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中美关系发展的新阶段
——热烈祝贺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
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带着12亿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从10月26日至11月2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于昨天回到北京。在历时8天的访问中,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和其他美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决定: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并签订了一些经贸合作协议。江主席美国之行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这对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对江主席这次国事访问获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主席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同美国领导人共商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框架和目标,达成重要的共识。这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今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不安宁,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各国人民都希望未来的世纪成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纪。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美关系的走向对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冷战结束后,在一些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两国合作的领域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双方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美两国增进友好互利合作,将会对世界上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贸合作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经贸领域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经过双方的努力,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协定得到启动,并签署了多项大型经贸合同和合作协议。两国还决定扩大双边环保、能源、科技、法律、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发展,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而且将为亚太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江主席在访问期间,同美国政界、工商企业界和科技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谈,会见了旅美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并参观了美国的一些历史名胜、高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学府。他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向美国公众发表演讲,精辟地论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发展目标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明了我国政府关于民主、法治、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一贯立场,这对增进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将会发生深刻的影响。江主席高瞻远瞩、求同务实、广交朋友的外交风格,受到广大公众的赞赏。
中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进步事业。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种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不是排他的。建立这种关系,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不存在分歧。我们一贯主张,对于中美之间的分歧,应采取适当方式,在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力求加以缩小或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同存异,而不应让这些分歧成为双方增进互利合作的障碍。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江主席在访问中重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允许世界上任何势力以任何借口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允许任何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美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主张,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我们相信,只要美国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信守三个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原则,中美关系就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现在,我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决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加强合作,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谈访美成果
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4日说,他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是成功的,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
江泽民主席是在访美回国途中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我这次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在世纪之交,人类很快就要进入21世纪之际进行的。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2年来的首次访美。
江泽民说,访问期间,我同克林顿总统举行了会谈,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世界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确定了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目标,这就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应该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他说,在美国期间,我还广泛接触了美国社会各界人士,访问了一些企业、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所,在华盛顿和纽约等地以及在哈佛大学发表了演讲,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未来前景,加深了美国人民对中国的认识,促进了两国的友好互利合作。这就是这次访问取得的重大成果。
江泽民说,中美两国人民有着长时期的友好交往和传统友谊。在美国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西部的开发中,有许多中国人曾经作出过积极贡献,有不少人为此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中美两国人民曾经并肩战斗。美国人民对中国是友好的,希望了解中国,希望中美两国发展长期友好互利合作关系。这一点,在这次访问中,给我留下了更加具体深刻的印象。
江泽民说,美国人民在建设自己的国家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在高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世界领先水平,在这次访问中,也给我留下了更加具体、深刻的印象。
江泽民说,尽管中美两国关系过去有过波折,但总的说来是向前发展的。尽管两国之间仍存在着一些分歧,但两国的友好互利合作有着广泛的基础。我相信,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关系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江泽民主席是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于10月26日离开北京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在8天时间内,他先后访问了檀香山、威廉斯堡、华盛顿、费城、纽约、波士顿、洛杉矶7个城市。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
江泽民主席回到北京
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杨国钧、卢劲)国家主席江泽民圆满结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今天下午乘专机返回北京。
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以及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麦克海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江泽民主席一行。
陪同出访的江泽民主席夫人王冶坪、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夫人周寒琼、特别助理曾庆红、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曾培炎、特别助理滕文生、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篪、特别助理由喜贵也同机抵达北京。
江泽民主席在结束访问之际给克林顿总统发了感谢电。他在感谢电中对美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的热情友好的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泽民说:“在访问期间,我同总统先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我们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几天来,我亲身感受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这种友谊,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我们顺乎时代潮流,为推进中美友好合作关系,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努力。”(附图片)
国家主席江泽民圆满结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今天乘专机回到北京。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企业改制在顺德
——广东省顺德市综合改革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朱剑红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了战略部署,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改革要有新突破,就要认真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近些年来,许多地方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可以提供借鉴,明确方向,启发思路,汲取教训,有利于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革没有统一的模式,借鉴别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更不能一哄而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之路。
谈到中国的改革,有这么一句话:“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上海。”其实,广东改革在90年代也没有停步。
顺德,人称“广东四小虎”之一,从1992年起,它开始了一场改革旧经济体制的攻坚战。当党的十五大吹响全国新一轮改革的号角时,顺德自豪地宣布,它已在企业制度改革、实现政企分开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了一大步。
“辉煌的成就,惊人的包袱”
应该说,在1992年,顺德的日子不难过。得改革风气之先,靠先行一步的优势,顺德从一个农业县实现了向工业化的历史性转变,一个面积806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却生长出科龙、容声、万家乐、美的、华宝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1992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75.04亿元,工农业产值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49∶51,转变为92∶8。当时的市领导就是坐着不干活儿,好像也能风光几年。
但是,顺德人却在思索怎么样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当时银行搞了一份顺德经济状况调查报告,其中一句话触动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辉煌的成就,惊人的包袱。”这句打动人心的话,形容当时的顺德再准确不过了。
顺德经济发展模式叫“三个为主”:公有制经济为主、工业为主、骨干企业为主。在这个模式中,政府唱主角,既是投资主体,又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同时通过减免等优惠政策扶持企业成长。然而,政府辛辛苦苦,从企业只能拿到有限的效益,却要负无限的责任。算起来,顺德市政府背上的包袱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夕阳产业,如缫丝、纺织、榨糖等老国有企业,年年亏损,靠补贴度日。二是决策失误,滥铺摊子,仓促上马的项目,如摩托车热、汽车热、空调热、房地产热中,一些项目出世便夭折,一些项目投产便亏损等等。三是由于缺乏约束机制而形成的虚盈实亏企业,如某丝厂年年报表利润600多万元,实际资不抵债3000多万元,另一颇负盛名的镇办企业,每年报表利润几千万元,而后来资产评估发现它已资不抵债几千万元。四是政策及市场变化导致企业经营失败而形成的包袱,据农行1993年对全市乡镇集体企业的调查,有259家企业已成为“包袱”,经济包袱达8.2亿元,结欠银行贷款21亿元。这些包袱不断沉淀,最后成为呆账烂账。
在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任务时,顺德又发现作为政府附属物的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不科学,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说起来,顺德的公有制企业在90%以上(主要是乡镇企业),挺风光,但是透视进去,却是健康的不长寿——好企业由于缺乏好机制,盲目膨胀,投资失控,用不了几年就拖垮;长寿的不健康——那些经营不善,产品落后,又资不抵债的企业本应破产,却由银行不断贷款来输氧维持。顺德的企业负债率在85%以上。
公有资产无人负责,以各种方式在悄悄流失,一些企业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胆”分配。一些企业搞厂外厂,把大厂的活儿化整为零,交给亲戚朋友办的私人小厂,造成大工厂养小工厂,大公司养小公司,本应属于公有制企业的效益被巧妙地化为私有。一家投资2.5亿元的企业年年报盈利,厂长每年按盈利企业拿数以万元计的高工资,后来清产核资时发现,该企业已连年亏损达8000余万元。顺德市市长冯润胜痛心地说:“公有资产这么样流失,长此下去,我看是产权要动摇政权了!”
1993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顺德人又一次认识了顺德经济中的弊端。政府包打天下,大大小小的公有制企业从小吃店、理发店到资产几十亿元的现代工业越办越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不断膨胀。仅1992年,顺德市固定资产投入达29亿元,其中国有单位投资4.82亿元,集体单位投资19.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94%和334%。一遇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双紧政策时,这些靠政府担保的信贷投入,就变成了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这样的分析是会使人出一身冷汗的,“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如果政府由于经营企业而成为一个严重负债的政府,后果不堪设想!顺德人下决心改革!
改革核心是企业
顺德对自己改革的定位很清楚:综合全面地改。但主次怎么分?答案是核心在企业。
搞了多年的企业改革,为什么改来改去,还是没有摆脱公有制企业“人人有份、人人无责”的状态?改来改去还是政企不分,国有资产不断流失?他们认为关键是没有触动产权主体不明晰、财产责任不明确的旧体制。
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核心在产权,目标是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建立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为特点的新型企业制度。
深层次的改革容不得半点随意性,顺德市委、市政府把企业改革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成立了市镇两级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领导小组。1993年9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转换机制、发展混合型经济的试行办法》,明确提出要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公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这个办法开始为28条,到1995年完善补充到35条,是顺德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28条”,改制的第一步是对全市公有制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委托三家全省知名程度较高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然后界定产权。对此,顺德市政府始终恪守三条原则: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上级检查,可以向社会交代。对有意隐瞒资产、借改制牟取私利者,以贪污论处。在明晰产权方面,他们则将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分别界定为国有产权、地方政府产权、职工产权,即原国营企业和国家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为国有产权;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及地方政府行政部门担保投资兴办的企业所形成的资产,为地方政府产权;企业奖励金和福利金的积累部分,以及应提未提、应分未分的福利金和奖励金,可作为职工产权。但职工产权的提取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必须是盈利(有净资产)企业;必须在扣除企业离退休及遣散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遣散费用及企业所有损失(包括历年潜亏损失)后有净额才能计提;计提比例最高不能超过经上述扣除后净资产余额的10%。
在完成清产核资后,按照“抓住一批、转换一批、放开一批”的原则,优化公有资产结构,政府只抓住一批基础性产业和专营性行业,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把一批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转让出去;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单一公有制的产权结构,对不同企业分别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租赁、拍卖等几种形式转换机制,其中强调优先扩股引资、调整产权结构,重点推广员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控制租赁等形式。
编织改革“安全网”
顺德的企业改革虽然是由市到镇,分层次、在3年内完成,但毕竟覆盖了所有的公有制企业。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改革,怎样才能保证稳定、顺利进行呢?这就要归功于顺德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在顺德企业转制的指导性纲领文件“35条”中,有10条20多款专门详述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实施,真正作到了变企业保障为社会保障,从而保证了企业转制成功。
首先是剥离改制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在转制时,企业必须为已离退休的人员投养老和住院医疗保险,按每人每年工龄600元标准投保后,离退休人员全部由新成立的社会保险局按月发放退休金和支付住院医疗费用。离退休人员由企业保障真正过渡到了社会保障。
对在职职工,全市强制推行养老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办法是社会共济和个人储蓄相结合。
企业转制,不可避免要裁减人员,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规定除亏损企业外,转制企业遣散人员不得超过职工总数的5%。被遣散的原固定工,按每年工龄干部1100元、工人1000元的标准发给遣散费,这种做法被形象地称为“买断工龄”。被遣散的职工,就算不再重新就业,到了退休年龄,每月也可在社会保险局领取一定的退休金。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有成本的,成本从改革中来。顺德一部分企业在转制时,用出让一部分股权的钱为离退休人员交纳保险金,他们认为,这不等于国有资产流失,是改革必须付的成本。对个别资不抵债的企业,则由财政用盘活其它存量资产的钱来解决。
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从1993年下半年起,顺德用3年的时间,在市、镇两级工业、商业、外贸、建筑、农业等公有制企业中,明晰了产权,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在产权结构重组后,原市镇两级的企业中,公有股的比重从90%降到62.4%,外商及民间投资者股比重占37.6%。原属政府的年产值超亿元的32家规模企业,转制后政府独资经营或控股经营的15家,上市公司3家,中外合资合作4家,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10家。
顺德市委市政府认为,现在评判顺德的企业改革的深远影响还为时过早,但它已经在几个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效应。
第一,通过企业普遍进行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起市场经济的主体。
第二,通过改革生产关系,解放了企业,解放了政府,最终解放了生产力。在企业面临不少困难的情况下,转制企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市转制工业企业产值比1992年增长1.03倍,职工人均收入增长了80%。
转制还使企业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德胜电机有限公司在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虽然效益很好,但并未分光吃光,而是在企业上下形成了“积累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的共识。几年来,除了少量股东分红,企业已积累资金3000多万元,避免了再蹈昔日高贷款、高负债、高风险的覆辙。
第三,改变了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国际化,形成了外资及民营经济两个新的增长点。
1994年到199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是过去十多年引进外资的2倍,外商投资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小小城市有近50家国际知名大企业来投资合作,广东北电、东芝压缩机、浦项制铁、三洋冷柜等项目的引进投产,促进了顺德经济的升级转型。
民营经济在顺德的壮大发展,为顺德社会经济注入了活力。目前,顺德工业产值的21%、全市税收的23.5%、从业人员的26.4%,都倚仗民营经济,此外,还为各级政府提供了2.3亿元的管理费和租金收入。
顺德人认为,按“三个有利于”衡量,在近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连年下降的情况下,目前的工农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和存款、社会事业的投入和发展等各项指标都增长较快,也很过硬。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比转制前的1992年都增长了1.7倍,财政收入增长2.3倍。可以说,顺德的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博茨瓦纳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杨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总书记丹尼尔·奎拉霍贝率领的博茨瓦纳民主党代表团。
胡锦涛对奎拉霍贝一行来华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博两党、两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建设各自国家的事业和国际事务中一直互相同情,相互支持。
他说:“我们赞赏、感谢博茨瓦纳民主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此次奎拉霍贝总书记率团访华,必将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之间长期稳定、全面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胡锦涛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共十五大的主要情况。
奎拉霍贝说,博中友谊源远流长,博茨瓦纳政府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所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支持。他此次时隔20年再次访华,亲眼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经验值得学习。他表示相信,中共十五大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继续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联部部长戴秉国参加了会见。
奎拉霍贝一行是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来华访问,于11月1日抵京的。3日下午,戴秉国同代表团举行了工作会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将到合肥、上海等地参观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切实加大反腐败力度
新华社杭州11月4日电(浙江日报记者李杲、新华社记者胡宏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近日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十五大精神为动力,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10月24日至11月3日,尉健行在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柴松岳等分别陪同下,先后在温州、丽水、金华、湖州和杭州考察。他深入到农户、企业和机关,同工人、农民、基层干部亲切交谈。他对广大干部、群众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满怀信心地推进各项工作,感到非常高兴。
尉健行每到一地,都看望了纪检监察干部,并召开座谈会,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在分别听取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纪委、监察厅的工作汇报后指出,这几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加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认真执行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维护和促进了浙江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他指出,浙江的实践表明,反腐败斗争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
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带领群众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这样,就能够保证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他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全党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既要筑起惩治腐败的党纪国法防线,坚决清除极少数腐败分子,绝不允许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同时又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在全党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尉健行了解到一些地方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现象滋生的措施,他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努力遏制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还要深入研究解决滋生腐败现象的源头问题。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是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首先要加强党内监督,重点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同时要扩大基层民主,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在企业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并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加强对干部的民主监督。二是要从深化改革入手,解决在体制、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尉健行在了解到浙江落实制止奢侈浪费行为八项规定取得初步成效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要一边学习一边行动,今冬明春要着重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各项规定。尤其要抓好各级党政机关召开的各类会议不准赠送礼品、纪念品,以及清理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和购置移动电话这两项工作,同时抓紧查结一批大案要案,纠正几股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来贯彻十五大精神。
陪同考察的还有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其超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西班牙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张荣典)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西班牙工业和能源大臣何塞·比盖一行。
李鹏说,中西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中国高度赞赏西班牙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与台湾当局发生任何官方关系。
李鹏愉快地回忆了他1992年访问西班牙以及去年在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期间同阿斯纳尔首相见面的情景。他说,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和国际事务方面,中西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相互的了解和信任不断加强。
李鹏表示,中国愿意进一步发展同西班牙的全面合作,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他希望西班牙企业家同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建立联系、开展合作。他指出,双边合作不一定仅仅局限在大项目上,也可以多搞一些中小型项目。西班牙的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何塞·比盖说,西班牙高度赞赏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西班牙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西班牙政府愿意在多种产业和行业同中国开展合作。他说,西班牙企业对同中国的合作抱有真诚的愿望,有信心在中国的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机械工业部部长包叙定、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参加了会见。
西班牙客人是应机械工业部邀请访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