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十年探索证明
中药“861”有阻断肝纤维化作用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我国科研人员经10年基础医学及临床研究,证明了动物及人的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阻断和逆转的。这项被国际学术权威认为是“突破性进展”的成就,采用的方法是口服中药。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的病理基础,轻型肝炎的64%、中重度肝炎的100%都有纤维化。如能阻断与逆转肝纤维化、避免肝硬化,是肝病治疗的关键,但也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
由著名消化病专家王宝恩教授领导的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1986年接受了这一国家立项的研究课题。他们首先在建立和完善的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应用筛选出的十味益气活血、养血柔肝的中药复方组成代号“861”的成药,取得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疗效,然后又通过与6家北京的大医院临床协作研究,从细胞及分子水平证明了肝炎肝纤维化是一个非静止的动态过程,可因致病因子而增加,也可因治疗而减少。逆转治疗的关键是:有效控制炎症、抑制胶原合成和促进胶原的降解。
中药复方“861”已在多家医院门诊作为科研用药发放100万袋,疗效显著,有明显的逆转甚至阻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作用。
国际肝病学会会长说,至今,西医在动物实验上能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极少成功,即使有副作用也很大。对人进行治疗还无成功的报道。王宝恩教授及其同事们用10味中药,以严格的现代医学手段证明可以减轻和部分逆转肝纤维化,是在这一极困难的实验研究领域的一项突出的科学贡献。它既展示了人肝纤维化的治疗前景,又为国际肝病学家提供了一个如何研究胶原形成的实验模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技术交易保桥护路
——《技术合同法》实施十周年述评
本报记者陈祖甲
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技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市场之一。它的健康繁荣,给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果说,技术市场为经济与技术的结合架起了金桥,铺设了宽敞的光明大道的话,那么《技术合同法》的制定,以及它与《专利法》、《科技进步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规联手配合,为技术市场的发展起了保桥护路的巨大作用。
我国的《技术合同法》是在1987年11月起实施的,至今已整整10年了。在此之前,我国的技术市场已经萌芽。由于多年计划经济观念的制约,当时对技术市场的建立还有不同的意见。1985年,我国决定改革科技体制,建立规范的技术市场是一个突破口。从此技术市场开始兴旺。尤其是《技术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后,技术成果是有价值的商品,可以投入市场,进行合法的交易,开始变成更多人的共识。技术市场的发展更加旺盛。《技术合同法》保障了技术市场的合法交易,使技术成果得以“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加快了技术成果的转化。
统计数据为我们提供了雄辩有力的证据。在《技术合同法》实施之前,1987年,全国签订的技术合同13.16万项,成交总金额为33亿元人民币。《技术合同法》实施之后,1988年,全国签订的技术合同26.5万项,成交总额达72.4亿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到1996年,全国签订的技术合同22.69万项,成交总额突破300亿元。虽说合同的份额没有多大变化,而平均每份合同的成交额从1987年的2.5万元,1988年的2.7万元,上升到1996年的13.23万元。
《技术合同法》的实施,加强了技术市场交易秩序的管理和监督。目前,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都建立了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并列入政府的序列。全国还建立了1200多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对于假借科技服务等名义,从事欺诈等违法活动的机构和人予以查处。1996年,湖南省查处违反《技术合同法》及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案件163起。北京市市场管理部门用了20天时间,对3448份技术合同进行抽查,并检查有关票据和报表,发现违法问题及时得到处理。这样,《技术合同法》保证了技术商品的交易和竞争有序地进行。
制定《技术合同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实行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两个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
10年来,尽管我国的技术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的健康成长,已呈现出新的态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技术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成熟度不断提高。为了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技术商品资产的评估,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作为资产作价入股,参与股份制经营,以及技术市场与别的生产要素市场联手的问题显得日渐突出。
其二,技术市场的兴旺,带来了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纪组织的应运而生,日见壮大。1996年,我国已有5.74万个技术贸易和中介机构,从事技术贸易的人员达到105.7万。行家们认为,在技术市场的交易中,这样的技术贸易机构已成为技术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仅次于科研机构的第二大卖方。
其三,技术市场本身的空间得到迅速的展开。属于政府指导的“火炬”、“星火”、“丰收”、“推广”等科技计划的项目,陆续进入技术市场,其比例日见增长。这使技术市场的商品资源更为丰富,技术商品的结构更加合理。农村这个技术大市场还有待开拓。广大农民期盼着先进的适用技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彻底脱贫致富。东南沿海和技术密集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技术交流正在加强。同时,国际技术交易日见兴旺,扩大技术出口已经列入日程。
还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市场涉及的各个环节,运作手段更加现代化。按照市场需求建立的技术市场的数据库、信息网络如何规范地运营,也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技术市场的稳步发展,势头良好,任重道远,更需要法律保桥护路。记者从国家科委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国家科委已经制定了《“九五”全国技术市场发展纲要》。各地的技术市场正在按照《纲要》的目标加紧运作。《全国技术市场条例》已列入国务院编制法规的计划。这样,我国的技术市场踏平坎坷成大道,通向彼岸架金桥,运行越发有序,管理更为有据。技术市场将谱写新篇章。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淮河达标排放已到关键时刻
国家环保局挂出倒计时牌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记者黄振中、白剑峰报道:在距国家要求的淮河流域工业企业达标排污的最后期限仅剩两个月之际,国家环保局决定从11月1日起对淮河流域工业污染企业达标排放实施倒计时。在国家环保局大厅里挂起的一块倒计时牌,十分引人注目。设立倒计时的目的是进一步督促沿淮排污企业提高对达标排放的认识,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要求,达标排放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据环保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达标排放工作经过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沿淮四省及沿淮企业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今年7月份国务院环委会第三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以来,沿淮四省加大了治淮力度,达标排放工作进展迅速。江苏省政府三次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省辖淮河流域工业污染企业达标排放工作。省领导分别率督查组亲赴各市地检查工作。省政府还落实1.5亿元贴息贷款用于淮河治污,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目前,江苏省已实现达标排放和治污工程已完工的企业已由6月份的33.7%增加到52%。国家环保局要求,对那些治污工程至今尚未动工的企业,要下更大的力气加强分类指导;对到目前为止既无治理技术又无能力治污,经济效益又不好的企业,希望各地提前做好关停并转工作。
国家环保局有关领导指出,1997年底淮河流域工业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要求,是沿淮1.5亿人民的期盼,是实现淮河水变清的重大战略步骤,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国务委员宋健强调,我们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变,期限不变,各项要求和标准不变,任何一个排污企业年底不能实现达标排放,都将坚决实施关停并转。现在离年底仅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只有抓紧分分秒秒,才有希望做到达标。大家必须共同努力,交上一份圆满的治淮答卷。
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倒计时
距12月31日还有58天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由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转变
我国叉车制造技术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本报讯被列为机械工业部技术创新试点企业的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在跟踪国际叉车制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先后研制开发出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静压、防爆、液化石油气叉车以及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H2000系列叉车和高技术密集型无人搬运车,使我国叉车制造技术跃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叉车集团公司虽然从1963年开始就生产叉车产品,但基本上是数十年一贯制,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决心走“科技兴企”之路,把引进技术和消化技术的投资加大到1∶15,先后投资1.5亿元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内涵技术改造,不断进行高起点的创新。他们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合力技术中心”,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投入巨资,建立了高质量的软硬件平台和计算机网络,成功地实现了由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转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率先在全国机械行业甩掉绘图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在提高叉车产品的结构优化设计、稳定性计算、动力系统总体参数计算设计精度的同时,使公司新产品研制成本和周期大大缩小,增添了适应市场瞬息变化的能力。短短几年,他们生产的“合力”叉车就由原来只能生产一种动力形式和传统方式的叉车拓展为具有多种动力形式和方式、80多个机型、400多个品种的系列叉车。其中,静压传动叉车具有优良的牵引特性、高效能、低噪音、低污染等特点,目前只有德、美等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制造,该公司在无资料借鉴情况下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了这种高档的叉车;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防爆叉车,可用于气体爆炸十分危险的区域,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后,备受军工、化工等企业的青睐。
(何黄彪吴天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召开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袁晔、李忠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10周年学术大会今天在北京召开。
大会由世界针联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中国针灸学会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国务委员彭珮云出席开幕式并为大会题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给大会发来贺辞,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中国科协、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
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针灸专家聚集一堂,将就针刺镇痛、经络研究、针灸治疗原理、立法教学和针灸临床等专题进行广泛学术交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

  落榜之后
湖北省潜江报社李文山
小平同志关于恢复高考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是在1977年冬才隐隐约约听到的。在马路都没有一条的乡村中学念书,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闭塞,在这种情况下仓促应试,凭我们在十年浩劫中打下的根底,怎么能够抵挡“老三届”强有力的角逐?
全校应届考生名落孙山是预料之中的事,我这个所谓的“白专典型”也不例外。落榜令我们沮丧万分,尽管班主任一再让我返校复读,但我却毅然作出了放弃的选择。
高考落榜对乡里的娃子来说,等于失去“跳农门”的一次机遇。面对命运的挑战,我想起了大发明家爱迪生,他的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文化程度却不敢恭维,受的正规教育与我们同代人相差无几。他的成功都是靠失败养育出来的。
失败是一种阅历,一种养料,落榜于我是不是一种宝贵财富?在那段日子里,我白昼荷锄“躬耕垄上”,夜晚挑灯遨游学海,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曲折、反复,才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其中不少获奖,受到省市主要负责同志的亲切关怀。我从一个“泥巴腿子”成长为荆楚文坛小有名气的业余作者、地方党报记者部负责人。
我虽然没有如愿迈入高等院校的大门,但我对恢复高考制度一直保持着感激之情。我不是恢复高考的直接受益者,可落榜激励我奋发向上,使我终生受益。
如果那个世纪伟人不在那个时期发表恢复高考的讲话,我的人生也许将是另外一种际遇。落榜不落志,终使我知耻而后勇,咬定青山不放松,站在失败的废墟上收获成功。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要泼墨盛赞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河北省与南开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本报讯在11月1日至3日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暨经济技术洽谈会期间,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南开大学就双方全面长期合作问题签订了协议。
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南开大学全面长期合作遵照的原则是“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合作的主要内容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进一步明确南开为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科技依托单位之一,在有关政策方面给予优惠,为南开提供一定数量的科技开发基金;聘请南开的知名学者、专家担任河北省经济技术顾问,邀请南开组织专家到河北各级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决策咨询、项目论证、联合攻关;对支持河北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每五年举行一次中型、每十年举行一次大型总结表彰活动。南开大学全力支持河北省的“科技兴冀”战略,优先向河北省提供最新经济与科技信息,优惠提供高新科技成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经济效益与发展水平评估,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提高师资水平,输送各类人才;开放全部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等方面给予河北省大力支持。
为了保证双方合作事项真正落实并确有成效,双方一致决定成立“省校合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双方最高行政领导担任,成员由双方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并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合作领导小组会议。 (李荣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总公司共建北航和西北工大
本报北京10月31日讯新华社记者江涛、本报记者毕全忠报道: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日前签署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协议。北航与西北工大在两公司的支持下,将进一步发挥在培养航空航天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航、西北工大同属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强,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具有鲜明航空航天特色的科技大学。此次共建,是航空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已有成绩和经验基础上的继续深化。
据介绍,共建之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对北航、西北工大的行政隶属关系、投资体制、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对两校承担航空科研任务将给予积极支持。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将支持两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参与并承担航天任务,参加航天专业技术交流及对外合作等。北航和西北工大除保证培养航空工业发展所需人才外,还将积极为航天工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学历培训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出席了签字仪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每逢节假日,长春市各大书店均能看到许多家长带领儿童逛书店的景象。 丁仁贵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