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佳作赏析(3)

  《香港沧桑》浓缩百年历程
主持人徐俐:香港回归是中国现代史上的盛典。中国关于香港回归电视报道是从大型电视系列片《香港沧桑》开始的,同时又以《香港沧桑》画上圆满的句号。今天,我们请来了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还有《香港沧桑》的主创人员和大家一起回顾《香港沧桑》三年来的创作历程,总结它的价值和意义。
杨伟光(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
《香港沧桑》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香港各界的大力支持。钱其琛、王汉斌、姬鹏飞、胡绳、安子介、霍英东、鲁平、周南、李后等领导人担任本片顾问。这是该片成功的重要保证。《香港沧桑》还运用了在内地、香港、英国搜集到的大量珍贵史料,形象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所以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史料片,是政策性很强的政治片,也是纪实和观赏性很强的电视艺术片。
董京全(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香港沧桑》是一部优秀的电视理论片。片子成功地表现了香港问题的由来、中国三代领导人对香港问题的关心和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片子还以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刻地反映了香港同胞在一百五十多年来,心系祖国,对祖国依恋的情感,以及香港同胞对殖民统治一百多年来的英勇抗争和香港同胞在祖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相濡以沫、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这部片子的许多情节,深深地撼动了观众的心,激起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引发了观众深深的思考,使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艺术手法来说,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是将事、情、理三者相互结合,融为一体。它以史实为基础,在史实的叙述中,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许多地方给予理论的分析,画龙点睛。所以这部片子可以说是以史感人,以情动人。
任意农(国务院新闻办三局副局长):
《香港沧桑》是一部具有民族历史感的大片,它整整拍了三年。江泽民总书记为这部片子题写了片名,还有九位领导同志出任这部片子的顾问。在制作过程中,内地、香港、海外许多专家、学者为这部片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可以这样说,这部片子的成功是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专家、学者和影视工作者一次成功的合作。
朱祖寿(外交部港澳办主任):
《香港沧桑》这部片子客观、真实地记载了中英围绕香港问题所进行的斗争。它不仅包含了参加中英联合声明谈判和中英联合小组工作的人士、也包括一些英国的有关人士的谈话,这样就使这部片子具有真实性,它的资料也具有真实性和珍贵性。在制作过程中,中央电视台的制作人员不断地认真学习《基本法》,学习联合声明,学习中央对香港方面的政策,而且不断听取有关部门和香港专家的意见,这样使得《香港沧桑》的内容符合中央对香港的方针、政策,同时又宣传了这些方针、政策,所以,《香港沧桑》的政治、政策、文献性都是很强的。
李丹(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香港沧桑》播出以后,在国内外都获得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这个选题有历史意义和有现实意义。香港回归,一雪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这个大的选题背景就奠定了这个片子的成功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发挥了这个选题的优势,同时又发挥了题目本身的优势。
在香港问题上,我们中国,中国人民是站在理上的,所以我们这部片子虽然是政论片,但是我们所讲的理在海外是被接受的,是可以被理解、可以获得同情和支持的。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我们坚持按对外宣传报道的规律办事,也就是要讲一个“真”字,以史实为根据,有理、有利、有节。把理讲得很动情。
赵宇辉(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
现在回顾《香港沧桑》的拍摄经历,有着很多重要的启示。领导的重视是成功的前提,专家的参与是成功的保证。我们做电视的应该说都不是香港问题专家,要成为香港问题专家,那不是三年两年的事。制作《香港沧桑》这么一部大型的系列片,要讲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的历史变迁,必须有专家的参与。我们在《香港沧桑》的拍摄过程中,就聘请了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做我们的咨询顾问,随时向他们请教,其中有一些专家还接受了我们的访谈。这样有专家的参与,就保证了这部片子的科学性,也保证了这部片子的权威性。
吴明训(中央电视台海外专题部主任):
拍摄《香港沧桑》时,我们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因为这部片子是代表国家,代表中华民族来发表对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问题的形成和香港问题的解决的看法。因此,我们用的史实必须准确。每一个画面都必须用事实作依据。为了使用有关的画面来说明我们的观点,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拍摄了很多文物、文献,还采访了许许多多的当事人。
另外,我们在节目中利用了很多的历史研究资料。比如说过去香港在英国人占领之前是小渔村,后来由小渔村发展起来了。但是经过专家研究、考证,事实并非如此。在英国人占领之前,香港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比较高的文化发展水平了,我们采用了专家们最新的观点。我们用的史实,采用的镜头,所写的解说词,都是有事实作依据的,它拥有比较强的文献性。
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港澳室副研究员):
香港是怎样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大都市的?《香港沧桑》作为史料性很强的纪录片,除了给观众一个真实的历史,还要让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现在《香港沧桑》的做法是按一条情感的线来调动观众的感情。比如早期华人的艰苦创业,后来在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地对香港的大力支持,如“三趟快车”、东江供水工程等,以这些能调动观众感情的事件作为主要的线索,就把香港经济发展的脉络融到这一条线索中去了。既很真实地反映出了历史,又客观地交代了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还把握了电视艺术的特点,抓住了观众的情感,吸引了观众。我想这正是《香港沧桑》的成功之处。
王有才(总编导):
《香港沧桑》这部电视片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个历史的事件本身产生的,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再一个就是三年来我们全体摄制组人员,在香港深入各个阶层,确实浓缩和选择了一百五十年的变迁和香港人的甜酸苦辣,把这一段的历史浓缩了。这部片子从开头一直到结尾,每位编导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选材。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人才、精品战略带来
四川文艺的繁荣
刘裕国熊艳
连日来,来自北京的捷报频频传到四川:电影《鸦片战争》、电视剧《血战万源》、舞剧《远山的花朵》等一批优秀的文艺、理论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川剧《死水微澜》、舞剧《远山的花朵》又获得“文华大奖”,在全国五个文华大奖中,四川省以两项大奖和获“文华新剧目奖”的《船过三峡》独占鳌头。
近年来,四川省(含重庆)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八五”以来(至1996年),电影《焦裕禄》、《被告山杠爷》,话剧《辛亥潮》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共计七十多个大小剧(节)目在全国获奖,仅单项奖就达一百七十多个,全国梅花奖得主十三人。每年都有一批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的优秀作品诞生。
记者采访中,四川省的文艺工作者普遍反映:是人才和精品两大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四川文艺的百花齐放,全面繁荣。
一段时期,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严重不足,部分文艺工作者迷惘、困惑,找不准自己的位置。针对这种情况,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坚定信心,将文艺创作、艺术繁荣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参观、考察,使文艺工作者逐步统一认识,将精力集中到文艺创作上来。四川省每年都要组织作家、表演艺术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汲取创作营养。还设立了“振兴川剧,繁荣文艺”奖励基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将过去对各院团的演出补贴改为在全国获大奖后的重奖,有力地激发了各演出团体、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四川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抽出大量经费来加强四川省舞蹈学校、川剧学校、艺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基本素质。这三所艺术学校目前已成为四川省文艺人才学习、成材的摇篮,一大批文艺新秀从这里走上舞台,走向全国。
对艺术精品精心打磨,变个人劳动为集体智慧是四川文艺繁荣的又一条捷径。对群众喜爱的、富有时代精神的好题材、好作品,他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深入挖掘,全力以赴。话剧《船过三峡》的编剧李亭深有感触地说:剧院多次为剧本召开专家研讨会,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曾五次前往长江,上了二十三条船,三次更改剧名,对剧本作了六次大幅度修改,每次收获都不一样。该剧已荣获今年“文华新剧目奖”,将被搬上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的表演舞台。四川省还通过举办“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精典作品演出”、“中国戏曲名家精品演出”等形式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不出家门,就能学到全国乃至世界最精湛艺术的机会,这种形式也丰富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川省还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导企业投资文化事业,改变了文艺团体经济拮据的现状。四川明日集团先后投资一亿二千多万元,兴建四川省图书馆,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成都经济电视台投资二十八万元与四川省歌舞剧院联合推出舞剧《远山的花朵》,目前已捧回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各艺术院团还通过实行领导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过去艺术团体一潭死水的状况。现在,全省各院团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创作演出上,省直演出团体每年的演出场次都在一百二十场以上。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深爱着这片土地
刘玉琴
雪域西藏的神圣美丽,藏族人民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近代社会巨大的变革过程中,西藏走上解放和改革之路的必然趋势这一历史话题,吸引了众多的影视工作者。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爱恋与向往,怀着创作完成一部精美传世的西藏题材影视精品的夙愿,中国铁路文工团、北京大路影视公司“拉萨往事”摄制组在格桑花开时节,来到了世界之巅。从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脚下开始,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拉萨往事》将演绎出西藏历史上一幕幕曲折动人的故事。
藏汉人民的精神、情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来都是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体化的背景下展开的。为了让国内乃至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西藏的过去与现在,展示藏汉民族深邃久远的合作与团结,摄制组继反映西藏题材并荣获“飞天奖”的电视剧《雪震》之后,历经三年的寻找再寻找,终于找到了藏族女作家央珍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他们在走过了查阅历史资料、请教藏学专家、考察历史环境、请来一批知名作家数易其稿等一系列艰苦而漫长的路程之后,终于将小说改编成了剧本。该剧导演杨韬说,我们为什么如此执著?是对西藏人民的敬仰,是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我们想为民族团结、想为扩大西藏的影响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也想使电视剧闯出一条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道路。杨韬曾执导过获得“飞天奖”一、二等奖和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的《师魂》、《等等我老师》、《小龙人》、《燃烧的烛光》等电视剧。这一次,《拉萨往事》中第一次被搬上荧屏的历史题材,带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场景,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情节,又使他充满了自信。
电视剧《拉萨往事》讲述的是德康这个中等贵族之家的兴衰荣辱及其家人的不同命运。它选择了一个新颖的角度——透过女主人公央吉卓玛那双美丽的眼睛,揭示出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尔虞我诈和西藏地方有识之士对前途命运的思考与奋斗,展现了特定时代西藏社会的面貌、衰败及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趋势,真实地反映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西藏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中央统战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以及藏族群众对剧组的拍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全方位的协助。“物质交流成果需要文化交流来巩固,关于西藏题材影视剧的拍摄对西藏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次良好的机遇。”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汉昌如是说。所以,经自治区有关部门同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著名的历史古迹以及十世班禅父母当年的府院,阿沛·阿旺晋美老人在工布江达的庄园,西藏目前唯一保留较完整的江孜帕拉庄园等地为剧组提供了拍摄现场。剧组还挑选一批知名的藏族演员组成了整齐的阵容。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点燃者达娃央宗饰演女主角——德康府中的二小姐央吉卓玛。这个一出生就被视为不吉利的人的小姑娘,富有顽皮、不安分以及叛逆的个性,清纯、文静的达娃央宗与这一角色之间有着不小的距离。但达娃央宗喜欢这个角色,面对性格上的挑战,她正不遗余力地塑造着一个新的形象。曾在电影《红河谷》、电视剧《雪震》中饰演主要角色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多布吉在剧中饰演男主角,扎西顿珠、朗杰央宗以及北京人艺的濮存昕等也将各展风采。于是,随着摄影机镜头的不断延伸,我们不仅看到了西藏历史文化民俗的斑斓画卷,也看到了民族团结友爱的又一道风景。
(附图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中国艺术节

  用笑声讴歌真善美
——评采茶戏《木乡长》
刘孚威
江西省宜春地区采茶剧团演出的《木乡长》,以诙谐欢快的喜剧情节和演员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笑声。这笑声,是对于时代真善美的讴歌。
《木乡长》着力塑造了一位农村基层干部——乡长李星光的形象。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处事又幽默机智。他廉洁自律却不被一些人所理解,连老婆都骂他是“木头木脑”的“木乡长”。当女儿考取大学委培班,需要交一笔钱时,他囊中羞涩,还缺二千多元。正在这时,乡里新建项目陶瓷厂要上马,一个基建工程队老板为了承包这个项目,给乡长的爱人送了三千元的红包。围绕着这个红包的收与退,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乡长没有同性格刚烈的妻子正面冲突,而是使了一个调包计,由此引发了一连串饶有趣味的喜剧冲突。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幽默,以独特方法教育了妻子,也教育了基建队老板,最终把红包以基建队老板的名义捐献给了希望工程。
《木乡长》表现的是一个严肃的廉政建设的题材,这也是当前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木乡长》没有采取正剧正演的办法,而是以轻松活泼的喜剧形式来展现这一深沉凝重的思想内涵,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全剧没有耳提面命式地说教,没有疾言厉色的斥责,而是设置了一个个别开生面的喜剧情节。从送红包、找红包、还红包、调红包、偷红包到退红包,起伏跌宕,妙趣横生,叫人忍俊不禁。尤其是刘大伯乔装办案的那段戏,令人捧腹,把全戏的喜剧气氛推向了高潮,巧妙地将反腐倡廉这一严肃主题融入会心的笑声中。领导干部不收红包,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乡长李星光却不得不采用近乎荒唐的办法来退红包,用游戏的手法来教育妻子和行贿者,这种艺术上的夸张建立在事理的逻辑之上。用拒腐的艰难来映衬反腐的重要,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中留下沉重的思考,这正是该剧的深意所在。
《木乡长》的基调轻松明快、乐观向上,这与当前我国农村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吻合的。乡长李星光既朴实又诙谐,既可敬又可亲,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一个典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干部既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学会了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乡里的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们工作压力大,负担重,但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又使他们豁达开朗,风趣幽默,亲朋好友之间常常开点玩笑,甚至来点“恶作剧”。李星光这个人物,面对一个个难题,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还带点农民的“狡黠”。用他老婆的话来说,他“木起来的时候蛮木,鬼起来的时候蛮鬼”。这里的“木”是指他老实厚道,原则性强,不以权谋私;这里的“鬼”,是指他的灵活、机智,善于化解矛盾。这“木”与“鬼”的统一,使李星光这个人物鲜活起来了。透过这个乡长,人们可以看到千万个农村基层干部在成长,在成熟。
《木乡长》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善意和宽容。剧中没有阵线分明、势不两立的双方,然而是非善恶却是泾渭分明。有矛盾有斗争但没有一个反面人物,两个有不良行为的人也在善意的揶揄中,在观众的笑声中有了转变。基建队老板陈金生有唯利是图的一面。他认为,“生意场上混几年,豺狗也会变狐狸”;他对干部行贿,自有一套办法,“猴子不上树,多打几下锣”,自认为“没有我过不去的坎,没有那钓不到的鱼”。碰到木乡长这样的硬钉子以后,他还自恃“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看守所都有我的人,今天捉进去明天就会放出来”。就这样一个人,在乡长的教育及人格力量的感化下,最终还是把用来行贿的三千元捐给了希望工程,又捐了一千元给敬老院。农民刘大伯的儿子疤子好吃懒做,手脚不干净,信奉“牛作田马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乡长和刘大伯对他恨铁不成钢,同时着力进行教育、开导。从他真偷红包被乡长抓住,到乡长要他假偷电视机去变卖时的心理刻画,可以看出他已知改悔。陈金生和疤子这两个人物为全剧增添了喜剧色彩,对他们的善意和宽容也加深了作品的底蕴。
《木乡长》取材于赣西农村,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从故事到情节,从人物到语言,乃至服装、道具、音乐唱腔,无不带着赣西农村的土味土趣。该剧在大胆运用喜剧小品表演手法的同时,保持了高安采茶戏的戏曲风格和地方特色,小吹小打,载歌载舞,活泼风趣。为了烘托和渲染人物个性,主要人物的绝大部分唱腔中加用独具地方特色的衬腔和衬词,形成一种特有的韵味,加上土生土长的演员真实自然的出色表演,使该剧成为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此剧为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台湾叶树涵铜管五重奏乐团
叶树涵铜管五重奏乐团成立于1986年,是台湾顶级的表演团体。该团由五位岛内交响乐团首席铜管团员组成:叶树涵、陈长伯(小号)、国田朋宏(法国号)、樊德生(长号)、段志伟(低音号)。他们五人来自不同的音乐教育背景,但却创造了统一的演奏风格,曲目的广泛与平易近人的演奏方式,深得爱乐人的喜爱。叶树涵铜管五重奏乐团曾多次赴东南亚演奏,深受当地音乐爱好者的欢迎。1990年起出版第一张专辑。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上,观众将欣赏到铜管五重奏乐团的精彩演奏。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香港舞蹈团
香港舞蹈团成立于1981年,在市政局资助及管理下,致力推广和发展中国舞蹈,除了介绍传统、民族舞蹈和舞剧外,更创作及编排以祖国大陆和香港题材为主的舞剧。舞蹈团的首任艺术总监是著名旅美编舞家江青;国际知名的中国编舞家舒巧则在1986年至1994年1月担任舞蹈团艺术总监。现任艺术总监为应萼定先生。
香港舞蹈团多年来不断邀请本港或海内外的编舞家合作。成立至今已排演过六十四套风格不同的创作舞蹈,积累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亦获评论界赞赏的保留剧目,其中《玉卿嫂》则被提名为中国二十世纪经典作品。
香港舞蹈团目前有一名艺术总监、一名助理艺术总监、三十七名舞蹈员和一组技术人员。舞蹈员为保持良好状态,要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包括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为了配合需要,还学习现代舞和爵士舞。舞蹈团除给予舞蹈员基本训练外,也提供编舞机会。过去举办的团员创作展,目的便是发掘和培养舞蹈员的编舞才能。为吸引更多观众及提高年轻人对舞蹈表演的兴趣,舞蹈团还经常往各学校和社区会堂免费演出及举办讲座。
在海外演出方面,香港舞蹈团曾在1982年赴澳洲参加英联邦艺术节;1983年赴日本鹿儿岛作文化交流;1984年往英国参加“香港之夜”。1986年往韩国汉城参加国际民俗舞蹈节,并同时参加亚运会揭幕的节目表演。1988年9月,应中国舞蹈家协会之邀来北京演出《黄土地》及《玉卿嫂》。1990年3月应邀参加台北市传统艺术季,演出《中国传统舞今昔》。1992年2月应邀往昆明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首演大型舞剧《红雪》。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上,香港舞蹈团将演出大型舞蹈《如此》。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澳门室内乐团
澳门室内乐团成立于1983年,由澳门圣比故十世音乐学院的欧师达神父与一群业余爱好者创办。1984年,乐团转至澳门文化司署属下,从那时起,先后由史超域、邦拿、林乐培和查伟革任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十几年来,乐团在澳门音乐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了向澳门观众提供更广泛的音乐作品,自1989年起,乐团与香港、祖国大陆的演奏家合作演奏交响曲及交响合唱作品,并在第三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上(1989)与葡萄牙里斯本高秉根基金会合唱团携手合作,成功演绎了罗西尼的《圣母悼歌》,获观众与乐坛一致赞誉。
众多国际知名独奏家曾应邀前来与乐团合作,目前,澳门室内乐团正处重组阶段,由原来的乐团改建为澳门历史上第一个专业乐团。乐团成员包括澳门、中国大陆、葡萄牙、波兰、新加坡,以及旅美、旅法海外华人音乐家。自1995年11月起由袁方担任音乐总监及指挥,陈允担任乐团首席。
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上,澳门室内乐团将演奏:巴赫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佛罗伦萨回忆;海顿的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