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奋进中的高新技术产业

  欢快的奋进曲
——记圣方科技企业总经理刘晓卫
本报记者贾西平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改变刘晓卫命运的是一次偶然机会。1994年,刚从北京大学获得微电子学理学博士学位的刘晓卫准备出国留学,偶然被国内一家大型企业请去担任技术顾问,负责审查一项中外合作研究开发项目。他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外方的方案不够先进,而且报价太离谱。企业负责人问刘晓卫:“你能干吗?”刘说:“试试吧。”于是他与几位博士生一起,搭起实验室,仅用半年业余时间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中文化智能图文电话的设计。小试牛刀,刘晓卫看到了一线光明:国内良好的条件,已成为有志青年大展宏图的广阔舞台。他决定不出国了。几个月后,他与伙伴们创立的北京圣方公司宣告成立。
三年后的今天,一个综合性的高科技企业——北京圣方通用电子信息系统公司昂然屹立在中关村,北大青鸟圣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圣方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是它的参股公司,圣方关联企业的资产规模总值已达3亿多元,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界的一匹黑马。创造这一奇迹的领头人刘晓卫,今年才刚刚31岁。
记者日前在北京中关村公司所在地见到刘晓卫时,感到他比实际年龄还小,完全一副学生相,学生的做派,学生的腔调,学生的诙谐。几个小时的采访,轻轻松松,仿佛在享受一部美妙的乐曲。
刘晓卫天生轻松快乐。1966年他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小学和初中随父母在秦岭大山中的洛南度过。那是一所三线工厂的子弟学校,三面临湖,对面是河,风景美极了。他常常独自一人跑到半山上,看蓝天白云,听猿唱鸟鸣,也常常躺在草丛中看书。金色的童年镶嵌在祖国美丽的山河中,中华文化的熏陶,已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直到现在,刘晓卫仍怀念山区那清新的空气和柔和的自然光线。他回忆说当时学校玩的时间很多,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他什么书都想看。也就是在这期间,一本《物理世界奇遇记》把他引进了物理学的大门。
从中学到大学,刘晓卫都过得很轻松。学习无压力,大部分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后来读研究生时他变了,话少了,玩的也少了,而在科研方面的才华开始展露出来。在谭长华教授的指导下,他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小尺寸器件物理与限制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奖和“七五”全国科技攻关优秀项目奖。一位在校生能拿到金光灿灿的国家级大奖章,这一点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硕士研究生毕业,他又在王阳元院士和谭长华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老师的辛勤培育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业务基础,使刘晓卫在以后的科研开发中依然显得很轻松。他说,软、硬件都熟悉,搞起新产品来并不感到吃力。企业界人士认为,圣方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请看,从1994年到1997年短短三年间,圣方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创造的辉煌业绩:
1994年12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中文化智能图文电话原理样机。1996年4月,第一个基于WINDOWS3.X的16位中国化全仿真用户平台软件系统问世。9月,长岭—圣方多媒体通讯计算机样机通过技术鉴定,整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自行设计的通讯软、硬件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2月,第一台体现多媒体计算机和电视机技术完美结合的多媒体电视系统开始上市。1997年1月,圣方推出集VGA加速显示、电视输出及MPEG—I解码于一体的多媒体视频卡。3月,第一个全中文化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浏览器问世,中国人开始拥有自行开发的国际互联网浏览工具。4月,第一个基于WINDOWS95的中文化32位用户仿真平台软件问世。第一台全嵌入式一体化通讯电脑电视问世,将计算机和通讯功能完全嵌入一台29英寸的电视机内部,从而宣布了第一台中文化智能通讯电视的诞生。圣方与长岭集团合作推出长岭—圣方MMX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具有软件DVD解压功能。同样是1997年4月,圣方的多媒体笔记本电脑问世。8月圣方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高科技产品——圣方超能电器,集家用电脑、电话、传真、电视等于一体。
刘晓卫就像一个魔术师变戏法似的,飞快地变换着他的设计,牢牢地把握着高科技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制高点。许多国际跨国公司正是看到了圣方的实力,才纷纷与之展开技术合作。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圣方,以她特有的中国气魄和中国魅力引起世人注目。
刘晓卫说,公司起初是定位在研究开发上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认识到,要打响自己的品牌,要真正推进中国科技的进步,一定要与大型骨干企业联合,坚定地进产业、进市场,创造全新的发展模式。几年来,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联合长岭集团、黄河集团、长安集团、海信集团,共同推进产品化和进行市场开拓,紧密地将研究、生产和市场相结合,迅速完成科研成果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圣方的高新技术成果,为国有大型企业注入了活力,使他们迅速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加速了机制转换。同时,圣方也水涨船高般地发展壮大起来。
记者问坐在总经理高背皮椅上处理公司事务的刘晓卫,在创业之前是否读过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书?刘笑着答道:一本也没有,倒是常看武打小说。
告别刘晓卫,不禁使人想起了美国的比尔·盖茨。这位信息时代的骄子,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富,今年不过40出头。20年前,当他站在哈佛大学广场上忘情地阅读《大众电子学》杂志上有关个人计算机的报道时,他竟然还不知道这部计算机怎么使用。望着中关村街道两旁令人眼花缭乱的牌匾,我在想,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比尔·盖茨!(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创造奇迹的军人
——记烧伤专家董永洪
本报记者赵相如
夏日炎炎,是一个极易烫伤或烧伤的季节,伤了颇不易治好,治好了还会留下疤痕。多少年来不少医学机构把夏日烫伤、伤后难医、医后留疤列为一道医学难题。如今武警杭州消防医院院长、烧伤专家董永洪破解了这道难题。
日前记者来到该医院,实地了解病人治疗情况。38岁的王志越,被汽车水箱烫伤,左侧上下肢及背部烫伤,面积达10%,深二度伤。病人来到医院后,用董永洪研制的“防疤烧伤膏”治疗,3天过去了,常见的烫伤病人的休克关、感染关都平安渡过,目前正在康复。
专家们曾对“防疤烧伤膏”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这种药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治疗二度烧伤病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前景。董永洪如今是全国武警部队烧伤外科5人专家小组成员、全军烧伤整形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国际传统医药学术委员会委员。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这位1979年入伍的战士,当了消防支队的卫生员,为战友们看看小伤小痛而已。烧烫伤是消防战士常会遇到的伤害,也是群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次,当地的群众被烧伤了,来消防支队就医,董永洪没有专门学过、搞过烧伤烫伤治疗,弄得束手无策,爱莫能助。群众难过地说:“你们肯定有药,不肯给我们用就是了。”董永洪听了这话如针刺背,很不平静。他下定决心:作一名能治疗烧伤病的医生,好为战友、为群众解除痛苦!
崇高的动机目的能推动人奋发有为、不知疲倦。董永洪跑遍了图书馆、资料室,大量阅读有关医药书籍,他还以真诚的态度来到许多医学教授、专家的家里,虚心向他们请教。他记录下3000多个民间验方,开始不懈的研究与探索。他要的中草药自己上山去采,采不到又买不到,他便要父亲去山里采,采来寄到后,他便在炉子上熬药。为了证实药物的效果,他利用动物做了大量的试验,取得了各种满意的数据证实药物有效之后,才正式为病人使用。
董永洪经过多年努力、探索、研究后,在战友配合下,终于使他研制的烧伤药形成了系列,能对症施治,在临床应用上效果十分好,受到军内外烧伤病人普遍的欢迎。董永洪先后在全国、全军报刊、学术会上发表10多篇研制烧伤药物的论文,《防疤烧伤膏》一文在香港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学术研讨会上还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捐资只为育英才
——私营企业家谢厚全捐资助教记
马元
不久前的一个下午,四川成都市树德中学校园里彩旗飘扬,鼓乐阵阵,师生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成都谢氏集团公司董事长谢厚全先生向学校捐资助教的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树德中学校长李维绰接过了谢厚全捐赠的70万元人民币支票;谢厚全先生接过了学校赠给他的荣誉证书,并接受了由树德中学校友、副省长韩邦彦手书题词的镜框:“捐资助教利民树德”。
捐赠仪式结束后,笔者采访了谢厚全先生。谈到这次捐赠的动机,他爽快地说:一是为了感谢党和政府,因为党的政策好,我才能致富;二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作一点贡献。
谢厚全年少时家境贫寒,小小年纪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做过工,卖过小菜、烟卷,当过搬运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在成都市第一个申办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开始做家电服装生意。1991年8月,他创办了民营企业成都假日实业公司。目前,公司经营业务已拓展到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五金交电、卫生用品等领域。
谢先生表示:“我希望实现另一个愿望,即我捐资助学的行动能引来更多的企业家对教育的关注和资助,共同振兴教育事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评审揭晓
共增选科学院院士58名、工程院院士116名
本报北京12月4日讯记者杨健报道:经过10个多月认真、细致的评选,1997年“两院”院士增选评审工作于近日结束。今天,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两院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通过本次选举,中国科学院共新增院士58人,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116名。至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分别达到610人和439人。
58名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是从418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的,平均年龄为60.9岁,其中最年轻的两名新院士只有43岁,增选工作继续保持了年轻化的良好势头。58名新院士基本涵盖了重要基础性研究领域,和一些同国民经济联系紧密的专业与交叉学科。
本次由883名有效候选人中选举出的中国工程院新院士,约有60%来自产业系统,其中7人是直接在厂矿、企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专家。香港大学的陈清泉教授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位新当选的工程院院士。新院士平均年龄64.5岁,由于历史原因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特点,60岁以下新院士占所有新增院士1/3以上的预定目标未能实现。朱光亚院长表示院士年龄结构调整工作任重道远。
据两位院长介绍,本次“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在严格坚持标准、重视学风道德建设和增加评选透明度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改进,进一步确保了选举结果的公正性。两位院长要求新当选的院士珍视自己获得的崇高荣誉,不仅在学术上要做出新的成绩,而且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奉献真知灼见。同时要在道德学风方面严格自律,身体力行,倡导优良学风,培养和提携跨世纪的科技英才。
新闻发布会后,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王志新研究员。作为本次当选的两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之一,王志新表示,自己能够跻身其中感到非常荣幸。今后的路还很长,他将把当选院士作为自己科研经历的新起点,将来取得比现在水平更高的成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五位科技专家获王丹萍奖
他们是:李再婷、荣廷昭、徐端颐、程兆谷、辛志勇
本报北京12月4日讯王丹萍科学奖金第六届颁奖会今天在京举行。五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获得了每人10万元的奖金。他们是:中国石油化工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再婷、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主任荣廷昭、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端颐、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程兆谷和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所所长辛志勇。
王光英、卢嘉锡、聂力等为获奖者颁奖。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王丹萍科学奖金理事会主席朱丽兰介绍了5位获奖者的主要业绩。
朱丽兰在讲话中说,5位本届王丹萍奖获得者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不仅创造了各自所在领域的顶尖科技成果,使我国在这些科技领域能居于国际领先行列乃至领先地位,而且为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所有项目都创造了不同规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点,是本届获奖者的共同特点。
据了解,第六届王丹萍科学奖金获得者是从1995—1996年度获得当年最高等级国家发明奖的主要获奖者中选拔的。
王丹萍科学奖金是由旅外爱国华侨王丹萍先生于1992年起捐资设立的,基金总额为500万美元,是一项面向我国中、青年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永久性奖金,5年来,已有赵忠贤等30位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此项殊荣。
(肖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北大发挥优势勇于开拓
本报讯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出现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喜人局面。
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他们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从已有的3800门本科、研究生课程中,重新精选认定主干基础课480门,采取发放基础课津贴、拨专款支持课程建设、稳定优秀教师讲授、培植精品课等措施,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他们在新教学计划中,把课程体系分成全校公共课、学科大类或学院级课程、专业或系级的必修课选修课等三个层次,调整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程配置,缩减了狭窄专业教学内容,增加了选修课程和应用课程,注意了实践环节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艺术类课程,本科生至少2学分;文理科学生要交叉选课,本科生文理科互选课至少4学分。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调动起来,集中精力,作了三方面工作:具有优势的基础学科努力占领新的制高点;国家和社会急需又相对薄弱的应用性学科找准结合点集中突破;改变设置重复、分散和“小而全”的缺陷,组建和发展在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学科群和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中心。由化学、电子学、生物学、介观物理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等五个研究室组建了北大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及时抓住了这一世纪之交最富挑战性的高科技前沿学科,为我国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北大校长陈佳洱教授说,十五大报告是我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教育发展战略论述得最全面深刻的一次,我们要以此为动力,进一步开创北大工作新局面,迎接明年北大的百年校庆。
(魏国英温红彦)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依靠技改调整产品结构
彩虹向信息产业渗透
本报讯11月18日,投资6亿多元、年产可达100万只的我国第一条40厘米彩色显示管生产线在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正式建成并产出首批合格产品。这是彩虹由彩管行业向信息产业渗透,实现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
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是国家70年代末投资7.5亿元,从日本全套引进建成的我国第一个彩管生产企业,从技术、原材料到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
面对严峻形势,彩虹人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他们将每年税后留利的85%用于技术改造。15年来,彩虹共进行大型技改项目20多项、总投入达20多亿元,比直接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线节省资金十几亿元。彩管的生产能力由最初的96万只剧增至目前的800万只。
近3年来,彩虹因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年增长效益都在2亿元以上。国产化率由一期工程的零提高到现在的100%。自行研制的荧光粉质量占据国内市场1/3以上的份额。而0.28毫米点距的37厘米彩色显示管的品位设计更是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彩虹人依据市场的变化,有前瞻性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面对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彩虹厂抓住机遇,果断上马即将成为消费热点的40厘米显示器生产线。
在我国十几家彩色显像管生产厂家中,彩虹是唯一非合资的国有企业,而其综合配套能力、产量、品种、质量、效益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名列第一。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以年均45%、48%和30%的速度猛增。截至1997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彩管、显示管3758万只,实现销售收入287亿元,实现利税47亿元。然而更重要的是,彩虹的产品质量、成本、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目前希腊、菲律宾、中东等国家、地区已来人来函,邀请彩虹为他们设计彩管生产线。 (张连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首套电话智能网系统通过鉴定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张东文、马晓春)在我国电话发展史上继自动交换、程控交换之后,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重点项目的CIN高级智能网今天在北京通过国家级鉴定。
智能网能集中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提供各种智能新业务,是通信领域高难度课题。我国自主研制开发成功的高级智能网系统作为提供和生成智能业务的关键设备,与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交换节点构成完整的智能网。这是我国第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医课程落户美国南加州大学
本报讯记者黄振中报道:成都恩威集团每年将出资50万美元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开设中医课。
据介绍,中医课将深入浅出地讲授中医的历史、原理和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等。其目的是从教育上推动西方对中医药的认识。
另外,恩威集团还同美国一些大学和科研部门合作,进行中药研究。他们和密执安大学合作,分析“长寿宝”抗疲劳和增强记忆的功效;和南加州大学合作研究“心血通”降压和降脂功效;和西特尔赛纳医院合作建立东西方医学研究中心,对治疗艾滋病的“艾康宁”进行了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丽江平遥古城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报北京12月4日讯记者祝华新报道:记者今天从国家文物局获悉,12月3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遥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三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达到19处。这是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取得的一个新成就。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将全世界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通过国际社会的多方合作使这些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我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开始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五年补充二百亿
校办产业为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本报讯记者王娜梅从国家教委有关方面获悉:我国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在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方针引导下,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对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6年,全国校办产业资产总额已达924.69亿元,纯收入达156.17亿元。全国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1992年—1996年累计补充教育经费达271.86亿元,占累计总纯收入的55.24%。70%以上的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基地还接纳学生参加劳动,每年接纳学生1亿多人次。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的发展还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结合,为加快当地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校办产业在享受国家税收政策优惠情况下,上交各种税收达43.68亿元,其中高校校办产业10.65亿元,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33.03亿元。截至1996年底,全国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已培植出2200多个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的校办企业,这些企业既是校办产业的骨干企业,又是地方的重点企业,大部分已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学校,一部分校办农业基地成为为当地农业经济服务的农业科技实验、优良品种繁育、先进科技示范、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信息咨询的一支骨干力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韩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由北京五同文教产业集团与韩国(株)高丽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中韩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民间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中韩两国一部分成人职业教育单位在会上交流了经验,达到了对这一事业重要性的共识,并将开展积极的合作。(晓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保险信息网开通
本报讯由中国保险学会发起、维信投资顾问公司主办的中国保险信息网日前正式面向公众开通运行。这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互联网上唯一的保险行业专业网站,设有险种荟萃、、保险课堂等栏目。(蒋建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孚舒达被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
本报讯由吉林博士乐制药公司生产的孚舒达新药,对治疗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近日被中华医学会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工程。日前,中华医学会组织对孚舒达进行了专家论证,认为该药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痛苦。(李小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堂村一群年轻的妈妈正在村民学校学习文化知识。这些母亲年龄都在32岁以下,补习文化、增长知识,成为浙江农村妇女的生活时尚。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