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用生命奏响爱的乐章
——记全国优秀辅导员贾福莲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傅兴宇
贾福莲常说:“我一干起工作就没有病了。”不熟悉贾福莲的人们如果看到她活跃在孩子们中间的情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三年前曾因患癌症做过手术。
贾福莲,大连机车车辆厂子弟学校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靠坚强撑着病痛之躯,把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自己挚爱的少先队事业,奏响了爱的乐章。
  “干工作只要想法子去干好,就一定能干出名堂来”
从小就争强好胜的贾福莲,17岁到大连机车车辆厂工作,一年以后,不但出了徒还当上了班长。读了函大读电大,她又成了当时厂里寥寥无几的女助理工程师。1983年,她服从组织安排,到子弟学校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就任辅导员的第一天,贾福莲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了,忙完家务,抱起正熟睡的女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学校赶。她下了汽车换电车,还要再步行40多分钟,女儿在咣当咣当的电车行驶声中喝完了奶瓶中温热的牛奶,接着被送往托儿所。此后很长时间里,贾福莲重复着这样一个艰苦的上下班路程。
贾福莲说:“干工作只要想法子去干好,就一定能干出名堂来。”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少先队工作开始活跃起来。红领巾广播台,小记者团,鼓号队,“心中的丰碑”连环画展,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队会等组建起来,开展起来。在无线电小组里,学电器专业的贾福莲亲自讲课,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焊接,识别线路图,掌握无线电单管机组装和调试技术。半年后,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全部从自己组装的收音机里听到了广播节目。贾福莲这样描述孩子们当时的兴奋之情:“声音带着欢笑,脚步带着跳跃。”
当邓小平同志1984年发出了“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后,原先就从事计算机工作的贾福莲怦然心动。她在纸板上按机键位置挖出方洞模拟键盘,组建了一个12人的计算机小组,教他们学习电脑入门知识。此事感动了大连机车车辆厂上上下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学校有了25台计算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小学计算机教学室。在全市少年计算机竞赛中,她辅导的学生占了获得前15名中的12名。
辛勤耕耘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贾福莲担任大队辅导员14年间,大连机车车辆厂子弟学校少先队和队员先后获得了全国红旗大队等300多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贾福莲也先后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少先队工作有突出贡献一级星星火炬奖章等130多项市级以上奖励。
  “只要我的生命尚存,我将毫不犹豫地全部奉献给红领巾事业”
就在贾福莲一心扑在少先队工作时,无情的病魔开始折磨她。1994年5月,经手术,切除了贾福莲乳房上已长了8年的疙瘩。但切片检验的结果却表明,肿瘤已经发生病变。接着,医生又对她立即进行了第二次长达7个小时的手术。
手术后醒来,她第一句话就是:“没事儿,你们看外面花都开了,我还要领学生去看花呢!”手术后第一天,她就试着举胳膊,第四天她就试着下了地,自言自语地说:“行,腿能走!”接着,她缠住医生恳求:“再过几天就是‘六一’了,能让我出院吗?”医生不准许,她就与来探视的学校教导主任一起,把“六一”的活动程序从头到尾演练一遍:队旗从哪儿出,谁当主持人,演出哪些节目……
贾福莲说,生命神圣,没有什么能比好好地活着更美好,但是生命是需要精神支柱的,活着不干事不做贡献,也是一种轻贱生命的行为。“只要我的生命尚存,我将毫不犹豫地全部奉献给红领巾事业”。
住院期间,关心她的人都问她“需要什么”,“缺什么”,贾福莲总是这样回答:“给我带支笔和几张纸,还有少先队的书。请多带些来,我要多写几篇关于少先队活动的稿件。”
难以置信的是,手术后一个多月,贾福莲重又走上了工作岗位,此后再未休息过,哪怕是在她继续化疗的日子里。学校领导劝阻她,她却一笑置之。
不顾病痛,贾福莲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少先队工作,“机车雏鹰万里行”、“跨世纪雏鹰爱大连”等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针对大连人说话不文明的情况,贾福莲1996年发动孩子们调查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总结调查结果,发起了“七个不”活动,即不说脏话、粗话,不乱穿马路,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不打电子游戏机,不破坏公共秩序。学校少先队员与“手拉手”学校的少先队员还共同致信市领导,表示要用他们的小手拉住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大手,开展“七要七不要、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这一举动受到市领导的肯定。
  “爱是美丽的、幸福的,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和任劳任怨的付出”
熟悉贾福莲的人们说,贾福莲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当她看到哪个孩子头发长长了,会主动上前给他剪理;当她看到哪个孩子手脏了,会主动上前帮他洗净;当她知道哪个学生没有吃上饭,会细心地把饮食端到他面前;当她听说哪位同学病了,会主动前去探望,帮助求医抓药;当她知道哪位老师心里不舒服,会以乐观的谈心帮助排忧解愁。
贾福莲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全校近千名学生中缺父少母或成为孤儿的孩子竟然占5%。她把这三四十个孩子全部召集在一起,建立一个跨年级的“心心中队”,自己兼任中队辅导员。她平时特别关照这些孩子,给他们送衣服、学习用具;节假日,她单独带领这些孩子去游玩,领他们唱歌、跳舞。“心心中队”的所有孩子还得到了一个破格待遇:穿上新衣服,化好妆,在少先队大队部的星星火炬前留影。当时的情景,这些缺少亲情的孩子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的照片,如今许多孩子仍奉若至宝。
“爱是美丽的、幸福的,但决不是轻率的许诺,而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和任劳任怨的付出。”这是贾福莲的人生感悟。即便是在她身患癌症的时候,她也在用一举一动实践着自己爱的誓言,传播爱的种子。
贾福莲用自己的爱心换来了孩子们纯真的喜爱。不论贾福莲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孩子围着她转。在她手术住院期间,“心心中队”的王红梅来到贾老师家,擦桌子扫地,默默地料理家务。家属区临时停水,由8个孩子组成的小队连续三四天用盆、用壶、用小桶,走10多分钟的路,爬4层楼的楼梯,一趟又一趟,把老师家的缸、桶和盆里装满了水。
回首14年的辅导员生涯,已经43岁的贾福莲只是“庆幸自己在而立之年步入到辅导员行列之中,得到了多数同龄人体会不到的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的充实与欢乐”。(附图片)(压题照片为贾福莲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

  春天的信息
中国教育报赵书生
编者的话:
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做出了一个扭转乾坤的决定——恢复高考。这个伟大的转折,对于中华民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段值得珍视的经历。
恢复高考,并不仅仅是恢复一种教学制度,而是我国教育体制一系列改革的开端;恢复高考,涤荡了“读书无用论”的浊水,掀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潮;恢复高考,受益的不仅仅是几十万迫切求学的有志者,更调动了全国青年发奋读书的热情,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20年如白驹过隙,中国的变化却翻天覆地。从今天开始,我们刊登“‘创维杯’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征文,亲历了那场伟大转折的人们将写下他们真切的感受。让我们共同留住那段珍贵的历史。
小平同志亲自领导我们恢复高考制度已经20年了。作为原教育部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至今回首那段亲身经历的岁月,仍然激情满怀。
在十年动乱的岁月里,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建国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197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始试招新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简称“十六字”办法)。这一制度一直实行到1976年。
在1976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了。共和国大地百业待举。人民渴望教育的振兴,建设呼唤着千百万人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围绕招生工作中恢复统一考试制度的问题,在1977年曾有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一年的6月29日,由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了。在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同志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太原会议前,教育部草拟的关于招生工作的意见,业经中央领导同志审阅,原则同意提交会议讨论。早在1971年,由“四人帮”控制,召开了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纪要》,认为17年教育战线基本上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知识分子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在这样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试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重新从高中应届毕业生中招生,显然阻力重重。因此,会议结束时,基本维持了前几年的招生规定。
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提出:“今年先在少数高等学校进行试验,以便取得经验,明年推广。”“试招人数4000人至1万人,约占全国招生总数的2%至5%。在随《报告》附上的《关于1977年招生工作的意见》中,仍然维持了“十六字”的招生办法。关于文化考查,《意见》提出“重视文化程度”,文化考查方法“采取口试、笔试等多种形式进行,提倡开卷考试,独立完成”。同时提出“不要凭一次考试决定弃取”。招生制度的总体框架并没有受到触动。
恰恰在教育部报送《报告》的同一天,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饭店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8月8日,邓小平同志在科教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胆略和气魄,旗帜鲜明地把锋芒指向“两个估计”,尖锐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17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并且肯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谈到关于教育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时,他说:“一个是高等学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的问题。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育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8月13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在北京再次召开了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建国以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工作会议,历时44天。会议开始时,京城酷暑难耐,蝉鸣如涛,散会时已是金风送爽,月明中秋了。同时,这次会议又是建国以来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实现了两项重大的拨乱反正:一是推翻了“文革”中压在上千万中国知识分子头上的“两个估计”,二是决定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会议开始后,首先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八八讲话”及其他一系列谈话,代表们深受鼓舞。经过代表们讨论的招生工作意见,及时报告了小平同志。他对文件详细审阅,并亲自修改。如关于考生的政治审查问题,他认为太繁琐,改为“主要看本人表现”。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下,招生工作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成果。建国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全面得以恢复。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的文件。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出席招生会议的代表。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0%至30%。考生要具有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在拨乱反正的大潮下,这一年有570万人报考,也可算一项“世界之最”。
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已经20年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这项改革极为深远的意义。当春雷震荡大地的时候,人们感到了春天的信息,而春天的万紫千红,是在春雷滚过大地之后才到来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跨世纪接班人
全国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受表彰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记者董洪亮报道:全国高校101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优秀教师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他们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8所高等学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出席表彰会。
据悉,全国普通高校有近两万名“两课”专职教师和近9000名兼职教师。他们针对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特点,在“两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这次受表彰的教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及较丰富的知识,教育思想端正,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师德。他们热爱和钻研“两课”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突出,在“两课”教学改革、科研、管理以及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他们当中有15%的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在表彰会上说,“两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要求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把“两课”教学及改革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这次表彰活动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和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共同主办。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计生政策群众拥护各项措施实际有力
新疆农牧民少生快富奔小康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计划生育工作起步较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着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为民众服好务的原则,促进群众转变生育观,“八五”以来,人口环境愈来愈好,形成后来居上之势。
新疆从1981年起在汉族群众中实行计划生育,1989年起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实行计划生育。去年年初,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与各地、州、市的领导签订了“九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底则由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管领导带队组成考核组,对全区16个地、州、市和30个县进行考核。上行下效,各级政府也安排了相应的适宜举措。
在维吾尔族占93%的喀什地区,记者来到有2600多维族村民的托古拉克麻札村。敦厚寡言的村支书玉素甫,一听说是为了解计划生育工作而来,立即如数家珍般打开了话匣:“1996年全村人口出生率10‰、自然增长率5.48‰。一般年轻夫妇都主动不要第三胎,政策允许的生育指标常常用不完呢!”原来,这些年村干部们总是在工作中把生产、生活和生育三件大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率先扶持计划生育户致富;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减免义务工任务、减免子女学费、补助衣物文具;优先供应计划生育户农用物资和优先收购他们的农产品,等等。在利益面前,农民们选择了少生快富奔小康的道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副政委滕兴国告诉记者,自1995年初兵团开展“少生快富奔小康”大讨论之后,“要想富,少生孩子学技术”的观念已蔚然成风,愈来愈多的夫妇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1996年仅143团就有2500多育龄青年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的指标,还有80%的少数民族领取了不要三胎指标的“光荣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杨乐周毓麟获华罗庚数学奖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记者陈祖甲报道:中科院院士杨乐与周毓麟荣获第三届华罗庚数学奖。授奖仪式今天在此间举行。
杨乐院士是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复变函数论的研究。他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闻名于国内外数学界。
周毓麟院士是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研究员。几十年来,他从事偏微分方程与计算数学领域的研究,在非线性偏微方程及其数值解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华罗庚数学奖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中国数学会和湖南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奖励为中国数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该奖自1992年设立以来,已经两次颁奖。陈景润、陆启铿院士与谷超豪、万哲先院士分别荣获第一、二届华罗庚数学奖。
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出席了今天的颁奖仪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西藏希望小学达百所
两万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
本报拉萨10月9日电日前,由上海华中实业集团公司捐建的“华中希望小学”在西藏工布江达县仲莎乡落成。这是西藏建成的第100所“希望小学”。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为“希望小学”题写了校名。
1993年,“希望工程”在西藏高原开始实施。14个对口支援省市均把援建西藏“希望小学”当做重要的援藏工程。截止到目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及海外援助西藏希望工程的捐款共达3200余万元,全自治区72%的县都已建有“希望小学”,2万余名藏族贫困儿童重新挎上了心爱的小书包。 (宣宇才伍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向三老献爱心活动开始
本报讯九九重阳老年节来临之际,山东省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新华社山东科技文化部、中华医学会科技发展中心日前联合在京举行“中老年健康工程暨向全国三老献爱心”活动。向老革命家、老科学家、老艺术家代表赠送价值400万元的“血液生命平衡”医疗金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等出席了赠送仪式。
我国公费医疗不少用于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农村人口看病难,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严重,也多因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山东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推出血液生命平衡法已成功地诊治国内外患者逾几十万例。(于长洪)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新联合发行《花卉》特种邮票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孙杰)中国和新西兰两国邮政主管部门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联合发行《花卉》特种邮票首发式。这是中新两国首次联合发行邮票。
据介绍,中新两国这次联合发行的《花卉》特种邮票为一套两枚:一枚邮票的图案是新西兰月季;另一枚邮票的图案为中国玫瑰。这套邮票是由中国美术家张桂征和新西兰美术家保罗·马汀森合作设计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天府之国不容污染
四川关停1600余家“十五小”企业
本报成都10月9日电记者罗茂城报道:四川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一年多来采取有力措施,取缔、关停了小造纸、小土焦、小电镀、小化工等15种生产方式落后、污染严重而又无法治理的小企业共1633家,占应关停总数的99.9%,使环境大为改善。
在关停的1633家“十五小”企业中,现已有400多家实施了转产,新上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由浪费、污染的粗放生产方式,开始走上了集约化、有良好效益的路子。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湖北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技推广
本报讯最近,湖北省财政厅确定了首批10个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试点县市,并将分期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这些示范县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这10个试点县市是浠水、宣恩、蒲圻、阳新、广水、黄梅、枣阳、京山、随州和五峰。这些县市是通过各地进行选项论证,经省有关部门和农业专家研究后确定的。每个试点县市都确定一个农技推广项目。对于示范试点县市,省财政将采取系列措施,定项扶持。首期将投入500万元。
据介绍,在全省开展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试点县工作,可以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改变过去科技与生产脱节的局面。
(陈明官锋)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现代干部修养》出版
本报讯江西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了《现代干部修养》一书。该书从政治修养、哲学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敬业进取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现代干部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全面论述了一个现代干部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全书创意新颖、语言通俗、规范实用。(新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首部柽柳专著问世
本报乌鲁木齐十月九日电记者祝谦报道: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刘铭庭研究员主编的《柽柳属植物综合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书,最近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填补了我国柽柳研究的一个空白。刘铭庭大学毕业后,献身柽柳(俗称红柳)研究四十年,一九九五年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香港回归》大型画册出版
本报讯作为香港回归祖国百天的献礼,由新华社摄影部和文化部外联局编辑、新华出版社等设计印制的大型画册《香港回归》,日前在北京出版发行。《香港回归》画册是已于今年六月面世的《香港》画册的姊妹篇,它再现了回归前后的庆典及庆祝活动。全书共收入照片五百多幅。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学》出版发行
本报讯一部全面地介绍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的专著《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学》近日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刘建辉、陈飞虎主编,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吸收了九十年代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中的最新成果。(小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师大与社科院合作历史研究
本报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日前在北师大召开共建会议,双方签订了协作交流、共育人才协议书。这两个系、所将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洪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汉高”公司资助北京高校特困生
本报讯德国汉高(中国)投资公司向北京高校特困生捐赠仪式于十月八日在京举行。此次捐赠十二万元人民币,资助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二百四十名经济困难的学生。(林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浙江奉化南海化工集团创造条件,吸引本地大学毕业生回乡工作。图为回乡大学生在生产第一线进行化学试验分析。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