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长征路上

皎平渡口架长虹
刘成栋
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
兄弟民族夹道迎……
每当听到这豪迈激越、振奋心弦的《长征组歌》,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中国艺术团体出国访问演出的情景。这个从60年代初诞生以来一直被重点保留的合唱节目在任何一个友好国家演出时,都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人们称赞它为歌颂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史诗;令人想起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红军在既有雄关天险大江大河的重重险阻、又有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的危急情况下指挥若定、化险为夷的传奇经历。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运筹之下,红军四渡赤水,直逼贵阳,威胁昆明,迫使蒋介石急调重兵回防昆明,造成了金沙江两岸江防兵力空虚。毛主席当机立断,抓紧“滇军主力全部东调,云南后方空虚”的有利时机,决定红军以最快的速度巧渡金沙江,把一直紧紧尾追而来的敌军远远抛在了后面。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两岸群山夹峙,奇峰突兀。江水从幽深的峡谷奔泻出来滚滚东去,浪涛汹涌吼啸如雷,自古素有天险之称。1935年4月,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兵分三路,在禄劝县的皎平渡、洪门渡和元谋县的龙街渡抢渡金沙江。5月3日晚,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在皎平渡一举偷渡成功,并且牢牢控制了渡口。仅凭七条小木船和36名船工的舍身忘死拼搏,轮番抢渡七天七夜,终于把毛主席和中央纵队以及中央主力红军三万余人从皎平渡全部渡过江去。等国民党十几万追兵赶到金沙江边,已是红军胜利渡江后的第七天,船只早已烧毁,敌军只好气急败坏地隔江兴叹。巧渡金沙江的成功,标志着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长征组歌》中“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两句歌词,正是恰如其分地称颂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事实。
去年有幸去西南出差。我顺道寻访了红军当年长征所经过的一些历史重镇。沿金沙江畔,我来到了著名的皎平渡口。经过60年的岁月,皎平渡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国家交通部和云南、四川两省交通厅等单位联合投资修建的皎平渡大桥横跨江上。这是一座现代化的钢索斜拉伸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宽阔的桥面上,并排急驶的汽车南来北往,把群山中的铁矿石、煤炭以及甘蔗、咖啡豆、板栗、核桃等丰盛的农副产品运向四面八方,把山村人民需要的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化肥、彩电、冰箱、洗衣机以及药品运进山寨的千家万户。这种繁忙的运输景象,直接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金沙江南岸,我看见了一块高大的巨石,导游告诉我,这块巨石就是当年刘伯承同志站着指挥中央红军渡江的“指挥台”。至今,当地老百姓仍把这块巨石称为“将军石”。跨过宽阔的皎平渡大桥,我来到了北岸一排低矮、昏暗的岩洞旁,我的目光久久凝聚在岩洞中、洞口旁。因为从导游那里得知,这些岩洞就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渡江后居住过的地方。岩洞里面坑洼不平,岩壁裂缝还渗着水滴往下浸。此情此景,我更加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超人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创造的举世无双的光辉业绩,我更加崇敬红军将士始终如一的胸怀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和为工农大众谋解放的崇高理想,我更加珍视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铸造的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雄伟壮丽的红军渡江纪念碑像个巨人耸立在皎平渡口,仿佛默默地向我展示着60年前那江水恶浪滔天、木船穿梭如箭,红军将士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我久久站在皎平渡口,凝望着汹涌东去的江水,注视着气势宏伟的公路大桥,心中顿时掀起了巨澜:如果说当年英勇顽强的红军将士凭着对共产主义理想抱定的必胜信念,凭着全军一致北上抗日的坚强决心,凭着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凭着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生死相依的无敌力量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红军将士心中架有一座通向胜利的坚实的精神桥梁的话,那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当今,我们更应该开拓进取,继往开来,沿着红军将士的足迹,高举红军长征的旗帜,去建设更多的立交桥、跨海桥、欧亚大陆桥和航空航天桥!


第4版(副刊)
专栏:长征路上

彝海作证
刘梦岚
今年5月,索玛花开时节,我来到四川冕宁的彝族地区。
61年前,也是索玛花开的5月,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不了解红军的彝族人阻拦红军通过,国民党蒋介石数十万大军又围追堵截。在这紧急关头,红军先遣部队司令刘伯承与深明大义的彝族诂基部落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在小叶丹的帮助下,红军顺利地通过彝族地区,继续向大渡河挺进……
“彝海结盟”开辟了彝汉团结的友谊之路,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如今,我再也寻觅不到昔日红军走过的蜿蜒小路,宽阔平坦的108国道从这里穿过,直连祖国首都北京。从冕宁乘车,个把小时就到了彝海。
眼前一片蓊郁的树林,四面山峦环抱着一片湖水,水平如镜,密林倒映,显得格外宁静、深沉。湖边石碑上刻着两个鲜红的大字:“彝海”。
啊,这就是我心仪已久、闻名中外的彝海!
濛濛细雨洒落在湖面上,激起小小的涟漪。我仿佛听见彝海在轻声地诉说——
1935年5月22日,红军的马蹄声打破了山湖的寂静,刘伯承同志骑马来到彝海边,亲切地对小叶丹说:“红军是为受压迫人打天下的,同彝族是一家人,我们要团结起来去打国民党军阀……”两人共同举杯,对天盟誓,喝下血酒,结为兄弟。那“酒”,就是彝海的水啊。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彝海的面庞,她被彝汉两家的团结友爱深深地感动了……
彝海是“彝海结盟”的见证人!她看到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放射出耀眼的光辉,证明着彝族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贡献。
如今,61年过去了,刘伯承和小叶丹坐过的石头还在湖畔的草地上,我仿佛听见他们在握手言欢;去年新落成的“彝海结盟纪念碑”高高耸立在彝海旁,刘伯承和小叶丹握手举杯的雕像再现了那动人的一幕。而彝海,每天都笑望着他们,重温着这页彪炳史册的辉煌。
凝望彝海,我发觉岁月并未抹去她那迷人的风采,她反而变得更加年轻、美丽。因为她欣喜地看到,当共产党和“当年的红军”又回到彝家这片土地时,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6年的“民主改革”,使这里“一步跨千年”,由奴隶社会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悲惨的奴隶们从奴隶主的皮鞭下解放出来,有了自己的家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彝族儿女沿着“彝海结盟”的友谊之路,又开始了新的现代化进程。于是,彝海那宽阔的胸中,又装满许多新故事。
我所听到看到的,只是其中的几个小故事——
一天,我冒雨爬上一个小山寨——桃花寨。小寨原名雀儿窝,红军长征经过时,正值桃花盛开。黄镇同志画了一幅速写《桃花寨》,从此小寨就改叫桃花寨。我来到84岁的老阿妈邱伍加家里。老人身穿整洁的彝服,耳聪目明,精神健旺。她告诉我,当年红军刚来时,他们都吓得跑到山上躲起来。后来通司(翻译)对他们说,红军是彝人的朋友,不打彝人,他们才回家。老阿妈深情地说:“红军可好啦!他们不踩庄稼,烧柴用水都给银元,还煮稀饭给我们吃。红军离开寨子时,我们都举着红旗跑去欢送……”
现在,老人一家住着五间宽敞的大瓦房。堂屋摆放着沙发、茶几,卧房床上放着绣花被盖,竹楼上吊着腊肉,粮柜里装满了粮食……老人又兴奋地说起来:“以前一年到头挖地、砍柴、种庄稼,还不够吃。现在一年就宰好几头猪!以前住篱笆房,睡篱笆片,盖‘擦尔瓦’(一种类似斗篷的衣服),现在住得多舒服!”老人的儿子沈玉明接过话茬儿:“过去彝族人没钱上学,现在只我们姓沈的一家就出了九个大学生!”
在桃花寨所在的拖乌乡乡政府,年轻的乡长瓦金说起彝乡的变化,更是滔滔不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除种粮外,还搞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等。比如桃花寨,光种花椒这一项,每家每年就能收入千元左右,多的还能上万元。彝家生活的变化太大了:过去烧饭用三锅桩,熏得到处黑乎乎,现在用上了节能灶,方便又卫生;过去喝自家酿的土酒,现在喝白酒、啤酒;过去用大木桶去远处背水,现在装上了自来水;过去送亲是骑马、走路,现在是包汽车……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彝族这片封闭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彝族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彝族人只知“以物换物”,哪懂做生意挣钱?如今他们有了“商品意识”,不少人从山上搬到山下来寻“生财之道”。我看到,公路两旁盖起了一座座新瓦房,有人在窗口开起小卖部,有人在路边摆起小地摊,还有人搭起小棚子,为过往的汽车加水、洗车……
在彝海乡,冕宁县委宣传部的彝族小伙子安东介绍说:大盐村村长罗中八杰带头养蜂、种花椒、做洋芋生意致了富,还想带领村民种草养畜、办牛场;彝海村三组的沙马铁哈靠做甘蔗生意起家,开起了小卖部、录像室,眼下还要换一台29英寸大彩电……
彝海乡党支部书记地合机告诉我:“如今连三四十岁的妇女都跑昆明,走成都,进服装来卖。彝家女也穿起了健美裤、花裙子、高跟鞋……”在路上,我见过身穿健美裤、头戴彝族帽子的彝家妇女,我给她们拍照,她们落落大方地笑着,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说起彝汉团结,地合机书记很激动:“汉族兄弟对我们帮助太大啦!教师、农业科技人员是汉族兄弟,帮我们装自来水管、搞扶贫的,也是汉族兄弟。现在,他们又在帮我们建小电站和洋芋粉厂。党的民族政策是彝汉两家团结的纽带,我们说话两样,心子一样……”
离开彝海前,我又在纪念碑前肃立良久。我想告诉两位先驱:我原想象,这片偏远的土地可能还有些荒蛮落后,然而,迎接我的却是文明进步,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的一派生机和彝族人民幸福的笑脸。“彝海结盟”的精神已在这里开花结果……彝海就是见证人!
我回头望望彝海,她似乎在微笑着絮语:“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作证,我作证……”(附图片)
彝海结盟纪念碑 邹大毅摄


第4版(副刊)
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

我们的旗帜
赵长青
仰望茫茫寰宇
镰刀与斧头托起的历史天空
有一颗巨星光芒四射
凝视莽莽大地
血与火洗礼的岁月长河
有一座灯塔昼夜闪烁
大浪淘沙
方显真金本色
暴雨冲过
更见青松巍峨
七十五年栉风沐雨
我们的旗帜更加鲜艳
七十多载千锤百炼
我们的信念更加蓬勃
这是因为——
我们的旗帜
洒满真理的光泽
无数先烈的热血
在上面凝缩
五千七百万优秀儿女的忠诚
在上面镌刻
十二亿人民的意愿
在上面寄托
啊!我们的旗帜
从南湖红船举起
到点燃井冈山不熄的烽火
从遵义城楼凌空一展
到宝塔山下英才聚合
从西柏坡抖开锦绣前程
到中南海最英明的抉择
我们的旗帜——
总是走在队伍的前列
总是捧来硕硕战果……
啊!我们的旗帜
在共和国的云天高高飘扬
——永远不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