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讨综述
栗玉仕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伦理学会、首都精神文明办联合举办的“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北京怀柔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讨论。本次会议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多学科、多视角。参加讨论的不限于从事伦理道德领域的学者,还有哲学、美学、史学、教育学、政治学、行政学、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专家。其二,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互相结合。来自“首都文明办”及北京郊区县“文明办”的代表,就如何贯彻《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及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会议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关于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与会者认为,传统伦理道德从形态上讲,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封建等级制服务的。但其中有反映人类发展一般、共同要求的东西,也有反映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的合理成分。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些确有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真理性因素,特别是先哲们的道德智慧和理论创见,对于我们今天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必要的、必需的。同时,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现代人的实际意义,应依据现实推陈出新,创造出与现实相吻合且有益的新的伦理道德。
对于传统伦理道德,既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同样也不能采取食古不化甚至复古主义的态度。近年来,否定传统文化,否定传统伦理道德,主张“全盘西化”的论调日趋淡化,但我们也应该警惕另一种不健康的倾向,这就是伦理道德领域和传统文化讨论中的某些“复古主义”现象。重视传统,合理地汲取儒家伦理道德中的精华是必要的,但由此制造所谓“儒学救世”,甚至将中国现代化与“儒学复兴”同日而语,则是一种误导。与会者一致认为,对待传统伦理道德的正确态度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方针。
2.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与会者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它应吸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应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者们认为,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从宏观上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爱国兴邦的道德传统方面:中华民族之所以屡经劫难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国兴邦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心理积淀和人格素质,进而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特别是儒家伦理非常强调独立的人格价值和“以民为本”的思想。这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无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和为贵”的处事原则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人们的道德水准,也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由此断言,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的族际关系,和谐的国际关系同样十分重要。学者们认为,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就是对传统伦理道德关于“和”的思想的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和”的精神。它已成为我们处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指导原则。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强调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修身”、“齐家”的目的在于“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个体、个人的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但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贡献。今天我们提倡热爱祖国,为民族振兴大业多做贡献,就是对这一优良传统道德的发扬光大。
与会者还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的具体层面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在目前的道德建设中有两个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的道德秩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经济人主体的个性化和经济行为的规范化为市场信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在市场发育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法律和道德的调控。诚实守信要得到赞扬,虚假欺骗的行为理应遭到谴责,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其二,关于“官德”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就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江泽民同志最近也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领导干部的作风和政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作为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明,去邪无私;以身作则,以信取民。
3.强化政府行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与会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本质要求。要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就必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具体措施的实行中,强化政府行为,形成由政府牵头、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在这方面我们同样要学习如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对于我国古代“德治”的某些操作方法也要批判继承。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宏观上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规范、公约。“首都文明办”的代表介绍了《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制定及实施的情况。在市民广泛参与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公约》,是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意识较好的结合,并在实践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发动群众共同制定文明公约是北京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举措。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正确认识社科成果的创新价值
赵振宇在《正确认识社科成果的创新价值》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工作者劳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评价其成果的重要标准也在于它的创新价值,为此,需要对创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创新与阐释的关系。阐释是对已有的理论进行说明,帮助人们了解它,认识它,要达此目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它不是一种创新活动,即不是探索未知的问题,也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
创新与综合的关系。有的研究成果,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多少新的观点,但它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来研究某一问题,或很有新意,或综合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从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一种创新。当然,这里讲综合也是创新,并不是指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拼凑起来就行了,那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叠加。
创新与科学的关系。从事一项科研工作,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提出别人未曾提出过的观点,这是十分宝贵的。但是,创新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而不是瞎说、蛮干。一项创新成果,只有较强的科学性,它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创新与实用的关系。社科成果,不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科学,都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宗旨。如果一项研究工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不解决任何现实问题,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创新了。
创新与超前的关系。社会科学要指导实践,但它绝不是仅仅解决眼前的、局部的实际问题,它还必须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以,应有超前研究意识。所谓超前研究,就是通过对历史进程中的大量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揭示这一领域的特殊规律,预测历史或学科发展的方向,为一个新的理论或一门新的学科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超前研究贵在先行,重在导向,它启迪人们的思路,开拓人们的视野,其创新的含义是十分明显的。
(摘自《长江日报》1996年7月16日)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农村制度创新初探
梁文生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条件下进行的农村第二步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这主要是土地制度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
1.土地制度创新。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与农业的增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由政府推行的土地制度有三次大的变迁: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将土地的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第二次是50年代后期,将土地农民所有变为集体所有,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公营;第三次是从1978年开始,将土地的公有公营变为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即公有私营。这三次土地制度变迁,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较大的发展,尤以第三次变迁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次变迁的体制缺陷逐步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按人口分地的“均田制”,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导致农户的超小型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二是不利于发挥资源的配置效率,它满足了农民占有土地的要求,但满足不了经济增长对土地制度的需求。三是导致农民投入行为的短期化,制约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四是由于农户分散的小型化经营,单个农户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力,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从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结构出发,土地制度创新的基本取向应是由“均田制”向“两田制”转变。这就是由按人口分田,变成将土地分成两类,即将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租赁田”。“口粮田”仍按人口分配,由农民自主经营。“租赁田”作为商品田实行划分等级,明确标价,面向社会,由农户投标,竞争租赁承包。还可以考虑允许跨地区、跨行业承包,鼓励大户和联户承包。
“两田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它能够体现土地对农民和社会的双重功能,即生活保障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口粮田”采取的均田方式,属于农民自给性生产资料,提供社会保障,“租赁田”属于商品化生产资料,使一部分土地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益,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民占有土地的传统心理,又可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制度的要求。第二,实行“两田制”,由公平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土地往生产能手集中,提高农业的商品率。第三,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户作为经营权主体,二者被同时推入市场,在土地有偿流转的动态过程中,形成村、户两级资产的重新构造,国家对农业剩余的占有和社区的提留,因“租赁田”而有了基本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投资主体的成长。
2.经营体制创新。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经营组织方式,其基本内容和形式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行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从而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从目前实践情况来看,这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当前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抓好四个环节:1.办好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农民,外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营能力的强弱,决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2.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形成规模效益。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出口创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形成产业优势。3.培育开发市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等,以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生产。4.完善经营机制。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利互惠、共兴共衰的关系,这是农业产业化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此,要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做到凡涉及利益的事情,都应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合同或契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探索信息之路
——《信息与我们》评介
胡继武
杨培芳新著的《信息与我们》已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作为国民科技教育丛书首卷面世。当今社会各种问题的解决,包括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失衡等等,无不与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密切相关。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资源消耗量每年以2%的速度递减,而信息消费量则以接近10%的速度上升。正如该书导言所指出的那样:人类继资源和能源之后,正在登上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的经济舞台。
该书分析了人们对信息产业的关注和从信息机器(计算机)、信息成品(知识、情报)到信息网络的进步。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主线,阐述了网络服务对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理论的深层影响,揭示了传统经济理论与信息产业运作的日益冲突和深刻矛盾,提出了构建信息时代经济理论的呼吁。作者指出,经济结构的分散化——集中化——分散化的历史循环论的认识误区,总结出世界经济正在从集中化向集约化演变的趋势,提出了要扬弃营利主义观念,走共同占有、协同组合式的信息产业发展的道路,同时分析了信息服务与商品生产不同的经济特征;提出了信息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测算方法和通信能力需求的数理经济模型,并已为实践所验证。该书会同信息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发展道路的论述,将为创立信息社会的理论大厦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该书还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循着技术——产业——服务的沿革和实践,将读者逐步引入一个充满哲理的殿堂。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吴亚荣
内容提要:没有人的现代化素质,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含量。目前,我们要创造一个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浓厚氛围,努力运用这一理论回答、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问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一个经济社会昌盛的民族、国家,一个有成就的人,都要经历艰难的征途。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倡导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规范人的行为,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伟大社会实践,这个实践的主体,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但是,广大人民的素质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可以认为,没有人的现代化素质,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一、关键是要提高人的文化含量
一个人的素质和文明的高低,是以其的文化素质为尺度的。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社会和自然)的一种必须具备的知识。这就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所阐明的“知识就是力量”。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准。提高人的素质,就是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含量,并成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一切实践活动方式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讲,文化就是一种知识,它是一个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包括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等科学体系及其知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它是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文化含量不仅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水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的素质水准。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历史,就是具有丰厚的发达的文化。世界各国发展史也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高度发达,往往在文化上也是比较高度发达的。当今科学技术既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又是创造现代文明的力量。因此,我们应当着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办教育和培训,普及科学文化,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让广大国民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受到熏陶、灌输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与精神境界,使发展经济有一个扎实的社会基础与条件。
当前,我国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三步走”部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国民。因为,“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3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目前我们就要创造一个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浓厚氛围,把它作为一个主要课题,普遍地、系统地、经常地向广大国民特别是广大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灌输,使他们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努力运用这一理论回答、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问题,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二、弘扬主旋律,培育精神素质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要有一点精神,就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我们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进步,必须振奋人们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族力量,团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我们广大国民应具有的素质。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为祖国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也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不仅是每个国民的精神力量,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群众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努力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少数人在新形势下模糊了社会主义的理性原则和民族的利益,或者鼓吹民族虚无主义而崇洋媚外,或者不惜丧失国格人格而出卖国家的利益,或者在拜金主义的浪潮下误入歧途,损人利己,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秩序。现实一再告诫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主旋律,使广大国民形成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基础的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并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每个国民的工作和事业中,反映在每个国民的理想追求中。对于我们来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就必须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以知我中华、兴我中华为中心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已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突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点是要强调的,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坚持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结合,牢牢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新内涵、新特征;要坚持独立自主,把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统一起来;要坚持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把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统一起来;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同时,要切实抓好以热爱集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是要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尺度,教育群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防止和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美德的伟大民族,每个国民都应向高尚精神境界攀登。
三、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页)。这虽是对有成就科学家的总结,也适应于每个人。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经济社会昌盛的民族、国家,都经历了艰难的征途。社会主义事业是非常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努力艰苦奋斗。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因为,我们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还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事实上,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这个美德,艰苦创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是优胜劣汰、不讲情面的。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需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需要历尽千难万险,敢吃千辛万苦,在艰苦奋斗中创业。可以说,艰苦奋斗是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
奢侈淫逸、铺张浪费作风则是衰败堕落的象征,是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在新形势下,对于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坚持抵制铺张浪费之风、奢侈享乐之风,对于自身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平时不加强修养锻炼,防微杜渐,而去热衷于吃喝玩乐,必然会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发展下去就很危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提倡艰苦奋斗,大兴勤劳节俭之风,人人奋发努力,个个勇于负责,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在1993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发出了大力发扬新时期创业精神的号召。江泽民同志把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概括为64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本报1993年4月1日)64字创业精神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所应具有和奉行的价值观。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64字创业精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物质报酬与劳动付出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思想深入人心,把亿万群众的巨大创造力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
四、人人遵循高尚的道德准则
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准则。我们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就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用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来说,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道德素质高的、修养好的人,他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必然是好的。所以,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一般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仅以职业道德而言,它是指因人的分工不同而各成体系和规范的工作道德,为官为民,从政从商,务工务农,均有其德,其中心内容要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曾经明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段论述应是我国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干部的职业道德准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风气问题,也是投资环境问题。所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更加复杂,仅仅依靠法律、法规来制约、调节已远远不够,还需要道德规范来制约和调节。为此,必须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各行各业要通过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措施等,把道德规范同业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运用各种形式来评价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表现,促进各行各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与市场经济运行相关的各行各业特别是“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而忽视了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党政机关、党政干部是全社会的表率,要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政干部一定要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遵循其职业道德,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