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香港培华访问团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范丽青)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主席李兆基为团长、常务委员会主席霍震寰为副团长的培华访问团一行。
朱镕基欢迎客人们的来访,并对香港培华基金会15年来资助、培训少数民族人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赞赏。他说,“你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教育培训事业是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所迫切需要的。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解决下岗员工的再就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技术的再培训。所以我们要大力支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工作。像培华这样的基金要多多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廖晖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澳门银行界人士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由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主席莫嘉彤率领的澳门银行界代表团一行。
朱镕基对澳门银行界人士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澳门即将回归祖国,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信息,密切合作,包括金融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为澳门的顺利回归作出努力。朱镕基还表示,中方愿意继续加强与葡萄牙的友好合作关系。
莫嘉彤介绍了澳门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并希望澳门银行界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内地其他银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首届“十杰百优”青年卫士评选揭晓
本报北京10月20日讯记者唐维红报道:建国以来全国政法战线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部门进行的首次大范围、高层次的评选活动——首届“中国杰出(优秀)青年卫士”评选今日揭晓。上午,首届“十杰百优”青年卫士表彰暨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由团中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关总署、武警部队总部联合表彰的10名“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分别是:置生死于度外、只身斗歹徒,勇救人质的青年女民警王玉荣;身患重症却仍以忘我精神勤奋工作,取得突出业绩的好法官谭彦;以大无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查处多起贪污贿赂大案要案的检察官莫远航;在重大劫狱案件中英勇不屈,身受重伤仍浴血奋战的青年干警邓昌贵;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查处有问题及违纪资金1亿多元的青年财政监察干部张庆增;为保卫银行财产不惜流血牺牲,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的青年金融干部毛亚社;秉公执法,敢于同抗税分子、偷逃税分子作坚决斗争的青年税务工作者谭振亮;练就一身真本领、查获多起走私案的青年工商干部李建强;守卫国门立大功,缉私多次遇险负伤的青年海关干部吴锡坤;舍身忘死,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斗争中屡建战功的武警警官张志刚。
此次受表彰的还有100名优秀青年卫士和35名优秀青年卫士提名奖获得者。
会上,王玉荣、莫远航、邓昌贵、毛亚社、谭振亮、李建强、张志刚等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并向全国青年发出了“为祖国奉献青春,做人民忠诚卫士”的倡议。(附图片)
首届“中国杰出青年卫士”:上排左起:王玉荣(女)、毛亚社、邓昌贵、李建强、吴锡坤;下排左起:张庆增、张志刚、莫远航、谭彦、谭振亮。新华社发


第4版(要闻)
专栏:短评

  做忠诚卫士为时代争辉
由中央12个单位联合开展的首届“中国杰出(优秀)青年卫士”评选活动揭晓了。来自公安、武警、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财政、金融、税务、工商、海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系统的10名“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和100名“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受到了隆重表彰,这是我国青年值得庆贺的又一件喜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年成长成材的关心和爱护,体现了全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和肯定。
青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捍卫法律尊严,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政法战线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部门,涌现出了一大批在本职岗位上勤奋敬业,秉公执法,勇于奉献,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他们作为一个先进青年群体,在保障和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选的“十杰百优”青年卫士展现了当代优秀青年群体的时代风采。树立这样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为战斗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的各条战线上的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青年应当以“十杰百优”青年卫士为榜样,适应时代的召唤,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知识,争当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典范。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敢于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无私无畏,保持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捍卫法律尊严,做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的忠诚卫士。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的刻苦钻研、勤奋敬业、无私无畏的优秀青年成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时代伟业中谱写最新篇章。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艺术节艺术作品展览活动丰富多彩
新华社成都10月20日电(记者熊艳)距离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开幕还有5天,艺术节的举办地成都市已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已陆续亮相,成为展示我国艺术精品的又一个大舞台。
今年10月初,四川省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迎接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的召开,已经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潘天寿、华君武、李少言等美术大师的珍品令成都人大开眼界,’97成都国际钢琴音乐周等艺术表演也受到了热烈欢迎。前不久刚闭幕的四川省第二届书市又吸引了上千家国内单位前来参展,琳琅满目的精品图书再度掀起了蓉城文化消费的热潮。
据了解,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日前决定:艺术节期间,四川省还将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展览活动。10月24日至11月5日,作为艺术节主会场的四川省成都地区,将由艺术节组委会和社会各界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多达13项,包括“四川省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长江三峡库区文物展”、“三星堆出土文物精品展”等,集中展示四川省近年来在美术、书法、摄影、文物保护和发掘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第4版(要闻)
专栏:

  实事要办好
——北京市公交专用道运行侧记
赵兴林朱刚
北京市于6月25日在长安街开通公交专用道,尔后相继在阜外大街、崇外大街、朝内大街开通公交专用道。有资料表明:3个多月来,行驶在公交专用道上的汽车速度平均加快了15%,正点率提高20%。
首都北京开辟公交专用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多方面予以报道,一批专家、学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专题研讨。10月17日,北京市政府专门召开“首都城市交通对策座谈会”,市长贾庆林到会听取专家学者对改进首都交通状况的意见。中科院院士周干峙、何祚庥,交通部高级工程师王开山等与会专家对北京市为缓解交通难所采取的积极态度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北京市开辟公交专用道“在全国带了个好头”。
此前,记者曾就北京市公交专用道的出台采访过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负责同志。他说,交通拥堵是当前许多城市的一大难题。首都北京为解决这一难题,下了大力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近10年来,北京市投资200亿元用于道路建设,道路面积增长率保持在3%以上,新增道路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与之相配套的高架桥、过街桥、地下通道、交通护栏等设施都有很大的增加。然而,市区机动车增幅却连续几年保持在15%左右,目前全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超过120万辆。道路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车辆增加速度,结果交通状况日趋恶化。看来,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对交通需求的增长进行引导和控制,必须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城市客运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公交优先”日益受到决策者的关注。今年年初,在北京市人代会上,贾庆林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行公共电汽车优先通行”。
好事要办实,实事要办好。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深入公交系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市民对改善交通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决定在主要街道开辟公交专用道,选择长安街作为首开试点,由市政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
长安街作为迎宾路及交通干道,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含糊不得。有人认为,长安街上外事活动车辆很多,是国宾车队必经之路,社会车辆更多,都需要车道,主张不搞公交专用道,如果搞就移挤自行车道。实际上,正是由于长安街的位置重要、车流量大,开辟公交专用道才真正体现市政府的决心,充分显示其作用。移挤自行车道,会给骑车的市民带来不便,与开辟公交专用道的便民宗旨相悖,不能采用。开辟公交专用道,必须实行科学管理,正确处理好“让”与“挤”的关系。“让”,就是首先考虑市民出行方便;首先保证重大活动不受影响;对沿线景观和路灯等设施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挤”,就要对现行车道做适当调整。长安街的车道相对过宽,不仅道路空间没有充分利用,也影响车辆队形的整齐,适当变窄,可以挤出上下行各一条车道专供公交车行驶。
为使长安街的公交专用道更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群众性,由市政管委会组织规划、设计、公安、交通、市政工程和园林等部门负责人,沿十里长街徒步勘查,对道路两旁的路灯、树木、路牙子尽可能少动或不动,对每一段护栏的具体位置予以确定,并在决定对长安街全部采用改性沥青重新铺设路面的基础上,确定了公交专用道的划定方案。
长安街等主要街道开通公交专用道,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北京市民称赞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在长安街上,一位值勤巡警告诉记者,专用道开通后,交通秩序比过去好,大车小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当问到社会车辆占用专用道的情况时,这位交警说,刚开始时,占道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有所好转,但此类违章现象还没有杜绝,还须加强管理。
北京市有关领导表示,开辟公交专用道对落实“公交优先”来说,只算开了个好头。今后,北京将加快发展大运量、高效率的地铁建设和四环路建设,制订和实施大公共及货运的优惠政策,并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等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京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举行
钱其琛贾庆林在会上讲话
本报北京10月20日讯记者赵兴林报道: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今天在京举行。京港两地经济界、学术界人士200多人参加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出席大会并讲话。
钱其琛说,北京和香港以往合作的基础很好,发展前景广阔。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渗透不断加深,竞争日趋激烈。面对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要增强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特别要更加重视发展香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严格遵守《基本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加强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并使之更加广泛、更加紧密、更富有成效。
贾庆林说,这次研讨洽谈会,是在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不久召开的,是北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新举措。北京的发展,需要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扩大和加强同香港的合作。在双方的努力下,共同开创出一个胜利迈向21世纪的良好合作局面。
京港经济合作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港商在北京的投资发展迅猛,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截至今年6月底,港商在京投资兴办企业累计超过5200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40%;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104亿美元,占全市外资协议金额的1/2。


第4版(要闻)
专栏:

  吴仪会见德国对外经济合作部长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记者邹春义)外经贸部部长吴仪今天在会见德国对外经济合作部长卡尔—迪特尔·施普兰格尔时表示,希望中德两国进一步加强在经济技术领域和财政方面的合作,以使两国政策合作的规模能够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她指出,中国政府极为重视同德国政府的政策合作,认为这种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进一步扩大这种合作对两国都是有好处的。
据介绍,中德技术合作主要涉及煤炭、石油、环保、电力、机械、电子、航空、农业、林业、铁路和港口咨询等领域,中国已成为德国无偿援助的最大受援国,累计总额十一点二亿马克。为中方进行人员培训是德国援助的最大特色。迄今为止,已有近万名中方人员先后赴德接受了长期和短期培训。
吴仪还说,两国长期以来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在推动中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德国政府已提供了一千一百万马克用于中国云南、四川和河南三省的扶贫工作。吴仪希望中德两国今后继续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并将技术合作项目尽可能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于财政合作,吴仪说,除环保、基础设施外,双方还可以探讨一些生产性项目的合作,以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她说,财政合作的加强有利于推动更多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到目前为止,德方已累计向中国承诺提供财政合作资金三十三点三八亿马克,其中赠款四点二三亿马克,其余为软贷款。
施普兰格尔表示,德中两国发展政策合作为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德国政府愿意加强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
会见后,吴仪和施普兰格尔签署了一九九七年度两国政府财政合作协定,和两国政府关于德国为哈尔滨大连铁路电气化项目提供五百万马克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财政合作协定。根据第一个协定,德国将在一九九七年度向中国提供一亿八千万马克的财政合作资金。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杨善洲——满目青山夕照明
殷红
在云南保山,杨善洲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他曾担任过8年保山地委书记,离休之后没有按组织的安排迁居省城安享清福,而是回到贫困的家乡,带领一帮年轻人,九年如一日,在荒无人烟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2.5万多亩。
看起来,杨善洲像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背微驼,脸色黧黑,双手粗糙,戴蓝帽子,穿蓝布中山装。70岁的老人,笑起来很天真的样子。这位农民的儿子,当过7年石匠。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过区委书记、县委书记,1977年出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身居领导岗位多年,淳朴的本色一点未改。有一次,他自己下乡,戴着草帽,穿着草鞋,找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哪里。乡秘书以为是一位老农,随便打发他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着急,不气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了许多听汇报时听不到的真实情况。
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家眷一个也不带进城,妻子一直生活在乡下,他自己在机关宿舍里只住一间屋子,三餐吃食堂。谈起往事,杨善洲说:“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保山的干部说,老书记在任期间,两袖清风。
1988年,杨善洲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他决定回乡去绿化荒山:“家乡的林子前些年就快砍光了,水土流失,这样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怎么过?”
杨善洲回乡植树造林的决定,使很多人不理解。他妻子也不赞成:“那么大年纪了,树长成材你怕见不到了。在家里动动嘴吧。”杨善洲不为所动:“退下来不做件实事,日子一定难熬。”
施甸县的干部群众听说老书记要回乡植树造林,非常高兴。县里决定组建施甸大亮山林场,将姚关、酒房和旧城三个乡的8万亩荒山和杂木林划归林场。云南省林业厅闻讯拨款50万元以示支持,省财政厅给了5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
1988年6月,杨善洲带着30多名林场职工进驻大亮山,清理荒山,育苗,打塘,修林区简易公路,架高压电线路。第二年,他又发动六七百名农民上山植树。“满山都是人,那个轰轰烈烈哟!”杨善洲谈起当年的情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大亮山植树9年,施甸县林业局每月补贴杨善洲70元生活费。这点钱还不够他的伙食费。杨善洲和林场工人一起,大部分时间没肉吃,咸菜倒是腌了一二十缸。
2.5万亩挺拔的华山松慢慢长高了,杨善洲的头发也都变白了。松树从栽种到成熟起码要20年。杨善洲相信他能看到一些松树长成材。
清晨6时,山岚弥漫的时候,杨善洲又上山了。他在林子里仔细查看,修剪树枝,检查病虫害,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照顾着林子。望着满山的绿色,人们说:“老书记,您真的可以歇一歇了。”他却指着更远的山坡说:“还有3万亩荒山呢!再造3万亩人工林,我的愿望就实现了!”
李邦栓,河南省辉县市一中校长。三十年来,他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育人,青丝变成了白发;担任校长后,他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改善办学条件。下期《中华儿女》刊登第八十六篇《李邦栓——白发无悔育桃李》。——编者(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程思远会见博茨瓦纳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今天在京会见以博茨瓦纳劳工和内政部长巴希蒂·泰马内为团长的博茨瓦纳政府文化代表团。
泰马内一行应中国文化部邀请于19日来华进行友好访问。在京期间,中博双方将签署为期两年的文化交流协定执行计划。
程思远表示相信,通过代表团的这次访问和两国在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将长期发展下去。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1997杰出服务奖揭晓
新华社香港10月20日电(记者李恒娟)由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办的一年一度杰出服务奖今天揭晓,9名服务业佼佼者获得嘉奖。据悉,杰出服务奖创办于1986年,目的是为了鼓励杰出基层售货员、服务员,进一步提高香港零售业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年青人投身零售业。


第4版(要闻)
专栏:

  孙孚凌会见赞比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赞比亚社区发展与社会福利部长纽斯特德·津巴为团长的赞比亚政府文化代表团。
赞比亚客人是应文化部邀请于14日来华进行友好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河北廊坊市下岗女工于晓燕,1989年用600元钱办起了理发店,刻苦学艺。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97国际美容美发节第四届精工杯大赛中获得晚宴化妆冠军。图为于晓燕(中)在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
本报记者卢传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