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光彩四溢魅力无穷
——一九九五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纪录片简评
汤恒
1995年是我国电影纪录片创作丰收的一年。报送“五个一工程”的一百多部电视作品中,优秀之作达三十余部,《中华之剑》、《胜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见证》、《大京九》、《最后的荒原》、《中国牛王》等即为其中的佼佼者。

热切关注民族命运,紧紧追踪时代风云,从民族屈辱和抗争的历史中升腾起璀璨的希望,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进程中高扬起时代的理想,这是1995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时刻,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电视艺术工作者用笔去触摸往昔,用镜头去审视战争,创作了一大批“反法西斯主题”的纪录片和专栏节目。《胜利》以14集的巨幅,全景式地复活了抗日战争的全貌,以纵接更远的历史、横联世界两大阵营的结构,展现出了“史诗”的恢宏与壮阔。《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见证》倾力关照战争与人的关系,以大量的采访和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细节,深刻地反映出了侵略者的不义之战和血腥屠杀给人们带来的难以抚平的创伤。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纪录片有着敏感、迅速、快捷的优势。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台栏目需求的扩大,电视纪录片的视点平民化,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然而,视点小、容量小、介入低等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创作人员对于具有思想艺术魅力的大气之作的追求。正是在这点上,《中华之剑》、《最后的荒原》、《大京九》、《中国牛王》实现了创造性的超越。编导人员不怕艰难,不惧风险,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沸腾的现实社会生活,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表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涛热流,展示普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从普通的人群里走近英雄,在平凡的世界里发现崇高,为新人新事而欣喜,为奉献和牺牲而礼赞,为辉煌的功业而欢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深情和壮美的时代长歌。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更是纪录片的生命。强调在生活的流程中以镜头内部和外部的运动相结合来追寻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目,注重对于客观世界的纪录和还原,以细心的挖掘和执著的探索来追求影片的真实性,这是六部作品共同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艺术特征。在《中华之剑》里,缉毒队员们在茂密丛林中的埋伏和在雨夜深山中的狙击,对于毒品的现场搜查,这一系列的镜头都是与事件发生共时的完整纪录,并且以时间的先后和创作人员的奔波跋涉为结构线索,用字幕的注释和汽车的运动为连接点,极大地强化了镜头和整片的发生时态和真实感。《最后的荒原》和《中国牛王》在创作上没有囿于时下流行的一些新纪实手法,而是遵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熔历史资料和采访镜头于一炉,集解说词的旁白和人物的讲述于一身,回溯历史,展现现实,以丰富生动的具体细节从典型的环境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编导人员来到了兵团创业者的身边,倾听他们的诉说,端详他们的过去,体察他们的艰难困苦和喜怒哀乐,欣视他们的今天,品味他们的宏伟业绩和崭新追求。不论是昔日叱咤沙场的将军、铁流西进中的普通一兵,不管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戍边屯垦者、兵团的新一代,在细腻的笔触和镜头里显得那样的朴实、真切、生动和感人。为了塑造好牛王李福成这个形象,编导人员追踪牛王的行迹,生活在他的身边,随时捕捉闪光灵动的刹那,随时纪录下生动细致的素材。他们走进了牛王的生活,也走进了牛王的情感世界和思维空间,通过镜头的视野和生活的流程,把一个活脱脱的新型农民形象嵌入了观众的脑海。

凡是看过这些作品,特别是在大量观赏虚拟艺术之后再来欣赏这些作品,人们会兴奋地领略到一种美:真实的美,纪实的美;难免会从中感受到一种震撼:平凡生活的震撼,独一无二的人生和细节的震撼,大自然蕴藉的震撼;他们都会深深地获得一种满足:身临其境的满足,参与其中的满足,追根探源和认识发现的满足。
观众缘何会有如此的感受和收获?盖源于这些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强烈艺术魅力。如果细心感受和仔细研究这一集集的片子的话,并不难体察和把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故事性。纪录片注重叙事的故事性挖掘虽然不是从《胜利》等作品开始,但却在这些创作中获得了上好的表现。《南京大屠杀》里有唐顺山的故事,有王兆芳的故事,有罗瑾和吴旋的故事;《最后的荒原》里有将军的故事,有归来学子的故事,有女拖拉机手的故事,有边界上屯垦戍边一家人的故事;《中华之剑》里有缉毒英雄的故事,有贩毒吸毒者的故事,也有创作人员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并不完整,但组合加工相互连接之后,却使作品充盈着传奇色彩和吸引观众的魅力。
悬念感和节奏感。与纪录片叙事经验中的故事性追求相配合的艺术构思,是悬念的合理设置。《中华之剑》把悬念放在小故事与小故事之间,放在摄制人员运动的暂停和转场之中;《南京大屠杀》把故事的完整性打破,把一个人的故事述说放置在不同的间接段落里,以此来强化悬念;《大京九》充分发挥长篇电视节目的优势,人为设置了火车车厢的演播室,沿着新铺设的两条铁轨,以此作为整个节目的结构线索,以此来包容沸腾的京九铁路建设现状,并旁及铁路沿线的广阔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以及历史、文化、旅游等内容。在列车运动的节奏中,敏感地捕捉到了观众的“到站心理”,以到站和列车重新启动的生活节律的巧妙结合,延续观众的观赏兴趣。
现场感和参与感。电视艺术的独特优势在于它能够调动观众积极参与,使观众感到自己是片中人群的一员、是事件发生的亲历者。在营造现场感和调动广大观众的参与意识方面,这些作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京九》中的列车演播室虽然是人为,但它并没有破坏影片主要内容的真实,而是在京九这条生命线上以运动的方式找到它与观众心理和时代真实的契合点,调动了观众“坐火车、走京九”的参与愿望。在《中华之剑》里,摄像机摄取的画面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摄影队员就是观众派出的代表,冒着枪林弹雨,出入深山老林,跟随缉毒队员到达边关哨所,经历禁毒战线的战火硝烟。即使是在《胜利》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片中,编导人员也尽量采用原始的纪录资料、寻访当年的亲历者,让富有现场感的画面和活生生的人证与广大观众面对面地交流。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喜见兰苑发新花
端木复
昆坛新松翠,兰苑有传人。在’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中,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上昆青年演员以亮丽整齐的阵容引人注目,使人为昆剧后继有人感到欢欣鼓舞。
开幕式上,他们在《司马相如》中为岳美缇、张静娴、刘异龙等五位一级演员配戏,满台青春气息。在传统折子戏专场,他们主演的《四杰村》、《昭君出塞》功底扎实,身手不凡。尤其是一台《白蛇传》,四个白娘娘、三个小青、两个许仙先后登场,各有特点。“游湖”一场,倪泓的白娘娘雍容端庄,张军的许仙舒展大方,冷冰冰的小青活泼伶俐,胡刚的艄翁虽寥寥几笔,也风趣传神。“盗草”一场,丁芸的白娘娘出手利索,脚踢手扔,耍花稳健自如,与仙童的开打配合默契。沈昳丽在“水斗”一场中演据理索夫的白娘娘,边耍绸带,边走五个“前桥”,最后又是十来个“串翻身”,赢得掌声阵阵。“断桥”一场,钱熠的白娘娘嗓音甜润,唱腔委婉,张弛有致;张子谦的许仙则憨厚老实。陈钰的小青,“水斗”一场翻打,倒扎虎,打水旗;谷好好的小青,“断桥”一场180度控腿,挟许仙悬空两转,“毁塔”中耍火棍,喷火,角色吃重,演来却颇见功力。
为了这批昆剧舞台最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大他们整整30岁的上昆老演员全力以赴,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在王芝泉的严格要求下,她的六个学生刻苦练功,耍大刀,舞枪花,磨破了一双双鞋子,湿透了一身身衣服,腿上的乌青紫块数都数不过来。人称练不死的陈钰只有20岁,大跟斗、小技巧,样样难不倒。长得最瘦小的谷好好可以一口气连排四遍《昭君出塞》。新近入党的刘异龙身体不好,但总是一大早就陪着小字辈练功,青年演员的每一场演出他都要认真提意见。蔡正仁、岳美缇、张静娴、计镇华、梁谷音、张铭荣等一对一、手把手地辅导后生,连顾兆琪也不断吹笛为青年演员吊嗓,吃“传字辈”奶长大的老演员,也和老师一样,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惜呕心沥血。
为了让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多跌打磨练,上昆领导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出了兰馨舞台周末免费专场,让他们有一个固定的展示场所,结果越演越红火。不少戏迷纷纷自发捐款,给青年演员买饮料,补身体。周末演出也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学生观众,演员演到哪里,他们就看到哪里。昆团还积极参加双休日京昆日场演出,让所有的青年演员都有亮相和听取意见的机会。昆团还为青年演员搞了专场展演,集中上演了《墙头马上》、《假婿乘龙》、《玉簪记》等大戏和二十余出折子,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昆团还专门为青年演员创排了青少年版的神话剧《上灵山》,迄今已在上海各区剧场连演150多场,创下了上昆演出史的最高纪录。
老艺术家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坚守阵地的艺德人品教育了青年演员,在戏校时散漫无纪律的现象已成过去。他们不再去歌舞厅赚钱了,开会排练不再迟到了。大家自觉加工、补功,请老师辅导,还学画练书法,看戏曲理论书,钻研业务已经蔚然成风。
目前上昆已经制订了五年规划,每年为青年演员创排二台大戏和三台折子戏,以学习、继承和积累昆剧传统剧目为主,适当创排适合青年演出的新剧目,力争尽早把他们推向艺术舞台的主导地位,挑起大梁。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歌坛育花人
方荣堂
五年前,当充满青春活力的马秋华走上人民解放军唯一的艺术学府——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台时,有人在问:
“一个文工团的歌唱演员,这么年轻,教得了大学吗?”
五年后的今天,甚至不到五年,她用心血浇灌和培育的朵朵艺术之花在祖国的文艺舞台上竞相开放;她的一个个学生先后捧回了专家和人民赏给的奖杯。随之,她成了目前全军最年轻的声乐副教授。
受父亲的影响,在连云港长大的马秋华从小就喜欢唱歌,市歌舞团在她上初中时就把她借去演出。马秋华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给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著名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当学生。年事已高的黄友葵对这最后一个学生,倾注了很多心血,要求非常严格,并寄予厚望。马秋华也十分珍惜跟声乐大师学习的机会,学习非常刻苦,节假日仍在琴房练音练唱。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三年级时,她在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比赛中获奖,歌唱艺术逐步走向成熟。
一九八九年,马秋华实现了自己从小就想参军的愿望,考进了二炮文工团。在团里,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既当独唱演员,又为歌队导演节目,还当声乐教员。
一九九○年,马秋华步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课堂,担任声乐教师,尽心尽力地培养军队歌唱艺术人才。她把美声唱法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唱法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同条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基础好的学生,她注意“精雕细刻”,着重在各个声部的发音方法上,并在提高对作品的分析处理能力上下功夫;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她着力于打气息基础,一步一步地加大难度指导训练。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果实。这些年来她共教了在校生和社会生五十多人,其中有三十多人分别在省级、全国和国际性声乐比赛中获奖,或考进专业文艺团体、音乐学院成为歌唱演员。李丹阳、张华敏、张也、朱立群等歌手在她的辅导下受益匪浅。
凭马秋华过硬的业务水平,加上唾手可得的一些机会,她是完全可以像她的学生一样活跃在舞台上成为“明星”、红歌手的,但她更热爱声乐教学事业,甘愿默默无闻奉献于幕后,为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特别是为军队培养歌唱艺术人才,做一个无名的育花人。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红盖头》
擅长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长影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在拍成《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影片之后,联手拍摄新片《红盖头》,调换视角,以普通人的故事透视历史风云。该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透过爱国乡绅高凤山及其正直、刚烈和贪生怕死的两个儿子,面对民族存亡的不同态度而生发出的矛盾纠葛,在个人、家庭、国家、民族利益的激烈冲突中,讴歌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正气和人性的真善美。李法曾、剧雪、赵岩松、初晓出演片中男女主人公。
 (西央)(附图片)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梅兰芳京剧团国庆推出《梅韵》
易凯
梅音妙曲传千古,韵舞幽笛谱新声。成立1周年的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将于10月1日至3日在新落成的长安大戏院推出一台梅派剧目精选专场演出——《梅韵》。
《梅韵》由梅派早期五出代表剧目《天女散花》、《廉锦枫》、《黛玉葬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精彩片段组成。由梅派当代掌门人梅葆玖率弟子魏海敏(台北)、董圆圆(香港)、李胜素、张晶分别主演,特邀景荣庆助演,石宏图出任导演。《梅韵》在唱腔和服装上力求保持梅兰芳早年演出的原貌,但也本着梅先生“移步而不换形”的精神,在舞台调度、灯光色彩方面进行适度调整,并大胆采用升降台、推拉台等舞台科技新手段,使之既不失梅派特有艺术特色,又有新意。整台晚会充满了梅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色彩。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荧屏人物当注意形象
王秋和
周末晚上,全家坐在电视机前,很随意地看着荧屏上一台名曰“试试看”的歌唱节目。这时一歌唱演员拿着麦克风踩着节拍走上台,唱起一首情歌。这歌手摇头又晃脑,踢腿又摆手,歌词软绵绵,曲调酸溜溜。实在没有什么可值得议论的必要,但居然引起我们全家人争论不休。妻子说这歌手是男的,儿子一口咬定是女的。听歌手的声音像男声,但又近似女中音。他们让我做裁判,我却觉得这人既像男又像女,既不像男也不像女。你看他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下穿黑色西裤,脚蹬黑色男式矮跟皮鞋,按说这应该是个男性无疑,但如果往上看,我的结论就动摇了。这人上着红色西服,其实男歌唱演员穿红色西服虽不多见,但也不能算是绝无仅有,勉强可说得过去,不能作为男女之别的标准。而最能动摇我看法的是这个人的一头漂亮(如是女的,的确漂亮)长发,已经长得甩到了肩膀下面。这人很潇洒地用一根头绳将头发系起来,就像很多长发女子一样装束。如此舞台形象,如此议论纷纷,真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以为,作为最具大众化的视听传播媒介之一的电视,除了具有新闻传播及娱乐等等功能之外,还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说还具备着宣扬什么、提倡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我们的电视节目制作者、审查者的审美观如何,直接影响着或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广大电视观众。作为社会中一分子的某个人,或留长发或剃光头、或穿红衣或戴绿帽,本是各有所好,任何人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的电视台让打扮得不伦不类、不男不女的人走上荧屏(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艺术形象除外),就该值得好好考虑了。无论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演职员,还是特邀嘉宾或观众,一旦他们走上荧屏,就成了公众形象,其行为举止,穿着打扮已经不仅仅是代表他们自己了。而且还代表着电视台的台风如何,反映着电视节目主办者的好恶,更重要的是代表着这家电视台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和精神文明宣传的力度。因此,荧屏上的形象如何,并非仅仅是个人问题,说重一些,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窃以为,荧屏应该净化,不妨先从荧屏中的人员形象装束开始。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长征路上《长征》人
——革命历史巨片《长征》拍摄记之一
向兵刘红
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之后,各电影制片厂为实施广电部提出的“九五五○”工程,认真组织投拍了一批表现时代主旋律的重点影片。本报从今日起开辟“来自剧组的报告”专栏,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这些影片的拍摄情况。
——编者
两岸大山相峙壁立千仞直耸云霄,悬崖下岷江水奔腾咆哮白浪翻滚。天不亮从成都出发后不久,汽车便溯岷江而上一头扎进了大峡谷。
汽车喘着粗气在半山腰生生凿出的公路上小心翼翼地跑了大半天,车窗外片石砌就的藏、羌民居越来越少,山下江流越来越细,车内温度也越来越低,人们呼吸越来越急。汽车终于来到山谷尽头,横亘眼前的却是海拔4300米的鹧鸪山。在云雾缭绕中爬上黑森森的山顶,司机告知,我们已踏进为纪念红军过草地而名之的红原县,60年前红军就是翻越这鹧鸪山山脉进入草地的,当年让红军备受困厄的草地就在前边。
这话让车上已颠簸了十几个小时的人们为之一振。果然,汽车转过几个小山坡,车窗外便越来越开阔,游动着片片牦牛群的草地扑面而来。乌云遮盖一日的空中也露出了蓝天,远处天边下夕阳将延绵起伏的山丘和草地染成一片金黄,煞是壮观。然而,车上不少人这时却耷拉着脑袋默默无语。骤然而至的都市人已被高原缺氧的下马威打倒。夜里9点多,等汽车终于赶到《长征》剧组的住地红原县招待所时,同行者中一半人头疼、呕吐,行装未卸便一头倒在了床上,余下的也蹑手蹑脚言行举止顿然迟缓下来。设身处地,才真切地体会到当年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的红军战士走过这里时,是何等的艰难。
次日凌晨,从裹着棉被压着毛毯睡了一夜仍感脚凉的被窝里钻出来时,浑然忘了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9月。我们穿上从服装师那儿借来的红军棉衣,准备赶往拍摄现场。剧组医生得知送来了冠心病人用的“肌苷”药片,让我们在现场服下。
拍摄地在四十多公里外的瓦切乡,剧组这天在这里要拍摄毛泽东为粉碎张国焘分裂阴谋,断后斥退陈昌浩派来的追兵一场戏。经幡猎猎,乌云滚滚,茫茫草地笼罩在沉沉阴霾中。黑云压城城欲摧,如此氛围正好表现当时中央红军所处情势。剧组一大早便来到了现场,服装、道具、化装部门为饰演毛泽东、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的唐国强、谢尔盖化好装,将100多名扮演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当地牧民装扮完毕,录音、制片部门廓清了方圆几里的一切噪音,摄影师随着升降机升到空中。导演翟俊杰一声洪亮的“预备——开拍”,剧组紧张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突然,几道闪电划过草地,下雨了。“有雨气氛更好,抓紧时间赶快拍!”一直站在摄影机下的翟俊杰一边喊着,一边又是调动远处的队伍又是比划着给跟前的演员说戏。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待一个镜头拍完,一身亢奋的翟俊杰突然委顿下来,捂着胸挪动裹在棉大衣下的魁梧身躯,坐在了一旁。剧组医生见状赶快递过一个氧气袋。“真要命,刚忙一会儿,就倒不过气来。”素有影坛“虎将”之称的翟俊杰,此时一脸的疲惫和无奈。看着身边正手忙脚乱准备下一个镜头的剧组人员,干一会儿就要直起腰来喘一阵气,这位在电影界忙了大半辈子的老导演感叹道:“真够为难他们的,这些吹着海风长大的老广们,来苦寒之地受这份苦!”
剧组成员大多来自广西电影制片厂,半年多来,他们携带笨重的器材、设备,大量枪械、服装,沿着红军的足迹奔忙于万水千山间,其难其苦,自不待言。如今在这方辽阔而举世闻名的草地上,那曾让红军蒙受过巨大损失的恶劣的气候环境,使这支离家在外已达半年之久的疲惫之师,经受着另一番磨难。20多天前剧组从贵州转换景点初到草地,一下子全组160多人70%病倒了不能动弹。但拍摄工作停下一天就要多付出8万元的摄制经费,并且要耽误影片赶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完成的生产周期。因此,没等人们缓过劲儿来,剧组便立即投入到了草地的拍摄中,其间不少人靠的就是这专为冠心病扩张血管用的“肌苷”片。在这走路都要大喘气的地方,天天吃的是煮不熟的夹生饭,还要赶进度起早贪黑抢拍戏,难怪剧组里身体最壮的副导演杜军也快趴下了:“我是喝凉水都长膘的人,到这儿20多天掉了10多公斤肉,你看翟导,皮带都紧了三个扣了。”
霏霏细雨带着砭骨的寒气不住地下着。但高原的天说变就变,下午3时太阳突然钻出云头,迫使拍摄停了下来,人们才抓起早已凉透的馒头就着白开水啃了起来。
雨过天晴,蓝天白云下广袤草地洒满金辉。可剧组的人对此了无兴趣,只盼着远方的乌云赶快遮住头顶灿烂的太阳。这天的戏只剩下最后一组镜头了,剧组架着机器眼巴巴地等着。一直等到夜幕遮住了最后一缕阳光,不肯扣低镜头不露蓝天将就拍完了事的人们才怏怏地上了车。为了这几个镜头,剧组明日又得专门来一趟。
回到住地已是夜里9点多。看着拖着疲惫之躯走向饭堂的男男女女,制片主任赖志奎心疼地说:“拍这戏可真够苦的,转战千里走的都是苦地方,每天还只有15元的生活费,想给大家买点饮料都不行。导演说了,拍《长征》,就要尽情体味艰苦的乐趣。大家心里都憋着股劲,要苦出一部叫得响的巨片来。”
《长征》,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面表现人类文明史上空前壮举的史诗性巨片。她感召来了她的创作者们,也在艰辛中激励着他们,磨练着他们。(附图片)
题图:《长征》拍摄现场,导演翟俊杰(右一)忙着调度队伍,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左二)抓紧时间补妆。 向兵摄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国庆荧屏丰富多彩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7周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将有一批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
中央电视台在10月6日至24日期间,将举办“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届时,《孔繁森》、《琴童的遭遇》、《跨越》、《嘿!小海军》、《邓颖超和她的妈妈》、《两个姑娘两个兵》等电视剧将和观众见面。反映粟裕同志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七集电视剧《七战七捷》、电视剧《陈观玉》及故事片《秃秃发型》也将播出。
与此同时,一批精彩的文艺晚会、专题片、戏曲节目也将安排播出。《中国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系列活动》、《延安颂——“心连心”艺术团赴延安演出》、《好大一个家——社会公德小品征文演出暨颁奖晚会》、《吹泡泡——第二届全国少儿新童谣竞唱颁奖晚会》等节目也为节日荧屏增光添彩。 (文边)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红军名将段德昌走上荧屏
红军时期的著名将领段德昌是中央军委确认的我党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在北伐战争、创立和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为党立下了丰功伟绩,被苏区人民称为“火龙将军”、“常胜将军”。然而,1933年,这样一位深受人民拥戴的年轻战将却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杀害了。
为纪念这位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烈士,讴歌他戎马倥偬的壮丽人生,岳阳电视台、南县县委、县政府、洪湖市委市政府、岳阳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拍摄了四集电视连续剧《名将段德昌》。该剧通过若干典型事件,塑造了段德昌威武不屈的战将形象,展示了他忍辱负重、不改初衷的人格力量。该剧实际上填补了反映党史、军史艺术作品中的一个空白。该剧国庆期间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该剧由段华、郑守坤、谢作华编剧,张国文导演。
(纪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