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南非开普敦市中心的圣乔治莫尔大街上,来自斯坦伦布什大学的学生们正利用周末义务售卖杂志。为了招徕顾客,他们将自己脸上、身上涂成斑马或大象的模样。这是大学内组织的一项公益活动,售卖收入将用于救济儿童等慈善事业。
温宪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绵绵不绝中国情
——寻访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故居
何洪泽
在美国的近代作家中,赛珍珠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她是美国第一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但是,她并不是由于写美国而获此殊荣的。她的成名和获奖作品《大地》写的是关于中国的故事。她一生著作甚丰,然而影响最大的还是《大地》及其姐妹篇《儿子们》和《分家》三部曲。她还将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可以说,她的文学生涯与中国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赛珍珠以中国社会为其文学创作的背景,是与她的亲身经历分不开的。她的前半生几乎都在中国度过。她虽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却从小就随当传教士的父母在中国的镇江和南京生活。她在孩提时就会讲中文,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十分熟悉。虽然她17岁回美国上大学,但在康乃尔大学毕业后,她又回到中国,在南京金陵大学和东南大学执教,直至1934年她42岁时才回美国定居。现在赛珍珠的故居,就是她在回国定居后购置建造的庄园——绿山农庄。
绿山农庄在费城西北,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很小的镇子——都柏林附近。周围是典型的美国东北部乡村景色:缓缓起伏的丘地,一片一片的小树林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其间有一二栋各具特色的房子,那便是主人的住所。赛珍珠的故居前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给庄园更增添了几分美景。她就是在这充满田园风光的安宁环境里,一边写作,一边兴办儿童福利事业,一直到1973年81岁高龄时去世。
现在,赛珍珠的故居已列为美国国家历史文物。它是一栋质朴的两层石结构楼房,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庭园和花房。从外表看和美国的普通村居没有什么两样。但室内陈设完全是中西合璧。客厅里有一大幅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石刻拓像,似乎表明了女主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切了解和崇敬。房内随处可见石砚、象牙古玩、唐代仕女画等她从中国带回来的摆设。壁橱内则挂着多件中国刺绣旗袍。最显眼的是她书房中央的那套明式硬木书桌和椅子。赛珍珠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下了她的成名之作《大地》的。因此,这套桌椅对她有特殊的意义。而她万里迢迢把它带回美国,显见对它情有独钟。
赛珍珠是一个勤奋的作家。她总共写了七八十本书。她的创作是多方面的,包括小说、散文、传记、翻译、回忆录等等。其著作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她也为此获得了许多荣誉。她1931年出版《大地》,1932年即获美国普立策文学奖。1938年更因《大地》三部曲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她才40多岁。以后她又写了很多书,获得的各种奖励难以计数。美国有30多个大学授予了她各种荣誉学位称号。故居内陈列了大量介绍她文学生涯的图片和实物,反映了她一生的成就。她的书房内藏书十分丰富,而其中许多是关于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的著作,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文书籍。足见她虽然离开了中国,但心却与万里之外的第二故乡一直连在一起。
对赛珍珠描写中国的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不过,赛珍珠的老朋友海伦.斯诺在谈到她与中国的关系时说,赛珍珠的最大功绩在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活生生的中国。在此之前,西方人对中国知之甚微,或者是被扭曲、受侮辱的形象。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使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全新的真实的了解。她的中国题材作品受到许多西方读者的欢迎。海伦认为,在三四十年代,有两位美国作家的作品对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起了关键的作用。一位是斯诺先生,另一位就是赛珍珠。这样的评论显然是很中肯的。
赛珍珠回到美国之后,一直从事与东方和中国有关的活动。她在1935年创办主持了东西方协会,主编《亚洲》杂志。在这本杂志上曾刊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部分章节和其他介绍中国革命的文章。这在当时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在二次大战中,她为废除臭名昭著的美国排华法案起了重要作用。她还反对美英等国在远东地区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政策。为此,她在50年代曾受到麦卡锡主义的不公正对待。美国联邦调查局多年保留着她的档案材料。
赛珍珠不仅是一位作家,她还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为争取妇女在美国的平等地位作过宣传和斗争。她对儿童更有特别的爱心。她在故居收养了9个亚裔孤儿,对他们关怀备至,如同自己的孩子。以后,她又设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专门帮助领养亚洲的孤儿。这个基金会现在由她的女儿主持。离赛珍珠的故居不远就是基金会的办公室和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赛珍珠回国定居以后,就没有再到过中国。50年代,她曾想回到她称为“祖国故乡”的地方看看新中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实现。在尼克松总统打开与中国交往的大门时,赛珍珠是最早支持这一决策的美国知名人士之一。遗憾的是一年之后,她就带着未竟的心愿离开了人间。
赛珍珠的墓离故居不远,在绿山农庄的一片小树林中。一条小路把人们带到幽静的墓地。遵照赛珍珠的遗嘱,墓地是朝东的。其含义不言自明。墓不大,小小的黑色墓碑上刻着赛珍珠的英文姓名和生卒年月。然而,那块暗红色大理石墓盖要比墓碑大许多,上面用中文的篆体镌刻着三个大字:“赛珍珠”。看来,她更喜欢的还是这个中文名字。令人惊讶的是,墓碑后竟然有一丛在美国很少见的青竹,在微风中婆娑摇曳。这种竹子在中国江南十分常见。虽长眠于美国,却以中国的青竹日夜相伴,可想女主人在九泉之下,对中国那绵绵的情思是永远不会断绝的。
(附图片)
题图:赛珍珠故居绿山农庄 何洪泽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小与大的和声
魏崴
倘若同我们“十亿神州”相比,荷兰大约应属“小国寡民”了:面积不足4.2万平方公里,还不到江苏省的一半;人口1500万多一点,和上海市的人口不相上下。
可荷兰有许多方面却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它占领了国际花卉市场的67%,每年暮春,田野里大片的郁金香美若锦绣,灿若云霞,蔚为大观,成为世界一绝;这里是马铃薯王国,世界种薯贸易量的70%从这里输出;这里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畜牧业,人均一头牛,一头猪。总之,荷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占国际农产品出口总量的10%,居世界第二或第三。除此以外它还是水利大国,海坝总长度达1800公里;交通大国,陆、海、空各类运输占欧盟交通市场总额的30%,拥有世界第一大港;贸易大国,在欧洲排行第五,世界排行第九……
像荷兰这样又小又大的国家,世界上极为罕见。它为什么能小中有大,寓大于小?人们可罗列出很多原因:如投入资金多,如重视教育和科技,如社会机制科学合理等等。但记者总觉得其中还有别的道理。
从比利时驱车前往荷兰,虽然不能顷刻可至,但若稍不留意,车子已在荷兰境内奔驰了,因为两国边境上只立着一块界碑而已。往返次数多了,我找到了辨认比荷的“绝招”,就是看高速公路上行车线变细了没有。不管是实线还是虚线,只要仍是本来面目,就肯定还在比利时,若是细了大约1/3,就是说已进入荷兰了。荷兰的土地有好多是荷兰人自己从大海中夺来的,所以他们惜土如金,我行我素,决不同别人攀比阔气。
海牙是荷兰政府所在地,也算世界名城了。可是走遍全城,难于觅得奢靡华丽的大都市风光。足之所履,是略显狭窄的街道、小桥,目之所见,是平平常常的房屋、草坪。没有摩天大楼,连五层以上的建筑也很少。位于市中心的首相府和议会宫门前,游人信步可至,那里看不到豪华的轿车、威武的卫队。整座城市显不出什么威严和派头,没有特别的装饰,只有朴素和厚重。
记者有一位朋友是外交官,若论级别当在“高干”之列,且收入颇丰。他一家四口,住的却是两室一厅的公寓房。有一次我问他,是否打算换一套更宽敞一点的住房,他答道,不必。理由是大孩子在国外就读,全家偶尔团聚,挤一下就可以了。他说这些时,显得非常自然、平常。我倒是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慨,怔了好半天。还有一次,我见他换了一辆新车,以为是他刚买的,闲谈之间问起价格,出我意料的是那车是二手货,价格相当便宜。他那种泰然自若甚至不无得意的神态,令我默然、肃然。是的,荷兰人崇尚节俭到近于“小气”的民族特性,非常自然地流露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荷兰人节俭,务实,不事铺张,不讲排场,不屑于打肿脸充胖子,应该是荷兰小中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是凭借这种性格,奏出了小与大的和声。什么是小?什么是大?怎样才能创造大?从他们身上,难道不可以有新的领悟吗?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博茨瓦纳钻石工业一瞥
李春祯
博茨瓦纳是世界为数不多的钻石大国之一。论钻石产量,澳大利亚第一,博茨瓦纳仅列第三位;论钻石生产历史,印度最早,几千年前就开采钻石了。博茨瓦纳之所以被称为钻石大国,因其钻石品位极高,属名副其实的质量第一。
笔者在博茨瓦纳工作期间有幸一睹钻石生产的“庐山真面目”,仅在此记叙其精华,以飨读者。
      一、找矿
要找到钻石矿是非常不容易的。钻石矿所以难找主要是因为稀少,再一个原因是它的矿脉特别,不像煤矿、铁矿那样呈大面积,成百平方公里,钻石矿是管状的,像深埋在地下的一个大圆筒,直径仅一二百米,又称“金伯利岩”,很少露出地面。所以,没有专门技术是找不到的。
从1955年南非德比尔公司派出一个考察队,从博茨瓦纳图利地区入手,开始寻找钻石算起,到1966年7月终于找到莱特拉卡内和奥拉帕两个矿,用了整整12年。经过进一步钻探,奥拉帕矿于1967年正式投产,1969年莱特拉卡内矿投产。1972年在博茨瓦纳南部又发现了吉瓦能矿,1982年投产。至此博茨瓦纳拥有了三大钻石矿。
      二、开采
与找钻石矿相比,开采钻石就不是那么难了。钻石矿是露天开采,剥去上面的土层后,从管状矿脉中心挖起,成螺旋形向外扩展和层层深入,一车车矿石比较容易被拉出来。
接着是粉碎,分几道工序把矿石逐渐磨碎。首先将大块矿石压碎成几厘米大小的石块,然后一次一次缩小,直到变成粉末,只留下坚硬的钻石。用水将矿粉冲掉,一粒粒晶莹的钻石就跃然而出:有的白色透明,有的粉红,有的淡蓝,耀眼生辉。也有的看起来和煤渣差不多,黑乎乎的,可千万不要小瞧它们,这是贵重的工业用黑色金刚石。
经过初步分类的钻石被送到位于首都的钻石大楼,再仔细分类。然后每周一次,由专机运往伦敦出售。
      三、保安严密
参观钻石矿和钻石大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当然首先是钻石本身,其次就是严密的保安措施。
整个矿区是全封闭的,未经允许别想进入。矿区里面更是层层设防。一道道栅栏和铁门,没有专门负责的保安人员放行,就无法通过。在矿坑开采时,有保安人员监视。钻石进入粉碎阶段以后,直到选出矿石的整个过程,作业线一直是封闭的。工人不能直接接触到钻石。在分选钻石的钻石大楼里,监视系统将整个工作过程录下来,一发现问题立刻重放录像,一切便真相大白。所以在钻石大楼里,保安人员可能不比工人少。出门检查更是必不可少;参观者先要声明愿意接受安全检查,否则谢绝参观。
我们在矿里参观时,保安人员从头到尾步步随行,并提醒说,不要拣地上的石块,免生瓜田李下之嫌。出矿区大门前要通过X光机检查全身,最后还要经测谎器测验。发现可疑者,则要仔细搜身。这一套检查办法不是专门针对参观者的,矿上的所有人员,连保安人员自己在内,都得照此办理。
      四、经济命脉
钻石是博茨瓦纳经济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占其外汇收入的80%,对博茨瓦纳来说,钻石确实太重要了。
现在博茨瓦纳年产钻石1600多万克拉。但仅仅出口未经加工的原钻石赚钱毕竟少,为了增加收入,博茨瓦纳也想自己加工钻石,可这也要经德比尔公司同意。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博茨瓦纳在内的世界80%钻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都为德比尔公司所垄断。博茨瓦纳、扎伊尔、坦桑尼亚、安哥拉以及南非所生产的钻石都得卖给该公司设在伦敦的中央销售组织,由它安排在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美国、以色列、德国及南非等钻石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然后销售到各地。所以,博茨瓦纳要想自己加工钻石,就得同德比尔公司谈判,得到其同意后才能设厂开工。经过多次努力,博茨瓦纳终于建立了三个钻石打磨、抛光厂,现已能加工少量钻石。
博茨瓦纳同德比尔公司进行的另一场较量就是争取股权。因博茨瓦纳钻石是德比尔公司发现和开采的,该公司与博茨瓦纳联合成立了德比茨瓦纳公司。开始时,博茨瓦纳政府只持有15%的股份,后来在博茨瓦纳政府不断争取下,股份逐渐增加,现已占50%以上的股份。除股份分红外,博茨瓦纳政府还能从土地使用费、税项等得到相当一部分收入。如今,博茨瓦纳政府仍在为本国钻石工业的独立自主不懈地努力着。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我不想生孩子”
李景卫
多子女、大家庭是印度传统观念下的古老模式,千百年来世代相传。印度前总理拉奥膝下三子五女;比哈尔邦首席部长、人民党主席拉鲁.亚达夫身边12个子女围来转去;在享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市郊外,居住着一户祖孙三代130口人的家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新思想观念的接受和逐渐认识多子女对生活和工作、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种传统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印度人谈到生儿育女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时,观点迥然有别。有人认为,传统观念应该继承,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子女来传宗接代。有了子女,生活和工作照样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压力;另一种观点认为,按照传统观念,人口增长将失去控制。这就不可避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压力。全印民主妇女协会领导人兰加纳.尼如拉女士说,传统观念认为生儿育女对于女性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男人主宰一切的印度社会更是如此。从6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就试图控制人口增长,计划每个女性平均生育两个子女。30年过去了,这一计划完全落了空。现在,每个妇女平均拥有3.4个子女,造成人口急剧膨胀。1981年,印度人口为6.8亿,1991年增加到8.5亿。据印度人口参考局统计,到1996年中,印度人口已达到9.5亿。尼如拉女士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妇女没有权利决定子女数量的结果。
孩子太多对社会有压力,对家庭有压力,对母亲有压力。面对重重压力,一部分印度知识女性开始向传统观念挑战。接受采访的几位女性认为,传统观念必须改变。妇女应该有决定生或不生孩子以及生多少孩子的权利。米娜.瓦德温是一家公司职员,她结婚10年,先后四次怀孕。每次她都在说服丈夫的情况下终止妊娠。除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外,她还同丈夫一道游遍了印度各地和欧美的许多国家,充分体味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尽乐趣。“一个女性作出不生儿育女的决定往往不是很困难,但来自家庭的阻力有时会很大。双方父母会极力相劝,希望不要断了根。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压力。许多人不但不给予鼓励,反而散布流言,说你没有生育能力。”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夏兰.沙乌尔说,她婚后多年无子女,同丈夫生活得很快乐。不管是亲人的相劝,还是社会上的各种流言,她从不动摇,坚持不生孩子。“我们没打算生个孩子来继承家庭姓氏,也没必要以生孩子的形式向世人证明我们有没有生育能力。”
新闻记者密纳伊.潘特从另外的角度表达了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和丈夫决定不要孩子。我们发现没有孩子的生活照样充满欢乐。如果有了孩子,我会是个很好的妈妈,这个世界已经拥挤不堪,我没有为它再添新生命的打算。生了孩子,就要把他们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我的事业也必将遭殃。因此,我不想生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职业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越来越独立,逐步有了决定是否生儿育女的权利。她们开始认识到,女性除了生儿育女以外还意味着很多。她们可以把母爱献给家庭、献给社会。与此同时,她们认为,作出不生孩子的决定并不意味着女性要摆脱这一职责,而是在现实条件下更严肃、更负责和更明智的选择。在印度,虽然目前只有约2%的女性作出这样的选择,但这小小的百分比说明,多子女、大家庭的传统观念开始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种植巴西红木的老人
吴志华
1995年12月29日,罗尔当.西凯拉.丰特斯年满86岁。这位普通的老人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巴西全国种植25万株巴西红木树。
丰特斯是巴西红木基金会的主席。这个非政府组织是在1988年创建的。丰特斯原是一位农业专业和哲学专业的教师。1969年,他看到巴西红木即将绝种的消息时十分震惊。在女儿安娜的帮助下,丰特斯发誓要在巴西每个村镇都种植一棵巴西红木。他说,在没有实现我的这一理想之前,我不愿死去。
为什么巴西人不用巴西红木,而用松树作为圣诞节之树?丰特斯认为,这是由于外国人的影响。其实巴西红木很漂亮,可以用这种树来装扮圣诞节。另外,这也是世界上唯一成为一个国家国名的树种。安娜说,除了巴西滨海森林的原生树种外,巴西红木也可以在巴西全国种植。它平均每年生长一米左右,最高可达30米,树径达一米。它也是长寿树种,树龄可达千年以上。
对于丰特斯来说,巴西红木是他的全部生活。他出生在伯南布哥州的弗洛斯市,是内地人。在上小学时,就听教师讲过巴西红木的历史和它的重要性,对它产生了好奇心。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巴西红木。他认识一些稀有树种,唯独巴西红木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到累西腓之后,听说巴西前总统瓦加斯曾在“两兄弟”庄园种植过一棵巴西红木,于是,他赶去观看。但只见它种在一个小花盆里,叶子也被切掉了。丰特斯感到不可思议,“难道这就是被用来作为国名的树吗?于是,我就开始对巴西红木进行研究,发现它已经濒临灭绝,没有人对此关注。所以,我下决心要挽救它,后来就成为我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从丰特斯那里我们了解到,从1500年到1875年,大约有7000万株巴西红木被砍伐,平均每年18.6万株,每天500多株。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巴西红木成为巴西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支付外债的主要手段。
作为女儿,安娜为父亲的事业感到自豪。她告诉我们,现在,从里约热内卢到纳塔尔,还存在一条宽180公里的红木生长带,存活几十棵巴西红木。但是,要找到一棵最初的巴西红木已经十分困难了。“我父亲直接或间接负责在全国种植250万株巴西红木的树苗,每种一棵树苗都有登记。巴西文学院院长曾称父亲是‘巴西红木的传播者’”。
安娜认为,由于巴西红木的树干可以做染料或着色剂,这种红色染料色如炭火,故名“Brasil”,是由“Brasa”(炭火)一词转意而来。长期以来,巴西红木是令人垂涎的树种。从9世纪起,远东地区就开始种植巴西红木,后来,欧洲也广泛种植这种树木。那时的欧洲权贵都喜欢穿红色服装。在巴西,印第安人喜欢把这种染料涂在身上。当葡萄牙殖民者到巴西发现这里有大量的红木时,高兴得不得了。直到1532年,巴西红木是殖民主义者从巴西运走的唯一产品。
巴西红木的木质优良,可以经百年而不烂,是造船的好材料,直到今天,还有人寻找巴西红木来造船。巴西红木还是制作琴弓的理想材料。一根红木杈遇热后,可以自由弯曲。
为了推广种植巴西红木,丰特斯所领导的基金会在专门的苗圃种有20万株红木苗,只要写信或打电话,他们就会将树苗寄出。寄一棵巴西红木的费用也相当低廉。
(附图片)
坐落在巴西利亚市主干道上的巴西司法部大楼 吴志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