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托起苹果大市
——栖霞市林果业技术开发记事
赵兴林王传强曲怀生
烟台的苹果在全国颇有名气,而地处胶东半岛的栖霞市则堪称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市,全市63万人,人均拥有苹果种植面积一亩有余,去年产苹果7亿多公斤;1994年经全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总产量、新品种、质量及综合管理技术、综合经济效益6项指标,均列全国县(市)第一。
栖霞是个林茂果丰、鸟语花香的地方。夏季来栖霞采访不论站在哪一位置,映入眼帘的都是绿色的世界,郁郁葱葱的山,绿油油的地;绿山绿地映在水中,染绿了小溪,也染绿了河。
栖霞栽种苹果历史悠久,然而科技进山为林果业“保险”却是近些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栖霞的苹果种植面积已达30多万亩。但是,由于多是老品种、老树形,再加上传统的修剪方法,全市苹果生产一直在低效益中徘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9年,市里特意请了位日本苹果专家来传授国外全新的果树修剪方法,岂料,当他手拿钢锯把胳膊粗的结果枝组卸下来时,在场的人不由得惊呼:“哎呀,这还了得!”结果是市里花钱请专家,群众不听专家的话;令人头痛的另一件事是,市林业部门千里迢迢从外地购进新树苗,却被老百姓扔掉了。
透过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市领导看到了栖霞人在观念上的差距。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科学技术作支撑,发展林果业就没有后劲,而不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出经济效益。
为此,栖霞市委、市政府着力抓了三件事:一是制订、实施“粮食下川、果树上坡”的发展规划,较好地解决了粮果争地的矛盾;二是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开发推广先进技术,推进传统林果业向现代化林果业转变;三是增强群众科技意识。全市以职工中专为骨干、9处职业培训中心为依托、村办农民夜校为基础的科教体系蓬勃兴起。
春天里讲授病虫害防治,冬季传授果艺栽培管理、果品保鲜储存等科学知识。为推广应用林果新技术,山东大学果研所教授、省农业厅园艺专家的足迹遍及栖霞大地,市科委和农科所编写的科普教材走进千家万户,全市21个乡镇都配齐了专抓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的副乡镇长及果树站,987个村庄都有技术员。
科技进山,改变着山里人的观念,也给栖霞带来一片片新天地。我们来到臧家庄镇政府,“全国红富士苹果第一镇”10个大字赫然入目。
据介绍,这个镇有红富士果园3万多亩,年产苹果5000万公斤。在果园,我们见到了技术员韩世功,他家承包4亩果园,1990年亩产才2900公斤,采用科学管理,1994年亩产达到3750公斤。同一块地,同一品种,产量悬殊之大,关键在科学管理。韩世功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现在对新技术可着迷了。增产靠科技,提高质量也得靠科技。”今春参加市里培训班归来,他采用隔株剪伐的办法,即每亩苹果树棵数由110棵剪伐到66棵。现在,苹果生长期透光亮,挂果个头普遍比往年大,如果不遇大自然灾害,收成肯定好于往年。
走进百亩成方的示范园,更是令我们眼界大开。示范园的南半部是1982年嫁接而成的红富士品种,果树根深叶茂,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示范园引种的北斗、乔纳金、高岭、绯红等17个新品种争奇斗艳,其中美国的早熟品种新红星苹果个头已有拳头那样大。
讲科学、重实践,已使栖霞市农业科技水平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参加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栖霞市名列第十七位。而今,这个市已引种新品种60多个,种植面积逾40万亩;采用拉长果型新技术,提高苹果质量,对原国光、红玉苹果树改造20多万亩。16万农户农民初步掌握了苹果栽培和管理技术,还有700多位农民应邀赴外地传授苹果栽培技艺,2300名农民获得正式技术职称。
科技托起了苹果大市。而今,栖霞人依靠科技正在做苹果加工、储存的大文章。回顾栖霞走过的路,市委书记吕志海说,科技的潜力估不透,特别是先进的科技知识一旦被千百万群众所掌握,就会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技兴林”这条路,我们一定要坚持走下去。(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国际广播影视设备展举行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董洪亮报道:为期4天的’96中国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暨新技术研讨会(英文简称BCE)今天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的大型国际展览会。
来自全国广播影视系统的近1000名用户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世界著名厂商和国内知名企业约200余家参展。展览会以参观采购和新技术交流为基本内容。此间,还将进行10余场学术技术报告会。广电部和国内外其他单位的一批专家和院士就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广播、宽带综合业务网和数据广播等国家及部重点项目作专题报告,为系统内科技界人士提供咨询和服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际档案大会组委会举行招待会
款待五大洲档案工作者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组委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档案工作者。
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组委会主席罗干致词,代表中国政府并以组委会主席的名义,向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欢迎。他说,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而且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这次大会为契机,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国民更多地了解和关心档案工作。
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瓦洛在致词中向中国组委会表示感谢。他说,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而持续的支持,我们不可能维护和发展档案事业,保证历史的持续发展。国家的记忆,民族的特性和历史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为各国树立了典范。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王刚主持招待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向更年期妇女赠伊尔贴片活动展开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艾笑报道: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浙江亚太制药厂联合开展的伊尔贴片千万元捐送活动的捐赠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
伊尔贴片是一种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最新科技成果。1987年由浙江亚太制药厂与浙江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吸收国外先进医学成果试制而成。伊尔贴片——雌二醇控释贴片(周效)是一种每片可维持七天药效的雌激素透皮吸收制剂。这种外用贴片适应雌激素缺乏所致的一切症状,为更年期综合症提供了先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次赠送活动的内容还包括:参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爱心奉献”活动中的义卖、义诊活动;百家医院义诊义卖;并通过40家报刊媒体向全国中老年妇女进行更年期保健知识问卷调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吴阶平参加了这次捐送活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96全国青少年珠江钢琴比赛结束
本报北京9月3日讯由文化部主办的’96全国青少年珠江钢琴比赛今天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全国10余所艺术院校的50位选手分别参加了青年组和少年组的比赛。经过9天的激烈角逐,最后决出了青年组、少年组名次奖各6名,中国作品演奏优秀奖各1名。中央音乐学院的居觐获青年组第一名;上海音乐学院的宋思衡获少年组第一名。
这次活动由广州珠江钢琴工业总公司承办、中央音乐学院协办。著名音乐家吴祖强担任艺术总监,吴乐懿为评委会名誉主任,周广仁、鲍蕙荞分别任评委会正副主任。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比赛对提高我国钢琴专业的演奏和教学水平,发现和鼓励优秀人才有重要意义。(嬴枫)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际档案大会展览开幕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杨武军报道:丰富多彩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系列展览今天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瓦洛,国际档案大会中国组委会副主席张百发、王刚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包括中国档案事业成就、国际档案出版物、档案会议宣传招贴画、国际档案印章、档案声像制品、文学艺术档案、建筑档案、档案馆防灾抢救、希腊奥林匹克体育档案、档案管理暨现代办公设备用品等展览,还有为介绍下届档案大会举办国西班牙的展台。中国档案事业成就展吸引了众多中外档案界人士,除全国综合情况展外,还包括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各省、市、自治区档案事业展,展现了我国丰厚的档案馆藏和当代中国档案事业在行政管理、馆室建设、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氧(酸)化电位水消毒效果好
本报北京九月三日讯记者艾笑报道:今天在京举办的“消毒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介绍了一种氧(酸)化电位水生成机。这种可随意安装在自来水管上的非化学药剂消毒设备,十秒钟内可全部杀死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三十秒钟可百分之百地破坏乙肝表面抗原。氧(酸)化电位水生成机的问世无疑给消毒界带来了喜悦,它高效、广谱、稳定、对金属无腐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单国英运用中草药治疗肿瘤
本报讯河南省郑州市肿瘤专科门诊医生单国英,运用中医学的“攻邪不伤正,补虚不恋邪,热疗不损肌”理论研制的“华虎内攻汤”和系列辅助药物,能有效提高免疫力、阻遏癌细胞发育,促进体内组织细胞恢复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浸润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张连运)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喜闻灾区读书声
闽西灾区
据新华社福州电(巫奕龙、石飘芳)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闽西龙岩地区,确保灾区中小学按时开学。龙岩有关部门及时对受灾校舍进行全面消毒,组织技术人员对受淹校舍进行鉴定,及时修复。
河北灾区
本报讯学校冲毁了,也要让孩子照常读书。八月中旬以来,河北省灾区的中小学陆续开学,在新建的教室里、在搭起的帐篷下、在借来的民宅中,到处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为保证孩子们八月中旬按时开学,从县城到乡村,为解决学生课堂紧急修房、租房、借房、让房的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一些乡政府和村委会让出了办公室,一些乡镇企业让出了厂房。(宋思洁)
湖北灾区
据新华社武汉电(记者周甲禄)湖北灾区五万多名中小学生今天领到了新书,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学校。为保证灾区学生按时开学,有的地方借来民房当临时教室,有些学校对灾区学生减免学杂费。
安徽灾区
本报讯安徽宁国等县今年遭受历史罕见的水灾,许多中小学校舍被废。各级政府在灾后及时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抢修校舍。宁国县各中小学校许多校舍已修复,全部按时上课。(李小红)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挑战不畏难
——刘洪吉进行中医科研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于长洪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多重性的污染和烟草的大量使用,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已居各种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齐鲁中医大学的吉林省九台市肺癌药物研究所所长刘洪吉,把奋斗的目标定位在肺癌的中医药治疗上。他大量阅读古典医籍,短短时间内就写下了1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访查材料。
他结合现代医学观点,利用传统中医药理论向肺癌宣战。他把目光放在兼有增强免疫功能、滋补抗疲和抑癌抗癌作用的中药的研制上。在三年时间里,他走遍大江南北,拜访了国内中医药界众多前辈,行程上万公里。多次深入长白山林区,对特产药材进行综合考察实验。
功夫不负苦心人,刘洪吉带领研究所科研人员终于研制出有良好疗效的肺癌系列药品肺积消A、B、C,应用在肿瘤治疗中。经临床几千例次,服用肺积消后,患者体内肿瘤明显缩小,很多中晚期病人服药后减轻了痛苦,延续了生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表扬他“为祖国争了光”。
赞誉不仅来自国内,1994年4月刘洪吉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时,他作的《传统中医药辨证治疗常见型肺癌》学术报告,赢得与会者高度评价,也使他荣获了大会颁发的传统医学金质奖杯。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东北农大情系白山黑水
本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东北农业大学坚持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方针,为东北农业生产解决了一批重大的实际问题,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谱写出科教兴农的新篇章。
东北农大在哈尔滨市,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十多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以人才和科技武装东北农业的事业,把解决东北农业生产中的重大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东北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但无霜期短,早寒和高寒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东北农大就以主要粮食、经济作物早熟、耐寒、抗病、优质、高产品种的选育改良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开展种质资源拓宽与改良、遗传规律与选育理论、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十多年来,该校育成品种73个,累计推广1.04亿亩。该校育制的超早熟大豆“东农36号”打破了我国大豆种植的禁区,使大豆种植领域向北推移100多公里。他们还培育出极早熟马铃薯“东农303”、“东农248”玉米等,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校成功地解决了早熟品种往往质量差的难题,使这些早熟品种同样具有优质、高产的品质。他们育制的早熟脱毒马铃薯种薯、“东农42号”大豆、“东农416”水稻均得到大面积推广,“东农416”水稻已成为黑龙江种植的第二大水稻品种。他们还育成耐寒、早熟、优质、丰产的蔬菜品种17个。
黑龙江和东北地区除高寒外,洼湿的地质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东北农大从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方面着手,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67项成果,其中46项获奖,“水稻旱育稀植大面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成效突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北农大具有农业机械的学科优势。该校研制的农业机械,也解决了东北农业生产中的不少难题。大面积农作物收割时的掉粒、倒伏,是很难解决的课题,该校蒋亦元教授发明的“割前脱粒收获新工艺及其机器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属国际首创,是收获机械设计上的一次革命。这一发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是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获得的最高奖项。针对我国不少地区农作物收割时常遇阴雨天气谷物容易霉烂的情况,该校王成芝教授主持研制成一种脱水幅度大、速度快、节能的谷物烘干机。这种烘干机可跟随收割至田间,收割时即可烘干入库。目前这种烘干机已行销大江南北。
东北农大还投入大量力量、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果转化率达40%以上。大部分成果向社会推广,一部分由本校转化为生产技术。烘干机和微维饲料添加剂等已成为该校出产的名牌产品,受到普遍欢迎。仅1990年以来,该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就已创造了66.8亿元的经济效益。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山西农大汗洒黄土高坡
本报讯记者魏玉凤报道:山西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农村,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化内部体制改革,走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10年来,先后在40多个县(市)建立了稳定的农科教结合基地,共推广科技成果150项,开发科技新产品50余种,培养、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才37万人次,为兴晋富民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山西农大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建设好传统专业和优势专业的同时,增设了农业经贸、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法等一批专业,拓宽了专业面。还对全校600多门课程进行了调整,增设了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40多门,选修课100多门,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同时,改革招生就业制度。1988年,该校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率先试行单独考试,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农村青年入学深造。学生在校不转户口,毕业不包分配,由所在县安排到农业基层单位工作。目前,有9个专业近1000名学生,已毕业800人,他们绝大部分回到了农村生产第一线,许多人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枣树是吕梁地区主要优势资源之一。但由于土地贫瘠,管理粗放,1980年以前,红枣平均株产只有1公斤多。1984年以来,山西农大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先后与地方联合承担了“吕梁地区旱作枣树丰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和“吕梁地区红枣系列技术综合开发”等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1年,全区红枣产量比1984年翻了近两番。目前红枣生产已成为吕梁地区农村的支柱产业,每年收入达1亿多元。
该校采取在校内校外办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技术,组织师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5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10年来,共举办了8000余期培训班,培训农民30余万人次。他们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多次组织科技“大篷车”、大学生科普宣讲团开展宣传活动。去年,该校有2450名师生参加了农民科技日活动,接受咨询15万人次。他们注重发挥学校良种示范场、种鸡场等实验场站对农民的示范作用,接待农民观摩学习,示范推广技术。同时,在全省各地建立了具有特色的5个技术示范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