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病人至上
——中国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探访录
新华社记者于长洪本报记者黄振中
编者按:这篇报道以令人信服的事实反映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化改革的成果。这家医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按照医院的规律办事,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他们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患者着想,正因为这样,他们赢得了社会的信任,自身也得到发展。医疗单位的改革应该如何深化,附属第一医院的经验和作法给人以启示。
这是一所“三高”医院: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高,医务人员积极性高。
这又是一所“三低”医院:平均住院日低到不足12天,病人平均医疗费用大幅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减至全国同类医院最低水平。
“三高三低”这一我国500余所城市大医院孜孜以求的改革目标,在地处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成了现实。
国内近百所颇有名气的大医院派人接踵而至,老百姓称之为“共产党办的好医院”,沈阳市主管市长发出“远学张家港,近学医大一院”的号召。一位大城市卫生局长在参观后说:“在医大一院,我真正领略了社会主义国家医院的风采。”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拥挤不堪的挂号处,人头攒动的门诊大厅,各科系布局不合理让人疲于奔命——过去在沈阳,谁得了病都发憷上医大一院,“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的抱怨在这里尤为尖锐。
现在,每天平均有2500人的名字写在医大一院的门诊病历上。高超的医术水平和热情的优质服务,使外地患者占75%的大批病人受益。
“一份病志就是一张请柬,一个患者就是一位上帝。”开放式的服务窗口,简洁规范的就医流程,“三分治、七分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医院尽力使自己的发展给“上帝”们带来称心满意。
“到医大一院找教授看病”取代了“找专家看病难,找知名专家看病更难”的感叹——医院使自己解决疑难重症的任务和功能到位,在全国首家推出全门诊由教授和副教授出诊,每天“坐堂”的75名“郎中”全部是副教授以上职称,提高了首诊确诊率,也使为找教授看病而四处托人送“红包”现象自然失去存在的土壤。医院还将机关办公的“院长一条街”让出,开办了“著名专家门诊一条街”,集23个学科的53位著名专家服务,挂号、分诊、会诊,治疗不出“街”,满足了群众看疑难病的要求。
医院把群众就医时反映最多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兴奋点”——过去不完善或群众不满意的,他们就改进;过去没有但是群众有要求的,他们就尽力认真去办。围绕着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个中心,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目标的改革,带动了各个医疗环节的改进:各种检查时间大大缩短,病人住院3天之内保证手术,住院处24小时全天候服务……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似乎已是老生常谈。然而真正把这一点视为办院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并且落到实处,确非易事。院长马晓伟在谈到确立“病人至上”为医院工作着力点时说:“这是一句口号,但更是科学。它不单是医疗服务态度,更关系到医疗服务内容。医院的神圣职责是救死扶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高于一切。医院的每一个举措、每一步发展,都要看是否有利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是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就医权益,是否符合现代化医院的发展方向。至上就是把对生命的挽救提高到分秒水平,至上就是在办院中更多地关注病而不是关注钱,至上就是真正遵循医学规律。”
病来如山倒。然而“急诊不急”却长期困扰医院,很多病人就因为耽误几秒钟而远离了生命或健康。这是群众“就医难”的焦点之一,也是医疗纠纷的“多发区”。
医大一院认识到急诊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缩影,紧紧抓住这一人命关天的医疗前哨。为抢救重危病人,他们与沈阳市120急救中心联网,重大抢救信息提前通知。重病患者必须在规定时间迅速得到诊治,急诊会诊必须10分钟到达,急诊观察床病人48小时内必须转入病房或日间服务部。为主要照顾身边无家属的患者,医院急诊科向社会招聘了15名素质较好的下岗女工,经培训组成急救基础服务队。这些“护嫂”身着淡绿色服装,胸前佩红色标牌,只要救护车笛声一响,立即迎到救护车旁,抬担架或推轮椅引导病人去检查、诊疗,协助交款、取药、办理住院手续,使抢救节奏加快,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被誉为“绿色生命通道”。他们对急救患者不再按传统临床专业划分至不同诊室就诊,而是采取了世界先进抢救治疗方式。急诊室内按病情危重程度划分红、黄、绿三个不同区域。红区为危重病人,这里配备了心电监护仪、除颤器、人工呼吸机等抢救设备,一旦有危重病人进入,医生护士立即到位,统一指挥,集体抢救。今年1—6月比去年同期,病人在急诊滞留时间缩短24小时以上,抢救成功率从85%提高到88.4%。
从“求医”到“医助”
旧的医疗管理模式导致这样一种观念:患者到医院看病是有求于医院和医护人员。求医,就得谦恭逢迎,这似乎是天经地义。
医大一院却一改这一思维:医本仁术,人生病时心理最脆弱,最需要感情和行为上的帮助,理应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各科分诊过去是护士坐着,患者站着,现在改变为患者坐着,护士站着;各科治疗变过去的“患者动,医生不动”为“医生动,患者不动”。到处置室做骨穿,过去都得患者自己取器皿和麻药,现在护士主动把东西取过来备用。
这看似小事的坐与站、动与静,带来的是医患关系的根本变革,拉近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标志着多年形成的到医院求大夫的陈旧观念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意义上的医护人员帮助患者,病人成为医院的座上宾。
曾有一位心脏病患者前来就诊,楼上楼下的折腾使患者到心电图室时突然休克。这一本可避免的事例使一院医护人员产生紧迫感:医院的布局要以方便患者为唯一前提。以往,挂号室和门诊脱钩,患者挂了号后要四处打听在哪看病,如挂错了号还得返回更换。医大一院在全国率先取消挂号室,在门诊大厅设导医咨询服务台,患者直接到各科挂号候诊。各科候诊处竖起一块显示屏,上面反复显示出“请××号到×号诊室”的字样,导诊员会将每一位候诊者领送到出诊医生的桌前。院内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患者不必重复排队,使原来每个患者从挂号到划价、交款、取药平均需要50—70分钟,缩短到仅需要7分钟。
作为瞩目世界先进水平的医院,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能看上病,还要注重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医大一院对有七十多年历史的门诊楼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候诊区由原来的21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112平方米。改造后的门诊大楼白壁映彩图,地上摆鲜花,为病人提供了宽敞、明亮的空间。中心服务台备有轮椅、担架、拐杖以方便病人,各科候诊区都安放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舒适坐椅,导诊小姐笑语相迎,还备有矿泉水和一次性口杯供病人饮用。
医院最忙乱的往往是儿科,医大一院儿科几乎听不到孩子的哭闹:医护服装颜色变成了暖色调的浅粉色,彩色木围、斑斓彩带和闪烁彩灯的装饰使这里变成了“儿童乐园”。小患者在看卡通、玩玩具、滑滑梯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接受了检查治疗。
这是人们眼中动人的一幕:胸科病房监护室护士长周润娜正在为一位男患者剪胡子,周润娜一边剪胡子一边说:“下午,你家属要来探视,只要你鼓起勇气,就能战胜疾病,在我们病房走出去的患者,活十年八年的大有人在。”原来,这位癌患者入院后一直情绪低沉,胡子老长也不剃。手术后,护士们不仅精心护理,还做他的思想工作,现在他终于同意把胡子剪掉了。他说:“是医生和护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有“小溪”才有“大海”
一位患者先后到几家医院看病,家家医院让他做了相同的多项检查,却说出了不相同的病名。患者慕名来到医大一院,出诊的专家根据他带来的各种检查资料就做出了诊断。患者惊讶为什么这里的专家没有让他去做各种检查,老专家告诉他:“这些资料足够确诊,我们不能让患者重复检查,花冤枉钱。”
这位患者仅是医大一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受益者之一。医院通过提高诊疗质量减少检查,降低复诊,尽快治疗,减轻了患者特别是外地患者的看病费用和相关费用。统计数字显示,医大一院患者的医疗平均费用,已由6000多元下降到4000多元。
不必要的检查、大处方,令就诊者在抱怨的同时,拉远了与医院的情感距离。相反,真心实意替他们着想,诊疗因病取舍而不以钱为标准才能贴近患者的心。
有人说医大一院努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自找亏吃。院领导班子却宁愿吃这个“亏”,因为他们认为医院眼前利益是“小溪”,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大海”:“有了病人的利益,才有医院的可持续效益。现在似乎收入少了,但患者对我们的信赖增加了。我们为人民办医院,就是让人民看病有个最终的依靠。”
良医精诚。曾担任中国医大校长的胸外专家李厚文,有三个闻名院内的行事原则:一是能诊断清楚就不做检查,以免患者检查花光了钱,治疗反而缺钱;二是不受礼病人会记你一辈子;三是一星期只出一次“著名专家门诊”,主要看疑难病症,不为挣钱而大小病一块儿看。
护士赵丽娟的话也颇具宏观意识:尊重都是相互的。我们稍微对患者好一点,病人便满含热泪表示感谢。真情换真心,患者觉得到这儿看病放心,医院的长远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才有奔头。
医院党委书记傅宝玉说:“短期行为可以显效于一时,但不能显效于久远。一些不正当行为严重干扰了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更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医疗进市场要走正道,走自我发展的光明磊落之道。”
好事传千里,不只在医院治过病的患者衷心赞誉,社会各界也对此竖起大拇指。服务质量是形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良好形象树立在辽沈大地,树立在病人的心中。(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都三家杂志社心系农民
十万册书刊赠农村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王黎)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下乡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农村养殖技术杂志社和铁流集团的《中国科技与企业》杂志,今天向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个县赠送了10万册科技书刊。同时,为全国2.5万个“万村书库”图书室免费赠订《农村养殖技术》杂志。
自去年底以来,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在全国广泛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文化科技方面的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给农民带来了实际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已向农民赠送书报刊1200余万册(份),建立农村书库1.4万多个。送书下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据了解,陕西省组织民间科技协会开展咨询服务5000多场,6万多名科技专家讲授实用技术,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万多期,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
这次向百县赠书活动是由中宣部、农业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共同组织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
检查整顿白酒生产和经营市场
本报讯卫生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整顿白酒生产经营市场。
通知说,今年6—7月,云南省曲靖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制售假散装白酒导致恶性甲醇中毒的事件。中毒人数高达192人,其中死亡35人,给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案已作为刑事案件立案查处。这次事件本身又是一起违反食品卫生法,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造成恶性食物中毒的案件。
与紧急通知下发的同时,卫生部紧急动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白酒生产经营市场进行一次突击性卫生监督检查。通知和检查内容主要有:
——生产经营各类白酒,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批准手续外,必须取得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白酒生产经营者,依据《食品卫生法》坚决予以取缔。
——各类白酒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如一经在市场上查获,将依法作为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处理。
——白酒经销者在进货时,必须索取所购进白酒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不能提供合格证明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白酒一律禁止上市销售。
——酿制或勾兑白酒的原料及其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及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发现用非食品原料或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违法行为,将从重处罚。
——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真伪的能力。改变传统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和食品消费模式,注重“吃的科学”和“吃的卫生”。少饮高度酒,饮白酒应当尽可能购买有定型包装(瓶装)和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少买散装白酒。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现代经济知识概要》出版
本报讯《现代经济知识概要》一书近日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该书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了系列探讨。该书作为一本供地、县从事实际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的教材,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实务知识的介绍融为一体。(李步青)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金时光”奖学金颁奖
本报讯“金时光”奖学金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颁奖,数十名经济、法律、新闻等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奖。该奖学金是由从事开发制造“金时光”牌系列智能、汉显、数字录音电话机等电讯设备的新技术企业——北京金时光电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为该研究生院设立的。(侯京景)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匡正驱邪从严治理
正版音像制品供不应求
本报讯到8月底,通过为期3个月的集中治理,全国音像市场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量有了明显提高,海南、上海、广西等地正版音像制品占有率达到90%以上。
根据历次“扫黄”、“打非”的经验,这次集中治理从建立合乎我国音像市场运行规律的机制入手,推出一套全方位的措施。
在出版环节,积极促进音像出版单位推出质优价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正版音像制品,定于9月9日—11日在北京举行的’96全国音像制品交易会就是对这一工作的检阅。在发行环节,摧毁地下音像发行网络,仅海南省就查封违法经营单位217家,收容审查11人,并把音像制品总批发单位扶上音像发行的“龙头宝座”。为此,文化部举办了两期总批发单位法定代表人音像法规培训班,并同他们签订了《保护知识产权责任书》。在零售环节,加大打击力度,捣毁非法音像制品的黑窝点和集散地。广东省收缴了盗版、反动、色情音像制品72万多盒,取缔634家黑窝点。文化部还规定正版音像制品加贴统一的真版标识,以利于音像制品的真伪鉴别。个人或转包经营的放映厅被坚决取缔。在运输传递环节,实行凭证托运、邮寄、提取音像制品的制度。
国有音像出版发行单位摆脱困境,开始出现振兴的局面。中唱集团四川公司6、7、8月的发行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海南省新华书店1995年音像制品发行量为3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就超过500万元。正版音像制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好景象。(彭铁元)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走进中央档案馆
本报记者杨武军
9月4日下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中国组委会邀请与会外国专家参观中国国家档案馆——中央档案馆,记者随行前往,来到这个还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地方。
汽车行驶至树木葱茏的京郊西山脚下,绿树丛中现出一道宽阔水泥大门,横额上“中央档案馆”几个秀美大字映入眼帘,这是周恩来总理的手笔。进入大门内,一道高墙又在院子中圈出一个“园中园”,墙外是生活区,墙内才是馆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1号馆。这是一幢青黄色“工”字形高大建筑。主人把我们带到前排的缩微照相室,工作人员正把一份份文件拍成缩微胶片,一按按钮就是一张,速度极快。在档案修复室,工作人员把一些皱巴巴的、霉烂的稿纸拓在一张宣纸上,经过一番处理,原来无法揭看的文稿,眨眼间变成一张张整齐的档案。
在1号馆的库房,我们看到的是一间期刊库,藏有1954年至现在的重要刊物。水磨石地板上,排列了几十个铁制书架,书库中间有很粗的通风管道,一尘不染。在一排书架上,记者看到了本报编发的内部刊物《情况汇编》。
2号馆外型结构与1号馆相似,好似一对孪生兄弟。进入馆内,一阵凉意袭来。据介绍,这里维持着18摄氏度恒温环境,上下不超过2摄氏度。我们走进声像科,这里保存有8000多盘声像资料,其中有毛泽东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有1949年到1987年中央历次重要会议录音。这些声像资料都存放在防磁铁柜里,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定期还要作倒带等保护处理。工作人员放了一段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清晰洪亮的湘音,让人如同面对这位伟人。在保存这位伟人书稿的库房,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着毛泽东生前藏书9万多册,一列列铁皮柜里存放着他的大量书信、手稿。这里面有毛泽东作过大量批注的二十四史,有他批注过的英文版《资本论》。毛泽东19岁时作的一篇作文也珍藏在这里,题目为《商鞅徙木立信论》,一笔工整的小楷已透出几分豪气。这些书稿都装在防潮封套里,再置于坚硬的楠木柜中,柜中小抽屉由防虫樟木制成,每格抽屉只存放一件书稿。有的书稿还要置于上锁的铁皮柜中。
我们来到总控室,这里六七个屏幕显示着各个库房的情形,监控着馆内温度和湿度,还有防火、报警装置。
有关人员介绍,依据档案法,中央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数十万卷、册档案资料,编辑出版40余种史料,还提供了一些查询服务。
登上回程汽车,回首这座珍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足迹的宫殿,相信她会在新时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