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民族利益之所在
——“扫黄打非”特别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卢新宁
此次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中,中央电视台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一分钟内就接到四五个举报电话。“扫黄打非”行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欧洲一家大报发自北京的消息说:中国的“扫黄打非”并非是屈于国际压力,而是出自本国利益的需要。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不久前,有关部门曾对广州、上海、北京等6大城市的居民作了一个关于青少年生活环境的调查,居民们在列举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种种因素时,1/5的人提到了对“黄毒”的忧虑,希望扫除“黄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制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可以说,“黄毒”对社会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摧残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警觉。同时,在“扫黄打非”的雷厉攻势下,人们对盗版盗印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许多消费者已经看到盗版盗印的出版物虽然“便宜实惠”,却有潜藏的危害性:大部分盗版盗印的音像制品和光盘粗制滥造,质量问题严重。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盗版光盘平均每一部片子(2张盘)死机4次;相当一部分非法出版物不加选择地直接从境外或港台拿来,内容不经任何审查,不可避免地会对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各种软件,不同于一般音像制品,最大特点是具有倍增效益,消费者不仅应该享有诸如技术培训、文档说明、售后服务等权利,而且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可给正版软件低价升级或免费升级,消费者从中获益。盗版软件则纯粹是一次性交易,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长远而言,让西方不良文化侵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公民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音像生产乃至艺术生产力造成一定的打击,长此下去,国产优秀文化产品的市场将受到冲击。
在冬季“扫黄打非”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不少消费者产生了这样的忧虑:怕地下生产线挖光了后,就没有这么多便宜光盘可看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副主任、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高明光就此指出,实际上只有清除了非法出版物盗版光盘,消费者才能看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光盘。出版文化产品最大特点是前期投入大,而单位产品价格与发行量成反比。不法分子利用盗版产品成本低的特点,以远远低于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光盘制品的价格销售,以此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由于这些盗版光盘冲击市场,正版光盘的发行受到极大限制,发行量被人为降低,因而价格很难降下来。如果挖掉地下生产线,市场得以净化,正版音像制品的发行量就会大幅度地上升,从而使价格降下来,受惠于消费者。
目前,我国有30条合法光盘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亿片左右。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因此说,“扫黄打非”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通过严厉的管理,为繁荣文化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自觉地抵制非法光盘制品,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一个标志。如今我国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出现了自觉抵制的良好风气。相信当非法出版物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才能生产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利益也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
保护知识产权
前几年,中国几乎每一台计算机上都有一套WPS系统,当时的统计是我国有400万台计算机,而设计推出这一软件的北大北京金山公司只卖出了20万套软件,市面上盗版软件占了90%以上,仅这一项就损失近360亿元。
北京金山公司总经理雷军一针见血地指出,盗版行为使软件公司受损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智力投入受到了野蛮掠夺,作者和出版者的知识产权遭到了严重的侵害。
无论是图书的作者编辑,还是音像制品的先期录制、演员导演的投入,都蕴藏着著作者和出版者的大量心血。特别是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电脑软件,更是凝聚着设计制作者艰巨的脑力劳动,是知识和智慧的高度结晶。每设计一个软件,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花若干年的时间;而盗版软件制作成本只有5块钱左右,复制更是易如反掌,只要几秒钟时间,创造性劳动会被掠夺。希望电脑公司的一位技术专家讲道,进入1995年后,大规模工业化盗版盗印,给各出版社留下的时间越来越短。智力成果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创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著名学者、法学专家郑成思因此忧虑地指出:作者不再拿稿费而是收版税,是未来出版的发展趋势,盗版盗印犯罪问题对以后的出版发展,对我国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事实是,盗版盗印不仅侵犯了作者、出版者的知识产权,也扰乱了利用人类最有效资源的机制。早在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这样说:地球上一切资源终有穷尽,只有人类的知识、能力和智力,能不断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递增,并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这种资源的重要意义,由此诞生了知识产权制度,我国也不失时机加入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将其视为“既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又是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把保护知识产权当作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盗版盗印非法出版严重地违背了我国的有关法律,并直接影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高科技的发展给全世界的出版业带来机遇,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进程使“信息资源三分利”:同样一种信息经过技术处理,可以转化为纸张媒介的图书,可以转化为光电媒介的光盘、磁带,可以转化为网上服务。然而这种让全世界的出版商欣喜若狂的变革和机遇,却使得中国的出版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顾虑:既想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财力有效地利用这三种形式,又怕高昂的投入被盗版盗印者巧取豪夺,导致不尽心血随风去,因此现在是连利用一个信息源搞出版都顾虑重重。而现今的外部情况是,在INTERNET网上有2万多数据库,7000万个世界性用户,英文西文占98%。如果不及时上网,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将丧失了绝好的载体和机遇。
不久前,著名学者杨振宁在接受一次专访时说:高科技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也是最后的战场。倘若不能在高科技战场上抢占一席之地,中国将被人抛在后面。
中华民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创造力,创造过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电子出版业等“朝阳产业”中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典范,对有效地发掘国人的智慧,推动整个中国的科学文化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盗版盗印带来的文化市场的混乱和对知识产权的侵害,实际上是在扼杀中国人的巨大创造力,危害科教兴国的国策,损害整个国家的未来。
  扶持民族文化产业
“中国的出版业现在是前怕狼,后怕虎——前怕盗版的,后怕蹭车的。几乎每个出版社都有一部辛酸史。”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社长王笑然如此感慨。
在盗版盗印逆流盛行之时,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历史不长的音像业和新兴的电子出版业在疯狂的盗版与变相的盗印之间举步维艰。
音像从90年代初期的每个品种印量5000盘,降至500盘,相对中国七八万个录像租借放映点和千万个家庭,这个数字无论如何不能代表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大量盗版盗印的非法出版物分割了市场,抢占了购买力。
中国唱片总公司李鼎祥总经理深有同感地说,近年来,只要是好销的带子必然被盗版盗印,出版社四面受敌,心力交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70年代起步的中国音像业近年来已因盗版盗印现象的蔓延陷入困境。
而刚刚兴起的中国电子出版业更是面临着能否生存的严峻考验。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机构成立的中国软件同盟秘书长邹忭告诉记者,盗版盗印现象盛行,受害最深的是我国民族软件产业。国外的一些软件主要市场在本国,可以在本土拿回经济收益,只伤皮毛未伤筋骨;而经济实力远不如国外的中国软件企业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用户,盗版盗印吞噬着弱小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业的生存能力,不少公司偃旗息鼓另找出路;许多不愿放弃的还在苦苦支撑。
据专家介绍,支撑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四:人口的支撑,文化环境,森林纸张资源,技术。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是文明古国,这两方面得天独厚。我们的森林覆盖面积只有13%,纸张资源缺乏,这本是制约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瓶颈,但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光盘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中国目前的技术条件基本上达到了与世界同步。这一切本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世界范围内,光盘产业每年约有几百亿美元的收入,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的经济来源,而在我国,面对如此丰富的出版资源,如此广大的消费市场,还远远未能形成产业规模。如果听任盗版盗印者横行,破坏市场,扰乱生产和流通秩序,扼杀新生产业的发展,中国将坐失良机。
  促进反腐败、反渗透
据统计,1996年以来,各地海关查获的来自境外的各类有政治问题的出版物和宣传品,数量较以往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仅去年二季度,海关查获的反动、淫秽出版物和散发性的宗教宣传品数量,就分别比第一季度增加85%、25%、40%。就已查明的一些大案来看,从节目源、母盘、生产线的引进、技术装备的安置等,都有境外力量的参与,“扫黄打非”行动事实上已经成为反渗透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而一些非法出版活动集“制黄”、“贩黄”、盗版、盗印、走私贩私、伪造公文、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多种犯罪于一体,向犯罪团伙发展,具有更大的破坏性。一些能量很大的犯罪团伙,已经结成了辐射全国的地下网络,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复制基地,实际上形成了若干个不为政府控制的“出版中心”,这等于埋下了严重的政治隐患。他们聚敛财力、积聚实力,然后造成更大的犯罪。在现已查明的许多大案中,从秘密安装、地下作业、跨省发行,到收买出版社及其他政府管理部门官员,腐蚀革命队伍,非法出版活动呈现综合性犯罪的趋势,损害了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看,“扫黄打非”行动又有效地与反腐败、反团伙犯罪结合起来,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从“扫黄打非”写入中央文件,到每年冬季雷厉的行动攻势,人们能够看到中国政府的决心,中国社会的民心。这是民族利益之所在,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扫黄打非”特别报道之一、之二见1996年12月16日、18日本报第四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通:群起效仿“莫文隋”
本报记者顾勇华龚永泉徐爱民
江苏南通,水秀山灵,民风淳朴。而今,更有这丰腴的经济文化沃土孕育的新人、新事、新风令人啧啧称道,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众人争相评说、群起效仿“莫文隋”。
  谁是“莫文隋”
1995年3月,春寒尚未退去。就读于南通工学院的女生石洪英,正在经受着也许是她一生中最残酷的打击。多病的寡母不幸去世,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亲人永别的悲痛,突然降临的困境,快把这位小姑娘压垮了。
就在石洪英奔丧后心事重重地回到学校的第三天,她意外收到一笔百元汇款,汇款单附言“生活补助费”,地址为南通市“工农路555号”,署名“莫文隋”。从此,“莫文隋”每月都要给她寄去100元钱,汇款单上也总有“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等简短话语。
石洪英满怀感激之情几次踏访工农路,发现并不存在“555”号,当然也无法见到“莫文隋”其人。她通过学校广播站寻访这位雪中送炭、同时也给她送来无限希望的贤者;还试图从邮局觅得线索,都一无所获。
去年9月,“莫文隋”在帮助石洪英的同时,又给南通工学院学生处寄去1000元,并附信请学校从家住苏北的特困生中选一人,“每月发给100元,作为生活补贴”。这两件事很快被当地新闻传媒知晓,作了报道,随即引起强烈反响。就在这时候,石洪英却收到这样一封信:
石洪英同学:
支助(记者注:后来“莫文隋”告诉记者,此处用“支助”而未用“资助”并非笔误,他想的是寄钱毕竟有限,精神上的支持才是更重要的)你的方式必须改变,不然我将会暴露。今筹集捌佰元存入市建行文峰储蓄所(在文峰医院附近)。你每月自行提取100元作为生活补助费,直至你毕业。希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今后我不再和你联系。
莫文隋
1995.11.17
人们这才明白:“555”号其实就是“无无无”号。“莫文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其意显然是“但收关爱之情,不必问我是谁”。
直接受到帮助的学生急盼找到“莫文隋”,以能当面表达谢意、汇报学习情况;广大市民希望从幕后请出“莫文隋”,一睹其贤者风范。
谁是“莫文隋”?
  几多“莫文隋”
1996年10月22日,一夜细雨涤去轻尘后,阳光格外明媚。这是个喜庆的日子,南通市一年一度的文明新风先进评选揭晓了,6个集体和12位个人榜上有名,“莫文隋”荣登榜首。其他的集体奖各有代表,个人奖也名姓俱全,唯独这份给“莫文隋”的头奖如何颁发,难住了众人。
这倒不是因为“莫文隋”还没有找到,而是另有缘由。
南通当地的电台、报纸几位记者在组织报道“莫文隋”事迹的同时,开始到茫茫人群中寻找。他们从寄出汇款的邮局得知,“莫文隋”是位“男同志,60岁左右,中等个儿,说普通话,干部模样”,通常是每月中旬来汇款。但是,从给石洪英的信里可以看出,他近期是不大会到这里来了。
这时,有个机关干部提供信息说,他知道这样一位退休的教师,曾经几次到“希望工程”捐过款,也是不肯留名,“莫文隋”会不会是他?在城郊一处简陋的居所,记者们见到那位教师。他一生节俭,却托借另名资助了本市和外地多名困难学生。他对来访的记者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有困难大家要帮。我自己省一点资助几个学生,帮他们渡过暂时的难关,他们就能完成学业,奉献社会。可是,在弄清记者来意后,老人说自己不是“莫文隋”,他用的名字是“莫问谁”、“卫英才”。
寻访,虽是山重水复,却不断有人向社会“报道”他们自己遇到的“莫文隋”。原来,就在“莫文隋”默默帮助特困生的这段时间里,相似的情形竟悄悄地出现在南通的许多地方:
来自南通市社会福利院的消息是,前年2月,该院正要为几名残疾孤儿做手术治疗的时候,一位自称“魏群”的人寄来1200元,附言说要“为这些残疾孤儿献上一份爱心”;去年3月6日,“魏群”又寄来一张3000元的存单,还附言“不必查询,祝新春好”。有人猜想,“魏群”也许就是“为群”的意思。
南通市房产局曾收到两封感谢“吴铭”的信,全体职工看了,深为动容。一是前年5月,南通日报主办的《江海晚报》刊出报道,说一对失去双亲的姐弟身患重病,“吴铭”立即寄款相帮,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10月,一家杂志讲述了湖南省娄底市一名病儿的辛酸遭遇,“吴铭”又慷慨解囊。两笔钱都是从房产局所在的“南通市建设路33号”汇出的,但是局里并没有人叫“吴铭”。人们思忖,“吴铭”就是“无名”吧。
还有,一位年轻的幼儿女教师,向福利院的孩子们赠送了几千元,表示了慈母般的关爱,但什么“名字”也没留下;“仓巷居委会一老人”一直热心资助南通中学特困学生,却无人知道他姓甚名谁……
他们不是“莫文隋”,恰似“莫文隋”!
寻访,终于柳暗花明。记者们几经周折,找到了“莫文隋”——这位从每月有限的工资中省下钱来“支助”特困生的人。他们满心欢喜,以为只待采访结束,人们心仪已久的“莫文隋”将和大家见面了。
但是,“莫文隋”执意不肯走向“前台”。这位两鬓染霜的长者话语恬淡,言辞恳切:“为生活暂时困难的学生作一些帮助,我很愿意,不值得宣传”,并要求记者们一定要“保密”。这个要求使记者们未能实现预期的“寻访、报道”打算。然而,他们意外地寻访到一个又一个“莫文隋”,感动与欣慰涌上心头。
精神文明头奖怎样颁发?令人为难,但又着实让人高兴!
  涌现“莫文隋”
找到“莫文隋”,以便更好地宣传和学习,在南通曾是上上下下的一个愿望。而真正找到“莫文隋”、“莫文隋”又不改他隐姓埋名助人初衷的时候,大家蓦然觉得“找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隐姓埋名本是一种形式,以这种形式展示的精神才是真正要寻找的。
或许,正是没有把宣传“莫文隋”归结为对一人一事的张扬,而是重在对一种精神的弘扬,人们更觉得这个“莫文隋”是心中的榜样,学习“莫文隋”也有着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人在扶助他人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莫文隋”,通过亲身实践丰富了“莫文隋”精神,从而始终满怀热情,乐此不疲。
于是,更多的“莫文隋”涌现出来。这些日子里,市民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的,尽是这样一些新闻:
一对青年工程师夫妇,主动从民政部门了解到线索,拿出3000元积蓄,帮助了5个特困家庭。南通市所属通州市一个还比较贫困的村子里,有位共产党员借“王刘英”这个名字,一次捐款3800元帮困。去年10月16日,报上说南通市区还有200多位孤寡老人没有工作,又无子女,需要社会的帮助,19日的连续报道就披露,不断有市民表示愿意救助。一位叫“任友琴”(疑即“人有情”)的读者,为此托人给报纸编辑部送去赠款请为转交,来人却不肯留下姓名、地址。而不久前,也是这位“任友琴”,已经给港闸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寄了一大笔捐款。
有些帮贫济困的善举,虽然并未采用隐姓埋名的形式,但是那份殷殷深情同样感人之至。南通皇冠宾馆总经理葛秋生是市里的“十佳青年”,他了解到一些贫困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困,就马上在宾馆办起贫困生实习基地,尽量多安排他们来“勤工俭学”。南通市有斐寝具公司全体36名员工自愿捐款,购买了一批冬衣送给贫困大学生。这个公司的一位女会计因丈夫故去,家境拮据,但她执意捐款百元。她说:“当年我丈夫生病,大家热情相帮;现在大学生有难处,我决不能袖手旁观。”海安安装公司以捐资30万元救助贫困企业的特别方式,作为对公司成立10周年的庆祝;同时,该公司还有4位青年人志愿分别帮助一名贫困失学儿童读完初中……
“莫文隋”这个名字第一次被社会知晓到现在不过1年多,而从本报华东新闻版发表有关“莫文隋”的消息至今才12个月,但是,南通人现在说起“莫文隋”,已经从当初的对一位不知名姓的乐于助人者的敬佩,成为大家相互帮助、协力解忧的代名词,也成为许多单位开展帮贫济困工作借用的名义。
最早得到“莫文隋”帮助的南通工学院,现在设立“莫文隋基金”,全院教职员工,甚至包括一些临时工,在物质上、精神上向贫困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批贫困生由于得到了最及时的帮助,学习成绩显著进步。该院各系还成立了“莫文隋服务队”,师生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广泛地为社会服务。而帮助石洪英的“接力棒”,也从“莫文隋”手中传到南通印染厂,这个厂尽力为她安排了工作。走上工作岗位的石洪英开朗地对记者说:“我一定努力工作,不会让资助和关心过我的人失望的。”
南通市建设精神文明办公室正在筹建的“莫文隋服务中心”,将为贫困的学生和家庭建立档案,同时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捐赠,尔后在这个基础上协助建立帮困对子。
  争说“莫文隋”
位于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历史上虽得舟楫之利,却因土陆新成、水网密布,自然灾害不断。面对这种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南通人民在生产斗争中孕育的道德精神,更具同舟共济的特征。自身的物质追求,“麦饭盐荠柳叶茶”足矣;对他人却一向慷慨,既有“赈米捐钱满市乡”的热烈场面,又有“育婴如育自家儿”的感人细节。
但是,今天的“莫文隋”,又不是这种美德的简单复制。
前不久,我们在南通与“莫文隋”晤面,他在“拉家常”中表露心迹。他说:从50年代初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到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从来就觉得帮助他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的父辈就是一向乐于克己助人的。现在看到特困生的那种难处,心里很着急。除了国家、学校关心他们外,“像我这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理当作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又实在不想惊动任何人,更不愿使那些我给予帮助却至今还不认识的学生有不必要的压力。如此而已!”这是传统精神的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莫文隋”以及众多效仿者的所作所为,早已突破了“行善积德”的历史局限。沐浴着社会主义阳光,“莫文隋”解囊“支助”他人,并非不图任何报答,而是所图在国、在大家。他多次在汇款附言中叮嘱石洪英要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在南通一些工厂,在南通工学院,许多人还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现在,南通还在发展过程中,生活拮据的人还不少,都要国家、政府包下来不可能。大家多伸援助之手,互帮互助,也是为国分忧,安定社会,确保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建设能顺利进行。
“莫文隋”以及学习“莫文隋”的活动,始终在南通市委的关心之中。南通市委书记陈根兴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向“莫文隋”学习,多做让群众高兴的实事。他还说,领导的责任在于通过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使精神文明之花成为全社会的财富。基于这样的认识,南通市以弘扬“莫文隋”精神为主线的精神文明建设,扎扎实实且富于成效。
一些党务工作者也由此悟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新道理。中国南通经济联合开发公司党组织负责人季国华的体会是,有的人看到社会的落后面,慨叹世风日下,误以为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莫文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偏见。现实中的许多问题,还是根源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对新情况的研究和分析,拿不出更多的使历史传统与现实精神相结合的有效办法。如何把人们的真、善、美激励出来,发扬光大,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这些,能不能说是初步悟出了“莫文隋”事迹的真正内涵?能不能看作是对“如何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建设精神文明”的有益探索?


第1版(要闻)
专栏:

  争分夺秒复产鼓足干劲自救
湛江灾年夺丰收
本报湛江1月4日电曾连续两年遭到特大洪水、干旱和春寒袭击,去年夏秋又遭两次破坏性极大的强台风袭击的广东湛江市,在中央和广东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鼓足干劲,奋起自救。据统计,全市去年粮食总产量达134万吨,甘蔗、蔬菜、肉类和水产品也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夺得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
去年9月,15号和18号台风袭击湛江,造成解放以来最严重的灾情,湛江市委、市政府发出紧急号召,要求各地立即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争分夺秒全面展开农业复产工作,做到领导、种子、资金、技术“四到位”。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台风过后不到两个月,湛江全部187万多亩受灾水稻已有98%以上的进行了防治病虫害和施肥管理,198万多亩受灾甘蔗全部进行了扶正培土和施肥处理,大片受灾果木、蔬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补种、套种等挽救措施,并新种各种蔬菜、番薯等农作物41万多亩。受台风破坏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廉江市根据当地情况,提出“晚造损失冬种补,水果损失蔬菜补,水稻损失杂粮补”的生产自救方案,7万多亩被摧毁的香蕉地很快改种或套种上6.5万亩的蔬菜,原来计划39万亩的冬种面积扩大到48万亩,北运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开展生产自救过程中,湛江市得到了中央和省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仅广东省内6家银行就紧急提供贷款3亿多元。为支持农民补种、套种蔬菜和杂粮,湛江一些市、县、区还想方设法筹款购买种子免费发给农民。
湛江农民在大灾之年仍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悦。199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3亿多元,比上年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5元,比去年增长幅度达19%。(郑德刚陈学豪)


第1版(要闻)
专栏:

  可贵的实践
本报评论员
“莫文隋”克己帮困,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无曲折迷离的过程,却产生了事前不曾预料到的群体效应,热心续写“莫文隋”故事的人与日俱增,弘扬“莫文隋”精神的方式也愈加多样。发生在江苏省南通市的这件新事,发人深思。
抓住人民群众中代表当代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方法之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为一种示范,我们曾把一位又一位的先进个人树为标杆,将其高尚德行彪炳社会,并鼓励大家向英模学习,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而围绕“莫文隋”展开的一连串故事,则从另一方面昭示我们,也不要忽视对那些深受群众喜爱的平凡小事的宣扬和倡导。这些事情在一时一地看来,或许微不足道,要是大家都愿意亲手做上一两件,形成风气,由此带来的社会面貌的变化,就蔚为大观了。
大家对“莫文隋”深表敬慕进而群起效仿,一个重要原因是帮贫济困、助人解难这类事情,同广大群众关系很密切。日常生活中,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也不免有或大或小的挫折。要是同志之间,邻里之间,乃至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程,有什么样的困苦不能克服?又有什么样的难关不能渡过?况且,“莫文隋”的所作所为,任何人只要有心并且又具备一定的条件,一般都能够做得到。总之,既贴近群众,又易学好做,使“莫文隋”能从“一个”发展到“一群”。
南通市的干部群众在宣传、学习“莫文隋”的过程中,又创造性地丰富了“莫文隋”精神,从而使学习活动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有钱出钱”的是“莫文隋”,“无钱出力”的也是“莫文隋”;隐姓埋名做好事的像“莫文隋”,打出旗号帮他人的也像“莫文隋”。这表明,他们的实践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形式,而是抓住“莫文隋”精神的实质,拓展内容,扩大成果,保证了以学习“莫文隋”为主线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持久、广泛地进行下去。
“莫文隋现象”也启迪我们,新形势下的思想工作不能进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式的说教,而要重在建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准则。“莫文隋”说得好:把帮贫济困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既是对唯利是图腐朽现象的反击,更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为发展教育出力,造就人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
南通的实践十分可贵,南通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北方大雪覆盖,而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小村的农民已开始春播撒种。海南四季如春,可以耕种三季水稻,三亚则是海南气温最高的地区,春耕播种季节就更早,是名副其实的“神州第一春”。
新华社记者陈小鹰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雪大情浓
受高空槽东移影响,从1月4日凌晨起北京大部分地区开始降雪,到下午已普降中雪,有些地方降水超过3毫米,这是北京市入冬以来的第二次降雪,也是北京市近年来降雪最大的一次。
北京市民一觉醒来,忽见“千树万树梨花开”。瑞雪,为人们增添无限乐趣。首都各公园游人骤增,踏雪赏景,成为市民双休日一大乐事;记者看到:还有许多人冒雪坚守岗位勤工作,热心公益扫雪忙。
①合家老小把雪赏
②齐心协力扫积雪
③小心驾驶运客忙
④风雪无阻递邮件
⑤指挥若定交通畅
本报记者蒋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