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结束国外产品垄断局面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移动通信系统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记者杨健报道:拥有1100万移动电话用户的中国移动通信业,结束了以往由国外产品完全垄断的历史。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宣布,该公司已自行研制开发成功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华为公司开发成功的这套系统,包括交换系统、基站控制器、基站和接收终端等,可以提供移动通信的全套网络设备,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说,中国人已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整套移动通信系统。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新制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占有50%以上的份额。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但相关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以致每年400多亿元的市场全部被国外产品占有。华为公司从1993年开始,组织由240多名博士、硕士和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精干技术力量,进入这一系统的开发,终于攻克了制约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射频技术“瓶颈”。他们研制成功的这一系统,符合我国通信网的特点,在系统功能、维护方便性、全中文界面、性能价格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据悉,由华为公司研制的GSM系统试验局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开通,同时将开始GSM系统的批量生产。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土壤侵蚀降低森林覆盖提高单位面积增产
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取得成果
本报讯我国西北部的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在旱地农业各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旱地作物覆盖技术,旱地作物高产综合技术,旱地节水、径流集水、渗灌、滴灌、喷灌技术,旱地经济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旱区农牧结合等。各单位总结、引进和发展了近百项旱地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选育了一批适应各地生态条件的抗旱优质高产作物品种,在各地建立了一批“双千田”、“吨粮田”、“丰产方”,在西北18个县区产生了显著效果,示范区80%的农民受到了技术培训,有10万农户直接受益,土壤水分利用率增加了24%,耕地土壤侵蚀率降低了20%—4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了10%—15%,人均收入提高了26%—31%,项目区有20%—30%农户摆脱了贫困。涌现了一批省级“小康示范村”。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是国土总面积的52.5%,耕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8%,主要集中在西北五省(区)。由于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较差,农业基础薄弱,旱地农业发展迟缓,经济落后,农民贫困。
1993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和我国政府的支持下,以西北农业大学为主持单位,有西北五省(区)农科院参加的“中国西北旱作地区农业体系的研究、示范与推广”项目开始实施。项目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引进旱地农业技术和方法,与本地经验和提高了的本地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地区依据持续性和农民的利益发展不同作物的最佳管理措施。 (李斌成蒋建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兴农在许昌
本报记者李宏伟李杰
金秋十月,记者到河南省许昌市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多感人的科技兴农的故事。
“红薯大王”尚春生农业科研扬美名
在许昌县尚集镇有个远近闻名的院落,门口挂着“许昌种苗研究中心”的牌子。记者慕名来到时,正赶上几位农民在院子里收获红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里的鲜红薯,个头如南瓜般大小。
院子的主人叫尚春生,年方四十出头。这位当过代课教师、上过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的“土秀才”,潜心研究农业科技,从1988年开始钻研红薯杂交育苗。在市科技、农业等部门的扶持下,经过多年探索,他在1993年培育出“高淀粉868”和“双季短蔓红心王”。他培育的红薯,最高亩产达10525公斤。
尚春生培育出高产红薯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求购红薯苗的农民络绎不绝。澳大利亚、法国、缅甸、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也向他发出邀请。
“花卉之乡”鄢陵县万千农民搞实验
出许昌市区东行10多公里,入鄢陵县境,记者仿佛走进天然植物园:腊梅、桧柏、国槐、月季、玉兰、铁树、柑桔、串红、杜鹃花、君子兰……公路两旁,各种名贵花卉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鄢陵花卉生产,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古有“花卉之乡”美称,而大面积种植则在90年代之后。悠久历史加上现代技术,使鄢陵花卉业达到鼎盛,成为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从事花卉业的农民达36000人,面积3.5万亩,近400种2100多个品种,年产值3.8亿元。
近年来,县里定期举办花卉栽植培训班,传授播种、扦插、嫁接、治虫、施肥等技术。去年,许昌市科委请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花卉专家,现场传授技术。
农民学了新技术,就在自家庭院和承包田里搞实验,花卉品质不断提高,价格上扬1至3倍,亩收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现在,花农们讲起花卉技术头头是道,什么腊梅嫁接、盆景造型、鲜切花、遮荫篷技术,等等。过去扶桑一年只开一次花,现在经花农一调理,一年能开两三次,经济效益也成倍增长。
“无土栽培”在农场过去想都不敢想
在当地农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许昌南郊的市农场二分场。这里是许昌市三国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的“无土栽培”基地。
25个白色塑料大棚内,长满了瓜果蔬菜:葱绿的蒜苗、芹菜,鲜红的樱桃、番茄,还有无刺黄瓜。基地主任李国保边走边介绍:“这些蔬菜从苗期到采收,完全与土壤脱离,省工省时,省水省肥。一个大棚年收入1.5万元左右,亩产比一般的高两至三倍。蔬菜全被郑州、许昌等地包销,供不应求。”
1996年初,公司承包农场430亩土地,与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河南省内第一家搞起“无土栽培”。基地分花卉区、蔬菜区、养殖区、果园区。工作人员仅10多个,几乎全是大中专毕业生。为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他们先后派人到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地学习,还经常聘请农业专家前来指导。基地计划年底前上联动温室,实现工厂化育苗,引进鲜切花生产技术。
当初,方圆十里八乡的农民听说“无土栽培”,纷纷赶来看个真假,惊叹道:“离开土也能长出菜,过去想都不敢想!”
“蔬菜滴灌”真稀罕电脑里边全能管
总面积达5000亩的长葛市官亭乡高效农业园区,由500座日光温室微灌、2000亩大田喷灌和3000亩地埋节水管组成。喷灌、微灌、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化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来到四三府村北部,但见一座座塑料蔬菜大棚星罗棋布。钻进雾气腾腾的大棚,一排排芹菜、黄瓜秧翠绿欲滴。半空中,一根指头粗的胶管悬在黄瓜秧顶部,每米一个水嘴向外喷着水雾,这叫喷灌;地面上,一根粗管子和许多细管相连,清水从细塑料管的滴孔里一滴一滴流出来,把黄瓜秧根部渗湿一大片,这叫滴灌,棚中间的一根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十多根头发丝般的细线通过一个管子与电脑主机相连。这是空气湿度监控器,如果棚内湿度低于80%,上面的红灯自动闪烁,并发出嘀嘀的叫声。井房里的主机接到信号后,自动开启阀门浇水。绿灯一亮,说明棚内湿度够了,电脑自动断水,根本不用人操心。
当初,乡里花50多万元买来全套电脑,又专门从武汉、新乡等地请来专家进行设计安装。对此许多农民还不乐意,半信半疑地问:“那出水孔比针眼还细,就能让菜喝饱?”乡干部介绍说:在现代农业科技面前,农民往往是“一慢二看三通过”,不见实效不认账。现在村里的农民服气了,都争着装电脑,全村电脑温棚一下子发展到100多座。
“国外引智”巧种田三茬收入五千元
在禹州市农村,“光辉食品有限公司”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1991年,公司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帮助下,先后从日本聘请引进了农、林及食品加工方面的专家10多人,进行良种果梅和良种蔬菜的种植开发。
光辉公司引进外国智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龙头伸向国际市场,龙尾连着千家万户。他们聘请国外专家来作现场技术指导,通过讲课、办培训班等形式传授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目前,光辉公司蔬菜基地村已发展到60多个,果梅蔬菜面积达3.5万亩,涉及禹州市8个乡镇2万多个农户。过去,这里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每亩年产值不足1000元。引进国外智力后,种了盘瓜种萝卜,种了萝卜种高菜,一年连种三茬,亩收入在5000元以上,是传统种植模式的5倍。农民高兴地称之为:“国外引智”巧种田,三茬收入5000元。
采访结束时,记者见到许昌市委书记李长铎、市长牛学忠。两位市领导说,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是啊,从“红薯大王”到“花卉之乡”,从“无土栽培”到“蔬菜滴灌”,许昌市科技兴农的实践,显示出科学技术强大的生命力,预示着农业现代化的诱人前景!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建成科学引文数据库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历时10多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了我国出版的582种重要学术期刊,涉及数、理、化、天、地、生、农、林、医及工程技术等各学科领域。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建成,改变了我国过去长期依赖国外数据库的局面,为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科技管理,提供了定量评价手段。目前这一数据库已累计收录1989年以来发表的科技文献28万多篇,涉及中国引文近100万条。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还以这一数据库为基础,推出了《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印刷版和光盘版两种产品,辐射到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从今年起,用户还可以通过中国科技网,进行网络化的联机查询。
由洪德元、许志琴等院士参加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一数据库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文献情报服务领域的一个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吴镝鸣)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创维杯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征文

  终生难忘
《甘肃日报》社薛风英
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我正在田野里挥汗如雨。
那时,我16岁,正上高一。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机,所以学习分外努力。田间劳动,每当休息,伙伴们在田间地头唱歌、绣鞋垫时,我便悄悄地躲在一旁默默地读书。
学校开始分文理科了,我选择了文科。但没有历史、地理课本。一位老师借给我一本《社会发展简史》,让我当历史书读,结果可想而知。1979年高考时,我以11分之差落榜了。
天黑了,夏日田垄里的麦苗正在成熟,麦浪翻卷着,偶尔有小动物在其中奔跑。落榜,没有影响我的意志,我从考试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我下定决心,重考。于是,我走进了一个本族爷爷的家中,他是县城中学的老师。就这样,我开始到离家30多公里的县城中学补习。
县城的中学毕竟不同于乡村,这里有正规的老师讲课,有正规的课本可读。我如饥似渴地苦读,那时候住校,每星期只能由父母捎来一大包干饼子作伙食。没有菜,更没有肉,最大的奢侈就是到校门外买一碗凉粉解馋。尽管如此,无论是漫漫的冬夜,还是炎炎的夏日,我都没有放松过学习。学生每月须有一星期的学工时间,白天在教室上课,晚上去校办工厂车螺丝。临近高考,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每晚上工之前,准备好一沓历史年代的纸条,车一个螺丝,记一个年代,如此不断反复。
终于,我盼到了1980年的7月7日。考场上的3天,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度过了。但下了考场,心里却又悬悬的,回到家里,我有20多天没有出门。期盼、担心、懊恼……实在按捺不住的时候,才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学校看榜。正是假期,学校门前很少有人。我畏畏缩缩地走进了校门,迎面却碰见同班一个男同学走来,慌乱之中,我藏到校园的一棵大树背后,那同学却绕树而来说:“你考上了,是全班分数最高的。”走进学校的办公室,我做梦似的填上了志愿表……
虽说时间已过了近20年,可那段经历我终生难忘。恢复高考制度对我国选拔和造就人才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彪炳史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辫子先生新传人
本报记者艾笑
千百年来,被称为“脱疽”的Ⅰ、Ⅱ期脉管炎,通过传统医学大量临床已筛选出不少良方。但对被称为“坏疽”的Ⅲ期脉管炎(即晚期至骨内蔓延溃烂脱落),药物的治愈率仅能达到40%左右,中、西医都不得不认可截肢。即便如此,许多病例仍是“斩”也不能了之,“斩趾足烂,斩足腿烂,斩腿继烂身,直至亡。”
清朝宣统年间,现今的河南濮阳一带有位脉管炎治疗技术精深的吴姓老中医远近驰名。因其盘在头上的辫子又长又粗,人称“辫子先生”。但他的疗法、方药只能嫡系单传,而且服务范围是“小病不出屋,大病不出村,急病不出乡”。
“辫子先生”不曾估计到,他的第四代嫡系传人、现在的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邯郸脉管炎治疗中心院长吴海江,不仅走出了老宅,还把自己的学术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78例临床观察》,刊登在向全世界发行的国家级刊物上。
这位“辫子先生”的后代应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脉管炎病理,他将脉管炎分成“虚寒型”、“热毒型”和“气血两亏型”三种类型,然后把祖传方药重新集散筛选,分别制成克栓丸1、2、3号和通脉解毒胶囊等新药,辨证施治。
远近患者慕名而来,有的只用三个月就免于截肢并完全康复。“辫子先生”的后人创造了让Ⅲ期脉管炎患者免受截肢之苦的奇迹。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昔日专家案头书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大百科全书》有了简明版
本报讯1993年完成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为使百科全书走入普通百姓的家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1991年2月着手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新闻出版署将《简明版》列入“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选题。数百位各方面的专家对第一版进行大幅度的增补、改编和浓缩,最近编纂成12卷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
《简明版》按国际上百科全书的通例编纂,全部条目按条头(条目标题)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具有汉字笔画和汉语拼音两种检索方式。较之按学科分卷、卷内再按汉语拼音顺序编排的专业性很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百科全书。
《简明版》拟按国际惯例实行连续修订制度,即每隔1年—2年修订一次,及时更新资料、调整条目,以保证它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吴希曾刘伯根岑红)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人才资源开发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最近,国家人事部流动调配司召开人才资源开发座谈会,研讨人才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五大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市场要改变陈旧观念,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的干预。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服务,特别是为国有企业改革解除后顾之忧,应该成为今后的工作重心。
今后人才市场的发展有以下趋势:一是市场化加剧;二是法制化加强;三是信息化、网络化加快。另外,我国人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也将成为一大特色。
(武文俊王克良)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传播科技文明开展扶贫工作
达孜农场让5万藏胞受益
本报讯以科技优势向群众传播科学和文明,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扶贫工作,西藏军区达孜农场5年使1.5万户、5万多藏族群众直接受益,很多藏民由相信神灵变成相信科学。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称赞说:“如果西藏每个地区都能有两个达孜农场,那么,西藏的农牧业将出现一个飞跃,实现粮油自给目标的那一天就不远了。”
位于拉萨市东郊达孜县境内海拔3688米的达孜农场,年平均气温只有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属于拉萨河谷半干旱地区。几代官兵的艰苦建设,使一个乱石遍地的荒河滩变成了年产值达120万元的现代化农场。短短5年内,他们先后将4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138个农作物品种、73个牧草品种、38个树木品种引上高原试种,创造了西藏高原农牧业生产多项第一。 (刘永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碱渣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本报讯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和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日前联合召开“碱渣综合利用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国内企业碱渣综合利用的技术与经验,探讨了促进碱渣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政策。目前,碱渣的妥善处置和合理利用已成为氨碱厂生存和发展的头等紧迫问题。我国氨碱厂在碱渣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废液回收再制盐、生产氯化钙、废清液晒盐、废渣制水泥等。 (李根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典藏开明书店版名家散文系列》出版
本报讯《典藏开明书店版名家散文系列》日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印制出版。
该套书内容均是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我国文学界的著名作家俞平伯、朱自清、茅盾、巴金、冰心、王统照、李广田、丰子恺、叶绍钧、夏?尊、靳以、师陀、芦焚、鲁炎、周作人在开明书店出版的典藏珍品,有些名著是解放后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具有很高的阅读欣赏及研究和收藏价值。(吴颂)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纳兰性德研究有新成果
本报讯刘德鸿著《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纳兰性德是有多方面成就的满族作家,梁启超称他为“清初学人第一”,为满汉文化融合的先驱。该书对纳兰性德的先世及他本人的思想业绩作了翔实论证,不乏新颖见解,不仅是纳兰性德研究的力作,也从一个侧面对清初社会进行了剖析,并具有增进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钙与健康学术报告会举行
本报讯钙与健康学术报告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介绍了第三代钙产品尊钙。尊钙由日本深海贝类制成,其吸收率高,具有柠檬口感,对因缺钙而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啸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苷必妥”入选国家新药
本报讯由长春高斯达生化药业公司生产的生物制剂“苷必妥”,日前被卫生部批准为治疗乙肝的国家级新药。该药品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这种药根据不同种属可以交叉传递免疫信息原理,从免疫动物细胞中提取能识别清除乙肝病毒的活性物质,注射给人体,提高人体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能力,成为新一代价格较低、疗效较好的抗乙肝生物制剂。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治疗白血病有良药
本报讯安徽天康集团天康中药厂与大连解放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黄世林教授等人,日前研制开发成功治疗白血病的天然中药制剂复方青黛片。这种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药物主要以青黛、雄黄、丹参等为主要原料,可杀伤白血病细胞,对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效果。(何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万利达推出数字视听新产品
本报讯福建万利达电子有限公司紧跟国际视听新潮流,最新开发生产出新一代VCD。该产品在原2.0版的基础上,可以播放一张记录3200首卡拉OK歌曲的光盘,并带有5种游戏功能。
这种取名为“合家欢”MV3300的新产品,在日前举行的万利达数字视听新产品展示会上,以其新颖、实用的功能受到格外关注。(庄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讯

  “诱导教学法”受关注
本报讯日前,来自南京的18名5岁至11岁儿童的70余幅绘画作品在京展出,引起美术界、教育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反响。
这归功于小作者们的指导老师赵家兴、孙霞夫妇的“诱导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一反“我教你学”的传统模式,不给示范,不让临摹,更不去修改孩子的作品,让孩子在写生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表现主观感受,并加以启发引导,取得良好效果。(郭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十年一笔道德债问心有愧终偿还
据新华社杭州11月6日电(记者慎海雄)一幅价值数十万元的珍贵国画在失窃10年之后近日又奇迹般地回来了。送上门来的正是偷窃者本人。这是记者日前在杭州市工人文化宫采访时了解到的一桩新鲜事。
今年夏末的一天傍晚,一名30多岁的陌生青年提着包到杭州市工人文化宫打听保卫科在哪里。当文化宫负责同志把他领进办公室时,这名青年连连说:“我很惭愧,我是来还10年前的债的!”说着,他把包里的一幅国画递了上来。原来,10年前杭州市工人文化宫曾经举办过一场时装模特和书画展览。其中一幅由当时国内一批国画大师和书法名家联手创作的国画最为珍贵。不料画展尚未结束,此画竟然不翼而飞。一名偷窃者割破了裱糊纸后揭走了这幅画。此后,文化宫的同志多方探听这幅国画的下落,但均杳若黄鹤。
看到有人送画上门,杭州市文化宫负责人陈荣明、郑六娥等又惊又喜,立即找来当年办画展的退休老师和鉴赏专家前来验对,证实此画就是当年失窃的那幅国画。由于创作此画的多数书画名家现已作古,更加显得珍贵。
这位青年说,当年他偷这幅国画得手后高兴得不得了。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心中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了。“虽然这幅国画现在已经身价百倍,但我每次欣赏它时,道德和良心的压力越来越大。”他说,“我感到年轻时做了一件亏心事,所以我下了决心要偿还这笔欠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江苏省劳模、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76岁的老党员从才发,10多年来用自己创办的劳武炼锌厂所得的部分资金救助了8个村的150多名失学儿童,并自己掏钱为几所中心小学修建了校舍。图为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给从爷爷戴上红领巾。
  陆金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