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副刊)
专栏:

  有这样一棵树
卢得志
本来想写一篇《一棵树赋》的,现在却要来写《一棵树祭》了。
这就是遐迩闻名的一棵树吗?不知枯死多久的这棵柳树,柔曼纷披的枝条早已凋零殆尽,苍黑斑驳的躯干,举起几茎枯槁的枝桠,直刺蓝天。
一棵树,曾是多么浪漫、多么令人神往的一棵树呵!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石油勘探工在浩茫无边的荒野滩涂上迷路了。闯荡了一夜,实在走不动了,他们倒在地上,互相依偎着睡了过去。黎明醒来,环顾四野,泥滩,浅草,苜蓿菜,目力所及,一览无余。忽然,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人们的视线被一团浓绿吸引了。
大家朝那团绿色的火焰奔去。一片洼地,一泓雨水,洼地边,积水旁,赫然兀立一棵树,一棵柳树。工人们在这黄河入海口近旁的荒滩旷野上奔波多日了,这是遇见的第一棵树。
人迹罕至的荒滩,怎么就有了这一棵树呢?也许,它曾是哪一个冒险到海边打鱼的渔夫扔弃的网具挑子,抑或是哪一个来黄河口新淤地垦荒的农民插下去没再拔起的拐棍;或许,是从什么遥远的地方,随风飞来的一团带着特殊使命的柳絮……荒原上终于有了一棵树。多少次,黄河漫溢了,大海涨潮了,它便浸入一片汪洋;收河了,落潮了,抖落一身泥水,依然傲立荒原。曾几度,海面上卷来飓风,旷野里骤起暴雨,它孑然一身遭尽蹂躏;风过了,雨停了,舒展一下腰身,依然笑迎朝晖……
这些个长年在野外作业被风雨打磨得性情粗犷的汉子们,面对这棵荒原孤树,流泪了。已经疲惫不堪,原本打算天亮就鸣金收兵返回宿营地的,现在却突然改变计划,决定继续在这一带作业。
说不清是这群勘探工发现了这棵树,还是这棵树终于等来了这群勘探工。多日来一无所获的工人们,当下在这儿找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油田。工人们喜出望外之余,没有忘记那棵树:这个油田,就叫“一棵树”吧!
从“一棵树”继续向东进发,在潮起潮落、水陆相间的海滩上,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大金娃娃——日后在全国著名的孤东油田。于是,全国各路石油大军向这里集结,四面八方几万民工朝这里开进,一场围海石油会战打响了。
这是一场恶仗。当人们水里捞泥筑起的堤坝被一夜袭来的潮水冲撞得荡然无存的时候,当拉运会战物资的载重车一辆辆陷入荒滩泥沼、一声紧一声地低吼着难以自拔的时候,当后方淡水和食品供应难以为继、前线“弹尽粮绝”的时候,人们远远望一眼那棵挺立的柳树,心定了,气平了,劲儿又来了。
于是,便有了当年会战、当年投产,一举拿下一个年产500多万吨大油田的奇迹。
于是,一棵树成了孤东油田的图腾,成了石油工人的图腾。
于是,我有了一个一睹那棵树绰约风姿的梦。
一梦十年,今天终于有了圆梦的机缘。然而……
我收回神来,循着躯干向下打量起这棵枯树。一个水泥灌砌的高出地面半米许的八边形池子,盛满泥土,把一棵树拱围中央。树下,残留的枯枝下面露出几蓬衰草。一旁那有一汪积水的洼地,早已了无痕迹。
一棵树近旁是“一棵树”——因树而名的采油大队。守门人是一位老人,我向他询问一棵树枯死的原委。他先是抬起饱经沧桑的双眼远远地朝那棵树望了一眼,然后回头对我说:“是啊,那么一棵旺势势的树,不知咋的就死了。”接下来,在他断断续续的叙谈中,我还是若有所悟。
孤东会战的壮举和当年拿下一个大油田的奇迹,引来一批又一批参观学习的人们。一道堪称海上长城的百里围海大堤,把大海推出几十公里,堤外黄涛排空,堤内井架林立,在茫无际涯、一派原始风貌的荒原旷野的衬托之下,形成一道原始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相融会的异常壮丽的特殊景观,招惹着四面八方的游人。昔日孤寂的荒原,一时间人流如织,络绎不绝。
“一棵树”是出入孤东油田的门径,人们风闻“一棵树”的故事,来到这里,无不停车驻足,瞻仰旷野孤树的雄姿,缅怀荒原觅油的踪迹,膜拜油田神奇的图腾。更有多情的游人,或折柳寄情,或牵柳弄姿,或攀柳留影,或抚柳慨叹……
该把这棵树好好装扮一番了。请来的工匠,绕树深深挖出一道堑壕,从地下筑起,修砌起一个不无观赏价值的八边形水泥树池。树冠也被刻意修剪过了。一棵原本根植大地的树木,成了一株被供奉于大地之上的巨型盆栽,八边形树池便是它的供台。然而,地下的水脉被切断了,地上雨天从四下里流过来的雨水也被阻隔了,一棵树开始委顿、枯黄……
多么顽强、多么不同凡响的一棵树呀,河水的漫淹,海潮的袭击,狂风的撕扯,暴雨的摧折,都一一挺过来了,却经不住人们的膜拜和宠爱……
要离开一棵树了。汽车启动,我从车后窗朝它投去最后一瞥。或许是车子颠簸了一下,恍惚间那棵树指向苍天的枯枝蓦地一抖,我心里怦然一动:
一棵树没死。那样一棵树怎么会死呢?它像当年用一团绿色的火焰照亮勘探工的眼睛一样,今天正在以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启人哲思;它在以“死”延续着自己的生命,以“死”升华着生的价值。


第7版(副刊)
专栏:

  元旦
陈太顺
长长的日子似一棵高大的树
三百六十五枚叶片
已溶进季节系列连续剧
溶进一句更比一句昂奋的
新年献词
于是,雪白的墙壁上
老人和孩子欣喜的眼神里
挂上一簇火焰
它将燃亮节日的欢歌笑语
燃亮今天、明天和未来
一串翠绿日子
岁月——
一瓶芬芳的葡萄美酒
把家家户户的斑斓日子
灌得满面红光


第7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我观“十严”“十不”
崔永生
前不久,到被江苏盐城市誉为黄海之滨、盐阜大地上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江苏新泽农场,考察文化建设情况。场领导与我们见面,在递上名片的同时,还给了一张卡片。卡片正面印着《江苏新泽农场党员干部“十严”》,背面印着《江苏新泽农场文明员工“十不”》。“十严”是:“1.严禁接受非亲属宴请;2.严禁婚丧喜事大操大办;3.严禁收受回扣或礼物礼金;4.严禁摊销产品;5.严禁违犯规定建私房;6.严禁搞第二职业;7.严禁公车私用;8.严禁办事不公;9.严禁说假话;10.严禁搞小团体。”“十不”是:“1.不随地吐痰;2.不乱抛垃圾;3.不说脏话;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5.不酗酒;6.不伤花草树木;7.不损占公物;8.不铺张浪费;9.不赌博;10.不搞迷信活动。”
反复品味如名片大小的卡片,由衷地为“十严”“十不”叫好。
首先,门对门,户对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十严”在前,文明员工的“十不”在后,要求员工做到的,党员干部先要做到,与那些动辄居高临下,只要求群众如何如何,套话说半天、自己不沾边者划清了界限,让人心悦诚服。
其次,分清了主次。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干部与群众岗位、职责、作用、影响不同,对思想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应有所区别。“十严”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十不”要求的是一般社会公德。前者要求“严禁”违犯,后者规劝不要去做。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宽以求众,以严待宽,众人乐从。
更让人钦佩的是,新泽农场的卡片主要不是送给人看的,而是让人监督的。他们将“十严”“十不”印成卡片,发给全场党员、干部、员工、教师和中小学生人手一张,使之人人知晓,自觉执行,形成了巨大的执行监督网。
一项好的规章制度,制订不难,难的是认真执行,认真监督,收到真实的成效。新年伊始,各地肯定有许多好的计划、规章出台,而人们看重的是随后的落实,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更是如此。


第7版(副刊)
专栏:

  碧溪白洋淀
任彦芳
深秋时节,芦花飘飞,白洋淀是金色的世界,万顷金色芦苇起伏摇曳,呼唤着收割打苇的船只。我同《中华博览》画报的同志乘快艇去水村采访。
大淀金秋景色使人入迷:风光如画,美不胜收,还没有进村,同行者已用了三盒胶卷。鸳鸯岛、九龙潭、天外天度假村的景观;碧水照着苇塘,似金色宫殿,那挥镰割苇人的英姿;淀水围起鸭场,如雪地棉团,万只北京鸭扑翅欢叫;插下的网箱里,金色鲤鱼蹦跳飞窜……全收入了他的相机。他一边拍摄,一边赞道:“秋天的白洋淀太美了!”
我们的快艇奔向白洋淀的水村郭里口。
我对这个村的乡亲,总有一些负疚感,我已有三年不来了。1993年,我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安排,回家乡白洋淀安新县委挂职,深入生活,到过郭里口。当时村党支部书记对我说:“我们这儿有大批量鸭蛋。这鸭子吃白洋淀的活食,营养丰富,蛋黄灿若红霞,可就是打不开市场。你在北京可能帮助我们推销出去?”我想这事好办,便满口答应,这也算我为乡里脱贫致富办一点儿实事吧!
谁知道我把事想简单了,到北京我便去副食商场介绍这鸭蛋,竟都说他们有进货渠道,不想再进了。有的经理更率直地问我,能给他们个人多少好处?我没想到,进货还有这许多讲究。自然办不成,碰了钉子。我不甘心,想:白洋淀鸭蛋质好价廉,怎么会没市场呢?我写了一篇散文,题为《红霞鸭蛋》寄给晚报。很快退回,说:你这是篇广告,不能发。我佩服编辑的好眼力。我自愧无能,不能向乡亲交代,便不好意思再来郭里口。
我们的快艇靠在村头,眼前的郭里口扫去了我旧的记忆,焕然一新:村头,叮当作响,如音乐般好听,是在排新船,船板散发出桐油松木的香气;芦花飞扬,一垛垛金苇,堆满房前,穿着鲜艳的姑娘把新苇抱进一个个新砖砌成的门口里,开始破苇,碾苇,织席。她们脸如荷花,泛着幸福的笑。
进到村委会,新上任不久的年轻的支部书记小车接待我们。村委会墙上贴着经济状况发展的图示,村文明公约和村干部抓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的分工,村庄的概况,看图示一目了然。
郭里口原是一片荒滩,村北是烧车淀,相传宋朝杨六郎在这里大战韩昌,把芦苇点燃,烧毁了韩昌的战马兵车,获得大胜,后人就把此淀叫做烧车淀。
宋朝军队里一个伙夫背着一口锅,在此地烧饭,后来留住在此地,子孙繁衍。
此地原名“锅一口”,后来演变为郭里口村。现已成为千户人家的大村,清朝乾隆皇帝曾在此地建行宫一座。现在只有遗址了。
村支书兴奋地对我说:我听老支书说过你,你关心过俺村,也为俺村出了力。现在我告诉你,我们想办的事全办成了。鸭场的鸭蛋打开了市场,松花蛋远销海外;从前年春天起,北京碧溪垂钓园和我们合作,创办了北京碧溪白洋淀水产养殖场,仅此一项合作,郭里口村的收入就增加了300万元。以前,郭里口村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如今,我们村人均收入达到了4300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0多倍呀!
这数字让我兴奋不已。在北京,我每天都看碧溪垂钓园的气候,那是北京电视台报的气象,我并不太关心。而今,因为它的碧水流进了家乡白洋淀,我便对碧溪垂钓园增添了一种感情。
面对着白洋淀的碧水,我在郭里口村拍下了一张照片,飘飞的芦花把我的心带得很远很远……


第7版(副刊)
专栏:

大地书讯
△陈潄渝主编的《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鲁迅藏书研究》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何林所著《关于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及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的《李何林先生纪念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锡荣所著《鲁迅学发微》一书由百家出版社出版。
△杨剑龙的《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一书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由路继舜、解青林编著、许风秋绘像的《中华道德歌》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赵海洲所著随笔杂文集《生命的延伸》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朱美云著《同类》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第7版(副刊)
专栏:

  喊雪
季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雪是冬天用凛冽呼啸的西北风喊出来的。不信么,西北风一吼,苍茫的天空便裂出无数缝隙,雪就纷纷扬扬地飘向人间。
西北风喊出的雪会飞。一朵朵雪花若一只只白色蝴蝶的翅,扇动着冬之灵韵,粘在村姑长长的睫上,贴住高高低低的茅檐,顷刻之间,大地便被盖上了一床软软的羽绒,枝条似蜡,雪树银花,一切都显得那么寂然,一切又显得那么沉静。记得小时候在乡村踏雪,几乎冬天里的每一个日子,我们都在雪的氛围里活着。掷雪球,打雪仗,堆雪人……脚,跳出了热;手,让雪搓出了红。是雪,使我们尝到了日子的芬芳,并一个劲儿地享受着乡村的另一种欢乐和温暖。
喜欢独行在这茫茫的雪地上,一任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呢喃。这个时候,冷,已让我甩在身后,而调皮的雪,却会悄悄地落在肩上,忘情的我丝毫没有感到它的重量。雪,是冬的精灵呀!
踏雪寻梅,是一种景致,更是一种情致。地是白的,天也是白的,在白与白之间给你一个惊喜的,是那一枝枝腊梅倔强的风姿:一瓣瓣红唇燃烧着一朵朵火焰,是与这残酷的冬天抗争,还是与这孤独的白雪相依相恋?千里江山千里的雪,万里江山万里的梅。因为雪,梅才显得热烈?因为梅,雪才如此高洁?
对于雪,我们应该在静谧中接近它。任何外在的激动,都会破坏这些天造地设的好风景,都会在我们平静的心湖中划出一道裂纹。这样,我们会在雪花恬然飘落的音乐声中静静地谛听到它真实的声音。那声音,是生命的律动,是季节的延续。我曾有意识地刨开一团雪,在一条依然温暖的生命线上,我看见一切植物的根须,倔强地透出一种鲜活的光泽。
我恋雪,不仅仅因为自己是一名虔诚的爱诗者。欢乐的时候我踏雪,孤寂的时候我喊雪。十七八岁起,常年读书在外,免不了想家恋母,每近年关,乡思更浓。于是就常常站在窗下,面对窗外漫天飞舞的大雪长长地一声吼,吼出雪的名字,吼出家的名字,一任长长的泪水沿着眼角尽情地流。喊雪,就是喊那日夜想念的家啊!
这样善解人意的雪,是不是只有游子才能译出它内在的意蕴?!


第7版(副刊)
专栏:

  喜迎“书雁”自西来
——“鲁迅研究书系”出版
张梦阳
鲁迅1924年赴西安讲学,离陕前说“应该把陕西人的钱在陕西用掉”,于是把讲学酬金现洋50元捐赠给易俗社。这一番“取之于陕,用之于陕”的义举,使忠厚、诚笃的陕西人永难忘怀,不断予以回报:70年代就创办了《鲁迅研究年刊》;80年代则出版了影响颇广的“鲁迅研究丛书”;而1996年10月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之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又一次推出了包括16本专著和纪念文集的“鲁迅研究书系”。
这16本书一色精装,素洁高雅,庄重大方,宛若16只高洁的大雁,排成一行,自西飞来,令鲁迅研究界的同仁们万分感念。
这16本书中,1本是纪念鲁迅诞生110周年的论文集,15本是老、中、青三代鲁迅研究学者的专著。青年学者的书,意气风发,锐意拓新,充满生气,昭示着鲁迅研究的未来希望。老年学者的书,老当益壮,成熟、深沉,于深厚底蕴中显示功力。更多的是中年学者的书,几乎都是历尽磨难之后的生命体验,积累半生的学术结晶。鲁迅说过,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他的文章,所以人生阅历往往是读懂鲁迅的基础。
这15部专著包容了鲁迅研究的各个领域,从总体的鲁迅观、文艺思想、宗教文化、创作心理,直到小说、杂文、散文诗以及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深入到了所有重要课题。在60余年鲁迅研究学术发展的基础上,汲取确实有益的新观念、新方法,开拓出了各自不同的新路子,对鲁迅研究作出了总体性的推动。
60余年来出版的鲁迅研究论著足以汗牛充栋,但是像这样一次推出16本厚重的著作,实在是空前未有的。这无愧是20世纪末中国鲁迅研究界的一次学术检阅,既反映了20世纪中国鲁迅研究阵容的强大与坚韧,又预示出了21世纪鲁迅研究的未来前景。
鲁迅是中国民族之魂。研究鲁迅,宣传鲁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于学术著作出版艰难的时刻,以出版家的眼光与气魄,不惜投入巨资,推出了“书系”,放飞了“书雁”,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喜迎“书雁”自西来!


第7版(副刊)
专栏:

  农贸市场素描
——献给新年
潘涌
摩肩接踵的七彩人流
不断地组合分化
仿佛巨大的万花筒
幻化出扑朔迷离的美丽意象
令你目不暇接
阳光融融
农家眼角的鱼尾很灵性地泛活了
凸起茧子的厚实手掌
捧出一扎扎青葱欲滴的希望
和那红苹果似清芬耀眼的祝福
于是淳朴的乡村与开放的城市
在一派熙熙攘攘中挽为相依的弟兄
沉思着的菜篮子在悠悠徘徊
盛满了一个时代吉祥的哲学
受惠于太阳诗意的感染
闪烁着大片水灵灵的诗意……


第7版(副刊)
专栏:

  寻觅
曹继铎
大约前年盛夏,我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一位老年盲人钟大志——一位来自太行山脚下的普通农民。他高高的个子,四方大脸,一身农民装束,言语不多,却不乏幽默,从他脸上亲切友善的笑意中,我看到他潜在的聪颖……只有那双眼睛,显得呆滞而迷茫。听他谈话,像观察秋风中的落叶,让你从静默中感受到凄婉和哀伤……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实在生动曲折,似乎人生的甘苦,都凝聚在一起……
他幼年家境贫寒,只上了一年中学,便报名参军,在抗美援朝中英勇负伤,立功受奖,后复员回到家乡务农。40岁那年,突然得了虹膜炎,医治无效,导致双目失明。失明的第二天,他不信这个邪,竟一人跌跌撞撞地重新站到了门口道南的麦田里,使劲睁眼看,明明是晴朗的天空、澄明的田野,看了好半天,眼前仍是一片黑暗,连一丝亮儿也没看到……当时,他猛然间像是坠入了无底深渊,脑瓜嗡嗡着,胀得像斗大,心里像堵了一团乱麻,自觉身处绝境,走投无路,又不甘心拖累别人苟延残生,不如一死了之……那天晚上村里演电影,妻子带孩子去看电影了。等他们走了,他拿了条绳子,拴到厨房的弯梁上……说来也巧,正在这时,村里停电,电影不演了,妻子和孩子们回到家,把他搭救了,一家人哭成了泪人儿。妻子泣不成声地开导他:“咱们家眼下穷点儿苦点儿,过几年孩子大了,咱们光景会好起来的。你千万别寻短见,心里要想开点儿,咱们要一块儿过下去,家里谁也不嫌弃你,会待你更好!”
“可我不愿意当个废人,枉费一生,人活着总要对社会做点儿事儿,有点儿用处。那一阵儿,我左寻思,右琢磨,寻觅我生命的支点。最后想到保尔,想到吴运铎、麦贤得,像骤然点亮了我心上的明灯——我有点文化底儿,从小爱好文学,又有一定生活体验,自身经历很曲折,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练练写作……”
可是,盲人写书说说容易,实际做起来真比登天还难呢!开始,他先用手指在床上手心上画字练字形,练熟以后拿笔往纸上写。纸上写不容易,字的大小、横竖成行很难掌握。后来他花费了一个多月的心思,反复琢磨出了一个办法:用铁丝弯成一个长方形的条格,宽度2厘米,再把条格两头弯成直角钩,把稿纸用纸夹夹住,再把铁丝条格压住稿纸,趴在纸夹上,按照格写好一行,向下移一行,再写……用这个法儿,成功了,他高兴得一夜没睡觉……
谈到他花费的心血、劳苦时,他十分动情,为写稿子,夏天晚上在闷热的屋里挨蚊虫叮咬,冬天在冰冷的屋子里冻得手脚流血。每写一章,先打腹稿,每个人物、情节像过电影一样,把它们串到一块儿。有时为了琢磨一个细节,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时写几行,就写不下去了。就这样一章万把字写下来,少说也得折腾半年六个月的……或许被他的精神所感染,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书稿。想不到立即被书中描绘的人物、事件所吸引,禁不住赞道:“行,满有文学味儿呢!”他听罢,脸上即刻绽开了菊花般的笑纹,他笑得那样坦诚,那样开心,真像书中描写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拥抱着美丽的春天!想不到,他竟将书稿一字不漏地随口像朗诵般地娓娓背了起来:“故乡的春天来了!金色的阳光,像碎金般洒满山野,映得任啥地方都那样亮丽辉煌!山上的树林都换了一层新绿,显得精神抖擞……”
他激动忘情地放声背念着自己的书稿,仿佛完全置身到他所描写的故乡璀璨的春天,仿佛又回到了他天真无邪的童年……望着他一脸的自信和欣喜,我似乎感到他的眼睛陡然变得明亮、灿烂起来!
近接他的来信,信中谈及他的书就要出版了,我怎能不为之高兴呢!他的信,把我带到他那富有田园风光的普通农家……我想,在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里,他在院子里亲手栽种的迎春花,一定闪耀着星星般的金光吧?他院里那几棵高耸云天的梧桐吐出嫩叶了吧?落在树上的鸟儿们叫声更甜脆了吧?他的居室的玻璃窗上贴的大红公鸡的剪纸,依然栩栩生辉吧?他手中的二胡,伴着他的京剧,正在小院里回荡、飞扬吧?他家门前的麦地,像绿毯一样铺向与白云相接的天边吧……想着这些,我多想即刻赶到他的家中,同他一起分享那洒满阳光、溢满生机的小院的芳香和温馨,同他一起分享小院里飘荡的欢乐和幸福……


第7版(副刊)
专栏:

剪纸
申沛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