增容费之类的费用。目前按照地方规定仍在收取增容费的,一律停止收取;对已经收取的增容费,一律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不办理清退。
记者:近几年,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小城镇先后进行了户籍改革的试点工作,经验表明,这对促进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带动镇区房地产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典型的是1993年一些地区发生了“卖户口”现象。请问,从公安部门角度出发,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保障小城镇户改试点更加规范、健康地进行?
王景山:由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整个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工作复杂、敏感,必须十分慎重。要通过试点发现、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前一段时期,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试点方案,各地在小城镇户改试点时自行其是,出现了试点范围过宽过滥,入户把关不严,审批管理混乱等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借机公开出卖城镇户口,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吸取教训,切实防止一些地方借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一哄而起,造成“进城热”、“建城热”,盲目占用耕地,扩大小城镇规模,公安部制订的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试点方案中,对试点的范围、条件、数量和时限等作了明确规定。各地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好试点工作,为今后分期、分批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为了保证户改试点有序进行,申请人要如实向公安机关申报有关情况和提供真实、合法的证明材料,并按规定的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对弄虚作假、骗取在小城镇落城镇常住户口的,经查实后,一律宣布无效,并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同时,如果群众发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审批户口、利用办理户口索贿受贿以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或者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贵州省荔波县水维乡大土村党支部、村委会率领800多苗族同胞打了垦山造林、开山造田、劈山筑路三场硬仗,以其战天斗地的气魄扶贫攻坚。请看——
大土新“愚公”
邓贤海
  垦山造林营建绿色银行
大瑶山深处月亮山东南麓文家坡、青麻坡速生杉木林葱郁挺拔,碧翠欲滴。刚下“双抢”战场的大土村苗族同胞,头戴斗笠,手挥柴刀,精心修枝护林。
昔日大土村,山光岭秃,裸露着贫瘠与峥嵘,自古与世隔绝,是周围五县典型的“夹皮沟”。
正当村党支部书记龙明肖为大土脱贫苦苦寻觅之时,1990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荔波县水维乡以工代赈营造3万亩速生杉木丰产林基地,大土村被列为基地造林重点区域。渴盼已久的大土人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契机,村党支部团结和带领苗族同胞发动了“垦荒造林,营建绿色银行”的第一战役。
1992年冬,乡里组织44个村民组开展基地造林红旗竞赛,全乡6面红旗,大土村就夺走了3面。
仅3个冬春,大土人垦绿了横亘几十公里面积2.3万多亩荒山,营建产值达2580万元的绿色银行,户均拥有15万元。
  开山造田解决苗胞温饱
林山沟壑间,年逾古稀的老党员李老格站在他曾经砌了8次才稳当的田坎上,抹着胡须,挑着烟斗,望着开山抠土造出的10亩稻田,喜滋滋地说:“又是一个好年成。”
说起李老格,大土人就跷大拇指。过去,大土村人均只有4分薄田,而何应组的李老格家有8口,占田却不足3亩,这生活上哪儿要?穷则思变。1984年冬,李老格卖了头肥猪,新添铁镐、铁铲,买了雷管、炸药,把家搬到了自留山,接连8个冬春造田10亩,成为大土村第一个出售粮食的农户。
李老格的增产增收鼓舞着大土人。1992年,造林战役结束后,喀斯特地貌溪畔沟谷,搭起了草棚,升起了炊烟,响起了号子声。男人抡大锤,妇女撑钢钎,老人搬石块,小娃掏泥巴,垒石砌坎,抠泥平田。乡长潘永会总结造田工作时写道:“喀斯特山区造田,炸了三四炮,砌了三四米,挖了三四米,得了三四分。”
大土人造田,当年造,当年种,当年收益。到1995年,基本实现了人均1亩田,全村人均吃粮由过去170多公斤上升到320多公斤。全村双杂良种,温室育秧,宽窄行种植均达100%,农业适用技术走进了高寒山区大土村。
  劈山筑路跨上富裕征途
乌兰河桥头,村委会门前,老老小小伫立雨中。“一、二……七”数着徐徐驶近的一辆辆汽车,107岁的潘老生早已从5里外的何应组走来,等候在水泥坝子一侧,车未停稳,他丢下拐棍,拨开拥着车身的小娃,搂住车头,饱经风霜的脸上挂着行行热泪,大土苗胞圆了“通车梦”。
望着停在家门口的一辆辆汽车,大土苗胞谁也忘不了1995年冬公路大会战动员会上那一幕。一些群众反对修路,潘老生从人群里站起来,掏出长年积累的253.33元钱,一分分,一角角数到龙明肖手里,噙着泪说:“大土该有条路了,拿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家买炸药吧。”
公路踏勘穿峡谷,攀绝壁,野果作食,雨水充饥的艰辛就不用说了,那没有钱又要修路的寒酸味真够人受,龙明肖三天咽不下一口饭,潘侦为筹钱急得团团转。直到1995年8月,县农经委验收坡改梯兑现补助款后才松了一口气。大土众乡亲挨家挨户把钱积攒凑齐,足足1.5万元。两个冬春,大土群众集资3.5万元,县乡补助6.5万元,义务投劳8万多个,劈山筑路11公里,架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桥梁。
化千年交通苦难为动力,集全村苗胞之智慧,组户分段,立体施工,壮汉子悬崖打眼放炮,劳力妇女削边坡,老人撮土,小娃倒泥,六盘山上五道拐,村团支部组织青年突击队上阵,仅两个月就拿下了这条路。
沟通了外面的世界,刺激着大土人奔富的欲望,到1996年,实现户均5头猪,人均1头牛,人均收入从210元增加到780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绿荫下的“白色革命”
李志强封新河
一条条白龙卧在绿油油的梨树丛中,绿的如苔,白的似雪,相依相映,光彩夺目,这是笔者在河北省魏县看到的情景。同行的该县农工委副主任告诉笔者,在梨树中搭设小拱棚,种地膜菜,经济收入相当可观。一亩梨园,光是蔬菜,一年下来少者收入三千元,多者上万元。全县目前约有两万梨农在自家梨园中种起了地膜菜。
在梨林中种地膜菜,最初是出于无奈。魏县是一个以盛产鸭梨而闻名遐迩的大县,全县梨树种植面积达二十万亩,正常年份鸭梨总产达七千五百万公斤。然而近几年市场给魏县鸭梨亮出了黄牌,鸭梨出现了销售难,售价大幅度下跌,每公斤由原先的二点四元下降到零点八元。怎么办?这个县的谢町村几户梨农最先想出了梨菜间作法。
在梨林中套种小拱棚蔬菜,为梨农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谢町村梨农王会林说:“俺家两亩梨树全部搭起了小拱棚,去年收入七千多元。”该村支部书记梁起祥算了一笔账:全村一九九六年共在梨树中套种小拱棚菜六百七十八亩,每亩纯收入三千五百元,一年下来可增收二百五十万元,人均一千二百元。
县科委的同志介绍说,实行梨菜间作,巧妙地利用了时间差,充分利用了土地和光照资源。正因如此,魏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对梨菜套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梨树中套种小拱棚菜已在全县鸭梨主产区的二十多个村开始推广,大约有两万梨农开始套种蔬菜,每年给魏县梨农创造的效益可达三千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寻山水产集团以渔为主多元发展
本报讯山东省荣成市寻山水产集团总公司以建设现代化大渔业为目标,以发展渔业产业化为途径,走出了一条以渔为主、多元化发展的路子,现已形成一个包括养殖、捕捞、冷藏加工、网绳制造、修船、制冰、锻压铸造、建筑装潢、餐饮服务等20多个行业在内的国家级乡镇企业,去年实现渔业总收入3.2亿元。
该公司突出发展养殖业,大胆探索实践,将养殖向深水大流推进,形成多种养殖方式并存的万亩“海上农场”。在重视捕捞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渔办二、三产业,促进了渔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常贵)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池州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步伐
本报讯安徽省池州地区紧紧抓住自然资源优势,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步伐,实行农、工、商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为池州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处长江经济带的池州地区,山清水秀,全区林业面积7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5%,是安徽省重点林区之一。区内植物物种资源丰富,还有19种珍稀鸟类,其中白头鹤占世界的1/8。
该地区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以来,整体布局,实施农业、工业、商业旅游综合开发的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吕宗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余干8万亩荒洲变良田
本报讯一望无边4万亩,满目良田遍地金。这是10月上旬笔者在江西省余干县落脚湖农业开发区见到的壮观景象。近4年来,余干县已有8万亩荒洲草地变为良田。
余干地处鄱阳湖滨,多年来大片湖洲草地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近几年来,余干县委县政府认识到,作为有着8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想农业挖出更大潜力,必须把开荒造田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大事来抓。于是该县制定了“荒洲开荒第一年免收农业税、定购粮,第二年实施物质奖励,第三年收回公有,优惠承包给个人”等政策,投资4507万元,将4万亩湖洲草地逐步开垦成为良田,年收粮食1000万公斤。
(朱建兴史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多“引”少“逼”
刘文术
目前,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大力倡导“逼农致富”,即:政府职能部门利用行政权力,逼迫农民从事某一市场预期较好的种植、养殖项目,或强制他们应用某一种科技成果,或强制他们接受某一指定“龙头”的服务、带动等等。
正确引导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天经地义,但“逼农致富”还需慎重。
“逼农致富”,有时不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市场、农民素质、科技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不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而以“长官意志”行事,“剃头挑子一头热”。比如强制性地推广农业项目,片面追求“集中连片”、“快上规模”,结果项目是得到了“推广”,但由于群众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赔本。
某乡发现反季蔬菜日益走俏,乡政府致富心切,一不研究当地市场需求,二不教给农民种植技术,只给各村下达任务,要求短期内发展日光温室大棚100个。结果,任务是完成了,农民却因为不懂栽培技术和市场风险太大而不愿承包,不到半年,只好拆掉大棚再种常规蔬菜。
其实,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是客观存在的,用不着“逼”就有,他们只是对经济杠杆的作用认识不足,市场信息不灵、不准、不快。政府职能部门在帮助农民致富问题上,应少在“逼”字上下功夫,多在“引”字上想办法。
一方面,因势利导引导农民闯市场;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搞好市场建设。因为种养也好,加工也好,最终都依赖于建立一个货畅其流的商品流通“桥梁”,只有“桥”通了,农副产品有销路,农民才能增收。一句话,要做好服务农村经济这篇大文章,搞好农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只有架起农副产品流向大市场的“立交桥”,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快。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湖南日报供稿

  枣子的喜悦
——溆浦县发展枣子产业纪实
王利亚金中基
“十乡百里十万亩”。人们如此描述湖南省溆浦县枣子的特色和气势。
金秋时节,记者踏上溆浦枣乡,只见漫山遍野的鸡蛋枣、牛奶枣、长枣、木枣、蜜蜂枣、算盘枣、观音枣……果摇枝头,好不让人心醉!
枣子熟了。挂在树上的枣子,变成了装在口袋里的票子。枣乡的农民,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盼望已久的喜悦。
  四年胜过一千年
溆浦种枣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然而,直到1992年,沧海桑田一千多年,全县枣子的种植面积仅有4万亩,而且亩产只300来公斤。自然经济给溆浦人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溆浦把枣子作为产业来抓始自1993年。他们选准枣子这个产业,按县委书记王新华的说法是,溆浦种枣独有优势,枣子过了溆浦就长不大,溆浦枣子品质好,尤其是鸡蛋枣全国闻名。于是乎,一个东起低庄、西至江口的十乡百里十万亩枣子发展蓝图呈现在溆浦人民面前,一台大规模开发枣子基地的好戏,在这年冰天雪地的冬季拉开了序幕。
“枣子不能过河!”江口一带一些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枣子的农民,常以此为借口不种枣子。当时任县委书记的陈志强带领林业技术员赶来考察论证,做说服工作,终于使枣子过了河。
枣子过了河,人们的思想禁锢冲破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开发热潮在溆水河两岸卷起。52个机关单位纷纷上山租赁搞开发,共开发枣子5000亩。县粮食局一个单位就开发了1200亩。县委书记王新华带头在仲夏乡建了1000亩示范片。县政协主席谢顺培率30多名机关干部上山奋战半月,垦出百亩基地。
把溆浦建成枣子基地,形成大产业。人们至今不能忘怀那一幕幕上级领导为开发助威的情景:原地委书记戚和平亲自挂帅指挥开发;省长杨正午把溆浦枣子基地作为联系点,多次进山现场办公;省委书记王茂林1995年初顶风冒雪登上山头,与枣农共商发展枣子的战略。
年复一年,地委书记换了,县委书记换了,可抓枣子的劲头都是一个样。4年时间,全县新开了6万亩枣园。4万多人的低庄镇,如今枣园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人均0.5亩。该镇荆湖村一个姓陈的农民种枣达40亩。千年枣乡迎来了它的春天。
  溆浦人种天下人吃
枣乡八月,到处是收购的繁忙景象、加工的热闹场面。在这些日子里,我们见到溆浦的枣子,不管是鲜的,还是加工了的,都急匆匆地运往四面八方。
8月5日,低庄镇连塘村开来了8辆加长大卡车。几个广西客商一声吆喝,枣农们从四面八方担着枣子往车上堆。
8月9日,记者走进低庄镇连山村刘生满的加工厂,只见选枣、打枣、煮枣、烘枣、整形的人群,男男女女有100多人。刘生满是县里最早加工枣子的大户之一,原来只有6口锅加工,现在已有了37口锅、13个加工点。他停下手里的活告诉记者:“新加坡人喜欢用蜜枣炖东西吃。那里的陈老板每天打来三四个电话催货,真是搞不赢啊!这10多天已加工200多吨,光白糖就用了160吨,产品全部销往新加坡市场,产值达320万元。”
溆浦人种枣子,天下人吃枣子。这是溆浦的枣农们做梦也没想到的,而今却已成了真真切切的事实。
这两年,溆浦人变得精明了,敞开县门迎客商,做活了枣子文章。浙江、福建一大批师傅赶来这里加工。踏进县罐头厂,记者见到右边厂房被浙江义乌客商租赁搞起了枣果加工。从老板李文尖那里得知,他们来了41位浙江师傅,已加工蜜枣50吨。外地师傅进来了,带来了技术,带来了资金,溆浦人也跟着提高了加工技术和经营本领。
如今,这里搞枣子加工的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国有企业,也有股份合作企业、个体私营户。据介绍,全县各类枣子加工企业已达216家,年加工枣果2万吨。过去这里只能搞鲜销和晒红枣,如今则把枣子加工成蜜饯、罐头、枣泥、饮料等10多个品种。
加工上来了,枣子由难运的鲜果变成了各种干果,枣农们再没有过去的忧愁。如今溆浦枣子已销往浙江、广东、广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还出口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3万吨枣果半月销完
说起枣子,曾经有过一段凄凉的经历。那是1993年枣熟时节,一些部门见有油水可捞,便设关堵卡,乱收费。客户吓跑了,枣子不俏了。一时间,溆浦的公路两旁到处是倒掉的烂枣,仅低庄镇烂掉的枣子就有上千吨。收购枣子,还有“打游击”的故事。枣子走俏,都想捞钱,这样的税,那样的费,一车枣子上千元。外地人只好与枣农联合起来,打游击战。收购的人,白天把车停在县城,夜晚悄悄开进村,突击装车,装满就跑。
“坚决放开,一律不准乱收费,让枣子货畅其流。”县长刘生再介绍说,从今年起,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农业特产税也只在生产环节征收,不在流通环节征收一分钱。
溆浦的枣子,特色在早。比南方的贵州早10天,比北方的山西、陕西早20天。因为早,所以俏。但是,溆浦的枣子是在7月底到8月中旬成熟,3万吨枣子集中在半个月时间要外销出去,这是个曾经使人一筹莫展的难题,正是因为他们下死决心放宽政策,搞活流通,才使这堆积如山的枣子转眼之间,轻轻松松走向了市场。
在仲夏乡,我们遇到了正在这里收购枣子的广西客户张金权。这个小伙子,从1991年起就在溆浦收枣子,他经历了收枣的酸甜苦辣。今年,张金权收枣子是最开心的一年。他告诉我们:1995年收枣一车要交1200元,1996年要交800元,今年收枣一分钱的费都不收了。溆浦的政策好,我们收枣也来劲。到8月9日,张金权已收枣200多吨,付了40多万元的现金。
一担枣子送来,拿着票子回家。我们见到桐木坨村的田梅翠,手里拿着刚刚卖枣的200元钱,不知有多高兴。这一天,她卖了230多公斤枣子,收入现金370元。如今在溆浦,收购鲜枣,加工后出售的干枣,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连加工户请工也是当天兑现工资。枣子,真正使一方经济活起来了。
溆浦人种枣,在这偏远的山沟里勾画出了动人的篇章。今年,全县枣子的收入达1亿多元,枣农种枣收入人均达500元以上。枣子,带来了田野里一栋栋新修的砖瓦房子,新添了公路上一台台奔跑的车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辽宁省葡萄生产基地北宁市今年六万亩葡萄夺得大丰收,总产达一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仅葡萄一项效益上亿元。图为鲍家乡妇女正采摘丰收的葡萄。李铁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