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体育)
专栏:

  水穷处惊鸿一瞥
云起时乳燕双飞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杨扬、许立群报道:与昨天游泳比赛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今晚碧波池中又传出激动人心的捷报。广西选手吴艳艳与辽宁选手陈妍在女子200米混合泳中如出弦之箭,双双打破世界纪录。新的纪录是吴艳艳的2分09秒72。
吴艳艳与陈妍这对“老对手”在10月13日的女子400米混合泳比赛中已经较量过一次。陈妍在吴艳艳的紧逼下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今天的场面与4天前极其相似,只是“助攻”的变成了陈妍。最后两人分别以2分09秒72和2分11秒27的成绩打破了我国名将林莉于1992年创下的2分11秒65的世界纪录。她俩在领奖台上热烈拥抱互致祝贺。
解放军队成为今天游泳比赛的大赢家。朱毅压倒曾启亮等名将夺走男子200米蛙泳第一,成绩为2分15秒88。贺慈红宝刀未老,与原媛、瞿韵、单莺一起为解放军队获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上海名将蒋丞稷不负众望,获男子100米蝶泳金牌。(附图片)
吴艳艳在比赛中。
吴艳艳(左)、陈妍领奖后。本报记者李石营摄


第4版(体育)
专栏:

  未及金风过已是桔橙黄
李雪梅百米突破11秒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江正茂报道:八运会田径比赛今天拉开战幕,第一天就硕果累累,多项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被打破。
在今天的田径预赛和复赛中,共有1人1次破亚洲纪录,6人破2项全国纪录,5人超1项世界青年纪录,5人6次创3项全国青年纪录。
在上午进行的女子100米预赛中,四川姑娘李雪梅以10秒90的成绩,打破11秒02的亚洲和全国纪录。下午举行的男子1500米预赛中,辽宁5名队员均打破全国纪录,其中宋维增以3分40秒23的成绩,改写了3分40秒93的全国纪录。
今天下午举行的女子1500米预赛十分引人注目,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曲云霞初次亮相,辽宁女将刘东、董艳梅、姜波也都参加了预赛,结果均获得决赛权。辽宁小将兰丽新以3分55秒01的成绩暂居榜首,曲云霞以3分55秒38的成绩暂列第二。辽宁的兰丽新、郎营来、张玲、尹丽丽、董艳梅的成绩还刷新了世界青年纪录。
明天田径比赛将产生12枚金牌。


第4版(体育)
专栏:东方塔

  田径场不再寂寞
焕兴
八运会重头戏——田径比赛17日开始,按大会安排,第一天没有决赛项目。
笔者凭多年经验,猜想可容纳8万人的体育场,可能会面临一个难堪的局面:全场空空荡荡,观众稀稀拉拉,既无足球场上的喧闹,也无游泳馆里的欢呼,呈现一种不大协调的“寂寞”。
然而,真是不看不知道,看过吓一跳。上午9时多进场。好家伙!场内已坐了约五成观众,还不断有人鱼贯而入;下午3时,再去体育场,观众更多,记者席也坐了七八成,“加油”声此起彼伏,热烈场景为笔者许久未见。
田径是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户。“得田径者得天下”,早已成为体育界的共识。可不能不说,前些年国内田径赛场不很景气:观众不多,媒体报道的热情不高,田径的影响与田径的地位形成巨大反差。记得一位读者感慨地撰文给本报:“田径场上太冷清,我为田径鸣不平。”
看今天田径场,有这么多观众和记者,真令人兴奋。一般说来,人们对某一项目关注和投入的热情,与该项运动的水平成正比。水平越高,越吸引观众。八运会上,田径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是田径健儿的努力,把观众吸引到了田径场。自然,人们越是对田径投入热情,也就越期望田径健儿创造优异的成绩。
田径场不再寂寞,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4版(体育)
专栏:

  京师前景如何
本报记者薛原
八运会开赛5天,赛前雄心勃勃的北京军团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进入最后决赛的项目很多,可往往与金牌失之交臂。有人开玩笑:北京选手不爱金牌爱银牌。4天下来,北京团收入账下的金牌仅有5枚,排在第十四位,形势不容乐观。
赛前,北京代表团的目标是全面超过七运会,缩小与沪辽粤三强的差距,确定这一目标并非信口开河。七运会后,北京体育涌现了一批新人,现在正处于上升阶段,理应有所作为。北京团的一位官员说:开赛以来,北京团的表现基本正常。因为竞技体育输赢难料,北京团能在20多个项目中杀入决赛,这就说明了一定的实力。只是比赛中运动员压力过大,未能完全发挥水平。此外,有些项目对手的实力增长很快也没有料到。但北京队也有收获,像网球男子团体、马术个人团体障碍赛的两枚金牌,就属意外之喜。
那么,在接下去的比赛中,北京军团的希望在哪儿呢?北京男子棒球、男女手球、体操各单项比赛、花样游泳、武术,以及田径的男子110米栏、女子标枪等,都具备了夺金的实力。如果后半段北京选手发挥好,进入奖牌榜前八名乃至前六名仍有可能。
在女子垒球队以0∶1负于上海队后,到场观看的北京市体委主任万进庆说:“竞技体育运动员,既要经得起胜利,更应该经得起失败。在比赛中,不要太多地想奖牌,应该多想想如何打好比赛,把自己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北京团这次进入决赛的项目不少,可很多都没有拿到金牌。下一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银色’变成‘金色’的问题。”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


第4版(体育)
专栏:浦江观澜

  要金牌还是要明天——八运会老将复出现象透析
本报记者薛原
      现象三题
现象一:40岁的张仁江在男排赛场上拼杀的时候,感受最深的一点大概就是“力不从心”。身边的这些队友也大多是三十大几的人了。而球网对面,一群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们正虎视眈眈。
现象二:翻开八运会羽毛球赛的球员名单,仿佛是一次老国手大检阅:赵剑华、吴文凯、张强、郑昱闽、陈红勇……当年哪一个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岁月不饶人,老将云集的福建男队最终丢掉了七连冠的辉煌。
一位国家队教练说,八运会羽毛球赛,男单水平最高,七运会后冒出的一批新秀已挑起大梁。而男双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比赛一结束,在前八名中占一半以上的老将们又“解甲归田”,国家队的希望在哪里?
现象三:前国家队主教练李敏宽坐在场边,看着自己率领的那批已经30岁上下的女垒姑娘们在场上呐喊奔跑,心里却不是滋味:“明年的世锦赛,恐怕还得仰仗你们。”女垒的青黄不接,从七运会时已显端倪,到了八运会,危机已暴露无遗。
老队员归队,水平发挥还不错,这真令李敏宽又喜又忧。喜的是队员的运动寿命得以延长,不失为一件好事;忧的是各队平时练的是新手,大赛却又派老将,梯队建设出现断档。李敏宽说:“找新苗子,看不到。也许有,被‘孩子妈’顶了。”
      老将真累
吐故纳新,是竞技场上必然的规律。老将“逆潮流而动”,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后继乏人,迫不得已再度出山;或是担心新手难挑大梁,总觉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保险。
老将真的保险吗?也不见得。经验丰富,体力不支,是众多老将们无奈的矛盾。而不少老将都是已做教练,重又出山,到底少了年轻人的冲劲和锐气。
全运会上,不少项目的国家队教练都来选拔新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他们对一些代表团动用已引退的老将表示理解,知道大家都盯着金牌。但也指出,如此做法对项目本身的发展不利。若是着眼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景更不容乐观。
老将出山,心理基础是一个“保”字,保得一年是一年。从排兵布阵的角度讲,倘若老将失手,也总比新秀落马承担的责任要小些。说来说去,还是“风险”二字作怪,患得患失的结果是因循守旧,恶性循环。实际上,新手必须经过大赛的锤炼才能成长,如果总是不痛不痒的比赛用新手,新手永远是长不大的新手。若是等到老将用尽,再出新手,人才断档在所难免。这方面,中国篮球已尝到了苦果。而中国乒乓球,却因“江山代有才人出”而欣欣向荣,称雄世界乒坛。
全运会的目的之一是“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群雄竞争是为了更高远的目标。所以全运会理应是推出新人的大舞台。另一方面,全运会对各省来讲,意义不亚于奥运会,金牌是首当其冲的目标。像篮球、排球场上的较量,激烈程度比联赛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将各省参加全运会的利益与备战亚运会、奥运会的利益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是全运会上出现的诸多老将带给我们的思考。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


第4版(体育)
专栏:

  天生我材必有用
——记自行车赛冠军刘亚东
本报记者李长云
今天,八运会自行车男子1公里计时赛传出喜讯:前4名全部刷新全国纪录,而江苏队20岁的刘亚东则是其中的领头羊。
夺冠后的刘亚东激动地说:“感谢江苏人民的培养。如果没有江苏为我们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我不会创造出今天的好成绩。”
此话引出了一个故事:刘亚东1977年生于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小县城。12岁时他迷上了冰雪运动,但4年艰苦的速滑训练后,他的成绩并不佳。1993年,为备战次年举行的江苏省运动会,东道主无锡市到全国各地选材,其中包括到黑龙江省挑选田径苗子。可黑龙江省只愿输出一批成绩不佳且无发展前途的冰雪运动员,这其中便有16岁的刘亚东。
落户无锡市参加田径训练不久,刘亚东又被江苏省自行车队教练梁效忠相中,并对其进行精心培养。小刘训练不到一年即在江苏省运动会上独得3枚金牌,随后又连获1994年、1995年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此后,刘亚东训练更加刻苦。今天终于又骑出1分6秒396的好成绩,并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也夺得了其自行车生涯的第一个全国成年冠军。
性格内向,爱好不多,就知道整天专心苦练的刘亚东表示,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在明年举行的亚运会上为国争光。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


第4版(体育)
专栏:

  金泰音乐会为八运会添彩
本报讯10月16日、17日的晚上,上海音乐厅内歌声婉转,乐声悠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金泰音乐会”在此举行。参加八运会的各省市有关领导、贵宾和体育健儿观看了演出,并对上海歌剧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两场音乐会由八运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新闻宣传部、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和浙江金泰集团联合主办,由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上海歌剧院担纲演出。
(曹疆)


第4版(体育)
专栏:

  连破纪录有“说法”
本报记者许立群
继辽宁选手陈妍在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34秒79改写了4分36秒10的原世界纪录后,广西选手吴艳艳又以2分09秒72打破了2分11秒65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原纪录是中国选手林莉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创造的。
吴艳艳的教练吴纪才赛后评价,吴艳艳能破纪录在于她的弱项蛙泳有了很大改进。此前吴艳艳蛙泳50米最好成绩为38秒多,今晚决赛中,她游出了37秒4,提高了1秒。
同林莉的4个分段成绩相比,吴艳艳蝶泳落后0.13秒,仰泳超出0.24秒,蛙泳超出1.22秒,自由泳超出0.60秒,这样吴艳艳总成绩恰好超出1秒93。除蝶泳稍逊外,其他3个泳姿全面超出、特别是蛙泳成绩突出正是吴艳艳破纪录的原因,这也同吴纪才教练的分析不谋而合。
中国选手在两个混合项目上都将原世界纪录提高了近2秒,似乎是个巧合。原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将两个新的世界纪录称为“跨世纪的纪录”,并认为两人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合情合理”。
首先,两人都是非常有才能的选手。两人年龄相仿(陈妍16岁,吴艳艳19岁)、身材相近(陈妍身高1米78,吴艳艳身高1米73)、体重相等(均为60公斤),都是游混合泳的好材料。陈妍耐力突出,400米独领风骚、吴艳艳速度见长,200米当仁不让。
去年奥运会选拔赛,陈妍400米成绩为4分40秒85,吴艳艳200米成绩为2分12秒87,均为当年世界最好成绩,这表明两人早已具备了很高的训练基础和实力,经过奥运会后的充分调整和训练,重新达到一个竞技高峰完全可能。
陈运鹏还指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混合泳项目上的训练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水平。如此,打破纪录就不属意外了。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


第4版(体育)
专栏:

  重庆体育面向未来
本报记者郑红深
重庆是今年3月才成立的直辖市,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就要组团参加八运会,我们能在赛场上看到他们的英姿,当为其击节鼓掌。
当然,在八运会上重庆的成绩要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开幕6天了,重庆队还未获一块奖牌,两个有希望夺牌的项目也仅得第四。
一些人认为,在八运会后几天中,重庆队在男子举重、摔跤、武术、男子100米和女子110米栏以及田径的其他项目中还可以拿分,并争取夺牌。但更多人考虑到的是重庆体育的长远发展。
通过参加八运会,重庆已向兄弟队学到不少东西。如各队先进的训练方法;集资加快场馆建设。赛前,他们提出的参赛目的就是:增进交流,加强合作,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为重庆体育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可以说,这个目的达到了。这样,对于今后如何开展竞技体育,他们已找到了新感觉。一些同志还认为,此次重庆团一下就参加18个大项的角逐,有力不从心之感,今后应像湖南抓灵巧项目一样,根据重庆的条件及重庆人吃苦耐劳的特点抓一些拳头产品,如举重、摔跤、竞走、跳水等,放弃一些投入大、战线长的项目,即在竞技体育的布局上多动些脑筋。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可以逐渐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


第4版(体育)
专栏:

  中国足球队负于伊朗队
本报德黑兰10月17日电记者汪大昭报道:中国队今晚在德黑兰同伊朗队进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中以1∶4败北。另外,沙特队今天客场1∶2输给科威特队。现在中沙科三队同积7分。
今晚比赛一开始,伊朗队就对中国队的腹地展开了紧逼围抢,并在第2分钟时由曼苏里扬破门得分。上半场比赛即将结束时,鲁斯塔又为伊朗队攻破了中国队的城门,使伊朗队以2∶0领先。
伊朗队在下半场比赛中依然占据着场上的优势,由巴盖里和达埃分别在第71分钟和第75分钟各攻入一球。在第88分钟,中国队在对方禁区内一次漂亮的配合,由毛毅军的一记劲射扳回一球。
中国队的英籍顾问对个别球员的表现非常失望,认为区楚良应当在失球后振作精神,而不能一再出错。主教练戚务生认为这场比赛输得无可奈何,场面被动是早在意料之中,看来是心理问题并未解决,遇到多方面强于自己的对手,还是紧张。


第4版(体育)
专栏:

  打假动真格
——评足球赛不比净胜球
本报记者高渊
八运足球比赛无冷门。小组比赛今天落幕,上海、辽宁、解放军等传统强队一路过关斩将,均以小组头名顺利出线。但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C组的北京队、广东队和D组的天津队、湖北队因积分相同,将于明天抽签确定小组名次。
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以C组为例,京粤两队分别以5∶1和2∶1击败火车头队,相互之间以1∶1战平。两队虽同积4分,但北京队净胜球领先3个。依照国际惯例,积分相同后比净胜球的话,北京队理应以小组第一出线,为何还要抽签呢?
原来,本次比赛规则规定,积分相同的队只看相互间的胜负,若双方战平,则以抽签决定名次。据了解,这是为了避免故意多输球的假球行为。因为在以前的全运会足球比赛中,曾有过两队达成协议互相多进球,最后以净胜球挤掉第三队的情况。看来,八运足球赛“打假”是动了真格。 (本报上海10月17日电)


第4版(体育)
专栏:

  八运会奖牌榜(前14名截至10月17日)
单位 金牌 银牌 铜牌1 上海 25.020.516.02 辽宁 18.522.016.53 广东 14.511.518.04  江苏  14.0 10.0 14.05 吉林 13.07.5 7.06 解放军10.519.517.57 河南 10.58.0 12.08 黑龙江9.5 8.0 6.09 山东 9.0 15.09.010浙江 9.0 5.0 3.511湖北 8.5 8.5 8.012湖南 8.5 7.0 5.513北京 8.0 19.53.014内蒙古7.5 8.0 2.0


第4版(体育)
专栏:

  八运将产生十佳
本报讯正在上海进行的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精彩纷呈,群星璀璨,引起各方关注。为了进一步宣传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中国体育记者协会、新体育杂志社与通联药业有限公司将共同主办“维格尔杯”八运会十名最佳运动员的评选活动。十佳名单将由各方面的专家推举产生,当选运动员的揭晓颁奖仪式与文艺晚会将于闭幕前夕在上海隆重举行。


第4版(体育)
专栏:

  四人刷新自行车全国纪录
本报上海十月十七日电记者李长云报道:八运会自行车场地赛今天一开赛,便有四人在男子一公里个人计时赛中刷新全国纪录,一人平全国纪录。江苏二十岁的年轻选手刘亚东技压群雄,以一分零六秒三九六夺得冠军。


第4版(体育)
专栏:

  八运会乒乓球赛结束
本报上海十月十七日电记者郑红深报道:世界水平的八运会乒乓球比赛,今天在上海嘉定体育馆收拍。
河南队的邓亚萍和张辉获女双金牌;解放军队的王涛摘得男单桂冠。
邓亚萍和张辉在配合未入佳境、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越打越好,最后以三比一夺冠。男子单打的争夺在解放军队老将王涛和广东新秀马琳之间展开。前四局双方你来我往,战成二比二平。关键的第五局,马琳在落后的情况下,将比分扳成了十八平、十九平、二十平,最后以二十比二十二惜败。


第4版(体育)
专栏:

  女子举重落下战幕
本报上海十月十七日电记者江正茂报道:八运会女子举重赛在频超世界纪录和屡破全国纪录的凯歌声中,今天在此间落下战幕。最后一个项目女子八十三公斤以上级的比赛,共八人三十一次超三项世界纪录和亚洲纪录,四人十一次打破全国纪录。辽宁女将丁美媛以三百零七点五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女子八十三公斤以上级“举坛女皇”的桂冠。


第4版(体育)
专栏:

  北京体操队意外收三金
本报上海十月十七日电今天的体操男、女全能决赛,北京队坐收三金,风光无限。男队的张津京获男子全能冠军,而女队的奎媛媛和队友孟菲则以同样的得分,一下子拿走两块金牌,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岳旭光)


第4版(体育)
专栏:

江苏选手肖爱华(左)获女子花剑金牌。
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