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书林

《雪域在召唤——世界屋脊见闻录》出版
本报讯《雪域在召唤——世界屋脊见闻录》一书近日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阿沛·阿旺晋美为这本书题词:“认识西藏,热爱西藏,建设西藏。”
该书以40万字的篇幅记录了作者在世界屋脊的见闻,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西藏高原的神奇和富有、藏民族多彩而浪漫的生活情趣,以及博大而具震撼力的雪域文化。对古老与现代的西藏亦有生动的记述。全书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文笔流畅,为世人认识西藏打开了一张充满阳光与诱惑的窗口。
该书作者张小平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30年间,一直从事包括西藏问题在内的民族宣传工作,曾先后15次踏上西藏高原,参加过珠穆朗玛峰和纳木那尼峰的登山采访,登达到海拔6600米的高度。还曾多次到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族地区采访,对我国辽阔的雪域高原有许多特有的感性认识和宏观思考。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侗乡芷江的“外省媳妇村”
杨必坤
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远离县城48公里的罗岩乡田坪村仅有近100户人家,却有近40位家庭主妇来自外省。这些媳妇们,有的是随军退伍而来,有的则是该地青年到外地学习取经期间认识相爱的,还有是自己慕名来到这里相亲成家的。这些来自桂、黔、豫、苏、浙、闽等省的媳妇们,在这偏远的侗家山寨,唱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
田坪村与贵州省相邻,四面大山环绕,出产丰富,既生产侗乡三宝之一的白蜡,也盛产天麻、侗乡接骨茶以及闻名全国的茶油。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整个三湘大地,同样也吹进了这侗寨山旮旯里。聪明能干、多情豪放的侗家汉子,深深地吸引着各地温柔明智的女子,这些聪明伶俐、心灵手巧的姑娘,来到村里后,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劳作,她们与自己的心上人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娘家的一些先进技术带到村里。杨全勇的妻子刘红玉是贵州石阡人,她将石阡的良种玉米带来进行试种,结果他家的玉米长得特别大,年增产100公斤以上;来自河南油田的王建英,她与乡亲们一起将该地特产红薯研成薯粉远销河南,头一年就挣了1万多元。外来媳妇孝敬父母,团结村民,从来不与任何人发生口角,并且乐于助人。来自广西的王敏玲,她与丈夫一起五年如一日,义务收养了一位孤寡老人,一直抚养到过世为止,村民们竖起大拇指,都说外来媳妇好。
这些外来媳妇还自发成立了农民生活互助会、妇女联合禁赌会和农民自我减负协会。农民自我减负协会冲破世俗的人情观念,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人情”仅限于婚嫁、生死两项,取消了建房、订亲、过门等十几个项目,即使是婚嫁、生死在礼金上也实行量力而行,不再在“多”字上做文章,严禁打肿脸充胖子。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恬静乡村赛歌会
雁凌和平
7月的一天,辽宁阜新市彰武县境内官山脚下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镇政府礼堂,热闹非凡的赛歌会正在举行。苇子沟蒙古族满族乡的农民家庭乐队首先为歌会奏响序曲。他们演奏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嘎达梅林》、《敖包相会》,他们还用蒙语唱起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是由王林兄弟及家族成员组成的三十多人的乐队,几年来活跃在田野村间,常常在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为民族兄弟姐妹们演奏喜闻乐见的乐曲,给恬静的乡村带来欢乐和希望。今年33岁的王宝林从小酷爱唱歌,烧火做饭时也要哼上一段歌儿。镇里举办赛歌会,他报名参加获奖后,忙完田里的活儿又开了个豆腐房。他自己创作的《快乐的豆腐匠》在第九届赛歌会上获二等奖。这次他演唱了自己创作的《端午节登关山》又一次获得创作奖。大冷蒙古族乡的赖云成,上过大学,当过乡蒙中的团支书,现任副校长,从来未登台唱过歌,但他十分喜欢唱民族歌曲,他乐呵呵地说:“真该感谢东六家子镇给我们创造了这样好的机会,让我们找到了歌唱的舞台,使我得到锻炼。”
在东六家子镇农民经十年的努力,尝到了抓群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甜头。近年农民富了,镇党委发现农民“兜里有钱心不甜”,赌博、打架斗殴、离婚、请巫婆送神活跃起来了。于是镇党委下大力气抓精神文明建设。该镇聚居着满、蒙、锡伯、回、苗等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他们于1986年举办了第一届农民赛歌会,让农民自己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以后每年6—7月都举行赛歌会。镇里还举行篮球、象棋、高跷子比赛,陆续搞起了省标准化图书馆、广播站、电视差转台、电影放映队。镇文化站获全国先进文化站殊荣。学校教学质量上去了,镇初中被评为全省12所名校之一。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他们知名度越来越高。省外贸与这个镇联办特种工艺厂、省巾帼艺品厂也到这里联合办厂;第九届、十届赛歌会上,镇里安排了经济洽谈内容,先后与抚顺化工二厂谈成了联办厂生产白炭黑项目,与阜新橡胶总厂谈成长期销售白炭黑项目,双山村鸡蛋专销沈阳北行市场,上市量占市场2/3。十年九涝的红星村变劣势为优势,搞起史无前例的水稻种植,卧牛山村搞起生态能源村建设。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鱼木寨风情醉游人
彭一新刘远全
鄂西利川市的鱼木寨是一块由古老遗迹和蛮荒丛林组成的世界,充满神秘色彩。
每逢节假日,寂静的山寨有了喧闹有了繁忙,寨子赛似公园。艺术家们见景生情,有的作画,有的拍照,有的赋诗,有的喊山歌。
寨上雄、奇、险、秀的自然风光和宏大的古墓碑坊雕刻群等人文景观,令游人观后美不胜言。鱼木寨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开寨门、婚娶、打三朝等十分热闹,哭嫁、跳丧既热闹又奇特。有人说:“鱼木寨上奇事多,该悲不悲乐不乐,喜嫁女儿哀哀哭,丧葬却是舞与歌。”情况正是如此。寨上民俗用品品种繁多,游人可穿戴使用,只要不拿走,不收分文。有趣的是游人不饮自带的饮料,却要换饮山寨人家的泉水。聚饮中,一位老翁滔滔话古,神情有自豪也有伤感。在吊脚楼前的晒场上,一些年轻的游人脱掉鞋袜,硬是扯住寨上胆怯的汉子,要他们教跳土家族的“肉连响”舞。几声恭维,一阵怂恿,山里人就技痒难挨,迈开舞步跳起来,雄劲狂放的场面,令人心旷神怡。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踏幽访古

追寻龟兹故国
熊清泉
新疆位于我国古代西域,西域相传有36国,其中龟兹是西域的一个大国,它位于天山以南,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是一块开发很早的绿洲。龟兹国以龟兹乐和龟兹舞而闻名。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娶突厥女为后,以苏祗婆为从,苏祗婆就是龟兹的乐师,通晓音律、歌舞,将龟兹的“五旦七声”乐理传入中原,又将龟兹舞传入皇宫。“五旦七声”的传入,丰富和完善了中原的乐理,这个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古代龟兹就是今天的库车。当然,古代的龟兹经过很多变迁,其领地远不在今天库车一个县。西汉时,龟兹南连精绝国,东南与且末为邻,西南与杆弥达界,北接乌孙,西为姑墨;东汉时疆土达及疏勒、莎车。隋唐时期,横千里,纵六百里,约占今库车、沙雅、新和三县全境和拜城、轮台两县大部分。现在的库车只有1.5万平方公里,人口34万。这里的人们仍然能歌善舞,身怀绝技的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优秀歌舞演员比比皆是。著名的民歌歌唱家尼莎汗·阿木都外力就出生在这里,他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库车不仅是全国有名的歌舞之乡,而且也是著名的艺术宝库。公元前后,佛教从印度传入龟兹,3世纪中叶开始盛行,库车成为佛教圣地,我国著名的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就出生在这里。因此,历史在这里留下许许多多的佛教石窟和其他佛教遗迹。例如:库车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与玛扎巴哈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以及昭怙厘大寺等等,这些遗迹充分体现了古龟兹国的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在库车,我们没能一一参观众多的文化遗迹,也来不及观赏龟兹歌舞的表演,只在路过拜城时参观了克孜尔千佛洞。透过它,我们寻找着心中的龟兹国。
拜城位于库车以西100余公里处,克孜尔千佛洞虽然位于拜城境内,但离库车只有50公里,属于古龟兹文化范围。克孜尔,维吾尔语是“红色”的意思,因为千佛洞对岸的崔尔塔格山含有铜矿,呈现红色,故名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始凿于公元3—4世纪,到8世纪末废,是新疆现存最大的石窟寺群,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就其年限来说,比敦煌还早。遗憾的是它比敦煌遭受的破坏要严重得多。俄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探险者”以各种名义来到克孜尔,他们盗走了窟内的雕塑,还窃去大量的壁画。尽管如此,我们在克孜尔千佛洞还是看到龟兹古国灿烂的佛教艺术。克孜尔千佛洞共编号236窟,其中保存有壁画的洞窟约80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壁画的题材主要为佛教故事,涉及牧畜、狩猎、农耕、骑乘、车船、建筑、商贸、娱乐等内容,壁画主要使用凹凸画法,线条流畅刚劲,画面层次清晰,富有立体感。1600多年过去了,壁画在我们面前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色彩。古代艺术家用赭色的浓度画出匀称的衣褶,用粗犷有力的线条画出力士的雄健,他们对色彩随意自如的支配和对线条游刃有余的梳理,在艺术上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所有这些都说明,龟兹古国当时在西域确实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国,其绚丽多彩的文化不仅在西域享有盛誉,而且在中原都很有影响。
龟兹古国已经消失1000多年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谜一样迷人的故事和众多的遗迹、文物,人们千里迢迢到这里来旅游、参观,无不为龟兹古国的文明而赞叹不已。谁能说新疆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中没有龟兹文化的影子呢?(附图片)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比翼双飞一对红
王国明张立波
过去反目为仇、大动干戈的回汉两村,如今睦邻相处、团结致富。
1992年5月23日,河南省西华县方庄、胡寨楼回汉两村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发生了震惊中原的“五二三”事件。当时有两人被打死,400多间房屋被烧成灰烬。一转眼四年过去了,现在这两个村子怎么样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位于黄泛区腹地的西华县采访。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过去反目为仇、大动干戈的方庄、胡寨楼回汉两村,如今睦邻相处、比着致富,摽着膀子奔小康。来到这里,再也见不到昔日那一片片废墟的影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如荫的绿树、殷实的农田和飘香的瓜果,一幅鱼米之乡的秀美图画。西华县委书记杨盛道告诉我们,方庄、胡寨楼回汉两村如今是民族团结的典型,两个村的代表还一起光荣地出席了全省、全国民族进步表彰大会呢。
方庄是回民村,和胡寨楼村相邻。1992年5月23日凌晨,为了一件小事,方庄村的两名青年被胡寨楼村的胡现臣等八名村民打伤致死。方庄村的方应华等人煽动村里的群众于当日中午对胡寨楼村进行报复,纵火烧毁了胡寨楼村78户农民的400多间房屋。事件发生得十分突然,双方复仇情绪强烈。“五二三”事件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十分重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都明确指示,要求做好双方的工作。当天下午,正在基层搞调查研究的周口地委书记王明义立即停止手头工作,火速赶往现场,亲任指挥部总指挥,具体指挥事件的处置工作。
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指挥部的领导和同志们深入两村,苦口婆心地对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等。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基干民兵顾全大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们的真诚赢得了回汉两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双方的情绪稳定了,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步认识到,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来到方庄、胡寨楼,两个村的群众向我们讲述了“五二三”事件后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五二三”事件后不久,当时的省委书记侯宗宾就来到这里看望两个村的群众,并为两村题词:“加强民族团结,集中发展经济。”周口地委书记王明义亲自为两个村制订了发展规划,提出方庄、胡寨楼两村要用三年时间,建成“社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和睦、商品经济活跃、携手共奔小康”的先进单位。王明义还带领地区财政局、农业局、电业局、外贸局、教委、银行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两个村现场办公,为方庄村拨款用于皮革生产和修建学校;为胡寨楼村拨款帮助群众重建家园和发展大棚蔬菜生产;有关部门还为两个村提供了贷款用于发展经济。西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方庄回民工业小区和胡寨楼苹果生产小区定为全县的重点工程,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省地县公安机关把方庄、胡寨楼作为社会治安的联系点,经常对两个村的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已调任河南省公安厅厅长的王明义每次逢年过节,都要来到这里看望群众,并和大家一起研究发展经济的办法和途径。
在方庄村,我们见到了村支书方学锋。方学锋说,“五二三”事件前,方庄、胡寨楼两村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发生争执,不仅影响了民族团结,还影响了经济发展。1992年以前,两个村的人均纯收入都不足500元。“五二三”事件后,我们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摒弃前嫌,加强民族团结,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才是唯一正确的民族发展道路。两个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并制定了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决心像兄弟一样睦邻相处,摽着膀子奔小康。我们方庄村根据民族习惯,大力兴办皮革、皮毛加工业,并向胡寨楼村学习种菜、栽果树技术,目前全村已有大小皮革、皮毛厂三十多家。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7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位居全县之首。方学锋说,目前方庄村大部分农户都装上了程控电话,很多农户都盖起了小楼,并把房间装修得漂漂亮亮,一点也不比城里差。看得出,方学锋对今天的大好局面深感欣慰,也深感来之不易。
我们又来到胡寨楼村。红砖灰瓦,绿树掩映,村周围是阳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和果园,好一派田园风光。村支书丁印德给我们介绍“五二三”事件的时候,苦笑着,摇着头,好像在回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丁印德说,伤害致死人命和纵火的凶犯早已被绳之以法,大火的灰烬已经散去,但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懂得今天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多么来之不易。丁印德介绍说,“五二三”事件后,我们与方庄村相处得很好,我们商量着要相互比一比,比发展,比进步,比团结,比遵纪守法,把冤家变成比翼双飞的一对红。方庄发展商品经济比我们有经验,我们就向他们请教。在方庄的支持下,我们村的经济也发展上去了,目前全村有苹果园1500多亩,塑料大棚近200个,年生猪存栏5000多头,运输用的拖拉机150多台,还建起了皮革厂、皮鞋厂等,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420元上升到1995年的2500元。
方庄变了,胡寨楼也变了。不仅两个村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的素质也普遍提高。四年来,方庄、胡寨楼两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也明显减少。方庄村党支部连续四年被评为周口地区先进党支部,村支书方学锋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胡寨楼村党支部被评为西华县先进党支部。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民族进步表彰大会上,周口地委书记王明义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方庄、胡寨楼两村睦邻相处、团结致富的经验。今年初,在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方学锋和丁印德这两个老支书又住在了一个房间,说了一夜的知心话。
采访结束了,站在方庄与胡寨楼村的分界线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连接回汉两个村子的,是世世代代亘古不变的土地和回汉两个民族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专访

异乡是故乡
本报记者黄宏君
一个人,当他把生命的意志与热忱完全熔铸于一片土地,即便是在异乡,他也会同样感受到故乡一样崇高的美感和最深沉的喜悦。在贵州省黔东南的苗岭侗乡生活了30年的潘心雄正是这样。
30年前,潘心雄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热血青年还是上海外语学院的一名学生。在那场大浩劫中,因为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被下放到贵州省台江县台拱公社台雄大队第四生产队劳动。在那里,他下田插秧,当计工员,以后又当了中学教员、校团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县委宣传部部长。80年代中期,他调任州外事办主任,后又兼州旅游局第一任局长至今。
今天的潘心雄,除了语速颇快的普通话中还约略夹杂着一些上海腔之外,能操一口流利苗语的他已深深地融在了浓浓的苗、侗文化之中。
49岁的潘心雄谈起蹉跎往事,似乎总是少了几分本该有的沉重。在生产队劳动时,他白天和苗民们一起上山烧草皮灰、下田插秧,晚上辅导社员学文化、演节目、为队里守仓库;当教师时,他访问过每个学生的家,跑遍了学生们居住的几十个寨子;当教育局局长时,他走遍县属的每一所学校,把行李搬进了办公楼,将星期日列为教师来访接待日;当旅游局局长时,他亲自带团当好导游,每到一个村寨,首先拜访当地的寨老,深入研究他们的习俗、民间工艺、民族服饰、建筑……他平静自然的语气就像讲一个儿子为父母做了他本该做的,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他又总是兴致勃勃,那些他已走过了千百遍的村村寨寨,那些见面就能唤出名字的男女老少,在他眼里是那样地亲切、可爱。
外地人包括贵州人自己总结贵州时有三句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潘心雄向人们介绍贵州时却是“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通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没有细心的观察与了解,没有真切的热爱与依恋,不会有这样的心声。
那里的人们说,潘心雄是真心地热爱那里的山水风光,更热爱世代居住在那里的各少数民族。可是,我总是试图寻找另外一些什么。我想起了潘心雄讲过的一些小事:在生产队劳动时,每当劳动了一天的他回到自己的草棚门口,总会发现乡亲们送来的柴禾、青菜或是鸡蛋;有一次,他突然生病发高烧,两位老乡背着他步行十多里山间小路,才到了公路边上,拦下汽车将他送县医院治疗。到了赶场天,乡亲们又纷纷跑到医院来看他……如果说潘心雄对这块土地和这土地上的人们存了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这情意已铸成了他生命的意志。而这意志里,无疑饱含了他人生的醒悟与发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交通不便,人们生活一直比较贫困。80年代初,一些日本民俗学者到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地区进行学术考察,他们对那里的民族服饰、发型、歌舞、民居、习俗等,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考察论文和图片在日本公开发表后,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旅游者。这大大地启发了潘心雄。他清楚地意识到,这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很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潘心雄和旅游局的同志们一道,在对州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存传统的民族建筑,保留传统的民族服饰,保护传统的民族习俗,建设民族风情旅游村寨的构想。今天,他的构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在黔东南州的主要游览线上已建成了二十多个民族风情游览点,形成了以凯里为中心的苗族风情网状旅游线,和以黎平为中心的侗族风情带状旅游线。不管什么时节,观光旅游的客人来到这里,男女老少都会身穿节日盛装,吹着芦笙跳着舞,夹道欢迎客人。有节日般的盛大喜庆场面,有一家一户的家访做客,还可品尝地道的民族风味餐,领略纯朴的农家生活情趣。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已成为贵州东线旅游的独特优势。昔日穷困的山里人,如今已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作为旅游局长,在民族地区旅游经费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潘心雄认为一方面应大力引进客人宣传旅游,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外力,走出去搞促销,打开国外市场,让世界了解黔东南的美丽,使这个美妙的地方成为人们心灵的一个家园。
当潘心雄迈着宛若归家般的步子,引领我们走在郎德上寨窄窄的石板路上时,这个平平常常而又充满活力的身影,忽然让我想起了这山野中普普通通的向日葵。他用昂扬执著的生命意志回报太阳的深情,而无论脚下的土壤怎样贫瘠,他都永远会向养育他生命之根的土地致以深深的敬意。(附图片)
身着苗装、吹奏芦笙的潘心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上图:醪糟汤圆香气扑鼻,细细品味,确与别处不同。下左:鱼木寨主滔滔话古,引得游客纷纷驻足。下右:出得鱼木寨,回首翘望,流连忘返。
彭一新刘远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