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人事部组织专家在甘肃休假考察
本报讯记者叶紫报道:人事部组织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休假考察团,8月20日至30日在甘肃省敦煌、嘉峪关、张掖、兰州等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休假考察活动。休假考察团由30位专家及其家属组成,其中有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余杭抓村级班子壮集体经济
本报讯记者袁亚平报道:京杭大运河之畔,有一个古镇余杭。去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5亿元,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县(市)。人们公认,“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是建成小康县的关键,其核心就是抓好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壮大集体经济。
螺蛳桥村党支部是“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村41名党员,在带头致富方面心齐、劲大。现在,村级自有资产1.2亿元,平均每家农户拥有31.57万元。村里花120多万元,给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和液化气,还入了有线电视网。村里有医务室,人人享有合作医疗保健。去年全村人均收入5500元,老年人另外享有养老金。
为了帮助那些落后的村子改变面貌,去年,余杭市委根据全市行政村党支部(总支)、村委会任期均已届满的实际,加大力度选配好村级领导班子,重点选拔了一批30岁左右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党员进入支部班子,农村换届调整党支部书记105人,村委会主任159人,全市基本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有文化、有抱负的村级干部队伍。有5个曾被列为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经过调整和充实后,战斗力明显增强,村级经济得到发展。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全国“助老工程”启动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陈晓钟报道:今天,中国老龄协会和中国老年基金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助老工程”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向孤寡病残等特困老人提供帮助。
全国“助老工程”是为了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充分发挥各涉老部门的整体效应,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1亿,该数字还有迅速增加的趋势。
“助老工程”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的指示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开创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在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老年人,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但是,由于国家还不富裕,部分老年人在生活上仍有困难。社会各界要以实际行动协助党和政府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和李德生、陈锡联等出席了会议。刘澜涛同志作了书面发言。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考察组在西藏考察时认为
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新华社拉萨9月2日电(记者多穷)“西藏经济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在此间考察的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考察组每一个成员的共同认识。
由全国政协常委冯元蔚任组长的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赴藏考察组一行15人,从8月21日至9月2日在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通过参观寺庙、走访座谈各族各界,以及视察西藏重点工程项目等活动,他们亲身体会到,西藏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才有今天的繁荣、进步和发展。
考察组成员中大部分是首次到西藏的,无论是西藏的城镇建设、交通能源建设,还是纯朴、勤劳的人民都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说,百闻不如一见,想象中的西藏和实际中的西藏大不一样,几十年来,经过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西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考察组成员感受到,中央对西藏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受西藏各族人民的欢迎和拥护,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作出的“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决定,使西藏人民倍受鼓舞,对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西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无论是已经建成投产的62项工程,还是全面铺开的对口援藏工作,西藏人民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来自全国各地的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和睦相处,克服各种困难,一心一意为西藏人民办实事,为西藏发展、进步默默奉献,也使考察组的每一个成员深受教育。
考察组还到“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看到这里碧绿的水库、笔直的水渠和绿树成荫、人民富足的景象,考察组成员纷纷感叹:“这是利国富民的工程。”他们还详细询问了该项目今后的发展前景及资金落实情况等。
考察组在西藏期间,还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让爱变得永恒
——唐山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纪实
本报记者唐维红
7月26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唐山市“康复村”,亲切看望在大地震中不幸截瘫的残疾人。在王宝占、王小慧夫妇家,江总书记坐在他们床头,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你们生活上能不能自理?你们坐着轮椅上街,刮风下雪有没有困难?王宝占回答说,生活上没有问题,每个星期还有青年志愿者来这里帮助我们。总书记听后宽慰地笑了。
20年前那场巨大的灾难,给唐山这座百年老城留下的不仅是满目疮痍,还有4200多名孤儿、895位孤老、4378个截瘫病人和164851名重伤者。可以说,抚平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灵创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历来是唐山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事。“帮孤助残”也成为唐山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龙头工程。
48小时和120小时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电话会议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姜大明提出,各地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要增强“小时意识”,成人预备期的青年每人至少要完成48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三年多来,第一次对志愿服务提出的量化要求。而在这方面,唐山的青年志愿者们已先行了一步。
早在一年前,唐山市两万多青年志愿者“走进千家门,助残献爱心”,利用双休日走访全市现有的3816户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
“一进千家门”,他们了解到全市共有1104名残疾人有服务需求,摸清了服务对象的底数;“二进千家门”,他们重访这些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进一步了解需求情况,经过分析、归纳,得出每户残疾人每年需要120小时的服务,使服务标准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团市委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了“穷尽所有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让每一位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每年享受120小时青年志愿服务”的工作目标,面向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三进千家门”与残疾人协商服务办法、服务时间,签定“一助一”服务协议,既保证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受到120个小时的服务,又保证每名志愿者,特别是正处于成人预备期内的中学生志愿者奉献时数不低于48小时。
据了解,全市共有4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分别与1104户残疾人、529户孤寡老人全部签定了“一助一”长期服务协议。
面向社会走向社会
在唐山市远郊丰润县的一条主要街道上,有个“三帮家庭服务中心”。从换煤气罐、疏通下水道,到搬家、买房子、找工作,几乎所有居家过日子遇到的难事,你都可以在“三帮”的帮助下得以解决。一年来,“三帮”以其快捷、优良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有困难找三帮”已成为丰润人的口头禅。“服务站”也凭借“三帮”的支持,指挥、协调、培训志愿者,为全县308名服务对象(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英雄及烈士家属、老干部、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了“一助一”长期志愿服务。
这种“服务加实体,无偿加有偿”、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模式,已被唐山市许多基层志愿者服务站所采用。仅一年多的时间,唐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已拥有团体会员85个,成立服务站23个,组建服务队、组2500多个,招募专业志愿者4715名,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志愿者组织体系,为全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志愿服务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有以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为落脚点的科技文化志愿服务,有为挽救失足青少年而开展的爱心帮教志愿服务,还成立了法律政策咨询、家电维修、房屋维修、医疗等近百支专业服务队……
不变的“抗震精神”
唐山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之所以进行得如此广泛、扎实、日益深入人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雄的唐山人民有着扶危济困、患难与共的光荣传统。
在唐山采访期间,记者多次听到部俊华的名字。作为唐山市房管局74号房管站的一名普通女工,部俊华为照顾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赵国华大妈付出了许多许多——丈夫因大脑纤维瘤做了开颅手术,部俊华脱不开身,只好把母亲接来照料;儿子不慎摔成骨折时正赶上大妈也生病卧床,在大妈家忙前忙后的部俊华只能让11岁的儿子自己照顾自己,结果儿子的右臂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为方便辖内15户因地震造成截瘫的残疾人的生活,南新西里房管站的青年志愿者们把自来水管接到了他们的床头,把原来为正常人设计的房门全部改造、加宽,还在门前修上坡道,使轮椅可以自由出入。受益的残疾人激动地说:“是青年志愿者们又给了我们一双腿。”
为照顾残疾的李祝兴老师和他高位截瘫的妻子,唐山市53中的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志愿者服务队,为李老师买粮食、做家务,有的同学还学会了给老师理发。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服务队的服务一天也没有停止……
在唐山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总是被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志愿者们的事迹所感动。虽然那场灾难已过去了20年,可唐山人民当年“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没有变,在青年志愿者的身上进一步发扬光大,让爱成为永恒。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图片新闻

9月1日,一年一度的内蒙古老年节在呼和浩特拉开序幕,来自各行各业的老年人欢聚一堂,举行歌舞表演、门球、网球等丰富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这是呼市新城区“夕阳红”秧歌队在街头表演。新华社记者王晔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