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实的脚步
——“走向文明的大连”(下篇)
本报记者张书政
记者在大连采访,每天都被感动着。基层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事迹,催人奋笔。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加固了精神文明的链条
就从新近发生的一桩“高楼撒钱”的事情说起吧。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八日早晨,大连市九三街上的一号塔楼高层,突然飞落一张张百元面额钞票。行人驻足,望钞称奇。有个“小老头”拾起一张,对日照看真伪,当他认定是真钞时,又拾起两张,扬长而去。
有个“大高个”路过此地,空中抓钞,连连得手。忽然传来“住手!”的吆喝声,“大高个”逃之夭夭。
一个女清洁工和一个穿茄克的男青年也拾到几张大钞,但是他们都未走,等候落钞主人前来认领。还有位老人在草地上拾到一个六千元存折,交到附近派出所。
钞票主人叫王菊忠,是九三街一号楼第二十层住户,大连造纸厂下岗女工。这天早上,她见天气晴好,便到阳台晾晒被褥,却忘了褥下压着四千元现金和一个六千元存折。她将卷起的两个褥子往绳上一搭,现金和存折便漫天飞舞。这是她辛苦多年的积蓄,她赶紧下楼去找。
行人将拾到的六百元现金交还王菊忠,存折也失而复得。另外三千四百元现金,一部分因楼高风大,飘得不知去向,少部分则落入见利忘义者手里。
“新闻鼻”灵敏的大连市几家媒体,十二月九日披露了这条社会新闻。消息传出,无数好心人解囊捐助。
十二月十日,王菊忠陆续收到捐款四千四百五十元,比她损失的数额还多一千零五十元。面对这些捐款,她落泪了。十日下午,她带着这一千零五十元捐款,来到南山路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转捐给希望工程。
一时间,街谈巷议不断。大连是座拥有五百三十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万众之中有几个“拾金而昧”之徒,不足为怪,恰恰说明创建文明城市很有必要。令人欣慰的是,有人送还,有人捐赠。正气压倒了邪气。
近一年多来,大连市白天、夜晚都很安全,人们说,是“二.一一见义勇为群体”把坏人震慑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一日晚七时,大连市八路公共汽车行驶到鞍山路附近,一个歹徒手持明晃晃的刀子,侮辱、殴打验票的两个女乘务员。在距歹徒不远处站着的大连商场电工、共青团员刘伟见状十分气愤,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不幸被刺成重伤。刘伟忍着伤痛,坚持追赶跳车逃跑的歹徒。怎奈失血过多,跑了几步,刘伟便倒在血泊中。
这时,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抢救刘伟。女青年张英、出租车司机戚敬德等将刘伟火速送到附近市中心医院。
医院院长刘业检弄清情况,立即召回下班在家休息的外科医生、护士,投入手术准备;并对刘伟免收押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刘伟脱离了生命危险。
歹徒拦截出租车逃跑。他没有想到,开车司机不是“公安”,尤似“公安”。二十一岁的青年司机杨雁翔,发现乘客身上有血,手里还摆弄刀,怀疑他不是好人。暗暗记下他下车后进入的楼号,并迅速到派出所报案。这个叫孙国义的歹徒,还没来得及脱换衣服,便被公安人员抓获。
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二.一一见义勇为群体”。有位读者给大连日报写信说,“‘二.一一群体’的事迹,是我市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表现。在这一事件的几个关键环节上,都闪耀着见义勇为精神的光彩,没有一处‘掉链子’的地方。”
精神文明的链条就这样一环环地扣起来,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又使之更加牢固。
      靠社会良性循环形成凝聚力,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内在动力
如此生动感人的故事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何在?为什么大连市有那么多的基层单位和群众能够自觉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呢?
在给受损失的下岗女工捐款这天,西岗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北京街道办事处格外热闹。有人说,“这件事出在我们管界内,表现出‘美’的一面,我们光彩!表现出不美之处,我们守土有责!”也有人说,“社会风气好转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我们捐款意在使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2.11群体”有功人员座谈会上,勇斗歹徒的刘伟说,“我是出于热爱同志、憎恨歹徒的情感。再说,治安好坏,匹夫有责。”发现“乘客”可疑并及时报案的出租车司机杨雁翔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全社会紧密协作,人人见义勇为,坏人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参加抢救刘伟的市中心医院外科手术医生方圆说,“救死扶伤是医德,抢救勇士有院规!”
在这两次突发性事件里,你可以感受到个体、群体与社会间存在着一种良性循环关系,这正是促进文明的内在动力。
中山区的变化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良性循环”的作用。这里过去“脏、乱、差、穷”全省出名,而这里又集中了党政机关、涉外饭店和陆、海、空港,人称对外开放“窗口”中的窗口。为了让这个“窗口”亮起来,全区12万居民、13个街道办事处、驻区8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4100多个商贸、饮食、文娱等服务门点,全都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大干、苦干,狠治“脏、乱、差”,区容街貌焕然一新,治安状况好转,民事纠纷年发生量由10年前的1.1万件下降到782件。与此同时,物质文明也快速发展,1994年以来,连年实现利润5亿多元,税收和财政收入超亿元。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城市综合利润第一区”。
有了钱,首先投在教科文事业上。最近3年,区里陆续拿出两亿元,建设19所中小学校舍、1栋2.4万平方米的教师大厦、1座区级医院、3座公园,还为27处住宅小区绿化、美化了环境。“物质变精神”——1996年中山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
已在中山区“文明办”工作11年的女主任谢政告诉记者,全区基层单位和普通市民能够积极热情地投入精神文明建设,原因有3条:一是对外开放的使命感,二是精神文明的责任感,三是得到实惠的“受益感”。
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带头起了重要作用。铁道公司有个“傻段长”架桥筑路的故事。段长宋永民是大连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处二分段段长。前不久,大连铁道公司与其他单位一起承担了大连老市区通往开发区的快速路建筑任务,凭二分段的技术水平和施工力量,可以承包其他工程赚大钱,而他们拒绝“大钱工程”,甘愿修筑快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吃、住在低矮潮湿的工棚里。为了确保全路工期,二分段“双休日”和节、假日照常施工。凡是这样的日子,双职工家里的小孩,都送到宋段长家里,由老宋爱人照看。宋段长右腿做过手术,疲劳过度就会浮肿,他却不理会,由于他不图钱、不惜命,人称“傻段长”,老宋却说,“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筑这条路,国家受益,地方受益,到大连投资的外商受益,我们大连人和子孙后代都受益。何乐而不为?”
金州区三十里堡镇黑山村荣立过战功的葛朝斌老伴去世,无儿无女,党委书记吴庆臣听说了这件事,便认葛大爷作父亲,担负起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全市共有23万人参与“敬老认亲”活动,捐款捐物达1300多万元,捐资设立扶贫基金4000多万元。近两年,城区200多万市民为驻军连队和农村建立2000多个“希望书库”,捐赠图书133.6万册;为辽宁省七个城市遭到特大洪灾的家庭捐款捐物达5000多万元。这些普通市民积极热情地扶贫济困、救危解难,他们都不图报答,只是想为社会分点忧,给救济者或下一代献份爱心。
      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滨城大连更上层楼
大连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1983年,历经十数年努力,形成了一套成功的经验。
摆在首位的,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改革开放之初,市区个别酒吧、桑拿、卡拉OK歌舞厅等,一度出现不健康的消费,有的同志认为这是对外开放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及时教育干部、群众,不能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更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大连市把解决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重点。近两年,大连市突出抓了如下几项工作: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治理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死角。
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自然赢得群众的心,许多群众通过信访等途径举报违法违纪的人和事,通过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如今,群众反应强烈的领导干部超标准用车、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出境旅游及行政乱收费等问题基本刹住。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社会安定祥和。
为了把“软任务”“硬化”,把“虚”要求量化,做到虚功实做,大连从1987年至今,连续制定和落实了五个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前四个规划中的412项工作任务,都已按期限、按目标圆满完成。第五个规划中分解的128项工作任务,已落实到33个部门和地区,1996年的规划目标按期告捷。
选好群众性活动载体也是一条成功经验。大连市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创建活动以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义利观为基本内容,并制定《大连市文明单位评比管理办法》,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大连市民普遍喜欢足球。“市文明办”在每年全国足球甲A、甲B联赛期间,精心组织开展创最佳赛区、争当文明观众活动,提高了赛区的文明程度和球迷的文明素质。他们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中开展“评选最佳最差”活动,如评选最佳最差供电、供气、供水、供热单位,评选最佳最差商店、旅店、饭店、柜台、营业员、出租车司机等,广大群众普遍欢迎,在参与中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
城乡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了领导干部、领导机关的工作。该市环境综合整治连续五年居全国领先地位,连续三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到大连考察工作的乔石、李瑞环、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万里同志,对大连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滨城大连,与昔日殖民统治下的大连别如天渊,比改革开放前的大连有质的飞跃。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逐步形成。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市民素质明显提高。环境整洁优美,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比1980年增长13倍。全市已有外商投资企业5865家,从1984年到1996年协议外资总额124.5亿美元,年均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62.3亿美元,年均增长63%。对外开放的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大连正在以坚实的脚步,向现代文明城市迈进。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时期爱民模范张金垠
本报记者翟启运新华社记者贾永马晓春
千年流淌的槐河水目睹了这亘古未有的生死诀别——
当送灵的担架抬着张金垠的遗体缓缓离去,方圆几十公里赶来的群众挤满了整整8公里长的大堤。如注的暴雨中,人们争相看一眼心中的英雄,一声声撕肝裂胆般的恸哭盖过了滚滚波涛的咆哮:“恩人啊,你真的走了吗?”
5个月过去了,这段槐河边的人仍不忍食河里的鱼。人们说:金垠没走,河中的鱼不就是他的魂吗?
一个生命的永生换回九个新生的生命
“人民子弟爱人民,人民永在我心中”。
张金垠走了,但他在危急时刻为救群众慷慨赴死的无畏壮举依然留在滔滔槐河的峰波浪尖上……
1996年8月初,河北中部地区连降特大暴雨。刘邓大军当年战斗过的太行山革命老区赞皇县境内,一时山洪暴发,槐河两岸顿成茫茫泽国:大片村镇被淹没;高大的电线杆被冲断;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只有即将成熟的玉米、高粱露着零星的顶梢。
人民群众的安危召唤着视人民为父母的子弟兵。8月4日,总参装甲兵指挥学院150名官兵组成救援队,由军务处副处长张金垠率领,火速赶往灾区。
夜黑雨大,道路泥泞。翌日凌晨,与洪水搏斗了整整一夜的官兵又接到一项十万火急的任务:解救被围困在槐河中的职工。
虹环拔丝厂建在河谷中,突发的洪水使9名正在班上的职工刚刚意识到危险的一刹那,便被困在了“孤岛”上。30个小时过去了,当地救灾指挥部先后动用吊车、木排等器材营救,均因水流湍急未能奏效——被困职工的生命几乎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此刻,河水仍在猛涨,滚滚激流挟带着连根拔出的树木恶狠狠地冲将过来,在“孤岛”四周卷起重重浊浪。恐慌中的9名职工爬上了已经进水的厂房房顶,岸上的人们把最后一线希望的目光投向了浑身淌着泥浆的子弟兵。
“下水,送绳!”张金垠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他想采用的是把“孤岛”上的工人顺着送过去的绳索拉过河来的办法。尽管此时下水无异于闯龙潭,但河中的呼救和岸上的期盼容不得他片刻犹豫,少耽误一分钟,工人的生命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指导员李明生下去了。刚刚游出10多米,洪流猛地把他冲了回来。
“我当过海军,我下!”士官张永红紧接着跳下水去。接连两个巨浪,又将他打回了岸。
紧跟着第三个、第四个人下水,均未成功。
激流中的厂房摇摇欲坠;被困群众呼救不止;刚刚传来的又一个紧急情况使张金垠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上:据气象台预报,下午还有特大暴雨,槐河上游的白草萍水库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
“我来吧!”张金垠说着便脱下了衣服。
“副处长,你的身体,你不能……”官兵们呼啦啦冲上前,拦住了张金垠。张金垠这几天胃病复发,又拉着肚子,昨夜被雨一浇,此刻连嘴唇都是乌紫的。
“我比你年轻,我来。”教练团参谋长刘树强抢过绳子。
张金垠急了,一手拽过绳子:“别争了,救人要紧!别忘了我可是你们的游泳教练!”刘树强没再言语,作为张金垠多年的战友,他清楚这个浑江边长大的满族汉子那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的脾气。团里执行危难险重任务,哪一次都是张金垠打头阵。
张金垠脱得剩一条裤头,绳子一扯,纵身扑入激流。
浊浪一次次将他吞噬,张金垠一次次冲出水面,勇敢而坚定地向河心游去……
水流越来越急,巨浪越来越大,张金垠随着起伏的峰浪忽上忽下。
“副处长,危险!”“解放军,回来!”
浪尖上的张金垠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一个劲地向孤岛、向激流深处游去。岸上的人们屏住了呼吸,连被困职工也停止了呼叫,静静地凝视着张金垠搏击洪水的无畏壮举。20米、10米、5米,就在接近“孤岛”的瞬间,又一巨浪向张金垠扑来。
“解放军同志!”
“副处长——”
“张—金—垠!!!”
岸上的人们连同刚刚被救的职工呼唤着、追赶着、寻找着,向下游跑去。人们企望这勇敢的生命平安无恙。
然而,残酷的现实撕碎了人们的企盼。下午1时,在槐河下游5公里处,人们发现了伤痕累累的张金垠。从他脱在岸上的满是泥水的迷彩服中,战友们找出了出发前他带在身上的两个鸡蛋和半瓶中药。
人们哭喊着扑向这位建国以来全军直接为抢救群众而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军官。
本来,学院放暑假,4年未探亲的他打算回辽宁探望年迈的母亲。然而,洪灾突发,他把妻子、儿子送上北去的列车后,自己却留了下来。谁知,这竟是永别。他把42岁的年轻生命连同生前写下的“人民子弟爱人民,人民永在我心中”的铿锵誓言留在了激流之中。
一脉真情的奉献滋润一片爱的荒原
“人民的子弟兵,不为人民尽心,为谁尽心?”
张金垠走了,但他赤心为民的不变情感依然珍藏在人们的记忆里……
1993年7月的一天,石家庄市某厂组织职工到蟠龙湖郊游。15岁的中学生王磊不慎跌入河水中。厂里来的几位大人不会游泳,眼看王磊渐渐沉下水去,急得直跺脚。围观的人愈来愈多,但任凭王磊父亲怎么央求,就是没人肯下水救人。情急之下,带队的厂领导高喊:“谁把孩子救上来,我们给一万元。”可是,仍没有人站出来。王磊父亲绝望地嚎哭。
正在这时,在学院教练团任参谋长的张金垠带着官兵们循声赶来,将王磊救起后,又火速送往医院急救。然而,由于溺水时间太长,王磊还是夭折了。
这件事给张金垠震动很大。在全团大会上,张金垠动情地说:“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我们军人的职责永远不会变。那就是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让老百姓看到人间的真情和希望。”
教练团常常进行武装拉练,每次坦克、装甲车出发前,张金垠都要带人一遍遍勘察开进路线,生怕碰了老百姓的庄稼。前几年,因为妻子的病,张金垠跟一位老先生学会了中医。从此,一有空闲,他总是背着药箱到附近的村庄去转转,给那些缺医少药的乡亲们排忧救急。在他的遗物中,有6张未及送出的药方,最晚一张的日期,是抗洪出发前的晚上开的。
就在一次拉练途中,张金垠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挑着一担水走走停停,不住地咳嗽,赶紧跑上前接过了扁担。待到他进了村边老人的家,不觉得鼻子一酸:两间小屋黑乎乎的,连电灯也没有,炕上的被子裸露着棉絮……张金垠坐在老人的身边,边为老人把脉切诊,边和老人唠着家常。原来,老人独身一人,气管炎得了好几年,也没钱治。听着老人的诉说,张金垠不知不觉泪就下来了。第二天一早,张金垠驱车进城,为老人抓药,还特地买回了电线、插座,为老人装上了电灯。此后,一连几年,张金垠都定期去看望老人,时不时地送些衣物和药品。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村里人跑买卖的跑买卖,搞承包的搞承包,这些年,老人的小屋已很少有人光顾了。一次,老人忍不住问张金垠:“我一个孤老头子,又穷又脏,咋值得你这样尽心?”张金垠说:“咱部队上的人,都是老百姓的子弟,不为老百姓尽心,为谁尽心。”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一提起张金垠,就跷起大拇指:“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张参谋长好!”老人还把张金垠编进了自己的民歌,每天哼唱着:张参谋长真是沾(好)哪——给俺看病贴上钱——帮俺干活干得欢哪——真是一个好长官……
张金垠建议团里的共青团组织和驻地村的团支部结对子,专门扶助那些孤寡老人和缺少劳动能力的困难户。他说:让他们感到人间的温情,与让他们富起来一样重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无情也同样不是社会主义!
在张金垠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单在危难时刻的救人壮举就有6次之多。由他从死亡线上救起的另一位溺水少年王柯,如今已经走上了教师岗位。每当迎来一个新班级,王柯总是把当年张金垠救助自己的故事讲述给自己的学生,把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播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一片爱心的投入收获颗颗心灵的升华
“带好兵,也是实实在在为人民!”
张金垠走了,但他那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早已化作了战友们理想的升华和奋飞的源泉……
1995年7月,教练团司机班长小茹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庆功会一结束,小茹就直奔团部,执意将军功章送给张金垠,真诚地说:“张参谋长,没有你的帮助,我甭说立功、转志愿兵,就是三年的义务,恐怕也尽不下来啊!”
还在刚当教练团参谋长时,张金垠发现小茹整日无精打采,便找小茹谈心,谁知,没聊几句,小伙子竟“呜呜”地哭了。几经询问才知道小茹得了年轻人难以启齿的病,精神压力很大。
张金垠温情地拍拍小茹的肩膀:“你是一时的身体不适,很快会好起来的。让我们一同想想办法。”
小茹的病让张金垠牵挂在心。一连几个夜晚,他不停地查阅医书,研制药方。星期天又上山采集买不到的几味药。就是外出拉练时,也不忘替小茹带上药材、药罐。担心小伙子失去信心,张金垠每天总是亲手熬制好,送到小茹手上,眼瞅着他喝下去。直到小茹痊愈,又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训练场上,张金垠仍经常找小茹攀谈,生怕小伙子心里还落着什么疙瘩。
张金垠常说:“人民把子女送到部队,不就是看到部队这地方锻炼人、出息人吗!带好兵,也是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战士生病,他会亲手送去可口的病号饭;战士家中受灾,他会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寄去;每逢出差,他总也忘不了给战士们带些书籍。他甚至常年与一些战士的家长保持着书信联系。他像“一团火”温暖战士的心田,更像“一盏灯”引导战士的成长。
初次走进张金垠的家,记者曾为一口大铁锅纳闷,一个三口之家,要这么大的锅干啥?
原来,还是张金垠当学员队长的1990年,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家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学员段福勋就返校了——他是怕路远迟到而提前动身的。而这时,队里的伙房还没有起伙。张金垠把小段叫到家里就餐。后来他发现每个假期都有学员提前两三天到校,就干脆买下了这口大锅。每逢寒暑假学员们返校之际,就和他的妻子支起这口锅,烙上香喷喷的油饼,炖上猪肉粉条,再备上几个小菜,凡是提前归队或错过开饭时间的学员,他都请到家里,顺便让他们尝尝他东北家乡的风味。回族学员何四海,时不时地总能吃上张金垠夫妻专门为他炖的牛肉。
张金垠带过的56名学员至今不忘老队长常常告诫他们的一段话:“咱们是开坦克的,坦克离开操纵杆寸步难行;人生也需要操纵杆掌握方向,这个操纵杆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他把全队学员的思想情况、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写成了一本随身带的小档案,针对每个人的特点,附上一句赠言,瞅准机会一一“送”给了他们。学员小徐有点好高骛远,他的赠言是:“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学员小徐有点小脾气,他的赠言是:“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每一次发脾气就等于在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学员小彭常与同学因一点小事争高低,他的赠言是:“在人生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学员们回忆,正是倾注着张金垠爱心和期望的格言,帮助他们明白了立身做人的道理,伴随着他们度过了难忘的军校生活。
一缕挚爱的给予带来艰辛之家的温馨
“无情未必真英雄,关键是把
这份情放在什么份上!”
张金垠走了,但他留给家人的缕缕挚爱依然散发着浓浓的温馨……
一副献给张金垠的挽联这样写道:“好党员、好干部,赤胆忠心好军人;好儿子、好丈夫,珍情重义好儿郎。”在张金垠遗体告别仪式上,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含着泪说:“张金垠同志说得好,‘无情未必真英雄,关键是把这份情用在什么份上。’从张金垠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的完美统一,这种爱不仅壮怀激烈,而且博大深沉!”
张金垠为母亲买桃子的故事,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那是1992年暑假探亲时,临回部队的前一天,张金垠又一次去水果市场为母亲买喜欢吃的桃子。在一个水果摊前,他左挑右选,选了三大堆桃子。卖桃子的老汉不太高兴地说:“你这个人咋整的,买桃就买桃吧,还挑了三堆。”金垠说:“大爷,我在外当兵,难得回趟家,我妈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赶趟集不容易。这堆软的,她老人家现在就可以吃;这半硬、半软的,过一阵子吃;这硬的,最后放软了再吃。”卖桃老汉好不感动:“我卖了这么多年桃,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孝顺的儿子。钱,不收了。”张金垠还是如数付了钱。
出生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农村的张金垠,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6个子女抚养成人。对于母亲,张金垠总有一种报答不完的深情。20多年来,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拮据,每月总是按时给母亲寄去生活费,而且随着职务的上升和工资的调整不断增加。他牺牲后,战友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83张他给母亲汇款的收据,按照年月顺序排列下来,一张不少。牺牲时,他的军装口袋里还存留着一张被水湿浸了的汇款收据,那是奔赴抗洪第一线的前一天,给母亲寄去的最后一笔生活费……
张金垠婚后8年夫妻分居两地,妻子刘永华和儿子洪澜长年借居在厂里一间8平方米的仓库里。妻子随军后负责学院教室的卫生,每当有空,他总是扛上扫把和妻子一同清扫,尽量把做丈夫的责任尽足尽够。就连他钻研中医的起因,也是因为妻子——
刘永华前两年患了脊髓炎,两腿萎缩,瘫痪在床,四处求医看了好一阵子,可效果总不明显。学院离城远,看趟病不容易,张金垠听说中医治慢性病奏效,便琢磨钻研起来。他按着书上的介绍和老中医传授的方法给妻子按摩、扎针,后来就自己处方子开药。妻子病久了,心里烦躁,免不了冲他使性子。每当这时,他便坐在床边给妻子讲笑话,哄着妻子把药吃下去。夜里加班回来晚,为了不影响妻子和孩子休息,他蹑手蹑脚开门进屋。有时太晚了,就干脆在沙发上蜷曲着过一夜。每天,他都早早起床,赶在出操前把饭做好。
在张金垠的家里,最显眼的是一具淡黄色的中药柜。40个小屉中,至今摆放着他为妻子配制的百余种中药。缕缕药香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妻子的一片柔情挚爱。刘永华含泪说:“每当看到这些,我就觉得金垠还在身边。”
的确,张金垠没有走。他的事迹和精神绽开的鲜花在冀中军营、燕赵大地越开越艳。总参谋部作出了向张金垠学习的决定。曾两度被国家命名为“双拥模范城”的石家庄市,把刚刚竣工的市区至蟠龙湖的23公里长的公路,正式命名为“装院路”。在烈士牺牲的赞皇县,一面面“学习张金垠突击队”的旗帜,跃动在重建家园的土地上。
河北省和石家庄市的文艺团体以最快的速度编排了五台反映张金垠事迹的戏剧和文艺节目,上演后场场爆满,打动了上千上万的观众。
或许时间可以改变江河,岁月可以改变大地,但张金垠用鲜血和生命所谱写的爱民乐章,将被高山流水昼夜弹唱。风清月朗之时,又一颗不灭的金星,在无垠的天幕上熠熠闪烁……
(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生死关头豁得出来”
——赞爱民模范张金垠
本报评论员
在去年8月河北省赞皇县抗洪抢险斗争中,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军务处正团职副处长张金垠中校,为营救被洪水围困的9名群众,身先士卒,英勇献身。这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军团以上领导干部直接为抢救人民群众壮烈牺牲的重大典型,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燕赵大地因而出现拥军热潮。
张金垠事迹的典型意义在于,它说明,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变化,人民军队在70年革命和建设征程中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也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都能够豁出自己的一切,直至宝贵的生命。张金垠就是一个缩影,一面旗帜,一个在“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的光辉典型。
张金垠同志的先进事迹,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更加深刻地了解今天的人民军队,从而更加热爱和拥护这支军队。从张金垠同志身上,人民群众看到我们这支久经考验的军队对于祖国和人民的忠贞,什么地方最需要他们,他们就战斗在那里;什么时候最需要他们,他们就战斗在什么时候。祖国和人民视军队为钢铁长城,有了这样的钢铁长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有可靠的保障,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才有可靠的保障。
军爱民,民拥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军心强固、国泰民安的宝贵经验。张金垠牺牲之后,他生前所在部队出现了学习张金垠,争当拥政爱民模范的热潮;从赞皇到河北,一个了解子弟兵、热爱子弟兵、支持子弟兵的拥军热潮正在兴起,军队在国家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军队在人民中的形象更加受到爱护。
在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宣传和学习张金垠这个为人民利益献身的好党员、好军人、好干部,对于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全力支持军队建设,从根本上增强军民军政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全国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和广大群众,要比过去更积极、更有成效地开展这一活动,以支持军队建设,加强军民团结。


第1版(要闻)
专栏:

  论再接再厉
本报评论员
“九五”开局,形势喜人,也逼人。从大的趋势上看,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正处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发展时期。
好的开局,对于推进改革和建设事业,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是良好的基础,难得的战机,更是巨大的精神鼓舞。但是,形势大好的时候,也是容易懈怠的时候。气可鼓而不可泄。古人云:“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要保持良好势头,继续扩大胜绩,尤其需要抖擞精神,再接再厉。
再接再厉是大局的要求,是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纲领的要求。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的改革和建设任务相当繁重,难点不少:宏观经济环境虽有改善,但局面并不宽松;改革向纵深发展,有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解决;党风和廉政建设要取得更为有效的进展,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更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总之,今年我们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将召开党的十五大,内政外交的工作很多,急务要务不少,将是紧张、繁忙的一年,也是可以显身手、展宏图的一年。
再接再厉是一种士气。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我们就能保持和发展大好形势。当前,我们要注意克服那种因开局顺利而产生的松懈,也要注意克服因局部难题困扰而产生的畏难情绪。盲目乐观、畏难泄气,都不是好的精神状态。有气则勇,无气则虚,能不能干成干好大事,士气至为关键。
再接再厉重在务实。我们想问题、谋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于已经决定的大政方针、主要任务,要狠抓落实。承诺的事情要兑现,交办的事情要完成,该办的事情务必办早办好,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顾客观实际,贪大求快;热衷于大造声势,无意于脚踏实地,都是鼓虚劲,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再接再厉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狠下功夫。要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只有质量和效益才能振兴企业,振兴国家,才能使我们更加有力地站起来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两个根本转变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质量和效益问题。把力量集中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就是用对了劲,就能事半功倍。
从长远看,鼓舞士气,再接再厉,对于国家振兴的全局至关重要。发展壮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主要在其整体效应。一个国家要振兴需要多年的积累。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胜绩和优势都是积累,又都是暂时的,任何的松懈和停滞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使前功尽弃。我们的国家能够获得今天的建设成就和国际威望,最根本的就是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8年来,我们憋着一口气,坚韧不拔、埋头苦干,积小胜为大胜。放眼全球,世界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来认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样,才能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传好、接好、跑好我们这一棒。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老干部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胡锦涛会见代表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
本报北京1月8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宋健、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张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今天在会见全国老干部工作座谈会代表时指出,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都应该继续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
这次会议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今天开始在京召开的,主要议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的老干部工作情况,研究部署1997年的老干部工作。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老干部局局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的离退休干部局的负责同志,以及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等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说,新年伊始,中组部召开老干部工作座谈会,表彰在老干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很有必要。首先,我向受表彰的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胡锦涛指出,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老干部为党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中坚和骨干作用。今天,他们仍然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
胡锦涛说,关于当前的老干部工作,中组部在这次会上要作全面部署。这里,我想强调以下四点:首先要从政治上关心老干部。要从实际出发,引导组织广大老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他们能够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坚定信念,严以律己,发扬优良传统,永葆革命本色。二是要把关于老干部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老干部一直十分重视、非常关切。近几年来,又根据新的情况,在改善老干部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应该说,大多数地方和部门贯彻执行得是好的。但也确有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落实得不够好。对此,必须引起重视,认真加以改进。抓老干部工作,同抓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在落实上狠下功夫。三是要特别关心部分离退休老干部遇到的实际困难。希望各地老干部部门要深入下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同有关部门一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妥善加以解决。四是要适应新形势,及时研究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把老干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胡锦涛说,春节快到了。各地党委和组织、老干部部门,要妥善安排,在节前对老干部特别是有实际困难的老干部普遍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带给他们,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
胡锦涛最后说:请大家转达我对老干部部门全体同志的亲切问候,向大家拜个早年。希望同志们不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不辜负广大老干部的期望,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1版(要闻)
专栏:

  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
人民日报七月一日出版华南新闻版
这是继出版华东新闻版后创办的又一地方新闻版
本报广州1月8日电记者梁兆明报道:人民日报社组建华南分社暨创办华南新闻版新闻发布会今天在广州举行。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在会上宣布,经党中央批准,人民日报社在今年组建华南分社,7月1日在广州出版华南新闻版。
华南新闻版是继人民日报1995年出版华东新闻版之后创办的又一个地方新闻版。华南新闻版将坚持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决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办人民日报地方版要“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的指示,密切结合华南地区的实际,为华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华南分社社长李仁臣主持了发布会。
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和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分别会见了邵华泽同志,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对人民日报社组建华南分社、创办华南新闻版给予支持。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幼军,广东省副省长钟启权,广西、海南省、区的有关领导,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市的党政部门领导和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领导,华南地区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发布会。人民日报驻广东、广西、海南、深圳、珠海的记者站站长参加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重在群众参与
本报评论员
大连市的领导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再好的规划,也会落空。因此,他们在规划与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战略的过程中,始终把吸引和动员广大市民群众的参与放在首要的地位,把“群众受益、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突出的指导思想。他们还十分重视做好“双拥”工作,军民携手共创文明。由此在全市形成了一股上下同心、军民团结、共创文明城市的合力。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市党员,教育干部和人民,是提高广大群众建设文明城市自觉性的根本。大连市注重结合实际,坚持不懈、生动活泼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近几年来,他们在组织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理论的同时,开展了“跳出大连看大连”等几次全民大讨论。为了增强群众的开放意识、文明意识、现代化意识,他们拍摄了54集《看香港》、60集《看新加坡》的系列电视片,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他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大连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并大力倡导具有时代特色的“大连精神”,成为激励大连人民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的精神动力。
把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抓住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是提高群众参与的信心和热情的重要举措。例如,对群众反映很强烈的少数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公费出国旅游以及行政乱收费等问题,市里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通过市民评议干部等活动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的民主监督,并开展了党政干部的“星期六义务奉献日”和“创建文明窗口”等活动,对群众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
注重设计对群众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活动载体,有利于组织广大群众投身于精神文明的实践。例如他们在道德建设方面推出的“十大文明工程”,包括敬老认亲、语言美、文明乘车、文明出租车、学生社会实践、全民健身等项内容,都是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大连人民非常喜爱足球运动,大连市便以此为契机,每年在甲A、甲B联赛期间,精心组织开展文明赛区、争当文明观众活动,提高了赛区的文明程度和球迷的素质。这样,就把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成功地引导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
大连在注重群众参与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专、兼职干部队伍,这批干部能讲、能写、能干、能吃苦、能奉献。这一群自甘清贫,在岗位上埋头苦干的人,不仅是把市领导关于精神文明的各项决策落实到每一个角落的助手,而且是联系领导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广大市民群众富于创造性的参与,大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流,推动大连跨向现代文明的新高度。祝愿“北方明珠”大连更加美丽,祝愿大连人民更加文明、幸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