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
把三峡工程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新华社三峡工地11月1日电(记者施勇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近日在考察长江三峡工程时强调,要继续努力,再创佳绩,把三峡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10月29日至11月1日,胡锦涛在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等陪同下,考察了三峡工程建设特别是大江截流的情况,并到秭归县考察了库区移民工作。
10月30日上午,胡锦涛等来到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上游围堰堤头,仔细询问了截流的进展情况。他希望全体参建人员精心做好合龙的各项准备工作,发扬不怕艰苦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确保大江截流圆满成功。随后,胡锦涛等来到临时船闸、永久船闸工地,并察看了已经投入使用的导流明渠和西陵长江大桥。下午,胡锦涛深入到职工食堂、宿舍,实地了解三峡建设者的生活情况,并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胡锦涛说,我也曾是一名水电建设者,面对如此宏大的施工场面,耳闻目睹同志们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振奋,很受鼓舞。胡锦涛称赞长期奋战在水电建设战线上的这支队伍,不愧为一支能够吃大苦、耐大劳、打硬仗、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好队伍,并向为三峡建设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工程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胡锦涛在听取陆佑楣同志关于三峡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强调,三峡工程建设已取得的成就证明,把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同市场机制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焕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他希望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奋力拼搏,集中力量打好明年汛前的攻坚战,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好二期工程。
深秋时节,峡江两岸柑桔飘香。31日,胡锦涛等乘船逆流而上,来到三峡工程一线水位移民的重点县——秭归县,考察移民安置和开发工作。
他实地察看了新开发的移民柑桔基地、对口支援企业和兴建中的果品批发市场,走访了移民家庭和移民子弟学校。胡锦涛指出,妥善安置移民,不仅关系到三峡工程建设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三峡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充分认识移民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把这方面的事情办好。他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对移民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搞好移民规划实施和移民资金的使用管理。胡锦涛强调,搞好库区移民开发,必须有国家的投入和全国的支援,但最重要的是靠库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指出,三峡建设和移民开发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振兴库区经济的大好机遇。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移民安置和振兴经济的双重目标。考察期间,胡锦涛还听取了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考察了宜昌市的部分企业。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国务院三峡委办公室副主任李世忠也随同考察。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致公党十一大在京开幕
李铁映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董寅初致开幕词
本报北京11月1日讯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陈晓钟报道:中国致公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这次大会是中国致公党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总结改革开放十九年来特别是致公党十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修改中国致公党章程,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动员全党同志振奋精神,群策群力,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中共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历史任务和宏伟目标而奋斗。
大会常务主席吴明熹主持开幕式。大会常务主席董寅初致开幕词。他说,中国致公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五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久前胜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反映了包括我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致公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总格局中的一个参政党,对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要通过这次大会,组织和发动党员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励精图治,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贺词说,致公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致公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大会将完成致公党中央领导集体跨世纪的新老交替,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我们相信,面临新的形势任务,这次大会即将选出的新一届致公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在实现新老交替的基础上完成政治交接,把老一辈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致公党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创造出新的业绩。
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陈舜礼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词中说,长期以来,致公党带领广大成员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来,致公党作为一个参政党,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积极拥护和坚决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并且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广大成员及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为致公党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钦佩。
受中国致公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托,大会常务主席杨纪珂在会上作题为《继往开来,团结进取,为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的报告。报告说,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各民主党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的科学论断,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各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出空前的报国热情。
报告着重从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方面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海外联络工作;面向社会办学,智力支边,科技扶贫,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等四个方面,对致公党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五年来,致公党各级组织及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议案、提案、建议6740余件,接待海外华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47600人次,协助引进资金38.1亿人民币、12.9亿美元、7000万港币。
报告对致公党在新时期工作中取得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杨纪珂说,这些经验和体会,是老一辈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致公党非常宝贵的政治财富。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这些经验,在今后的实践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经验,是实现跨世纪政治交接的重要内容。
报告对致公党未来五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要求全体致公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中共十五大精神;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心,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立足本职,面向社会,积极开拓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新领域,创建新业绩;进一步拓展海外联络工作,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做出新贡献;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报告号召全体致公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中共十五大精神鼓舞下,同心同德,团结进取,致力为公,扎实工作,为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以新的姿态阔步迈向21世纪。
据悉,致公党自十大以来,注意发展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的党员,目前共有党员15663人,16个省级组织及2个中央直属组织,并即将筹备成立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等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致中国致公党十一大的贺词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在中国致公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致公党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在过去的五年中,致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致公党十大提出的发挥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团结全体成员以及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发扬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联系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就经济建设、侨务政策、文教卫生、对外开放、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致公党中央领导人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举行的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协商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广大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科技扶贫、智力支边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络工作,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此,中共中央谨向致公党中央以及全体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举世瞩目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
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展望下个世纪50年的发展前景,认真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大会对于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有利时机,继续开拓前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当前,在中共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跨世纪的征途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要努力实现包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包括大陆同胞、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爱国的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从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将坚定不移地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同各民主党派之间业已形成的真诚、有效的合作,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巩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联盟,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共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世纪。
今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热诚希望致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海外联络工作,积极宣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为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促进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致公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致公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大会将完成致公党中央领导集体跨世纪的新老交替,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我们相信,面临新的形势任务,这次大会即将选出的新一届致公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在实现新老交替的基础上完成政治交接,把老一辈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致公党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创造出新的业绩。
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谱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迎接辉煌的21世纪!
祝中国致公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97年11月1日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闭会
乔石主持通过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一日电(记者刘思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会。
乔石委员长主持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签署第九十、九十一号主席令,公布这两部法律。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成员名单、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
会议还通过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关于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会议还通过了有关任免名单。
副委员长田纪云、王汉斌、陈慕华、费孝通、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王光英、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秘书长曹志出席会议。
国务委员陈俊生、中央军委委员王瑞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列席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离开纽约抵波士顿
在哈佛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在纽约时出席大型晚宴并演讲
本报波士顿11月1日电记者陈特安、李云飞报道:江泽民主席一行今天上午乘专机从纽约抵达波士顿访问。数百名华人、华侨、留学人员、我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代表在机场挥舞中美两国国旗,热烈欢迎江主席访问波士顿。
到机场迎接江主席的美方人员有马萨诸塞州州长和波士顿市长等。
陪同江主席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夫人、特别助理曾庆红、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特别助理滕文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篪、特别助理由喜贵等也同机抵达。
又讯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日上午应邀在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发表重要演讲。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全文另发)
今天,哈佛大学纪念大厦礼堂,坐满了1000多名前来聆听江主席演讲的哈佛师生和各界人士。江主席来到哈佛大学时,受到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及哈佛各学院院长的热烈欢迎。
10时许,当江主席走上讲台时,全场听众起立长时间鼓掌。
江主席风趣、生动的演说,受到了听众的极大好评,会场上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后,江主席亲自点名,即席回答听众的问题。江主席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回答赢得广泛的赞誉和阵阵掌声。
今天的演讲会是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主持的。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对江主席访问哈佛并发表演讲表示欢迎。他说,对哈佛来说,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天,江泽民主席的来访是哈佛大学悠久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方参加演讲会的有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特别助理曾庆红等;美方有哈佛大学典礼官亨特、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等。
本报纽约10月31日电记者陈特安、周德武报道:今天晚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美国中国商会在纽约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江泽民主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费希尔和美国中国商会会长沈被章先后致词。ABB、AT&T、IBM及西屋公司等90多家公司董事长、总裁及中资公司驻美代表出席了今晚的宴会。
江泽民主席在晚宴上发表演讲,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并阐述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全文另发)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特别助理曾庆红、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等也出席了今天的晚宴。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美国中国商会举行的晚宴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感谢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美国中国商会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同美国工商界的新朋老友相聚。长期以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以及众多美国工商界朋友,为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工作,我对此深表赞赏。
今天,我想向诸位介绍一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并谈谈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向世界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引导中国朝气蓬勃地迈入21世纪。
下个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前十年,是中国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积极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包括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我们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我们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我们力求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我们将继续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强农业,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我们将更充分地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从1992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我们既成功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1997年,我国经济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9%,通货膨胀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香港回归祖国后,经济平稳发展,居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充满信心。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稳定,资本市场控制适宜,外汇储备充足,国外的金融风险对我们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引进外国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扩大同外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们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
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平均水平,已从23%降至17%,涉及4800多种商品,并将于2000年降至15%以下。
我们对符合中国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的设备进口,将重新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
我们已经实行了在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我们将继续稳步开放市场,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开放步伐,逐步开放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涉外法律体系,严格依法保护外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提高贸易体制透明度,保护知识产权,为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和外国来华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完全可以持乐观的态度。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8%左右;下个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预计2000年我国年进出口贸易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这将为我国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发展经贸、科技交流与合作潜力很大。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美国飞机的第一大买主,截至目前为止总计购买了337架,这个月又签订了购买30架的合同和20架的意向协议。中国还是美国小麦的最大买主,尽管我们的粮食连年丰收,不久前又宣布购买美国70万吨小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扩大美国产品的进口。
美国已成为对华第二大投资国。到今年6月底,美国在华投资项目达到2·3万多个,协议金额超过368亿美元。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发展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汽车和电子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今后五年,中国将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新建铁路1.6万公里、高速公路2800公里,新增7000万到8000万门局用电话交换机。这些领域,美国都具有投资的优势。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中西部的开发和开放。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开发的规模不亚于当年美国开发西部。我们欢迎美国企业家踊跃到这一地区投资。
中美经贸、科技合作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同时也应看到,中美经贸、科技合作的规模和水平,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很不相称,双方合作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还存在一些人为的障碍。
中国已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但美国仍在实行年度审议对华最惠国待遇。这种做法,使两国经贸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同中国做生意和到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家,总感到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作为全球第十一大贸易国,至今仍未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是不公正的。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对各方都有利。
多年来,美国对华采取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限制了美国对华出口,使美国公司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多机会。国与国之间在经贸活动中出现一些摩擦是难免的。对于这些矛盾,应通过协商来解决。采取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的做法,损人而不利己,并且有悖于时代潮流。
我这次访美,同克林顿总统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取得了积极成果。希望美国工商界人士为促进中美关系作出新的贡献。中美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助于推动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国建立起健康稳定的政治关系,又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
中美进一步扩大经贸、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市场对你们是开放的。当然,一个开放的市场,必然存在竞争。只有抓住机会,发挥优势,才能最终获得市场。我们愿继续为美国企业来华投资创造条件,也希望美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进行平等竞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实现明天目标的唯一限制是今天的犹疑。让我们怀着坚定而积极的信念前进吧!”我们双方应该为推动中美经贸合作的发展而积极努力,更好地造福于两国人民。
谢谢各位!
(本报纽约10月31日电)(附图片)
10月3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美国中国商会举行的晚宴上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1997年11月1日)校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我感谢陆登庭校长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来到你们这座美国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学府。
哈佛建校三百六十年来,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曾出过六位美国总统,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这说明了哈佛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哈佛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文化界一直同哈佛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哈佛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互了解,是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前提。惟有相互了解,才能增进信任,加强合作。中美建交以来,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在逐渐扩大和加深,但还不够。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要了解中国,可以有很多视角。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从历史文化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记得我在高中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讲《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古人就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也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日月之食的记载。从秦代到清末的二千一百多年间,哈雷彗星出现二十七次,中国都有记录。汉代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演示日月星辰的浑天仪。先秦的数学家提出了勾股定理。南北朝的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中国的丝织、制瓷、冶金、造船技术很早就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明代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后来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中国的医药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特别是中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直到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国人的这些发明创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相结合的理性光辉。
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中国人早就懂得兼取众长、以为己善的道理。汉、唐时期,既是经济繁荣的盛世,也是中外交流的盛世。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玄奘万里取经,带回南亚国家的古老文化。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把中华文化传向远方的国度。但是后来特别是清代晚期,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中外交流。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振兴中华,努力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明成果,并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今天,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开放局面。
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这里,我想就以下一些方面谈些看法,希望有助于诸位对中国的了解。
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中国历史上虽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各民族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获得不断的发展。所有这些,为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我们的先人历来把独立自主视为立国之本。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今天,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解决如何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而不照搬别国的模式。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们采取独立自主的立场和政策。中国人民珍惜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也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今天,专心致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更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的对外政策,是以和平为宗旨的。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绝不会把自己曾经遭受欺凌的苦难加之于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将来中国富强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近百年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境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奋发图强的斗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首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把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进入了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我们把改革开放叫作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因为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近二十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方向是正确的,信念是坚定的,步骤是稳妥的,方式是渐进的,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虽然在前进中也遇到这样和那样一些困难和风险,但我们都顺利地解决了,不仅没有引起大的社会震动,而且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保持了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
现在,我们正在满怀信心地全面推进改革。在经济上,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在政治上,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在文化上,要积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总起来说,就是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中国作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之,今天中国所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实行的内外政策,确定的下个世纪的奋斗目标,既有现实的根据,又有历史的渊源;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潮流,又具有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与进步。掌握这一点,乃是了解和认识中国现状与未来的关键。
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一七八四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远航到中国。一八四七年,中国最早的一批留美学生容闳等人赴美求学。许多中国人参加了美国的建设事业,不少美国人同情和帮助过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他们的动人事迹,我们永远记在心中。
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求实精神和创造精神。昨天,我参观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贝尔实验室,领略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成就。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坚持变革创新,理想就会变为现实。我们在扩大开放、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视学习和吸收美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十二亿人口的中国保持稳定和加快发展,对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发展需求,美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物质力量,两国之间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的潜在市场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众多的发展机遇和强大的发展活力。中国和美国,在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上,例如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打击国际犯罪等,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共同责任。这些都是中美两国发展友好合作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妥善解决分歧,不断朝着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标前进。
这次访问期间,我同克林顿总统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同意,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应该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哈佛大学一向重视对中国的研究。贵校已故的费正清教授,就是毕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为了有助于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愿向贵校赠送一套新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记载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重要典籍。毛泽东先生一生对二十四史做过许多评点和批注,为认识中国的历史和吸取历史经验,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我高兴地得知,陆登庭校长将于明年访华,我期待在北京与你再次见面。
我很欣赏哈佛校门上的一段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中国青年也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中美两国青年在建设各自国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中,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增进友谊,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谢谢各位!
(本报波士顿11月1日电)(附图片)
11月1日,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江泽民主席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数码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