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业九六回顾九七展望
1996年底,本报经济部邀请有关部门的部分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回顾和分析1996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展望1997年的走势和前景。下面刊登的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编者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但农业特别是粮食再上新台阶难度很大
白志健(农业部副部长):199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是粮食在1995年较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可超过480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35亿公斤以上。棉花和油料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所减产,但供给仍可满足需求。
二是“菜篮子”产品持续增长,预计肉类总产量58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80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1.2%,禽蛋、奶类、蔬菜、水果等也都比上年有所增产。
三是乡镇企业运行平稳,速度和效益适度增长,预计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农垦经济有新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全年农业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4.5%左右。
四是农民收入增加较多。预计全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左右。
199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米袋子”、“菜篮子”省、市长负责制。第三是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农业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外,1996年虽然局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很大损失,但从全国看,气候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1996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初步摆脱了前些年徘徊不前的局面,表明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加强,也表明农业增产的潜力很大,但决不可盲目乐观。对丰收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估计不足。主要是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粮食调销困难、农民负担反弹、乡镇企业出现吸纳劳动力能力降低的苗头等问题。农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发展既面临资源紧缺的制约,又面临需求增长的压力。人们对农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很突出,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难度很大。
      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发展林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增强抗灾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王志宝(林业部副部长):1996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大丰收,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我国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自然灾害频繁。旱涝灾害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危害加剧。这与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密切关系。我国现在水蚀区水土严重流失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年流失有机肥5700万吨。同时,泥沙俱下,造成江河湖泊淤积,水库库容损失,水利设施效能衰减。如洞庭湖的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430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2600平方公里,蓄洪调峰能力大幅度下降。建国以后,因泥沙淤积全国水库库容减少40%。
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荒漠化日趋严重。全国风蚀区沙漠及风蚀沙漠化土地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造成大量良田被侵蚀,每年损失耕地约350万亩,大大超过建设用地占用的农田数。
生态环境恶化已给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亮出“黄牌”。常言道:山清水秀、林茂粮丰,是有科学道理的。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积极恢复森林植被,这是改善环境、增强抗灾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基础脆弱、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林业开发的市场容量大,技术和资金要求不高,农民群众易于接受。林业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解决农民增收大有可为。目前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在山区,90%的贫困人口也在山区。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开发山地资源、挖掘林业潜力,是解决农业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关键。
另外发展林业还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拿木本粮食来说,从辽宁到两广、从山东到甘肃,都可以大种板栗,亩产可达到200—250公斤。油茶、油橄榄这些木本油料产油率都很高。目前我国有40亿亩林地和宜林地,适当地把这些木本粮油向山上转移,可以腾出更多的粮田,缓解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矛盾。
      水利应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重点,这是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脆弱局面的关键
张春园(水利部副部长):1996年我国农业战胜了水旱灾害,再次获得丰收。但农业基础脆弱、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强农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思想丝毫不能松懈。
水旱灾害历来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旱灾更是头号大敌。1996年北方地区虽然遭受了大面积的春旱,但由于持续时间短,后期雨量充沛,加上各地加大了抗旱减灾工作的力度,使农田因旱成灾面积减少到9000万亩,这是1976年以来的20年中数量最少的一年。入夏以后,虽然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成灾面积达1.8亿亩,但由于洪涝发生时大部分地区夏收已完,晚稻还未扬花,加上抗灾减灾措施得力,使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据专家初步分析,气候条件好和抗灾、减灾措施得力而增产的粮食占当年总增产量的40%以上。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近几年来,特别是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其建设规模和效果都是1980年以来最好的。
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脆弱。首先表现在干旱缺水严重,灌溉面积发展滞后。1980年以来的15年,全国灌溉面积的增长幅度只相当于1980年以前一年的增长幅度。90年代全国农田年平均因旱成灾面积近2亿亩,是50年代的2.5倍。其次是农田防洪标准低。90年代农田年平均洪涝成灾面积是50年代的两倍。再则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效益衰减。据调查,每年因此减少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减少粮食生产能力达20亿公斤。
要提高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须真正把水利建设作为基本建设的重点,增加投入;要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江河治理、河道清淤、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搞好灌区的配套改造,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发展灌溉面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199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研究员):1996年农业尤其是粮食的丰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领导重视,政策对头,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这四大因素对增产的作用是明显的。从客观上看,也有一些重要的增产因素不会年年都存在,特别是很难正好组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性的作用。一是国家对定购粮的价格提高了42%,而价格总不可能年年都这样大幅度地提高;二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3000多万亩,压缩了一部分棉花、大豆面积,而一旦对棉、油、大豆的市场需求转旺,作物的播种面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三是1996年的气候在总体上对粮食增产是利大于弊的,而这样帮忙的气候也只能是几年才一遇。因此,分析1996年丰收的原因,还不能说粮食的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地达到了现有的产量水平。
要保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最关键的是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购销储备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前的收购状况将决定今年的生产状况。二是防灾抗灾问题。1996年的汛期,水量并不是历史上最大的,但紧张的气氛却是少见的,可说是全力以赴才勉强过关。三是1997年农民增收的因素并不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正呈下降之势,乡镇企业的效益有所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门路并不宽。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不好,受影响的不仅是农村,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市场的扩大。四是农民不合理负担下半年又出现了反弹。
1997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能否突破难点,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能否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粮食等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要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出路就是加快发展。一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尤其是非耕地的农业资源,增加各类农产品的产出;二要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要引导乡镇企业围绕满足市场需求和带动农业发展的结合部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增长优势;三要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增值所带来的利益。当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宽松、市场价格稳定,给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一个侧重点是国有粮食系统的体制改革,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另一个侧重点是粮食市场的建设,这就要培育新的粮食经营主体,逐步完善粮食市场的体系和规则,逐步形成政府调控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
      粮食购销体制非改不可。必须打破粮食系统一家经营的格局,实行以粮食系统为主渠道的“一主多辅”经营办法
张定龙(国务院研究室副局级研究员):1996年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是个盼望多年的好年景,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能否把这些问题及时解决好,关系到1997年农业、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从1996年的情况看,粮食产量虽然创历史最高纪录,但这个产量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并不多。因为,人均占有量也就是400公斤左右,只是基本满足需求,而且是在净进口量较大的条件下出现的地区性、结构性的平衡有余。
在秋粮上市时,为防止发生“卖粮难”,避免市场粮价下跌过多,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证收购资金、增加国家专项储备、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动员销区饲料加工企业专储等。应当说,这些措施是非常有力的。
问题出在哪里?根本问题在于粮食购销关系不顺,流通体制不完善。靠粮食系统一家经营、一家承办是不行的。一方面是亏损挂帐增加,财政补贴增加;另一方面是不能及时把农民要出售的粮食收购起来。这种体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加快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关键的一条是要有竞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以粮食流通系统为主渠道,实行“一主多辅”的办法,增加流通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开展有序的市场竞争。
      1997年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防止粮食产量出现滑坡
马晓河(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最好的一年,主要表现是:(一)农产品供给总量大幅度增长,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农业增长速度达到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增加值预计为5%。同今年工业增长速度13.3%相比,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保持在1∶2.7以下。以此看,今年国家在协调工农业发展关系上是成功的。(二)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在区域上的差距开始有所缩小。可喜的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三)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所缩小。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8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而当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增长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变小,从1994年的1∶2.6,降为1∶2.38。在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下,农村市场繁荣,消费品需求稳中见旺。
目前,个别地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比如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1997年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要稳定大宗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防止粮食产量出现滑坡。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培育多元社会主体,发育农产品市场。四要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改革许多方面的新进展,是农村经济形势如此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缪建平(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农业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形势,很重要的一条,是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新的实现途径和突破口,农村改革有了很多新的进展。推进了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和乡镇企业改革。在土地制度方面,沿海发达地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适度规模经营,对稳定粮食生产发挥了良好作用;中西部许多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非耕地制度建设的突破和创新,对开发山区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
乡镇企业通过多年来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兼并、拍卖、组建企业集团等多种形式的试点探索、总结完善,今年已经进入了一个逐步规范、深入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国乡村集体企业已有很大一部分进行了改制。通过改革,使乡镇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得到优化,集体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增强了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给乡镇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展产业化经营方式迈出了新步伐。把发展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两个根本转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来抓,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各地都因地制宜选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培育、扶持有市场开拓能力、辐射面广、带动农户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培育各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许多省市和地区都特别注重探索新的联合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以真正解决农业规模效益和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联接问题。
     粮食市场还不成熟、不稳定,最有文章可做的是改善经营者行为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唐仁健(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研究员):199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应该充分肯定。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已连续两年协调得较好,农民收入约增长6%,增幅可能继续超过城市。农业结构调整比较适度,乡镇企业发展质量也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经济“软着陆”所作的贡献:农业连续两年大丰收,为降低物价、抑制通胀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同时,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也为整个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的粮食市场还不成熟,不稳定,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粮食这种产品的弹性很小。一个很小的数量变动就可能引起一个很大的价格变动,这一点我们总是认识不够。其次,从生产者、经营者等各市场主体看,由于改革不到位,行为都不够规范,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最后,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体系不健全,各市场主体的不规范行为便难以得到有效校正。以上几个方面,粮食弹性改变不了,农户小规模生产短期内也难以改变,最有文章可做的是改善经营者行为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两方面现在还没有很好破题。
199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会太紧,气候,据有关方面的谨慎估计,可能是中常年景。现在最不确定的因素是市场和价格走势。明年农业增产的难度比今年大。现在有关方面正在研究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方案。在整个大的思路中,我认为要把建立政府独立、垂直、权威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作为重中之重来考虑。只有这一改革完成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才有松动的“余地”,粮食企业改革才有“压力”。因此,粮食储备调节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个“活眼”。此外,应该考虑建立既有活跃的多渠道经营,又有规范有序、竞争适度的经营组织结构。
      1997年如果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继续稳中有降,农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增速不容乐观
韩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根据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综合分析,对于1997年我国农业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我有以下看法:
1997年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的前提下,粮食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八五”期间,国家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累计达到2598.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了一倍。目前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品种搭配适当、能够有效提供商品粮的基地体系。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会继续重视粮食生产,努力增加粮食供给总量。上述因素,无疑会对1997年的粮食生产产生积极影响。
局部地区出现的粮食调销困难现象,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1997年的粮食生产。
从总体上看,1997年粮食生产仍是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从我国粮食增长的周期性规律来看,如果政府继续对粮食生产实行保护性政策,在2000年前,是有可能提前跨上5亿吨粮食总产量台阶的。
根据目前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同程度地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状况分析,1997年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将继续稳中有降。
乡镇企业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在整个农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也面临外部经营环境趋紧的严峻挑战。
1997年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人数预计将进一步减少,就地就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数继续增加。由于一些大城市继续对农民工进城实行限制措施,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的流动仍较为平稳。
从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农民收入仍会平稳增长,但要在2000年实现“小康”目标,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容乐观。
要在1997年实现农业的稳定增长,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放开粮价,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国家专储业务与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业务严格分开,粮食风险基金要到位。建立粮食消费目标补贴制度,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实行限量、低价、定品种规模的供应。消除地区封锁,形成国内统一市场。应在发育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产区和销区签定购销合同,国家要制定专项法律,保证合同的有效性。积极发育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增加政府的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增长的基础条件,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扶贫中央对今后几年的工作做了新的部署,下一步的关键是落实
杜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研究员):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是我国整个农村、农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温饱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奔小康的步伐。
1996年9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今后几年的扶贫工作做了新的部署和调整:第一,贫困地区要以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第二,明确提出各级党政一把手抓扶贫的责任制;第三,中央和地方都要增加扶贫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强管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些新的调整抓住了目前扶贫工作中的要害和关键。
基本消除贫困,是我国“九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离本世纪末只有几年时间了,如期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任务很艰巨。当务之急是将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
具体说到解决温饱这个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我认为最要紧的,是将中近期的扶贫战略由以区域经济开发为主转为以扶持贫困户、保证效益落到贫困户和解决他们的温饱为主上来。这就要求实现人财物、技术、信息等一系列的相应转移,要有组织制度的改造和创新,要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规范有关扶贫组织机构的活动和保证扶贫资金使用的正确方向和高效益。
(附图片)
1996年各地农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图为河北永年县三塔村农民正在温室里收摘鲜菇。白彦的王志中摄
四川长寿“贩蛋”大军富农民。樊强摄
91岁的李冬香说:“俺也要穿丝绸。”李玉增摄
广西鹿寨县生产优质水果人均39公斤。柏林摄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由一个穷村变成中国农村的一颗明珠。瞧,华西村农民住宅多气派。陈飞摄
祖孙乐丰收 程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