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磋商危地马拉问题
我代表阐述中国立场
新华社联合国1月7日电(记者王子珍)联合国安理会7日就危地马拉和平进程及派遣军事观察员问题进行磋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在磋商中表示,联合国有必要向危地马拉派遣军事观察员,但危地马拉政府为中方支持派遣这样的观察员设置了障碍。
秦华孙说,中国一贯支持危地马拉的和平进程,在历届联大通过有关决议时,中国一直投赞成票。中国对危地马拉政府和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去年底达成和平协议表示欢迎,并认为联合国有必要向危地马拉派遣军事观察员,核查停火协议的实施情况。
秦华孙说,遗憾的是,危地马拉方面的所作所为破坏了中国和危地马拉在联合国合作的基础,为中方支持向危地马拉派遣军事观察员设置了障碍。他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危地马拉能否消除这一障碍。
危地马拉政府和全国革命联盟于去年12月29日签署《最后和平协定》,危地马拉政府却邀请台湾的章孝严参加和平协定的签字仪式。危地马拉政府还在最近几届联合国大会上为台湾当局“重返联合国”等分裂活动鼓噪,其所作所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秦华孙强调指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建议推迟西岸农村地区撤军
巴坚持双方现有协议不容破坏
本报开罗1月8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拒绝以色列关于推迟从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撤军的建议。
内塔尼亚胡的顾问巴尔伊兰昨天宣布,以色列希望将完成从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的撤军时间推迟到1999年。巴尔伊兰说,内塔尼亚胡总理已将上述建议告诉了正在巴以之间调停的美国中东事务协调员罗斯。他说,这一期限正好与巴以结束巴最终地位谈判的期限相吻合。
据以色列《知识报》昨天报道,内塔尼亚胡曾对内阁成员说,1999年5月应成为以巴双方兑现所有承诺的“决定性界限”。报道说,内塔尼亚胡想将以军完成撤出西岸农村的时间由今年9月推迟到1999年5月。此外,内塔尼亚胡还要求巴方正式修改《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公开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同意将袭击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移交以方。
内塔尼亚胡的建议遭到阿拉法特的坚决拒绝。巴方认为,这一建议是对巴以奥斯陆协议的破坏。巴以会谈巴方代表团团长、巴自治政府地方管理部长埃雷卡特昨天说,巴自治政府要求内塔尼亚胡遵守巴以和平协议,尊重他自己作出的关于履行已签协议条款的诺言。阿拉法特的发言人凯拉法尼说,以方的最新建议有可能“断送巴以达成协议的全部希望”。
昨天,罗斯同阿拉法特进行了长达5个半小时的会谈后说,巴以在以军撤出希伯伦和约旦河西岸其他地区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按照巴以关于扩大巴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除犹太人定居点、交通干线和军事据点外,以军应分三阶段从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撤出并全部移交巴方,第一阶段的撤军应于去年9月开始,然后每隔半年分别完成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撤军。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罗斯外交趋于活跃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许宏治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康复后回到克里姆林宫第四天,便会见了访俄的中国总理李鹏。接着,德国总理科尔于1月4日来访。1月17日,独联体首脑会议将在莫斯科举行。2月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将来访。此外,英国首相梅杰近期也将访问莫斯科。3月,叶利钦将去美国同克林顿总统会晤,4月将去德国访问。今年春季,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再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以上安排表明,康复后的叶利钦总统将以新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俄罗斯的外交活动将趋于活跃。
在刚刚过去的1996年,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代叶利钦总统出席7月份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12月份的欧安组织首脑会议,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维护了俄罗斯的立场。普里马科夫外长的外交活动也受到好评。此间舆论认为,自从普里马科夫就任外长以来,俄罗斯的外交“像个大国外交的样子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过去一年里,俄中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去年4月叶利钦总统第二次访华,和江泽民主席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两国领导人作出的历史性抉择,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在,从先声夺人的势头来看,今年俄罗斯外交当会有新的建树。
今年,俄中关系将会继续有新的发展。江泽民主席将于春季再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元首的再次会晤,必将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新的重要推动作用。去年年底,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的制度已经正式启动,在新的一年里将会继续取得新的成果。两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两国总理在去年年底的会晤中已经商定,今年要争取把两国贸易额提高到80亿至100亿美元。双方都认为,到2000年实现两国贸易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是可能的。
在独联体一体化方面,俄白共同体的建立和俄白吉哈四国条约的签订是俄去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去年12月独联体成立5周年之际,叶利钦总统曾对新闻界发表谈话,对独联体的前途表示乐观,并表示俄白共同体条约和四国条约均对其他国家开放。今年1月17日,独联体首脑会议将在莫斯科举行。估计今年俄将作出新的努力,使独联体一体化取得新的具体成果。在独联体内,俄十分重视与乌克兰的关系。但两国在黑海舰队分割、塞瓦斯托波尔地位等问题上仍存分歧。最近,叶利钦总统明确表示,塞瓦斯托波尔和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没有变化。总统新闻秘书还重申,根据总统令,只有总统、总理、外长以及他们授权的人士才有权就对外政策表态。其他说法都是个人意见。看来在新的一年里,俄将会在解决俄乌两国之间的遗留问题方面作出努力。
在叶利钦总统今年头几个月的外交活动日程上,有相当大比重涉及与西方大国的关系。俄美之间去年在一系列问题上顶牛,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总是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企图充当“世界领导”,而俄罗斯坚决反对“单极化”,主张冷战后的世界应建立多极体制,俄应是一极。正如叶利钦总统去年年末在会见李鹏总理时所说,我们不需要一个主宰者,世界上不应该有所谓的“领导国家”和“被领导国家”。一般认为,克林顿在第二任内将更注重外交,而“铁娘子”奥尔布赖特出任美国务卿,在与俄有分歧的许多问题上可能坚持强硬立场。因而在新的一年里,俄美关系不大可能一帆风顺。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西欧大国和美国的态度是有差异的。以德国为例,只要看一下地图就可以明白,北约东扩对它十分有利:将使北约的“前沿防线”大大东移,远离德国边界。所以它是赞成北约东扩的。但最近俄报刊指出,德国在统一时曾允诺,北约边界不会越过奥得河和尼斯河。现在德国自食其言,如何对俄解释清楚而不致使两国关系受到损害,是德国不能不认真考虑的。因此,德国认为,北约东扩前应尽量使俄对自身安全感到放心。为此,它提议把北约与俄对话的“16+1”机制改为“17国平等”机制,并主张加强欧安组织作用,成立包括俄在内的“欧洲领导机构”。这次科尔与叶利钦会晤,虽仍未能消除分歧,但双方表示将继续讨论这一问题。科尔结束访问后在机场说,希望在今年内找到既使北约能够东扩,又考虑到俄的合法安全利益的“明智的解决办法”。
叶利钦总统于1月6日召集有切尔诺梅尔金、丘拜斯、雷布金以及各强力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专门讨论北约东扩问题,提出了制定对付北约东扩的行动纲领的任务。今年夏季,北约将正式确定东扩候选国。俄将如何采取对策,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今年它在外交上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报莫斯科1月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里奇连任美众议长
其违规行为仍可能受罚
本报华盛顿1月7日电记者张亮报道:美国第105届国会今天正式开幕,并选出众参两院领导人。
开幕式上,新改选的34名参议员和全体众议员(435名)宣誓就职。共和党众议员金里奇以216票的简单多数再次当选为众议院议长,但未过半数,因为9名共和党议员没有投他的票。民主党曾试图以金里奇的违规行为为由提出动议,要求众院推迟选举议长,但遭到否决。金里奇成为自1931年以来,第一位连任的共和党众议长。
金里奇在当选后发表讲话。他开列了本届国会的主要议题,如就业、税法修改、军事改革、种族、毒品等。金里奇还对他的违规行为表示道歉。
早在去年12月21日,金里奇就承认他向众院调查委员会提供了“不真实、不完全和不可信的”资料。金里奇被指控非法将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免税捐款用以支持他在两所大学开设的所谓“更新美国文明”课程。他今天虽然蝉联议长,但仍将面临众院的某种处罚。
此间一些分析家指出,金里奇的信誉和领导地位已经严重受损,能否干到任期届满还是一个问号。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和《今日美国》的联合民意调查,65%的人认为不应该选金里奇这样的人当议长。
本届国会仍由共和党人在参众两院占多数地位,但共和党优势比上届有所减弱。在众议院中,共和党占227席,民主党占208席。在100个席位的参议院中,共和党人占55席。


第6版(国际)
专栏:

  柬埔寨议长呼吁各政党
把和平稳定繁荣放在首位
新华社金边1月8日电(记者朱昌都)柬埔寨国民议会议长、柬人民党主席谢辛7日下午在人民党举行的集会上发表讲话时呼吁各政党把和平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首位。
谢辛说,人民党坚定支持按宪法规定在1998年如期举行大选。为了如期进行大选,有必要制定一部能公正地反映实现人民权利、提高国家信誉及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选举法。
谢辛指出,作为战争的受害者,柬埔寨人民痛恨战争,决心牢记过去的教训,在宪法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这一代和子孙后代创立一个繁荣昌盛的未来。
他还呼吁柬各政党和各种政治力量,推进民族和解与团结,以实现国家的永久和平、发展与繁荣。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购买防空导弹问题
塞浦路斯拒绝美国指责
新华社尼科西亚1月7日电(记者黄建明)塞浦路斯政府7日拒绝了美国因塞与俄罗斯签署购买防空导弹协议而对塞进行的指责,强调塞不会取消这项协议。
塞浦路斯政府发言人卡佐利季斯发表讲话说:“我们认为,加强我们的防务将有助于塞浦路斯的和平进程。”
他强调,塞浦路斯“不会使用它购买的导弹,除非它受到袭击”。他还向居住在塞浦路斯北部的土耳其族人保证,塞政府购买导弹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危险。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7日发表声明,指责塞浦路斯部署俄制导弹将会“损害塞浦路斯的政治气氛,使争取塞浦路斯和平的调解努力更加困难”。
美国务院声明称,“塞浦路斯政府的行动是迈向错误道路的一步”。
根据塞俄两国本月4日签署的协议,塞浦路斯将从俄罗斯购买一批射程为150公里的地对空导弹。塞方称,部署这批导弹是为了加强其海、空军的防御力量。
1974年,塞浦路斯希腊族人为了寻求与希腊结盟而发动政变。随后,土耳其出兵进行干预。从此,塞浦路斯便分裂为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和由土耳其控制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曼德拉姆贝基会晤萨文比表示
南非愿为安哥拉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约翰内斯堡1月8日电记者温宪报道:南非副总统姆贝基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领导人萨文比今天宣布说,南非已同意在安哥拉和平进程中发挥调解作用。
南非总统曼德拉6日和7日两次在他的家乡乌姆塔塔会晤了萨文比。随后,以姆贝基为首的南非代表团与萨文比带领的安盟代表团举行了两天会谈。今天上午,双方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萨文比本人在安哥拉即将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中的地位问题是双方会谈的焦点。南非将就安哥拉和平进程中这一极为敏感的问题进行调解。
在此之前,萨文比已经拒绝了安哥拉政府请他出任民族团结政府副总统的倡议,而要求确立他作为反对党领袖的政治地位。
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双方认为一个稳定和民主的安哥拉对整个地区发展至关重要。南非方面宣布,曼德拉总统将出席本月25日安哥拉民族团结政府成立仪式。
萨文比在表示将信守安哥拉和平协议的同时警告说,有关他将来的政治地位问题必须在本月25日以前得到解决。此外,萨文比说,5万多名安盟部队人员的遣散和安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将是一个很长的进程”。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印孟关系新发展
——印度总理孟加拉国之行
本报记者吴迎春
印度总理德韦.高达6日起对孟加拉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同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进行了友好的会谈,访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双方在水资源分享、经贸合作和打击越境叛乱活动等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还一致同意加强经济关系,在一些“至关重要”的领域进行密切合作。
当地舆论称,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有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
印孟是邻国,但长期以来,两国关系因恒河水分配、难民遣返以及边境叛乱活动等问题上的分歧而受到影响,两国关系停滞不前。去年12月,哈西娜总理访问印度,同高达总理就分享恒河水进行会谈,解决了这一长达20年悬而未决的问题,签署了协议,从而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主要障碍。
在这次访问中,印孟两国总理同意启动多年停止活动的两国共有河流委员会,加强对包括恒河在内的两国共有河流的管理。此外,双方就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尽快举行联合经济委员会会议达成了一致。至于孟加拉国方面非常关心的对印贸易逆差问题,孟方希望印度开放市场,以解决每年约5亿美元的对印贸易赤字问题,印度方面已表示将从今年3月份起削减500种孟加拉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两国还同意设立联合工作组,就遣返滞留在印度的孟加拉国难民、消灭边境叛乱活动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
印孟改善关系互有需要。从孟加拉国方面来说,改善同印度关系,可解决两国共有的包括恒河在内55条河流问题。去年6月大选获胜上台后的哈西娜总理,利用其执政的人民联盟同印度的传统关系,首先同印谈判解决恒河水分配问题,继而想解决其他两国共有河流问题以及贸易逆差等问题,孟方在这次高达总理的访问中提出,得到印方的积极响应。而印度则在打击边境地区的叛乱活动方面希望得到孟加拉国的协助,还希望孟向印提供过境便利,开放运输通道等等。
高达总理这次访问孟加拉国取得成功,成果丰富,推动了印孟关系的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两伊互换阵亡士兵遗骸
新华社德黑兰1月7日电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7日向伊拉克交还了77名在两伊战争中阵亡的伊拉克军人的遗骸,同时伊拉克也将60名伊朗士兵的遗骸移交给伊朗。
移交仪式是在两伊边界地区沙阑木榭举行的。两伊官员还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如何继续寻找并妥善安置阵亡人员的遗骸以及互换战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去年12月28日,伊朗为改善与伊拉克的双边关系,单方面释放了724名伊拉克战俘。
自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以来,战俘问题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障碍之一。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我决不退出政坛”
——贝.布托被解职之后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王南
本月7日,巴基斯坦首席大法官萨贾德.阿里.沙阿宣布,巴最高法院决定将对贝.布托要求恢复其政府和国民议会一案的审理推至下周进行。当天下午,贝.布托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审理日期被一推再推强烈不满,声言她有可能撤回诉状,并暗示她所领导的人民党也许会抵制定于2月3日举行的大选。
通过法律途径恢复总理职务和被解散的政府,是贝.布托下野之后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去年11月5日,贝.布托被巴总统莱加里解除总理职务,其政府和国民议会也同时被解散。11月13日,贝.布托向巴最高法院上诉,要求宣判莱加里总统的解散令为非法,恢复其政府和国民议会。对于贝.布托来说,此案从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重重困难,她的前两份诉讼书均被最高法院以“程序”和“技术”原因退回,直至11月24日,她的第三份诉讼书才被接受。巴最高法院曾表示将于去年12月初开庭审理此案,从那时至现在,审理日期又数次被推迟,因而不少人对这次沙阿宣布将于下周审理此案的决定仍抱有怀疑。此案的审理日期被一推再推,已引起人们的种种猜疑,而且这些猜疑不仅仅局限于此案的审理结果。
“我决不退出政坛!”——这是贝.布托下野后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为稳住人民党的士气并尽量减少政府垮台对人民党造成的冲击,加强自己在党内地位,以及迎接下一轮大选,现为人民党主席的贝.布托频频与党内其他要员会商,经常召开党内各级会议,并作出一些决定,如将加入了巴看守政府的人民党党员开除出党,为准备大选制定和部署相关战略等。她与巴穆斯林联盟(居内久派)领导人恰塔数度会晤,双方于去年12月30日达成在下一轮大选中继续联手的共识,从而使人民党与这一重要伙伴的联盟得以维持。此外,她还考虑和寻求与其他党派合作的可能。贝.布托领导的人民党已向公众推出参加大选的各级候选人,并于本月7日公布了人民党方面的竞选纲领。
在贝.布托政府被解散的当天,巴当局依据《维持治安法》将她的丈夫、前政府投资部长扎尔达里拘留,并关押至今。其间,信德省高等法院曾于去年12月18日宣判“对扎尔达里的拘留为非法”,“应将扎尔达里立即释放”。扎尔达里尚未出狱,即被巴警方以涉嫌卷入杀害贝.布托的政治对手穆.布托(贝.布托的胞弟)命案而重新逮捕;本月2日,扎尔达里被正式起诉谋杀穆.布托。为救夫婿出狱,贝.布托四处奔走,多方申诉,一再说:“扎尔达里是清白的。”
下野之后的贝.布托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陈述自己的观点,不断穿梭于巴国内各地,甚至出国访问,通过发表演讲、出席各类会议,以及会见国内有关人士和国外政要,来寻求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本月1日,她在伦敦拜会了英国首相梅杰。对于所有对她的指责,贝.布托一概予以否认,而且进行反驳。贝.布托和人民党的不少支持者也在她的感召下进行游行、静坐和绝食等示威活动,抗议莱加里总统解散贝.布托政府,向当局施加影响。贝.布托还不时抨击莱加里总统和看守政府的某些举措,认为本月5日成立的巴国家防务安全委员会“将使军人介入政治而超乎宪法之上”。
下野后至今,贝.布托面对的困难和压力一直不小。她本人及人民党的形象今不如昔,在党内,一些人弃她而去,有的甚至投到站在她对立面的穆.布托遗孀的门下;在党外,不少党派不仅表示不愿与之进行合作,有的甚至认为贝·布托和她的政府对国家犯有罪行。看守政府也几次向外界透露,已掌握贝.布托政府中不少高官的犯罪事实,其中一些人已经被捕。因此,比起1990年的那次下野,贝·布托这回所处的境遇确有更大的困难。(本报伊斯兰堡1月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湾国家调解巴卡争端有进展
新华社科威特1月8日电(记者喻开元)利雅得消息:海湾四方委员会7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首次会议,试图为解决巴林和卡塔尔之间的领土争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这次四方委员会会议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举行的。据此间灵通人士透露,会议取得了一些进展:巴林和卡塔尔同意停止进行攻击对方的宣传战和限制对方的反对派在己方从事反政府活动。
巴林和卡塔尔外交大臣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举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双边会晤。
四方委员会同一天晚上发表新闻公报说,四国外交大臣在“相互谅解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积极的、建设性”的讨论。
公报说,会议就如何解决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之间任何分歧的工作方式问题进行了详细地磋商。会议还讨论了巴林和卡塔尔即将签署的“纪要”文件的要点。
由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外交大臣组成的四方委员会是去年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的,目的在于帮助巴林和卡塔尔解决在哈瓦尔岛等岛屿问题上存在的领土争端。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通过确立中蒙俄交界点文件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近日审议通过了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三国政府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中、蒙、俄三国政府关于确立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中、蒙、俄三国政府关于三国东、西端交界点的两个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国军人在中非再次遭袭击
驻扎在中非的法国军队六日在班吉再次遭到当地人的袭击,一名法国军人受伤,袭击者被当场击毙。这是继本月四日两名法国军人被兵变士兵打死后,法国军人第二次遭受当地人的袭击。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防卫厅决定成立情报总部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台八日广播,日本防卫厅决定成立“情报总部”,以更有效地分析和利用搜集到的军事情报。“情报总部”由监听日本周围国家电台广播的“电波部”、分析美、俄等国人造卫星航天照片的“图像部”和对各种情报进行综合研究的“分析部”组成,共有一千五百名成员。这家电台说,“情报总部”将把监听到的重要情报通报给内阁总理大臣。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小组在伊搜寻未销毁导弹
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七日在伊拉克开始搜寻未销毁的远程导弹。伊拉克方面曾承认,伊方曾秘密销毁被联合国禁止的远程导弹,但联合国官员认为,尚有一批埋藏的导弹未被销毁。去年十二月,伊拉克拒绝了联合国提出的把伊导弹推进器运往美国进行试验和检查的要求。


第6版(国际)
专栏:

  捷总统接受副总理卡尔沃达辞呈
捷克总统哈韦尔七日在布拉格宫接受副总理兼司法部长扬.卡尔沃达的辞呈,同时任命弗拉斯塔.帕尔卡诺娃为捷克司法部长。卡尔沃达是去年十二月十七日向哈韦尔总统提交辞呈的。(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首批德军参加后续维和抵波黑
首批参加波黑维和后续部队的德国士兵共一百二十人六日抵达萨拉热窝。这也是德国军队二战后首次直接部署在波黑。以前,德军参加第一期维和部队只部署在克罗地亚。这一百二十人六日抵达萨拉热窝后,立即前往萨市以南十二公里的拉洛瓦奇,建立德法联合旅司令部。德国计划派兵三千人,参加第二期维和部队。
(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瑞典目前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派有1000多名士兵。为了培训维和士兵,瑞军专门设立了“联合国军校”。图为该校的学员在训练救护伤员。
本报记者丁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