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这也是一种腐败
刘金
前些日子,某影星从一珠宝店无偿拿走价值16万元珠宝之事爆出。
一时间,群众议论纷纷,责问这位影星“有什么权利无偿拿走这些珠宝”,责问这家珠宝店总经理“有什么权利拿如此巨额的集体财物送人”,说这家珠宝店如果钱太多了,何不捐献一点儿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地区,却偏要奉献给已经很富有了的影星?总之,大多数人对这种拿巨额的集体财物“捧星”“宠星”的行径持反对态度。
其实,某些人拿国家或集体的财物“捧星”的豪举,并非自今日始。早几年就已有董事长、总经理、市长向影星、歌星赠送轿车、别墅乃至成片国有地皮的豪举。那时,虽让人吃惊不小,但似乎没有这次珠宝事件的议论纷纷。老百姓腹诽自然难免,“口诽”也有。有人说,这个“星”,那个“星”,都成“富婆”“富公”了,又不是买不起汽车、别墅,要你去拓这个麻油做啥(“拓麻油”,越地方言,意为拍马屁、献殷勤)?不过这些“口诽”上不了传媒,形成不了舆论而已。这次16万元的珠宝赠影星事件就不同了。上海的《新民晚报》,以《捧星宠星行为遭批评》为题,摘发了“人们纷纷向本报记者反映”的意见,“指出这种用集体的钱财、‘捧星’‘宠星’的行为是不足取的”。群众的声音,在传媒上发出了。珠宝事件当事人听了,不知有何感想?
诚然,捧星、宠星,是各人的自由。谁爱捧星,尽管捧去,爱捧谁就捧谁,爱奉赠什么就奉赠什么,由不得别人说三道四。但是有一条,奉赠给“星”的必须是个人财物,而不是、也不应当是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财物。然而不然,这些年,见之于报端的,慷慨赠与影星、歌星的轿车、别墅、珠宝,乃至海滨名城寸土寸金的地皮,有哪件是董事长、总经理、市长个人的私产?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董事长、总经理或地方长官,究竟有什么权利将国家或集体的巨额财物,“信手”“信口”赠给明星?
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地方行政长官,随心所欲,将国家或集体的巨额资财赠与影星歌星,我以为这是变相地侵吞“公物”,实质上是一种腐败。既是腐败,就在应坚决反对之列,而且应加以查处。处理应着重赠与一方的责任者。不然的话,这种慷国家和集体之慨的捧星豪举,日后恐怕还会层出不穷。此则非国家和人民之福也。


第12版(副刊)
专栏:

  曹禺和我的一段奇缘
李远荣
全国文联主席曹禺大师于1996年12月15日凌晨3时5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到万分悲痛。
曹禺是世界知名的戏剧大师,他的名著《日出》、《雷雨》蜚声海内外,历久不衰。而我只是香港的一个普通市民,天南地北,照理是拉不上关系的,却因为共同爱好文学,使我们有一段奇缘。
那是1988年2月,中新社报道,曹禺和夫人李玉茹应“福建京剧之友联谊会”邀请,去厦门参加闽台探亲晚会。
在厦门时,曹禺参观胡里山炮台,遥望台湾的方向,感慨地说:“我有不少好友在台湾,一别38年,时在怀念中。教我最难忘的是梁实秋先生。抗日期间,我客居重庆时,常常遇到他。他的英文根底非常之深。学问很渊博。有空时,我常登门求教,他没有什么架子,随便得很,谁都愿意和他谈天,因为他的谈吐幽默。他能讲各种各样的猫,有趣极了,我忍不住放声大笑。只要跟他在一起,你就会感染到快乐。凡是有学问的人都如此,没架势、很幽默。我与他分手后,听朋友告诉我,梁先生编了一部英汉辞典,编得很完善、很翔实。我很想买,就是买不到。后来又听说梁先生把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都译成中文,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真了不起!很可惜,梁先生已离开我们了。如果天假人寿,梁先生能来大陆,我们见见面,该有多好。梁先生的去世,我们这辈上了年纪的人,颇有‘日见故人稀’之感!”
曹禺的这番话,以及他怀念故友的哀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刚好,我手头上有一部台湾出的、梁实秋编的英汉辞典。我想,曹禺大师正需要这部书,如果这部书放在他那里,肯定比放在我这里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我毫不犹豫地把这部书寄去北京赠给曹禺。这件小事办好后,也就淡忘了。曹禺是誉满天下的戏剧家,况且我们又素昧平生,所以我并不期望他会复函。
但世事往往出于意料之外,曹禺收到我的书后,亲笔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远荣先生:来书敬悉,鄙字劣,嘱书条幅,实感惭愧,爰写李白诗一首以报盛意。梁实秋先生编的辞典,只在寓厦门时,顺口谈及,未料先生见到,具以手中宝爱寄下,不胜感叹,天下有心人多,生命实可贵也。专此敬谢,并问阖府安好。”
曹禺八八年三月六日
同时,曹禺应我的要求,赠我墨宝一帧,写的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书奉
远荣先生粲正
曹禺龙年元月
梁实秋先生去世后,由曹、梁两位大师的隔海情谊,引起了我和曹禺大师这段新的情谊,使我弥足珍惜。
如今巨匠仙逝,风范长存。人们将永远纪念他。
(附图片)
曹禺先生在医院中 张新学摄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乐山之夜
晓虹
对乐山心仪已久,总算有了去乐山开会的机会。几天中,细细读着嘉州的山山水水:那巍巍耸峙、几与山齐的乐山大佛,横出危崖的凌云栈道,发人幽思的汉代崖墓,江水环抱的乌尤山,矗立峰巅的灵宝塔,共同构成了秀美的山水长卷。历代文人的诗文又给它染上了人文的色彩,使它显得更加丰富隽永,耐人寻味。
可是,当我随着旅游者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这些地方驻足时,眼前总是只有景点,而没有感觉。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景,总有选中这个角度拍照的人,他们会很客气地说:“对不起,请让一下。”于是,为了躲开那数不清的“小窗户”,只好识相地左藏右闪,就这样,有时也不能幸免地做了人家“小窗户”的俘虏,被莫名其妙地框进去了。而这时,不绝于耳的又是旅游团队的哨声和导游的扩音喇叭此起彼伏的声音,其间又夹杂着一些自认为是上了旅游公司的当的游客与导游之间的口角……这一番吵吵嚷嚷和赶集似的热闹,把游兴一扫而光。不仅没有了那逍遥和自在、沉思和陶醉,甚至连多站一会儿的兴致也提不起来了。最终,也只有拿出自己的相机,也请别人走开,也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同行的一位朋友在看大佛回来的路上想起了一则禅宗公案,说唐代禅师青原在面对自然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最终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一个心灵妙悟的过程。那位朋友说,你们能体会到哪一层?我苦笑道,什么感觉也没有,山水都不见,只见人!呜呼,现代人怕是很难“开悟”了!
晚上,游山的人都下山了,景点大都上了锁,山顶上扫尽了白天的纷杂,突然变得安静而神秘。雾色笼罩着山峰,不见星光,不见人影,只有大江的阵阵涛声传来。这时,我突然觉得有活水在心里流动起来,尽管白天能看的许多景都被夜色和雾气罩起来,但情感泛舟却在天地间真正展开。
从房间外面的长廊走出去,透过薄雾向下张望,便看到大渡河和岷江两条大河奔涌而来,汇聚于这山脚下。听当地人讲,在此前三公里处,青衣江已和大渡河融合了。夜深人静,涛声越来越响。河对岸的乐山市被一圈灯光围起来,在雾色中朦朦胧胧地闪烁,像一幅镶嵌在江中的水墨画。在迷蒙的灯光中,远处的江面波光粼粼,近处浪潮迭起,这浪潮一层层向下游推去,一个浪走了,又一个跟上来,循环往复,永无止息。
站在江边,我竟被眼前这看似单调的波涛深深打动了。千百年来,江水就这样后浪推着前浪,从各自的出生地走出来,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汇聚于此。它全然不理会人类的变迁和生命的消长,也不理会时间的短长,只奔着这“相约”而来,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坎坷,都不会使它们改变前进的方向。而一旦汇合,它们就共同唱起响亮的欢歌,其间也夹着哀婉的低语,不用山盟海誓,却再不分离,一起奔向长江,涌入大海。古往今来,诗人们一个个奔着它来,岑参、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王士祯,直到现代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抒怀的诗句;情人们一对对奔着它来,让江水为证,倾诉爱的心曲。但诗人们最终走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永远地离它而去。情人也走了,或许带走的只是一段短暂的爱的欢愉。可它却风采依旧,用清江冷水唱着永恒的热恋的歌曲。
明月掉在朦胧的江心中,若隐若现,然后,顺江而下,慢慢漂流。那或许是秦时的月亮,至今仍是诗意朦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生命没有长度,没有尽头,我真想,也随月光而去,沿着那蜿蜒几千年的浩浩水路轻轻放舟,找到那种已遗失很久的超拔的愿望,飞腾的觉悟……
这样的江畔,这样的夜晚,不宜于情侣喁喁私语,那浓得化不开的情话,会使冷江清水变了色调;也不宜于刚刚走出卡拉OK厅的青年男女带着余兴到江边引吭高歌,那“哥哥妹妹”的大声呼唤会剪断自成格调的流畅的山江幽曲,那自然的内韵本是不容如此乱排的;今晚,也不宜于聚在山顶的文人骚客搜词揽句,侃侃而谈,山江原本是不需要任何点缀的,存在其间,融入其间,便是最和谐的旋律。


第12版(副刊)
专栏:

  放飞冬天
刘明恒
雪如厚厚的棉絮
将大地覆盖
种子和树枝睡着了
唯有风醒着
汗水早凝固成果实
收获的喜悦定格在昨天
农人捧起一堆白雪
又闻到春的气息
于是他们把思绪
随风高高放飞
穿过厚厚的云层
让阳光孕育成
崭新的希望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史论结合深广宏放
——读《中国现代杂文史论》
联众
茅盾先生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中肯地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一个既不同于世界各国文学史、也不同于中国历代文学史的特点,这就是杂文的重大作用。”但长期以来,对杂文的研究却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薄弱地带。最近,山东师大青年教授姜振昌所著《中国现代杂文史论》(以下简称《史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不能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史论》是以扎实的史料来建构其基础的,但却没有泛泛地堆砌史料,而是把“史实”与“史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具体的文本分析和历史线索的勾勒、精细的审美直觉和宏观的整体描述中融进开阔宏放的历史视野和新颖深刻的理论阐释,显示出独特的学术思路和价值取向。
就其主要精神特征而言,中国现代杂文决非“象牙之塔”的装饰品,它在几十年曲折坎坷的风雨历程中,“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勇敢地面对严酷的生活现实,始终未曾放弃自己作为人类精神卫士和社会清道夫的工作”。《史论》以清醒的历史意识和审美理性反复提醒与暗示着人们:中国现代杂文是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一道产生的,执著的使命感与浓重的忧患意识构成其审美价值的核心,漠视了这一点就等于漠视中国现代杂文。因之,它首先以“社会意识”为主要理论坐标完成了对杂文发展史的整体扫描:“五四”时期开展了以“人性的解放”为宗旨的广泛的社会、文化批评;到了二十年代,这种批评又和推翻旧制度、推动革命的进程以及民族解放斗争结合了起来;到了三四十年代,由于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这种结合又演化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深层的“国民性”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以鲁迅为代表的大批作家以“殉道”的精神辛勤劳作,“构成了中国现代杂文的最精彩的部分”。
与此同时,《史论》还对现代杂文的文体特征、文化心态、审美的多元构成等都作了深层的透视。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鲁迅杂文的论析。它以“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依据,发现了鲁迅杂文有一个完整的反映文学本质属性的“形象化系统”,这就相当有力地否定了国内外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否定鲁迅杂文是文学的观点,也“较有力地反驳了多年来对鲁迅杂文的艺术质所作出的有相当影响的旧说”(孙昌熙语),其中对鲁迅杂文中“杂文形象”的艺术本质蕴涵和“曲笔”议论形式的阐释,都新意迭出。类似的发现在书中俯拾即是。《史论》的最重要价值,就是建立在内在深度和外在广度上的发现之上的。
从写作体例、方法来看,《史论》也有自己的特点。它不是“以论带史”、“以论代史”,也不是“论从史出”,而是把史与论放在对等的位置上,让深沉的理性在史实、即现象的表述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使史与论浑然一体。为了防止一般的“史论”著作容易出现的史的线索相对薄弱的偏差,《史论》还“附录”了一个较详尽的“史事编年”表,它与正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勇于探索而又严谨缜密的史学匠心。


第12版(副刊)
专栏:

  季节的底色
姚昌忠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底色。如同画师作画,虽然色彩各异,却总在季节规定的色调里。
色彩在不同季节的奇妙变化只有贴近自然的人最知。在北方,大雪下来,天地不分,万物陷于混沌白色之中,全然失去了相互区分的轮廓线,到处白茫茫一片。江南的雪就不同了。它滋润缠绵,著物不去,如处子的肌肤,丰润有光泽。鲁迅《在酒楼上》写的那一株“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的山茶花树,就永远留在爱好文学的南国男女的记忆里了。
冬天过后,春天是花的季节。大城市的仕女如今时兴从花店买花送人,尤其偏爱红色,从淡红到深红以及各种各样的红色。红色象征炽热、健康、感奋,并且饱含希望,我们的国旗就是这个颜色。文学家说春天是红色的诗,连标点符号都是红色的。艺术家说春天是爱情的呼唤,小伙子捧一簇鲜花进门来,姑娘的脸蛋儿就贴腮帮儿红起来啦!
爱情就这样把我们一天天地领进另一个季节。夏季走来的时候,先是小姑娘般羞羞答答的嫩绿,不几天长成少女般的浅绿也就是通常说的女儿绿,再过几天变成丰润如少妇般的碧绿。她的肌肤如同关中平原上和煦的南风中起伏不定的麦浪,她的秀发如同飘拂在昆明翠湖水面上的柳丝,她的眼眸如同岭南夜天中闪烁的星光。她走到哪儿,田野和山川都绿起来,都活跃起来,都忙着创造生命!到了这一切的绿都成墨绿沉积的时候,伟大的时刻来临,黄褐色的细小斑点开始在叶片背面出现。等到这些斑点连绵成片,暗藏在夏天绿色层面底下的那些引起生命变化的秘密映入我们的视觉感官时,我们的心房就不由得发生强烈的震颤!尤其当落日时分,走在渐呈空旷的林地里,脚下踩着一层卷曲的落叶铺垫,听它们发出沙拉沙拉的声响,就会听见每一张叶子都在大声喊叫:“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秋天到来时,人们变得庄重、深沉。许多人在赶着编写自己的全年收支总表。倘若距离计划数字尚远,就不由自主地加快行进的步子。许多人还在算另一本帐,这是因为纷纷扰扰的传媒把一些平凡得如同泥土石子阳光空气一般的活生生的当代英模人物送到了自己身边。孔繁森啊、李国安啊、李素丽啊、徐虎啊……去年的秋天,人们感到这些无形的尺子的分量越来越重,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进的步子。人们的这种心情可以从仓促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中听得出来。这时候的忙跟春夏不同,带有明显的冲刺性质,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忙,是欣喜的忙,如此昏天瞎地没日没夜地忙过以后,周身每一根骨节松弛下来,抬头一看,才觉得世界变了样。绿色不见了,全不见了。留下满眼黄色,连飞鸟和人的影子也是黄的,金黄金黄的黄颜色,因此人们把这个季节叫做金秋!
季节的底色至此说完了吗?没有。
冬春夏秋,一年一轮回,而且白红绿黄四色随时更易。但这并非赋予色彩以生命的真正的底色。我们去颐和园,凡建国后的壁画,画师品位虽有高下之分,却始终笔墨酣畅,生气勃勃,生意盎然。若去大戏台的楼阁廊庑偏僻角落仰头搜寻,依然可见未被覆盖的清末壁画实物。正如诗人杜甫吟咏的:国破,春深,花溅泪,鸟惊心。凄凉衰颓,惶惶戚戚,不论画的什么季节选用哪个题材,都是亡国气象了。可见画师在用不同的颜色涂抹自己的画布或画纸之前,已经有另一只手给涂上真正的底色,这就是时代!时代赋予季节和色彩以生命!
当今的中国人,不论什么季节,该在时代赋予的画布上给自己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乳香飘飘
[蒙古族]特·赛音巴雅尔
去年8月,我约几位文学界的朋友,到我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采风。我们参观了名胜古迹成吉思汗庙、“五一”大会会址;采访了乌兰浩特钢铁厂、乌兰哈达水稻开发区、察尔森水库;还穿过茫茫林海,爬过巍巍大兴安岭,参加了边陲重镇阿尔山建市庆典活动。兴安盟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诞生做出过贡献;现在已有自己的钢铁工业;有先进的农业,水稻开发区已完全科学经营;大自然恩赐的水利资源已被利用,不但满足自己,还能支援东北地区;大兴安岭的木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闻名遐迩的圣泉——阿尔山,不仅山幽林静、泉清水秀、富有传奇色彩,而且鹿鸣鸟唱,人欢马跃,更有诗情画意。我想:阿尔山建市以后,前途会更辉煌。这几天,我们简直是沉浸在诗的海洋、歌的海洋之中,我的几位朋友还学了《蒙古人》、《兴安颂》、《阿尔山四季》等歌曲,在当地欢迎或欢送宴会上能放声高唱:
蒙古包的缕缕炊烟,
轻轻地飘向蓝天;
茫茫的绿草地,
是我成长的摇篮。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草原;这就是蒙古人,热爱故乡的人。
…………
我们乘车到科尔沁右翼前旗桃合木、乌兰毛都、好仁等苏木访问,了解草原牧人的生活。夏末秋初的科尔沁大草原是十分美丽迷人的,天既高又蓝,地既阔又绿,蓝天上雄鹰自由飞翔,绿地上鲜花竞相开放,那些五颜六色的各种花朵,一丛丛,一片片,陪伴着绿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从东方升起的火红的太阳把金子般的朝霞洒满了大地,使草原显得更加神奇、绚丽和多彩。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河流,山坡上彩云般浮动着的一群群牛马羊,小河边珍珠般闪烁着的一座座蒙古包,都被阳光照得像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透雨,山川河流都像被雨水洗过了一样,草更嫩绿,花更艳丽,空气更湿润、新鲜和适意。车向前疾驶时,晨风把一股股草香、花香和乳香,不断地从车窗吹进来,使我们的心胸格外开阔、舒坦和明朗。司机小吴挑出一盘磁带放进录音机里。顿时,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金花那悦耳动听的歌声,在车内响了起来:
带着雾的轻柔,
带着梦的缥缈;
…………
我的几位朋友,触景生情,也随着金花,一句一句地学唱起这歌来:
在这情的晨风里,晨风里,
乳香飘飘,乳香飘飘,
飘过花丛,
飘过树梢,
飘向彩云的怀抱。
…………
我爱听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西洋音乐、民族音乐,我都爱听。但我最爱听的还是我自己民族的音乐。这首《乳香飘》,我在北京多次听过,前几天在盟宾馆酒宴上也听过,但今天在这夏末初秋的晨风里,在这草香、花香和乳香飘荡的草原上,亲临其境听这首歌,感觉就不一样了,我的身躯、灵魂和情感与这牧歌与这醉人的自然美景完全融化成一体了。我现在才懂得,读一首诗,听一支歌,看一幅画,非常容易;但是,真正领会它的内涵、韵味和意境,而且反复思索,能达到回味无穷的地步,却不那么容易。此刻,我也被这首牧歌和周围的自然美景陶醉了,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学起这歌,而且很快会唱了。
带着绿草的芬芳,
带着清泉的欢笑;
在这烂漫的朝霞里,朝霞里,
乳香飘飘,乳香飘飘,
…………
我的一位朋友激动地说:“草原太美了,太迷人了。正因为草原如此美丽迷人,所以,在草原上才产生了如此美妙动人的歌曲。”
录音机里金花继续唱着这首牧歌:
飘过原野,
飘过林涛,
飘到天涯海角,
告诉远方的人们,
牧人生活多美好!
我虽然在北京工作,但我出生在草原,我的根还在草原上。我们蒙古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善良和英雄的民族,而且也是能歌、善舞和乐观豪放的民族,我衷心希望这歌声能带着草香、花香和乳香,在晨风里,在烂漫的朝霞里,飘过花丛,飘过树梢,飘过原野,飘到祖国各地,飘到天涯海角!


第12版(副刊)
专栏:

  小山村
林功朴
小山村很小
小成一首
精巧的田园诗
一目即可读完
小山村师法自然——
即便是
鸡与牛的唱和
也不拘泥平仄
只把跌宕的声律
赋予扶犁与挥镰
让无穷的韵味
萦绕东篱南山……
路旁的野菊
加满赏阅的圈点
田边的稻堆
是这首诗的韵脚


第12版(副刊)
专栏:

  放风筝的老汉
赵贵辰
你放风筝
风筝也在放你
你把风筝放到天上
风筝把你放回童年里
你跟风筝合用一根线
风筝跟你合用一种情趣
天上有白云
地下有胡须
孩子们抬头看风筝
就像鸟儿们抬头看你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文学副刊

古樟(油画) 郭印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