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师表京华垂范塞外
——北京市优秀教师范淑娟赴疆义务讲学纪事
本报记者祝谦
有人说学生是稚嫩的树苗,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但园丁不是培养单个人的。我渴望在我眼前出现一片茂密的森林,那是一代跨世纪的人才,是下个世纪的基石。
——主人公语
北京的老师“亚克西”
今年8月,酷暑难耐的边城喀什,刮起了一阵沁心的“范旋风”。从地区到县、乡、村,许多街道拉起跨街大标语,学校红旗招展,鼓乐喧天。他们自发而又热烈欢迎的,是来自北京八十中的一位语文教师:范淑娟。
教师是中国历代民间供奉牌位上继“天地君亲”之后的“第五尊”。师道不尊的年代过去了,如今,尊师重教新风又起。但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滞后与经济滞后如两个怪影,桎梏着人们的思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新疆,更亟待各种助推力,把教育促上去。有如“好雨知时节”,北京市优秀教师范淑娟,于1993年来到了新疆贫困地区的喀什。今天,当人们从惊喜中醒悟时,已是花香四春了。
年届58岁的范淑娟,忙完一学期的高中课程和繁忙的班主任工作,利用暑假,自费到新疆讲学,已属不易。她把目光盯住新疆边远的贫困地区,更是精神可嘉。雪域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县,海拔4000多米,人一动就气喘吁吁,可她讲完学后,又一刻不停地走访农户。当范淑娟得知塔吉克族优秀学生克里木,兄弟姐妹七人,父亲去世,家境困难时,她拿出自己积蓄的1500元钱,支持克里木上完高中,并勉励小伙子当塔吉克雄鹰:“好好读书,你考上大学,我继续帮你。”克里木的母亲流着热泪说:“范老师,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沿的英吉沙县,维吾尔族乡村教师卡斯木·乃赛尔因患肺结核已在家休养四年,范淑娟每次进疆都去看望他,还带去钱和营养品,帮他治疗和恢复。如今,卡斯木已能从炕上下地活动了。卡斯木的妻子见到范淑娟,搂住她久久不放,一个劲地说:“北京来的老师‘亚克西’(好)!”
范淑娟不仅专业知识精深,相关知识也丰富。她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均有深厚的造诣,独到的见解。她每到一地,没有三讲下不来,最多的一天讲了八个小时。以至她70年代的学生、现为北京某医院医生的杨素,担心范老师的身体,连续两年把假期“攒”起来,自费陪伴范淑娟到千山相阻、大漠相隔的新疆讲学,成了义务“陪讲员”。
教书育人力拔头筹
范淑娟生于新疆,因而与新疆有难解的情结。她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在中学任教34年。她是教育战线一头名副其实的孺子牛,耕耘出了一片绚丽多彩的天地。
范淑娟带的班,以整体素质好著称。这个“好”,定位在北京市一级:历届都是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学雷锋优秀集体、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她培养了10名学生党员,培养出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她带的班,每年有10余人次获全国和市区各类竞赛奖。她带毕业班时,100%的升学率。近几年,她有30名学生以第一志愿被师范院校录取。这在北京市的重点中学是罕见的。这些学生说,他们读师范,“是从范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教师的崇高和光荣”。
教书育人,力拔头筹。著述颇丰,获奖连串。范淑娟的10篇论文,5篇获北京市一等奖,5篇获朝阳区一等奖,其中一篇获12省市优秀论文奖。她主编和参与编写了6部班主任及班级教育的专著。她已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的5种先进称号。1995年2月14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首都知识界知名人士联谊会上,范淑娟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现在独生子女多,这些当今的“小皇帝”、“小太阳”,有些在家骄横无羁,但这些学生到范淑娟班上后,便日见长进。家长纷纷前往讨教秘诀,范淑娟总是很平静地说:“没什么秘诀,我用的是90年代的思维,50年代的干劲,加上南泥湾的精神。因为这些是真善美的东西,所以它有力量。”
鲁迅先生说:“仅有爱,并不及格,还要学会怎么去爱。”有些人的不及格,是他们只有前者,而范淑娟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范淑娟平时利用公休日,在市区或京郊义务讲学不辍。假期一到,她就远走他乡。
还在1993年9月,范淑娟把全班54名学生送进大学之后,获得了休假。劳累了半年,开始的却是艰辛的休假:她踏上了赴新疆义务讲学的征途。
义务讲学情洒边陲
自费行程万里,讲学不收分文,范淑娟进疆后,未惊动“官方”,悄然独行。她从乌鲁木齐乘上夜班车,日夜兼程34小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所在地喀什。当时,汽车已颠得她腰酸背疼,双脚浮肿。但是,范淑娟没有休息,下车后就走上讲台,在农三师的12个团场和喀什、岳普湖等市县连轴转,义务讲学40余场,听众达万余人。
范淑娟利用讲学之余进行社会调查,每天奔波于大漠荒野之上达十几个小时。陪同她的教育部门的干部,快被这位北京来的“老太太”拖垮了,范淑娟却精神矍铄,深夜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体会、作笔记。
她不仅把一个老教师的人生体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同行,还积极把新疆的少数民族教师介绍出去。经范淑娟推荐,维吾尔族女教师阿依提拉·吾秀尔和全国优秀教师、塔吉克族女教师艾丽坎的彩照,先后刊登在《班主任》杂志的封面上,这是新疆教育工作者第一次以封面人物出现在全国教师面前。
连续四年,范淑娟不仅无私奉献了她几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还无私奉献了她一年一次的休假,更无私奉献了她的积蓄2万余元,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衣物、文具和补助费。她唯一的索取是:唤起社会真情,资助贫困地区教育,培养国家的人才“森林”。
至今,范淑娟行程已达10万里,所注入的万里讲学深情,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许多不能亲赴新疆的教师及干部工人,在她行前送来了衣物、文具、图书和捐款。今年,范淑娟在她的学生杨素的帮助下,背来一个个包裹及8000元捐款,在喀什讲学之后,再深入500多公里,抵达最偏远的和田地区,播洒着又一片挚爱的深情。
记者在乌鲁木齐采访她时,谈得很晚,但范淑娟毫无倦意,岁月的沧桑,赋予她更多的是胸怀的博大和智慧的充盈。人们已无法顾及她休息,不断有人敲门,不断有电话打来,都是同一个内容:邀她讲学。范淑娟的新疆义务讲学,渐至形成一股“风潮”,已在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律动、勃发……
范淑娟人格的力量,深深感染了与她接触的每一个人。区党委教科部办公室主任董翔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人们赞颂范淑娟是一支纯净的“红烛”,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拼命三郎”,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布道者”,是一名不染浮华的“苦行僧”。他说:“我总觉得,这些赞语,是可,亦不可。”记者也默默:还是称她为“新时代最可敬的人”。不知她是否喜欢?
左上图:范淑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维吾尔族孩子在一起。
左图:范淑娟在伽师县三乡地震灾区给贫困学生捐赠钱物。
吴明摄(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区委书记陈佐国一席谈
 本报记者 罗茂城
不拘一格用人才
陈佐国,今年53岁,当过农村记分员、乡团委书记、乡党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工作中靠自学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去年被评为成都市十佳文明公仆之一。
这几年成都市金牛区的经济牛劲十足,一片向上翻腾的气势。1991年新区建立时,工业产值5亿元,乡镇企业产值4.9亿元,财政收入8600万元。五年以后,工业产值增至48.8亿元,乡镇企业产值69.7亿元,财政收入2.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124元增至2042元。全区经济综合实力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和四川省十强县之一。
有人问我金牛区这几年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市场竞争实际上也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主动。作为区委书记,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我身边若没有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便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
人无完人,对干部的使用也不能苛求,只要政治上可靠,工作上能干,就应大胆提拔重用。我们提拔一位有上进心、工作能力较强的同志当金牛乡党委书记,但有些同志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有的干部当了多年副职还未扶正,他“一步到位”是否合适?工作能否拿得起来?我们在大会小会上向大家解释,终于取得了干部群众的支持。事实证明,这几年金牛乡上得最快,变化最大。该乡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8个亿,去年达27个亿,乡财政收入由700多万元上升到2100多万元。
我们提拔另一位同志担任区国土局局长,起初人们也有分歧。原因是他年轻、资历浅。但我们认为正因为他年轻才有魄力、干劲大。他上任以后,果然干劲十足,外面的欠帐、烂帐收得回来,让人头痛的拆迁违章建筑他也有一套办法,一幢幢高楼大厦得以顺利修建,得到市里领导的称赞。
在我们金牛区像上述同志那样的人才还有一大批,我们正是依靠他们,带领干部群众大干苦干,金牛区经济才获得这样迅速的发展。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闻背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今,通航在即的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又为这座世界旅游名城增添了一抹现代化的光彩。回顾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人们不会忘记桂林市郊——
临桂农民的奉献
罗昌爱 周华
对于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临桂县两江镇和渡头乡的农民来说,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哪一件可称得上是惊天动地之举。然而,在国家建飞机场征地的时候,这些农民甘愿牺牲自己利益,所作所为令人崇敬。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1992年冬季,当两个乡镇的农民正考虑明年该给田里添些什么肥料,争个好年景时,从县里传来消息说,国家将在他们这里建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场——广西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有关部门给他们列了一个清单:机场征地5400亩,其中水田2300亩,旱地、山塘水库和果园225亩,牧场760亩;山林地1850亩;宅基地112亩。需要砍掉16万多株树木、10228株果树;还要移走6989个坟墓。整个征地涉及两个乡镇的36个村民小组,其中有两个村庄319户人家和一所小学要全部迁移。
这是临桂县史无前例的大征地、大迁移。有人断言:故土难移,如此之大的征地,少不了“钉子户”和漫天要价的。从县里市里到自治区,从工程指挥部到施工人员,大家都为征地悬着一颗心。
有154户人家的旸谷岭村,村前并列着三座山头。在村民眼里,这三座山有“灵气”,不能动。如今要建机场,山头要被推平,村庄要搬走。村民开始想不通,但后来想通了。有了宏伟、漂亮的国际机场,旸谷岭与外面的大世界不就连起来了吗?旸谷岭人的明天必定更甜更美更好!
要搬迁了,可是新址住房尚未建好。村民们主动投靠亲友,有的暂宿礼堂、校舍。20多户村民的亲友住房也紧张,他们不愿麻烦政府,干脆在机场附近的山头上搭草棚暂时住下……
1993年12月20日,旸谷岭的154户村民全部搬出村庄,前后只用了8天时间,保证了机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搬家那天,两江镇一位70多岁的老农默默地绕着村庄走了一圈又一圈,末了从自家堂前捧起一把泥土,挥泪离去。他是村里的长者,他理解一个现代化的飞机场与他们村庄在国家的天平上孰轻孰重。老人的举动仿佛一道无声的命令,全村老少纷纷跟着他离去。
看到此情此景,赶来准备做动员工作的干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有人甚至情不自禁振臂高呼:“农民万岁!”
今天,两江国际机场如期建成,中国民航又添了个现代化的航空新港。征地迁移规模浩大,临桂农民识大体,顾大局,不拖不顶不闹,不漫天要价,为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夏末,记者来到临桂,但见移民新居楼房幢幢,街道整齐,新建校园书声琅琅。县委书记阳春喜告诉记者,安排机场移民生产生活,一直是县委县政府抓的大事。县委专门成立了处理征地搬迁遗留问题办公室;组织干部经常深入移民点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尽管如此,农民不愿太多麻烦政府。许多生产生活上的难事,他们都自己解决了。
这就是临桂农民。(附图片)
题图:新落成的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候机楼。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苦熬不如苦干
阎晓明
我时常到贫困地区,去得多了,逐渐产生一种困惑:我们的艰苦用来做什么?
有人把贫困的土地,破旧的土窑,饭桌上的蒸土豆蘸咸盐与蹲在墙根下晒太阳的人们,一起作为贫困地区特有的贫困景象。我从这个画面上读出了贫困地区“艰苦”的一个苦涩定位——我们的艰苦常常用来适应贫穷。
贫困地区,它的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人口素质低下,资金紧缺,交通不便等等,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忍饥挨饿,能过艰苦日子的品性。但是,如果这种艰苦的品性仅仅用来适应恶劣的环境,仅仅体现在忍耐贫困的肆虐上,那么,艰苦就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把艰苦用在不同地方,产生的效应是截然不同的。一样的太行山区,河南林州太行山人的艰苦,表现在他们走出大山,奔赴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睡潮湿的地铺,满面尘垢,挥汗如雨,换来的是每年两三千元的收入,新建的房子和逐步变富的生活;山西太行山区部分农村的艰苦,则表现在自家的土窑前,“等下雨,靠救济,要补贴”,再加一个苦熬日子。这种艰苦换来的是贫穷依旧,土窑依旧,饭桌上的土豆蘸咸盐依旧,等待依旧。这里的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句让人听了感慨万端继而深思良久的评价:“我饿着,可我坐着。”
林州的艰苦,是寓于奋斗的艰苦,是用艰苦作资本的奋斗,艰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艰苦;后者的艰苦,则是把艰苦仅仅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艰苦的目的是适应艰苦。缺少了奋斗的艰苦,是向贫困的屈服,犹如漫漫的荒漠。是要“我饿着,可我坐着”,还是要“我累着,可我富着”,选择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说起来这是个老话题了。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话题时,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是不老的,那就是,苦熬不如苦干,奋斗的艰苦才是可珍贵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沼泽地上创奇迹
——总后沉湖基地见闻
杜若原张平连
汉江下游西南岸,湖北省汉川、天门、仙桃三县市交界处,有一片颇具神秘色彩的土地,它的名字叫沉湖。30年来,周邻的农民们亲眼见到,一批批操着南腔北调的年轻人汇聚到这里,虽然他们穿的是军装,可他们的使命却是耕田耙地、种稻植棉、喂猪养鱼……
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沉湖,历史上是湖北有名的“害湖”。与其说是湖,不如说是沼泽地更准确一些。在当地农民的记忆里,沉湖“七年淹六水,十年九不收”,许多人不得不逃荒流浪。1966年,原武汉军区与湖北省政府协商,征得中央军委同意,决定开垦沉湖,建立军用大型农副业生产基地。
放眼今日沉湖,已是水渠成网、条田纵横的锦绣庄园。
热情的基地主任尹如浩告诉记者,以1970年夏建成“五七”大泵站为标志,沉湖及其周边400多平方公里土地结束水患,基地由围垦转入开发生产时期。截至1995年底,基地累计生产粮食1.65亿公斤,油料250万公斤,皮棉500万担,肉鱼禽蛋2287.5万公斤,出口活大猪14.5万头,造纸5.2万吨,为国家和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全军第二大后勤生产基地,近几年转变经营战略,基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去年创利税超过2351万元,人均效益2.6万元,位居全军同类基地之首。
肥沃的土地,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使沉湖基地多种经营异彩纷呈。这里的优质稻享誉军内,红心咸蛋、松花皮蛋畅销省内外,年加工能力近千万枚;基地建起了甲鱼、河蟹、绿头鸭养殖场。这里的万头养猪场,年出栏达1.5万头,多年来是供港活猪的重要货源地。
驱车在基地的林网带,仿佛进入了森林公园。参加过围垦战斗的基地副主任阎玉华说,以意杨和水杉为主要树种,基地现有林地4万多亩,其中成材林3.17万亩,套种棉花的幼林1.5万亩,总株数达255万。阎玉华欣喜地算了一笔帐:意杨10年为一个生长期,现有林木依序间伐,每年即可创收800万元,这是沉湖取之不竭的绿色财富。
然而,沉湖基地最可宝贵的财富,还是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熔炼成的沉湖精神。对此,基地政委何敦文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作了概括。
特别要写一笔的是,围垦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大学生,同官兵们一道改天换地,被誉为不穿军装的部队。同时,沉湖基地涌现出一批全国、全军的两用人才代表、劳模和优秀厂长,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沉湖,沼泽地上长盛不谢的军垦之花!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小岛战士勤爱民
郭海滨戴庆来
8月13日,83360部队某海防营炮连“爱民团员班”的7个战士,用平板车将7桶泉水送到孤寡老汉黄时安的家里。
夏秋之际,小岛天气炎热干旱,黄老汉的那口水井已干涸见底了,年逾七旬的他不得不走1公里路到驻地部队的水井去打水。一天早晨,他不慎摔倒在井台边。在外执勤的李昌宝、包家俊等7个团员战士见此情景,马上搀扶起老人,打好水送到他家里。他们还时常替老人洗衣做饭换煤气。
丈夫长期在外捕鱼的李亚琼,这些天来整日愁眉不展,是团员班的战士为她分担了生活之忧。他们每天给她送去10桶水。收割秋稻的时候,又是团员班的战士将金黄的稻谷收入粮仓。李亚琼拿出几十只鸡蛋向战士们表表心意,却被婉言谢绝了。
小岛已有一个多月未下雨,饮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可驻地群众却乐观地说:“有解放军在,再大的困难咱们也不怕!”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带着技术进婆家
蒋振东任海林
河北魏县24岁的女青年任秀梅,在娘家学会了裁剪技术,1994年2月出嫁到木顶寺村婆家后,办起了服装加工店。由于她技术高,服务态度好,生意很兴隆,两年收入2.4万元。她盖新房,添了3辆三轮车,买了高档家具,日子过得很是红火,乡亲们无不羡慕,都说这真是娶了个好媳妇。
过去,魏县农村一些青年妇女有空就打麻将,好吃懒做,没有一技之长,穷日子穷过。县妇联利用板报、广播、演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青年妇女学技术的必要性,并专门举办青年妇女技术培训班。他们把农艺师、乡镇技术员集中起来,到村里进行技术演讲。还购买了1万多本有关养殖、种植、裁剪、刺绣技术的书籍,发放到青年妇女手上。万名青年妇女放下麻将牌,捧起技术书,走进培训班。冯街村25岁的冯运珠,学会了嫁接果树技术。她嫁接的香蕉苹果树,枝繁叶茂,挂果稠密,年收入1万余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