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文摘)
专栏:

  我国公益气象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气象事业是公益性科技的服务行业,它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气象部门必须始终把公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多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坚持两个首位不放松,即坚持在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中,以公益服务为首;在决策服务与公众服务中,以决策服务为首。
现代化科技进步的成果是取得公益气象服务效益的可靠物质保障。十几年来我国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表明,我国已初步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并建成以国家气象中心为枢纽的自动化通信系统。目前,我国通信系统可联结6大区域气象中心和30个省气象台,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已使气象信息和指导产品调用更加快捷多样,使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明显提高。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合理的预报业务技术系统,使基本气象信息的加工分析预测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合理分工,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天气预报从传统的天气图和经验分析为主的方式向客观化、定量化方向转变。
我国目前还建立了由国家气象中心至国务院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专用气象服务网络;各省(区、市)的气象部门已开通省(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专门气象服务终端163个;33.4%的地市级气象部门为当地政府接通了气象服务终端。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以电视天气预报为代表的公众天气服务日趋完善。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省地市级电视台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相继推出主持人,使得电视天气预报更加形象直观,画面由静态发展到动态,成为我国电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天气预报时效从24小时扩展到48小时,预报的范围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各大城市。
为了造就一支较高素质的预报服务和管理队伍,在公益气象服务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解决一些气象人员存在的知识老化问题,各级气象部门还从自身队伍思想建设入手,发扬艰苦奋斗、敬业爱岗、甘耐清苦,为气象事业多做贡献的奉献精神,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气象工作者进行科技知识更新培训,从而保持了这支队伍的青春活力,使公益气象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摘自《人民政协报》薛志芬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今夏缘何南凉北热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多年未见的反常气候:北方高温来得早,南方盛夏姗姗来迟;华南雨季不明显,江淮流域入梅更显迟缓。
5月份长江中下游及西北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偏高2摄氏度至4摄氏度,5月上旬苏皖中北部最高气温高达35摄氏度至37摄氏度,突破建国以来同期气温最高值,高温提前半个多月光临江淮大地。6月上中旬和7月上中旬突然袭来的热浪使东北、华北提前进入盛夏。黑龙江省的泰来6月13日至15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9摄氏度、39.8摄氏度、37.7摄氏度。
正当长江以北高温四起,南方各地却阴凉如春,气温始终偏低。人们都知道,5月至6月上旬本应是华南雨季,稳定的雨带是珠江之水的主要来源。但今年华南大部虽降雨次数不少,但雨带未能长期滞留;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本应受“副高”控制的华南,今年风雷激荡。往年6月中旬江淮流域已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可今年直到7月4日以后雨区才缓缓移入,进入梅雨季节的时间比常年大大推迟,7月中旬我国东部主雨带已移至淮河流域以北,北方雨季较常年偏早降临。
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的科学家认为,造成今夏北热南凉,雨带起伏跳跃等异常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太平洋“热带开水壶”的“遥控”作用外,与东亚大气运作失常特别是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活动频繁、“副高”大起大落及大陆暖性高压(气流)超常强大直接有关。初夏期间热带风暴接二连三运行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甚至穿越我国东部洋面袭击日本,严重干扰了“副高”常规运作方式,使之未能及时控制局面而主宰我国夏季天气。相反,来自蒙古高原的强暖流过早地点燃了华北、东北的滚滚热浪;青藏高原暖性高压东移又捷足先登黄淮流域,从而使江淮大地似乎先入盛夏而后入梅。我国气候的异常表现将使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旱涝情势更趋复杂化。 (摘自《中国妇女报》魏维宽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害
据全球气候资料统计表明:本世纪以来,全球气候总趋势是变暖。大体上进入90年代以来,南、北半球,从海洋到陆地,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平均气温约升高了0.3摄氏度—0.6摄氏度。其中以50年代以来变暖较为显著,而80年代是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最高的10年。
气象、环境专家认为,地球气候变暖主要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氯氟烃、氧化氮和水汽等,都是使地球变暖的气体。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气候变暖会改变生态系统,热带的边界层会扩大到亚热带,中纬度温带的部分地区会变成亚热带。这将导致某些热带地区疾病蔓延,死亡率将大大地提高,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类疾病将迅速增加。
气温上升还会使害虫大量繁殖。随着消灭害虫农药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农药污染;气温升高又加剧了光化学反应,可导致更加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被破坏的大气臭氧层又会使有害的紫外线大量增加。研究证明:臭氧层每减少1%,照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就增加2%。臭氧层含量的减少,势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破坏农业生产和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环境专家认为,抑制气候变暖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首先应努力改变能源的结构,节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煤炭的消耗。在北方寒冷的城市里集中供暖。其次是多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如利用水力、风能、核能、太阳能及潮汐能等发电,多利用天然气或沼气,代替煤作燃料等。第三是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减少了,能源消耗也就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就相应地会减少。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扩大森林、草地种植覆盖面积,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因为花草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及飘尘,可清洁空气,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 (摘自《中国人口报》谢在永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今年气象灾害频繁
去冬今春,美国西北部遭受严重的雪暴、暴雨和洪灾,河堤决口,城镇被毁,整个美国西部因大水、雪崩和停电而损失惨重;4月中旬,南斯拉夫被罕见的暴风雪袭击,积雪最厚处达5米,道路被堵,交通中断;4月下旬,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南部地区被洪水浸泡,2.5万名当地居民逃离家园;7月下旬,中东欧的波兰、捷克,亚洲的菲律宾和南美洲的厄瓜多尔沿海地区连遭大雨,洪水泛滥;7月下旬,肆虐波兰、捷克的“欧洲世纪洪水”又冲破德、波边境的河防洪堤,袭击了德国东部的20多个村镇。
与此同时,不寻常的干旱和酷暑使地球另一些地区焦渴难耐:被誉为欧洲“天然水库”的瑞士,今年3月份降水只有10毫米,为历史同期平均雨量的1/8;法国部分地区和意大利中北部的旱情可称世纪之最;位于中美洲的洪都拉斯政府宣布,自2月7日起,全国实行生活用水配给;入夏以来,墨西哥北部的酷暑和巴基斯坦出现的持续高温,使相当多的人中暑甚至死亡。
今年我国各地的气候也很反常:5月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平均偏高2摄氏度—4摄氏度。6月,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温度偏高,旱情严重。华北、东北、新疆等地普遍出现35摄氏度—38摄氏度的持续高温酷热天气。
国家气象中心有关专家认为,气候异常其原因复杂。但近几十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造成全球范围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自《工人日报》李宝进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据有关国家对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和大气最新状况监测分析发现,自今年三月起,在赤道太平洋附近海域出现了海水增温迹象。目前这种增温仍在继续。各种迹象表明,赤道东太平洋的冷水已不复存在,暖水几乎覆盖赤道中、东太平洋,在这个暖水域中,水深约一百五十米附近的水温明显增高,比常年高六摄氏度左右,表明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形成,而且强度偏强。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对世界渔业捕捞的打击最为严重,尤其是太平洋东岸的秘鲁。
秘鲁渔场是世界著名的海洋渔场,其可捕鱼面积约占世界的百分之零点零六,而捕鱼量占世界海洋捕鱼量的百分之十六。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海水温度高,海水中的大量浮游生物出现死亡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鱼群以及专食鱼类的鸟类也相继发生死亡。
鱼主要用途是用来加工成鱼粉,作为牲畜饲料大量出口,“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由于鱼大量减产,鱼粉供应不足,只好以大量粮食来补充,结果造成世界性的粮价上涨,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最近,巴西气象局宣布,今年逐步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将使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下一年度的咖啡产量锐减,国际咖啡价格将因此而坚挺;日本气象厅预计,日本将会出现冬暖夏冷现象;太平洋地区的谷物收成也将受到影响,澳大利亚当局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显得过于乐观的小麦产量的预测。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水稻产区,往年这一现象出现时小麦产量将近减产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
(摘自《中国信息报》张巍宋学家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elnino)一词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是指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附近的洋面上的海水异常增暖的事件。由于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一般3—7年发生一次,每次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24个月,平均持续时间约为17个月左右。“厄尔尼诺”现象最早体现在对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的经济、生态、环境、气候等方面产生的强烈影响。因此,首先引起美洲人的重视,并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随后引起世界各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厄尔尼诺”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一现象最直观的表现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增暖。所谓异常增暖,是指该区域或某个特定范围内的海水温度持续出现比常年同期多年平均值偏高0.5摄氏度以上,甚至偏高2摄氏度以上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增暖给当地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可以引起全球性的天气气候的异常。造成大范围的高温与干旱,也可使原本少雨的地区暴雨成灾。例如,它可以造成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干旱,造成美洲、北欧及孟加拉的暴雨等。但究竟影响如何,目前尚无太多的公论和定论。
对于中国大气气候的影响也是如此。我国的气象工作者经过研究,一般认为:多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我国江淮流域夏季容易出现洪涝,而我国的东北地区则易出现夏季低温。 (摘自《中国环境报》王桂田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无人气象站
气象观测是气象台站的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工作。因为天气预报是通过计算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观测数据,并结合预报人员的实践经验分析推测出来的。如果被预报的地点都有实测的气象数据,那么天气预报的效果一定是比较理想的。事实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气象台站的“网格点”距离一般都比较大,且分布不均,在那些气候恶劣的高山、荒无人烟的沙漠、远离大陆的海岛,不可能都设有气象台站。为了填补这些地方的资料空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科学家们设计出一种能自动观测、自动发报、自动整理记录并能远距离控制的地面、高空气象仪器,也就是通常说的“无人气象站”。
迄今为止,“无人气象站”已有40多年历史,已出现了三代产品。最先进的第三代产品具有如下特点:配备了微处理机,有逻辑计算和记忆储存装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观测数据可多可少;能自动计算极值和变量,自动“转码”;可根据给定的警戒值,发出或解除“天气警报”。例如针对民航系统对飞机航线内的热对流天气比较敏感的特点,“无人气象站”则可每隔半小时向民航管理部门提供一次“天气概况”,一旦出现“危险天气”(如积雨云、雷暴、冰雹等),则在30秒内发出危险警报,使得民航部门能从容地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因天气原因造成的空难事故。
尽管如此,“无人气象站”也存在一些缺陷。除了仪器成本和消耗过大外,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根本地解决一般气象站的“目测要素”的观测。比如,云状、能见度等项目,仪器当然不能像人脑那样作出判断和估算,而这些项目也是积累气候资料和制作天气预报所必需的要素。当然,随着气象卫星、气象遥感、气象火箭及海洋浮标站等先进仪器设备的不断研制和完善,“无人气象站”的制作水平也会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气象观测进入全盘自动化、遥测化的综合体系,将是最终趋势。
(摘自《解放日报》霍寿喜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