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独辟蹊径锐意创新
——舞剧《青春祭》的编导艺术
李承祥
国庆期间的首都舞台异彩纷呈,一台风格独特的舞剧格外引人瞩目,这就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的大型中国舞剧《青春祭》。舞剧取材于革命烈士殷夫的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在总体构思上以殷夫的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作为戏剧主线,成功地融合了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相当完美地塑造了殷夫与真姑娘的动人形象。格调高雅,意境深邃,既有厚重的民族文化的内涵,又能散发出清新的现代气息,形成了独特艺术魅力的舞剧风格。
舒巧是一位极具艺术个性的舞剧编导,在上海歌剧舞剧院和香港舞蹈团任职期间,以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创新的胆识,创作了大量舞剧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舞剧风格。中国是一个舞剧多产的国家,很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舞剧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真正能体现编导个人风格的舞剧却不多见,而编导个人风格的形成,往往成为舞剧艺术成熟的标志。综观世界舞剧艺术的发展,辉煌的业绩总是与编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俄国的格里格洛维奇、美国的巴兰钦、英国的安东尼·土德、法国的贝查特、荷兰的基里安等等,无不强烈地表现出艺术家的个性。每个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性格特点、艺术观念的不同,总会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来,但是要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那是需要不懈追求和长期实践的。舒巧的锐意探索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舞剧的选材往往还不能马上体现出编导的个人风格,关键在于编导在拿到这一题材时能否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诠释。一位戏剧家在评论舞剧《玉卿嫂》时曾写道:舒巧能“比较好地实现具象与抽象,散文与诗的结合。往往把从生活中提炼的活生生的造型形式与高度概括、抽象的造型形式加以糅合与组接”。舞剧艺术中的虚实关系的确是舞剧编导的功力所在。舒巧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诗意,而在舞蹈表现上又能突破写实的局限,着意塑造形象的意蕴和魅力,所以她编的舞蹈诗味很浓,很像国画中所营造的“似与非似”的境界,既是虚拟的,又是可感知的,能达到雅俗共赏。
中国的民族舞剧如果从《宝莲灯》、《小刀会》算起,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实践表明,它并没有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也没有任何理由固定在一个模式上。有趣的是舒巧本人是《小刀会》的编导之一和主要演员,是受过古典戏曲舞蹈严格训练的,可恰恰是她首先对“中国民族舞剧必须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主张提出了质疑,并且在长达十年的舞剧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主张。舒巧的编导风格主要体现在肢体语言的开拓和创新上,创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生命所在。人们总希望在舞台上发现新奇的、不平凡的东西,于是标新立异、不拘一格会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许,尽管它不是完美无缺的、无可挑剔的。
舒巧的舞蹈风格贴近时代,贴近人物,朴实无华,有很强的现代感,所以真切动人。《青春祭》中两段双人舞的编排新颖脱俗,情感细致入微,把殷夫的质朴和真姑娘的纯真表现得感人至深。第三幕的“布尔什维克舞”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按照一般的戏剧规律,烈士就义似乎应该是全剧的高潮,但是舒巧把注意力的焦点放在了人物崇高精神境界和情感升华的渲染上,充分地发挥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功能。这段舞蹈在动作和调度上很有新意,包括五位烈士在内的三组群舞,相得益彰,既有群体形象,又有人物特写,通过有序的变化,把人物的激愤、抗争精神展示得极其充分,有相当的艺术震撼力。
舒巧很善于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这不但能增强生活气息,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般的艺术效果。真姑娘手中的书本、殷夫的自行车、枫叶、吊灯,以及真姑娘依偎在殷夫肩头的造型,都是很有表现力的。《青春祭》在主题立意和艺术形式的开掘方面都有拓展和创新,在驾驭结构、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上,无不体现出舒巧的创作风格和个性特色。如她自己所说的是怀着对殷夫崇仰的感情投入创作的,是有感而发的,她动情了,我们也随之动情了。
中国歌剧舞剧院在经历了改革之后,首先着眼于剧目建设,从选材、创作到演出体现了剧院的整体实力,终于不负众望,推出了新作,可喜可贺。一部舞剧当然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青春祭》首演后,我们高兴地看到舒巧和剧院有关领导正虚心地多方求教,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可贵的。在不久的将来,《青春祭》定会以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附图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今天在京演出《费加罗的婚礼》
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的重头戏——古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于10月22日至24日由享誉世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北京世纪剧院演出。演出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暨中演文化娱乐公司承办。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歌剧院之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初。十九世纪,蓬勃发展的歌剧艺术使建于1709年的皇家宫廷歌剧院显得过于狭小。1857年12月,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二世诏令拆除维也纳周围的城墙和要塞,修建环城大道,沿大道修建新的歌剧院。歌剧院建成伊始,遭到维也纳市民的严厉批评,乃至在举办正式落成典礼之前,它的两名设计师一位愤然自杀,另一位也中风身亡。当时苛刻的批评家们都没有料到,一百年后,金碧辉煌的歌剧院成了奥地利民族的骄傲。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历久不衰的高水准演出令观众无不折服。每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剧院在三百天内连续上演六十部歌剧和二十余部芭蕾舞剧。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拥有一千名雇员,有固定聘用的声乐队,年复一年,世界各国著名歌唱家以客座艺术家的身份补充着演出队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队的成员来自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869年以来领导剧院的三十一位经理中,除有一大批矢志于歌剧事业的管理人员外,还有古斯塔夫·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卡尔·伯姆、赫尔伯特·卡拉扬、洛林·马泽尔这样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大师。
著名古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首演于1786年,由意大利诗人达·庞特和莫扎特根据法国启蒙时代作家博马舍的同名话剧改编,是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的杰作之一,也是歌剧中德奥学派的代表作。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为今年10月来华演出派出了强大阵容。在来华参加演出的主要歌唱演员中有五位获得了奥地利室内歌唱家的殊荣,而伴奏乐队的音乐家均精选自维也纳爱乐乐团。此次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来华演出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费加罗的婚礼》的全部硬景均是在中国制作。中央戏剧学院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一制作任务。
(陈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德国科隆室内乐团将参加艺术节演出
科隆市音乐总指导赫尔曼·阿本德罗斯在20年代后期,从科隆各大乐团物色了一批音乐家成立了科隆室内乐团。赫尔曼移居莱比锡后,由他的学生埃瑞克·克拉克继承他的工作。克拉克把乐团的大部分活动转移到附近的勒沃库森市。
赫尔穆特·米勒—布吕尔于1963年接过著名的科隆室内乐团指挥权。1964年创建了布吕尔宫廷音乐会乐团,该团在莱茵地区以无数次精彩的演奏巴罗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确立和巩固了其在音乐界的重要地位。
1977年乐团成立了一支用古老乐器演奏的巴罗克乐队——克里曼蒂纳乐队。乐手们用这些乐器进行演奏的经验,使得在同现代乐器合奏时丰富了演奏技巧和音色。该团显著的成就在于它能够充满活力地来演奏古老乐曲,并形成科隆室内乐团的风格。
科隆室内乐团把重点放在巴罗克和古典音乐的演奏上,尤其重视巴赫、维瓦尔第、亨德尔、泰勒曼、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该团在欧洲、北美、南美、亚洲的许多城市,在重要的国际艺术节上,如柏林巴赫纪念日、慕尼黑歌剧节、纽伦堡艺术节、林茨的布鲁克纳艺术节等,都有他们的演出活动,并多次获奖。此外,乐团还录制了一百多张唱片,广泛地得到新闻界和听众的尊重与好评。该团曾与本世纪最著名的独奏家毛里斯·安德烈、卡斯帕尔·卡萨多、克里斯托夫·埃申巴赫、皮埃尔·富尼埃等进行合作演出。
这次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是该团首次访华演出。(附图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影片《周恩来的故事》开拍
杭州城外钱塘江畔的梅坞,是我国著名的龙井茶产地,也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了解农村情况的联系点,周恩来生前曾五次来到这里。影片《周恩来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就从这里讲起。9月底的一天,刚刚告别病逝老母的王铁成和抱病在身的剧作家苏叔阳与导演宋崇,陪同专程前来的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广电部副部长赵实来到梅坞的“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在这个原为生产大队队部的小院里,开机拍摄了第一个镜头。
在这部由浙江电影制片厂和绍兴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故事片里,人们将看到人民的总理周恩来与名满天下的老画家齐白石、老艺人盖叫天以及被错划成“右派”的歌唱家张权等人的交往;也将看到沙漠深处的导弹基地官兵断粮之后吃尽三十多里防护林树叶不扰民,周恩来含泪星夜筹粮,调度火车抢运等感人的历史情景。影片为明年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而摄。编剧苏叔阳、导演宋崇、沈雷思路明确: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表现周恩来的电影已有成功的巨片《周恩来》在前,《周恩来的故事》没必要再在大气势、大事件上下功夫。他们要另辟新路,通过周恩来同艺术家的交往和关怀普通百姓的自然生活片断,突出周恩来和蔼勤政、体贴下情、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爱心,展示出人民公仆周恩来崇高的人格力量。
王铁成自《周恩来》后息影数载,这次再度在片中饰演周恩来。上影演员赵静出演邓颖超,除著名老演员牛星丽外,齐白石之子、盖叫天孙女也将参加本片演出。(向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中国旅游年·东莞银城芭蕾之夜”晚会举行
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广东东莞银城酒店独家赞助的“中国旅游年·东莞银城芭蕾之夜”专场晚会最近在保利大厦国际剧院举行。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演出了古典名剧《睡美人》。(李健)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昆剧《司马相如》观后
罗怀臻
上海昆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剧目《司马相如》,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潜心创排,精心磨合,终于走上舞台。评价《司马相如》成功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是它的文学气质。编剧郭启宏是来自北京市的著名剧作家,他所创作的昆剧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和较深的历史内涵。他所一直实践着的“传神史剧”观念,对当代的历史剧创作很有启发。如这一出《司马相如》:中国古代读书人总也摆脱不掉或来自社会或来自自我的双向制约,因此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感受着漫长的有如炼狱一般的心灵体验。剧中的司马相如先生“一胸翰墨”,却每每流于炫耀;一旦受挫,又特别地易发怨尤。他总是极易轻信又极易冲动,极其敏感又极其脆弱。作者对他不无同情的调侃和满怀希望的解剖,不由使人联想到周边的人事,因而也产生诸多会意,激起许多共鸣,于隐含苦涩的一笑之间,陡然领悟到了某种人格与品格的神圣庄严。这正是郭启宏剧作的传神之处,也是戏曲文学所传达出的一种“现代意识”。
二是它的舞台风貌。与剧作所蕴涵的文学气质相对应,青年导演卢昂经由老戏剧家苏民先生的有益铺垫,饱蘸才情,匠心独运,终于展现了一幅新颖的当代昆剧舞台艺术演出景观,因而让人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现代昆剧剧场艺术的视觉听觉感受。无论是音乐声腔的继承出新,无论是舞美灯光的图景意境,无论是服饰造型的花纹款式,无不出自传统戏曲美学的精神,又洋溢着现代人审美品性的盎然生机。尤为可贵的是,扮演司马相如的岳美缇,扮演卓文君的张静娴,扮演卓王孙的刘异龙等中年演员,竟能一改常规,同步逾越,既不失往昔风采,又有新鲜气韵,而且如此得心应手,落落大方,与整体演出形成和谐,显出光彩。
三是它的革新态度。这些年,一些曾产生过“轰动”的革新剧目,其实真正在艺术创造上为人公认并且能够从此保留下来的所谓精品剧目委实也并不是很多。尽管该剧“革新”的步幅很大,但它却没有游离于中国戏曲的美学传统,没有脱离昆曲艺术的剧种本色,因而它令我们领略到和感受到的也还是比较纯净的中国昆剧艺术的典丽之境、高雅之风、精深之韵。(此剧为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精兵之路始于足下
——大型话剧《炮震》观后
黄国柱
十月金秋,是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沈阳军区政治部话剧团数年辛苦耕耘,终于推出了一台精彩绝妙的好戏,为首都的话剧舞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可喜可贺。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鼓励军队的作家艺术家及时而深刻地表现当代部队的军事训练生活,塑造新型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典型军人形象,并把这种题材的创作比喻为“正面强攻”。可见,正面表现当代部队的军事训练生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更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独到的见解,还要具有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比较熟练的创作技艺。因此,当《炮震》展现在舞台上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部作品成功的欣慰,又有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惊喜;当前部队的“高科技学习热”、新装备逐步更换的现实生活,在这里得到了迅速而生动的反映;生活中的热点变成了舞台上的聚焦;剧作家的理性思考演化成了舞台上生龙活虎的壮剧。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冲突就没有生活,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炮震》的思想意义在于,它把部队当前不同思想观念的冲突浓缩为一种具体化、生活化的戏剧冲突,进而为人们对诸如质量建军、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一个在传统的训练机制中如鱼得水,取得了许多荣誉的“神炮连”来说,新装备的新型火炮却成了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挑战。官兵们突然发现,仅凭热情、简单的运算和苦干精神已经远远不够了,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于是,在即将举行的“蓝箭演习”到来之前能否成功地使用新型火炮,便成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参谋长陈烈不得不通过考试和培训把包括连长刘大海在内的一批“老骨干”淘汰下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陈烈和高级工程师、新武器专家吴静与团长林风之间关于人才和观念的争论一场戏,是剧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表现了新型的、锐进的训练思想乃至建军思想和这个领域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剧烈碰撞,不仅预示着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困难弥多、任重道远,更显示出新型军人巨大的创造活力和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坚定信念,充盈着改革军队现状、建功立业的满腔激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炮震》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军队迈向现代化之际的不同观念之争,而且以现实主义的勇气正视了一些官兵文化素质太低、不能适应高科技战争需求的现状。不错,像连长刘大海、上士小李这样的军人,对军队的事业忠心耿耿,孔武有力而勇于吃苦,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军人,然而,文化素质成了他们成为新时期杰出军人不可逾越的障碍,不得不以悲剧的形式被淘汰出局。相反,身材单薄却善于学习的炊事班新兵赵启却成为迅速掌握新型火炮操作本领的优秀士兵;进而,炮兵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副连长李飞取刘大海而代之则是顺理成章的势在必行。正如陈烈在向刘大海宣布这个结果时所说的:“在军事上是不能讲情面的。”因为残酷的战争必须使军队对人才有着非常苛刻的选择,任何迁就都可能导致战场上的失利和流血牺牲。在这一点上,《炮震》圆满地完成了它严酷而深刻的题旨,令人警醒,催人感奋。其尖锐和锋利又是近年来军事题材话剧及其他体裁的作品所不多见的。
显然,这台话剧展现的是我军迈向现代化之路的神圣事业。但是,作品对“高科技”、“正规化”、“从严治军”的正面强调,并没有削弱对主要人物情感世界的揭示和描写。剧作家和导演、演员们显然知道,他们上演的是一部中国军队现实生活的戏剧,不能以巴顿那样的西方军人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干部战士。因此,从戏剧的情节一开始,就处处充满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表现事业的需要和个人情感的冲突上,我们的主人公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冷面杀手”,而是充满着脉脉真情的“世俗英雄”、“多情男儿”。陈烈一开始不同意用新型火炮参加演习,并非钟情于老式装备,而是在对官兵文化素质现状担忧的背后还隐藏着对团长个人前途命运的考虑。团长林风的不同意陈烈的培训用人方案,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对刘大海连长这位老典型的深厚个人感情,因为,刘大海在新型装备到来之日便失去了提升副营职、让农村的妻子随军变成城市户口的最后机会,对于为了摆脱“黄土地”而希望在部队寻求一条“光明出路”的刘大海来说,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然而,正是在许许多多刘大海悲壮地离开他所挚爱的军营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其个人前途的“牺牲”才显示出动人的悲剧美的力量。
剧作描写了普通军人的命运和真实情感,在这个价值观念和外部环境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的时代,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共鸣。其次,浓郁的部队生活氛围感染了观众。人们在剧院里、舞台上,看到的是生机勃勃的独特生活,是生龙活虎般的真实人物,这里已经没有了军营和社会的界限,而只有人们持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不同层次的观众很容易地就进入了戏剧构建的艺术境界。第三,长期部队生活的体验,使演员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具有十足的兵味,一声吆喝一句叹息之间都有着兵的神韵。当然,还有舞台美术、服装道具的功劳,那几尊大炮为这台兵气充沛的话剧增色不少。这些,使得这部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附图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庆祝共和国生日,大力推进部队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军区后勤驻石52997部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军区战友话剧团也来到该部队,为常年工作在后勤第一线的官兵送去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小品《熄灯号响过之后》、《斤斤计较》、《九班全体》和独唱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讴歌了军队建设的光辉业绩。图为小品《九班全体》剧照。 张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