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一个村子,拥有五个“全国之最”,其发展的道理耐人寻味。请看——
“辽南第一组”
杨贵之
辽宁大石桥市宫屯镇青花峪村二组,原只是辽南农村一个普通的村民组,如今它却拥有五个全国之最:全国最大的高温隧道窑、全国最大吨位的磨擦制砖机、全国产量最高的中档镁砂和重烧镁砂生产线、全国装机水平最完善的电熔镁窑炉、全国最标准的碱性耐火材料厂,并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生产经营镁系列产品的耐火材料集团公司——中国营口青花集团有限公司。
王守彬,过去只是一位普通农民,如今他却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致富之路:大部分村民住楼房,户户有电话,人均收入7000元。一个仅有540人的村民组,集体资产已超过3.5亿元。二组被誉为“辽南第一组”,王守彬也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
“辽南第一组”在10多年前还穷得丁当响,有歌谣为证:“车破骡子老,房顶长茅草,耗子饿得满街跑,上工一天倒找钱两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醒了青花峪村。乡亲们沉甸甸的致富希望就落在了当时任生产队长的王守彬的肩上。王守彬决定就地取材,带领大家建石灰窑。脚下的石头挖出来,一烧就能换钱,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1983年,当王守彬看着乡亲们第一次分红把一沓沓票子揣进怀里的时候,他又推出一项新计划:大石桥素有“镁都”之称,咱要发挥这个地利优势烧镁砂,营造一个耐火材料基地。王守彬骑上自行车,带上一帮人,上海城,赴岫岩,一个窑一个窑地看,一位老师一位老师地拜,一天跑三五十里路,烧镁砂的真经终于取来了。
炉子建上后,王守彬领上十多个弟兄在炉旁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第35天,他们烧的第一炉镁砂终于成功出炉了!二组挂出了“青花镁矿总公司”的牌子,到1990年,二组已拥有固定资产1400万元,公司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王守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又提出:瞄准国际市场,建立一个生产经营镁质系列耐火材料的贸、工、农集团公司。
王守彬清醒地看到,尽管产品已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然是高耗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92年,他们投资2500万元,上了一条高科技、年产高中档镁砖2万吨的生产线,又从全国招聘了120余名高中级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仅仅半年,110米长、焙烧温度达1850摄氏度的隧道窑建成投产。紧接着第二条同样的隧道窑和年产4万吨镁炭砖的金山耐火材料厂相继投产。
二组早已不是原先的村民组了,他们的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八五”期间就创汇5500万美元,去年,创产值4亿元,利税8000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五亿公斤果品各得其所
——安徽砀山农民丰产增收纪实
本报记者毕月华
我国著名梨都安徽砀山县,水果种植面积有75万亩,其中酥梨就达50万亩。扩大了面积的果园,去年又逢大丰收,全县水果总产量由上年的3亿公斤增加到5亿公斤,酥梨则由上年的2亿公斤增加到3.5亿公斤,产量增长75%。看着丰产的累累果实,农民一年辛劳有了回报,让人喜上眉梢。然而,铺天盖地的果品,能不能都变成钱,实现丰产增收,又使他们十分担忧。为果品安排出路,牵动着全县干部、群众的心。上上下下,齐心协力,绞尽脑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积压、烂果而损农伤农,避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在砀山出现。
现在,梨的采摘、销售旺季过去了,砀山县干部和农民都松了口气,一年的辛劳终没白费,大丰收之年酥梨销售渠道畅通,没有出现积压、烂果,农民从愁变喜,政府的担心转成放心,增产得到切切实实的增收。据砀山县统计局的统计,去年全县水果净收入达到5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全县人均水果净收入由上年的473元增加到676元,增长42.9%。在主要果区,农民从果品获得的收入人均在2000元以上,70—80%的果农户均收入超万元。砀山究竟是如何消化这5亿公斤果品的呢?根据县供销社主任李世君介绍,可以概括为三个“三分之一”。
外销1/3。在销售旺季,县里千方百计疏通外销渠道,使酥梨、苹果及时外运,消化了占全县总产1/3的鲜果。早在果品采摘前,县供销社就组织销售大军南下北上进行推销,全县供销社5000多职工,有1000多人到全国各地搞销售、设窗口,单供销社本身就加工、销售农民果品5000多公斤。各地客商也直接来到砀山采购,从9月中旬起,一般每天要收购5万多公斤,采购者除江苏、山东、河南等毗邻省份外,还有远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来的。砀山的工商、税务、交通等有关部门尽量给予外地采购者以优惠和方便,严禁当地人欺行霸市,因此收购季节县里车水马龙,交易活跃,热闹非凡。砀山有个占地50亩的大型果品批发市场,每天吸引上百的车辆到场交易,然后把梨、苹果等运往四面八方。
加工1/3。县里把水果深加工当作形象工程来抓,凡是上水果深加工项目的,给予各种优惠和优先,还明确规定不许向这些企业搞摊派,为他们发展生产和创立名牌开道。目前,全县有大小罐头厂500多家,其中较大规模的14家,仅投资1500万元在生产基地建设的酥梨汁饮品厂就联结了附近10个乡、100个村的1万农户,年消化农民超规格酥梨2500多万公斤,年产酥梨原汁1万吨,产值超亿元。水果深加工的发展,解决了全县1/3鲜果的出路,为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此外,水果深加工也增加了果品的附加值,为加工企业和县里创造了大笔收入,其酥梨汁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畅销亚、欧、美洲36个国家和地区。
储藏1/3。砀山梨产量大,采摘期集中,由于皮薄水多,运输容易受损,又不易贮存,以往常因此积压烂果。供销社急农民所急,派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贮存土法,操作简单,投资省,只要在窖内保持一定的干湿度,就能把酥梨储藏保鲜半年。这样既错开了销售高峰期,又可使酥梨在淡季上市,获得一定的增值。现在,砀山梨农每家至少有两个以上梨窖。土法贮存也解决了1/3鲜果的出路,农民不再为梨多而发愁。储藏的梨现在已陆续开始出售。
5亿公斤果品已经各得其所,砀山县政府和供销社又在为今年果品更大丰收而及早谋划:增加销售窗口,把生意做到全国去;筹建与果品批发市场相配套的停车场和饮食服务设施,方便外地采购客户;酥梨饮品厂也计划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增产酥梨汁,还要把生意做到国外去。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生财有道

  王太元靠生态农业致富一年巧赚二十万元
新华社记者凌传昌
元旦刚过,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爆出新闻:农民王太元一家1996年实现家庭经济收入23万元。1993年以来,他家的庭院经济收入已连续4年突破15万元大关,成为老区人民带头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王太元1990年参加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学习后,运用科学的种养方法,将养鸡、养猪、养鱼和种水稻、种甘蔗、种柑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少投入高效益,如将鸡粪处理后用以喂猪,养150头猪可节省30%的饲料;利用猪粪先沤蛆,然后入沼气池,每头猪平均日产粪便2.5公斤左右,100公斤猪粪可沤蛆25公斤;他又用蛆喂鱼、养甲鱼。此外,沼气还代替了50%的生活燃料,并解决了照明问题。沼液用于水稻浸种、旱床育秧,以及种甘蔗、柑桔,节约肥料40%。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从支书落选想到的……
沈义
近日回乡探亲,听说干了17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落选了。这位支书一向以廉洁奉公闻名,怎么会落选的呢?
问了乡亲们才知道,近几年来,附近几个村经济发展很快,村民们的富裕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村。
我们村别说全村人富裕程度如何,单看村支书家,仍然住在30年前的破窑洞里,自家的几千斤苹果没卖出去一个,更别说给乡亲们推销了……
乍听了这件事,笔者还真有些替支书抱不平。
17年来,支书虽没有带领全村人富起来,可他却从来不占集体的便宜,是全村人公认的“好人”。
可是仔细一想,作为一个村的领路人,光是做到不贪不占已经远远不够了。他还应该带领群众富裕起来。为此,他在了解信息、推销产品、占领市场等方面理应走在前头。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民选择村干部的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农村基层干部应当跟上新形势,树立新观念,学会新办法,带领大伙儿脱贫致富,当一个称职的干部。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行北京市分行支持京郊农村发展
本报讯农行北京市分行系统一手抓内部管理,一手抓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了京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农行系统各项存款余额已达251.6亿元。
农行北京市分行始终坚持把支农放在首位,去年共累计发放农业各项贷款金额达66.5亿元,在抓好常规性支农工作的同时,突出抓了农业专项贷款的投放和管理。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支持了京郊“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工业小区、科技园区建设,支持了通县、顺义、平谷、大兴、延庆等蔬菜基地建设,共支持全市养鱼场200多个。(陈德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白菜堆如山农民急煞煞
编辑同志:
眼下,安徽省亳州市三官镇、十河镇、双沟镇、大杨镇、古城镇、淝合镇、赵桥乡农民种植的大白菜堆成了山,无人问津,农民心急如焚。
这里的大白菜质高、棵大、肉厚,平均棵重三、四公斤。仅十河镇,去年秋季就种植大白菜几千亩,现存有大白菜几百万公斤。近来,这里街头巷尾堆的都是大白菜。因此,价格一降再降,每公斤仅卖毛把钱。一公斤玉米能兑换七八公斤大白菜。由于价低,有的农民把辛辛苦苦种植的大白菜喂了猪。有的堆在房里烂了不少。恳请贵报牵线搭桥,以解菜农的燃眉之急。
安徽省亳州市三官镇派出所任大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反季节蔬菜扶贫
江苏省重点扶贫县响水县,1996年以来把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头号工程来抓,县、乡领导及机关干部人人出资,帮助农民建蔬菜大棚。目前全县已建成3200亩冬暖式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程晓萍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巧织竹苇能致富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农家编织手工业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眼下,从事柳、苇、竹三编的有九个行政村五千八百户两万多人,年产值三千八百多万元,户均年增加收入三千元以上。图为该镇柳编专业村桂营村季兴庭一家在编织簸箕。王永泉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永济市常营村,素以“手工挂面”而闻名省内外,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加工历史,被称为当地面食一绝。该挂面色、香、味俱全,备受消费者青睐。农闲时节,这个村家家都干起了手工挂面加工业,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可达1200余元。图为该村农民刘彦作正在院子里晒制挂面。王建军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四川日报

  叩开小康之门
——四川省温江县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罗鸣
四川省温江县委书记李建明随身带着一个奔小康日程表,表上的工作是倒计时的。
1991年,温江被四川省、成都市确定为“提前翻两番,实现小康县”的试点县。县委立下军令状,奋斗5年,一定要在1996年内全面达到小康县标准。1995年,这个县农村人均纯收入2320元,居全省前列;全县182个村,有150个已经达到或超过省、市小康试点标准。
      可持续发展方为善战
温江县不大,但“金温江”的名气不小。谁都羡慕川西平原上这块水旱从人的鱼米乡。然而进入80年代,当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全国,温江人发现自己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温江是天府之国的粮仓。占用这里的耕地是一个敏感问题。温江居成都上风上水,对这里环境保护的要求极为严格。“金温江”这块招牌,既是无形的资产,也是无形的制约。1990年,温江农村人均纯收入791元,农村人均占有粮食723公斤,财政收入3064万元,没有一家“三资”企业。“高产穷县”现象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的严峻挑战,“金温江”含“金”量的失落凸现出西部农村的困窘。
温江人的肩上,负重自强的使命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作为试点县的温江率先实现小康,就为西部农村树立起一面旗帜。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前实现小康,重塑金温江形象”成了温江人的第一话题。在强烈的追赶意识中,县委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认为:奔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而且需要在社会发展观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从单纯考虑当前发展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从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转移到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轨道上来。
新的发展观是怎样树立起来的?我们从金星村的变迁中可以找到答案。金星村是万春镇一个偏远村,村支部书记杨永留告诉我们,从1988年开始,省委书记谢世杰就把金星村作为自己的联系村之一。“每年谢书记都要来看我们几次,站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摆龙门阵。”村支部每年抓好几件带全局性有长远效益的大事。这样连续8年,一年年抓下去,金星村发生了巨变,成了提前实现小康的示范村。
这个县考评干部,不是看一时的数字辉煌,而是看是否求实创新,看对推进小康的实质性贡献。他们搞开发、搞建设善利用非耕地。占地2000余亩的省级金马旅游区就是在河滩地上建起来的。全县在“八五”期间耕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几年来,每引进和新办一个企业,都经过了人口、资源、环境的严格论证。1995年,温江获得“成都平原耕地保护区”、“平原绿化全面达标县”称号。1996年,温江成为“中国生态示范县”。
      决定性的是“脑袋”
温江人引以自豪的有这样一件事。1991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第一次来四川考察。在听取省委汇报后,他称赞一位县委书记有远见,因为他敢于拿出100多亩成都平原金贵的土地,无偿提供给四川农业大学办水稻研究所。这位受到总书记表扬的县委书记就是李建明。
温江县重视科技由来已久。早在1987年,县委县政府从当时农村中涌现出的专业户和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示:粮袋,钱袋,决定性的是“脑袋”。29万温江人民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聪明才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今天“金温江”的含金量之所在。
——温江瞄准成都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用新技术新产品开路,形成了优质稻麦、精细蔬菜、花卉苗木、商品禽蛋四大主导产业。1995年,全县农民比上年增收374元,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增加的收入占整个增收部分的70%左右。据统计,科技进步作用在温江农业增产增收中的比重目前已提高到6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达到95%以上。
——温江注重发展农户经济。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许多现代农业科技是可以纳入农户经济之中的。温江县加强了农业科普工作的领导力量。为各镇村配备了科技副村长。全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村科普网络。全县学习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农民达10.5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从1989年以来,温江县农业连续7年获得丰收。
      人的文明是小康本质
城乡一体化是温江“小康工程”的一个战略目标。而其中重要的内容是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城乡一体化”。
温江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改善城乡环境和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培养新一代文明的温江人提供载体。我们乘车出县城沿温郫公路北行,眼前蓦然出现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建筑群,这就是万春镇。镇党委书记杨国华介绍说,镇上的好房子多了,但最好的房子仍然是学校。记者参观了镇中学的语音教室,其设备的先进程度不比成都市的重点中学逊色。
温江人变了。
农民说,过去吃的是稀饭泡菜,清清汤汤;穿的是稀网八烂,补疤补疮。现在住的是砖瓦房推窗亮格,亮亮堂堂;穿的是皮毛新衣,喜气洋洋。比这些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富裕起来的温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丢掉了而是强化了。
这种“气候”是怎么形成的?农民说,党委和政府引导得好。这个镇的农民在全县最早用上程控电话,但镇党委、政府的摇把子电话是全县最后换掉的。农民的房子在全县是最早改造的,但镇党委、政府的办公楼是最后修的。镇财政花钱,一是道路,二是照明,三是通讯。群众说,政府有了钱用得好,农民有了钱才用得好。温江人就是这样扎扎实实地向小康县的目标迈进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沈先本的“傻子合同”
向能来邱长星邹祖政
湖北省阳新县宝塔工委七里村党支部书记沈先本与部分村民签订了一份合同书,被村民称为“傻子合同书”。
七里村地处荒芜的宝塔湖腹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沈先本搬到七里村时,只有十来户人家,后来从本县王英、后山等贫困乡迁来一些移民。这批移民来七里村,都是挑着担子,背着行李,没有像样的家具,连基本生产资料都没有,生活十分贫困,生产难以开展。沈先本1992年再次接任村支书,他与新迁入的5个贫困户签订了一份合同书。《合同书》上写着:凡是新来农户,由沈先本提供资金、种子,等收成后偿还,不懂科学技术的由沈先本义务传授。农户保证遵纪守法,辛苦劳动。这份合同书很快见了效果,当年由沈先本扶持的5个贫困户全部脱贫致富。
沈先本把贫困户扶上了致富路,一传十,十传百,本县一些贫困户纷纷迁入七里村。
1994年秋,特困户李海江从排市迁来,刚进村就患了一场病,眼看正是秋播生产大忙季节,沈先本来到李海江家,送来600元钱,叫他先住院治病。第二天,他又送来油菜籽和小麦种子,还牵来一头牛,背着犁耙,义务为海江播种。张家先是有名的困难户,沈先本连续五年与他订了扶贫合同书,都因为张家先不善于管理和经营,始终没有富起来。去年3月,沈先本专门从县里引进优质棉种,手把手地教他播种育苗,农忙时为他打药除虫,10亩棉花获得了好收成。张家先果然富了。
沈先本每年正式与新迁入的5户困难户签订合同书,定为扶贫联系户。五年来,他直接扶持帮助23户迈上了小康之路。今年元旦,沈先本又与库区移民户艾国才签订了合同书,引导他在新的一年科学种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