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心连职工情系万家
——全国总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袁建达
送温暖,送温暖,送温暖……
元旦春节期间,这极富人情味的词儿频频出现在报刊版面和电视屏幕上,传递着人间的温馨和友爱。
“送温暖”,是全国总工会正在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工程的名称。自1992年初以来,全国总工会根据党中央部署精神,组织各级工会在全国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1994年4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职工的需要,全总决定把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活动拓展为“送温暖工程”,以实现送温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实施“送温暖工程”,是在党的领导下和政府的支持下,动员全社会伸出互助友爱之手,帮助那些暂时处于困境的职工,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
      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基层送温暖,为各级干部作出了表率
“送温暖工程”首先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他们不但就此作了许多重要指示,而且满怀深情地连年深入到贫困地区、灾区,慰问职工,听取困难企业干部职工的呼声和要求,并实地解决问题。
1995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等同志的陪同下,风尘仆仆来到陕西、甘肃两省,慰问受灾地区困难企业和生活困难的群众,并在几次讲话中强调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
1996年年初,李鹏总理来到陕西,亲切看望那里的国有企业和职工群众,并就依靠广大职工克服暂时困难和实施送温暖工程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胡锦涛、吴邦国、尉健行等中央领导同志1996年也分别在广西、贵州、北京等地慰问困难企业职工和劳动模范。
在199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和朱镕基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关心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胡锦涛同志最近对实施送温暖工程作了重要指示。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解决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经过各级工会干部的努力,“送温暖工程”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轨道。
全总着力建设送温暖机制,形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补充。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暂时困难的企业和职工,都能看到一队队工会干部带着慰问品或慰问金,来到他们中间问寒问暖,与他们一起共商企业振兴大计。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场面,构成了近年来岁末年首的一道道风景线。
全国总工会已连续5年兵分数路,每路均由副主席带队,分赴各地送去温暖。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每当谈起这件事,总是感慨万分,对职工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仅去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国各级工会与各地党政部门一道,就筹集慰问金12亿元,走访调查了6万家困难企业,慰问救济了700余万户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和劳动模范家庭。
如果把工会送去的“温暖”理解为仅仅是给些钱或物,那就很不够了。全总实施的这项工程,已逐步脱离初始阶段,进入到“逐步形成一种机制,使它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补充”的高级阶段。
截至1996年8月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40个地市、1500多个县(市)和10余万个基层、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各级工会长年坚持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扶贫活动,已达到每年使30万户困难职工家庭脱贫的规模。
据对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已有5万多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与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家庭建立了经常联系,累计联系困难企业1.8万家,联系困难职工家庭47.6万户。
全国已有23个省级工会、200多个地市级工会和1200多个区级工会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组织,筹集基金总额达10亿余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地工会走出了一条条新路子
有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国各地工会按照全总的统一部署开展“送温暖”活动,同时又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开动脑筋,大力创新,走出了一条条卓有成效的新路子。
湖南省株洲市总工会从1994年开始就组织开展了“富帮穷、大帮小、几帮一”的企业帮企业的结对子活动。他们先后15次组织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和技术人员到12个困难企业考察,确定具体的帮扶内容和形式。该市黄丰桥煤矿地处偏远山区,煤炭滞销问题曾一度困扰该矿领导和职工,矿区到处是积压的煤炭,职工工资发不出,只好发煤让职工自己去销售。市总工会及时请来20多个大中型企业的工会主席和供应处长,为该矿推销煤炭,还帮助他们建立了长期的供应关系,使这家煤矿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一个有30余万职工的新兴工业城市。这个市早在1991年就成立了职工扶贫解困工作协调领导小组。1996年9月,市政府又成立了城市低收入家庭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从而建立了有力、有序的组织领导体系。他们层层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研究制定了扶持贫困职工的优惠政策,兴办了攀枝花市职工贸易市场,指导和支持基层兴办职工消费合作社。几年来,该市受到帮助的职工达1.4万多户,其中脱贫的已有1万户。
北京铁路局实施的“火车头送温暖工程”体现了铁路行业的特殊性。他们针对铁路点多线长、条件艰苦、流动分散、昼夜作业的特点,开展了“建设生活线送温暖”、“扶贫帮困送温暖”、“贴心人服务送温暖”、“消费合作社送温暖”等活动。其中“建设生活线送温暖”着眼于改善沿线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在沿线的小站、工区和作业点普遍建立了小农副业生产基地、小伙食团、小单身宿舍、小浴室、小服务队、小庭院等“六小”设施,使沿线职工日常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辽宁省葫芦岛市在构筑职工互助补充保障体系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他们通过在全市职工中开展“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少买一次化妆品,为困难职工献爱心”等活动,建立了91个“送温暖工程”基金组织,向困难职工定期提供帮助。该市困难企业一位50年代的劳动模范,退休后患有严重的疾病,因企业困难拖欠工资,无力就医。市总工会了解情况后从温暖工程基金中支出6000多元钱,派专人陪他到丹东看病,解除了痛苦。后来,工会干部又帮助他开办书店,为他生活自理自立提供了保障。
葫芦岛市还建立了职工就业安置体系,为困难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提供培训服务,以便于他们再就业。经过培训,该市目前已有1.8万名下岗职工走上了自谋自救道路。
来自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数字表明,几年来,各地工会共帮扶困难企业8500多个,其中3000多个企业减亏、停亏或扭亏为盈;各地工会创办职业介绍机构200多个,成功介绍失业或下岗职工重新就业15万人次;开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300多所,对100万职工进行了培训;工会兴办的经济实体已安置富余职工、待业人员及困难职工家属就业72万人;各级工会兴办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组织,已经有1500多万职工参加;各级工会兴办的职工消费合作社已有近6000个,入会社员500多万人;哈尔滨、沈阳、武汉、吉林等20余个城市创办了职工扶贫解困贸易市场……
请别小看这些枯燥的数字。正是这些“数字”,为职工筑起了一道道抵御天灾人祸的防线。
      “互助互济,八方支援”送温暖工程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黑龙江省密山市困难企业职工吴福顺多年患病。她的丈夫两年前去世后,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贫困的家。4年前,为了供儿子上大学,这位母亲咬牙卖掉了自家的房子。1995年,她的二儿子又考上了北京的民族学院,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急得她直哭。她家的事牵动了密山市国税局68名职工的心。当该局工会把职工捐助的2400元钱送给她的时候,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送温暖”带来的社会影响之一。去年一年,黑龙江省鸡西市有1000余名学生步入各类大专院校,其中有30%的孩子由于各级组织、各界人士的捐助,才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送温暖工程”正从工会走向社会,得到了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初步形成了“互助互济,八方支援”的社会氛围。
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抓送温暖,建立目标责任制,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上海、青岛等市总工会成立的职工物资互助中心,随时接受企业捐赠的物资和群众捐赠的衣物及日用品。各地数以百万计的职工参加互助互济活动,组成“贴心人服务队”、“送温暖志愿者服务队”等,为生活困难或老弱病残职工提供各种日常生活服务……
不久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总工会等三个部门倡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向困难职工献爱心活动,短短几天就收到数万元钱及大量衣服,全部及时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该县集成材三厂厂长张明和把上级奖给他的2万元钱主动送到县总工会,要求捐给最需要的职工。延吉市个体协会发出倡议,号召已经步入“小康”的个体户与职工特困户结对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个体户们热烈响应。
青岛市的一家百货店在报纸上看到全社会为困难职工捐款捐物的连续报道后,当即将准备店庆的8000元钱拿出,购买了面粉、大米、花生油等生活必需品,走访了330户困难职工,同时与3户职工家庭签定了结对资助协议书,每月定期对他们实行补助。
扶贫济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中国工会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将其发扬光大,赋予其新的生命。实施“送温暖工程”,不仅可以通过为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切实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可以通过发动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参与送温暖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华民族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香港中华总商会访京团
强调“九七”之后绝不会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范丽青、冯秀菊)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曾宪梓为团长的香港中华总商会访京团,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江主席强调,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国策。这些方针政策既有利于600万香港同胞,也是国家总体利益之所在。他说,香港是一个繁荣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旅游中心,我们非常重视香港的独特作用。“九七”之后,我们绝不会去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江主席表示,“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离不开香港各界同胞的共同努力。香港同胞曾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作出了贡献,在实现“一国两制”、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对香港同胞寄予厚望。希望香港各界同胞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对“九七”之后香港的繁荣稳定充满信心。
代表团团长曾宪梓表示,一定要发扬香港中华总商会爱国爱港的优良传统,更加广泛地团结香港工商界人士,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会议召开
朱镕基说,解决国有企业困难要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路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胜劣汰新机制
本报北京1月9日讯新华社记者焦然、本报记者王彦田报道: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要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普遍的、认真的考核,加强企业管理和实施再就业工程,要靠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来推动国有企业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难。
这次会议由国务院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吴邦国,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任建新,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朱镕基在讲话中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他说,经过三年来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我国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形势。去年,在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9.7%)的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明显抑制,零售物价涨幅降到6%。在外汇储备增加到1050亿美元、农产品收购资金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年货币发行仍然控制在1000亿元以内。全国工商税收去年增加1062亿元,保持了过去三年每年增收近1000亿元的势头。国家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以内。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当前经济工作的迫切任务主要是,第一,在农村要加强粮食收储工作,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保护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二,在城市要突出搞好国有企业,切实解决部分亏损企业的严重困难。
朱镕基说,当前农村形势大好,粮食连续两年获得大幅度增产。国务院早有安排,加强了粮食收储工作。国家粮食库存去年底已达1485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初增加344亿公斤,也就是说,两年增产的粮食大部分已收上来了,农民去年售粮增加的收入即达数百亿元。目前收购工作正在继续进行,收购资金由农业发展银行给予了充分保证。国务院最近又决定以定购价提前收购国家专储粮115亿公斤,因此从全国来说,不存在“卖粮难”的问题。由于粮食丰收,去年市场粮价普遍有所下降,但是基本上仍高于国家定购粮价,例如,小麦市价一般高于定购价,晚稻市价一般相当于定购价,只有玉米由于特大丰收,市价一般低于定购价。需要指出,去年粮食定购价比1995年提高近50%,远高于粮食种植的成本,也高于进口粮食到岸价,因此,从整体来说,也不存在“谷贱伤农”的问题。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向农民发布“安民告示”,国家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正在以定购价敞开收购国家专储粮,市场粮价只会回升,不会降下去。农民不要急于出售粮食,更不要以低价卖给私商,自蒙损失。特别要树立“储粮备荒”意识,不要把口粮也卖给国家。粮食已两年丰产,要准备今年可能出现灾情,农民如不多储备一点粮食,一遇歉收,又要以高价买返销粮,于己于国都不利。此点务必做到家喻户晓。
在谈到国有企业问题时,朱镕基说,要对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有客观因素:国家两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工业利润向农业转移;国家调整了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产业价格,加大了工业企业成本;新的会计制度提高了企业折旧率,项目贷款利息也打入了企业成本;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向个人倾斜;地方建设向企业摊派增加了企业负担。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有以下三点:一是重复建设造成低水平竞争,而且是“优难胜、劣不汰”;二是许多产业受到“水货”走私的严重冲击,市场秩序混乱;三是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太多,企业管理工作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
朱镕基指出,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必须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要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精神,坚持“三改一加强”。今年重点是要整顿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第二,要大力推行再就业工程,对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过多的问题。这方面要推广上海、青岛等地搞好再就业工作的经验。第三,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为了贯彻多兼并少破产的方针,国家将加大促进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的政策力度。
朱镕基在会上宣布,对破产企业一定要贯彻资产变现、关门走人的原则,对破产企业职工要通过再就业工程妥善安置,不搞“整体接收”或“整体收购”方式。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要承担全部债务,国家只要求兼并企业在五年内还本,利息免除,还本宽限期一至两年。对缺乏破产、兼并条件的困难企业,可在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前提下,适当减免贷款利息。所有以上政策均只限于110个试点城市的国有工业企业(内外贸企业只享受兼并的政策),而且要按计划、按程序进行,由国家经贸委牵头组织实施。所有破产、兼并、减息所冲销的银行资产均在银行呆帐准备金中冲销。今年,冲销总数限定在300亿元以内,今后每年还可逐步增加。
吴邦国在会议讲话中指出,今年要加大企业兼并工作力度,总的原则是要规范企业破产,进一步放宽企业兼并的优惠政策,要根据煤炭行业减人增效的经验,把以产定人、减员增效,作为当前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一条重要办法。他指出,企业兼并破产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希望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加强配合、共同努力,以确保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工作顺利进行。
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周正庆、石秀诗也出席了会议。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会上就企业兼并破产、减人增效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了发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主任、人民银行分行行长、劳动厅(局)长、商业厅(局)长、外经贸厅(局)长、“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主管副市长,以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各地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参加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瑞典客人
新华社北京一月九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瑞典著名企业家彼德.瓦伦堡博士一行。
江泽民说:“中国的邮电通信事业正在迅速发展,我们欢迎瑞典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家来华开展互利合作。”他说,中瑞关系一直很好。瓦伦堡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年来为中瑞经贸合作做了许多工作。
瓦伦堡曾于一九八七年和一九九三年两次访华。他对再次见到江泽民主席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这次来访看到中国又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新发展,使他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希望,瑞中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加强。
邮电部部长吴基传等参加了会见。
瑞典客人是应邮电部邀请,于一月七日抵京对中国进行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工商税收增收额突破千亿
朱镕基向全体税务工作者表示感谢和慰问
本报北京1月9日讯全国工商税收收入1996年累计完成6446亿元,税收增收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至此,全国税务系统连续6年超额完成各项税收任务,并取得连续4年平均超收960亿元可喜成绩。
1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报告上批示:“1996年税收工作成绩巨大,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请向全体税务工作同志(包括国税局、地税局)表达我的衷心感谢、敬意和慰问。务请再接再厉、坚持不懈,总结各地区超收、短收的经验教训,加强征管和催缴欠税,把税务工作做得更好。”
据统计,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收入累计完成6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增收106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超收419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地方级收入完成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国内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完成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加上国有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和其它收入,去年税务部门组织的各项财政收入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到7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此外,税务机关还办理出口退税826亿元,比上年增长50.5%,有力地支持了外贸出口。
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持续、快速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各地区工商税入全面增长,24个地区“两税”收入任务超额完成;收入的均衡性进一步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继续大幅度增长,收入完成1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其它各税种收入全面增长,营业税增长22.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增长40.6%。
税收工作取得好成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的发展为税收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税源;二是税务系统坚持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收稽查力度,减少了税收流失;三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保证了税收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1版(要闻)
专栏:

继续为“科教兴国”尽心尽力
  湖北建行尊师重教之风更浓
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任卫东)记者最近再访因坚持尊师重教而享誉社会的湖北建行,欣喜地发现,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他们这团燃烧了十年的爱心之火,借举国上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风,愈燃愈旺了。
去年初,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十年如一日尊师重教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响应。一年来,湖北建行1.8万名职工再次捐款120万元,使尊师重教奖励基金由去年的400多万元增至目前的600多万元;湖北建行尊师重教联合会在继续资助1995年确定的40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上,又决定再向省内40名贫困学生每年提供3000元的资助,直至其完成大学学业;表彰、奖励了21名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设立了研究生教育基金,暂定每年共提供42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导师,资助优秀研究生教材出版。
截至目前,建行湖北分行全体干部职工已累计为尊师重教活动捐款660多万元,表彰、奖励了690多名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资助30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助80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奖励优秀研究生导师44名、优秀研究生103名,资助出版优秀研究生教材13本。
湖北建行尊师重教之举,在全国金融系统引起较大反响。去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系统的广大职工分别捐款1300万元、3000万元和5700万元,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德基金”、“中国建设银行爱心基金”和“中国工商银行奉献基金”。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也有了类似基金和活动。湖北建行的尊师重教活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赞扬和积极支持。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将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将于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
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召开的这次大会,将认真总结1994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以来的双拥工作,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双拥工作的任务,命名表彰一批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就双拥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大会,对于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军队建设,将产生重要作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灾害大干劲大变化也大
出实招求实效赢得实绩
河北灾年农业工业双喜临门
本报石家庄1月9日电记者何伟报道:在严重洪涝灾害给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困难的199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加强农业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两个战略重点,出实招,求实效,赢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业农业双喜临门的好年景。
据介绍,河北粮食生产在连续三年登上250亿公斤台阶的基础上,去年总产达到277亿公斤,再创历史新纪录;工业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利税、利润两项硬指标增幅均名列全国第二。
不同寻常的成绩,是全省上下埋头干出来的。去年,河北省64%的县市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春旱夏涝之灾。特别是那场50年一遇的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359亿元。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6400万人民抓住农业和国有企业两个重点不放松,及时提出打好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两个硬仗,一方面竭尽全力安顿好灾民的生活,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做出“重灾少减产,轻灾不减产,无灾多增产”的部署。
为强化弱质农业的基础地位,省委、省政府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县级领导目标责任制为保障,加大科技兴农的实施力度,相继组织实施了“吨粮田”建设、旱作农业工程、种子工程、菜篮子工程、沃土计划、粮棉高效开发等。一年来,全省良种覆盖率达92.8%,落实粮田“双千”工程1195万亩,化肥深施2000万亩,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
国有企业以扎扎实实推进“学邯钢、转机制、调结构、抓市场”为突破口,把挖潜增效指标层层量化分解,纳入责任目标。省委确定的学邯钢50家典型企业和300家“种子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紧紧围绕两个根本转变,发展企业集团,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名牌战略,推进技术开发创新。
大干带来大变。据初步统计,去年全省蔬菜产量达270亿公斤,种类增至11大类80多个品种,除满足省内城乡市场外,还大量销往京津。肉蛋奶果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2%、7.1%、13.3%。24个县市区跨入小康县行列,100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国有企业“大”的更强,“小”的更活。全省23家支柱性企业集团挂牌运营,70%的国有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放开经营。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比去年增长17%,实现利税和利润同比增长15.5%和21.1%的佳绩。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贫在深山有远亲
本报记者刘亮明
喜庆爆竹、开心锣鼓把沉静的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韩勿拉乡段家村渲染得过节一般热闹。12月23日上午10时许,全村老老小小冒着严寒簇拥到村口,欢迎来缔结友好村的呼和浩特市章盖营子乡碾格图村的乡亲们。
一双双粗糙的大手攥在一起,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暖在心里。54岁的段家村村民段有龙念念有词:“老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居闹市无人问。如今老黄历变了,高兴得老汉我几宿没睡稳。”
碾格图村原也是靠“刮碱熬盐卖窗花儿”过日子的贫困村,经过十几年苦干,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十几天前,在段家村扶贫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同志带领15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专程前往参观学习,碾格图人深为段家村人立志脱贫致富的精神感动,村支部和村委会当即提出,愿和段家村结成友好村,帮乡亲们尽快脱贫。
10时半,缔结友好村签字仪式在村小学教室里开始。48岁的碾格图村党支部书记陈心亮把本村的经验和盘托出:坚持农田水利建设,狠抓科学种田,重点发展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我村和段家村‘结亲’,给乡亲们的见面礼是10头小牛,11只良种绵羊,11只良种绒山羊。”陈心亮的讲话激起长时间的掌声。“咱段家村要把结友好村当成一个起点、一次机遇,认准农林牧结合的路子干下去,让咱这穷山沟尽快变个样。”段家村支书段飞的话代表了全村人的心声。
在段家村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两位村支书在“议定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下了共同致富的沉甸甸的希望。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西藏自治区妇联在尼木县设立了“蓝天春雷”女童班,使25名失学女童重新走入课堂。三年来,自治区妇联捐资1.5万元,解决这些女童的吃穿及学杂等费用。这是身着校服的女童在课间嬉戏。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