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四面八方

绥棱发展农机获益
近两年,黑龙江省绥棱县按照节本增效的原则,投入三百二十万元,用于田间机械的维修和改造。随着农业机械的增加,绥棱可耕地百分之九十多实行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据农机部门测算,仅使用大豆精量点播机和小麦、大豆脱粒机两项,全县年减少农业投入八十多万元,农民增收一百一十万元。(李耀卿 衣海)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减轻农民负担大家谈

违反规定要追究责任
如何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遏制住负担反弹?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上,坚决对违反规定者实行责任追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责任者追究不够,问题在于条例本身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像其他经济违法行为的处罚那样标准明确,造成实际执行时无所适从,处罚的力度也就相应不够,导致一些地方在农民负担问题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突出,影响了政令畅通。为此,笔者认为要硬化措施,从各方面强化对违反条例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树立责任追究的权威性。
1.强调党纪的责任追究。如果某个地方的农民负担工作没有做好,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必须按党章规定进行党纪处理,使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识。
2.加强责任追究的制度建设。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的工作制度,把农民负担能否减下来作为考核干部政绩和党性观念、群众观念的重要内容,实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执纪执法部门要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监督检查,定期进行专项清理,组织开展好执法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对那些我行我素的单位和个人,公开曝光。同时建立起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舆论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4.制定专门的处罚法规。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出具体处罚法规,像其他的经济违法行为处罚法规一样,对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处罚分项标准明确,从而保障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四川省宣汉县委办公室罗建立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减轻农民负担大家谈

“减负”须三查
农民负担是否真正减轻,不能只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有无“三乱”回头,而且要注意搞好三项督查:
一查村集体经济是否有发展。有些地方尽管严格执行了国务院有关农民负担不超过上年度人均纯收入5%的规定,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止步不前,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有效的“减负”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非但不能从集体经济中增加自己的收入,反而随着乡村财政任务的逐年增加或超前发展社会公益事业需钱,不得不额外“挤汁”。
二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否有虚夸。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年初定目标,年终看报表。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交帐”显示政绩,喜欢在统计报表上做文章,往往不切实际地拔高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在这种虚夸了的人均纯收入基础上收取的统筹、提留,即使不超过《条例》规定的比例也让农民苦不堪言。
三查有关收费管理使用是否违纪。有些地方的村干部并没有把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用于发展集体事业,而是花在请客送礼上;还有些乡镇截留、挪用甚至私分收缴的有关管理费和各项清理中的罚没收入。农民对这种中饱私囊的现象深恶痛绝。
江西省上高县纪委薛飞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编辑点评

重视农户储粮
□张毅
江苏盐城读者的来信和山东禹城的消息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目前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农户储粮难的现象,给农民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又造成较大损失。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储存的粮食主要集中在两个“大户”手里,一是国家粮库,再一个就是广大农户。农户手里的存粮远远高于国库储粮,但是分散到一家一户,似乎变得不那么显眼了,农户储粮也就不太容易引起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农户分散,的确也给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诸多不便。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大多数还沿袭着传统落后的储粮方式,虫咬鼠吃、霉烂变质,农户存粮损失严重。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农户储粮损耗已达5—8%,有的甚至更高。计算起来,这是一笔惊人的数字。还由于一些农户没有掌握科学的防鼠除虫技术,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呼吁重视农户储粮,并非小题大做。
针对农户储粮分散的特点,应当采取“分散”的办法。其实,我们现在就有一些储粮技术,既科学实用,又简单易行。如果有一方牵头,多方协作,加大推广力度,便很容易被群众掌握。同时,科研部门也应考虑尽快研制开发适用于农户的储粮装具以及对人畜安全、使用方便的除虫灭鼠药械,及时投放市场,服务农户。
解决好农户储粮问题,方便群众,节约粮食,利国利民。在这方面,只要各方重视,花些功夫,一定能收到很大成效。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地方经济

依托中原腹地枢纽,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中牟县的决策者和六十三万人民发展经济的秘诀所在——
从“中”崛起
□魏定奇
中牟县,中国中部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南岸一个占据特殊地位的县,位于相距仅60公里的河南省会郑州和七朝古都开封两座城市的中间,紧邻中国铁路中心枢纽亚洲最大编组站郑州北站,紧依中国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港薛店机场,紧靠31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京深高速公路交会点。
中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发展创汇农业商品基地
历史上,中牟人民深受水旱黄汤之苦。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中牟人民就坚持不懈地进行兴水治田、造林固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80年代以后,全县每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都在2000万元以上,投入劳工2000多万个,累计新打机井4000多眼,开挖引黄渠道482条达250公里。全县110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80多万亩,旱涝保收田达78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县委、县政府请来了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共谋中牟发展大计。
中牟的地理位置,给从事农副产品流通的客商和商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家形成共识,就从中牟的“中”字上做文章。
县委、县政府决定:一人一亩种粮田,一人一亩经济园,一家一条致富路,一家一人去挣钱。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短短几年,就形成了小麦、大米、大豆、大蒜、大枣、西瓜、花生、蚕桑、肉猪牛羊和淡水鱼等全国和全省的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仅大蒜一项年出口量就占全国1/3,年创汇达3000万美元。
丰富的农副产品,便利的交通条件,众多客商不招自来。深圳中牟粮油厂、郑州食通公司、中牟肉联厂、大蒜制品厂、官渡精米厂等,一批外资、合资、独资等各种形式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相继在中牟建成投产。1995年,中牟县农副产品综合商品率达68%。新兴中原汽车工业城
要说中牟人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那就是汽车工业。
1988年6月18日,在中牟县城西南隅,当省市领导为这个名叫“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开工典礼剪彩时,中牟人确实兴奋了:在这块地上能长出汽车?那可比种庄稼强。
为了这座汽车厂落户中牟,中牟县的两届县委书记、三任县长进行了坚韧不拔的“接力赛”。在这期间,当中国第二汽车厂的负责人带领二十多位专家前来考察时,县委、县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一致对外”的优惠政策,准备了充足的理由,重点在“中”字上摆了一大堆别人没有的优越条件。“在中牟办厂,中!”在两省三市五县的候选对象中,二汽拍板决定,在中牟投资立项。“二汽人”被中牟人的诚恳和优惠政策所感动,实际上,他们还相中了中牟这块“风水宝地”。
该项目1995年生产能力已达1.62万辆轻型汽车。“八五”期间,中牟汽车工业在全国轻型汽车行业中跃进领先地位,跻身于产销量超万台的全国十大骨干企业。
1993年3月10日,郑州轻型汽车厂、中信汽车公司、日本尼桑公司、泰国三友公司、河南工商银行等三国五方正式签约联合经营,改厂名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1996年5月8日,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皮卡车正式下线;郑州市和中信汽车公司合资在中牟经营协议书上签字。“九五”期间,合资双方将投资30亿元,在中牟建成年产18万辆轻型汽车、10万台汽车发动机(一期工程)的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汽车工业基地。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拖拉机“马力”有多大?
——我国农村拖拉机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受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委托于去年底开展了一次农用机械市场调查。这次调查在20个省(区)抽选了1万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被调查的产品包括我国农机市场比较有名的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共两大类五小类322个品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各类产品的农户拥有情况、农户购买意向及用户对目前产品的销售价格、品种质量的反应等。
拖拉机拥有状况
1.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拖拉机已逐渐进入普通农家。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995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76台,小型拖拉机9.87台。也就是说,有1/10左右的农村家庭拥有拖拉机。
2.农户拥有的拖拉机以手扶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为主。调查资料表明:在农户拥有的拖拉机产品中,47.4%为手扶拖拉机,51.9%为轮式拖拉机,0.7%为履带式拖拉机。轮式拖拉机中,小型拖拉机占86.5%,大中型拖拉机占13.5%。手扶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的数量占农户拖拉机总拥有量的92.3%。
3.从农户购买拖拉机的时间看,农户手中的拖拉机有26.0%是1990年以前购买的,26.7%是1990—1992年购买的,33.4%是1993—1994年购买的,13.9%是在1995年购买的。
4.从地区分布看,各地农户手中的拖拉机大部分是本省或邻省的产品,市场占有的“本地产品现象”较突出。
5.近几年,农村居民家庭对拖拉机的拥有情况呈年递增趋势。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994年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为1985年的2.3倍,比1990年增长75.6%,小型拖拉机为1985年的3.2倍,比1990年增长65.5%。
6.从整个农村对拖拉机的拥有情况看,小型拖拉机的拥有量呈年递增趋势,而大中型拖拉机的拥有量呈年递减趋势。
农户对拖拉机的购买意向1.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有8.59%的农户准备在近3年内购买拖拉机,而大多数(91.4%)农户至今没有购买拖拉机的打算。
在准备购买拖拉机的农户中,有11.2%的农户准备在半年内购买,29.5%准备在一年内购买,31.5%准备在两年内购买,27.8%准备在三年内购买。
2.手扶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仍具较大市场潜力。在准备购买拖拉机的农户中,39.9%的家庭准备购买手扶拖拉机;50.6%的家庭准备购买小型拖拉机;另外9.5%的农户准备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
3.农户不准备购买拖拉机的原因有四:有30.0%的农户认为购买拖拉机用处不大,29.3%的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买不起拖拉机,24.0%的农户已经拥有拖拉机,而16.7%的家庭则因为道路、农田不符合农机要求,售后服务跟不上,拖拉机质量不可靠等其他原因不准备购买拖拉机。
农民对拖拉机产品的了解途径
农民对拖拉机牌号的了解有43.0%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14.9%通过电视广告,5.1%通过报刊、杂志刊登的广告,3.4%通过权威部门的信息,3.1%通过广告牌、广告标语,1.6%通过企业的大型公益活动,还有20.4%的农户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拖拉机品牌的。
由于拖拉机在农民家庭中并不十分普及,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户不了解拖拉机的市场价格,而对拖拉机价格有所了解的农户,大部分认为目前拖拉机的市场价格偏高或过高。
农用拖拉机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1.大中型拖拉机滑坡的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农村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从1990年以来连续滑坡,1990年是85.24万台,1995年降至69.32万台,平均年递减3.9%。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机户经营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中型拖拉机老化程度严重,相当一部分大中型拖拉机达到或接近15年报废期,这部分机具耗油量大,技术状态差,使用功率低,维修费支出大,经济效益低,有的甚至收不抵支。另外,废旧钢材价格暴涨,农机户经过比较,对成为经济包袱的老化机具,不如当废旧钢材出售,多卖几个钱,减少报废的损失。二是国家取消了对农用计划柴油的供给,油料价格涨幅大。三是产品价格过高,零配件价格上涨幅度大,农机户无力购买,更新缓慢。四是收费繁多。据某地区农机局的资料,以铁牛—55拖拉机为例,每年需硬性交纳营运费150元,车船使用税45元,养路费660元,公安交通安全管理费15元,农机检验费9元,再加上车辆、人身保险费425元,喷号15元,工商行政管理费180元,总共要交纳1499元,农机户不堪负担。五是由于户户种田,耕地分散,种植不统一,不便于大中型拖拉机作业,致使大中型拖拉机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难以控制。收费低,机手亏本经营,收费高,农民负担不起。机械化作业环节和机械化农田作业量明显减少,以农田作业为服务主体的大型拖拉机活难找,价难定,钱难收,事难干,经营活动困难重重,经营者积极性受挫,有的甚至卖了铁牛买黄牛。
2.小机械和少配套,农机化难以向纵深发展。
80年代初,小型拖拉机因价格低,操作简便,农民买得起,用得着。但由于机具越来越小,给配套带来了困难,造成了“作用不够大,机械不能化”。目前,畅销的拖拉机马力基本是5—9千瓦,除配套犁耙播进行作业外,收获、栽插和深翻等深度机械化作业农具很难配套。
3.高发展速度加低利用率,浪费的不仅仅是农业机械。
十几年来,小型拖拉机数量突飞猛涨,全国拥有量最多的安徽怀远县,保有量已突破4.5万台,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平均3—4户就有一台小型拖拉机。每台拖拉机承担耕地不足20亩,这样一台投资近万元的拖拉机一年利用率仅有二十几天,年经济效益不足千元。这种浪费表面上是表现在农业机械上,实际上农村的资金浪费更加可惜。按照国家规定的小康标准,要买一台拖拉机不仅要动用全年收入,还要用掉上年全部积蓄,甚至欠债。同时,国家每年将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大量钢材用来制造低附加值、而且已是十分浪费的农机产品,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注重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新课题。(压题照片 周学勤 金鹿摄)(附图片)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来信

切盼家庭储粮技术
编辑同志:
近年来农民手中余粮越来越多,尤其在今年小麦获得大丰收后,许多农户卖过国家定购粮后都还有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小麦存放在家中。当前农村保管粮食的方式普遍使用袋装和缸储,存粮经常被虫蛀、鼠吃,甚至发霉。广大农民朋友切盼有关部门尽快提供科学实用的储粮技术进乡入户。建议粮食加工部门充分利用自己的储粮技术,适时推出粮食存储保管业务。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粮食局余广华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

老哥,您可认准了!
为提高农民防假币意识,增强鉴别能力,山东省莱阳市金融系统利用节假日,深入偏远山村,进行义务宣传活动。图为七家村村民争相识别假币。潘翔 郭京光摄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

禹城涌现“粮食银行”
本报讯山东禹城市今年夏粮生产总量达到2.27亿公斤。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留足农民口粮、种子粮后,全市仍有0.5亿多公斤余粮滞留在农民手中。今年禹城市农村涌现出了集粮食储存与加工为一体的“粮食银行”,积极代农储粮和加工,保护农民利益,减少粮食损失,目前,这种形式的储粮户已发展到了300余处,深受农民欢迎。
(袁西训 王林 孙登敬)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减轻农民负担大家谈

守住5%就行了吗?
5%是国家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而设置的一道防线。即农民每年所承担的统筹提留款不能超过上年纯收入的5%。但是,是不是守住了5%,农民的负担就一定没有加重呢?
以云阳县新津乡为例。1993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5元,农民人均负担15元,比率为4.9%;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涨至405元,其负担为20元,比率为4.9%;1995年,涨至505元,其负担为25元,比率为4.9%。从新津乡这几年农民负担的数字可以看出,该乡的农民负担确实没有突破5%,但事实上,该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不是在以每年100元钱的速度递增呢?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对该乡农民人均收入状况是比较了解的,这几个数字不实。因为1994、1995年,这个乡连续两年遭受了特大旱灾的袭击,农民普遍减产减收,农民的收入怎么能递增呢?
由此可见,守住5%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领导要督促统计人员严格执行《统计法》,实事求是地统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笔者建议:目前,以乡均收入为底数来分摊农民负担的办法应改为以村人均收入为底数来分摊统筹提留款。因为在一个乡内,各村的自然资源,农业的基础条件,村办企业的收入状况等情况均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村与村之间农民收入差别大;农民的收入差别大,也就决定了农民承担统筹提留款的承受力不同。不超过5%的政策不变,富村农民负担的绝对数大一点,穷村农民负担的绝对数要少一些,这才比较合情合理,从而避免虚报农民人均纯收入,这样才有利于遏制农民负担“反弹”。
四川省云阳县新津乡政府姚洪云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四面八方

成都郊区兴起花木专业村
成都市郊区兴起一批花木专业村,这里春天花团锦簇,夏日绿树成荫,秋季则硕果垂枝,人称没有围墙的公园。
成都市郊区县如温江、郫县、新都,花木生产和经营都已形成气候。花农们一般都会造型、盘折、垒山,不少行家里手组成一支支绿化工程队,进城承包绿化工程。省市政府机关、市政干道、街心花园、企业厂矿,处处有他们的杰作。
(黄卧云)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四面八方

福建建瓯以竹富市
福建省建瓯市,坚持“科技兴竹,以竹富市”的发展战略。去年,全市竹业总产值达五亿元,创利税二点三亿元,从事竹业劳力六点六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二千五百元。建瓯拥有毛竹林面积一百零三万亩。进入九十年代,这个市以笋竹加工系列开发为龙头,推动竹业经济迅猛发展。建瓯与中国林科院、福建林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黄建华 巫奕龙)


第10版(农村杂谈)
专栏:四面八方

永州告别广种薄收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农民将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市今年早稻播种面积二百五十三万亩,比上年调减五万亩,亩产由去年三百七十五点九公斤增加到三百八十三点八公斤,实现总产九点七亿公斤,比去年增产两千万公斤。其中科技在粮食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百分之四十。(郑赞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