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

必须抓好文化建设
陈发仁
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好文化建设。
抓好文化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文化战线应当适应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和新形势的要求,通过精神产品努力表现我们民族和人民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
文化艺术作品作为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精神产品有其特殊的属性,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优秀作品对精神产品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没有优秀作品,就没有正确的导向。改革开放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现代传播工具的发展,人们接触的信息量逐渐增大,如果我们没有好的东西吸引群众,不良文化就会渗透进来,占领市场。因此,我们文化战线的同志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多出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导向鲜明,影响面广,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担负起教育人民,培养“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到,只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一个摆脱了文化落后的民族,才能真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怎样抓好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呢?
必须改革旧的文化事业模式和旧的文化管理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基本上只有官办文化,兴办文化事业靠国家拨款。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突破了单纯依靠国家办文化的旧框框,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新格局;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内容和手段,出现了求知、求乐、求富等多种文化内涵并存和现代化的娱乐手段;突破了被动式和群体式的娱乐方式,出现了主动式和个体参与式的现代娱乐方式。这是我国文化事业经历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彻底改变城乡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旧状况,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必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必须完善各项文化政策,包括电影、剧团、剧场、文化馆、图书馆等各个文化领域内的有关政策。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使各项文化事业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更好地开展以文补文活动,积极开办文化第三产业,以增强文化事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必须反对拜金主义,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文化事业建设,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前,文化界存在着拜金主义的倾向,有的单位、有的人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一些“歌星”、“明星”一出场,动辄要拿几万元的“出场费”,这确实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一切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都不应该放弃对于高层次的严肃文化的创造和追求,都不应该忘记自己担负着教育人民、激励人民的光荣职责。因此,要抓好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文化队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已包含集演出市场、电影市场、娱乐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文物市场、中外文化交流市场和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体系,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门类如此复杂、多种体制并存的新格局,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责是:一手抓强化管理;一手抓繁荣发展。我们既要做文化市场的“清洁工”,确保其健康,力求其净化;同时我们又是文化市场的“园丁”,推动文化市场向着更高层次繁荣发展,引导广大经营者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抵制低劣有害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使文化市场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抓好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实践证明,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文化建设就有了灵魂,有了正确方向,就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各种问题。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日益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这一思想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规律。正是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普遍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竣工,基层文化阵地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文化建设积累了新经验,获得了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基础。
——文化艺术战线的广大同志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特别是广大基层的文化工作者,长期以来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这支坚强有力的队伍为我们提供了组织基础。
——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之后,迫切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群众基础。
因此,大力抓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极其重要,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一定能够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10版(理论)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
江流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已经确定。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表明,能否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已经成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跨世纪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或者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髓、灵魂是什么?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而且是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
文明并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的显著特点,是比前一社会形态具有更高的文明;后来的社会形态之所以而且必然取代前一社会形态,是因为它创造了高于前一社会形态的文明。这是全部文明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要创造更高的文明,必须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先进的科学理论,必须有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以及对人类思维的更高、更科学的认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赖于我们以人类最先进的思想体系为指导。马克思曾经把真正的哲学称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认为在未来的新时代,真正的哲学将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历史已经证明,正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开辟了新的社会时代,而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活的灵魂。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文明高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乃至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一个基本原因,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精神文明的思想形式并不是超历史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甚至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形式被提到首要地位。在西欧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宗教神学。它支配着当时的哲学、法学、道德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形式。在那里,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被统治阶级奉为神所创造的,因而是永恒不变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道德。封建的等级、秩序和纲常都被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统治者通过宣扬这些规范,约束人们言行,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天赋人权理论为基础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资产阶级标榜维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作为整个社会和国家乃至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和归宿。但说到底资产阶级讲的天赋人权,讲的自由、平等,其实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自由竞争、等价交换等各种经济权利、经济原则的政治化、法律化,是用来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处于首要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这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变迁,与以往其他社会形态的更替不同,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他们的后继者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既需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需要思想政治建设、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等等。按现实的情况来看,法治、德治和政治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不可偏废的。而更为根本的,是要以科学的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在新的条件下既继承和光大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又有效地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及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建立起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精神文明的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换句话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其灵魂,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这样,也就很难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信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而忽视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淡化、怀疑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地位则是导致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深层次的根源。
多年来,党中央一贯强调并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这里面凝结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共产党宣言》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整个人类的文明史都说明,代表一个时代的阶级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都必须取得并保持本阶级的思想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领导地位。一旦丧失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就意味着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统治地位的进一步丧失。近现代史上社会制度的改变,尤其是我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充分说明,在两大敌对阶级的较量中,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的得和失,对于该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得和失至关重要。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所取代并不是偶然的。在十年内战的较量中,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在思想上的主动权。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讲到,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都失败了,反而导致了全国人民的觉悟。“其中最奇怪的,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位,为什么文化‘围剿’也一败涂地了?这还不可以深长思之么?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抗日战争中,是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武装了全国人民,连国民党的抗日将领都从中取得了信心和力量。在解放战争期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中,毛泽东同志的《论联合政府》胜过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都流传着这样的议论。近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更进一步深化了这个道理,前苏联剧变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前苏联演变经历了三部曲。首先是前苏共错误的思想路线,放弃马列主义,代之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使前苏共丧失了思想上的领导地位,然后就是政治上统治地位的丧失;最后是全面的私有化,社会主义改变了颜色。这一事实证明,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中,即使是已经成为统治阶级并进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无产阶级,一旦丧失了思想上的领导地位,也会一步一步丧失自己的政权地位,由统治阶级沦为被统治阶级。


第10版(理论)
专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召集部分专家和学者,九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研讨会。
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电视论纲》(暂名)一书的大纲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全书的框架和各章的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专家们认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电视改革发展实际写成一本具有指导性、权威性的电视理论著作,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跨世纪的、开拓性的工作,它将对电视理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专家在肯定目前的大纲内容基本切合中国国情,框架基本合理的同时,指出了大纲的一些不足之处:理论框架和体系尚待完善,理论色彩不足;对地方台涉及过少,视点不够高。专家们希望,大纲应该重新梳理,使它更具科学逻辑和理论色彩,在此基础上反映电视的发展现状,指出今后发展的道路,对有争议的问题采取科学态度,反映主流观点;并希望加强投入,早见成果。
会上,杨伟光同志根据研讨的情况,就为什么写这本书以及写作这本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本书的写作要把握五个原则,一要有科学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贯彻到电视领域,既要研究基本属性,又要研究电视的其他属性和功能,不能简单化,不要一家之言,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要有系统性。在现有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让读者看了本书以后,对中国电视有个大致的了解。三要有针对性。不要回避现实问题。四要强调实践性。要总结电视系统的一些实践经验,也要借鉴世界各国的电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电视实践。五要具有前瞻性,指导未来的电视发展。(理文)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部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力作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稿
方茂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力群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序卷》出版了。这是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要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亿万群众的巨大创造力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的指示的可喜的成果。《序卷》是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第一部,内容主要是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余年来,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找到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道路的艰难历程。从时间跨度上看,实际应该是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范畴。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前面,要用一卷的篇幅来回顾旧中国的100余年历史?
一、在结构上,设立《序卷》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结合起来,用新中国以前的历史更有力地论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颠扑不破真理。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际是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来前仆后继的斗争及上下求索的试验后,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认识和实践上得到突变的一个里程碑。《序卷》叙述了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次失败与胜利,用大量事实和鲜明的论点,令人信服地总结出一条真理:在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和其它道路都是走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这样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方面,国家的政权性质变了,革命的对象变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没有变,新中国的建设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继续。因此,《序卷》的设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既有因果继承的关系,又起到了相互比较的作用。通过《序卷》的叙述,读者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地位,是在过去长期革命斗争中自然形成的,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经验、优良传统,也是从过去长期斗争中发展而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比较,又使读者看到两者性质的明显区别,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没有前车可鉴的事业,因而对党和国家在探索中的艰难和出现的一些失误,可以有个正确的理解。
二、在内容上,贯穿《序卷》始终的是“屈辱”与“抗争”。近百年来,资本一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空前的屈辱与深重的灾难;各族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同资本—帝国主义及它们的走狗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和斗争。这是全书高扬的主旋律。
然而,近一个时期以来,舆论界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鸦片战争被说成是一场“进步”与“落后”的较量,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被说成是最愚昧的封建代表,而血腥镇压农民起义、杀人如剃头的曾国藩反而成为文明与道德的化身;辛亥革命被说成是延误了中国现代化、造成大混乱的一场倒退,而窃国大盗袁世凯竟然以“宽松”的态度造就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有的甚至声称抗日战争也是没有必要的,让日本人进来,中国早就现代化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公然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定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在国内还难以登堂入室。但是,正如龚自珍所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否定太平天国,否定辛亥革命,弦外之音正是为了最终否定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苏联瓦解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江泽民同志最近一再强调要“讲政治”,国史研究和编写中,“讲政治”三个字尤为重要。所以,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开篇,要不要回顾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和可歌可泣的人民革命斗争,要不要增加这样一部反映“屈辱”与“抗争”的《序卷》,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分期问题,也不是把体例安排得更好的问题,而是面对现实必须做出回答的政治问题。
因此,对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就是它们对中国人民的欠帐,书中不惜笔墨地予以淋漓揭露。第二章中列举了中国近代史上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6次大的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战争,日俄东北战争。通过这些战争,侵略者割去了中国大片领土,仅沙俄在十几年中霸占的就达155万平方公里;侵略者强行勒索的一笔笔战争赔款,仅主要的8次就达19.53亿两白银。从鸦片战争到国民党政府灭亡,历届政府共与外国签订了1300多个条约,其中绝大部分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第五章中专列一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的罪行:在南京惨绝人寰的30万人大屠杀,在东北灭绝人性的“七三一部队”活体解剖,在华北违反国际公约的毒气战……研究历史要有一个基本尺度,这样,大是大非才不会颠倒。“屈辱”与“抗争”就是《序卷》为以后的各卷竖立的一个基本尺度。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对旧中国缺乏直接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设立《序卷》的重要作用,也将更为人们所理解。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研讨会综述
萧体焕
前不久,部分专家和学者汇聚石家庄,就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开展“争做文明使者”的活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争做文明使者”活动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产物。石家庄市交通部门的领导以出租汽车行业为载体,开展“争做文明使者”的活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行业的收入比去年同期提高20%。这证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是“两张皮”,二者完全是可以有机结合,同获丰收的。不少学者指出,“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出租汽车行业,对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文明和职业道德建设都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会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丰富多彩,覆盖面较广,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这一活动倡导出租汽车司机,在思想上树立三个意识,即“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在言行上做到五个文明,即“语言文明、仪表文明、车容文明、行车文明、经营文明”;在效果上达到一个目标,即“乘坐出租车、赞美河北省、留恋石家庄”。这三个意识、五个文明、一个目标,就是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把职业道德和行业管理结合起来了,也把个人的荣誉、行业的荣誉、全市全省的荣誉结合起来了,从而使社会大众受益、单位受益、个人受益。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实践表明,制订出一些主题鲜明、简便易行、层次较高的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严格执行,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与会者认为,“争做文明使者”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精神文明建设要注意抓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而建设只有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才能较快地取得成效。近年来,各地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个新兴行业,管理松散,从业人员成份复杂,文化素质低,特别是随意宰客、拒载,语言粗鲁,仪表不整,车容脏乱等现象较为普遍,群众意见很大,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行业管理的难点。面对这种状况,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大张旗鼓地在全行业开展“争做文明使者”的活动。由于组织得力,广大出租汽车司机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充分说明,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像抓经济建设重点工程一样,一件事一件事地抓,特别是要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只要我们这样做了,老百姓就会拍手称快,一些棘手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启示之二,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相互服务意识。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以说话文明,服务态度热情,主动为乘客提供方便和帮助,赢得了乘客的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仿效。它使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规范,在新形势下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从实践中认识到,一个人的生活是全社会为其服务的,作为个人的“我”,也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优质地为全社会服务。只想着让别人为自己奉献,不考虑自己为别人做事,甚至去损人利己,就是一种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职业道德有着广泛的内容,各行各业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要求,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既是各行各业都应遵守和实践的共同的道德准则,又是社会公德的规范。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相互服务意识,对于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弘扬社会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启示之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典型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突出人物或事情。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之所以是先进典型,是由于它原来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它治理问题的措施,在全国是突出的、先进的。正因为如此,经新闻媒体一宣传,在全国就很快引起了强烈反响,建设部也据此做出决定,在全国大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开展“文明规范化服务”活动。不仅如此,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内部,在“争做文明使者”活动过程中也十分注重抓样板、树典型。他们大力宣传优质服务的司机,开展了评“十佳”、找“十差”活动,从而使学先进、争当先进蔚然成风,全行业精神为之一振。由此可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仍然充满了生命力。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扎实工作,对于先进典型及其经验,能及时发现、培育、总结和推广。
启示之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需要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在开展“争做文明使者”活动中,石家庄市交通局和运输管理处为了改善出租汽车行业形象,提高出租汽车司机的文明服务水平,要求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率先垂范,本身过硬。他们响亮地提出“司机为社会服务,我为司机服务,以文明带文明,以文明促文明”的口号,同司机一样树立“三个意识”,做到语言、仪表、管理、服务“四个文明”。他们在执行公务、办理业务中,自觉做到“不吸车户一支烟,不吃车户一顿饭,不喝车户一杯酒,不收车户一份礼,不花车户一分钱”。他们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车户服务的作风,进一步密切了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出租汽车司机遵规守法、创建文明窗口的自觉性,保证了“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的胜利开展。


返回顶部