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路风尘一路歌
——昆明市儿艺文化下乡纪事
本报记者张帆
伴着一路风尘,云南昆明市少儿艺术团的大客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23名演职人员在书记冯桂英、副团长王炳武的带领下,从元月7日开始就奔波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撒营盘、皎西、马鹿塘、大松树等山沟里。十多天来,他们共为那里的孩子演出30场。节目包括优秀儿童剧《纳西小子》,小品《山道弯弯》、《看电影》以及相声、魔术、歌舞等。
“谁知演戏苦,一嘴黄沙半车土”。这是对下乡生活的真实写照。路面由于是沙石铺成,车轮过处,卷起漫漫黄沙,演员们的鼻孔、嘴、耳朵、睫毛都沾满了灰,一下车个个蓬头垢面。夜里,演员们挤在老乡家或学校的集体宿舍。下乡十多天,演员们没洗过一次澡,个别演员身上长出了虱子。
在大松树乡,演员们遇到了真正的考验。该乡位于金沙江峡谷边上,山路全在峡谷的悬崖上盘旋,离开撒营盘去大松树的时候,一位老大娘拉着演员们的手苦劝,“孩子,大松树去不得,我这辈子才去过一次,马车翻下沟去,马儿的影子都瞧不见,太危险了!”
一想到大松树的孩子们正眼巴巴地等着看自己的演出,演员们就顾不得许多了。艺高胆大的司机张士昆沿着刚够一辆汽车通过的小道硬是将大客车开进了大松树,当地的老乡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支演出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乡党委张书记激动地迎上来,握住演员的手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不容易,太不容易了!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支市级文艺团体到大松树呵。”
这一天的演出令演员们终生难忘。艺龄已有38年的魔术演员何菊花,是团中年龄最大的老艺术家,可在台上表演一丝不苟,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34岁的艾瑛在儿童剧《纳西小子》中扮演金丝猴一角,在场上她要不停地翻滚、跳跃。坚硬的石板地使她每翻滚一次,都要忍着头部的疼痛。她咬着牙,硬是完满地做好每一个动作……
临别时,演员和乡亲们依依难舍,“妹子,下次一定要来哟。”“伙子,记住我们大松树呵!”演员们一一含泪答应,施慧看见小姑娘李佳霖的小手长出了冻疮,在寒风中冻得通红,立即脱下自己的手套给小姑娘带上。演员们纷纷围住小佳霖,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小佳霖感动得哭出声来,车启动了,小佳霖紧抓住施慧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村:中国文化新的生长点
天沛
记得小时候,每当乡里中学的操场上用粗壮的毛竹竿搭起巨大的银幕,心中总是涌起一阵不小的激动。当银幕上出现金光闪闪的电影制片厂厂标时,全场总是自发地响起一阵衷心的掌声。那是一个文化贫瘠的年代,放映什么样的影片其实并不十分重要,即使是一出熟得烂掉牙的“样板戏”或几部乏味的“新闻简报”,也不会有人中途退场。重要的是野外电影这种形式,那是真正的大众娱乐!全场一致的惊奇,全场一致的焦虑,全场一致的欢呼,全场一致的叹息,还有小孩“这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疑问,以及情节紧张处大人们“这是电影,不是真的”一类安慰,不时穿插在影片放映过程中。这种群情激昂、同仇敌忾、相拥而泣的乐趣,目前坐在城里的豪华包间里看“进口大片”是根本无从体会的。
如今电视普及,有的农村甚至有了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同缆入户的创举。野外电影渐渐成了一张褪色照片,只能在过来人尘封的记忆中搜寻了。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化普及工作已经一劳永逸地大功告成。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不少地方还常年看不上一出戏、一场电影;电视信号收视效果不佳,而且电力不足,每天连银屏上的那一片“雪花”也看不了一两个小时;报刊图书仍是稀缺的资源,农民的新瓦房、楼房里备有书柜的还是寥寥无几。要让12亿同胞全都享受到当代科学昌明、文化繁荣的成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化下乡是当代一项伟大的文化地理工程,是堪与“南水北调”相媲美的文化资源大调配。从本版介绍的情况来看,元旦、春节前后各地精心组织下乡活动,可以先声夺人,造就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但文化下乡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填平城乡之间的文化落差,需要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气魄和毅力。文化下乡还可以从同时展开的科技下乡中寻求支持,借科技下乡推动文化事业的硬件建设,比如电视差转台的建设,家用电器的维修,中小学电教设施和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的装备,等等。
组织文化下乡,带下去的文化应该真正贴近乡村、贴近平民百姓。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开端,新中国的文化一直具有很强的“草根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勃兴,文化的普及工作在新的水平线上取得长足进展。但也需要看到,近些年来,某些文艺节目过分热衷于渲染那些脱离大众消费水平和精神趣味的“贵族生活”,如《住别墅的女人》、《豪门恩怨》,过分热衷于“戏说”那些皇帝和太后,较少向当代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聚焦。这种艺术创作取向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希望借文化下乡的春潮,给文化界带来一股健康清新的空气。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是中国文化最广阔的消费市场。无论传统的戏曲、图书,还是广播、电影、电视,或者采用高新技术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最大的潜在的消费群终究还将在农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21世纪的农村必将成为中国文化新的生长点。要把这个巨大的潜在的消费群变成现实的消费群,先期的文化启蒙和普及工作十分重要。当前蓬勃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就是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的前哨战,是中国文化事业迈向新世纪的热身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风雪驱车行舞墨酬乡亲
书画名家写春联
杨明方陈京
1月14日,气温骤降,大雪纷飞,南京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的“文化下乡”慰问团一行12名书画家,冒雪驱车3个小时,来到江苏省的“西南角”、与皖南接壤的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
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群众纷纷赶来。本来活动安排的举办地点是淳溪镇广场,不意大雪突降,临时改在了当年陈毅元帅率新四军东进江南的第一个司令部所在地旧址、淳溪老街吴家祠堂内进行。
中午1时许,粗茶淡饭之后,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画院院长赵绪成率先开笔,写下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8个大字,笔锋苍劲,气势夺人。赵绪成把这幅蕴含着“高淳精神”的书法赠给全体高淳人民,并即兴对大伙儿说,省文化厅本着“早送、多送、送到最基层”的精神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此次书画家慰问团成员中,有9人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江苏画院著名书画家汪庭怀的桌前挤了不少人。一位40多岁的农家妇女请求写一副春联,汪庭怀欣然命笔,写下“春满勤劳幸福家,花开富贵荣华宅”。那妇女喜上眉梢,道谢不停:“我家刚刚新盖了一幢三层楼房,过年时要把这副春联贴到正门上。”她刚刚离开,一位60多岁的老人挤到了跟前,汪庭怀看出老大爷的心思,挥手写下一副“春回大地,福满人间”的春联相赠。老人双手接过对联,连声说道:“托福!托福!”
在1996年防汛抗洪中壮烈牺牲的高淳县体委职工唐全伢的家属也来了,向吴国亭教授道出得到一张画以祭奠烈士的愿望。吴国亭当即提笔,特地画了一幅《鸟语花开》,表示对英灵的哀悼。
闻讯赶来的乡亲越来越多,吴家祠堂内暖意融融。一位久慕赵绪成大名的小伙子大老远赶来,挤到桌前时头上还有汗。赵绪成挥笔写下了一副春联。小伙子双手捧过,怯怯地问:“您看……要多少钱?”赵绪成哈哈一笑:“小伙子,如按市场价,你自己算算看。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艺术家,为群众服务,为农民朋友服务,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观者欢颜,写者尽兴。3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他们带来的宣纸、红纸都已用尽,200多副春联、绘画作品走到群众中间。
风雪归途离别时,省城来的书画家与乡亲们相约:今年5月将再来,那时高淳最迷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见了你们格外亲
——刘胡兰家乡的惊喜
本报记者阎晓明
黑压压的人群和一排又一排自行车把能放上万人的广场挤得满满当当。高亢的山西梆子在广场的上空震耳地回荡着,戏台的一角一座低矮的泥火炉,微微闪着蓝色的火苗。拉二胡的、吹唢呐的、拉小提琴大提琴的……趁演出间隙伸手在火上烤烤,然后赶紧抱着乐器把手揣进袖筒里;旁边的休息室里,凳子上放满了军大衣,没有登场的演员们在忙碌地准备着。这是元月12日的下午,一个格外寒冷的星期天,山西省和太原市的文艺团体来到文水县刘胡兰镇,进行文化下乡慰问演出。
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省政协主席郭裕怀等领导和群众一起坐在凛冽的寒风中,这使得演出更增加了一分热烈的气氛,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笑声。刘胡兰镇是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乡。1947年,这位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为了保卫群众的安全,毅然走到敌人的铡刀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今天,正好是这位女英雄英勇就义50周年。演出开始后,第一首歌就是歌剧《刘胡兰》选曲:“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心里热……”乐曲一开始,英雄家乡的乡亲们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种气氛感染了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许多著名演员不顾年老体弱,在寒风中,使出浑身解数为乡亲们表演。当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晋剧演员宋转转演唱的当地民歌《交城山》,将原来的“交城的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尽是莜面窝窝还有山药蛋”,改成“交城的大山里,有了好茶饭,白面、莜面、玉米面还有大米饭”时,深谙这一切的观众立刻爆发出一阵会心的微笑和长时间的掌声。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演唱的《见了你们格外亲》,把演出推向了高潮,歌声似乎道出了演员和观众的心情。一位当地农民说,看这么高水平的演出是头一次,觉得很骄傲,所以特别高兴。另一位姓赵的农民说,省里领导什么戏看不上?挨冷受冻和咱们坐在露天里热闹感到很亲热。山西省歌舞剧院著名演员郭虎降则说,每参加一次这样的演出,思想都得到一次升华,增加一分敬业精神,是难得的教育。山西省委宣传部长侯伍杰在接受采访时说:“文化下乡,不仅人要下来,感情也要带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既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同时也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村庄里的图书馆
本报记者柳晓森
又到了“三九冰上走”的日子,辛苦一年的农民此时可以闲下来。偌大的村庄最热闹、最招人的地方便是图书馆了。去年春节,合肥市图书馆送来2400册图书,前两天又送来5000册,乡亲们有事无事便走来瞅瞅看有没有自己中意的书。喜欢的,打张借阅条,回家慢慢研究去。
要说今年农闲时的马桥人和前两年确实不太一样。早两年老人们是凑在一起打两圈麻将;年轻人、女人们蹲在太阳下闲拉呱,说长道短,无所事事。身为电工不懂得如何防止偷电、漏电,像东弯、张小两个偷电严重的村民组只能用掐电对付,村民意见很大。村里的会计唐振才又兼那两个村民组的电工,去年图书下乡,他就专门挑会计和电工业务的书看,还从《电工知识手册》上取了24种防偷电的真经用在工作上,电不用掐了。乡亲们的大拇指竖起来了。
乡亲们打麻将、闲拉呱的人少了,来看书的多了。庄户人看蔬菜种植、果树防害,女人们看孩子教育、鸡鸭养殖,小青年要看车辆养护和家庭致富,孩子更喜欢那些花花绿绿、有画有人的画册。知识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马桥人的目光。
前后两次送书给马桥,总共7000多册,有的书受冷落,有的书被翻破了书角。村党委书记陈典信介绍了农民的读书倾向:“第一类是关于农业生产的,特别是那些蔬菜种植、果树病虫害防治和科学养殖的书。第二类是车辆养护与修理,马桥有大小运输车168辆,一部分村民靠跑运输过日子,他们爱车惜车,只要图书馆一有这方面的书马上就被借回家里。第三类就是适合农村、投资比较少但能让农民致富的书。这类书比较少,乡亲们来找,大多还不能找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送戏万场到村口
——广东农民好眼福
本报记者郑德刚
1996年,可以说是广东各地文艺界最“兴师动众”的一年。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的精心组织下,数以千计的文艺工作者就像回“娘家”一样,带着满腔激情一头扑进了田野的芬芳之中,开展了一场送戏下乡万场的活动。
去年4月26日,广州芭蕾舞剧团、广州歌舞团、广州杂技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木偶剧团、广州粤剧发展中心等艺术团体的60多位演员驱车200多公里,来到贫困山区清远市阳山县的七拱镇和新墟镇,就在村里晒谷场用油布铺成的简易舞台上,拉开了广州市送戏下乡的序幕。十里八里扶老携幼赶来的上万乡亲把小小的晒谷场早已挤得水泄不通。粤剧喜剧《争婆家》让团团围看的老乡们个个捧腹大笑过足了戏瘾,木偶戏《师兄弟学新三字经》、《亡羊补牢》看得山里孩子目不转睛如醉如痴,而相声演员杨达、黄俊英精彩的相声表演和芭蕾舞演员鲍蕾、于蕊的芭蕾舞表演,更把整台演出推向高潮,晒谷场上飞扬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
一位农民大叔拉着黄俊英的手说:“我连想都不敢想你们这些大名鼎鼎的‘老倌’演员能到我们这穷山沟里来,今天终于让我看见了,我太高兴了。”
一位看了粤剧《柳毅传书》后的农民老伯找到演员激动地说:“过去只在电视上看过粤剧,看真人做大戏,大袍大甲的,这辈子可是头一回,我是有福的人呀!”
为农民送大戏,而且一送就是1万多场,这在广东历史上也是头一回,全省各地数百家专业的和业余的文艺团体加入了这支阵容强大的队伍,其中仅广州市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粤北山区送戏1000多场,观众达到100多万人次。
广东省话剧团儿童剧团、喜剧团每到一处,当地的孩子们就像过年一样,纷纷换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早早就缠着和父母一起翻山越岭赶来。到小学演出,农家子弟们迎接的队伍一直要排到村口。演出结束后,好奇的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团团围住他们喜欢的演员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惠州实验剧团一位演员动了感情:“当看到乡亲们敲锣打鼓欢迎我们时,当看到乡亲们像过节一样早早地摆好小凳子眼巴巴地等着看我们演出时,我就感动得想哭。为了他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高水准的演出,为广大乡村送去的不仅仅是欢乐和温情。各文艺团体还潜心创作了一批配合法制教育、计划生育、破除迷信以及反黄赌毒和反映农村新貌的节目。五华县中兴镇上演地方戏《部长送礼》时,观看群众人山人海。演出结束后,一位已102岁的老人专门让人带着找演出此剧的五华县一条龙剧团恳切地说:“这个节目太好了,现在不少后生不懂得孝敬老人,这个节目应该多演几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校园文化进老区
——武汉市大中专学生下乡演出
本报记者龚达发杜若原
田蕊登上舞台的一刹那,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她仿佛置身于长白山南面那个极为偏僻的山村,听到了久违的熟悉的乡音……
此刻,田蕊真真切切站在大别山区的乡间舞台上,她为老乡们带来了一首《父老乡亲》。当唱到“啊,父老乡亲”处时,她几乎是用心声在呼唤,禁不住热泪潸然!
从沈阳考入二炮指挥学院的田蕊,父母是下乡知青。在长白山下的小山村,田蕊长到18岁才回城;那里的许多乡亲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淳厚的民风养育了幼小的田蕊。她至今记得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一曲《父老乡亲》也是对远方乡亲的真情回报!
听说要去大别山演出,中国地质大学的王剑丽、杨茜向校团委主动请缨。虽然她俩在校园舞台上已小有名气,还是精心地编排节目。她们的小品《新生》,说的是城里人资助山区孩子上学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她俩谢绝了去一家大型商场演出的邀请,将《新生》呈献在充满对文化、对美好生活渴盼的老区人面前……
用真心、真情去唱、去舞、去表演,这是武汉地区大中专学校“文化下乡”的动人之处。武汉市艺术学校的学生,带着在法国、在大城市舞台上演出过的舞蹈《黄土黄》,第一次到黄土地上、到农民的堂屋里演出。台下的乡亲们看见,小演员们俯身黄土地时,一下子进入了如痴如醉的情感世界;当他们扬袖起舞时,卷起的尘埃直扑眼鼻,但他们浑然不觉,表演一气呵成……
武汉市的“文化下乡”活动,以校园文化走向老区拉开序幕。武汉市委宣传部郭泽洲副部长告诉记者,我们不请名角、名人,而让大中专学生挑起文化下乡的重担,出发点是让学生深入民间、了解社会,进而增加他们对国情的全面认识。
接到文化下乡的通知,已是期末考试的紧张时期。元月12日这天,记者在下乡演出的车上看到,湖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学生还在抓紧空隙复习,以迎接13日的专业考试。湖医大团委副书记刘艳玲说,该校参演的学生把下乡演出视为崇高职责,挤出课余和自习时间,赶排了舞蹈《祝你万事如意》,为老区人民献上了衷心祝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欢乐的村庄
看到昆明市少儿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山区的孩子笑得多开心。缪以煊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入冬以来,青岛酒厂鼓乐队来到铺集镇农民中间,走街串巷为农民演出。徐崇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