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摄影)
专栏:边疆巡礼

雪域高原金融花
在西藏西南高原湖盆区仲巴县海拔5290米的地方,有一个被称为全国“最高”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隆嘎尔营业所。
这里空气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1%左右,又远离县城630公里,自然环境恶劣。隆嘎尔营业所的四名干部职工长年生活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方圆几百里的四个乡,6600多农牧民提供金融服务。到1996年6月,隆嘎尔营业所的各项存款已达到171万元,在这不大的数字中,却饱含着四名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为了能使农牧民及时办理各项存贷款业务,他们经常跋涉数百里上门服务;为了能将报表及时送往县支行,他们要翻越近7000米高的冈底斯山脉,来回需13天的时间。隆嘎尔营业所的干部职工,在雪域高原上谱写出无私奉献的赞歌。 赵新喜 李象凯摄影报道(附图片)
▲四周白雪皑皑的大山,使隆嘎尔与世隔绝。
▲日喀则地区农行每年都要为隆嘎尔营业所送蔬菜,这是营业所职工一年中唯一能吃到的新疆蔬菜了。
石旦副主任经常深入到牧民家中办理金融业务,并帮助解决一些困难,成为牧民的知心朋友。
营业室虽说条件简陋,但他们给农牧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却是完善的。


第8版(摄影)
专栏:佳作赏析

生命无禁区 影艺无止境
——评《高原找油郎》
近日,《石油工人藏北勘探摄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展厅中央,张秀东拍摄的《高原找油郎》的巨幅照片,吸引着无数观众驻足观看。
也许你认为这不过是一幅普通的纪实照片,然而它所记录的却是非常“不普通”的事实。在最寒冷的季节,石油物探职工登上号称“生命禁区”的藏北羌塘盆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作业。夜晚,大雪纷飞,他们借助手电筒和汽车灯照明,在大野地里用喷灯化雪烧水准备煮方便面。照片抓住这个感人的场面,表现了藏北石油勘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崇高精神。
这幅作品和这个展览的其它作品一样,几乎全是石油物探职工中业余摄影爱好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凭着坚强的意志拍下的。它使人们更加了解石油人的艰苦劳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也使人们看到我们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的希望。
(林玉亮)


第8版(摄影)
专栏:时尚新风

为社会分忧
——澄海外砂镇“集义福利会”施善助人
广东汕头经济特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许许多多好人好事,其中澄海市外砂镇“集义福利会”远近闻名,有口皆碑。
1990年,李厝乡老共产党员王佩君等八位乡里老姐妹组织起这个福利会,她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施善不分地域,助人不取报酬,七年如一日。如今,福利会成员发展到200多人。这些平时在家带孙子的老姐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乡邻的事她们都做。
孙日绚摄影报道(附图片)
听说七岁小男孩被火烧伤,王佩君(右二)等专程来到汕头中心医院看望,并送去慰问金。
姐妹们慰问乡里的特困户。
▲在村头的树荫下,福利会为过往行人和下地干活的乡里人免费提供茶水。
▲福利会姐妹在电视上看到梅州市大埔乡遭受水灾,她们自发捐衣物,救助灾民。


第8版(摄影)
专栏:凡人风采

“把我推到田头去”
8月上旬,湖北省宜城市遭受洪涝灾害,因腿骨结核动手术卧床两个多月的原种场农艺师孟华再也躺不住了,执意要人用三轮车推他到田头传授保粮丰收技术。三分场村民听说“孟技术”来了,既兴奋又心疼,大家赶来聚精会神听他讲技术。
吴胜桥摄影报道


第8版(摄影)
专栏:经济纵观

达标之后
8月17日23时,曾创我国华北电网“窗口工程”的秦皇岛热电厂的新装30万千瓦4号机组,通过了168小时满负荷运转的国际检测标准。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安装的发电机组首次达到这一最新国际检测标准。至此,秦皇岛热电厂跨入了100万千瓦大型热电厂的行列,成为保证京津唐地区供电的又一骨干电厂。图为设备安装人员和电厂职工为检测达标互致祝贺。徐 达摄影报道


第8版(摄影)
专栏:

江心孤洲老“报童”
把当日新闻、信息及时传递到工人们手中,这是湖北省洪湖市茅江南门洲芦苇站退休老工人董希武(左三)每天必做的第一件事。该站地处长江江心,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董老汉在十年前就义务承担了这份工作。如今他已是满头白发,依然乐此不疲,长年坚持过江送报。
李晓祥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