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述动态)
专栏:专论

  教育·管理·机制
——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诸环节
项怀诚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为我们行业在新形势下改进工作作风和搞好队伍建设提出了目标和任务。税务部门既是行政和执法双重机构,又担负着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双重任务,税务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极为重要。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管理、健全机制三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教育告诉人应该怎样做,是人自觉行动的认识基础。管理和机制是通过领导者和制度的外在力量,告诉人们必须这样做和不这样做的后果。管理是机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载体,机制对管理有一种规范、监督和制约作用。教育、管理和机制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思想教育是正确思想形成的基本手段和渠道。人的言行受思想的支配。进行长期、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可以培养人的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年来,税务战线出现了一批模范群体和模范人物。“铁人”袁庭钰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为国征税,鞠躬尽瘁。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公而忘私、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首先来自党对他多年的培养教育。1994年以来,税务部门进行了税制改革、征管改革和机构改革,连续三年工商税收平均每年增加900多亿元,税收工作迈出了几大步,每一步都伴随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税制改革的过程中,针对不少人对新税制的模糊认识,各级机关普遍加强了教育,转变过去减税让利、区别对待的观念,改变各自为政,擅自制定税收政策的做法,保证了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巩固税制改革成果的过程中,针对少数税务干部参与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的新情况,税务部门在以法严处的同时,对干部强化了廉政教育,狠刹行业不正之风,规范了征管行为。
如果说,教育形成一种自律,那么,管理和机制则形成他律。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最佳组合。组织收入的潜力主要将来自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事实说明,建立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体系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新税制投入运行后,新的税制与原有的税收管理模式的矛盾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税收管理,存在征纳双方权责关系不清、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缺乏制约等弊端。它不但造成税收的“跑、冒、滴、漏”,而且对队伍建设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社会上对税务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反映比较强烈的“吃、拿、卡、要、报”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都与这些弊端有密切关系。近几年,我们通过征管改革、会计改革、机构改革,已经迈开了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在征管改革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征收服务厅的建立,不仅作为一种物质手段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也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各级税务部门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软件”建设,优化税收服务,规范征稽行为,通过开展创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以及建立服务公约,提高服务工作,杜绝不文明用语等活动,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了征纳关系,改善了纳税环境。
管理和机制都是外在力量对人的一种约束,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靠人的作用,后者则是靠制度的规范。过去,我国税收征管采用的是专管员管户制度,即“一人进厂,各税统管”,税务专管员集征收、管理、检查三者于一身,这种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难免滋生腐败现象。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税务部门通过探索建立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为加强税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从机制上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了防御腐败的四道防线:变上门收税为自行申报,形成收税人与纳税人的分离防线;变分散征收为集中征收,形成税务人员内部的分权防线;变手工管理为微机管理,形成计算机程序化运行的机控防线;变随意稽查为有序稽查,形成了稽查各环节相互制约的监控防线。下一步,还应加快征管改革的步伐,从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案件查处等税收工作各环节入手,进一步建立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税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同时,还要深化人事、分配方面的改革,认真落实公务员各项制度。针对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要建立考试录用、考核晋升的激励竞争机制;针对人员不流动、结构不合理、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要建立以辞职、辞退、培训、交流为内容的新陈代谢机制;针对腐败现象、纪律作风差的问题,要建立勤政廉政约束机制;为防止和纠正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对干部选拔程序等做出规定,要建立民主监督机制。从各方面推进税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6版(学述动态)
专栏:学述动态

  我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展望
——“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讨论会综述
高定彝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所联合举行了“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我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作了分析和展望,并对解决目前互联网和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建议。现就这次会议所探讨的一些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特征
有学者指出,“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概念只是一种形象化比喻的提法,它实际上就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即1993年9月15日美国宣布实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计划”缩写为NLL。
关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具体内容,目前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等提法,但它们的基本内容还是一致的。一些学者赞同五要素说的提法,所谓五要素是指:信息资料源,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库;信息设施,包括用来获取——传输——处理——利用信息的各种物理设备;信息系统,主要指各种各样的应用信息系统和大量的应用软件系统;信息网络,主要指各种信息系统所构成的信息网络体系以及为了支持这个网络体系有效运转所需要的网络标准——通信协议——操作规程——传输编码等;信息主体,主要指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的开放者——提供者——管理者——利用者以及对他们所进行的必要的教育,如文化、技术、道德、法律教育等。一些学者还把五要素简化为三项基本内容,即信息内容(数据库),信息处理(计算机等设备),信息传递(通信网)再加上信息人才。
与会学者认为,当今时代已处在由物质型社会经济向信息型、智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时代。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产品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本身已成为商品。为适应信息社会来临的需要,研究和发展新的信息理论——全信息理论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谈到信息特征时,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信息与载体既可分又不可分的特点;信息获取、吸收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特点;信息获取合法性和盗窃性问题。信息效益生成具有间接性特点,用之效益大,不用无效益;信息积累智力消化连续过程性。他们还强调,不仅要从质上而且要从量上正确评估信息价值的重要性。在信息量不断增大的当今时代,如何使信息运用法制化等问题都已摆在人们面前。
  二、在我国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必要性、可行性问题
有些学者指出,中国的信息化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基础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还是市场条件,都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品层出不穷,国外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必须积极进取,把基点放在自我创新上,尽快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此,我们要在明确目标和政策的前提下,分工合作,既引入竞争机制,又坚持扶持政策。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当前既存在对高速信息网的强烈需求,而且也已经具备了建设、利用中低速信息网和研究、建设高速信息网的能力。(1)我国已有了全国性的可供实际使用的中低速信息网通信平台,即中国分组数据通信网,它覆盖了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我国的数字数据网骨干网也已建成,覆盖3个直辖市和21个省会城市。(2)在高速信息网方面,“八五”期间已建成一批光缆干线、数字微波干线和大中型卫星通信地面站,“九五”期间要完成“八纵八横光缆网”,它将覆盖我国主要的大中城市。(3)我国邮电通信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电话网之一,我国邮电通信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4)在计算机数据通信方面,我国与国际计算机交互网联接的主机和用户入网不断增多。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已开通分布24个城市,连接院机关、12个分院、102个研究所的电子信息联网,实现了电子邮件、管理信息、科技信息的“信息三通”,并与国际互联网互联。(5)我国已制定了研究和建设自己高速信息网的计划。这个计划中原先制定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目前已发展到十金工程了。我国1995年已建立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了国家验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软件开发环境重点实验室也已通过国家验收。(6)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然而,这又使我们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方面可以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避开发达国家对陈旧的过时系统淘汰、拆除、改造的负担,而直接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
  三、重视解决信息高速公路负面效应的问题
与会学者强调,信息高速公路将会给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主要点是:它将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正如西方经济学家所指出的,信息交流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倍乘因子;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带来了家庭银行,无人银行,电脑经纪人,自动化工厂,跨国“组合式”公司,全球实验室,家庭大学,世界通用教材,智能汽车、飞机、轮船,国际医疗会诊,电脑图书,电子报刊,虚拟真实世界,电视会议等等新事物、新产品,从而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和消费结构,而且也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和思维的方式,引起人们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深刻变革。
与会者对信息高速公路潜在和现实的负面效应也十分关注。由于信息社会使人对技术依赖更加严重,社会会变得更加脆弱。新信息技术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大军。信息技术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生活水平两极分化现象。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计算机空间从事盗窃活动及逃避制裁,当然计算机管理当局也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反击。信息高速公路可能被用来传播文化垃圾,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此外,商业秘密、政府机密的保护和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问题也有待解决。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立法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使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6版(学述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如何看待当前的失业现象
张凡、吴丕斌在《如何看待当前的失业现象》一文中指出,据测算,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超过3%,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下岗、待岗人员。目前失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能否成为改变“九五”期间坚持适度从紧财政货币政策的理由,是个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目前失业率上升是在经济连续几年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城镇每年新增700万以上劳动力就业的情况下出现的,显然,不是那种与经济大幅波动相伴生、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失业现象。也就是说,不是由于实行适度从紧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五六十年代人口政策失误,导致人口基数过大是造成当前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据测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劳动年龄后,近十几年平均每年净增劳动力1680多万。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国城乡净增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达1320多万个,但还是不足以吸纳社会劳动力资源。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失业现象不是周期性,而是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
失业现象还是体制转轨过程中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富余人员约在3000万人左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就业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逐步释放出原有体制下的无效就业,使隐性失业显性化。特别是近几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取得成效,在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生产能力明显超过市场容量的行业,如纺织、机电、仪表等,由于对过剩的和落后的生产能力较大幅度的调整,必然要出现一大批下岗、待岗人员。这是调整原有不合理产业结构出现的结构性失业,为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状况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部分下岗、待岗人员只能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再就业培训、广开就业门路来解决。
与世界的一些国家整体失业率相比,我国目前的失业率,即便是考虑到下岗、待岗人员也还是比较低的。但为什么我国在失业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反映会如此激烈?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一部分失业者或下岗、待岗人员的基本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失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摘自《中国经济导报》1996年11月29日)


第6版(学述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党绥梅
内容提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先进经验,树立科教兴农的观念,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行农业的专业化经营,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但农业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我们才能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模式。以其物质内容来说,是资源利用的方式,即指资源利用过程所具有的基本的质的特征。一般来说,它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主要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投入量的单纯扩张来求得在总量上的增长。这种方式资源耗费大、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效益差,容易造成商品质量低、经济资源紧张、产业结构失衡,从而影响整个阶段经济的有效增长和较快发展。如在农业生产中,单纯依赖简单重复劳动和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增加,致使农产品成本高、质量低、品种少,农业增产不增收,这正是粗放型经营的表现。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即在资源投入量适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从而达到经济质的提高和量的增加。这种方式科技含量大,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达到投入少、产出多、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对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和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达到节地、节水、节种、节药,逐步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目标,有效地提高农业效益,这就是集约型经营的表现。显而易见,“粗放”与“集约”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进步的程度,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经济集约化的先决条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出了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据此,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这一新的论断,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于当代生产力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在于,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种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要实现农作物、牲畜、家禽、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利用现代土壤科学的成就,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促进劳动工具更新换代,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抢农时,赶季节,提高作业质量;科学技术还能扩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和程度,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湖面、海域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以上农业生产要素的改变,从而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的配套过程,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要素上,而且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各个环节上。在生产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和手段,才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灌溉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进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同时要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也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在加工环节上,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要发展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网络,也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服务环节上,无论产前信息,技术的提供,还是产中的科学经营、管理和产后的储存、保险等,无不包含着科技的因素。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改变,建立社会化的农业体系,才能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偏重单一经营种植业时,必然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阻滞作用。而当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时,农业就会获得综合性开发,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也因此而获得全面发展。合理的农业结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特别是林业、牧业和副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稳产高产创造条件,从而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的作用。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面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挑战和趋势,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将会陷入被动落后的状态,并从根本上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力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有的学者提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渗透,从算数增值上升为几何增值,即不只是成倍增长,而且是指数式的增长。所以,要把我国农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针对一些干部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挖潜等思想观念,当前特别要重视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并且要改变那种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自给自足、不讲价值和效益的思想,真正从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转到现代农业的思维定势上来。在此基础上,要把依靠科技进步放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挖掘农业内部土地、良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潜力,提高农业的物质投入的效率和农业生物对光、热、水、气、养分五大生长要素利用率。
处理好科研、转化推广和生产相结合的关系。科技成果转化是关系到农业发展能否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轨道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科研和生产这两面,对中间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为此,目前要处理好此三者的关系,特别要重视转化工作。首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科技兴农实施规划,安排各种投入经费,检查科技进步工作等等。同时,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的工作,在乡村建立农业技术中心、培训中心、育苗中心、育种站、农机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组织。其中,对于农业科研推广单位,一方面是加强应用技术和农产品改良换代技术的研究,增加技术储备;另一方面要抓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如组织科技承包、推广应用技术,努力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高产、低耗、高效农业的现实生产力。在推广应用常规技术的同时,选择一批高效能、高技术含量、高难度、综合性强和更新快的农业高新技术,促进农业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把农业开发、科技开发和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如果说,科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就是这个动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人,科技是变不成生产力的。但是,目前在农村,虽然农户们重视教育,甚至不惜一切供子女上学,其目的却不是将来为农业服务,恰恰相反,是为了跳出农门,走向城市。这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不合理,要加以改革。要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形式,为农村培养高层次专业科技人才。还要改变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如农函大、农广大、农职中等,培养当地技术实用人才。还应发展农村成人学校、农民业余学校,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收应用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转化。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的阶段,大多单纯从事种植业,缺乏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转化;加之市场流通不畅,价格不合理,使农产品的增值回不到农业中去。要使农业向集约化转变,必须坚持以本地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手段,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的,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注重深度参与农业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的能力,注重开发高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促使农业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的道路,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化。这些措施包括:一是良种培育,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和畜禽良种是农业生产不可取代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抓好“种子革命”工程。二是要适当增加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投入,如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农用机具的供应和改进;加速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切实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稳定队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6版(学述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简介
王永兴
曾德盛著的《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体系。作者把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放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历程中来考察,论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精神文明理论比较研究,阐明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该书贯彻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各个方面作专题论述,包括精神文明与党的基本路线、与物质文明、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的有关问题。该书在全面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力求对这个理论的主要方面作出科学的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四有”新人培养、道德风尚建设、科技进步、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途径,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第6版(学述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健行斋文录》述要
林晰
我国近代思想家、史学家章太炎先生的学生、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图书馆研究员李希泌文集《健行斋文录》,最近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约三十万字,在缅怀革命先烈部分,记述了我国近代一些风云人物如黄克强、邹容、冯玉祥、朱德、李根源等人的历史功绩和生活情趣,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文章多是作者亲身经历,娓娓道来,颇有兴味;作者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在“史论”部分,着重论述了章太炎治史的核心是“致用”,给史学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