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如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因“市”利导
——镇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纪实
邵军庆祥书楚
如何让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河南省镇平县走了一着好棋。用代县长李志广的话说,就是:借“势”上楼,因“市”利导。
李志广的这一说法是从镇平的县情和实践中产生的。作为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的内陆农业县,镇平土地资源丰富、农民经商意识浓厚,因此,80多万农民在改革开放后很快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特别是一部分个体户成为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这个县的党政领导在调查中发现,那些个体户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冷藏肉食品外销以及玉雕、地毯等优势产业,一只无形的市场巨“手”在左右着这一切。何不抓住这只“手”,用足用活它的威力,以产业化的形式辐射更多的人迈上小康路呢?镇平决策者们迅速确立了“咬定优势不放,利用市场导航”的农业产业化思路。
合乎县情的好思路很快转化为实践。自1992年以来,镇平连续进行思想解放活动,引导督促县、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同志,掌握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新情况,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市场规律、利用市场引导经济良性发展上面,村组干部更是身先士卒带领农村能人凭借市场奔小康。特别是1995年初,县委、县政府又明确提出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同时,千方百计以市场为导向做大优势产业这块“蛋糕”,大力发展龙头厂、基地乡和专业村、户。
镇平县委、县政府一开始就在优势产业中,打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战役:凡无形市场触及的地方都建起有形的销售组织。他们先后在县城和乡镇投资4.5亿元建起产品交易市场、蔬菜批发中心、小商品批零集散地等50多个大型专业市场,在县外、国外设置固定的特色产品联络组、销售处和一条街,挂靠定点销售基地,培育发展壮大一批产品经纪人队伍,沟通产销。侯集镇狄庄淀粉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的因无形的市场而组建的有形销售组织,实现了磨粉的产业化,架起了农民与市场衔接的金桥。
随着产业化基础战役的启动,镇平因“市”利导、因“业”制宜,按照专业合作型、服务带动型等模式,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以畜牧养殖业为例,他们不是以行政命令逼迫农民搞养殖,而是凭市场需求刺激龙头企业不断扩张形成企业群,解决农民卖牲畜难的问题,从而促使养殖业迅猛发展,把传统的“牧、工、贸”反向变为“贸、工、牧”,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该县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组建起贾宋清真冷库、甲林冷冻厂、赵湾肉食品公司等52座库容超万吨的全省规模最大的“冷库群”,直接带动形成107个养殖专业村,110家饲养场,1156个专业户,龙头伸向俄罗斯、香港及全国28个省、市、区,龙尾摆向农村千家万户。
在农业产业化以不同的模式向纵深发展的同时,镇平时刻注意把市场动态当作“晴雨表”,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农业连年丰收导致农民“卖粮难”,农产品加工业链条当即作出反应,一家饲料厂应运而生,年加工玉米、麸皮3万吨,既减少了中间费用,又增值2倍多。上马玻璃芹菜等反季蔬菜以及银狐、乌鸡、胡子鲶鱼“特珍”养殖基地等高额利润项目,都是镇平人根据市场“晴雨表”而做出的科学决策。地毯业利用国外市场情报,调整结构,纵横四海的典型更为突出。当中东、欧美等市场低道数地毯趋于饱和时,加工链条立即调整产品结构,投资开发出700道、800道高道数地毯。他们还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设计出日本人钟情的平静温和色调、美国人追求的热烈奔放风格等特型毯,颇受毯商青睐。因“市”利导调整产品结构,调出了镇平地毯业的辉煌:龙头企业由1983年资产仅10万元的小厂发展到现在总资产1.5亿元的地毯集团公司;形成产业化的地毯支柱,乡乡设分公司,村村办加工点,429个分支机构基本覆盖全县。
回味这几年的改革实践,镇平县委书记阎玉合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依托市场导航,农村经济产业化与市场经济运行同步,是农业大县迈向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一家之言

  不应自收、自管、自用
——改革提留统筹等农村收费管理刍议
潘承凡
福建省清流县通讯员来信告知,长期以来,该县村级财务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农民意见纷纷,干群关系紧张。今年县里把整顿农村财务当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挽回集体经济损失九百三十多万元,查处了一批违纪人员。
清流县以农村财务为突破口,取信农民,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确实抓住了农村工作的要害。农村财务问题,不仅是清流,同时也是全国农民关注的焦点。在有些地方,乱收乱摊乱派屡禁不止;在不少地方,规规矩矩收上来的钱,却常常用在了不规矩的地方。据权威人士估计,全国农村每年用于吃喝招待费用大约在六十亿元左右。这么大一笔开支,靠乱收乱派乱摊是收不上来的,于是只好在正常途径收上来的费用里切上一块。
减轻农民负担,中央三令五申,各地政府也相当重视,农民也知道交提留统筹不能超过上年收入的百分之五。所以说,在“收”这个环节上,情形渐渐好转;可是在“用”这个环节上,问题依然很多。如何保证农民上交的提留统筹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至今没有成熟可靠的办法。改革的尝试已在局部进行,一种根本性改革办法就是“费改税”,将现在行政性收取的提留统筹并入法制性的税赋,由税务部门收进,由财政部门支出,收和用都纳入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管之下。对于农民来说,交足了税赋,再不用理会任何集资、摊派等不合理收费;对于农村干部来说,再不用走门串户敛钱收费,保护了农村干部,也保护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使那些对农民提留统筹有非分之想的人,再也没有漏洞可钻。
根本性改革需要时间,不妨先采取简单易行的过渡方式,改革村级资金管理制度。自从百分之五的提留统筹实行以来,为了有效监督,各地想了很多办法,效果并不理想。让农民监督,囿于自身素质不高和缺乏监管途径等,实难奏效;让上级部门督管,可是上级部门本身也是监督对象,资信首先不符。笔者以为,农村所有向农民收取的费用,一律上缴农村信用社或诸如此类的农村金融机构,然后根据其用途,由用钱部门到农村金融部门填单支取。此举既能保证收费合理,也能保证支出正常,因为所有收取支出活动都在信用社等严密的金融会计体系中运作,作假难,审计却易,乱支而乱收者,必将望而却步。
全国农村提留统筹总数每年都在四百亿元以上,还不包括向农民收取的不合理资费。这么大一笔资金,长期游离于金融监控体系之外,由乡村干部自收自支,实在令人吃惊。改革向农民收费的方法、途径,堵塞自收、自管、自用的漏洞,既可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同时还是农村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开拓农村市场的潜力与制约(下篇)
制约农村市场拓展的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就消费品市场而言,农村居民虽然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表现出有效需求不足。这既与农村居民收入、购买力水平增长相对缓慢有关,也与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经济结构失衡,落后的农村与较发达的城市“二元结构”使广大的农村居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同步享受经济大发展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一、近年来农村居民购买力水平增长相对缓慢
1978年以来,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积极性,1979年—1984年农业生产出现超常规增长。政府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缩小了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村居民得到不少实惠。1980年—1989年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力水平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明显高于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在当时收入和购买力水平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出现集中补偿性消费,整体生活水平迅速步入温饱阶段。从1990年农村居民购买力水平出现负增长后,农村居民收入和购买力水平实际增长相对缓慢,防范收入风险意识加强。尽管近年来购买力水平提高,在经历一轮集中补偿性消费后,农村居民开始有选择性的消费或持币待购,有效需求不足,结余购买力提高,1996年人均结余购买力水平达到990元。1989年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农村低于城市,70%多的农村居民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的比重仅为43.2%。
      二、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较差
1.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重点放在城市。随着城市市场一般用品普及率的上升,产品在出现市场相对过剩、企业库存积压增加的同时,未能及时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此外,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消费需求和水平千差万别。这就造成企业产品结构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束缚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2.农村市场建设相对于城市严重滞后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对市场建设和供应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方面的重点都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市场无论是网点的建设还是商品的组织工作都严重滞后。
3.商品售后服务难得下乡
众所周知,商品售后服务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已引起企业经营者的普遍重视。但在组织产品下乡的过程中,却被忽视。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和维修等往往以城区为界,农村居民购买不能享受此类服务。
4.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商品知识和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
农村居民总体文化层次不高,目前不少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商品知识,使得一部分有消费能力的农村居民买得起而不会使用,或望而生畏。此外,电、水等基础设施跟不上,也限制了部分家用电器进入农家。
5.就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资工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步伐,表现为总量与品种结构都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高速增长的需要。1997年上半年化肥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品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又显露出来。
      三、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措施
充分挖掘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使之成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契机,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迅速走向市场,摆脱困境,从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开拓农村市场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入手,只有收入迅速提高,才能解决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无论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还是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都与迅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紧密相连,开拓农村市场亦如此。只有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有了保障,消除保守的消费心理,农村居民才会大胆进行消费,使潜在市场能量得到释放,从而推动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滞后的问题。
2.开拓农村市场要求企业面向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而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面对当前买方市场的严峻形势,企业必须研究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与城市居民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消费特点、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更加符合农村居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3.加强农村市场建设要把县城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据地
开拓农村市场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国有商业都到农村兴建网点,而是根据农村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根据市场容量,依托县城各种所有制的流通企业,在城乡结合部办好各类综合批发市场。大城市的一些大商场可以在条件成熟地区通过连锁方式与代理方式向县城及重要集镇扩散。
4.逐步完善农村市场系统
一是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只有通过国家的政策保护,才能稳步发展。为了防止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扩大,挫伤农村居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动态平衡的工农产品比价关系,确保农村居民得到实际好处,提高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市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充分保护农村居民消费的正当权益;三是开拓农村市场新领域: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机具的购销、租赁业务,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逐步建立农村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市场,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粮山”逐鹿
——黑龙江森工系统“以农养林”述评
孙景辉王悦森
黑龙江森工系统的40个林业局,“一手拿斧头,一手拿锄头”,在连续两年顺利完成700万立方米木材生产任务的同时,竞相开垦“四荒”140多万亩,33个林业局垦荒面积超过1万亩。
摆弄大木头的森工企业,缘何风风火火地耍起庄稼把式?熟知内情的人士一语中的:为保青山逼上“粮山”。
这里有一组描述黑龙江森林现状的数字:
较建国初期,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由134.2立方米下降到102.6立方米;具有黑龙江森林特征的针叶林比重,由63.1%下降到33.4%,其中红松蓄积由2.4亿立方米减少到0.35亿立方米,“红松之乡”的风采,只能到图像资料中去寻找了;水曲柳、椴树等珍贵阔叶树的蓄积量,也由3.6亿立方米,减少到0.44亿立方米,树木平均胸径,已由35厘米,下降到21厘米,可供采伐的成、过熟林,下降80%,不足1亿立方米了。
大森林的逆行演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林为命的森工企业最先受到冲击,40个林业局,将近一半的企业无林可采,全系统拖欠职工工资,已超过10亿元。
对于一个拥有80万职工的企业集团,解决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开发林间荒地,向“四荒”要效益,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遍及森工11万平方公里辖区内可以开发利用的“四荒”资源,数以百万公顷的疏林地带,“荒”是它们的一大特征,但“荒”里藏金,充盈着无限生机和希望。仅以“粮”白描,即可勾勒这样一幅蓝图:
森工企业现有耕地超过200万亩,如不遇大灾,今年将从中至少获纯利4亿元。
若在“九五”后4年,每年追加耕地70万亩,到2000年,将形成500万亩的规模。500万亩是个什么概念?
亩纯利按200元计,10个亿;亩土地使用费按25元计,1.25亿;亩产粮豆按250公斤计,12.5亿公斤;人均占有耕地按20亩计,转移劳动力25万人;年人均最低收入4000元。
还有一笔账需要算一算:500万亩,不过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的3%;但就是这个“3%”,给森工企业创造的纯利润,却足以与目前年生产700万立方米原木换来的效益一比高低。
如此诱人的预期效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何?
首先,方向对头。以“既富起来,又绿起来”为原则,这些“四荒”地垦出之后,按计划先种几年粮食,熟化后再逐年退耕还林。“眼前有粮解困,长远有林发展”,是森工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迈出的坚实一步。
其次,基础有保障。大部分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宜农“四荒”分布均匀。条件好的,可以经营三四十万亩;差的,辟出三五万亩,也不成问题;确无条件的,通过局际调剂,也可解决。
再次,技术没问题。“锄头”、“斧头”虽属两个行当,但彼此是“近亲”,林区职工对此并不陌生,只要借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足政策,“靠山吃山”的山里人不会放弃这个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的二次创业机遇。通北等33个林业局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
沿着这条道路,做好“粮山”这篇大文章,森工企业以林茂粮丰的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还是大有希望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萍乡市委干部驻村蹲点持之以恒
本报讯江西省萍乡市委常委坚持党建驻村蹲点联系制度,两年多来,10名常委平均每人到点上工作36天,最多的41天。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推动了农村党建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萍乡市委常委蹲点联系,坚持做到3个结合,即同指导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同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结合,同把握农村工作全局结合,从而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市委常委还通过蹲点联系,了解了市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对出现事关全局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彭佑祥贺文赞陈远泉)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农行肃宁支行信贷资金良性循环
本报讯农行河北肃宁县支行在加强信贷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新路子,采取新措施,实行每一名信贷员或一个小组年内服务好一个主要客户,搞活一个复活有望的关、亏企业,清理一个无转机的关、亏企业的“1+3”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信贷资金实现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他们把清收“两户”不良贷款作为工作重点,盘活存量,集约放贷,使贷款由低效分散配置逐步向集约高效配置转变。华斯裘革制品有限公司,自有资金达1300万元,负债率为50%。该公司生产皮褥子占全国的1/2以上,到8月底,公司实现利税500万元,在农行月平均存款余额200余万元。
(韩国胜卫国京)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信息窗

  我国将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据新华社西宁电(记者云杉、吴宇)由于父母亲长年卧病后去世、妻子离异,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38岁的农民雷发春成了村子里最困难的一户:买不起化肥,一年缺三四个月的口粮,整日为5000多元的债务发愁。
8月31日,这位青海省互助县沙塘川乡农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凭着当地政府颁发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他从乡政府领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82元救济金、62公斤救济粮和一些衣物。面对前来考察的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雷发春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我们全家4口的生活有保障了!”
据了解,我国今后将在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解决衣、食等最突出的困难入手,使雷发春这样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在部分农村开展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两年来,全国已有45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此项工作。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保障标准,一般以保证农民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县乡村分级筹措保障资金,除按时发放救济粮款外,还对保障对象在税收、统筹、提留、水电、上学、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拓宽致富门路,提高生产自救能力,逐步走向脱贫致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保护价收购使河北农民增收六十亿元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周吉仲)定购粮及议购粮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实施,使河北省农民从今年的夏粮收购中获得了较多的实惠。至9月上旬,全省共收购定购粮14.36亿公斤,议购粮14.37亿公斤,均超额完成了计划,全省农民从中增收60多亿元。
在今年的夏粮收购中,河北省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采取分工包片的办法,明确提出了政策、价格、任务“三个不变”,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售粮积极性。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阳原大白鹅盼销路
编辑同志:
阳原县农村很早就有养殖大白鹅的历史。但今年以来,由于养殖户增加快,加上信息不灵和销售部门力量所限等原因,阳原县农民手中仍有一部分当年、两年的成鹅积压,尽管价格平稳,但销售仍很困难。有关部门预计积压数量至少在20万只以上。山区农民兄弟盼望有能力的客商尽快前来洽谈业务,以解来年生产资金短缺之忧。 (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镇刘如福)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湖南湘西吉首市矮寨镇大兴村苗族妇女石茂英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她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果树,今年仅果树一项收入就可达四千多元。这是她在采摘从新疆引进的无核白葡萄。
新华社记者龙启云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渔家姑娘采贝忙
近日,山东省长岛县北长山乡北城村渔家姑娘正加紧采收丰收的扇贝柱。这个县采用海上筏式笼养扇贝技术,使扇贝亩产由2500公斤提高到4000公斤,全县总产量达20万吨。
新华社记者吴增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