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伟人的“特质”
于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的今天,在红军长征六十周年纪念日就要到来的今天,在我们组织实施跨世纪工程进行新的长征的今天,重新诵读这首大气磅礴的壮丽诗篇,仍然使人受到巨大的震撼和鼓舞,更使人缅怀他老人家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
一九三六年,毛泽东把这首七律写给了第一个到陕北苏区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在《西行漫记》这部第一次忠实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可歌可泣壮举的著作中,首次发表了毛泽东的这篇诗作。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以一个杰出的新闻记者的非凡的洞察力,预言毛泽东“将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而且揭示了毛泽东“将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的奥秘,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坚定的本质上的活力”、“一种不可思议的特质”,那就是“他综合地说出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毛泽东代表了中国人民(其中大多数是农民)的利益,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富裕幸福而忘我地奋斗。斯诺的分析切中肯綮,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他所说的毛泽东的“特质”,其实也是我们党的“特质”,我们人民军队的“特质”,这个“特质”不是别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功?
为什么长征能够胜利?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
为什么中国革命能够胜利?
其根源都在于此。斯诺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的严肃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结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他以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和光辉思想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我们的代表大会应该号召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
这些郑重剀切的谆谆教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铭记在心,身体力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事实表明,热爱人民,忠于人民,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一九九○年就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中,把“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他强调指出:“讲政治,就要求坚持尊重群众、尊重实践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可以说,领导干部的素质,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素质。这种素质,也就是斯诺当年所说的那种“特质”。一个共产党员如果背离或丢弃了这种宝贵的“特质”,也就丧失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素质。
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回顾建国以来四十多年走过的道路,愈加感到毛泽东同志的这个预言是多么英明、多么正确。为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进行新的长征。这个长征,是六十年前的伟大长征的继续,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振兴中华的伟大长征的继续。在新长征的路上,也会有新的“万水千山”,但是,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坚持共产党人的“特质”,我们就有充分的把握,夺取新长征的胜利。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新型生物粘合剂可代替手术缝合
一种可以代替手术缝合技术的生物粘合剂——wab生物粘合剂(wab生命胶),由济南世纪生物粘合剂研究所所长王爱本教授及其专题小组研究成功。wab生物粘合剂具有粘合、止血、促进愈合、减轻瘢痕等多种功能。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是对传统外科闭合伤口方法的重大改革。卫生部已将这项技术列入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据新华社电)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北京长安大戏院重建落成
易地而建的长安大戏院历经三载,如今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北京长安街东端。
原址西单的长安大戏院创建于一九三四年,老一辈梨园名伶梅兰芳、尚小云等大师均在此有过精彩表演。九十年代初因地铁工程被拆除。新落成的长安大戏院坐落在建国门内、国际饭店东侧的光华长安大厦内,是一座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国家级甲A类剧场,内有八百五十二个座位。整个戏院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仍以演出京剧为主,同时兼演歌舞、话剧、电影等。(新华社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日俳句汉俳交流会举行
本报北京9月8日讯记者周庆报道:中国、日本100多位俳句、汉俳作者9月4日在京雅会,开展学术交流,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盛会。
“蔷薇绽奇葩,原种月季连一脉,已称世界花。”这是日本当代作者小林卓吾在会上咏中国蔷薇、月季的俳句。俳句创作在日本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句17音,算一首,是世界最短的诗型。现在,全日本约有1/10的人喜爱俳句创作。本世纪20年代,郭沫若译介日本俳句,并仿其格式创作三行诗。1980年,赵朴初在欢宴日本俳人协会时,以汉字创作三行诗,字数分别是5、7、5字,共17字,首以汉俳称之,从此不少诗人词客以汉俳形式开展创作、交流,流风所及,达于港澳、欧洲华人社区。
这次交流会由全国友协主办。


第4版(要闻)
专栏:

乌洽会落幕
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合同成交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本报乌鲁木齐9月8日电记者陈沸宇从今天闭幕的’96乌鲁木齐经济贸易洽谈会上获悉,本届乌洽会对内对外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合同成交额均创历届乌洽会历史最高水平。
在签订的对外经济贸易成交合同总额10.64亿美元中,出口额4.37亿美元,进口订货为4.62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项目1.64亿美元。此次国内贸易和经济合作项目成交52.8亿元人民币,其中商贸成交27.8亿元,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5亿元。
对外贸易方面涉及45个国家和地区,成交面达98%。今年的对外交易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出口的商品结构有很大改善,除传统的农副土特产品外,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深加工产品、机电产品明显增加;二是对外经济合作所签合同项目的协议外资金额和达成协议的数量、质量均比往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外商投资明显偏向新疆的石油化工、矿产开发、农业水土开发等资源优势产业。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光耀访问河南
新华社郑州9月8日电(记者刘雅鸣)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一行在圆满结束对河南的访问后,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郑州前往上海。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等到机场送行。
在河南访问期间,李光耀参加了河南省政府主办的“河南省情况说明会”,出席了新加坡工业联合总会与河南省企业管理协会联合成立工商合作委员会备忘录的签字仪式,并在李长春的陪同下考察了河南和新加坡合资兴建的“黄河大观”旅游区以及筹建中的郑州公路港新港工程。
昨天晚上,李长春会见并宴请了李光耀资政,对他两年后再度访豫表示欢迎,并称李资政对河南的访问将把豫新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加坡在河南省投资企业已达101个,新方投资额近两亿美元。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天津马铃薯脱毒技术转让美国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最近与美国国际农技公司签订合同,以100万美元向美国转让一项马铃薯脱毒技术。天津蔬菜所于1994年实施了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良种产业化工程。该所马铃薯研究室发明的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快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美国获得了专利。(肖荻)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北京至沙迦航线开通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9月4日开通北京—乌鲁木齐—(阿联酋)沙迦航线。
据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于延恩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开辟国内航线215条,地区航线5条,国际航线23条,地区、国际包机航线12条,通航国内外74个大中城市。北京—乌鲁木齐—沙迦航线是南航开通的第一条中东地区航线,目前为每周三、六两班,次日往返。(杨晓军)


第4版(要闻)
专栏:

力争做好中国电视的橱窗
杨伟光谈中央电视台的发展、成就及打算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秦杰)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国产电视节目展示交易会上,入口处的中央电视台展台吸引了众多电视界人士和广大观众。人们十分关注这个国内第一大台近年来的发展和成就,期望了解其今后的打算。为此,记者采访了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
杨伟光说,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大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新闻节目方面,中央电视台花大气力进行改革,1993年开办《东方时空》,1994年在黄金时间开设《焦点访谈》,1995年在午间开设《新闻30’》,1996年为使新闻报道向深度发展开设了《新闻调查》栏目。这些栏目的开办使节目更加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注重发挥电视手段,更深层次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表明爱憎,在群众和电视界都产生了颇大的反响。
杨伟光介绍,在文艺节目和电视剧方面,体现在数量特别是制作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如几大古典名著改编的长篇连续剧在海外引起巨大影响。而大型晚会如“春节联欢晚会”、“光明赞”、“一切为了你”等,在海外人士眼中被认为是成功的大制作。近年来,“音乐电视”也发展很快,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其中有些还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认为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往发展比较滞后的动画少儿节目,这些年也有较大突破,其中《大风车》栏目受到儿童的喜爱。今年提出的“六个一百”工程全部超额完成。
今年,中央电视台还组织一批知名演员组成“心连心”艺术团,六次深入基层农村、厂矿、部队和“老少边穷”地区演出,被观众广泛称道。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中央电视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展巨大。杨伟光介绍,目前,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从今年4月1日起可以覆盖全球,世界各地均可接收到这个台的节目。此外,这个台出口电视节目的成交额比四年前提高了近20倍,初步建立了世界性销售市场。可以说,通过十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已开始扭转大量播放外国影视节目的局面,中国电视开始走向世界。
对今后的工作,杨伟光表示,中央电视台将重点抓好导向,集中力量抓精品。在电视剧方面,抓好现实题材的比重和题材多样化,用更多更好的节目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做为中国电视的“国家队”,力争做好中国电视的橱窗。


第4版(要闻)
专栏:

《长征·世纪丰碑》诗书画展开幕
本报北京9月8日讯记者王志光报道: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为通过书画艺术歌颂长征的伟大胜利,弘扬长征精神,《长征·世纪丰碑》大型诗书画展今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刘华清、张震、迟浩田、洪学智为本次展览题词。许多参加过长征或对长征作出过贡献的老红军大力支持这次活动,马文瑞、王平、叶飞、伍修权、李德生、张爱萍、陈锡联、杨成武、肖克、廖汉生等近70位老同志为本展题写墨宝。
这次诗书画展从去年10月开始组织,许多著名书画家沿着当年长征路深入生活,认真制作。展出的100多幅长征山水和花鸟画作品中,有国画大师关山月、陈大雨和崔子范、王成喜、林墉等80多位著名书画家的最新作品。
钱伟长、马文瑞、陈锡联、梁必业以及许多老红军和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第4版(要闻)
专栏:

昆曲:迎接新的春天
——’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易凯
9月4日夜,’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开幕式。然而,从这一刻开始,昆曲——这个向来被认为“曲高和寡”的中国古老剧种,却灼热了首都观众的心,牵动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引发了文化圈内的各种话题。
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吴邦国等观看了演出,他们带来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昆曲事业的关怀和对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昆曲艺术工作者的亲切问候。
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在9月6日召开了“振兴昆剧座谈会”。万国权、张君秋、王济夫、高占祥、刘炳森、叶至善、徐晓钟、毕克官、孙轶青、李希凡、邓友梅等社会名流纷纷到会,或慷慨陈词,或献计献策,表达了保护昆曲、振兴昆曲的迫切心情。
许多知识分子、机关干部以至大学中学的学生、普通市民,纷纷来到剧场看戏。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昆曲观摩演出,观众上座十分踊跃,白天场次达五六成,夜晚场次达八九成。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观众中“黑头发”明显增多,还有许多少年儿童,不少外国客人也赶来看戏。
具有约600年历史的昆曲,是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的艺术瑰宝。精品剧目迭出,表演艺术精湛,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也别树一帜,有着很高的声誉,被公认为东方艺术美的典范。昆曲这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弥足珍贵的遗存,在本次观摩演出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本次参演的九台戏中,既有优秀传统剧目,又有近年来新创作的剧目。传统剧目,如《西厢记》、《桃花扇》、《绣襦记》、《白蛇传》等,从剧本、导演、音乐、舞美方面都作了认真细致的加工和修改;如《司马相如》、《偶人记》、《少年游》、《雾失楼台》、《都市寻梦》等在保留了昆曲固有的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对舞美、灯光的运用和舞台调度方面都作了富有现代意识的探索,在昆曲如何革新发展、如何争取青年观众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次参演的演员队伍水平整齐,阵容强大。在昆曲舞台上奋斗了几十年的艺术骨干岳美缇、张静娴、蔡正仁、刘异龙、石小梅、林继凡、胡锦芳等正值盛年,艺术功力更为纯熟老练。青年新秀杨凤一、张志红、张富光、王芳、孔爱萍、程敏、钱熠、张军、谷好好进步神速,基本功扎实,显示出雄厚的艺术潜力。这批青年演员的崭露头角,使人们看到了昆曲跨入21世纪的希望。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这批剧目的诞生和这批青年演员的成长,昆曲艺术工作者卧薪尝胆,艰苦奋斗,顶住了各种巨大的压力,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特别是近年来,昆曲事业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萎缩、观众锐减,使得昆曲票房收入寥寥无几;经费严重不足,入不敷出,多数剧团每年经费缺口达百万元以上,无力保证正常的艺术生产;从业人员工资过低,大多数青年演员月收入不足300元,造成了人心涣散、人才流失;艺术行当不整,后继乏人,昆曲主演中,40岁以下不足1/3;剧场缺乏,灯光音响等设备陈旧不堪,艺术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如何把昆曲事业当前面临的这些困难变成自己的困难,把他们的压力变成全社会的压力,把他们保护昆曲、振兴昆曲的奋斗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便成了本次观摩演出会内会外、台上台下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
书法家刘炳森说:昆曲是“含金量”最高的艺术,应该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戏剧舞台上这个“活化石”。
作家邓友梅说:昆曲是活在舞台上的有人类以来最古老的戏剧文明之一,是我们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宝贵贡献。如果让昆曲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灭亡,那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
戏曲理论家郭汉城说:昆曲是中华民族文化高度发达的成果。昆曲的存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戏剧大国。今天,我们花一点钱就能把昆曲振兴起来,流传下去,将来没有了,千千万万的钱也买不回来。希腊悲剧、印度梵剧现在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
文化部副部长、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主任潘震宙说:昆曲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和大力扶植下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今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发出了“宏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指示,文化部对昆曲也制定了“保护、继承、革新、发展”八字方针,对昆剧这一特殊剧种决定给以特殊政策。
香港实业家、京昆名票、已故昆曲艺术家俞振飞的弟子顾铁华,为了支持昆曲事业,出资10万元人民币赞助此次观摩演出,并慷慨斥资200万元人民币,设立“顾铁华振兴昆曲基金会”。…………
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一个保护昆曲、振兴昆曲的舆论正在形成;
一系列扶植昆曲的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迅猛发展,古老的昆曲将会迎来它新的春天!


第4版(要闻)
专栏:

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白蛇传》受到观众的喜爱。一批平均年龄21岁左右的主要演员表现出深厚的戏曲功底和较高的艺术造诣。上图为演出结束后,一些观众上台鼓励青年演员再接再厉。 本报记者李舸摄
《绣襦记》是江苏省昆剧院继承传统、变革出新的新成果,该戏全部由青年演员出演。左图为演出时的剧照,孔爱萍饰李亚仙(左),程敏饰郑元和。文一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青岛西流高架桥雄姿
全长7.78公里的青岛西(元庄)流(亭)高架桥是目前全国已建成的最长的公路高架桥,它的通车为缓解当地交通紧张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该城的一大景观。杨思友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广州设置盲人过街装置
最近,广州市街头出现“盲人过街声响装置”,设在路口红绿灯上,红灯时发出长声,绿灯时发出短声。
新华社记者刘玉生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东西南北中

列车广播操
西宁至北京75/76次列车日前开始推广自编的列车广播操。这套广播操动作幅度小,简单易学。
新华社记者唐召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