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三名特使抵达巴格达
伊决定暂停驱逐美核查人员
克林顿警告伊不要袭击美机
法要求伊美双方保持克制缓和危机
新华社巴格达11月5日电(记者顾正龙)为调解伊拉克同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特委会)之间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出现的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遣的3名特使5日中午抵达巴格达。
联合国特使代表团团长、阿尔及利亚人易卜拉希米在抵达下榻的拉希德饭店时说,他带来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致伊拉克政府的一封信,但他拒绝透露信的内容,并拒绝回答记者任何提问。
联合国3名特使是根据伊拉克与联合国于本月3日达成的协议,对伊拉克进行这次访问的。据悉,联合国特使将同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等高级官员就联合国特委会与伊拉克的关系问题进行对话。此间外交人士指出,在伊拉克当局坚持驱逐美国籍的武器核查人员和美国扬言要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情况下,联合国特使的巴格达之行对控制一触即发的局势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巴格达11月4日电(记者顾正龙)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要求,伊拉克同意在联合国特使访问巴格达期间及其使命结束前,停止驱逐目前仍在伊拉克执行联合国武器核查任务的美国人。
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4日下午打电话给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向他提出了上述要求。当日,在萨达姆总统的主持下,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就安南的要求举行会议。报道说,考虑到安南在电话中希望伊拉克为联合国特使访问巴格达创造积极的气氛,并使访问取得成功的良好愿望,伊拉克同意了安南的请求。
伊拉克通讯社同时还宣布,副总理阿齐兹在联合国特使结束访问巴格达后,将前往纽约向安理会成员国阐明伊拉克的立场及其合理要求。
新华社华盛顿11月4日电(记者符泉生)美国总统克林顿4日在白宫威胁伊拉克说,如果它试图击落美国U—2侦察机,它将因此“铸成大错”。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也在五角大楼发出警告说,只要伊拉克击落美国飞机,它就得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
据报道,帮助联合国武器核查组核查伊拉克是否储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美国U—2侦察机本星期将会飞临伊拉克上空,而伊拉克当局也已表示要将其击落。
由于伊拉克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组中的美国人入境,加上它发出了准备击落U—2飞机的警告,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政策顾问们3日晚在白宫举行会议,研究今后几周内如何对付这一局势。
白宫发言人麦柯里4日说,鉴于联合国的一个3人小组正准备前往伊拉克,解决目前出现的这场危机,美国将等待他们巴格达之行的结果,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
据新华社巴黎11月4日电(记者沈孝泉)法国外交部发言人4日在巴黎发表谈话,要求伊美两国保持克制,避免使用武力相威胁,以缓和目前两国间因武器核查问题而产生的危机。
在谈到伊拉克准备对继续在其境内进行侦察的美国U—2型飞机给予回击的问题时,这位发言人说,法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方面放弃这种武力威胁的打算”,因为这“将会使冲突升级”。
针对美国宣称要再次对伊拉克进行打击,法国外交部发言人曾于3日表示,应当由联合国安理会根据形势,在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基础上采取必要行动。(附图片)
11月4日,伊拉克再次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组内的美籍人员进入一个核查地点实施武器核查,伊美关系日趋紧张。美方宣称如必要将再次对伊进行军事打击。图为美军的一架空中预警机从在波斯湾游弋的美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外交部发言人说
俄日关系达到崭新水平
新华社莫斯科11月4日电(记者张金海)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塔拉索夫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叶利钦总统和日本首相桥本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会晤使两国关系“达到崭新的水平”。
塔拉索夫说,叶利钦和桥本在会晤中就各种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特别是讨论了进一步发展俄日两国面向21世纪关系的问题。他指出,这次会晤加深了俄日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了解,会晤结果表明,俄日关系正在不断向“真正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
塔拉索夫强调,俄日首脑没有回避两国间存在的最复杂的问题。他们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讨论两国签署和平条约和领土问题的,并商定要尽全力解决长期影响俄日关系发展的这一历史难题。
俄日首脑1日至2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非正式会晤,通过了两国在政治、经济及金融等领域发展合作的“叶利钦—桥本计划”,并就在2000年前签署两国和平条约问题达成共识。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苏丹与埃及修好
本报驻埃及记者朱梦魁
10月29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改善双边关系等问题与来访的苏丹第一副总统祖贝尔举行了会谈,使多年冷淡与敌对的埃苏关系走向缓和,并为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一个良好的开端。
近几年,由于内政与外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丹与埃及的关系曾经严重恶化。苏埃双方对两国交界处的哈拉伊卜地区都声称拥有主权,边境冲突时有发生。海湾战争爆发后,埃及支持科威特,苏丹站在伊拉克一边,埃苏分歧进一步扩大。1995年6月26日,穆巴拉克总统在埃塞俄比亚参加非统组织首脑会议途中遭伏击。埃及方面认为这起刺杀未遂事件有苏丹的背景,苏丹则坚词否认。两国关系自此陷入低潮。
埃苏两国交恶的另一个原因是双方互相支持对方政府的反对派。巴希尔领导的苏丹军政府采纳激进的伊斯兰全国阵线的主张,在全国推行原教旨主义崇尚的伊斯兰法。埃及认为,埃及国内反政府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与苏丹伊斯兰全国阵线有联系。据埃及方面说,埃及原教旨主义的大本营就在苏丹境内,埃及非法组织和恐怖分子的武器也是从“南方邻国”流入埃及的。与此同时,苏丹方面指责埃及支持苏丹南部的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挑动苏丹内战。另外,以前总统尼迈里为代表的苏丹各类反对派人士多流亡在埃及。
前不久,在开罗的“苏丹咖啡馆”被关闭,埃及政府开始对苏丹反对派的活动采取限制措施。此举被认为是埃苏改善关系的前奏。
此间舆论分析,苏丹致力改善苏埃关系与其内政外交的政策调整有着密切联系。最近,苏丹政府改变了先前拒不与南部反政府武装谈判的立场,交战双方于10月2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举行和谈。这次谈判之所以能够举行,主要是非洲政府间发展组织调解的结果。1983年以来,为争取以基督教居民为主体的苏丹南部地区的独立自治,苏丹人民解放军与苏丹政府军展开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内战,造成100多万人丧生。连年战火和难民外流致使苏丹经济凋敝,与邻国的外交纷争也不断发生。在非洲大陆普遍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今天,苏丹决心尽早平息战乱发展经济。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同时,苏丹政府也力争改变苏丹的外交处境。目前,苏丹除了仍被联合国安理会实施经济制裁外,周边关系也普遍处于紧张状态。大多数邻国批评苏丹的原教旨主义对外渗透。美国最近宣称要对苏丹采取进一步的制裁行动。
过去很长时间里,埃及和苏丹曾是亲如兄弟的邻邦,两国在争取独立和建设国家的斗争中相互支持。两国近几年交恶不仅违反了埃及和苏丹人民的意愿,而且严重破坏了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此,埃苏改善关系的努力得到该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欢迎。最近,苏丹总统府事务部长侯赛因和外交部长塔哈在高度赞扬埃苏领导人会晤的同时,表示为尽快与埃及重修旧好,苏丹愿意接受任何方面的任何调解行动。(本报开罗11月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尔干合作又上新台阶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
首次巴尔干国家首脑会议3日—4日在希腊南部的克里特岛举行。南斯拉夫、马其顿总统和希腊、土耳其、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总理参加了会议,波黑也派政府代表与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巴尔干各国领导人就加强本地区安全与稳定、推动全面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舆论认为,此次首脑会议是巴尔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它都表明巴尔干地区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正如会议东道主、希腊总理西米蒂斯指出的,此次首脑会议是在巴尔干“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召开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而处于同一大陆上的巴尔干地区局势却比较紧张,各国关系纷乱复杂。南斯拉夫和马其顿境内均有大量阿尔巴尼亚族居民,他们同主体民族之间的不和,给阿尔巴尼亚同南马两国的关系蒙上了阴影;马其顿同希腊有国名之争,与保加利亚在语言问题上的纠纷也尚无结果;希腊对阿尔巴尼亚南部希族居民人权状况表示关注,与土耳其在塞浦路斯和爱琴海岛屿问题上的争端再度升级……权威人士指出,巴尔干正受到“边缘化”的威胁,如果该地区的局势得不到改善,它将被排斥到欧洲一体化进程之外。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巴尔干国家通过对话寻求相互谅解、加强地区合作的势头近年来不断增强。波黑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国家先后在索非亚和萨洛尼卡举行了两次外长会议,其经济界人士的专门会议更是接二连三,上个月巴尔干各国议会代表还在雅典举行了首次会议,就通过立法促进地区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一切为巴尔干首脑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从会议期间的发言及最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巴尔干各国领导人对建立睦邻合作关系、改变地区形象的愿望十分迫切。他们普遍表示愿为加强本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创造条件,通过平等对话积极解决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各国首脑对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他们指出,通过发展交通运输、改善基础设施来保障人员、货物和资金的自由流动,建立公正有效的贸易机制,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日益增长的经济联系也将进一步推动巴尔干各国改善关系,加强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此间舆论认为,同近两届巴尔干外长会议相比,此次首脑会议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此次会议没有外部大国及各种国际组织参与,巴尔干国家独立自主地就本地区前途进行协商。历史上巴尔干经常成为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牺牲品。巴尔干国家要摆脱外部干预、独立解决地区事务虽非易事,但这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努力值得关注。其二,各国领导人已不再满足于发表空泛的政治性声明,希望将巴尔干地区合作具体化、机制化。会议决定各国经济、财政、交通、能源和电信部长将定期会晤,协商解决经济合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另外,巴尔干外长会议将每年举行一次,及时讨论本地区的政治问题,增强各国间的信任感。会议还决定明年10月在土耳其举行第二届首脑会议。人们注意到,许多国家呼吁建立的“巴尔干地区合作协调中心”这一常设机构的设想并未写入联合声明。据权威人士透露,这一方面是因为常设机构的地点及资金分摊等技术性问题尚未解决,同时也反映出巴尔干地区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共同机构的时机尚不成熟。
此次首脑会议期间,与会各国领导人还进行了一系列双边会晤,并取得了更加富有实质内容的成果。在众多双边会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同阿尔巴尼亚总理纳诺以及希腊、土耳其两国总理之间的接触。米洛舍维奇同纳诺会谈后宣布:冻结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南阿关系开始解冻,两国决定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据悉,南阿两国将在近期内互派大使,并就科索沃等敏感问题进行讨论。希腊、土耳其两国总理的会晤也是近9年来的第一次,它对缓和目前两国关系中出现的紧张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报道,由于立场严重对立,双方未能在会谈中取得突破,不过希腊总理已接受邀请,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土耳其。
总的看来,首次巴尔干国家首脑会议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该地区各个领域的双边、多边合作有可能以此为契机加速发展。
(本报贝尔格莱德11月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总统总理会见温家宝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5日电(记者戚德良)以色列总统魏茨曼5日在此间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时说,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发展以中关系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魏茨曼对温家宝一行访问以色列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以中建交以来,双边各种交流增多,合作领域扩大,这些交流与合作对促进相互了解非常有益。
温家宝在会见中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魏茨曼的问候。他说,中以两国历史悠久,双方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以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发展很快,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入,这些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相互了解。双方要着眼未来,建立两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魏茨曼说,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科技发达的世纪。以色列国土小,人口少,过去十几年里经济、科技发展很快,但以色列的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合作,扩大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尤为重要。他请温家宝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良好祝愿。
访问期间,温家宝还于3日在以色列议会会见了以工党主席巴拉克,4日晚在特拉维夫出席了以中关系促进会名誉会长、以前总理佩雷斯为他及其一行举行的晚宴。
温家宝的随行人员中共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中联部副部长李成仁、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和中国驻以色列大使王昌义出席了上述活动。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3日电(记者戚德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在总理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会见中双方都表示,以中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合作前景广阔。为进一步促进两国的经济合作,双方决心进一步加强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内塔尼亚胡对温家宝率团访问以色列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其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以色列拥有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全国有300多家科技公司,资金充足,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对它们很有吸引力,因此,以中经贸合作潜力很大。在农业合作领域,尤其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以中可大力开展合作。
会见中,温家宝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对内塔尼亚胡的亲切问候。内塔尼亚胡对此表示感谢,同时请温家宝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良好祝愿。
温家宝说,中以经贸合作,特别是双方在农业的合作,已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中以在北京合办的农业示范农场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建议双方在农业技术、新品种开发、治理荒漠化、节水灌溉、农业灌溉设备制造、科技交流与人员培训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即在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内塔尼亚胡对此表示支持。
会见中,温家宝还向对方介绍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情况,双方还就当前的国际局势深入交换了意见。
温家宝的主要陪同人员中共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中联部副部长李成仁、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以及中国驻以色列大使王昌义参加了会见。温家宝是应以色列政府邀请,率团于2日抵达这里对以色列进行4天的友好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纪念巴基斯坦独立50周年
中国特使陈慕华访巴
本报伊斯兰堡11月5日电记者王南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今天上午抵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开始对巴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陈慕华在机场发表了讲话,她代表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独立50周年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中巴传统友谊。
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副议长伊克巴勒、我驻巴大使张成礼等前往机场欢迎陈慕华特使及其一行。伊克巴勒表示,巴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中国特使出席巴独立50周年庆典。
访问期间,陈慕华将同巴总统、总理、国民议会议长、参议院主席等举行会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爱丁堡总领馆开馆
据新华社伦敦11月4日电中国驻英国北部苏格兰地区的爱丁堡总领事馆4日正式开馆。
这是中国在英国开设的第二个总领事馆。中国曾于1986年在英格兰北部的大城市曼彻斯特设立了总领事馆。
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主持了开馆仪式。他说,中英两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担任本月联合国安理会主席
安理会磋商中非共和国局势
本报联合国11月4日电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今年11月,中国再次担任本月份联合国安理会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今天向记者介绍了当前国际形势和本月份安理会工作。
秦华孙说,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处于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之中。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朗,各国独立自主的倾向在发展。虽然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成为世界不安宁的根源。
秦华孙指出,安理会作为联合国负责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其任务是十分艰巨和繁重的。本月份,安理会工作十分繁重,仅必须审议的维和行动就有5项,还有近日出现的伊拉克驱逐美国籍的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等问题。
秦华孙介绍说,非洲问题已经成为安理会的工作重点。在安理会30个热点议题中,非洲问题占了近一半。中国认为,在处理非洲问题上,应首先听取非统和其他非洲国家的意见,尊重非洲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充分发挥非洲区域组织的作用。
秦华孙说,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安理会事务一贯采取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坚持原则,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在当今世界中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力量,在联合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秦华孙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指导安理会的工作。同时,将重视与各方的协调配合,力求公正处理安理会事务,并保证安理会的工作效率,使本月的安理会工作顺利完成。
新华社联合国11月4日电(记者谢美华)在本月安理会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的主持下,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中非共和国局势、《班吉协议》执行情况等问题进行了非正式磋商。
磋商中,秦华孙向安理会通报了他上月21日至23日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访问中非共和国的情况。秦华孙说,目前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市局势基本稳定,社会治安情况良好,中非共和国各方和各派都支持并参与民族和解。
他还说,中非共和国的和平进程正处于关键阶段,中非政府、人民和各派别均对联合国寄予厚望。
秦华孙此次访问中非共和国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首次访问非洲大陆。一些非洲外交官认为,秦华孙的访问表明中国政府重视和关心非洲问题的解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呼吁国际社会保护难民
据新华社联合国11月4日电(记者谢美华)中国代表董志华4日在第五十二届联大第三委员会讨论难民议题时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切实履行有关公约和议定书中规定的义务,遵守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维护难民庇护制度。
董志华说,过去一年中,世界总体难民形势未见好转,难民总数仍高达2270万,难民的国际保护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采取严厉的边境管理措施和限制性政策,对难民实行拒绝入境、公海拦截、法律限制或强行遣返等做法,使许多真正需要得到国际保护的难民被拒之门外。董志华说,联合国难民署无力独自应付难民国际保护制度面临的种种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和配合,各国政府应积极响应难民署的呼吁,认真承担有关义务。
他指出,绝大多数难民集中在贫穷国家,国际社会应支持这些国家解决难民问题的努力,分担它们的负担,并积极为有关难民问题寻求永久性解决办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和平人士纪念拉宾遇刺两周年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4日电(记者支林飞)以色列和平人士4日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刺两周年。
冒着风雨,拉宾的遗孀莉娅和500多名家人及亲友、工党议员与和平人士在耶路撒冷赫茨尔山上的拉宾墓地举行了简短的纪念仪式。在特拉维夫拉宾遇害的拉宾广场上,络绎不绝的悼念者在纪念拉宾的建筑旁献花,并点燃了纪念蜡烛。当晚,以色列和平组织还在拉宾广场举行大型集会,赞颂拉宾的和平业绩,呼吁继续进行和平进程。
前工党总理佩雷斯在拉宾墓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们悼念拉宾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坚定信心。他坚信,任何人都无法扼杀和平进程和拉宾的未竟事业,因为他的战友和所有和平人士都将继续推进这个事业。
现任工党主席巴拉克说,拉宾遇刺事件对以色列整个社会造成巨大震动,但他对目前以色列社会并没有很好地吸取这个深刻教训感到不安。
同一天,数十名和平人士在南部城市贝尔谢巴关押刺杀拉宾的凶手阿米尔的监狱外示威,谴责阿米尔杀害拉宾,并损害了和平进程。当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在贝尔谢巴视察,一群和平人士在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指责他拒绝承担拉宾遇害的责任,并谴责他的强硬政策破坏和平进程。(附图片)
11月4日,以色列和平人士举行仪式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刺两周年,呼吁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这是一位以色列妇女在仪式后亲吻拉宾的墓碑。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桥本谈日俄和平条约
解决领土问题是缔约前提
新华社东京11月5日电(记者刘文玉)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表示,解决日本的北方领土问题是日俄缔结和平条约的前提。
桥本首相是4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答辩时作这种表示的。
在日前举行的日俄首脑会谈中,桥本龙太郎首相和叶利钦总统曾达成这样的共识:要全力以赴地在2000年前缔结日俄和平条约。
桥本龙太郎就此问题答辩说:“请你们理解‘按照《东京宣言》行事’这句话的分量。”
此间舆论分析说,这表明,日本方面的立场是,日俄缔结和平条约要以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为前提。
日俄两国在1993年发表的《东京宣言》说,日俄之间的领土问题是“有关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