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何伟——东渡归来报国恩
本报记者段心强
一九九二年,世界医学权威杂志——美国的《癌》上,刊登一篇震惊医学界的论文:《双极细胞特异性的特殊参照意义》。“双极细胞”的新发现被誉为世界眼科的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这个新细胞的发现者,就是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医学博士——何伟。
这篇论文的作者,也是何伟。
何伟,原是中国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九八七年被国家教委公派留日,先在眼科实力雄厚的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在以眼显微外科闻名于世的福冈大学学习。几年来,他为三千多名眼科患者成功地动了手术。
在显微镜下的反复观察中,何伟突然有一新的发现。大量的眼癌病例证明,仅有美国癌学专家发现的“花环细胞”,并不一定愈后良好,如果同时还有双极样的细胞,才有良好的愈后效果。他进行艰苦细致的临床观察,八十八个病例证实了他的结论。因此,他提出肿瘤细胞多向裂变的理论以及鉴别发展趋势的根据,并给这种细胞定名为“双极细胞”,许多专家称之为“何氏双极细胞”。从此,他成为我国同时具有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日本眼科学会会员和美国白内障——屈光外科协会会员资格的眼科医生。
日本的福冈大学、九州大学希望何伟留下搞科研和教学,当地政府批准他在日本行医,美国也发出邀请,可他一一谢绝了。他对自己的导师——日本九州大学著名教授猪俣孟说:“我的母亲是中国,她几百万子女患有眼病,有一些眼病还不能治愈,我回国是为了同胞的健康。”这使猪俣孟想起何伟平日关心中国人健康和培育一流中国医生的行动:他把日本著名的医书《视网膜盆乍阻塞》译成中文,自费五百万日元出版,无偿赠送给国内眼科医生和海外华人医生;他组织并参加十六次回国义诊,为六百五十名同胞免费看病;他还先后给辽宁几个医院赠送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他除了攻克医学尖端技术外,还从事中国最常见、最难治眼病的研究,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保守疗法、玻璃体切割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症、未熟儿视网膜症、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出血等临床科研上,都取得优异的成果。想到这些,猪俣孟激动地说:“有志气,我喜欢热爱祖国的人。”
回到故乡,何伟用他在国外积累的资金,购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聘请世界眼科学会主席中岛章、美国奥比斯眼科医院主任科利、日本眼显微外科学会主席大岛健司等四十多名世界眼科专家,组成顾问团,成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沈阳眼显微外科中心——我国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基地。现已请二十多名外国一流专家来中心分三批培训五百多名来自各地的眼科医生,使大家接受了国际化眼显微外科课程的训练。
在沈阳眼显微外科中心,何伟在培训医生的同时,还为人们治疗疑难病症。早熟儿视网膜患者原来只有两种命运:死亡和眼瞎。何伟给这些小患者带来福音:既免于死亡,又看到光明。广州海关一个职工早产一对儿子,四个月时两个孩子双目失明。在国内外求医,都说是不治之症。去年六月上旬,何伟成功地给十五个月的老大蔡鹏程动了手术,使他很快看到东西。白内障是多发病,全国有五百五十万患者。为了让更多的医生学会世界先进的治疗手术,何伟免费办培训班,请各医院的眼科医生参加。前年以来,何伟花费一百万元,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由他和日本白内障医学专家传授了小切口无缝合超声乳化治疗手术,来自东北三省和北京、广州的四十多名眼科医生接受了培训。
离休教师张运丰,不顾身体残疾,摇着残疾人车、拄着拐杖走访失足青年家庭,为“两劳”回归人员复工就业四处奔波。由他倡导的鞍山市离退休教师帮教团现已形成辐射全市的帮教失足青少年网络。《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五十七篇《张运丰——甘献余热暖浪子》。——编者


第4版(要闻)
专栏:

  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泽芳被查处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近会同有关部门,对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韦泽芳收受贿赂问题进行了调查。中央纪委决定,并经中央批准,给予韦泽芳开除党籍的处分。
经查,韦泽芳在担任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于1992年底和1993年初先后两次收受贿赂人民币6万元。根据韦泽芳违法违纪事实,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依法撤销了韦泽芳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鉴于韦泽芳已触犯刑律,此案已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4版(要闻)
专栏:

  “硬一硬”上台阶
——合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纪事
本报记者岳富荣王尧
前不久,记者到合肥采访。入夜,合肥的同行邀我们浏览市容。在长江路和美菱大道两侧高低错落的建筑物上,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分外夺目,经过了白天的喧闹,地上却看不到果皮纸屑,路边一只只不锈钢废物箱光可鉴人。车辆、行人虽逐渐稀少,但仍各行其道,在亮红灯的路口老老实实地停下。我们不禁感叹:“这和我们两年前在这里看到的景象相比,变化不小啊!”合肥的同志说:“这都是真抓实干干出来的。”
1995年11月,安徽在全省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竞赛活动,合肥作为省会城市,自然成为活动中令人注目的对象。
合肥市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卫生工作的基础不错,但以更高的标准看,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正如合肥人自己所说的“硬一硬就能挤上去,松一松就会掉下来”。
创建活动的开展,给了合肥一个“硬一硬”的契机。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他们首先抓了“三个起来”:把马路让出来,把垃圾装起来,把门前包起来。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为了让血脉畅通,合肥市对集贸市场进行了专项治理,取缔了无证摊点,整顿马路市场,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淮河西路人车混行,摊点乱设,交通梗塞,是个老大难问题,市里加大管理力度,把马路让了出来。
群众性的卫生大扫除拉开了向垃圾宣战的序幕。扫帚伸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批有年头、过墙头的垃圾山被彻底铲除,城郊结合部垃圾围城的状况得到改变。市里还安排专项环卫经费700万元,增加了保洁人员,扩大了保洁面,在12条路边增设不锈钢废物箱2014只,在97条路段推行了垃圾袋装化。
在单位、住户门前三包的基础上,合肥市推出了系统包路制度,省市一些主要单位对全市主次干道实行路段包干责任制,路设路长,段设段长,各路段长单位既扫自家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安排人员上路执勤,宣传“不准随地吐痰”等市民“八不”规范,监督、检查所负责路段的卫生和秩序,连各单位大院、办公楼、办公室的卫生也不放过。
作为合肥市“顶头上司”的省级机关,对合肥市的创建活动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省委办公厅主任杨春光亲自担任了长江路东段的段长。省委书记卢荣景热情欢迎对其办公室的卫生检查,并指出,省级机关更要带头服从合肥市创建活动的统一管理。
尽管有路段长单位协同作战,作为城市管理主力军的职能部门担子仍然不轻。合肥市交警把创文明城市与学济南交警结合起来,文明执勤,严格执法。合肥市火车站广场一向是交通秩序混乱的老大难段。在这里执勤的交警中队长李广友主动找常在附近行驶、停车的驾驶员谈心,请他们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对于一些屡教不改、严重违章的“刺头”,则毫不留情地予以处罚。“火车站有个李广友,你若违章绕着走。”在火车站附近的驾驶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合肥市的领导清楚地意识到,建设高标准的文明卫生城市,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着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监督。
为了吸引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省市文明委、市创建指挥部从去年4月5日起至15日,在合肥市设立投诉站(点)7个、投诉电话23部,并通过新闻媒介予以公布。广大市民纷纷举报各种不文明行为和存在的环境卫生死角,主管部门共接受各种投诉1076件,已办结700多件。一些年老体弱的离退休同志和残疾人,不辞劳累到投诉站反映情况。相当一部分市民所投诉的内容与自身的利益无关,而是出于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热爱。
现在,合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市民由过去对脏乱差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或只发发牢骚,转变为侍弄好自己的小环境,眼睛盯着大环境,路见“不平”便主动站出来管。合肥市的同志介绍说,现在,你如果在大街上随手扔废弃物,很快就会有人出来制止,并问你:“知道市民‘八不’规范吗?”热心的群众还为创建活动献计献策,65岁的胡若愚老人一家用半年时间编写了社会公德三字经,寄给市委书记,表达了对创建活动的支持。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特殊礼品赠教师
本报记者鲍洪俊
“我是人民日报30年的老读者,我的知识、理论积累很大一部分来自人民日报。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把300份人民日报作为一份特别的精神贺礼,敬赠优秀教师。”1996年12月25日下午,海口市委宣传部举办了“向优秀教师赠送人民日报”仪式,海口市煤气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刘广林的这番肺腑之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海口市教育局副局长潘辅良激动地说:“总经理赠订党报的义举体现了企业家对教师精神文化生活的关心,对人民教师的关心和尊重。”
“我去年7月从河南应聘到海口,刚踏上这块土地,就感受到这里洋溢着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今天,我再一次沉浸在幸福的氛围里。”市先进教师代表、华侨中学高三班班主任孙京丽说。
海口市委宣传部部长符兴高兴地说:“向优秀教师赠报是一件好事、善事、实事,体现了特区企业家的政治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值得大家学习。”他说,“发行好人民日报是海口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企业赠订报纸,开展文化扶贫、文化支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他兴奋地告诉大家,海口的干部群众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财政吃紧、报刊发行形势严峻的不利形势下,已提前超额完成人民日报发行任务,交了一份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答卷。


第4版(要闻)
专栏:

  文化下乡带给农民众多好处
一年多来文艺工作者同时受到教育和锻炼
据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王黎)新年伊始,各地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活动又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由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等八部委于1995年底联合发起的文化下乡活动,至今已组织开展了一年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戏剧下乡就有11万多场,组织电影放映30多万场,向农民赠送书报刊1200余万册,建立农村书库1.4万多个。文化下乡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在推动农村科技普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农村社会风气好转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如今,在村里的图书馆阅读全国各地的书刊,在家门口看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已是许多地区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与此同时,农民艺术节、民间民俗表演、农民运动会、卡拉OK比赛、书画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科技下乡对提高农民素质,增进农民切身利益更是雪中送炭。陕西省在科技下乡活动中,组织民间科技协会开展咨询服务5000多场,6万多名科技专家和农村技术人员走进农家,讲授实用技术;同时举办农村志愿者知识培训班1万多期,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一年多来,各地出现了“燕山情”演出团(北京)、“金穗计划”送书队(广州)、“欢乐的村庄”送戏慰问团(西安)、“希望的田野”主题科技下乡队(西安)、“金桥工程”致富小组(太原)等一个个“文化科技下乡专业户”,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送去了欢笑,送去了致富的本领。今年的文化下乡活动又新增加了“卫生下乡”的内容,目前北京、昆明、太原、合肥等十大城市正在积极着手组织农村巡回医疗队,并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
蓬勃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各地共建立电视差转台(站)103个,扩大电视覆盖人口400万人以上。
文化下乡活动不仅给广大农民送去了一台台戏,一本本书,同时也送去了健康、向上、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福建省广泛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反对迷信、赌博活动,有效地抑制了婚丧事大操大办、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各县市区普遍成立了妇女禁赌协会。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文化下乡活动开展以来,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即“读书学技术的多了,求神卜卦、赌博的少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多了,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少了;上项目干事业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
加入文化下乡队伍中的广大文艺、科技工作者,在丰富农村生活、重建农民精神家园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和锻炼。贵阳市京剧团一名演员说:“在零下二三摄氏度的天气里,看到台下观众一动不动,那眼神,那热情,真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演员,这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再冷再累,也要为这些热情的农民观众送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
中宣部副部长刘云山说,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实际上是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他说,在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中,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耳闻目睹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科技的渴求和热情,亲身体验了边远山区农民的艰辛,普遍认识到,只有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才能为文化艺术找到更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文化下乡活动又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逐步解决农民迫切需要学习文化、掌握科技、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刘云山强调,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文化下乡活动,架起党和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第4版(要闻)
专栏:

  浙江文艺出版社抓精品出效益
本报讯浙江文艺出版社多年来坚持“精品战略”,以出两个效益都好的书为主导,屡获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全国大奖,同时在经济效益方面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
浙江文艺出版社对精品书的五个标准是:导向正,质量优,效益好,市场占有率大,市场流传时间长。把精品书定位在两个效益相结合的“交叉地带”。近年来,该社逐渐形成了五大书系: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文库、当代小说文库、中国文化国宝艺术文库、外国文学名著精品文库、中国古典文学和大众文学文库,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双佳效益”。
(方益波唐庆忠)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央台去年听众来信180多万件
本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去年共收到国内外听众来信近186万件,是中央台历史上听众来信最多的一年,按照国际惯用的计算方法,1996年收听和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听众达8.367亿人。除国内听众外,还包括遍及欧美几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
听众来信认为:1996年中央台节目办得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尤其是听评周期间,听众来信为中央台的节目出谋划策,编辑部及时采纳听众的建议并改进节目,受到听众欢迎。(宴青)


第4版(要闻)
专栏:

  亚洲报业展览会在港举行
本报香港1月6日电记者张首映报道:第二届亚洲报业展览会及专业会议今天在香港湾仔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来自亚洲100多家报社的近400种报刊和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电子排版、印刷、通讯等企业参加了这次亚洲报业盛会,中国内地有近20家报社与会。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将举行“报业展览会”、“业务报告全体会议”、“最新技术报告会”及“展示国际设备和新技术展览会”等。会议将集中展示亚洲报业90年代的最新成果,探讨跨世纪报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社秘书长朱新民发表了《中国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揭幕演讲。他说,中国现有1800多家报社,2202种报纸,报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报业总营业额达200亿元左右,报业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展望未来,他认为,中国报业将朝着行业集团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同时,他介绍了人民日报社蓬勃发展的有关情况。


第4版(要闻)
专栏:

  内蒙古卫星广播电视试播
本报呼和浩特1月6日电记者刘亮明报道:新年第一天,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披红挂彩、喜气洋溢——内蒙古卫星广播电视试播剪彩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咱的广播电视要上卫星了!”“偏远的农牧民再也不愁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了。”“咱草原的事儿也能直接在外国的电视上露脸了。”人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
内蒙古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从广播到电视,从无线广播电视到有线广播电视,从微波广播电视到卫星广播电视几个发展阶段。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上卫星前,全自治区有30%以上地区的农牧民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这事一直沉甸甸压在自治区领导的心上。为了让农牧民走出闭塞,三年前自治区决定,投资2000万元建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经过三年紧张筹建,愿望终于实现了。
开播后的内蒙古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能高质量地覆盖全自治区、全国,还可覆盖亚洲及周边53个国家和地区。


第4版(要闻)
专栏:

  牛群摄影展在京开幕
据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李晓建、王雷鸣)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中国集邮总公司、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主办及全国百余家新闻单位联合协办的《牛眼看家》——牛群名家大型摄影展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刘忠德,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广电部部长孙家正,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以及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与首都文艺界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牛群是一位深受我国观众喜爱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在摄影艺术上也有较深的造诣。这次展出的200余幅牛群艺术摄影作品,是牛群拍摄的文学界、艺术界、体育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在舞台上下、屏幕前后、文坛内外、竞技场内外那些鲜为人知又充满情趣的精彩画面。


第4版(要闻)
专栏:绵阳杯新闻摄影比赛
新年伊始,甘肃兰州市东郊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在教室里举行礼仪训练表演,接受老师们的检阅。东郊小学自去年9月起,对入校的独生子女新生进行礼仪训练,现在已有40多名小学生被评为学校的“礼仪标兵”。新华社记者彭张青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