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扶贫济困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本报评论员
今年第二个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宣传周已于昨日拉开帷幕。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进一步做好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倡导的“动员机关干部和城市居民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为贫困地区捐送衣被”的活动,就是多方面扶贫济困措施中的一项。它不仅能够帮助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而且为城市居民找到捐赠多余物品、奉献爱心的途径。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甘苦与共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和城乡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不仅是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发达地区的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级领导要结合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把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赢得群众的支持。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是社会公益活动,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群众的支持。各地要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使捐助工作的意义家喻户晓,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现在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还有许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国仍有58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加之每年都有部分群众因灾造成生活困难。所以,扶贫济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常抓不懈,将这项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全国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设立经常性捐助工作机构和仓储设施,形成以社区为单位,以街道、居委会和社区为依托,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捐助接收网络,建立较为完善的经常性捐助工作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使救灾捐赠工作逐步由被动的突击性捐助向主动的经常性捐助转变。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捐助工作经常化、社会化的指示落到实处,为实现200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做出贡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宣传周开始
本报北京10月13日讯新华社记者王雷鸣、本报记者翟启运报道: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今后我国每年4月份的第一周和10月份的第三周被确定为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宣传周。今年10月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宣传周即从今天开始,到19日结束。
开展宣传周的决定是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有关指示和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大捐助工作宣传力度的要求,以及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民政部等12部委、团体关于做好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确定的。
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旨在通过在城市募集衣被、资金和其它用品,帮助灾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自1996年扶贫济困活动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相继掀起大规模的捐助活动,并逐步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经常性募集活动机制,部分大中城市还设立了专门接收捐赠的办事机构和工作网点,使捐助工作正日渐形成为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公益活动。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国共募集衣被9500万件,接收救灾扶贫捐款和其他物资折合人民币15.8亿元,及时帮助4000余万灾民和贫困户解决了困难。
有关方面负责人要求,这次宣传活动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扎实有效,有感召力。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贯彻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民政部等12部委和团体的通知精神,重点宣传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与提倡的要把捐助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公益活动常年开展起来”的指示,积极支持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圆满完成经常性捐助任务,实现2000年基本消灭贫困的目标做出贡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李贵鲜在全国人事系统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会议上指出
加快做好人才培育工作
本报深圳十月十三日电记者张严报道:全国人事系统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会议今天在深圳举行。国务委员李贵鲜在此间强调指出:全国各级人事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各项工作纳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做好人事工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李贵鲜说,党的十五大强调,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谁拥有优秀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把握主动权。目前,我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的人才已达四千四百多万人,他们为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的人才队伍还有很大差距。据测算,科技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这方面的差距也反映了我们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做好人才的培育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李贵鲜指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我国现有人才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要大力营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要逐步推行个人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的双向选择制度,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逐步推行聘用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要建立科学的人事分类管理制度;要积极促进地区间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开展东西部人才余缺调剂、对口支援工作,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发挥工资分配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合理引导东部地区人才向中西部流动;要合理调整产业间的人才资源结构,稳定和发展农业科技人员队伍,鼓励非农业领域的农业技术人员回归农业;要重视乡土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对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要从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充实企业人才队伍,重点是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在会上也讲了话。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两岸关系》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
及早进行政治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近日出版的《两岸关系》杂志10月号刊登一篇题为《及早进行政治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署名文章,就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及早进行政治谈判问题发表了意见。
文章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中谈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时,“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希望台湾方面“认真回应”,及早“进行政治谈判”。钱其琛副总理也于近日提出,希望台湾当局及时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与我们进行磋商。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祖国政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也是为和平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进和平统一进程作出的郑重决策。它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博大的胸怀、务实的精神和极大的诚意与决心,也反映了两岸同胞迫切希望尽快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心愿,因此再次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响应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应当作出认真回应,及早同祖国大陆进行政治谈判。
文章指出,政治谈判是解决两岸分歧,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逐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必由途径。
文章说,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主张。为了实现这一主张,祖国大陆方面从90年代初开始,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对政治谈判的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谈判对象上,经历了由主张国共两党谈判到由国共两党主导,邀请其他政党、团体和有代表性人士参加的政治谈判,再到江泽民总书记八项主张中所提出的海峡两岸政治谈判这一发展过程。
二是在谈判内容上,也经历了从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主张商谈“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到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再到江泽民总书记在八项主张中提出“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的发展过程。
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多年来始终不渝地以务实的精神、真诚的态度、灵活的方式来促成两岸政治谈判,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当前要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就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面对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症结问题进行商谈,寻找解决分歧的途径。多年来,得到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进行了多次事务性商谈,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权益,起过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台湾方面后来一再在会谈中提出“司法管辖权”等政治性问题,使两会商谈难以取得进展。事实已经证明,两会过去几年商谈中遇到的主要症结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因此,如果不去面对政治分歧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事务性协商也难以取得圆满结果。只有及早展开两岸间的政治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解决双方的政治分歧,才有可能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和稳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为最终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认为政治谈判应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作为突破口。
文章说,两岸政治谈判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首先应从消除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两岸敌对状态问题谈起。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关键问题。所以江泽民总书记在八项主张中“郑重提议”,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从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谈起,可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解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问题,可以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统筹规划并加以实施。因此,这一主张抓住了主要矛盾作为突破口,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为了使政治谈判能够有准备地进行,首先应当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进行磋商,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文章强调,要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展现真正的诚意。
文章说,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第一步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后,台湾方面对此是拒绝的。同年年中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两岸关系骤然紧张以后,台湾方面有了要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的表示,表示要优先处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台湾方面一些重要人士一再明确地表示可以谈政治问题,“其中最重要、最优先的课题是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定”。但是,对这种态度,台湾方面另有一些人又是反对的。
文章认为,只要两岸都有诚意,并能真正以理性、务实的态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寻求共识,就会突破当前两岸政治谈判的僵局。
一是要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针对台湾岛内和国际上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总想分割中国的主权,总想把台湾从中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因此事务性商谈中要本着这一原则,政治性谈判中更应当本着这一原则。海协历来主张在事务性商谈中应当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但可以先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在此基础上,海协与海基会就在事务性商谈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口头共识。文章指出,关于在两岸统一前,“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已经讲得非常明确,那就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反对任何制造“台独”的言行,也反对“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主张。
二是要坚持平等协商。祖国大陆方面从提出两岸政治谈判开始,明确指出是国共两党“对等谈判”。江泽民总书记在八项主张中又强调“至于政治谈判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早日进行平等协商,总可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凡此都说明,祖国大陆方面一直坚持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平等协商的原则,没有要以中央与地方的名义来同台湾方面谈判,更没有摆出以大欺小的架式;而是充分理解台湾方面的心态与处境,设法避免其感到不方便的问题。台湾方面在这一问题上不应有什么顾虑,更不应蓄意歪曲、节外生枝。江泽民总书记还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只要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三是两岸政治谈判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干涉。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中国的内政,自然应由两岸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决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说:“除了极少数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人以外,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祖国大陆方面一贯欢迎和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交换意见。同时,希望台湾方面对江泽民总书记的“再次郑重呼吁”作出认真的、明确的回应。海协负责人去年9月间曾经表示,如果两岸政治气氛合适,海协愿意争取得到授权,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与海基会进行商谈。在台湾方面对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上的郑重呼吁作出明确回应后,两会应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尽快举行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解决两岸政治谈判的议题、商谈的名义等问题。时不我待,我们希望台湾方面把握契机,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本着对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负责的精神,正视和珍视这一机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孔繁森小学接受捐赠
本报讯最近,全国青联委员、全国自强模范、孔繁森小学名誉校长施纪平代表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将一辆价值15万元人民币的进口卡车和北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总队乘务部捐款购买的价值1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捐赠给孔繁森小学。1995年4月,施纪平把自己多年节省下来的5万元人民币捐给西藏阿里的教育事业。由他提议,一所以孔繁森名字命名的“孔繁森小学”于1995年5月在狮泉河畔建成。(陈边雯)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一对好“搭档”
阎兴段赵辉康剑
事业兴旺发达,靠主官能力,更靠主官工作思路。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人武部部长王会刚、政委张利军两名主官1991年上任以来,把一个因领导集体参与赌博而受处分的落后人武部带成一个辽宁省军区先进人武部,而且连续四年“红旗”不倒,成功之处在于两名主官同树一个远大目标,同心协力干工作。两名主官搭班子后,他们注重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热点”工作,共同负责。征兵和干部调动属人武部热点工作,部长、政委一同商定,分管不独断。每年征兵摸底、宣传、体检、政审,部长都主动找政委商量,一道解决。人武干部晋升、评功等,政委又主动和部长沟通、合计、定夺。二是日常工作,两位主官唱好一台戏。他们上任之初,为改变局面,一直坚持双月小整顿的方法,终于杜绝了上班时间搞娱乐活动的现象。三是突发事件,不等不靠。1994年锦州发生特大洪水,在锦州大堤告急之时,部长、政委主动冲上前并肩作战,带领民兵奋战险段,最后凌河区人武部被锦州市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四是难点工作,合力攻坚。伴随有民兵组织的企业多种经营机制的先后运转,一串难题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两位主官团结协调,集中8个月时间,抽调部机关13名同志,组成3个工作组,会同企业20多名人武干部,抓了11家试点企业,总结出9家企业同步改革民兵工作的经验,摸索出在12种经营机制下开展民兵工作的可行做法。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农工民主党十一届十六次中常会举行
本报北京10月13日讯记者潘跃报道: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在会上说:农工民主党十二大召开后,部分常委将要退下来。不管退下来的还是继续留任的,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继续关心、爱护和支持我们农工民主党的工作。这次中常会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好农工民主党十二大做好最后阶段的准备:审议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草案)和报告人建议名单;审议农工民主党章程修改草案;同时,还酝酿了农工民主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问题。会议决定农工民主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方荣欣主持会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的北京军区某坦克师,在内蒙古驻训期间,派出多个医疗小分队为牧民巡诊送医。图为军医在为牧区儿童诊病。 董芳忠 徐令超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