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社会观察

  走进网络时代
胡泳
一批关于网络的新书正在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它们所描绘的信息时代无“网”不胜的景象,正在我们的脚下一点点地成为现实。
      由启蒙期进入成长期
仿佛一夜之间,“上网”成了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许多与“网”相关的新词儿,如网虫、网点、网吧等,如海潮般铺天盖地而来,迅速挤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已开始走进网络时代。
从1994年引入因特网(Internet)起,我国已先后建成了6个因特网国际出口,分别归口到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四个国家指定的互联单位管理。这四大互联单位形成了当今中国因特网市场的四大主流体系。除此以外,还活跃着若干商业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截至去年10月,经邮电部方面批准的商业ISP,仅北京地区就达31家,而待批的还有几千家。其增长速度可谓惊人。
因特网如此风行的原因,除了它本身强大的通信功能外,更重要的还因为它是一个大型信息资源库,在网上人们可以随时实现资源共享。
1996年11月,北京首都体育馆附近,出现了京城第一家开放式的网络咖啡屋。在享受一杯清香咖啡的同时,你可以上网漫游,并随时得到专家的指点。在我国,网上贸易也已出现。目前,网上以电脑软件、电子出版物交易和客户预订服务为主。如北京英特信息网络中心(Intec)与北京饭店、昆仑饭店、长城饭店以及长富宫饭店等11家酒店合作,建立了中国旅游预订网络,并通过因特网向全球提供酒店信息查询服务和客户预订服务。
虚拟的电子社区正在真实的社区之外悄悄兴起。现代社会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社区居民交往半径短、家居生活封闭性强的现象。人们迫切希望与他人结识、交流,计算机通信恰好能在这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使用因特网学习、研究、交友,甚至谈情说爱。这种虚拟社区已开始融入有形的社区。一批带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小康型住宅小区正在无锡、上海等地兴建。这项经国家科委和建设部批准的2000年小康住宅试点工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小区内所有机构、居民家庭全面联网。建成后,居民可通过局域网获得世界各地的各种最新信息,并可以在家里办公、接受教育和购物。
      市场:尚需孕育和培养
自因特网进入中国以来,发展势头迅猛,节点遍布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主要应用于科教领域,商业因特网市场已处于萌芽阶段。当然,比起那些已经靠网络解决商品供求的发达国家,国内拨号入网的个人用户还不算多,从事互联网服务的公司也少。
在网上,人们除了相互之间虚拟的团体关系以外,还追求其他一些东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寻求信息资源。这方面中国用户做得怎样呢?根据一项对因特网用户为期3个月的跟踪抽样调查,95%的人上网只是查阅和浏览,网络数据信息传输水平极低。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对外联系、发布信息,还是从网上下载软件、拷贝文件,这样的信息交换活动都很少。这也许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国内利用因特网的水平还停留在极低的层次。有统计说,在因特网的输入、输出信息流量中,我国仅占0.01%和0.05%。
目前的因特网尽管用户不多,但由于网络骨干线路和国际出口速率较低,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中国的信息处理技术基本处于剪贴拼凑的手工阶段,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电子邮件、数据交换、可视图文、光盘数据库等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的新型技术商品,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信息利用率极低,信息库只建不用,各个行业的信息网络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许多公用信息被视为部门所有,只能内部流通。如何让这些分属不同部门的资源融入既有的网络服务平台,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困难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各部门已习惯自我封闭,要做到相互间理性的分工合作绝非易事。
就使用因特网而言,它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素质。今年7月,零点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网络一族”的典型特征是:35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上,个人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主要职业为三资企业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高学历的自由职业者。从物质条件看,上网所需的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加上每月的月租费,参照目前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大多数中国家庭还难以承担。服务价格也是一个因素。由于我国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电信行业还没有形成竞争机制。昂贵的电信资费对国内的互联网络服务供应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另外,因特网信息交换目前多采用英语,80%以上的中国人不懂英语,大大限制了他们同世界进行信息交流。
这一切使得因特网个人用户数目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的增长速度不会太快,市场还需要孕育和培养。
毋庸置疑,计算机正在改变着当今世界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不仅成为一种信息传播途径,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播途径。因此,我国在迅速迈向信息化社会的同时,还应抵制因特网上的信息垃圾并杜绝信息资源的浪费。
信息高速公路应该被用来最大限度地显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面对互联网络,除了要最大可能地通过它借鉴利用异域文化,更要利用它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化。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观念的“域差”意味着什么
卢小飞
前日傍晚乘坐地铁,身边一位男士在昏黄的灯光下埋头研读,余光扫去,是一本电脑快车之类的杂志,正翻至网络版。见那人津津有味,不由好奇:一身休闲,质地甚好,头顶着新式板儿寸,略微发福——这大概是“网络阶层”中的一类人。
说不清哪根筋被触动了。或许,是因感叹“电脑读物”普及到地铁里?
无独有偶。昨日乘车,一群想是刚走出校门的少男少女山侃海聊,兴奋于自己在因特网上获得的信息,他们不是那类“发福”的人,而是些初出茅庐的探索者,热衷此道,毫无顾忌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宣告他们的价值取向。耳边不断重复着“局域”这个词,作为旁观和旁听者,我这个“网盲”的第一反应即是:人们的观念将因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产生“域差”。
“域差”这个念头使我留心了一下周围,不知何时起,和网络打交道的人多起来,几位年轻同事居然到了痴迷状态。据说,9月中旬以来,因特网的国内外用户为了解中共十五大的信息,给人民日报网络版发来电子邮件无数。在此期间该网络版的读者从每日5万人激增到8万,最多时达到10万,每小时访问者最高时竟达1.2万人,可谓热闹非凡。如此下去,会否对其他媒体的生存方式构成挑战呢?不言而喻,尽管来日还多。
就在我杞人忧天地操心观念和生存方式的“挑战问题”时,一条消息披露了另一类型的挑战。据9月27日《泰晤士报》,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利用因特网窃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电话密码,而后以低廉的价格向外出售,该公司因此损失1000多万美元。据说,这类案件在西方已经越来越多,安全部门由此增加了工作量。
网络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空前的开放度,必将促进能量与信息的交流,激励观念的更新,而自然界的任何系统只有交流才有活力。面对着眼前这个无遮无拦的信息空间,欣喜之余也难免生出些疑惑,苍蝇蚊子总会乘虚而入,治安上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而防范某种思想就不简单了。存在决定意识,网虫与网盲肯定存在着“域差”,这如同“代沟”一样,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面对诸如多媒体、网络之类层出不穷的新东西,抱残守缺的和因噎废食的毕竟是越来越少了,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瞩目“第四媒体”
本报记者廖玒
      网上看《人民日报》
每天上午8时,你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打开连上因特网的电脑,敲入人民日报的网址“http://www.peopledaily.com.cn”,就可以读到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
在网上,读者除了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全部内容,还可以浏览到最新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华东版、华南版、市场报、讽刺与幽默、环球时报、新闻战线、中国质量万里行、大地、时代潮及证券时报等报刊。人民日报是今年1月1日进入因特网的。除发布上述报刊内容外,人民日报站点还有一些非新闻性的数据库。
与传统报纸相比,以电子版形式进入因特网的人民日报,除了迅捷及时外,还具有图文并茂、容量大、可检索等特点。读者不仅可以读到当日的报纸,还可以通过“全文检索”功能,查阅1995年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任何一篇文章。
有关数据表明,人民日报站点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中文站点中访问量最大、内容更新最快的热门站点。
      “第四媒体”的挑战
因特网的雏形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一个有关广域网络的项目。由于方便、可靠、实用,该网络迅速扩大,到1996年底,全球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连入因特网(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和地区也只有187个),连入网络10万多个,计算机主机1600多万台,网上用户4000万至7000万。预计到2000年,因特网上将有1亿台计算机和10亿个用户。现在,全球每天有数千万人在因特网上漫游、交流和工作。目前,国内因特网用户已突破15万人,接入计算机约2万台。
与传统媒介相比,因特网是一种双向媒介。它与报刊、广播、电视最大的区别是,人们不再只是被动观看,还可以主动参与。它的传播模式也不是一点对多点,而是多点对多点。传统媒介是编辑部发布新闻向大众传播,而因特网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向大众传播信息。美国某杂志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一只小狗坐在电视前敲击着键盘,题目是“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决不仅仅是一种讽刺,它告诉人们,在因特网上所有个体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迅速传播给网上的每一个人。
由于因特网传播信息速度快,时效性强,容量大,覆盖面广,可检索,可交互,兼备文字、声音、动画优势,媒介、企业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将目光投向因特网,人们将因特网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传统报刊印刷后,就固定不变了,而报刊网络版这种新的新闻形式,既可以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又可以随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其时效足以和广播电视相比。因此,美国几乎每周都有报刊宣布入网。到目前,已有500多家报刊开办了网络版。不仅是报刊上网,现在美国几家主要新闻广播公司也看好因特网,各投入启动资金数千万美元,抓紧“抢滩”。
“第四媒体”正以其特有的优势,向传统媒体发出挑战。今年5月28日,美国国防部审理俄克拉何马市爆炸案,最先披露这一消息的新闻机构,不是广播、电视,而是MSNBC网上站点。今年5月27日,当来势凶猛的龙卷风席卷得克萨斯州中部时,能够查询死者和失踪者名单的唯一渠道是CNN在因特网的网址。
      中国报业的新时代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因特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如何让更多的中文信息走进因特网,不仅仅是民族自尊心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中国及中国文化,中国信息产业如何在信息革命大潮中迎头赶上的大问题。
从1995年开始,一些有远见的报刊开始关注因特网。中国报业在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告别纸与笔走向计算机(从用笔写稿到无纸办公)的过程中,开始迈向新的时代——从一定范围内的纸介质发行,到以电子形式(网络版)进入全球因特网。除《人民日报》外,《计算机世界》、《证券时报》等几十家报刊陆续上网,还有更多的报刊正在准备上网。
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版,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参与性,读者可以边读文章,边听作者的声音,边调阅有关背景资料,还可以在电子公告牌上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兴趣的人讨论。虽然国内报刊的网络版在时效、方便、可检索方面比传统报纸领先一步,但信息传播基本上还是单向的,它们只是真正意义“网络版”或“在线版”(ONLINE)的冰山一角。由此看来,在我国,“第四媒体”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吐鲁番:葡萄的世界
吐鲁番的历史、名声是和葡萄连在一起的,吐鲁番的现实与未来也与葡萄密不可分,当地百姓们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更是与葡萄相伴相随。
本报记者陈沸宇程国慧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秋天,又是葡萄收获的季节,记者踏上了吐鲁番那块神秘而令人激动的土地,走进了葡萄的天地。
一幢红色的二层小楼几乎被缘架缘壁而上的葡萄湮成了绿色,楼前爬上架子的葡萄犹如一张墨绿的天幕,天幕下放置着地毯、桌子与电视,地毯上老人品茗、孩子嬉耍,只有不远处那片缤纷的花卉和那条哗哗的渠水裸露在阳光里……这是亚尔乡亚尔村村民热合曼的家,一个典型的吐鲁番人的庭院。热合曼告诉记者,他平时吃饭、娱乐、会客大都在葡萄架下,有时晚上也在这里睡觉。在吐鲁番,家家庭院绿,绿色染万家。
青年路这条宽10米、长4公里的“葡萄一条街”,似乎浓缩了吐鲁番葡萄所有的神奇和秀美。街道两边一架架密密的葡萄望去就像一条绿荫浓重的“葡萄隧道”,令初来之人叹为观止。
从农家庭院到葡萄一条街,再到整个葡萄城,人在葡萄中,城在葡萄中,葡萄已将吐鲁番市紧紧拥抱。“让绿色走近民众,让绿色扎根城市”,吐鲁番市副市长托合提介绍说,全市各主要街道现已栽下4000多万棵葡萄,各路之间都以葡萄绿廊联接,整个城市已变成一座庞大的葡萄公园。当地人告诉记者,明月出天山之时,整个吐鲁番城到处都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那份大自然与人的和谐令人心旷神怡。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吐鲁番就种植葡萄,距今已有2000余年。然而,葡萄种植真正大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当地谚语云:“村与村,比穷富,只消看看葡萄树。”1979年这里被国家定为葡萄生产基地时,吐鲁番市的葡萄种植面积才3万亩,仅占整个种植面积的10%。经过近20年的不断调整,现在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所占比例提高到40%。要继续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不能靠压缩长绒棉与哈密瓜的种植面积,而必须依靠科技与投入,走节水增地的新路子。
火洲吐鲁番,滴水贵如油。炽热的阳光下,在亚尔乡戈壁村的千亩果园里,我们看到吐鲁番盆地延续千年的大水漫灌已被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滴灌技术所取代。果园里地表虽无比干燥,作物根部却水滴汩汩。亚尔乡艾克然木副乡长介绍说:“同等条件下,此技术节水70%,节约资金60%,节省出的水可再灌溉一座同等规模的果园。”
高产开发是当地葡萄生产的一个里程碑。葡萄乡其拉力克村的沙塔尔是村里最早搞高产开发的人之一。他所在的村人多地少,沙塔尔介绍说,他家7口人3亩地,从每年3月开墩到10月埋墩,他几乎每天都在葡萄园里精心地浇水施肥、修剪搭架。人虽很辛苦,但亩产却比全乡1600公斤的平均水平高出1900公斤。据介绍,现在全市亩产3吨的葡萄园面积已达1.5万亩,亩产4吨和5吨的高产田正不断涌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早在唐代,西域美酒就名扬千里。“我们具有这么悠久的酿酒史,而我们的许多产品加工还停留在葡萄干、鲜葡萄的水平上。面对舶来的马爹利、人头马等诸多名贵洋酒,今天的吐鲁番人倍感汗颜。”具有万亩经营规模的吐鲁番市红柳河园艺场场长白秉书说道。吐鲁番与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法国波尔多地区处于同一纬度范围,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绝不亚于波尔多。他说,明年他们将再建3000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并加速引进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先进酿酒设备,以尽快酿制出无愧于祖先和时代的西域美酒。
那天晚上,我们来到亚尔乡恰章村观看村民们的丰收喜庆活动。葡萄架下的歌舞一浪高过一浪,一阵阵欢声笑语,一阵阵热瓦甫的弹唱,尼牙孜老人的歌声唱出了所有人的喜悦:“最好的土地给你种,最好的肥料给你上,水再紧缺也给你浇,丰收后我们怎能不把舞来跳。”亚尔乡一位副书记告诉记者,全村200来户人家,几乎家家盖起新房,大多数人家已有彩电、摩托、电冰箱、电话等现代生活用品,这些基本上都得益于葡萄的种植与深加工。
吐鲁番当地的文化也无不受到葡萄的影响。吐鲁番市文化局的同志讲道,在丰收的喜悦中,人们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赞美葡萄。葡萄是当地文艺创作灵感的源泉,以葡萄为题材的歌舞诗画多不胜数。此外,家家户户高如炮楼、四壁镂空的葡萄晾房,民居中常用的葡萄纹雕饰,“亭亭座座珍珠塔,层层叠叠翡翠楼”的葡萄灯会,无不显示出吐鲁番独特的风韵。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网吧”一瞥
朱刚
走进“实华开”网吧,只见靠墙的十几台电脑一字排开,六七个“网迷”紧盯着屏幕,余下的人有悠闲地喝着咖啡的,有低声交谈的,随意中不乏热闹。“实华开”是京城第一家网吧,据了解也是生意最好的一家。网吧的创建人徐宏哲经理告诉记者,创建网吧是为了适应因特网在全球普及的趋势。他也承认,网吧刚开业时用户稀少,只是在近几个月生意才有起色,而且还以“老外”居多。
网吧里,一位美籍女士在电脑前笑得前俯后仰,她在网上“聊天室”与朋友聊得正欢。顾忠山(音)是美籍华人,他来中国学习汉语,9月初他才被介绍到这里上网。网络对他来说很实用——发电子邮件同大洋彼岸的亲戚朋友联系。当问到这里的上网条件时,他表示满意,认为同在美国没什么区别。
中国的上网族以大学生和公司职员居多。在《中国资产新闻》负责激光照排工作的王先生刚刚在“瀛海威”办理了入网手续。他说:“是好奇心驱使我逐步接触网络。”他上网主要是娱乐和了解电脑知识。他很爱在“聊天室”里同素不相识的人聊天。笔者还看到,一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正在网络上查询国外大学的资料,她说:“上网查资料既方便也更为经济。”在“实华开”,笔者碰到留学归国的刘先生,他正在发电子邮件给美国的朋友。他说,在国外,网络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中国,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位小“网虫”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叫郝斌,正上初三。郝斌对电脑网络一直都很感兴趣,暑假中他被同学介绍到这里上网。如今,他每星期来此上网2次—3次,双休日每天必来。据说,在他们班,像他这样经常上网的有三四个。郝斌正在网上和一些新朋友聊天,他说:“上网聊天有一种神秘感,而且没有面对面交往的种种压力,你可以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是一种心对心的交流。”
网络已经向国人走来,网吧是否能搭上网络的强劲东风越办越火呢?笔者走访了几家网吧,经营者普遍抱怨同一问题——客源太少,特别是国内客源少。9月27日下午,笔者走进三联韬奋中心的网吧发现竟无一人上网,据负责人介绍,即使在高峰期也只有3人—4人上网。近几天,笔者还获悉个别网吧因门庭冷落而不得不关门停业。一位网吧经营者坦言:“中国人对网络还太陌生,对网络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还没有清楚的认识。”(附图片)
目前,网络咖啡厅(也称“网吧”)在京城很时兴。人们坐在里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操作电脑,通过网络会友、做游戏或了解各种信息、发电子邮件,它已成为京城百姓一种新的休闲方式。
上图:“实华开”网吧一角。 方云伟摄
下图:三联韬奋中心网吧一角。
本报记者 徐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