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甘肃:全面兴农有余粮
编辑点评
“瞰于野,惟稼穑艰难如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农业的感叹至今仍会引起我们的共鸣。甘肃地处我国的西北部,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农业生产比全国很多地方更为艰苦,但是,看了近日记者发回的这篇报道,我们对甘肃农业的发展却充满信心。
甘肃在汉唐时代曾以河西走廊的开发和丝绸之路的兴盛而繁荣一时。到了近代,开始萧条。3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到甘肃一带采访,对那里经济的凋敝、人民的贫困,有过入木三分的描写,给社会以相当的震动。今天,改革开放给那里带来的生机,与当年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针对干旱而采取的措施,集雨与引水并重,滴灌与渗灌结合,使那里的传统农业开始使用现代技术,并有政策、投入等作保证,因而出现了“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得实惠最多的是农民”的局面。应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是甘肃人民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本报兰州12月5日电记者李战吉、陈伟光报道:在党的十四大以来的5年中,甘肃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省“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得实惠最多的是农民”,这一点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
甘肃是农业大省,共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山、旱地占70%以上。长期以来,干旱制约着经济发展,曾经是有名的缺粮省。据介绍,60年代全省粮食购销缺口13亿公斤,至80年代高达32亿公斤。进入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平均每年节余粮食2亿公斤。过去每年要调入5亿公斤左右粮食,最多时一年调入6亿公斤。以前每遇灾荒年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农民扒火车外出讨饭。最近几年连年干旱,1995年发生了60年不遇的大旱,今年一些地区的旱情比1995年还严重,受灾面积达1800万亩,部分县乡减产超过五成,却没有人外出逃荒,更没有饿死一个人。不少农民感叹说,是改革开放、大抓农业使我们种上“舒心地”,有了“救命粮”。
几年来,他们坚持把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在发展农业上,除了下力用好中央给河西、定西的“两西”发展拨款外,还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投入。地方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业,每年仅投入改变农业基本条件的资金就在6亿元以上,去年新增各类农业资金近11亿元。
甘肃“十年九旱,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兴水、改土、种草种树、改善生产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在国家扶持下,甘肃先后建成引大入秦、景电提灌等40多项骨干水利工程,新增水地340多万亩,水地累计达到1690万亩。各地还大力发展小水利灌溉,灌溉面积已占全省总灌面积的40%以上。1995年大旱时,省委、省政府组织各渠道筹资7000多万元,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在干旱地区每户修一个雨水集流场,打两眼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至1996年底,全省新建小水窖3万多眼,加固22万多眼,建集流场3716万平方米,解决了以中部地区为主的27万户、131万人、11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广大农民群众誉之为“爱民工程”、“德政工程”。近3年来,又采用打水窖、修水池、筑塘坝、建涝池等办法集蓄雨水,运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仅今年前10个月就发展集雨节灌面积100万亩。与此同时,还以“三北”防护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每年种草350万亩,种树200万亩。近5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7万平方公里,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甘肃着力搞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培养了一批“双文明示范村”,使基层组织在科教兴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近年来,全省共培训回乡知青和农民675万人次、农民技术人员10万多人次,每年组织1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进行大面积科技承包。从去年开始,全省农村开展了科技推广服务年活动,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良种、节水灌溉、集雨节灌、间复套带、大棚蔬菜等10项农业适用技术。1996年全省种植地膜粮食750多万亩,今年达到874万亩;已建成“双千田”149万亩,吨粮田124万亩。一个“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农业格局正在形成。
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328亿元,比1992年增加205亿元;粮食总产8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元,比1992年增加了579元;农村贫困人口已由80年代初的1254万人下降到375万人。今年虽然遭受特大干旱,粮食总产仍可达75亿公斤。


第1版(要闻)
专栏:

  实行强强联合形成规模优势
河北组建十家大型企业集团
本报石家庄12月5日电记者陈国琦报道:河北省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实施强强联合,组建了制药、水泥、钢铁、玻璃、陶瓷、炼油、化工、化肥、化纤和葡萄酒等10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此举加快了河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提高了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去年以来,河北通过组建29家支柱性企业集团,进行了国有工业的初步改组联合,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这些企业集团都是以本身裂变的方式组成,仍存在同一行业、同一地域拥有几家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和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河北省决定实施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这次组建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因企制宜,探索了多种资产组织形式。这10家大型集团中有国有独资,也有国有控股,吸纳非国有、非公有制资本;有合并资产建立多元主体母公司,也有通过股权置换形式相互持股的资产关系等。
集中优良资本,用以吸附国内外社会资本,以低成本使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流动,迅速形成规模优势,是河北强强联合的又一特点。1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大多拥有境内外股票上市渠道。由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公司、张家口制药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华北制药控股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92亿元。集团利用上市渠道,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接,使之成为筹融资中心、投资中心和资本运营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效率和竞争能力。
在强强联合中,河北还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集团的母公司和子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造,经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母公司,充分享有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利,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并负起保值增值责任。由冀东水泥和太行水泥两个集团联合组建渤海水泥控股集团公司时,详细规定了新公司的性质、职责、经营范围、领导体制、经营管理机构、内部关系等。其它9个集团公司也对责、权、利作了明确的界定,进一步理顺了政企关系,实现了政企分开。


第1版(要闻)
专栏:

  机电“两册”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朱镕基会见与会代表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五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张锦胜)全国重点出版工程之一、我国机电工程大型综合技术工具书——《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出版发行座谈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同部分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座谈。
国务委员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及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中宣部、机械部、电力部、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宋健在座谈会上说,“两册”的出版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这是一项宏大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众多的科学家集中起来非常好地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两册”的出版是中国科学界的光荣,是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象征。他代表国务院向实施这项工程的有关单位、参加编写的专家和学者以及编辑出版工作者表示感谢。
“两册”的第一版始编于八十年代初,由二千三百多位专家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十年精心编撰而成,是两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反映我国机电工程特点的高水平巨著。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册”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殊荣。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和跨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机械部会同十七个部委(局、总公司),于九十年代初开始了修订编写“两册”第二版的工作。来自生产、科研和教学等五百四十多个单位的三千多位有专长、有经验、有成就的专家和学者,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将这两部手册第二版奉献给了读者。修订编写后的第二版,共分二十六卷、二百一十篇、五千八百万字,包括了机电工程各专业和学科的主要技术内容,可谓浩如烟海。在整个修订编写过程中,编委会以一版为基础,以“全、新、精、准”为目标,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经验,积极汲取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进一步突出了综合手册概括全面、内容精练、先进实用和准确可靠的特点,使“两册”的内容更加充实、编排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在综合水平、技术水平和编写水平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1版(要闻)
专栏:

  “孝顺人民”的好干部
本报评论员
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和人民群众保持一种什么关系?胡忠诚同志的事迹令人钦佩地作出了回答,这就是“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人民群众”。这淳朴的话语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道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干群观”。
胡忠诚在基层工作已经34年。为了治理血吸虫病,他8次感染血吸虫病,两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块贫瘠的疫区。没有一种对人民群众至亲至爱的感情,这是很难做到的。
胡忠诚不仅长期带病工作,而且在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领导人民脱贫致富,把经济发展搞得有声有色,使昔日的血吸虫病疫区变成“小康之乡”。没有一种无私忘我、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这是很难做到的。
胡忠诚收入不高,生活清苦,但他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中找到了乐趣,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他的青春年华,他的忧劳苦痛,他的成功喜悦,无不和普通百姓联系在一起,因而无不具有时代的意义。胡忠诚是人民的儿子,是一位没有忘本的纯粹的共产党员。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有千千万万像胡忠诚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经年累月地为老百姓操劳,为党的事业奔波,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正是这些党的基层干部密切了党与群众的感情,架起了党与人民联系的桥梁,成为带领群众实现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的领导核心。没有他们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我们的事业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据我们了解,在血吸虫病疫区,还有许多基层干部像胡忠诚同志那样在忘我工作和战斗。我们要热情支持他们的工作,总结他们的经验,表彰他们的事迹,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治疗条件。一切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作出贡献的同志,都应该得到人民的爱戴,得到党组织加倍的爱护。


第1版(要闻)
专栏:

  洪永世连任厦门市市长
本报厦门12月5日电记者郅振璞报道:在今天举行的厦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洪永世当选为厦门市市长。洪永世已任厦门市长5年,现年55岁。
同日,李秀记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蔡望怀在日前举行的政协厦门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市政协主席。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总召开十二届五次执委会
尉健行主持会议
本报北京12月5日讯记者董宏君报道: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五次执委会议今天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主持会议。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团结动员各族职工,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
张丁华强调,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重大任务。明年工会工作要立足全局,突出“维护”,开拓创新,推动依靠职工办好企业、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取得新进展,依法调整劳动关系、推动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得到深入发展,实施送温暖工程、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取得更大效果。
张丁华要求各级工会要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研究制定贯彻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实施意见或措施,使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具体化、制度化,争取明年有40%的省、部(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这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在加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要突出抓好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工作,将评议和测评结果作为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工会要积极参加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搞好全过程参与。
张丁华要求各级工会,明年要继续高度重视下岗职工问题,把送温暖工程与实施再就业工程更好地结合起来。各级工会干部要深入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中去,切实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的生活,把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与为职工群众多办实事结合起来,及时化解和消除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柬埔寨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张荣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赛冲率领的柬埔寨人民党代表团。
胡锦涛对赛冲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中柬两国是友好国家。中国共产党愿意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同柬埔寨人民党的友好交往,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赛冲感谢胡锦涛的会见,并表示,柬人民党愿为发展柬中两国、两党的友好合作关系而努力。
赛冲一行应中国共产党邀请,于12月1日抵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德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张荣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主席海因茨·施特尔为团长的德国的共产党代表团。
胡锦涛对施特尔率团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时隔4年之后,我很高兴和施特尔主席在北京再次见面。”胡锦涛说,德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德国共产党人同中国共产党有着传统的友谊。中国共产党愿意继续加强和发展同德国的共产党的友好交往,促进中德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会见中,胡锦涛还向客人扼要介绍了中共十五大的情况。
施特尔说:“中国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共产党关注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愿继续加强同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联部部长戴秉国等参加了会见。
施特尔一行应中联部邀请,于12月3日抵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昨天下午,中联部副部长刘敬钦与代表团举行了会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将赴西安、上海参观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胆放开小的认真搞活大的
盘锦市国有企业呈现新景象
本报盘锦12月5日电记者段心强报道:辽宁省盘锦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大胆放开小型企业,认真抓好大型企业,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景象。今年1月—10月份,工业总产值104.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6%;销售收入19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8%;利税总值29.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5%。
小型企业放开后,有了自主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所有制形式,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具有了生存的活力。盘锦机械厂240人,净资产240万元,欠债288万元,十分困难。市委、市政府把这个企业放开后,他们合资成立了兴达股份有限公司,引进部分外资,开发新产品,拓宽经营范围,很快占领了市场。他们还兼并了化工机械厂、水泥厂,人员扩大到600多人,年产值达到6500万元,利税达到800万元。
盘锦市委、市政府放开小型企业,把包袱甩掉大半,集中精力抓大型集团公司。对新形成的大型集团大力扶持,让它们迅速发展。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年产10万吨沥青的小厂——盘锦市沥青厂,但产品质量好,被评为全国名牌。他们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金为纽带,向省内外5家交通企业集资1亿多元,成立了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较大的沥青生产集团。市委、市政府及时支持他们,让他们尽快发展壮大。现在,他们年产各种品牌的沥青30万吨和副产品20万吨,销售收入3.48亿元,创利税3000万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血吸虫窝子里“滚”了34年,八次染病,两次病危,可他初衷不改,尽心尽力帮父老乡亲们脱贫,共产党员胡忠诚——
  像孝顺父母一样孝顺群众
龚达发罗盘关明
在革命老区湖北大洪山区,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握着京山县石龙乡党委书记胡忠诚的手深情地说:“人民感谢你,省委感谢你!”
胡忠诚今年49岁,他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艰苦创业,治理地方血吸虫病已整整34年。其间,他8次感染血吸虫病,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但他矢志不渝,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疫区改造成了全县人均收入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小康之乡”,在山河与人心间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之歌,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不久前,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湖北省委发出号召,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干部有病就调走,群众病了怎么办?这里是疫区,就让我和群众捆在一起吧!”
石龙乡地处大洪山与江汉平原交汇处,是历史上血吸虫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全乡2.6万人口,就有7000多人先后感染血吸虫病。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胡忠诚,自16岁参加工作起,就开始了与血吸虫病的顽强斗争。1974年的一天,任石龙区团委书记的胡忠诚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经过多方抢救才苏醒过来。
医生指着化验单说:“血吸虫病使你的肝功能严重受损,心血管高度硬化,如不治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这一席话使胡忠诚惊呆了。此时,他口袋里正揣着一份刚刚下达的公社党委副书记的任命书。他知道,他要去的那个公社,正是全县血吸虫病的重灾区;他知道,当时公社书记已是血吸虫病晚期,急需干部去协助工作。想到这些,他央求医院:“让我出院吧,这是老毛病了。”一星期后,他偷偷溜出医院,来到这个公社的三同村。胡忠诚在这里一住三年,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住茅草棚子,喝南瓜糊糊,坚持改水造田、翻土灭螺,终于使钉螺面积减少了90%,使血吸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当胡忠诚泥里水里带领群众消灭钉螺时,他曾经强壮的身躯,由于反复感染血吸虫病,再也不堪重击,两次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
1988年7月,担任石龙乡乡长的胡忠诚腹痛加剧,吃再多的镇痛药也不管用,实在没法工作了,才随妻子第一次到武汉诊治。
这次在省城一检查,发觉腹痛的主要原因是肝有问题。看着“中期肝硬化并有转移病灶”的诊断结果,妻子心如刀绞;胡忠诚却好像没事一样,乐呵呵地说:“我还以为是胃癌呢,现在搞清楚了,回家对症下药,几天就没事了。”
从省城回家不久,胡忠诚一头扎到灾情最严重的长岭村。村干部知道他的病情,硬是把他推到农户屋里:“你就在房间里歇着,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不,我既然来了就不能呆在房里!”胡忠诚把草药和药罐一放,强挺腰板来到工地,一连七天七夜吃、住在工地上。他带病和工地的干部群众一起,筑机台、装电机、挖河建渠。这一仗,终于把全乡的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点,也使石龙乡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
这几年,组织上考虑到胡忠诚的身体状况,曾几次动议调他到县城工作,他说:“干部有病就调走,群众病了怎么办?这里是疫区,就让我和群众捆在一起吧!”
在胡忠诚的带领下,石龙乡党政一班人和全乡党员干部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同血吸虫病作斗争。如今,全乡已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病人已减少到不足1000人。
      “要带领群众苦干,更要帮助群众掌握科学技术,这是我们基层干部的责任。”
1987年,当胡忠诚以多病之躯挑起乡长的重任时,他意识到:要让全乡150多个山头和300多道沟河成为聚宝盆,非靠科技不可,非让农民从传统的农耕劳动者成为有现代知识和现代技术的农民不可。
是的,摆在胡忠诚面前的自然条件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全乡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荒山野岭占了70%,仅有的两成农田,实际上也是既怕旱又怕涝的坡地冷浸田。12万亩荒山,是脱贫的羁绊,也是致富的希望!要致富,只有科技兴山。
一个寒冷的冬天,胡忠诚来到武汉,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求助。他的一片热诚,感动了两位热心肠的教授。这两位教授跟着他一路颠簸来到了石龙乡,在大礼堂给数百农民讲了第一次课。从那以后,两位教授每年都用休息时间来几次,义务为这里的农民传授技术。
兴山就得有人上山。胡忠诚和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兰良洪,在咨询省里的农科专家和走访100多名干部群众后,决定动员一部分农民退出农田上山开发林果,建设山上的“绿色银行”,让一些种田能手在山下搞规模经营,力争把山下建成“金色粮仓”。
有人认为走这条路的时间太长,见效太慢,会影响班子的政绩。胡忠诚说:“我们不光要带领群众苦干,更要帮助群众掌握科学技术,这是我们基层干部的责任。”
千百年来,农民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土地的,让他们上山又谈何容易。为了增加开发荒山的吸引力,这年春节刚过,胡忠诚就跑到北边最早承包山林的专业户祝吉栋家里,帮他扩大承包面积。
石龙乡南边的五臾山,地跨4个村,面积达2500多亩,漫山遍野除了荆棘就是石头,但这里气候适宜种柑桔。胡忠诚不顾病痛,带着挖锄上山,和群众一道日夜挖山槽,一个冬春就在山上栽种了2000多亩柑桔经济林。
山上农户迫切需要科学育果技术,胡忠诚就订了一条制度,乡里掏钱每年每季都请省里的专家教授到现场指导几次。全乡的干部群众也组织起来,分期分批到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学院和当地的农业技校去学习文化和技术。现在,除定期和不定期的短训班外,石龙乡40岁以下的村干部全都有了大专以上的文凭,190多名农民自学拿到了大中专文凭,涌现出一批土生土长的农艺师。
进入90年代,石龙的“绿色银行”开始发挥效益,全乡山上农户每年的生产产值可净增1000万元。一些早先上山的农户家家都有了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家产;全乡村组的总积累也由前几年的几十万猛增到了2500万元。山下,胡忠诚带领农民全面推广10多种优化种植模式,既保证了国家粮棉油定购的年年增长,也使当地农户市场经济的观念得到了全面提高。目前,石龙盛产的柑桔、梨子、西瓜、肉禽、牛等大宗农副产品,已分别与黑龙江、沈阳、北京、天津、四川、湖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建立了长期固定的产销合作关系。
      “孝顺父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像孝顺父母一样孝顺人民群众。”
胡忠诚常说这样一句话:“当人民群众的公仆就要扎根基层。扎根基层,就是要扎下根来真心关心老百姓的冷暖。”
1995年夏,张湾村村民张凤民的两个儿子同时考取了两所中专学校。双喜临门,可张凤民却紧锁愁眉:妻子长期患病,自己又无一技之长,前两年房屋失火,供孩子念完初中后,张家早已债台高筑。他准备让孩子辍学。胡忠诚知道后,拿出600元钱,并在乡机关干部会议上号召大家都帮张凤民一把。当4000元捐款送到张凤民手上时,张家父子热泪盈眶。
大洪山区曾是新四军5师根据地,光是散落在石龙乡的新四军官兵就有130多人,这些人大多年老体弱,许多人无儿无女。胡忠诚对他们十分关心。每年的春节,胡忠诚都要看望全乡的50多位孤寡老人,同他们一起过年。去年夏天,黄湾村一对孤寡老人房子因连日大雨损坏了,胡忠诚先后三次去帮助修房子。
了解胡忠诚的家,就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绝非偶然。
胡忠诚的父亲是新四军的老战士,后转业到地方担任村支书;他的母亲是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他的父母如今都已年过七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几分菜地,以卖菜为生,不仅很少得到胡忠诚的“救济”,反而时常要给他送菜送钱,“资助”他的生活和工作。因患白内障几近失明的母亲说:“作为独生儿子,忠诚是很孝顺的。他能把心思用在孝顺人民群众身上,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孝顺。”胡忠诚的一家,就是这样支持他,支持他把人民群众摆在首要位置。
胡忠诚家住三同村。如今,这里家家住上了楼房,只有胡忠诚的父母和另一位乡党委成员仍住在7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去年夏天,大雨滂沱,老人住的土屋里一下子涌进了两尺多深的水。半夜,老两口挖沟排水,直到清晨,水还是排不干。乡邻看了劝他们快把儿子叫回来,两位老人都摇头:“这么大的雨,他肯定不在机关。”
每年春节,胡忠诚家的团年饭总是吃得最晚。明知儿子正在四处奔波,他的父母总要徘徊村头,巴望儿子回来吃一顿团年饭。而每年此时,胡忠诚都要去看五保户,等他走完全乡的五保户家,通常已过了半夜。有一年除夕,他到20多里外的福利院为老人们做饭洗衣,结果到第二天天亮才回到家,等了一夜的女儿不高兴,胡忠诚的父母赶紧对孙女说:“他辛苦一夜了,让他休息吧。”
胡忠诚何曾不想尽尽儿子的心?他这样说:“作为党员干部,孝顺父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像孝顺父母一样孝顺人民群众。”


第1版(要闻)
专栏:

十二月三日,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成昆铁路电气化工程在峨眉火车站开始架线。成昆铁路全长一千一百公里,电气化将使其运输能力提高一倍。图为铁二局电务处施工人员正在架线。 新华社记者 熊汝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